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园林绿化的生态效应初论
浅析城市绿地生态效应概念及应用(一)
![浅析城市绿地生态效应概念及应用(一)](https://img.taocdn.com/s3/m/12274c2a16fc700abb68fc43.png)
浅析城市绿地生态效应概念及应用(一)论文关键词:绿径输氧系数指状规划绿道绿带论文摘要: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生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一些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以及一些实践作一些简单介绍,阐述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随着近年来沙尘暴、沙漠化等现象的日益严重,人们认识到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之肺”,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的关注。
对有限的绿地在生态类型、斑块群落结构、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而不再仅仅是绿地的美学效应了。
1绿地生态效应的几个概念1.1手指状规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彼得-布莱茨的罗夫为首的一批规划师提出了大哥本哈根区域规划建议,就是著名的手指状规划。
手指状规划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整体城市,而是若干个不连贯的小城镇。
他们紧靠快速火车铁路线,犹如穿在线上的珍珠。
未来的城市集中在五根伸出的手指上,而现有的城市则就是掌心。
选择此种方案在生态效应方面的体现就是有可能从手指缝隙中保存楔形绿地。
若城市地处内陆,其对外交通向四面八方放射,就可能产生星状反吸引模式。
若从长远来看,其夹角迟早要被填充,终于形成传统的大城市。
西蒙特在《地域环境》一书中提出解决办法:限制个走廊进入市中心区,使它们与外围环线相接,在郊区道路焦点上建立新的城市次中心。
市区由居住走廊构成发展轴,以快速有轨电车与市中心联系;二次中心则由铁路与交通干线沟通,可视为地区性发展轴。
如果能够坚强立法,严格控制一开始指状规划师后的楔状绿地不被开发,那么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效应就会起到很大作用。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边界总是在不断的扩大,预留的楔状绿地总是被不断的侵吞。
1.2输氧系数在常年盛行风的作用下,位于各方向上的城市保护绿地对城市的输氧作用不同,可称之为输氧系数,规划实践中有两种比较明显的情况。
第一种,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位于城市输氧系数大的方位,如果绿地的产氧量大,应将强管理和适时进行植物的更新换代,以保证充足持续的氧气供给量;如果绿地的产氧量小,应通过改善植物的种植结构,增加种类和绿地面积,以增加产氧量。
园林绿化工程如何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益
![园林绿化工程如何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933bfa5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f.png)
园林绿化工程如何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益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园林绿化工程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美化城市景观,还能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能显著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益。
首先,园林绿化工程通过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城市中的工厂、交通等活动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 等,这些污染物严重影响着居民的健康。
而绿色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和颗粒物的能力。
例如,树木通过叶片的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同时还能吸收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
草坪和花卉也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微小颗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随着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居民能够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减少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其次,园林绿化工程有助于调节城市的气候。
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等硬质地表会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导致城市气温升高,形成“热岛效应”。
而绿地中的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从根部吸收并输送到叶片,然后以水蒸气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增加了空气的湿度,降低了气温。
此外,植物的树冠还能遮挡阳光,减少地面的直接受热,进一步降低城市的温度。
在炎热的夏季,城市绿地能够为居民提供凉爽的休憩场所,减轻高温对人体的不适。
同时,绿地还能在冬季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减少热量的散失,使城市的气候更加宜人。
再者,园林绿化工程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中的雨水往往通过排水系统迅速排出,导致地下水资源得不到充分补充,同时还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而通过合理的园林绿化设计,可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储存。
例如,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让雨水在绿地中渗透和储存,补充地下水资源。
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此外,绿地中的水体,如人工湖、溪流等,还能起到蓄水和调节水流的作用,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洪水发生的风险。
城镇园林绿化生态效应
![城镇园林绿化生态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bf3952ff453610661ed9f4e8.png)
