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营工业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民营工业发展现状

江苏民营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十五”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民营经济[1]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确定2004年为“民营经济促进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始实施“222”工程和启动“111”培

训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民营经济在发展生产力、繁荣市场、解决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方便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江苏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促进江苏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

2006年末,江苏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553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70.3%;拥有资产10892.3亿元,占35.7%;从业人员386.94万人,占55%。全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022.14亿元,利税总额1209.04亿元,其中:利润总额676.95亿元,分别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数的41.5%、38.2%、35.5%。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江苏省经济增长的

重要力量。目前江苏省的民营工业呈现以下几点发展趋势:

1、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知名企业不断涌现。目前,江苏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由早期的分散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化发展,规模实力不断增强。江苏民营企业整体规模明显“长大”,在各行业中,民营企业已占据主要地位(图1)。同时,一批规模较大的旗舰性民营企业集团脱颖而出,雨润、斯威特、红豆、维维等企业集团已经走出江苏。

从产业特征看,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型企业逐步兴起,资本密集型企业发展缓慢。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民营企业的产品结构正从低档次、松散型逐步向系列化、集群化方向转变,并注重品牌塑造和科技创新。不少企业已设立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组建研究所,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技术密集型企业逐步兴起。

2、空间布局逐渐集聚,块状经济特色日趋显现。从江苏民营企业的地区分布看,苏南地区是民营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图2),尤其是苏、锡、常三市民营企业个数已占全省民营企业数的

55.8%,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地一品”、“一镇一业”的块状经济特色。2006年,全省民营企业集聚区的营业收入已超过6500亿元。块状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推动了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最典型的是吴江盛泽镇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盛泽丝绸商城;丹阳的眼镜城;海门的叠石桥绣品城;常熟的服装服饰招商城和武进的邹区灯具城等

在全国乃至国际同类市场中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块状经济的发展也使各市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如邳州的板材加工、吴江市菀坪镇的国内中厚料缝纫机、扬中的低压电器、吴江市横扇镇的羊毛衫等。

3、企业自主创新程度不断提高。一大批民营企业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自主创新不断发展;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科技项目的统计显示,全省共有2809家民营企业有科技项目,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有科技项目企业总数的65.8%;民营企业科技项目数为7061个,占全省的58%;在科技项目中,民营企业日益重视自身的科技开发,其自选项目比重已接近公有企业。

表1 不同经济成分科技项目数

以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群体正在壮大;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中心的创新服务体系正在建立;以知识经济为先导、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表2 2005-2006年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民营工业的增长中,技术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2005-2006年间技术进步对民营工业产值总量增长的贡献为67.3%,超过资本18.4%和劳动14.3%的贡献率,名列第一位;而同时三资企业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为50.7%,劳动投入为41.1%,而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则仅为8.2%。民营工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是三资工业的8倍,说明民营工业对技术的重视以及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

4、吸收了大量的从业人员,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扩大就业是稳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增劳动者、国有企业分流下岗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民营经济中寻得就业机会。近几年,民营经济依靠其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吸收了大量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有效地缓解了下岗多、就业难的社会矛盾。

5、有利于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发展第三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几年来,江苏各地在大

力发展民营经济过程中,注重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板块,形成了规模经营和集聚效益。如吴江盛泽镇的纺织、印染;芦墟、七都的电缆、光缆;横扇的羊毛衫和缝纫机;芦墟金家坝社区的彩钢板;桃源的服装加工等等。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进镇居民的需要,促进了专业市场、连锁超市、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文化教育事业等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目的。

6、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了整体经济活力。民营经济成分在竞争性领域的日益活跃,改变了国有经济的垄断格局,一方面,民营经济同市场经济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促进国有企业中的低效部门迫于竞争压力而提高自身的配置效率,产生内部激励机制和活力,从而大大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个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对一些长期经营不善、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进行收购、兼并、租赁、承包,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而且使国有经济退出一些竞争性行业,集中力量投入到关系国民

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保证了国有资本的优质高效,促进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二、存在问题

江苏民营工业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但民营企业依然存在许多缺陷:整体规模分散、经营模式传统家族化、产业结构趋同和技术水平低。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经营水平偏低,融资难和缺少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而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民营经济单靠数量扩张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此并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家都有充分认识的。只是江苏民营企业发展初期一般都会选择技术含量不太高的行业和产品,使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能产出产品,回收投资成本,加快原始积累。企业初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一般要求都不高,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但面对目前民营经济发展所处的环境和各地发展民营经济的态势,江苏民营工业今后的发展还需要克服以下几点问题:

(一)发展民营经济的认识有待提高,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