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施工资格证考试复习题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施工
一.填空(每空0.5分,满分30分)
1、在防雷施工中装设引下线路径尽可能短而直,当通过屋面挑檐板等处,在不能直
线引下而要拐弯时,不应构成直接转折,应做成弯曲半径为10倍圆钢的弯。
2、架空导线上感应过电压波会向导线两侧传播,当它沿线路进入建筑物内时,会对建筑物
内的信息系统和电气设备造成损坏,这种沿线路进入建筑物内的感应过电压波常称为电磁脉冲。防雷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在雷电过电压波的传播路径上安装避雷器、屏蔽和等电位连接方法加以防护。
3、雷电流流过有电阻与电感串联支路时,使防雷装置中各个部位的对地电位都有不同程度
的升高,与周围不共地的金属体之间出现暂态电位差,发生空气间隙击穿,被反击的金属体带上高电位,导致严重的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防止雷电反击的方法有:等电位连接,和增加设备和人与防雷装置的距离。
4柱内钢筋、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及部件都可用作自然引下线。如果钢结构建筑物的钢筋或建筑物的用作引下线时,不需要装设水平环形连接导体。
5、将整个建筑物构件中的所有钢筋连接成一个统一的导电系统,纵横交错、密密麻麻构成
一个大的立体避笼式雷网,这种笼式避雷网可以全方位地接闪,保护被其罩住的建筑物,既可以防建筑物遭受雷击;又可以防建筑物遭雷击,、还具有
和两种功能;其防护效果与笼体有关。6、设置断接卡子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运行、维修和检测接地电阻。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 0.3 m至 1.8 m之间设置断接卡,断接卡应有保护措施。
7、接地装置是指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接地泄流用的金属导体。接地体分
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两种。自然接地体即兼作接地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基础钢筋、金属构件、金属管道 (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管道除外)等金属构件。人工接地体即是直接打入地下专作接地用的经加工的各种或等。按其敷设方式可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
接地线是从接地设备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
8、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侧击雷当建筑物高度超过 30 m时,尚应采取防侧击雷措施:
①从 30 m起每隔不大于 6 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
连;② 30 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9、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侧击雷高度超过4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物,尚应采取
以下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①从 30 m起每隔不大于 6 m沿建筑物四
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互相连接,②、应利用柱内主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③将45m及以上外墙上的门窗、栏杆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10、在一些特殊场合使用的暂态等电位连接是指各金属体之间等
电位连接,只有在它们之间出现时才能进行暂时的等电位连接,而在暂态高电位差消失后,彼此之间又需恢复不连接的状态。暂态等电位连接可以设置在或进入建筑物的入口处。
11、在做雷电防护工程时,接闪器应做热镀锌或涂漆等防腐处理。
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应采取加大截面或其它防腐措施。
1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避雷网格的尺寸不应大于 5*5 4*6 ;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避雷网格的尺寸不应大于10*10 12*8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避雷网格的尺寸不应大于20*20 16*24 。
13、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
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 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 4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 4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 3.5 mm。
二.判断(每空1分,满分10分)
1、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应采取自上而下的施工程序。先安装接闪器,后安装引下线,最
后安装地中接地装置。(错)
2、当利用建筑物结构内的钢筋或钢结构作为引下线,建筑物结构内的大部分钢筋、钢结构
等金属物与被利用的部分连成整体时,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m。
(对)。
3、装有避雷针的构架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必须采用直埋于地下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入
金属管的导线。(对)
4、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
不应大于18m。(错)
5、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中除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建筑物和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外的建筑
物尚宜利用其作为接闪器。()
6、所谓屏蔽吸收,是指通过金属屏蔽体与防雷系统的等电位连接使屏蔽体与泄流入地的引
下线、接地体等电位,等同于泄流入地。()
7、常用的等电位连接的方法有m 型和s型结构以及m和s的组合型。(对)
8、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 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
线跨接。对有不少于4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错)
9、要减小雷电静电感应的危害,就必须设法减少在建筑物顶部金属体上的感应电荷,需要
将金属体良好地连接,以尽可能快地将感应电荷泄放入地。(对)
10、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当其壁厚小于4mm时,可不装设接闪器,但应接地,
且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对)
三.选择(每空1分,满分10分)
1、在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
长度不小于( A ),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小于( B )。
A.10米
B.5米
C.20米
D.8米
2、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A )
A.0.5m
B.0.8m C:1.0m
3、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带(网)应不大于:(B )
A:20m×20m B:10m×10m C:5m×5m
4、各类防雷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材料为铜材时,最小截面应
为:( A )
A:16mm2 B:25mm2 C:35mm2
5、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击的雷电流幅值(kA):( A )
A.100
B.50
C.25
6、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保证有零电位区间,应使电流回路的两极有足够大的间距,一般为
( A )米。
A 20m
B 40m
C 60m
7、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其间距宜为( A )。
A.5m
B.3m
C.2.5m
D.1.5m
8、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不应少于( D )根,其间距不应大于()米,但周长不超过25m且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引下线。
A. 1根、12米、2根;
B. 2根、12米、1根; c.2根、18米、1根;D.2根、25米、
1根;
9、在低压配电线路中,当变电所与雷达站合一时,必须采用(B )系统;当分设两处
时,宜采用( C )系统。
A.TN; B.TN-S; C.TN-C-S; D.TT
10、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宜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当其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
或等于0.06时,宜采用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防直击雷,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ds可取( D)。
A.30m
B.45m
C.60m
D.100m
四.回答问题(每空6分,满分30分)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那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