城镇园林绿化生态效应摘要: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城镇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城镇生态建设在缓解城镇环境压力方面将逐步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建立可持续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生态环境将成为人们的必然追求和选择。
城镇绿地作为城镇的肺,是城镇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减灾、降温增湿、固碳释氧、滞尘、杀菌、减噪、保健、吸收污染气体等诸多方面的生态效益。
城镇绿地的生态效益可以很好的解决城镇化进程造成的环境问题,提高城镇环境的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研究城镇绿地生态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对城镇绿地生态效益的研究比国外晚,国内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对植物的危害,抗污染植物的选择,以及绿地与气温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90年代,我国对城镇绿地生态效益才有了比较全面的研究。
到本世纪,我国对于城镇绿地生态效益的研究得到了很好发展,而且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涵盖了降温增湿、固碳释氧、滞尘、杀菌、减噪、保健、吸收污染气体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城镇园林绿化生态效应目录1 前言 (4)1.1 研究背景 (4)2 植物、绿地调节各类效益的研究 (5)2.1 植物调节降雨效益的研究 (5)2.2 植物滞尘效益的研究 (6)2.3 绿地降温效益的研究 (6)2.4 绿地增湿效益的研究 (7)2.5 绿地减光效益的研究 (7)3 城镇绿地生态效益研究 (9)3.1 城镇绿地相关概念和理论 (9)3.2 景观生态学与斑块 (10)3.3 城镇绿地景观与绿地斑块 (11)4 城镇绿地生态规划建设原则和存在的问题 (12)4.1 城镇绿地生态规划建设原则 (12)4.2 绿地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4.3 城镇绿地规划建设和管理建议 (13)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5)1 前言1.1 研究背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工业高度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城镇绿化的生态效益分析
![城镇绿化的生态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ba759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6.png)
城镇绿化的生态效益分析在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园林绿化是提高生态绿化水平,提高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
园林绿化是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项“环境产业”,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起着带动作用,而且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改变,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应具有协调性、可持续性、层次性、个性化等时代特征。
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整体性,还应该要考虑到园林带来的生态效应,从城市绿化建设的实际出发,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
本文对城镇园林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进行分析,旨在加强园林绿化建设,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1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随着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相关部门加强了园林规划和建设,力图改善环境质量,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还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由于受全球性的气候变暖等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城市绿化是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进行合理规划与建设,通过合理地配置各种植物,可以达到降温增温的作用。
从树木的种植区域的配置,到地下草坡的铺设以及各类花卉的科学种植,通过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可以起到吸?岷透羧鹊淖饔茫?给人们带来一个气候适宜、温度适宜的生活环境。
1.2改善了园林生态效益良好的绿化建设可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首先,绿化植物可以对空气进行净化,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不用受细菌的侵蚀。
其次,绿化植物可以对吸收人体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并且释放出更多的氧气,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造成的,所以园林绿化可以很好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对全球变暖问题有一定的控制。
另外,绿化建设还能使得空气中的噪声得到控制,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城镇园林绿化的生态效应初论
![城镇园林绿化的生态效应初论](https://img.taocdn.com/s3/m/91832fe0551810a6f524869d.png)
刘 飞 ( 天津津南区园 林管理所)
摘要 : 伴随着社 会的高速发展 , 人民生活水平 的快速提升 , 城镇的环 境问 讲 4 m 宽 的林 带 可 使 噪 音 减 少 1d3 5 B, 化 的街 道 比不 绿 化 0 O 1~1 d 绿 题 日趋严重 , 城镇 生态建设在缓解城镇环境压 力方面将逐步显示出其 重要作 的街 道 可 减 少 噪 音 8 B~1 d 。 d B O 用, 立可持续性发展 、 建 人与 自然和谐相 处的城镇 生态环 境将成 为人们 的必 2 城 镇 生 态 园 林植 物 的 选 择 然追求和选择。本文从生态学与生态园林的内涵、 生态效应和城镇生态 园林 提 高 城镇 园林 植 物 生 态 功 能 ,一 方面 应 尽 可 能地 扩大 城 镇 绿地 的建设 中存在 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等多角度探讨 了生 态学原理在城镇生态 园 面积 , 提高 绿化覆盖 率 ; 另一 方面应充 分利 用绿化空间 , 合理利 用园 林 中的应用。 林 植 物 的 配植 结构 , 高现 有绿 地 上 的绿 量 。 由于 城 镇 用地 紧张 , 提 采 关键词 : 生态学 生态 园林 生态效应 园林植物
