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的土壤环境评价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的土壤环境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15845c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1.png)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的土壤环境评价研究摘要: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增长和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逐步健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并形成稳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环保部门开展环境质量监控工作和制定环保工作计划的主要依据。
土壤是生态环境中的基础要素,本身可构成一个微型世界观的生态系统,并作为宏观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决定生态环境质量,在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
故而,土壤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和制度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1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与土壤环境评价的概述1.1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概述环境影响评价即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对周围地区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从而达到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工作的同步进行,以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以经济发展为环保工作储备充足的资金支持,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2 土壤环境评价概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简称土壤环境评价,是指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单项或综合的客观评价。
土壤环境评价主要包括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是要对土壤环境的现状作出定量或半定量的评价,包括化学物质的累积性评价和污染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的预测评价是对未来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的预测。
土壤环境评价以土壤为对象,对土壤现状和未来态势进行预测,是工程建设和一切动土作业的前提工作,是协调经济建设和环保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2 土壤环境评价工作面临的困境2.1 法律制度有待完善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土壤环境保护和评价有了专项法律的支撑;2019年7月1日,我国土壤环评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正式实施,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正式有了技术导则的指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9afed91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9.png)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技术,旨在提供一个框架,以识别、评估和控制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环境影响。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以国际公认的标准提供了一个系统和一致的方法,以确定和解决可能的土壤环境影响。
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人类活动最终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包括对土壤环境的分析、调查和评价,以及对可能影响土壤环境的人类活动的分析和调查。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使用者应该考虑多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本地生态系统、可能的污染源、潜在的污染控制措施等。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还要求使用者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污染控制策略,以确保人类活动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确保土壤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并解决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环境影响问题。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有助于确保更加安全、可持续的发展,有助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因此,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评估土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影响,以及可能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人类活动最终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0cd97b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b.png)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
1 土壤环境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是人类各种活动的重要基础,对它的影响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管理意义。
多年来,国家环境保护机构曾经就有关技术发布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文件,他们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环境土壤评价技术导则》(HJ/T 214-2004)等,这些文件可以帮助我们对土壤进行有效的评价。
2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135-2020)是最新发布的指导文件,其中,突出了“解决问题、防止污染”这一基本原则,将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判据标准、评价要求、评价报告内容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介绍。
报告中还重点强调了在评价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施工因素、人类活动以及土壤污染物的活性等因素,以保证报告的科学与准确性。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重要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功能,它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潜在的环境问题,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环境污染,帮助建设者根据本地情况形成有效的环境评估草案。
同时,它也能更好地支持土壤环保工作,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https://img.taocdn.com/s3/m/9ba622c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6.png)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土壤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土壤和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本文将介绍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导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评估土壤对环境的影响。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需要考虑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这些特性包括土壤的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微生物活性等。
