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纺织行业分析报告
2018-2022年我国化纤及纺织工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前景展望(上海环盟)
![2018-2022年我国化纤及纺织工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前景展望(上海环盟)](https://img.taocdn.com/s3/m/3688f327580216fc700afd22.png)
2018-2022年我国化纤及纺织工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前景展望 (2)第一节2017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2)一、化纤行业发展的情况分析 (2)二、我国化纤工业景气度分析 (3)三、2018-2022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前景研判 (3)第二节2017年涤纶价格与PTA价格互动的因果关系分析 (4)第三节2017年我国涤纶纤维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5)一、我国涤纶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5)二、2017年我国涤纶产品供需形势 (6)三、2018-2022年我国涤纶工业发展前景预测 (7)四、其他化学纤维工业发展形势分析预测 (7)第四节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8)一、纺织工业投资情况 (8)二、我国纺织业出口形势 (9)2018-2022年我国化纤及纺织工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前景展望第一节2017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状况分析一、化纤行业发展的情况分析化纤包含了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合成纤维主要为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纤维,主要包含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聚丙烯腈等,均是以石油化工为原材料;人造纤维都是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熔融纺丝,主要包含黏胶人造丝、醋脂人造丝等。
图表- 1:化纤品种分类合成纤维的产量较高,2016年我国合成纤维产量达到4536万吨,占化纤产量的91%;而人造纤维产量仅为407万吨,仅占化纤规模的8.2%。
随着合成纤维产量的不断增长,合成纤维占化纤的比例在不断的提高。
化纤下游需求主要来自纺织服装,需求端以平稳增长为主,与宏观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发展关联不大。
近几年行业需求偏弱,纺织业、服装服饰业的收入增速均有明显下降,纺织业以及服装服饰业的规模增速均回落到5%左右,而化纤布的销量增速维持个位数增长。
2涤纶产量占据了化纤产量的80%,其中涤纶长丝占比约62%,涤纶短丝占比约19%,涤纶是最主要的化纤品种。
在过去十年中涤纶长丝消费量复合增速维持在9.4%,产能和产量均高速增长。
2016年涤纶长丝消费增速有所下降,主要受到下游消费疲软影响,但根据2017年1季度涤纶长丝产量增速来看,需求增速在2016年触底反弹,在2017年1季度产量增速达到29%。
2018年越南纺织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越南纺织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6efd7258fafab069dc0289.png)
2018年越南纺织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7月目录一、福东工业区概览:地理位置佳,政策优惠大 (5)1、工业区占地面积大,地理位置优越 (5)2、“政策优惠+一流硬件”,吸引众多外来投资企业 (7)3、赴越投资潮兴起,国内企业“奔越”步伐加快 (9)二、中资公司在越产能不断释放,承接国内产业链转移 (11)1、百隆东方:色纺纱龙头,越南产能持续提升业绩贡献加大 (11)2、鲁泰:海外产能不断扩张,在越项目稳步推进 (14)3、申洲国际:“扩产+提效”双轮驱动,助力公司业绩腾飞 (17)4、健盛集团:袜品出口领军企业,品类扩张+产能释放驱动增长 (22)三、成本优势明显+投资环境良好+政局稳定,驱动企业集体“奔越”,产业转移大势所趋 (26)1、原材料成本:内外棉价差持续存在,在越企业享受国际低价棉 (26)2、贸易环境:自贸协定积极开放,助力越南出口贸易 (27)3、税收成本: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29)4、人工成本:人力成本与生产效率双低,人工成本仍具一定优势 (30)5、环保&其余成本:越南环保政策严苛,企业环保投入大,杂费总价不低326、产业转移已成趋势,政局稳定成基础保障 (33)(1)“一带一路”政策助力产业转移积极推进 (33)(2)中越外交关系总体平稳,为中资“奔越”提供保障 (33)(3)中越生活习惯相近,降低管理和交流障碍 (34)四、纺织行业未来强者恒强,看好龙头企业份额不断提升 (34)福东工业区是越南最大的工业区之一,走访调研发现园区对企业扶持力度极大,目前该园区中中资企业已占近半壁江山。
1)福东工业区处于战略性地理位置,交通与贸易较为便捷。
工业区距柬埔寨首都金边约4 小时车程,距离柬埔寨与越南的Moc Bai 边境大门约半小时左右车程,离胡志明市约2 小时车程。
2)投资优惠政策力度大,吸引力强。
西宁省制定了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土地租金以及税收均远低于其他地区,重点领域公司更享受“四免九减半”的超优惠税率(前4 年税收全免,后9 年税收减半)。
2017-2018年中国造纸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2017-2018年中国造纸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投资策略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719ef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1.png)