用复层结构能够提 高单位绿化面积上 的绿量 ,从而使得园林植物最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引 言 大 限度 地 发挥 生态 功 能 。 随 着 我 国城 镇 化 水 平 的 不 断提 升 , 镇 生 态 形 势 日益严 峻 , 城 人们 3 我 国 城 镇 生态 园林 建 设 中 存在 的 问题 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 ,城镇生态环境 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 按照国家生态 园林城镇的标准与评估要求, 目前城镇生态园林规 态层面的过渡 , 传统的造 园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 , 根 划与建设中由于规划的指导性不足和研究力度不够 而存在 的一些问 据 生 态 学 原理 , 应用 现 代 科 技 手 段逐 步 创 建 , 生 态 文 明 时 代 形成 并 在 可持 续 发 展 的城 镇 生 态 园 林 , 建 人 与 自然 的和 谐 环 境 。那 么 , 构 如何 题 。专 家 从 不 同的层 面 探讨 了我 国城 镇 生 态 园林 建 设 中存 在 的 问题 , 归纳总结得出以下几点: ①整体上宏观失控是城镇生态园林建设 中存 将 生 态 的 内涵赋 予到 园林 规 划 与设 计 中去 ,以及 如 何 构 建 绿 地 生 态 在的典型问题 。②城镇化水平的提 高与绿地面积不足 的矛盾 日益扩 效应的城镇 生态 园林成为园林工作者的新挑 战。
认识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2019年文档资料
![认识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2019年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85d7f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c.png)
认识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园林绿化是指为城市或特定区域的公共或私人空间进行的植被、景观、休闲和娱乐、环境治理等综合性设计、建造和管理活动。
城市园林绿化能够为环境和社会带来很多好处,以下将从生态效益角度来探讨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保护水源和水质城市园林绿化可以抑制雨水径流速度,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和地表污染,从而保护水源和水质。
通过绿化带引导雨水渗透到地下,可以实现自然水处理。
另外,绿化带中的植被也能够在雨水中吸收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防止它们进入地下水和河流,从而进一步保障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
减少空气污染城市园林绿化带是在城市环境中建设一个用于治理、减轻城市污染的空气净化器。
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和各种有毒有害气体,从而净化空气,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园林绿化作为一种生态措施,可以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尽量避免或最小化城市环境中的污染物释放,并通过绿化带的排放能力和吸收能力来减轻城市污染的程度。
维护生态平衡城市园林绿化带能帮助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它提供了一个生态环境,让各种动植物可以迁移和居住。
在城市之中,植物的生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强,能够吸收并消化大量的污染物,还能保护公共空地中的环境生态。
捕获碳和减缓全球变暖城市园林绿化带可以捕获二氧化碳并缓解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一个主要原因。
城市园林绿化带中的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缓解全球变暖。
同时,城市园林绿化带也可以提高城市通风、降温和湿度,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促进人类健康城市园林绿化带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保证城市居民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缓解身心疲乏、紧张、烦躁、焦虑等症状,起到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例如,散步在绿化带中,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
园林绿化作为一种表现,更能促进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和整个城市的心理归属感。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对于带来生态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5858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9.png)
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与绿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城市园林与绿化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增加人们的居住舒适度,更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城市园林与绿化对生态环境的效益。
一、改善空气质量城市园林与绿化能够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作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有效净化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危害。
同时,植物的树荫能够降低地表温度,减少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凉爽舒适。
二、保护水源和水质城市园林与绿化在水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地的稳定性。
其次,植物可以吸收和蓄积雨水,减轻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此外,植物还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保护水资源的质量。
三、改善生物多样性城市园林与绿化为城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物栖息地,促进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绿地中的植物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吸引了许多鸟类、昆虫等动物的栖居。
同时,植物的花朵和果实为蜜蜂、蝴蝶等传粉昆虫提供了丰富的花粉和花蜜资源,促进了植物的繁殖和传播。