评价土壤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考虑这些特性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需要考虑土壤的水文循环特性。
土壤对水的吸附、渗透和保持能力会影响降雨水的渗透和径流过程,从而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
评价土壤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考虑土壤的水文循环特性对水资源的影响。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还需要考虑土壤的生态功能。
土壤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它提供了植物生长的基础,并为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提供栖息地。
评价土壤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考虑土壤的生态功能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还需要考虑土壤的污染和污染物迁移特性。
土壤污染是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严重影响。
评价土壤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考虑土壤污染和污染物迁移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应提供土壤对环境的整体影响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修复建议。
评价结果应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其制定合理的环境管理和土壤保护措施。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是评估土壤对环境的影响的重要工具。
通过考虑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水文循环特性、生态功能以及污染和污染物迁移特性,可以全面评估土壤对环境的影响。
这将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管理和土壤保护措施,以保护土壤资源和维护环境质量。
我们应该重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应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土壤保护和环境管理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https://img.taocdn.com/s3/m/60d222c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d.png)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部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调查与评价对象
环境影响评价应对项目所在地的土壤进行调查和评价,包括土壤类型、质地、肥力、水分、酸碱度等指标。
此外,还需考虑项目可能对土壤
造成的污染风险,如化学物质、重金属等。
2.土壤污染风险评价
针对可能存在的土壤污染风险,需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主要是根据项目类型、用地历史、周边环境等因素,判断是否存在潜
在的土壤污染风险;定量分析则需要进行采样测试和数据处理,通过
计算得出具体的污染程度。
3.土壤修复方案
如果发现项目可能对土壤造成了污染或破坏,需要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修复方案应综合考虑治理技术、经济成本和可行性等因素,并制
定详细实施计划。
4.监测与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还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以上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部分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
还需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以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
科学性和可靠性。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2331efb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9.png)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引言土壤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生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加快,土壤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评估土壤环境的状况和影响,本报告书将对某地区的土壤环境进行评价,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评价目标和方法本次评价的目标是评估该地区土壤的污染程度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评价的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土壤采样和化验分析、统计和模型分析等。
三、评价结果和分析1. 土壤污染状况根据采样和化验结果,我们发现该地区土壤中存在大量有机污染物。
其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严重影响了土壤质量。
此外,重金属污染也比较严重,其中镉和铬的含量超过了标准限值。
这些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对土壤的生物活性和植物生长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土壤环境失去了正常的功能。
2. 生态系统影响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生物多样性:土壤中的污染物破坏了土壤中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植物的凋亡。
- 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物通过径流和渗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 食物安全问题:染有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土壤中生长的农作物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为这些污染物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
四、评价建议和对策鉴于上述评价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以保护和恢复该地区的土壤环境:1. 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对工业废弃物的管理和监管,防止污染物进入土壤。
同时,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壤污染问题。
2. 修复受污染土壤: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等方法,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降解,恢复土壤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3. 推广可持续农业: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避免其对土壤造成污染。
同时,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维持土壤健康。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6107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4.png)
土壤污染源分析
工业污染源
分析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废气、废水、固废等对 土壤的污染。