2017-2018年中国造纸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投资策略分析报告2017年造纸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7月出版文本目录1、造纸行业基本概念与产业链 (7)1.1、纸的主要定义、分类及基本生产过程 (7)1.1.1 纸与纸板 (7)1.1.2 纸品分类与用途 (9)1.1.3 纸的生产工艺 (16)1.2.1 文化纸和白卡纸的主要原材料--木浆 (17)1.2.2 箱板瓦楞纸和新闻纸原材料—废纸 (23)1.2.3 造纸设备以进口为主 (29)1.3 纸品行业下游—文教印刷和生产包装需求 (33)1.3.1 下游行业需求分类 (33)1.3.2 印刷行业:长期受制于脱媒 (34)1.3.3 包装行业:出口增速回暖叠加电商大发展 (35)1.3.4 生活用纸:直接消费品 (38)2、行业发展政策—环保收紧利好行业大企业 (41)2.1.1 全行业排污量逐年递减,“一证式”提高排污监控力 (43)2.1.2 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方式制约企业扩张产能 (44)2.1.3 许可证制度向大企业倾斜,大型生产设备优势明显 (45)2.2 自备电厂审批趋严 (47)2.3进口废纸额度限制 (50)3、行业供需分析—纸价持续景气 (52)3.1文化纸 (53)3.1.1 新闻纸 (53)3.1.2 非涂布文化用纸 (54)3.1.3 涂布文化用纸 (55)3.2 包装用纸 (56)3.2.1 白卡纸 (56)3.2.2 箱板纸和瓦楞原纸 (59)3.3生活用纸 (60)3.3.1 生活用纸供需分析 (60)3.3.2 生活用纸行业格局 (63)3.3.3 生活用纸销售渠道 (65)4、纸品成本拆分 (67)4.1铜版纸 (67)4.2白卡纸 (68)4.3 箱板纸 (68)4.4文化纸 (69)4.5活用纸 (69)4.6企业间的共性与差异、折旧差异 (70)5、历史上 7 次行情的分析、成因及共性 (70) 图表目录图 1:纸张图片 (8)图 2:纸板图片 (9)图 3:纸种的分类和用途 (10)图 4:新闻纸图片 (10)图 5:双胶纸图片 (11)图 6:书写纸图片 (12)图 7:轻型纸图片 (12)图 8:铜版纸图片 (13)图 9:白卡纸和白纸板的区别 (14)图 10:瓦楞纸的图片 (14)图 11:箱板纸的图片 (15)图 12:牛皮纸的图片 (15)图 13:卫生用纸的图片 (16)图 14:纸尿裤和卫生巾的图片 (16)图 15:造纸机的工作原理 (17)图 16:全球纸浆产量分布(按大洲) (18)图 17:全球纸浆产品类别分布 (19)图 18:阔叶木化学浆及针叶木化学浆价格 (20)图 19:木浆价格周期 (21)图 20:2005-2016 年我国废纸进口数量 (25)图 21:美废进口量 2012 年见顶 (26)图 22:欧废进口量 2009 年见顶 (26)图 23:日废进口量 2009 年见顶 (27)图 24:2014 年美国、欧盟、日本占中国废纸进口比例 (27)图 25:2016 年以来国废市场价 (28)图 26:2016 年以来美废 8 号和 11 号期货报价 (29)图27:维美德(Valmet)2014-2016 年总订单金额及总销售额(30)图28:维美德(Valmet)2014-2016 年造纸机械订单金、销售额 (31)图29:福伊特(VOITH)2014-2016 年总订单金额及总销售额(32)图30:福伊特(VOITH)2014-2016 年造纸机械订单金、销售额 (32)图 31:文化用纸的下游需求 (33)图 32:包装用纸的下游需求 (33)图 33:生活用纸的下游需求 (34)图 34:印刷业主营业务收入及累计同比 (34)图 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累计同比 (35)图 36:出口总额及累计同比 (36)图 37:快递业务单量及累计同比 (37)图 38:卫生用纸生产量及消费量 (38)图 39:卫生用纸各品类占比 (39)图 40:婴儿纸尿裤消费量及同比 (40)图 41:成人纸尿裤消费额及同比 (40)图 42:卫生巾消费量及同比 (41)图 43:排污限额的三个影响因素相互制约 (45)图 44:锅炉废气基准烟气量取值表 (45)图 45:锅炉废气基准烟气量取值表 (46)图 46:能源动力在各纸种成本结构中均较为重要 (47)图 47:各省份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 (48)图 48:自备电厂审批流程复杂,获批难度很大 (49)图 49:2016 年前八大纸企审批进口废纸量占比集中 (51) 图 50:2016 年以来各纸种价格大幅上涨 (52)图 51:近年新闻纸产销量数据 (54)图 52:近年非涂布文化用纸产销量数据 (55)图 53:近年铜版纸产销量数据 (56)图 54:近期白卡纸出厂平均价(元/吨) (57)图 55:国内白卡纸市场占有率对比 (58)图 56:近年白纸板产销量数据 (59)图 57:近年箱板瓦楞纸产销量数据 (60)图 58:近年生活用纸产销量及累计同比 (60)图 59:15 年主要生活用纸企业新增和延后产能放缓 (62) 图 60:16 年新增现代化产能较多 (62)图 61:生活用纸人均年消费 (63)图 62:大小企业各半壁江山 (63)图 63:高档产品市场份额更为集中 (64)图 64:生活用纸四巨头主要品牌 (65)图 65:生活用纸销售渠道 (66)图 66:不同产品的渠道差别 (67)图 67:造纸行业从 06 年起 7 次行情 (71)图 68:企业数量 15 年开始逐渐下滑 (73)图 69:造纸固定资产已经启动负增长 (73)图 70:大型企业产能扩张已经停滞 (73)图 71:国内白卡纸市场占有率对比 (74)图72:三次历史因供需变化而相似行情的逻辑链条有不同之处(75)表 1:全球纸浆产量分布(按大洲) (18)表 2:全球纸浆产量分布(按国家) (18)表 3:全球木浆按品种和国别分布 (21)表 4:2016-2020 年新投放纸浆情况 (22)表 5:我国废纸回收率不断上升 (23)表 6:国内历年废纸浆消费量及进口量 (24)表 7:电商纸包装市场测算 (38)表 8:“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节能减排目标 (42)表 9:我国允许进口的废纸种类 (50)表 10:公路治超新规实施后,运量下降运输成本提高 (52)表 11:目前国内白卡纸的产能 (56)表12:中国生活用纸供需平衡表,14 年是过剩开始缩减的一年(61)表 13:铜版纸成本结构测算 (67)表 14:白卡纸成本结构测算 (68)表 15:箱板纸成本结构测算 (68)表 16:双胶纸成本结构测算 (69)表 17:生活用纸成本结构测算 (69)表 18:造纸行业历史上 6 次行情 (71)报告正文1、造纸行业基本概念与产业链纸制品按照用途分为文化纸、包装纸、生活用纸和特种纸四大类。
棉花储备工作会议纪要 病文分析
![棉花储备工作会议纪要 病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c96ef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b.png)