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物多样性不仅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增强人们与自然的联系,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城市园林与绿化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绿化环境可以减少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压力和疲劳感,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
同时,绿地中的植物释放出的芳香物质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促进人们的情绪稳定。
绿化环境还为人们的锻炼提供了方便,可以进行户外运动,增加人们的体育锻炼机会,提高身体素质。
总之,城市园林与绿化对生态环境具有诸多效益。
它通过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源和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以及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为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245a6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f.png)
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城市园林与绿化是指在城市建设中,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而进行的绿地建设和植被覆盖的工作。
这一工作以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提高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温、保护水源及水土、改善景观等为目标,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显著的效益。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
一、改善空气质量城市园林与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生物物理功能。
首先,大面积的绿化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其次,植物的叶片能够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按照一项研究显示,城市中的植被覆盖率每增加10%,可以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减少10%以上。
因此,城市园林与绿化在净化城市空气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调节城市气温城市园林与绿化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气温的作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的建筑物和柏油路面会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热量,导致城市温度比周边地区高。
而绿化植物则能够阻断太阳辐射的直接照射,减少地面温度。
此外,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一部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进一步降低环境温度。
因此,城市园林与绿化能够有效地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提升城市的舒适度。
三、保护水源及水土城市园林与绿化对水源及水土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植被能够吸收和蓄积大量的雨水,减少雨水径流的冲击,降低洪水发生的概率。
其次,植物的根系能够抓牢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侵蚀。
此外,植物的根系还能够过滤和吸附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保持水质清洁。
因此,城市园林与绿化能够保护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并提高城市水环境的质量。
四、改善景观和生态城市园林与绿化在美化城市景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绿化植物的引入为城市增添了色彩和生机,增加了居民观赏的乐趣。
绿地和公园也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接触自然的环境。
此外,城市园林与绿化也为城市的生态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促进了野生动植物的繁衍和迁移,提高了城市生物多样性。
浅谈城镇的园林绿化及环保效应
![浅谈城镇的园林绿化及环保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86c0288ea0116c175f0e4818.png)
城镇园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 包括园林设计 、 施 工和养护 。 工处于园林丁程的中期, 施 强调进度与质量, 关注于最 后的成果; 而养护处于园林 工程的后期 , 强调实效, 力求实用与美 观, ? 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使园林理念得以延续 。 也就是说三 者虽然各有特点, 但却并非孤立, 而是相互关联, 制约 的 一 相互 个成功 的园林作 品离不开施 工和养护这 些分项工程 的有机结 合, 否则, } 园林建设 的生态价值 、 社会价值 、 人文价值就不能得 到 最大效 率的发挥, 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因此园林施T 与养护管理两者是相互联 系、 相互作用、 相辅相或 、 密不可分 的。 以下 我们 重 点来 谈一 下植 物 的园林植物 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足各种植物相互之
—
曼 I ! 垒
浅谈城镇的园林绿化及环保效应
郭慧
堡堑 盒
( 南省林州市环境保护局 , 南 林州 4 65 ) 河 河 5 5 0 摘要 : 城镇 园林绿化 的建设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环保效应一直受到有关专业人员的重视。园林植物具有 维持城镇碳 氧平衡 、 蒸腾吸热 、 净化空气 、 监测环境污染和降低城镇噪音等环保效应。
,