农业污染源
研究农药、化肥等农业投 入品对土壤的污染,以及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影响。
生活污染源
探讨生活垃圾、污水等对 土壤的污染途径和影响。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方法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 等。
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或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土壤环境质量 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03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
预测内容与方法
预测内容
预测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土壤污 染程度和范围、土壤生态影响等。
目的
为预防和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 康,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评价流程
准备阶段
明确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评价重点、 评价标准等,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初步
的现场调查。
预测与评价
预测项目实施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评估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预防或减
轻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
预防措施
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政策
限制过度开发,保护未受污染的土地,防止土壤侵蚀和退化。
推广环保农业技术
采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 用。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
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治理措施
实施土地修复工程
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包括清运污染 物、填埋处理等措施。
预测方法
基于数学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 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结合实地调查和 监测数据,对土壤环境影响进行定性 和定量评估。
生态影响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生态影响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dc64f4e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5.png)
生态影响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土壤的健康情况一直都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无论是种菜、养花,还是建筑施工,甚至是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生长,土壤的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壤好,农作物丰收,绿树成荫;土壤差,那可真是祸不单行,什么污染、退化一大堆问题接踵而来。
所以,搞清楚土壤的环境影响有多大,搞清楚怎么去评估这些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个时候,所谓的“生态影响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就派上了用场。
简单来说,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就是评估土壤在受到各种影响之后,会不会变坏,会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这个东西好比医生给你体检,看看你的土壤身体健康不健康,或者有啥潜在的病症。
影响评价的等级分得多细,目的是为了根据土壤的实际状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确保生态系统不受伤害。
你想,土壤出了问题,植物不长了,水源被污染了,空气也受到影响,真是恶性循环。
话说回来,搞这些土壤评价,得有个标准,得分个等级,大家都心里有数,知道该怎么做。
一级评估,那可不简单。
说白了,就是土壤被影响得挺严重,情况挺复杂。
这个时候,咱们就得彻底地调查,详细地分析,弄清楚各种因素的关系。
得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土壤问题,不能只看表面。
比如,某个区域的土壤可能已经受到化学污染,或者因为长期的农业活动,土壤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这样一来,单单靠肉眼是看不清楚的。
要评估到这个程度,不仅仅是看看土壤的pH值、湿度啥的,更多的是要考虑污染物的扩散路径、污染源的分布等等,反正复杂得很。
要是一级评估的结果出来,发现问题严重,那就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继续恶化。
然后是二级评估,情况就没有那么紧急了。
土壤虽然受到了某些影响,但是整体上还是能维持生态平衡的,只不过有一些潜在的隐患。
这就好比你身体得了个小病,不是啥大毛病,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比如,你的土壤可能因为水土流失造成了些许的营养流失,或者某些区域的重金属含量偏高,但还没有到影响植物生长的程度。
第六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b75fd30eefdc8d376ee3250.png)
Rn = (1 + f + f + f + L + f
2 3
n −1
)C0
式中: : 式中:n:连续施用年数
则有: 当 n → ∞ 时,则有:
土壤侵蚀现状调查与评价 土壤侵蚀现状调查 土壤侵蚀评价 土壤破坏现状调查 土壤破坏现状调查 土壤破坏评价
四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1 土壤中污染物的运动及其变化趋势预测
(1)预测污染物在土壤中累积和污染趋势的一般 ) 方法和步骤 计算土壤污染物的输入量 计算土壤污染物的输出量 计算土壤污染物的残留量 预测土壤污染趋势
对于一年的降雨有 对于一年的降雨有: 一年的降雨
R = ∑1.735 ×10
i =1 12 P 2i 0.8188 1.5 lg P
式中: : 式中:P:年降雨量 Pi:各月平均降雨量
(3)土壤可侵蚀系数 )
又称为土壤侵蚀度,是指一块长 又称为土壤侵蚀度,是指一块长22.13m坡 坡 度9%经过多年连续种植过的休耕地上每单位降 % 雨系数的侵蚀率。 雨系数的侵蚀率。
区域土壤类型特征调查 成土母质 土壤类型 土壤组成 土壤特性
2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
土壤污染源调查 土壤环境污染监测 布点、采样、 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和样品分析
评价因子的选择 基本因子有 基本因子有: 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 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汞、镉、铅、锌 有机毒物: 六六六、 有机毒物:酚、六六六、DDT、石油 、 此外:有机质、土壤质地、酸度、石灰反应、 此外:有机质、土壤质地、酸度、石灰反应、 氧化还原电位等
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5a3c2e3a98271fe900ef930.png)
石油烃通过沉降作用进入土壤等造成土壤的污染。
16
6.3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现状调查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调查 ❖ 地质地貌 ❖ 气象气候 ❖ 水文状况 ❖ 植被状况
调查方法:资料收集法为主。
17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 人口状况 ❖ 经济状况 ❖ 交通状况 ❖ 文教卫生状况
❖ 土壤资源破坏型:由于人类活动或由其引起的自然活动, 导致土壤被占用、淹没和破坏,包括由于土壤过度侵蚀或 严重污染而使土壤完全丧失原有功能被废弃的情况。
7
2.按影响时段划分: ➢建设阶段影响: ➢运行阶段影响: ➢服务期满后影响:
或按影响时段的长短分: 短期或突变影响、长期或缓变影响。
8
3.按影响方式划分: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第6 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
Contents
