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和新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规模报酬的新贸易理论
New Trade Theories based on increasing returns
2014.5.12
Reading Materials
• PAPERS
• [1]冯丹.杨定华.克鲁格曼主要经济理论综述.现代商贸工 业.2010 • [2]盛斌.王岚.多样性偏好、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保罗 · 克 鲁格曼的世界——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评述 .经济 科学.2009 • [3]宝贡敏.和丕禅.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国际 经贸.1996 • [4]夏申.论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贸易 • [5]Paul Krugman.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1990
2014-5-21
PP-ZZ模型图解
PP即(4)式,ZZ即(5)式 P/W Z P
P/W* b 0
P Z
ci
C*
PP: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下,个人对产品的需求量越大,企业的产品售价越高。 ZZ:个人对产品的需求量越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产品的价格越低。 E:每种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量。

贸易保护问题
B
合作 合作
背叛
400 400 50
500
A
背叛
500 50
100 100
规模经济:概述
• 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条件下: – 产出的增长比例比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高
–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张,平均成本(单位成本) 降低。
外部规模经济
单位产品成本取 决于行业规模而 非单个厂商的规 模
厂商小,数目多
yi xi ( , 0)
Yi是第i个产品的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数 量,Xi是产品i的产量,α是指固定成本
新张伯伦模型
3.厂商最大化决策
1 pi (1 ) ei
4.产业在自由进出假设条件下,厂商长期均衡 利润为零,从而确定每种商品产量。
pi xi ( xi ) xi p /
E’
Z’
ci
分析(一)
生产:价格下降,即平均成本下降,有规模
经济效应。
消费:每个人对任何一种产品的消费下降,
但每种产品的消费人口上升,产量增加。
2014-5-21
分析(二)
在充分就业的假设下, 企业数(产品种类)=总劳动/企业的劳 动投入 n=L/(a+bxi),即n=1/(a/L+bci) (6)
外部经济与国际贸易
图 : 外部经济和因贸易受到的损失
外部经济与国际贸易
• 动态收益递增
– 学习曲线
• 把单位成本和逐渐提高的产量联系在一起。 • 向下倾斜是因为通过生产逐渐积累的经验使成本降 低。
– 报酬的有力增长
• 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即成本随着积累产量而非当前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
– 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为保护主义提供了依据
P
f
P
h
• 上式中, Ph表示某一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 Pf表示某一产品的国外市场 价格。由此可见,在“冰山运输成本”条件下, 国内市场价格与国外市 场价格并不连续。因此,“冰山运输成本”假设虽然具有许多技术上建模 的优越性, 但是仍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 其批评意见主要表现在“冰 山运输成本”技术忽略了运输成本与距离的关系, 仅仅用一个参数代表 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正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样, 建立在“冰山运输成本”技术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本质上仍然是非空间 的。
引入运输成本(冰山理论)
随后, 克鲁格曼引进距离因素对萨缪尔森“冰山运输成本”技术进行了修正。克 鲁格曼定义的“冰山运输成本”函数为:
V
V
d
d
e
d
表示运送1 单位物品最终到达目的地的数量, D 表示区域间的运输距离, τ是 冰山形式融化参数。
d
V
对D 求偏导, 有:
Vd
D Vd
规模经济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 张伯伦模型基本观点
• 若另一个具有同样的偏好与技术、不存在 禀赋差异的国家与之贸易,就像在之前封 闭的国家经济中,劳动力的增长会使得生 产规模扩大,各个企业会选择生产与其他 厂商有差异的产品,最终均衡结果只能是 一个企业生产一种产品
结果:每个企业生产商品数量在贸易前后没有变化 , 消费者收入不变,价格指数不变,因而消费总量不变。 但是水平相似的商品数量增多,给了消费者多样化选择, 社会福利增加
• 对产业的暂时保护可以使这些行业获得经验(幼稚 工业论的观点)
外部经济与贸易
图 : 学习曲线 单位成本
C1
L L*
QL
积累产量
THANK YOU!
2014-5-21
外部经济与国际贸易
图 6-9: 外部经济与专业化 价格, 成本 (每只手表)
C0 P1 1 ACSWISS 2 ACTHAI D Q1 手表的产量与需求量
外部经济与国际贸易
• 外部经济条件下的贸易及社会福利
– 基于外部经济的贸易比基于比较优势或内部规 模经济的贸易对福利的影响要模糊得多。
• 图6-10 揭示了一个国家在贸易前后福利水平是如何 降低的。
新贸易理论下的贸易模式
小麦模式
• 通常认为,贸易是对资源差异的反应,一 个拥有高技术低劳动力资源的国家,会出 口那些需要高技术低劳动力的产品,而进 口那些相反比例投入的产品。
飞机模式
• 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对于许多产品的生产本 身就是一个限制,因此,国际分工在很大程度上 是由于“固有的优势”造成的。这种“固有的优 势”的来源很可能是历史的原因,即报酬递增所 产生的聚集所导致的。
2014-5-21
国际贸易的引入
(1)假定存在另一个同类经济,有相同的偏
好,资源储备和技术,并有人口L*。
(2)由于技术是给定的,b不会因贸易而变
化,故PP线不变。
(3)贸易使每种产品的消费人口增加了L*,
ZZ线左移。
2014-5-21
国际贸易的影响
P/W
Z’ Z
P
Baidu Nhomakorabea
E
Z
P b 0
2014-5-21
– 单个的公司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服务需求市场 来维持众多供应商的生存。.