三、 我国城镇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镇绿化的规划与建设中由于规划的指导性不足和研 间 的配置 , 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 的组合 , 树丛 平面和立而 的构 究力度不够而存在的一些问题。专家从不同的层面探讨 了我国 图、 、 色彩 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 另一方面是 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 城镇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归纳总结得出以下几点 : ①整体上 要素如 山石 、 、 、 水体 建筑 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宏观失控是城镇绿化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②城镇化水平的 城镇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 自然规律, 利用城镇所处的环境 、 提高与绿地面积不足的矛盾 日益扩大。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 在 地形地貌特征, 自然景观, 城镇胜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 常规情况下 ,0 5 %的绿化覆盖率才对 生态平衡具有临界 中 3% ̄ 0 度重视保护 自然景观 、 历史文化景观, 以及物种的多棒 ^ 把握好 高度的意义。 生, ③城镇绿地分布不均且总体水平不高。 ④在城镇总 它们与城镇园林的关系, 使城镇建设与自然和谐, 在城市建设中可 体规划中按传统的模式常常仅有绿地系统的规划 ,缺乏由生态 以回味历史, 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充分研究和借鉴城镇所处地 学 、经济学 、美学等理论和原理指导的城镇绿化 系统的整体规 带的自然植被类型 、 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 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 划 , 往往忽略了城镇绿化系统 中各系统间的关系。 ⑤建设资金不 适当增0植物配置的艺术 、 口 趣味}, =使之具有人『 口 生 亲近感 足制约了城镇绿化总体水平的提高。⑥对城镇绿化系统 中各系 在植物材料的选择 、 树种 的搭配 、 草本花卉的点缀 , 的 统 的认识限于传统 园林范 围之内。仅仅停留在功能及美学意义 草坪 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环境 、提高质 上的景观布置 , 同时也忽略 了各植物群落结构 、 物种生态位以及 量 为出发点, 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 乡土树种, 创造出稳 定 种间的关系。⑦对于单位绿地、 居住区绿地等的绿化 , 一般只提 地植物群落; 充分应用环保位原理和植物他 感作用, 合理配置值 绿地率指标 ,不同程度或完全忽视绿地斑块的相互关系及面与 物, 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点线形成的关系, 也缺乏对其跟踪调查与监督 。⑧对道路 、 滨河 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 等线状绿地往往强调绿地率及功能性 的遮荫及美感。忽略线状 中, 、 、 叶 花 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开花时 , 结果时或叶 绿地在城镇绿化系统中特殊的地位。⑨树种选择时以建设方及 色转变时,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 贼 0 方的个人喜好为主 , 缺乏生物多样l 芍面的考虑 , 生 l 对各类乔 季相特色。 木、 灌木、 草本植物组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缺 乏系统研究。⑩内 在不同的气候带 , 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例如 : 北京的 容过于贫乏简单 ,生活和旅游污染也是城镇绿化建设 中不容忽 春色季相比杭州来得迟 , 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 早。 即使在同 视 的 问题 地区 , 气候的正常与否 , 也常影响季相 出现的时间和色彩 低 四、 完善城镇园林绿化的对策 温和干旱会推迟草木萌芽和开化;红叶一般需 日夜温差大时才 针对我国城镇园林 绿化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提 出如下几点
论园林绿化生态效益
![论园林绿化生态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d5cc9095be1e650e53ea99a1.png)
论园林绿化生态效益伴随着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居住环境有着更高的标准需求,在园林绿化业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绿化企业数目逐渐增多,园林绿化市场已经步入正常的轨道,其也为我们创造出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
接下来,本文针对园林绿化生态效益进行具体的论述。
标签:园林绿化;生态效益1 园林绿化工程的特征在目前人们的各类需求当中,生态需求作为主导性需求之一,在整个城市生态建设当中,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成为极为重要的构成单元,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城市化建设趋于生态绿化及环保的方向发展,园林绿化为城市环境建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1实施对象以活体为主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大多数的实施对象为有生命的活体,需通过各类植物的科学合理性配置,利用各类苗木所具备的特殊性能对空气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同时可吸尘降温、隔音杀菌,为人们创造悠闲、美化的活动空间。
1.2养护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唯有开展长期有效的精心养护做好管理,才能够促使各类苗木能够在适合的环境下健康成长,不然是不可能达到生态园林环境景观所要求的成效的。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功之后需供应长期性的养护管理工作,以确保其达到预期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
1.3营造工程的艺术美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需体现出艺术性的景观、植物配置,能够给人们创造出美的感受,这是作为施工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的技能。
2 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具体措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城市绿化面积得到不断的增加、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并且能够促使城市空间得到很好的净化,城市空气质量及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最为显著的提高,使得城市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达到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需求。
在城市绿化工程当中,园林绿化是非常关键的构成单元,担当着建设美好和谐绿化城市的重要职责,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增快,建筑用地占据更多的城市用地,使得绿化用地面积不断的缩小,而园林绿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空间,所以,怎样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促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是目前以及未来园林绿化部门需面临的主要问题。