棉花储备工作会议纪要病文分析9月27日,中国棉花协会在京召开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和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棉花协会会长戴公兴出席,中国棉花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纤维检验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及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的领导出席。
会议对2016年棉花产购销,纺织生产和储备棉轮出工作进行了回顾;对2017年棉花,纺织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主要包括棉花供求形势和价格形势以及纺织运行情况;根据今年新棉购销可能出现的形势及问题提出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高芳:肯定了前三季的情况,前瞻了四季度9月27日,中国棉花协会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暨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在京举行。
会上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高芳就协会今年前三季度开展的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阐述了协会四季度的工作方案。
她在致辞中表示,今天前三季,本会通过参加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和2017年度储备棉轮出来进行课题研究,积极参与棉花国家标准和有关标准的制订工作,通过优秀品牌的宣传推动质量的提高,搭建信息发布平台,健全预警系统,增进国际交流合作,在公益活动中,健全内部治理,提升工作效率、强化支部党建等多个方面,较好的完成预定工作方案,成绩突出。
她对协会前三季工作的有序推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谈及该会四季度工作规划,她强调,该会将从摸清行业底数和提高政策建议水平等方面实施棉花物流指导、完成棉麻仓库建设标准修订,逐步探索建立棉业大数据系统,继续发挥“中国棉花”品牌作用、促进质量提升,进一步增进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几个重点继续努力、勇于创新、再创佳绩。
接着高芳副会长根据国内棉花产购销情况,系统地分析了全国棉花行业的情况。
她说,在2016/2017棉花年期间,由于全球经济的温和恢复、棉花消费的趋向好转和中国经济的稳中有进,储备棉轮出平稳,量的逐渐消化,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明确,使棉花行业的形势转暖,纺织行业的主要指标有回升的趋势,棉花的生产与消费呈现回升的趋势,市场价格也在稳步上升。
中国印染行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印染行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3608a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6.png)
中国印染行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一、纺织行业概况纺织服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之一,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强劲推动下,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行业规模和经济效益明显上升。
2018年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额为3,150亿美元,同比增长6.4%,其中来自于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金额达1,190.98亿美元,同比增长8.38%,占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额的37.81%,且连续9年在30%以上;2018年全球服装出口总额为5,050亿美元,来自于中国的服装出口金额1,576.33亿美元,占全球服装出口总额的31.21%,且连续13年在30%以上。
我国作为纺织行业大国,行业竞争能力不断加强,国际贸易地位逐年提高。
目前,纺织行业整体运行比较平稳,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纺织业的发展既面临挑战,也有更多机遇。
未来,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居民收入及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纺织工业仍蕴含新的发展空间。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预计保持在6%至7%区间,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基本稳定。
人口增长和经济复苏将支撑全球纤维消费需求继续增长,预计“十三五”期间全球纤维消费量年均增速为2.5%以上。
内需扩大和消费升级将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二孩政策全面实施等发展红利和改革红利叠加,将推动升级型纺织品消费增长,预计国内居民服装与家纺消费支出年均增长8%左右。
同时,在纺织产业现代化进程下,我国纺织行业未来增长方式将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亦由简单注重数量扩张的阶段,转向偏重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二、印染行业概况(1)印染概述《2020-2026年中国印染行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印染,又称染整,系借助各种机械设备,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对纺织品进行处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前处理、染色和后处理等加工内容。
中国纺织服装的市场表现较好,投资稳中求变,男装市场规模稳定发展,中高端女装增速高于女装整体增速