• 大量厂商集中在一起联合起来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市 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
– 硅谷的半导体产业充分体现了这一现象。
外部经济理论
• 共同劳务市场
– 厂商的集中能为拥有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创 造出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 对以下主体是有利的:
• 产业的产出水平越高,那么厂商销售产品的意愿价 格就会越低。
外部经济与国际贸易
• 外部经济与贸易模式
– 大规模从事某一行业产品生产的国家往往具有 较低的生产成本。
– 如果一国在某些行业是主要的生产者,那么即 使其他国家能够以更低的价格生产该种产品, 该国也会倾向于保持其主要生产者的地位。
• 图6-9 表明了这样一种情形,那就是由历史因素造成 的专业化模式是持久的。
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 家之间产业内部贸易,克鲁格曼利用张伯伦模型,从 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出发来解释产业内贸易
新张伯伦模型
1.消费者效用函数相同
U u (ci ) c (0 p 1)
i 1 i 1 p i
n
n
Ci是第i个产品的消费量
2.每类产品生产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
克鲁格曼的PP-ZZ模型
——内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
基本假定: • 企业具有内部规模经济; • 垄断竞争市场; • 劳动力是唯一投入。
2014-5-21
基本等式
(1)li=a+bxi,a>0,b>0 (2) L= ∑li= ∑(a+bxi) (3) Lci=xi 其中,a是固定投入,xi是企业的产出,b是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系 li是企业的劳动投入,ci是每人对产品的消费。 (4)短期利润最大化:MR=MC Pi(1-1/g)=bw,即Pi/w=bg/(g-1) 其中g是价格弹性, g与ci成反比。 (5)长期均衡:TR=TC,利润为0,即Pixi=w(a+bxi), 将(3)式代入整理得 Pi/w=a/(Lci)+b
Reading Materials
• • • • • • BOOKS [1]流行的国际主义.Paul Krugman [2]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 [3]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 [4]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上) [5]克鲁格曼与新经济地理
New Trade Theories
• 80年代初以来,以保罗· 克鲁格曼为代表的 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 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贸易保护 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 点。 • 起初新贸易理论旨在用实证的方法解释贸 易格局,添补传统贸易理论的逻辑空白, 后来发展成为以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市 场为两大支柱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 在一个具有规模经济特点的世界里,引入 运输成本的国际收支平衡中,我们可以看 到,在较大的国家里,工人的处境比较好, 原因在于国内市场的规模比较大。但是, 在这个模型中,其他国家的工人也可以从 较好的贸易条件中得到额外的福利。如果 两个国家的生产成本相同,产品的生产地 点距离比较大的市场越近就越有利,因为 这样可以减少运输成本。
引入运输成本(冰山理论)
• 运送1 单位的产品, 只有τ(τ< 1) 部分能到达目的地, 其余( 1- τ) 部分在运 输途中损失掉了。厂商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外市场销售产品, 当达 到均衡状态时,获得的利润必然相等, 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间的运输成 本支付最终必然要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因此, 当市场均衡时, 我们必然有 下面等式:
完全竞争
内部规模经济
单位产品成本取 决于单个厂商的 规模而不是其所 在的行业规模
厂商大,数目少
不完全竞争
产业内贸易
• 即指一国或地区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 类型制成品 • 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 • 1、产品差别 • 2、规模经济 • 3、消费者偏好差别 • 在不完全竞争下通过竞争配置资源
垄断竞争和贸易
• 生产者
– 劳务短缺的可能性减小
• 工人
– 失业的可能性减小
外部经济理论
• 技术外溢
– 在高度创新的产业里,知识是一项重要的 投入 要素。
– 对富于创造性行业的成功极其关键的专业化知 识从何而来呢:
• 研究开发
• “翻版”
• 信息与构想的非正式交流
外部经济理论
• 外部经济与收益递增
– 外部经济可以引起国家产业水平上的规模收益 递增 – 向下倾斜的供给曲线
国际贸易使消费的产品种类增加,使 消费者获益。
2014-5-21
外部经济理论
• 当规模经济存在于行业内而不是单个厂商 内部时,就被称作外部经济。
• 为什么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 商更有效率主要有三个原因:
– 专业化供应商 – 劳动市场共享 – 知识外溢
外部经济理论
• 特定的供应者
– 在许多产业, 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以及新产品的开 发都需要利用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
基本问题
• 国家之间的差异(比较优势/要素禀赋) 国际贸易产 • 规模报酬递增引起的国际分工
生的原因
• 贸易本身的扩大(经济特征决定国家生产的产品) 国际分工模 • 历史偶然因素(硅谷电子工业基地)

• 所有国家总体福利的降低 保护本国市 • 单独国家促进利润增长降低市场价格
场的作用
• 自由贸易 最佳贸易政 • 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贸易得到的好处更多vs保护政策
• ■
垄断竞争模型可用来表明贸易如何导致: – ● 规模经济带来的各低的平均价格 – ● 产品差异性带来的各获得商品的多样性 – ● 产业内的进口和出口(产业内贸易)
张伯伦模型
模型假设 • 1 需求替代弹性不变; • 2 单要素具有规模经济的生产函数; • 3 每个国家只有劳动力要素; • 4 每个企业面临向下倾斜的需求函数,但超 额利润意味吸引新企业进入导致超额利润消 失; • 5 企业可以自由进出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