浅谈如何改善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浅谈如何改善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f6e4404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1.png)
浅谈如何改善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还能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目前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还有待改善。
本文将从绿化景观设计、植物选择、水资源管理和管理维护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改善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其次,植物选择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至关重要。
在植物选择中,应注重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以提升绿化的生态适应性。
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提高抗灾能力和生长状况。
同时,应注重选择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如具有吸附污染物能力的植物、对空气净化有益的植物等,以提高绿化的生态效益。
第三,水资源管理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策略。
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水资源管理包括雨水的收集、利用和排放等方面。
首先,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浇灌和景观水体的补充,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其次,应注重合理利用雨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如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和植物选择,减少浇灌需求,降低用水量。
另外,应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水体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体污染,提升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最后,管理维护是确保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关键措施。
良好的管理维护可保障绿化设施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
在管理维护中,应注重科学养护和合理管理,包括及时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等方面。
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识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总之,改善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需要从绿化景观设计、植物选择、水资源管理和管理维护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促进城市生态文明进程的推进。
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f6db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e.png)
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园林与绿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市园林与绿化不仅能够提供美丽的景观,还对生态环境产生着积极的效益。
本文将分析城市园林与绿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其所带来的具体效益。
一、城市园林与绿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城市园林与绿化在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能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同时,树冠能够阻挡阳光直射地表,减少温室效应的发生,从而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其次,城市园林与绿化还能够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城市的高密度建筑与硬质地面容易吸收和储存热量,导致城市气温升高。
而植被的存在能够通过蒸腾作用降低环境温度,并且通过树荫的遮蔽效果减少阳光直射地面的面积,进一步减少热能的积累,从而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此外,城市园林与绿化还对城市的水资源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植被通过根系吸收大量的降水,并将水分释放到空气中,从而减少了地表径流的产生。
同时,植被的存在也能够增加土壤的质地和孔隙,提高了土壤的渗透性,使得降水更容易被土壤吸收和滞留,从而减少了洪涝的风险。
二、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1.改善空气质量:城市园林与绿化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为市民提供了清新的呼吸环境。
2.缓解热岛效应:城市园林与绿化通过蒸腾作用和遮蔽效应降低了城市的环境温度,减缓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发生,为市民创造了凉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3.水资源调节:城市园林与绿化通过吸收和滞留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和洪涝的风险,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城市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支持。
4.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园林与绿化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生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维护了城市的生态平衡。
5.改善心理健康:城市园林与绿化的景观美化作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视觉享受,还能够减轻压力、缓解焦虑,提升市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城镇园林的生态效应