6.1 土壤特征和影响的主要要素 6.2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6.3 壤环境影响评价
2
6.1 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土壤的主要特征
❖ 在人类环境系统中占据着特有的空间地位:处于 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的交接地带;
生,加速了土壤的退化和破坏。
12
4. 农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农业机械化工程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农田失去植被保护,水蚀、风蚀的几率增强; ❖土壤被压实,妨碍植物根系与大气中氧和CO2的交换,
根系向下生长的阻力增加;
❖土壤的渗透能力下降,形成的径流较大,加速了土壤的
侵蚀。
13
❖农业排灌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入土壤的污染物种类、数量、途径。 ❖ 农业污染源:调查施入土壤的化肥、农药、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的土壤环境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的土壤环境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460c23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f.png)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的土壤环境评价摘要:如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工业对环境的破坏性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威胁。
在此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可以通过环境评价规范人类的日常活动,进而提升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环境,也是污染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的意义,其次探究了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的土壤环境评价现状,并针对土壤环境评价提出了几点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土壤环境引言当前,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在为降低环境问题对我国发展的影响而不断努力中。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建立,就是为了让我国城市和其他地区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了解环境对该地区发展的影响,以及该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信息,使发展过程能够依照环境禀赋条件进行,推动地区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是在项目的规划实施阶段,分析和评价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根据相关的评价结果,制定应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风险的对策,从而有效降低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重大,可以有效在环境污染发生之前进行预防,是一种预防性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可以参与任何部门和组织的项目建设,也可以作为人类发展活动的参考资料。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得到项目实施对环境造成的问题,加强环境管理,并提出措施或策略,以防止或减轻不利的环境影响。
实践证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非常重要,包括:①基于对现状的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科学技术或方法,可以通过对当前土壤环境现状进行科学检测与分析,为土壤环境的治理与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并依据环境数据制定相关的科学政策,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当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发挥多种作用,通过预测、评价等引导地区科学发展,对项目进行全面环境影响研究,从而有效避免高污染高风险项目的落地,促进产业向绿色方向发展。
第七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05ae601910ef12d2bf9e7dd.png)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
居民生活、商业、机关 开采、挖掘 工业 农业
熟悉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1、城市固体废物
城市固体废物是指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市政建设与维护、机关办公等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一般分为:
(1) 生活垃圾
(2) 城建渣土
(3) 商业固体废物
(4) 粪便
2、工业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1.预测污染物在土壤中累积和污染趋势的一般方法 1)计算土壤污染物的输入量 2)计算土壤污染物的输出量 3)计算土壤污染物的残留率 4)预测土壤污染趋势 2.农药残留模式 农药最终残留量:R=Ce-kt 农药残留率:f=C1/C0 农药数年后的残留总量:Rn=(1+f+f2+....+fn-1)C0
第七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土壤: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多孔表 层。
土壤发育过程:地球表面岩石经过漫长的风化过程, 形成颗粒细碎的土壤母质,母质再 经过成土作用发育成土壤。
影பைடு நூலகம்土壤形成的因素
1.成土母质的影响 2.气候的影响(水分、温度) 3.生物的影响 4.地形的影响 5.成土时间的影响 6.人类活动的影响
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4.评价标准的确定 1.土壤环境背景值 2.土壤临界含量 3.其他标准
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5.评价模式与指数分级 1.单因子评价 2.多因子评价 3.质量分级 4.评价图编制
单因子评价
单因子评价:分别计算各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1.Pi=ρi/si
2.根据累积数量计算
1)确定Xa、Xc、Xe
重污染级: Pi >3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46bd6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f.png)
土壤的自净作用
➢ 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群落的降解、转化及生 物固定作用; ➢ 植物根系的吸收、转化、降解与合成; ➢ 土壤中有机、无机胶体的吸附、配位和沉淀作用; ➢ 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 ➢ 土壤的机械阻留作用; ➢ 土壤的气体扩散作用。
两个基本概念
土壤退化:土壤沙化、盐渍化、沼泽化和土壤侵蚀等引起 的土壤肥力下降的现象。
⑤ 根据污染物的数量、性质、环境特点、土壤性质、环境标准, 以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积累的规律,分析污染物积累趋势、 估算土壤容量、预测土壤质量变化及规律;
⑥ 给出明确结论和污染防治措施
6-1 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 的主要因素
土壤的主要特征
在人类环境系统中占据着特有的空间地位:处于大气圈、 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的交接地带;
不均匀的水型污染土壤的田块,一般取10个以上样点; ▪ 蛇型取样和随机取样: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平坦地块,采样
点较多; ▪ 扇型采样:适宜于在工厂周围的大气型污染的田块。
(3)样品制备: 土样运回实验室,摊在塑料薄膜或搪瓷盘内,风干后,去
除杂物,用木棍在木板上碾细,过10目尼龙筛。将过筛样品 用四分法取100g左右,用玻璃研钵研磨,再过100目尼龙筛, 然后分装,备用。
占用土地资源; 采用被石油烃污染的水源灌溉农田,挥发进入大气的
石油烃通过沉降作用进入土壤等造成土壤的污染。
END
Thank you!
