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地球表面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①地所处自然带是

A.热带草原带B.热带荒漠带

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图示①—⑥地自然景观形成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

A.①②两地B.①③两地

C.③④两地D.⑤⑥两地

答案

【答案】1.C 2.B

【解析】1.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判断,①地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该区域属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大西洋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加上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故选C。

解题必备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成因

【特别提醒】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的判断方法

依据某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

(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学霸推荐

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

答案

【答案】(1)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

(2)该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且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常年流经,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因此丙地的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相同。

(2)因为丙地与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都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丙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和暖流的影响,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所以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