![中国纺织服装的市场表现较好,投资稳中求变,男装市场规模稳定发展,中高端女装增速高于女装整体增速](https://img.taocdn.com/s3/m/707e700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b.png)
中国纺织服装的市场表现较好,投资稳中求变, 男装市场规模稳定发展,中高端女装增速高于女装整体增速一、纺织服装的市场表现目前纺织全产业链80%左右的销售收入在国内市场实现,纺织行业必须进一步明确国内市场的首要支撑和重要根基性作用,以国内市场为行业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一直以来,我国纺织工业都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与发展优势,在全球纺织业中占据着龙头地位,不仅是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产业链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国家。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纺织出口国的地位十年之内难以被颠覆。
但即便如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仍然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2011~2017年,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8%,而同期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年均仅增长3.8%。
其中,2018年11月份鞋帽服饰类零售总额达1418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5.5%.2018年月全国鞋帽服饰类零售总额达12198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8.1%。
2018年,纺织品服装国内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增速好于此前两年水平,支撑纺织行业总体实现平稳运行。
2019年初至今(2019年5月10日),沪深300指数上涨18.3%, 纺织服装板块(申万分类)上涨13.4%,位列28个行业板块中第21 位。
纺织制造子板块中印染行业表现较好,年初至今上涨35.3%;服装家纺子板块家纺行业表现较好,年初至今上涨23.1%。
2019年至今(2019年5月10日)沪深300、纺织服装指数相对收益I IIIIIIIIIIIIII IIII*w∙≡a‹♦出株w *t<¼⅛√“■才∙f v3*・■M S H 4 ■ ,*< <<< 命”**e 60% 50% 40% ≡ 20% 10% 0⅝■涨跌幅%估值方面,截止2019年5月10日,纺织服装板块整体PE(TTM) 22.6倍,全行业相对于沪深300估值的溢价约1.9倍;纺织制造板块整体PE (TTM) 17.9倍,服装家纺板块整体PE (TTM) 28.2倍,相对于沪深300估值的溢价分别为1.5、2.4倍。
中国制造业升级背景分析
![中国制造业升级背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edb083d5bbfd0a7956736e.png)
中国消费品制造业聚集于产业 价值链低 端
全球产业价值链中战略环节与中国所处 环节举例
中国R&D投入强度 低于主要 发达国家
附
加
价
值
中国制造业聚集位置
开 发 与 设核 计心
生 产 工 艺
加产 工品 制装 造配
品 牌 营 生销 产 性 服 务 业务过程
技术与资金密集 劳动密集 信息与管理密集
服装等劳动密集型消费品;美国设置关税壁垒导致中对美出口自2018年末始出现大幅震荡;中美贸易战将在短期内对消费品制造业
领域的出口型企业影响较大。
加征关税清单中最终消费品占比
中国对美国进出口金额
60% 50% 40% 30% 20% 10%
0%
48.4%
21.3%
1.4%
500亿清单
2000亿清单
3000亿清单
国民生产总值(万亿元) 制造业增加值(万亿元)
制造业增加值占比
数据来源:右图来自世界银行;整理
6
中国消费品制造业总规模在20万亿以上,消费品制造在中国制 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Part.1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消费品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业占据重要地位:2018年中国消费品制造业总收入达到22.35万亿元,稍有下滑,2013年-2018年中国消 费品制造业占制造业总收入稳定在20%~25%之间。
22.8%
23.1%
24.2%
24.5%
23.1%
21.3%
35
30
25
23.4
25.6
26.9
28.4
26.2
22.3
20
15
10
5
-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
![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fa6894aa1c7aa00b42acb5a.png)
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2017/2018年度)中国纤维检验局二〇一八年十一月目录前言1b5E2RGbCAP一、数据来源2p1EanqFDPw二、检验数量3DXDiTa9E3d三、指标结果7RTCrpUDGiT(一)颜色级75PCzVD7HxA(二)轧工质量11jLBHrnAILg(三)长度12xHAQX74J0X(四)马克隆值15LDAYtRyKfE(五)断裂比强度18Zzz6ZB2Ltk(六)长度整齐度指数21dvzfvkwMI1(七)综合评价24rqyn14ZNXI四、质量影响因素分析25EmxvxOtOco(一)自然条件25SixE2yXPq5(二)产业政策266ewMyirQFL(三)市场形势27kavU42VRUs(四)生产环节28y6v3ALoS89五、有关建议30M2ub6vSTnP(一)继续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300YujCfmUCw (二)发挥质量大数据作用,促进信息互联互通30eUts8ZQVRd(三)加强棉花质量监测,促进全国棉花质量提升31sQsAEJkW5T前言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棉花产业涉及生产、加工、流通和纺织等多个行业,解决了我国大量的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不仅是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还是棉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棉花质量关系到产、供、需各方利益,贯穿于整个棉花产业链,对纺织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棉花质量状况,对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稳定,引导棉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GMsIasNXkA为保证我国棉花流通质量,稳定市场交易秩序,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我国进行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将棉花质量检验方式由人工感官检验逐步转变为全部采用仪器化快速检验。