6-3 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现状调查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土壤退化现状评价
现状调查 1、土壤环境调查的范围 ▪ 包括水、大气等污染源可能污染的范围,一般包括水、
农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第六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09fd13a83c4bb4cf7ecd13f.png)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了解土壤的主要特征,土壤污染的特点和危害,了解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类型,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分析,影响土 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教学内容:一、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教学内容 二、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三、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四、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五、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水、气、土是维系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最重要、不可替代的三种环境要素。本章与第四、五章共同构成了以环 境要素为导向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本章正是基于土壤环境在人土壤环境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系统中所占据的特殊地 位,主要介绍了重大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识别方法,以及土壤污染和土壤退化的预测和评价方法。 第一节 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土壤的主要特征 2.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为人类提供食物的生产 资料,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一、土壤的主要特征 人类环境系统是由围绕人类的各种因素,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岩石、植被等构成的整体。 人类环境系统 人类环境系统是一个多阶层等级系统,按空间尺度大小,可大至全球环境、宇宙环境,小至一个城市环境、聚 落环境等;按组成要素,可划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土壤既是人类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又是人类环境系统的亚系统,土壤存在的位置特点及其变化,必然深 土壤 刻影响环境系统的结构和状态,从而影响整个人类环境系统。 由于土壤处于地球陆地表面,其上界面与大气圈、生物圈相接,下界面与岩石圈、水圈相连,而作为生物圈主 要组成部分的植物叉植根于土壤之中, 可见土壤在人类环境系统中占据着特有的空间地位——处于大气圄、 生物圈、 岩石圈和水圈的交结地带,成为人类环境系统中介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中心环节,联结无机环境与有机环境的纽 带,是各种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过程、界面反应、物质与能量交换、迁移转化过程最为复杂、最为频繁的地 带。 土壤具有肥力,是指土壤具有能够不断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这是土 土壤具有肥力 壤区别于其他自然体的本质特征。在人类环境中,土壤具有这种生产植物产品的独特功能,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 必须的食物和生产赞料。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的自然资源。 土壤具有缓冲性,因而能抵抗、减缓土壤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作用,对大气降水和气温有调节和缓冲的作 土壤具有缓冲性 用,并有调节和平衡向大气环境中释放 CO2、CH4、N2O、SO2 等温室气体的能力。 土壤具有净化功能,土壤是一个多相的疏松多孔体,存在多种性质的化合物、无机及有机胶体和微生物,能与 土壤具有净化功能 进入土壤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和生物学的多种过程和作用,使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 中的浓度、数量或活性、毒性降低。 土地处理系统主要根据土壤的缓冲性和净化功能, 利用土壤特性及其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水和污泥以及 固体废弃物进行净化处理,土壤是土地处理系统中的主体部分。 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输入、积累与土壤的自净作用是两个方向相反、同时存在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处 于动态平衡状态,此时不会发生土壤污染,但在输入土壤的有毒有害物质数量和速度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打破 了这种动态平衡,使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占据优势,则可发生土壤污染,导致土壤正常功能失调、土壤环境质量下 降。 对土壤的利用不当可加速土壤的退化和破坏。土壤退化 土壤退化一般是指土壤沙化、盐渍化、沼泽化和土壤侵蚀等引起 土壤退化 的土壤肥力下降的现象;土壤破坏 土壤破坏主要指土壤资源的损失。在自然状况下,纯粹由自然因素也能引起土壤退化和土 土壤破坏 壤破坏现象,但一般进行的速度非常缓慢,表现很不明显,而且其中一些过程,如土壤侵蚀,常和自然土壤形成过 程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保持了一定的土壤厚度和完整的土壤剖面,土壤侵蚀难以发现。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影响质量的因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影响质量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a133d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7.png)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影响质量的因素土壤环境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土壤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
因此,评价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及影响质量的因素非常重要。
土壤污染程度是评价土壤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受到污染的程度取决于各种有害物质的种类、浓度以及暴露时间等因素。
常见的土壤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
评价土壤污染程度的方法主要有土壤样品收集和化验分析、土壤生物学指标检测以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
土壤质量变化是评价土壤环境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土壤质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
常见的土壤质量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土壤水分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等。
评价土壤质量变化的方法主要有土壤质量监测网和土壤样品分析等。
土壤肥力状况也是评价土壤环境影响的一项重要内容。
