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良知的冷漠是社会之痛
老人摔倒扶不扶?
孩子被撞救不救? 门前积雪扫不扫? 路有拾遗交不交?
究竟是世风改变了我们, 还是我们造就了世风?
道德良知的冷漠是社会之痛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市 内相继被两车碾压,七分钟之内,18名路人路过但是视而 不见,漠然离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八天后抢救无效离世。
奴隶社会的道德
▲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 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 ▲鄙视劳动和劳动者, 强调对奴隶主国家的绝 对忠诚; ▲信奉男尊女卑、男主 女从。
封建社会的道德
▲突出特点:维护宗法 等级关系 ▲三纲: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道德原则:个人主义 利己主义 ▲道德规范:自由、 平等、 博爱。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Why Be Moral?(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我们讨论的不是小事,而是我们应当如何 生活的问题。 ——苏格拉底,引自柏拉图《理想国》
苏格拉底(BC469-BC399)
柏拉图(BC427-BC347)
Was it Moral?(何为道德?)
《最后的晚餐》胡安•德•华内斯
“在野蛮社会的低级阶段, 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 个人的尊严、雄辩、宗教的情感、 正直、勇敢,此时已成为品格的 一般特质。” ——摩尔根《古代社会》
人类的行为规范——风俗、道德、法律,其最基本的形成动因, 就在于维系人类社会的生产秩序:“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 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 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 个规则首先变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律。”
• “恭敬之心,礼也。” (《孟子· 告子上》) •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 季氏》) •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 礼义也。” 。”(《礼 记· 冠义》)
教人学礼:荀子
“故学至乎 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 德之极。”
——《荀 子· 劝学》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我们需要怎样的“道德现象” 》2012年1月12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第三节 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
德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的 起源与 本质
道德的 功能与 作用
道德的 历史发 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世界上有两件东 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 们的心灵,一件是我 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另一件是我们心中崇 尚的道德。”
思考:偷车人为什么脸红?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 道德通过调整人 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 会稳定。 • 道德能够影响经 济基础的形成、巩固 和发展。 • 在阶级社会中, 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 要工具。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 道德是影响社会 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 要的精神力量。 • 道德对其他社会 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 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 道德是提高人的 精神境界、促进人的 自我完善、推动人的 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 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 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 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社会经济基础 生产资料 所有制性质 人们在生产中 的相互关系 产品的 分配原则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既是行为规范,也是实 现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马克思 称之为实践精神。
三 道德的历史发展
☆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 展、社会形态的变动, 道德的类型也在演变。 这种演变先后经历了 原始社会的道德 奴隶社会的道德 封建社会的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
原始社会的道德
道德原则:维护氏族和 部落的共同利益。 道德规范:热爱劳动 团结互助 平等民主 勇敢刚毅 道德缺陷:氏族复仇 血缘群婚 食人之风。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
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说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人的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劳动
人
人类社会
生产关系
利益关系 道德需要
道德从人类社会的实践中产生出来,这已经 成为基本常识。4Biblioteka 倡导言行一致, 强调恪守诚信。
• 荀子: “养心莫 善于诚(《荀子· 不 苟》) • 孔子:“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 为政》) “民无信不立。” (《论语· 颜渊》) “与朋友交,言而 有信。”(《论 语· 学而》)
诚信故事:曾子杀猪教子
5
• 孔子推崇的君子型人格。
追求精神境界, 重视道德需要。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人类道德发展的规律
•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 史过程与人类生产方式 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 道德发展的总趋势 是向上的、前进的,沿 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
人类道德进步的表现
•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 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 突出; • 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 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 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 要尺度。
2
推崇“仁爱” 原则,追求人 际和谐。
• 孔子: “仁者爱 人”。“己欲立而 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 (《论语· 雍 也》) • 墨子 “兼相爱, 交相利”。 • 孟子:“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 上》)
倡导仁爱:孟子
案例故事:梁国浇瓜
3
讲求谦敬礼 让,强调克 骄防矜。
10月11日,都市快报 对毛陈冰事迹作了报道, 之后有10多家企业打进快 报热线,向毛陈冰递出 “橄榄枝”。有的想给她 继续深造学习提供支持, 还有的想邀请她来公司进 行毕业实习。理由很简单, 就是欣赏她的品质,会做 人,就一定会做事。