改革推行十余年来,我国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不断深入,检验量稳步上升,检验数据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当年度我国棉花质量情况。
男装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男装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761f0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0.png)
男装行业的成长离不开国民经济的向好和我国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且我国地域范围广,各地气候条件与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和差异,因此本行业存在显著的地区性与季节性差异。在区域性方面,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及沿海地区消费水平较高,而内陆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由于身材特征影响,南北对尺码和版型要求差异也较大。季节性方面,由于终端销售,一般而言每年的第一,第四季度由于单品价格高、节假日消费等原因带动服装消费需求明显,是本行业的销售旺季,而每年度的二、三季度则销售额较低,属销售淡季。南方地区则一年四季变化不明显,北方地区一年四季分明,受季节性影响更大。
男装子版块中休闲装需求量较大,增速大于其他板块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消费者消费理念出现较大转变,对于男装的需求开始变得细致而时尚,我国男装行业的布局也逐渐趋向国际成熟市场,休闲男装因适合诸多场合、穿着舒适度高开始收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同时商务和时尚男装也开始逐渐休闲化。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我国时尚休闲类和商务休闲类男装需求量自2011年起高速增长,截至2017年,商务休闲装需求量达25.41亿件,时尚休闲装需求量达29.5亿件,成为男装行业中最大的两个子行业。
社会环境1
社会环境2
行业社会环境
步入21世纪,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国内服装消费高速增长。虽然这一时期,行业整体步入产业化阶段,但由于产业链上的各供应商仍处于一个独立运作的状态,缺少从商品企划、生产采购、物流配送到终端反馈的产业整合,所以导致男装行业整体缺少系统性的规模运营模式。随着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开始接受国外服装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这一孤立现象才有所好转;但由于地区经济文化差异较大,且国内企业资金实力和管理运营能力较弱,行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
2)本土男装企业的研发技术不断提高,逐渐发展扩大,丰富了男装行业产品的种类,扩大了市场规模;
广东省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东省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372e764a7302768f99393e.png)
广东省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第一节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概况 (1)第二节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指标分析 (3)一、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三、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统计 (3)四、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指标分析(均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一、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7)二、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统计分析 (7)三、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比重统计分析 (7)四、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同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统计表 (1)表2: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现状统计表 (3)表4: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统计表 (3)表5: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表 (4)表6: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统计表 (7)表12: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比重统计表7表13: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同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概况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统计表第二节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指标分析一、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现状统计表2: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现状统计表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现状统计表3: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现状统计表三、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统计分析表4: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元)占总值比重四、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分析表5: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表五、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6: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分析表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8: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指标分析一、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统计表10: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统计表二、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统计表三、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比重统计分析表12: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元)占总值比重四、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分析表13: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表五、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14: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分析表15: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16: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同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17: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同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纺织厂调研报告
![纺织厂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81b5d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7.png)
纺织厂调研报告
《纺织厂调研报告》
1. 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纺织厂的生产流程、设备状况、企业管理以及市场竞争情况,以便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2. 调研方法
我们采取了实地考察、访谈和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了纺织厂的运作情况。
3. 调研结果
(1) 生产流程:纺织厂采用先进的生产流水线,从原材料处理到成品包装均有规范的流程。
(2) 设备状况:纺织厂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企业管理:纺织厂注重管理创新,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4) 市场竞争:纺织厂在市场竞争中积极谋求发展,拓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推出新产品。
4. 结论
纺织厂在生产流程、设备状况、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纺织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能够更好地为相关企业提供指导和支持。
5. 建议
建议纺织厂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纺织行业分析报告初步结论[1]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加工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其中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支柱行业,纤维加工量占纤维加工总量的65%左右,生产能力及纱布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纺织行业利润微薄,2003年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比2003年增长、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了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达444亿元,比2003年增长%。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而限制我国纺织品的出口,不利于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
纺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游行业关联度较大。