土壤肥力是土壤保持农作物健康生长和生产高产的重要条件。
土壤肥力状况可以通过评估土壤的养分含量、土壤pH值以及土壤质地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同时,土壤肥力状况还包括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壤结构和通气性等方面。
土壤生态功能评估是评价土壤环境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持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评价土壤生态功能主要包括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土壤的水分调节能力、土壤的温度调节能力以及土壤的物质循环能力等。
土壤环境影响质量的因素包括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因素和土壤自身因素等。
人类活动是影响土壤环境的最主要因素,包括工农业生产活动、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排放等。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等。
土壤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以及土壤层次等。
综上所述,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影响质量的因素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综合评价土壤污染程度、土壤质量变化、土壤肥力状况以及土壤生态功能等方面的指标,可以全面了解土壤环境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
土壤环境影响评估流程
![土壤环境影响评估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47044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2.png)
土壤环境影响评估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1. 准备阶段:- 收集资料:收集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土壤类型、地质结构、土地利用历史、周边环境质量现状等基础信息。
- 法规研究: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土壤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标准。
- 工程分析:了解建设项目的工程组成、工艺流程、预计污染物排放情况,确定排污环节及主要污染物。
- 现状调查:对项目区域进行现场踏勘、人员访谈,获取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并初步识别可能受影响的敏感目标。
2. 初步调查阶段:- 初步采样布点方案制定:根据项目特点和土壤污染风险因素设计合理的采样点位布局。
- 现场采样与检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土壤样品采集,送至实验室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检测分析。
-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判断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潜在影响程度。
3. 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估阶段:- 如果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存在土壤环境污染风险或不满足评价要求,则需进一步细化调查范围和深度,增加采样点数和频次。
- 进行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模拟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评估污染物对土壤功能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 开展土壤环境风险评估,包括健康风险评估和社会经济风险评估,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和修复建议。
4. 编制报告阶段:- 根据上述各阶段的结果编写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内容应包括现状评价、预测评价、风险评估结论以及针对不同影响提出的预防、减缓和补偿措施。
- 报告需经过专家评审并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5. 后续跟踪监测与管理:- 获得批准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运营后一段时间内,定期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的跟踪监测,确保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在整个流程中,强调的是科学性、公正性和公开性,目的是为了有效防止和减少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土壤环评
![第六章土壤环评](https://img.taocdn.com/s3/m/ed1ffbeb5ef7ba0d4a733b95.png)
调查方法:资料收集法为主。
17
第三节 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2、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人口状况 经济状况 交通状况 文教卫生状况
3、区域土壤类型特征调查
成土母质:成土母岩和成土母质 土壤类型:土类名称、分布面积 土壤组成:矿物质、有机质、N、P、K,主要微量元素 土壤特性: pH, Eh, 质地,土壤结构等
HJ 333-2006 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HJ 53-2000 GB 156181995 拟开放场址土壤中剩余放射性可接受 水平规定(暂行)
2007-21
200012-1 1996-31
26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mg/kg (GB15618-1995)
级别
土壤pH值 项目 镉 ≤ 汞 ≤ 0.20 0.15 0.30 0.30 0.60 0.50 1.0 1.0 1.5
34
农田失去植被保护,水蚀、风蚀的几率增强; 土壤被压实,妨碍植物根系与大气中氧和CO2的交换,根系向下 生长的阻力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下降,形成的径流较大,加速了 土壤的侵蚀。
农业排灌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土壤排水系统可缓解土壤的盐渍化,使土壤的物理性质得 到改善;土壤不易受侵蚀,土地平展,易于机械化耕作,干旱的危 险少;减少水饱和土壤的面积,减轻内涝的危险。 不利影响:排水强度过高,会加快地表径流,河道洪峰提前出现, 会增加泛滥的危险;土壤的质量下降;次生盐渍化
影 响 方 式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①盐渍化、沼泽化、酸沉降引起的酸化。 ②破坏:砍伐森林
6
第一节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可逆影响
污染、植被破坏后恢复、盐渍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同一建设项目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 场地时,各场地应分别判定评价工作 等级,并按相应等级分别开展工作。
土壤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结合土壤环境敏感 目标,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 后 (可根据项目情况选择)三个阶段的具体特征,识 别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影响途径,对于运营期内 土壤环境影响源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还应 按其变化特征分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 现状调查基本原则与要求 2. 调查范围 3. 调查内容与要求 4. 监测因子 5. 监测布点及取样方法 6. 监测频次要求 7. 现状评价
