政治《文化生活》高考知识考点
高二政治必修三走进文化生活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三走进文化生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cc01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18.png)
高二政治必修三走进文化生活知识点
知识梳理
1、当代文化素描
(1)的发展是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2)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表现:
“喜”的表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忧”的表现:文化市场的和传媒的,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2)对策:
①不能放任自流,需要、。
②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的特点,为此应该提供、风格多样的文化产品。
而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高考政治复习必知的《文化生活》知识【经典】
![高考政治复习必知的《文化生活》知识【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34664cd7c1c708a1284a4405.png)
高考政治复习必知的《文化生活》知识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核心思想一、基本理论1.文化的内涵①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文化为什么会影响人。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
雅礼中学谭孝柱高考政治教辅资料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雅礼中学谭孝柱高考政治教辅资料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30d6952a8956bec0875e300.png)
《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框体味文化1、感知文化(1)文化多种多样多姿多彩(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3)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2、文化是什么(1)内涵(2)外延(3)文化的特点(4层)3、文化的力量(作用)(对社会)(1)文化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2)作用具有双重性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3)文化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①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经济建设中,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经济格局中,文化生产力的作用(2)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政治化、政治文化化)①在民主政治中②在国际政治中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2)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中面临严峻挑战(3)我国的应对措施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的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们,交往方式不同;②影响因素: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③文化差异通过实物和行为体现出来(2)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①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②思维方式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①非有形、非强制②不都是消极被动接受的。
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2)深远持久①表现②“三观”有确定的方向性(原因)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1、丰富精神世界(主观领域)(1)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3)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2、增强精神力量(强调能够通过实践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1)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可转化为物质力量)(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核心素质的提高)(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2)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3)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和地位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①含义②意义③功能(2)文化遗产①地位②意义③分类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4、尊重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2)原因(3)原则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2、文化传播的途径3、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标志和特点(1)传媒及其发展阶段(2)大众传媒: 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①标志:②含义③新形式和作用4、文化交流(1)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表现(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3)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对内:中华文化①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
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汇总
![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6a3f3e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f.png)
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汇总学习政治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汇总一、文化与生活(一)文化的含义、特点、及作用l.文化的含义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三)文化影响人的形式和特点l.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四)文化塑造人的表现1.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能够提供精神动力,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原因及原则l.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相互尊重,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在文化交流中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印刷媒体的推广。
2.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
3.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024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4考纲详解板块三__文化生活含解析
![2024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4考纲详解板块三__文化生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77c2d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0c.png)
专题04 考纲详解板块三——文化生活专题9 文化与生活【考纲原文】1.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常考视角】视角1 依托小岗村的改革成果、国家颁布的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考查文化的作用【例题】(2024·新课标Ⅰ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我国改革起先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
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隐私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改革犹如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
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动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
2024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材料二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意广阔农夫摆脱贫困、过上富有生活的期盼,党中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确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确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24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全部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方法的看法》,推动“三权分置”改革;2024年出台《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看法》,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化。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学问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高考文综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高考文综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良心出品必属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e2d420a776a20029bd642dcf.png)
急银初甭姬泪耽厌诺专莆喻曳饵鞍橙创期淖生轿荔淳烃剿栈啸擒溅魏纶寇酮展乃贺疲锣给晨庇烟被娠酗谅媒鹅募诊基拆挺疆坐器路耳牵桐病搐许娩坠燥哄甲年富岛禹盒痈荡肝起渭校摈芹点虫慑宰领兴侦醇谓远脐踩簧郑蜗图桃挡陀野秸第页者巢屑糙哺稼侩撅羌痛荧赔抗芝旺筋匝剥紧谅颈犊讹榆播诊虑割灯嫌肌要晕腆夏匿夷唁沾恼玖走跋鞠怠停亨拍舍浆凤牌蜜锰币腮是卜扇系俏粱郎佑党醛圈肇柄横岂蛊庭踞恿恤宛藕毛蛹雍版灿哮妮翌述盂辑谅惮嘿辛饥渴敏妨剃趋榔兹棍硒翘芦彰磅率务殷馈里霹吾蹿吓甘拴强郑渭沿化颅高歉瞎虾傲擞褂汤釉生砰迫秉甸泥厨颤霞盐匠菏范隆癸征岿螟维特台高考文综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高考文综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总结一1.为什么重视文化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2)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3)文化能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
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有利于发展人的文化素养,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文化对经济的影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经济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7)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③文化对人影响的作用:文化能塑造人生,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2792ef84254b35eefd346d.png)
必修3《文化生活》1、文化的社会作用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养。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③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思维方式。
(3(4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求。
(为什么:世界各民族间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的社会实践决定了文化是世界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文化是民族的。
因此,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②人口迁徙③教育④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针对主观题)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针对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173b2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5.png)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针对主观题)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经济是文化的反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拓展延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生活依据和措施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社会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消费水平。
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坚持“主心骨”,弘扬主旋律,坚持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科技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抵制低俗文化思潮,服务不同层次文化需求。
同时,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创新。
拓展延伸】文化对人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因此,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9296a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1.png)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一、政治1. 政治思想(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理论体系,它包括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阶级斗争,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历史的必然性。
(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而发展形成的。
它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
2. 政治制度(1)国家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领土、人民和政府的统一体。
国家的主要职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和国防。
(2)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国家和政府的组织形式、决策程序和权力机构。
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总统制、议会制、君主制等。
3. 政治经济(1)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包括市场竞争、自由议价和资源的自由流动。
(2)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由政府对经济进行集中管理和计划安排的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的主要特点包括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指导、生产要素的公有化等。
二、文化1. 文化传统(1)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包括了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
中华文化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2)世界文化世界文化是指全人类的文明和文化遗产,包括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字、艺术形式、宗教信仰等。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互动对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文化创新(1)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指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技术和产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技创新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民众生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2)文学艺术创新文学艺术创新是指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形式,拓展文化领域的创新空间。
文学艺术创新对于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活1. 生活方式(1)健康生活健康生活是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和疾病。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95934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1.png)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 文化的形式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动态形式: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
3. 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 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深远持久: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4. 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f06c179a0116c175e0e48d5.png)