毛陈冰热
阅读这个故事,谈谈你对道德作用的看法
苏某是出租车司机,妻子患重症肝硬化。16岁的儿 子在读高中。96年一个夜晚,苏某载了两位乘客,客人 下车后苏某发现车后座上有个布包,里面竟然是一大堆 钱,整整4万元! 苏某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他突然感到很害 怕。他把钱寄放到朋友那里。妻子治病需要一大笔钱, 借钱借遍了亲戚朋友,夫妻俩也没敢动用一分那笔捡来 的钱。 10年来,俩人一直经受着道德良心的折磨,这笔意 外之财没带来任何欢乐,相反使他们陷入了无尽的痛苦 之中。原来开朗活泼的苏某变得寡言少语,妻子的病情 也日益加重。最后,他们决定求助警察,将钱交还失主。
1 注重整体利益、 国家利益和民族 利益,强调责任 意识和奉献精神。
• “夙夜在公”(《诗经》) •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尚书》) •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贾谊《治安策》)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宋代范仲 淹《岳阳楼记》)
鞠躬尽瘁
周恩来总理中南海西 华厅灯彻夜长明,何尝 不需要休息,他曾说过: “我不能坐,一坐下就 会睡着。”面对纷繁的 国事和别人无法代劳的 难事,他又事必躬亲。 1974年上半年,他的癌 症已开始扩散,但是据 办公记录统计,仍有半 数以上的日子工作在18 小时以上。如此律己奉 公,难怪全民爱戴,十 里长街送总理,联合国 降半旗致哀。
关于道德
• “道德”两字作为一个概念使用 是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 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的修养完全合乎 “礼”的规范要求就真正达到了道 德的最高境界。 -----荀子 《劝学》
关于道德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最 早来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其原意 是风俗习惯、性格的意思,以后逐步引申 为原则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方面 的意思。
二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道德对社会经济 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 被动的,而是以能动 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 引导、规范人们的社 会实践活动。
(一)道德的功能
◆ 道德是功能,是指道 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 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 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 为,它是处理个人与 他人、个人与社会之 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 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 重要精神力量。
《阿尔诺芬尼婚礼肖像》
道德的调节功能
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 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 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 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 与能力。 这是道德最突出也 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小故事:他脸红了
一个年轻人发现自行车丢失,一怒之下偷了别 人的新车,跑回家,却发现装有1000多元钱的钱包 忘在那里,于是又着急骑车跑回去找。 只见一位20多岁的女孩正拿着自己的钱包等在 车棚,问了几句,还了钱包,那女孩说“我的车被 人偷了,我身上没带钱,你先借我2元,我坐车回 去,留个地址,我明天还给你。” 偷车人脸一红,用他自己的话说:“真希望天 上响个炸雷,将自己肮脏的灵魂炸个彻底。”他发 誓:今生绝不再做亏心事。
(一)道德的内涵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 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 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 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一)道德的内涵
规范一:打招呼要伸出手来 规范二:人不可以虐待动物 规范三:只有婚姻内才能发生性行为 规范四:成年人之间可以在婚姻外发生性行为 规范五:女人不应该从事任何独立的职业 规范六:如果一个人是富豪,就应该捐赠贫穷 的人
资料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1页,人民出版社1995版。
关于道德
• “道”从“首”从 “行”表示四通八达 的道路,引申意:人 们行事时应遵循的规 范准则
关于道德
• “徳”------“得”
对行为规范准则的理解和把握 • “内得与己,外施与人”通过对某些行 为规范准则的认识和把握,并以之来处 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一种心理 行为活动过程就是“德”。
温州 20 岁的女孩 毛陈冰,在中国美 院读大三,9月14日 晚上,看到 QQ 群上 的一条求救信息, 瞒着家人和朋友, 依然赶去了 3000 公 里远的贵州山区, 为一个未曾谋面的 陌生女人献血。
毛陈冰 千里献血救孕妇
毛陈冰为杨昌花献血的故事,成为贵州 黎平侗乡口口相传的好教材,当地小学的 几位老师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用传统 侗族大歌的格式填了一首新词,取名《信 金拿赖》》 ( 侗语,意为“美好的心灵” ) 。
道德的认识功能
道德往往借助道德观 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 等形式,帮助人们认识:
——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 则;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 的义务和责任; ——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和塑 造自身道德人格等。
道德的规范功能
在正确善恶观的指 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 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 域、家庭领域的行为, 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
道德良知的冷漠是社会之痛
在某种意义上,在今天被频繁提及的“路人”, 隐喻了中国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 转型。在这样一个个体化、陌生化的时代,消除 “冷漠孤独”的社会症候,纾解现代人的道德焦 虑,培育现代社会的信任机制,良好道德想象力 的培养是这一切的基础,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 也有赖每个人的努力。
第二节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 传统 美德 的当 代价 值
中华 传统 美德 的基 本精 神
中华传统 美德的创 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 发展
一 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我们民族的道德文化源远流 长,它发端于先秦时期,经过 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 学、宋明理学等各种不同学术 文化思潮的洗礼、激荡、筛选、 陶铸,而不断丰富发展,成为 世界上最有特色的道德文化体 系。它内容极其丰富,个性极 其鲜明,影响极其深远,是世 界上道德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 的明珠。
“君子欲讷于言而 敏于行。”
“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 于言。 ” • “内圣外王”的境界。
追求道德境界:文天祥
“孔曰成圣,孟 曰取义,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读圣贤书, 所学何事,而今而后, 庶己无愧!” ——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