调查评价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范围,能 满足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要求;
改、扩建类建设项目的现状调查评价范围还应兼顾 现有工程可能影响的范围;
土壤中菌落的降解、转化及生物固定作用; 植物根系的吸收、转化、降解与合成; 土壤中有机、无机胶体吸附、配位和沉淀作用; 土壤离子的交换作用; 土壤的机械阻流作用; 土壤的气体扩散作用。
土壤环境:是指受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的,由矿物质、 有机质、水、空气、生物有机体等组成的陆地表面疏 松综合体,包括陆地表层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层和污染 物能够影响的松散层等。
土壤环境生态影响:是指由于人为因素引起土壤环境 特征变化导致其生态功能变化的过程或状态。
土壤环境污染影响: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 入土壤环境,引起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性的 改变,导致土壤质量恶化的过程或状态。
土壤环境敏感目标:是指可能受人为活动影响的、与 土壤环境相关的敏感区或对象。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水 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 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 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 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 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 时间。如日本的“痛痛病”经过了10~20年之后才 被人们所认识。
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采用相应标准与方法, 开展现场调查、取样、 监测和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工作,进行土 壤环境现状评价。
预测分析与评价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依据本标准制定的或经 论证有效的方法,预测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可能造成 的影响。
结论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土壤环 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对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进行总结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 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衡量土壤为植 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的 指标。
土壤缓冲性:在自然条件下,土壤pH 值不因土壤酸 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剧烈的变化,而是保持 在一 定的范围内,土壤这种特殊的抵抗能力,称为缓冲性。
污染影响型工作等级划分
① 首先将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的土壤环境敏感程 度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判别依据见 表 8-7;
② 再将建设项目占地规模分为大型 (≥50hm2)、中 型 (5~50hm2)、小型 (≤5hm2),建设项目占地主 要为永久占地;
③ 根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占地规模与 敏感程度划分 评价工作等级如表8-8所示。
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划分为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 土壤环境生态影响重点指土壤环境的盐化、酸化、碱 化等。
根据行业特征、工艺特点或规模大小等将建设项目类 别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其中Ⅳ类建设项目可 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身为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 可根据需要仅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 级、二级、三级。
土壤净化功能:土壤净化功能,是指进入土壤的外源物 质通过土壤物理、化学、生物作用降低或消除土 壤中 污染物质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的能力。
根据建设项目和环境条ຫໍສະໝຸດ ,做到预防为主, 查清和预测污染因素对土壤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对其作出分析与评价;同时,预测和评价工程的不 同阶段(施工、运营和服务期满后)对土壤环境所 造成影响的范围、程度和变化趋势,提出有效的防 治对策。
建设项目 (除线性工程外)土壤环境影响现状调查评 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影响类型、污染途径、气象 条 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确定并说明, 或参照表8-9确定。
建设项目同时涉及土壤环 境生态影响与污染影响 时,应各自确定调查评价范围。危险品、化学品或 石油等输送管线应以工程边界两侧向外延伸0.2km 作为调查评价范围。
生态影响型工作等级划分
① 首先对建设项目所在地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分为敏 感、较敏感、不敏感,判别依据见表 8-5;
② 同一建设项目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场地或地区, 应分别判定其敏感程度;
③ 产生两种或 两种以上生态影响后果的,敏感程度 按相对最高级别判定。再根据识别的土壤环境影 响评价项目类别与敏感程度分级结果划分评价工 作等级 (如表8-6)。
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 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 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是多样的,废气中含有 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 地面进入土壤,废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 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 土壤。
在调查和分析评价范围内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与 土壤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预测和评价建设项 目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类型、影响途径、影响范围 与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准备阶段、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 预测分析与评价阶段和结论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收集分析国家和地方土壤环境相 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标准及规划等资料;了解建设项目工 程概况,结合工程分析,识别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可能 造成的 影响类型,分析可能造成土壤环境影响的主要途径;开展现场踏 勘工作,识别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确定评价等级、范围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