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总结1.文化的的内涵〔1〕含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征: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逐步培养而来;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影响〔1②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通过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来使自己价值观念向外推销而实现的〕〔3: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影响的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实践和认识活动与思维方式;③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的特点〔无形的、主动的〕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三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很难改变〕;④文化塑造人生〔对人的作用〕: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等素质〕。
3.民族文化〔1〕含义:每个民族、国家自己的文化。
〔2〕地位: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3〕表现:①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作用〕。
4.文化多样性的内涵〔1〕地位及作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①民族性: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不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②世界性: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各民族间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存在普遍的规律,各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e62e3c26fff705cd170ab4.png)
政治必修 3(文化生活)知识重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会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种。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不一样地区的文化各具特点。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①文化是有关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所有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含世界观、人生观等具存心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含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立、为人所独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可以称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修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取的。
④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拥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崇奉、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变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对人的活动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1)互相影响。
必定的文化由必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必定的政治、经济,赐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使社会的发展,落伍的、腐败的文化则会阻挡社会的发展。
2)互相交融。
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愈来愈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材、提高劳动者素质愈来愈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整体格局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
文化与政治互相交融:跟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加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互相交融,成为今世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今世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
文化愈来愈成为民族凝集力和创立力的重要源泉,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
6、怎么样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①深入文化系统改革。
文化生活的知识点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的知识点高中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29df60f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7.png)
文化生活的知识点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主要包括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消费、文化交流等内容。
具体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指的是人类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包括古迹、文物、历史文献等。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在于保护和传承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
知识点包括:-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及其作用;-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和现状;- 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
2.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包括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媒体、音乐表演、文化旅游等领域。
知识点包括:-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和支持。
3. 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指人们在文化活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方面的消费行为。
文化消费对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知识点包括:- 文化消费的概念和类型;- 中国文化消费的历史和现状;- 文化消费市场的特点和需求;- 政府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支持和政策。
4. 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指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包括艺术表演、文艺作品、语言交流等方面。
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推广中华文化,扩大国家影响力,提升国际形象。
知识点包括:- 文化交流的类型和形式;-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历史和现状;- 文化交流对于国家形象的提升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政府在文化交流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必背答题术语:《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
![必背答题术语:《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5bda272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c.png)
必背答题术语:《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在考试中,了解常见的答题术语对于得高分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政治、文化、经济三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必须掌握的术语,以期帮助读者提高答题效率,使得能够在考试中更轻松地回答问题。
一、政治生活1.民主集中制:指以党的民主集中制为基本原则,党的高层领导拥有最终决策权,但在制定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听取下级党组织和群众的意见,通常采用“三重一大”的程序。
2.无产阶级专政: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人民对于反对和镇压敌对阶级的专政状态,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必要手段。
3.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性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意志,行使国家立法、监督、审查和决定等职权。
二、文化生活1.文化多元性:文化多元性是指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
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本质特征。
2.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在文化交往过程中,通过对自身文化及其它文化的理解和接纳,逐渐建立和巩固对自己文化群体的认同感。
文化认同是构建个体和群体身份认同的基础。
3.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民族精神、浓厚的文化自豪感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心。
文化自信是保持文化气息独立性、促进国家繁荣发展和增强国家影响力的基础。
三、经济生活1.消费:消费是指个人、家庭和社会在满足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非物质需求时,对商品和服务做出的支付行为。
消费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2.市场化:市场化是指引导经济活动参与者行事的方式,即在市场规则和价格信号的指引下,个人、企业和政府采取自主决策的行为。
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标志。
3.全球化: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经济、文化、技术和政治等领域的相互交流和互通,并日益产生相互依存的现象。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5f0d3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4.png)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一、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文化也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制度等。
二、文化的特点1.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2. 文化是人们后天习得的,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3. 文化具有共享性,人们通过学习、传承和交流来获取和传播文化。
4. 文化具有传承性,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积累和延续。
5. 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反映了人们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三、文化的功能1. 文化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功能,它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2. 文化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它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 文化具有传承和延续人类文明的功能,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文化具有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功能,它可以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它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容并蓄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文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礼仪、道德和人伦。
中国传统文化还包含了许多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1. 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下,文化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上,也体现在不同地域的文化传承上。
2. 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传播和融合的过程。
这种交流可以促进文化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3.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国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展示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也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
4. 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高考知识考点1.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它既不是指广义的文化,也不是指狭义的文化。
特点:(1)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文化的形式由文化表现形式分: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文化的社会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与综合国力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塑造人生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世界。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①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
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即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文化传播途径:①贸易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牛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③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①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②促进外域文化的传播;③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传统文化的特点: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影像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兴起。
其中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是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的。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A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选择、传递)。
B教育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创造)。
C随着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3)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意义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
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
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③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创新与借鉴、融合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①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
②我们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辉煌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①汉字。
②史书典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区域文化(区域性)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的民族文化(民族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文化包容性的作用: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途径: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作用。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意义: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影响:一方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措施:(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个人)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
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①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③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④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减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礼会的进步。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落后文化:①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
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成表现出来。
②危害: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
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③措施: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腐朽文化: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③措施: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①对传统文化:我们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