目前我国纺织业生产链严重老化,上下游产业之间缺乏协调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纺织行业的发展。
2004年纺织行业在棉价涨落浮动很大的情况下仍实现了行业的稳步发展。
在平稳增长的同时,中国纺织服装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原料价格居高不下;投资增速过快,竞争进一步加剧;出口退税率降低,人民币的贬值以及海外市场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世界纺织工业发展格局发生变化,国际市场面临严峻挑战等。
2005年起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我国纺织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国内纺织企业正在积极备战无配额时代,银行应关注这一动态。
I纺织行业信贷背景知识一、行业概述(一)行业的定义和细分1.行业的定义纺织行业就是把纤维原料最终加工成衣物等纺织成品的生产部门的总称。
2.行业的细分纺织行业的分类比较繁多,目前比较流行的行业分类是按照生产用原料来分的,主要分为化纤行业、棉纺织行业、丝织业、毛纺织行业和麻纺织行业等几个子行业,此外作为纺织行业内的下游终端子行业——服装行业也是我国纺织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行业产业链介绍1.产业链状况2.行业同相关产业的关系分析(1)上下游产业之间缺乏协调印染及后整理对纺织行业上下游依赖性较大,上游纱线、坯布的生产质量和工艺路线会直接影响染整产品的成本和效果,下游服装面料可减少染整产品的盲目开发,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纺织行业内上下游产业间缺乏有机的协作,上游为下游服务的意识不强,整个生产链中的脱节现象严重,印染产品与面料脱节,面料和纺织坯布脱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2)纺织生产链严重老化纺织行业上下游产业流程长,具有纤维、纺纱、织造、染整、服装以及其它最终制成品的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并且上、中、下游应具备结合配套的生产能力,对经济影响大。
改革开放以前,纺织工业只是满足国内居民的穿衣问题,并且所得的利润全部上缴,企业自身缺乏足够的原始资本积累和技术改造资金。
因此,有相当的棉纺设备、毛纺设备、印染设备要淘汰和更新,化纤装备相对于纺织稍新些,但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之下,设备状况老化也十分严重。
纺织设备的落后直接制约着我国纺织品的质量和企业产品创新能力。
(三)行业的特征分析1.行业技术特征首先,当今纺织业的特点是应用高科技手段,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传统的纺织通过新型的技术加工达到新的视觉和触觉。
服用类纺织产品的开发,不仅要适应国内不同的消费层次,还要结合国内外市场的特点和流行趋势。
其次,纺织行业是一个上下游产业链紧密相连的工业,上游新型纤维的开发和应用,对下游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最终赢得终端市场,获取更多的利润意义重大,因此,不断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纤维领域一直是国内外业界关注的重点。
2.行业经济特征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纺织工业呈现出四大新特征:一是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从原料供应、要素投入到产品销售完全由市场配置;所有制结构中非国有经济占80%以上,企业之间经常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兼并、破产和联合;产业布局呈现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向东部演化集中和转移的趋势;政府行政管理“淡出”,行业协会作用凸现。
二是产业配套性越来越强。
从行业结构看,我国纺织工业已拥有纺、织、染、成衣、家用、产业用等12个子行业,上中下游及装备企业应有尽有,产业链体系比较完整;从产业分布看,大型企业集中于重点城市,而中小型企业密集在县、镇、乡,形成产业集群,基本上形成相互协调配套的格局。
三是内需拉动为主。
我国人均年纤维消费量8公斤左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约10公斤)。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国内对纤维产品的消费需求还有较大增长,将继续成为拉动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是就业贡献度越来越大。
按行业估算,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吸纳的从业人口大约1800万,其中1200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1亿农业人口每年为纺织工业提供约600万吨天然纤维原料。
(四)我国行业中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分析1990年来,纺织行业以面料为突破口,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水平的提升。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纺织行业竞争也日益加剧,我国纺织工业要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优势,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和纺织品数量优势上,关键是要进一步提高纺织科技水平,依靠技术创新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全方位提升我国纺织行业在国际的竞争力。
为此,我们组织了各专业协会和有关专家对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目前纺织行业急待解决的四个方面25项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的解决定将大大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1.纺织新材料及先进加工技术新材料为当今重要的高新技术之一,纺织新材料的应用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还将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国际纺织新材料的开发主要是围绕具有优异特性的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纤维及其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
