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之我见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之我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明显,生态建筑成为了当代发展的需求。

本文主要是论述了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并结合笔者对生态建筑设计的几点提议做出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绿色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从生态学的角度认识建筑系统
从生态学的角度去关注和理解建筑,生态学家不仅将建筑系统视为地球生态系统中各种不同的能量和物质材料的临时组织形式,而且需要确定建筑系统全寿命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与生态系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包括组成建筑系统的各个建筑元素的安装盒制造,还包括组成建筑系统的使用、建筑元素的弃置和重新利用等。

2、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是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利用适当的技术,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物质空间。

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系统,考虑节能节水、方便美观、适用等因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营造良好的建筑生态系统,将建筑设计成为和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

(1)保护自然环境和适应自然条件。

绿色建筑设计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下建筑规模、建筑风格应该和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一致。

同时,
还应该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来将建筑景观与历史文化保持连续一致。

(2)创建健康、舒适的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应该实现人性化设计,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高建筑室内舒适度,努力创造和谐、优美的环境,充分合理考虑居住者的需求。

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条件,同时降低环境污染,保障安全,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

(3)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优化管理,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占有,合理优化和利用资源配置,延长建筑物整体使用寿命,选择适用的产品、材料和技术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其适应性及使用性能,积极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

3、生态建筑的设计策略
3.1建筑规划设计
建筑规划设计从整体角度把握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以生态为基础进行整体规划和生态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有效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关系。

根据自然的本质属性,组织各功能分区,使建筑群的能流、物流畅通无阻;合理确定建筑物朝向、间距、形体、绿化配置等内容。

注重场地设计,尊重设计地段内的环境,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力求最小的土方量,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合理组织交通,减轻地面上各功能区域的相互干扰。

根据地形特点,利用建筑周边环境及其本身的形体处理通风和光影关系,组织立体绿化和水体,改善建筑小气候,使人们生活在绿色、具有生命力的生态环境中。

在生态建筑规划设计中要把具体建筑看成是城市建筑大系统的一部分,与城市建筑大系统相联系,使建筑内部难以消化的废物成为其它元素的资源。

3.2建筑方案设计
设计人员要把建筑视为一个微型生态系统,通过生态设计充分有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量,考虑建筑空间的形体与自然空间的联系,采暖、通风、照明、电气等方面的高效与协调等,降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建筑方案应充分利用太阳光、阴影,选择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建筑体系;营造良好的局部建筑小气候,使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结合,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建筑空间多样化科学化,加大使用功能的灵活性和空间的可变性,留有变化余地,经过改造和装饰可以再生使用。

建筑方案应合理确定建筑体型。

建筑的高宽比越大,热损耗,热吸收也就越大。

以立方体建筑为例,最经济的比例是1:4(高:宽)。

因此夏季降低建筑的热吸收或冬季减少建筑的热损失不仅是简单
地取决于朝向,建筑形式及体型系数也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3建筑技术设计
生态建筑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的结合,而且应该
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

首先,建筑设计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适度使用现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特殊物质的选用,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材料来达到建筑设计生态化;应该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建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

注重技术的生态建筑的特点在于: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固定的建筑结构变成相对于气候可以自我调整的围合建筑。

如以绿色植物代替分割墙体,将空间分隔,营造绿色墙或选用活树木来代替墙壁、梁柱,更好地使建筑与景观一体化。

3.4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
(1)推广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拉术
建筑围护结构系,由包围空间或将室内与室外隔离开来的结构材料和表面装饰材料所构成,包括墙、窗、门和地面。

围护结构必须平衡道风和日照的需求,并提供适应于建筑地点的气候条件的热湿保护。

围护结构的设计对于建筑在运行中的耗能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不同围护结构材料的生产和运输的总环境寿命周期影响和能耗费用变化也相当大。

在绿色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中,对以下各个方面问题应逐一加以考虑。

①气候
进行围护结构没计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决定合理的围护结构材料和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案。

②门、窗和开口
根据对昼光照明以及供热和通风的仔细分析,确定围护结构上的门、窗和通风口的大小和位置。

开口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根据其影响围护结构的方式而改变。

如昼光照明最好采用高窗,因为设计合理的话.可以使光线深入室内并消除眩光。

建筑进口的前厅设计应考虑要避免已经冷却或加热空气的渗漏,可以用空气幕来减少门对热负荷或冷负荷的负面影响。

(2)充分利用太阳能
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就是广泛存在、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其优点是廉价、安全、洁净、来源极为丰富。

目前,在住宅区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热水器。

例如,位于秋滨的大型多层住宅区家和园,占地面积约255亩,总建筑面积达27万多平方米,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家用太阳能小区,太阳能集热面积将达5000多平方米,2000户家庭将100%使用太阳能热水。

随着太阳能利用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太阳能建筑已经从太阳能采暖建筑发展到可以集成太阳能光电、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通风降温、可控自然采光等新技术的建筑,其技术含量更高,内涵更丰富,适用范围更广。

由于“家和园”在光电节能应用领域的领先探索和努力,中国光电技术发展中心批复该小区为“浙江省重点太阳能示范小区”。

(3)绿色照明技术
在建筑的耗能大项中,尤其是在商业建筑中照明用量占有较为重要的比重,一般可以占到总能耗的20% ~ 30%。

同时,值得注意的
是,照明能耗不仅仅只是本身消耗大量的能量,同时在气候炎热的夏天,照明能耗还会增大商业建筑的空调系统供冷需求。

因此,我们在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中应该采用昼光照明之类合理、高效、先进的照明设计系统来达到照明能耗降低的效果。

昼光资源的利用是一项重大的课题,在绿色建筑中有很大的舞台,不但能够降低供电峰值,也能够降低能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绿色照明方式。

昼光资源的照明技术为照明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值得大力发展。

(4)发展建筑智能化系统
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共同点是建筑节能与环境控制。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集管理、系统服务、结构等于一体,兼备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筑设备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便利、舒适、高效、安全的建筑环境。

4、结语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也必将是21世纪最具有代表性、时代性的建筑形式之一。

我国的建筑师们面对未来,有勇气、有能力设计出适于我国国情的生态建筑,创造与自然、人、社会融为一体的人类居住环境和绿色建筑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