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要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要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
为了避免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中有害或有潜在危害的生物因子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硬件)和管理措施(软件),达到对人、环境和社会的安全防护目的。

【实验室生物安全要素】
[实验室]
设施、设备、材料
[操作者、合作者]
实验者、管理者、维护者、相关者
[操作对象]
样本、菌(毒)种、废弃物
[环境]
废气、废水、废物、人员、动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意义】
可以保护:
主要操作人员
▲人辅助操作人员
实验室支持人员
▲被实验对象
▲周围环境
【实验室相关感染】
※新加坡的实验室SARS感染事件
2003年9月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在环境卫生研究院实验室中感染SARS病毒。

※中国台湾地区的实验室感染事件
2003年12月一名台湾的SARS研究员在实验室感染SARS病毒。

※中国大陆的实验室感染事件
2004年4月安徽、北京先后发现新的SARS病例,经证实分别来自于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某实验室受到SARS感染的两名工作人员。

实验室安全治理不善,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技术职员违规操作,安全防范措施不力,导致实验室污染和工作职员感染的重大责任事故。

【实验室的进入】
◆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
◆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儿童不得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可能增加获得性感染的危险性或感染后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实验室。

◆BSL-2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包括通用的生物危险性标志,生物安全的级别、实验室负责人姓名、紧急联系电话、以及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

【工作人员的防护要求】
1、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合适的工作服或防护服。

2、在进行可能接触血液、体液以及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
套。

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必须洗手。

3、在处理完感染性材料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

4、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喷溅物的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必须戴合适
的安全眼镜、口罩、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

5、严禁穿着实验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

6、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7、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禁止在实验室工作
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

【实验室操作的指导原则】
◆严禁用口吸移液管,严禁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

严禁舔标签、咬笔头等。

◆所有的实验操作要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进行。

◆应限制使用注射针头和注射器;不要打碎注射器、弯曲注射针头、用后装上针头套、重复使用针管或针头。

◆不要把针头或利器放在办公室的垃圾收集处,可使用利器收集器收集。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破碎的玻璃。

◆可能产生致病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
◆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

【实验室工作区的管理原则】
◆实验室应制订并执行处理溢出物的标准操作程序。

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实验室应如实记录有关暴露和处理的情况,保存相关记录。

◆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清除污染(采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

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因子的危险评估结果准备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清除工作台面的污染。

若发生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材料溢出应立即清除污染。

◆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在废弃或清洁再利用之前,必须先清除污染。

◆感染性材料的包装和运输应遵循国家和/或国际的相关规定。

◆如果窗户可以打开,则应安装防节肢动物进入的纱窗。

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设备要求及个人防护装备
【一级屏障】
是操作者和被操作对象之间的隔离,也称一级隔离。

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
■生物安全柜:I、Ⅱ、Ⅲ级
■个体防护装备:
口罩、面具、眼镜,防护衣、帽、裤、鞋、靴、袜、手套、正压服等【二级屏障】
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外部环境的隔离,也称二级隔离。

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
■实验室的设施结构
■通风空调系统
■给、排水系统
■电气和控制系统
防护能力取决于实验室分区和定向气流
【实验室安全设备的要求】
设备要求主要指安全设备的配置,如:
1、生物安全柜
2、高压灭菌器
3、离心机安全杯罩
4、洗眼装置
5、应急喷淋装置5、个人防护装备
防护部位包括:眼睛、头面部、躯体、手、足、耳(听力)、呼吸道
防护装备包括:眼镜(安全镜、护目镜)、口罩、面罩、防毒面具、帽子、防护衣(实验服、隔离衣、连体衣、围群)、手套、鞋套、听力保护器等
洗眼装置
当腐蚀性液体或生物危害液体喷溅至眼睛时用大量缓流清水冲洗眼睛表面至少15-30分钟应急喷淋装置
在使用中可用大量冷水淋洗污染部位,淋洗时间至少需要20min,如果为化学品溅出污染,用大量急水冲洗。

意外事故的处理
【感染性材料洒溢处理】
1、戴手套,穿防护服,必要时需进行脸和眼睛防护。

立即通知主管人员,报告情况。

2、用消毒巾或纸巾覆盖吸收溢出物。

3、向纸巾上倾倒适当的消毒剂,覆盖周围区。

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向中心进行处
理。

通常使用5%的次氯酸钠。

4、作用适当时间后(30min)开始清理。

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则要使用簸箕或硬
的厚纸板或镊子,放入利器盒。

5、对溢出区域再次清洁并消毒。

6、将污染材料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废弃物处理容器中。

7、通知主管部门目前溢出区域的清除工作已经完成。

【离心管发生破裂】
这种情况被视为发生气溶胶暴露事故,应立即加强个人防护力度,处理原则如下:
1、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密闭离心筒至少30 min,使气溶胶沉
积。

2、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至少30 min。

3、以上两种情况都应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4、随后的所有操作都应加强个人呼吸保护并戴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
次性手套。

5、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

6、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
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

7、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

8、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反复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

9、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皮肤及口鼻眼内】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2、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针刺损伤】
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