高性能纤维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耐强腐蚀和抗燃等性能,广泛用于交通、水利、军事、卫生、建筑、通讯、环保等领域。
功能性纤维具有抗静电、阻燃、高吸湿、抗菌防臭、防紫外线等特性,是生产高附加值、高品位纺织品的基础。
常规化纤产品生产是以大容量、高效、高速、连续化和网络信息化监控为方向,实现高效低成本生产。
产业用纤维未来将成为制造业重要的原材料。
目前产业用纤维已广泛地用作金属、塑料、纸张和石棉的替代品。
随着工业用材料的轻量化、高性能化、多样化以及美观化的发展趋势,产业用纤维的用途日益广泛,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产业用纤维在其整个纤维的生产部门所占的比重有的已达2/3。
我国未来10年产业用纤维使用量及市场贸易每年将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
具体要开发研究以下10项关键技术:(1)碳纤维、芳纶、芳砜纶、新一代超高强高模聚乙烯及维纶纤维产业化研发碳纤维、芳纶等几种纤维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产业化,但我国尚处于小、中试阶段,急待进行产业化开发和应用。
对国内有一定开发基础的芳砜纶应加大投入开发力度,形成年产500吨的产业化生产线。
对性能特别优异、用途广的聚苯并双恶唑(PBO)等纤维应开展预研究,作好技术贮备。
同时要对国内已有基础的新一代超高强高膜聚乙烯和K系列维纶等应用技术深化研究,提高产品水平,实现产业升级。
(2)新型聚酯多元化技术品种PTT、PEN、CO-PET等产业化研发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聚酯新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以PTT为代表的聚酯大家族多元新技术品种的产业化开发也取得重大进展。
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染色好、弹性好、挺括、干爽、易加工、抗污性强,兼有涤纶、锦纶及部分氨纶纤维性能特色,不仅可用于面料、地毯、非织造布等,还可用于薄膜、塑料等新型树脂材料,发展前景广阔;PEN(聚葵二酸乙二醇酯)透明性、阻隔性能好,利于聚酯在啤酒瓶等高性能非纤领域的拓展;CO-PET则主要用于海岛纤维的生产,是改性PET中急待优先发展的重点品种。
(3)可降解PLA(聚乳酸纤维)及Lyocell(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纤维及制品产业化研发PLA是一类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物,它是以玉米淀粉等天然生物资源为基础原料开发成功的新型纤维材料,具有光泽靓丽、舒适、耐用、滑糯、快干等优点,特别是它所具有的优越生物降解性和适用性受到世界关注,美、欧、日、台等都在全力进行产业化研究。
Loycell是采用新型溶剂、无毒工艺生产的新一代纤维素纤维,兼有人纤和合纤的性能,国内在产品应用开发上已有多项成果,但在纤维产业化大生产上急需发展。
(4)大豆蛋白系列化纤维及产品开发技术大豆蛋白纤维是我国自主研制开发、国际上首次取得工业化试验成功的植物蛋白改性纤维。
该纤维不仅具有强度适中、比重小,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吸湿和导湿性能等优良,亲肤性好,抑菌功能明显,满足舒适性和健康性要求。
目前国内已建成了万吨级的大豆蛋白纤维加工生产线,还需进一步开发大豆蛋白纤维系列产品,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同时要系统研究大豆蛋白纤维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关键技术,开发纯纺、混纺、交织等各种面料,使大豆蛋白纤维产品的产业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5)年产60万吨及以上新型PTA成套国产化技术与装备当前我国聚酯原料PTA缺口大,自给率低,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过大,严重制约涤纶纤维的生产和发展。
由于PTA装置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又强调规模效益,故长期以来国内PTA生产装置全部由国外进口。
因此年产60万吨及以上新型PTA成套国产化技术装备的产业化研究意义重大。
该技术已具有一定的基础,成功实施后,不仅投资成本可大幅降低,而且对推动我国PTA工业的主导发展,缓解原料缺口,提高聚酯涤纶产业链的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6)新一代直纺涤纶超细长丝及高效新型卷绕头研发和产业化国产嫁接涤纶长丝技术装备的成功运行,极大地推进我国化纤工业的迅猛发展,然而国际上围绕涤纶长丝新工艺、新装备、新品种的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必须不失时机地追踪国际最新技术,加快产业升级。
当前重点要研发直纺长丝可生产~超细纤维工艺和新型高速高效卷绕装置等新一代技术。
(7)高档复合非织造布的加工技术及其应用我国非织造布工业发展十分迅速,2003年预计可达到80万吨左右,其中纺粘、熔喷、水刺、针刺、浆粕气流成网发展速度非常快。
但是单一工艺的非织造布已不能完全满足使用的要求,各种工艺复合弥补了不足,创造了许多新型的非织造布产品。
非织造布之间的复合方式有很多,例如纺粘-熔喷-纺粘(SMS)、梳理成网-纺丝成网-梳理成网(CSC)、梳理成网-熔喷-梳理成网(CMC)、梳理成网与浆粕气流成网用水刺复合、纺粘与木浆纤维复合等。
我国在非织造布复合技术方面才刚刚起步,因此要加快该项技术的研究。
(8)新型医用防护材料的综合研究与开发新型医用纺织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年需求量在10万吨以上,但国产的医用防护用品综合性能较差,特别是防护性能和舒适性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兼顾,进口产品综合性能较好,但价格昂贵。
为此,必须开发研制具有高阻隔性、高透湿性、良好过滤效果和低成本的防护材料,以解决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防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