![城镇园林的生态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157b23aff524ccbff1218469.png)
( )净 化城镇 空气 。经 济的高 速发 3
氟化 氢 和 氯气 等 成 为 境 建 设 正 在 从 绿 化 层 面 向 生 态 层 面 过 及 发 展过 程 , 以及 在生 态 系 统 的能 量流 展 致使 二 氧化 硫 、 渡 , 统 的造 园技 术面 临着 前 所未 有 的 动 、 质循 环 中 的作用 。植 物生 态 学包 大气 的 主要污染 源 。园林植 物对二 氧化 传 物 净化 能 力 与其形 态 、 叶量 、 叶 挑 战 。要 根据 生 态学 原理 , 应 用现 代 括 个 体 生 态 学 、 群 生 态 学 、 落 生 态 硫 的 吸收 、 并 种 群 气 即使 生 科 技 手 段 逐 步 创 建 可 持 续 发 展 的城 镇 学和 生态 系统学 四个部分 。植物 生态学 面积 、 孔 开 度 等 有 密 切 关 系 , 吸 生 态 园 林 , 建 人 与 自然 和 谐 发 展 的 环 是环 境保 护 的理 论基 础 之一 , 使 命是 物 量相 同 , 收硫 的 量也 不 同 。氟 化 氢 构 其 各 境 。 目前 , 生态 的 内涵 渗透 到 园林 规 利用 植物 生 态学 的 原理 , 示植 物 和 环 是 常见 的危害 植 物生 长 的 污染 物 , 种 将 揭
内 涵
二 , 镇园林植 物 的 生态 效应 城
植 物 生 态 学 是 研 究 植 物 之 间 、植 物
园 林 植 物 是 城 镇 生 态 系 统 的 重 要 组 组 织有 很强 的杀伤 力 。不 同植 物对 氯气
一 常 与环境 之 间相互 关系 的一 门学科 。其研 成 部分 , 的生 态效 应 一 直受 到有 关 专 的 敏 感性 差 异 很 大 , 般 来 说 , 绿 树 它
的杀 菌作用 。植物 分泌 的气体 挥发 物 中 的问题 有大 量的杀 菌或抑 菌物 质 , 占气体 挥发
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8c5cf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9.png)
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生态环境是我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城市园林与绿化则是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对城市园林与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进行详细分析。
一、改善空气质量城市园林与绿化的首要效益是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这有助于净化大气环境。
城市中的大量绿化植物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悬浮物。
同时,植物还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空气的对流,使得空气更加清新。
因此,城市园林与绿化的存在可以显著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二、调节气温城市是热岛效应的主要发生地之一,城市园林与绿化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
树木的阴凉可以降低热岛效应,减少城市的气温。
绿化覆盖面积的增加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降低空气温度,形成微气候环境。
此外,城市中的水体也是重要的调节因素,水面上的蒸发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气温降低。
因此,城市园林与绿化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高温问题,提高人们的舒适度。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园林与绿化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丽的景观,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中的公园、花坛、湖泊等绿化区域可以成为各种动植物的家园。
这对于保护和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鸟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等各种生物的存在,使整个城市生态系统更加平衡和丰富。
四、降低水负荷城市园林与绿化对降低水负荷也有积极影响。
通过植物的吸水、蒸腾、滞留等作用,城市绿地可以减少水体的径流和洪灾风险。
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中,合理安排绿化带和湿地,可以将雨水引导到绿地进行自然过滤和净化,有效地降低了污水处理的压力。
同时,城市绿地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水持有能力,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与绿化在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效益。
通过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降低水负荷,城市园林与绿化能够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城市园林与绿化的作用,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化生态效益与环境质量 绿色生态系统的贡献与影响
![城市绿化生态效益与环境质量 绿色生态系统的贡献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a49bb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c.png)
城市绿化生态效益与环境质量绿色生态系统的贡献与影响城市绿化在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化对于生态效益和环境质量的贡献与影响。
一、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城市绿化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合理利用绿地、花坛、草坪等植物景观,在城市景观中增加绿色元素的过程。
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绿化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并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微尘颗粒。
通过大面积绿化,城市中的空气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居民的呼吸环境也会得到改善。
其次,城市绿化有助于调节气候。
城市中由于建筑物密集、人口聚集等因素,会导致气温升高,形成“热岛效应”。
而城市绿地能够吸收太阳辐射,降低气温,形成相对凉爽的气候环境。
同时,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湿度状况。
这些都有助于城市的气候调节。
再次,城市绿化能够提供生物多样性。
城市中的绿化空间不仅为鸟类、昆虫等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也为植物提供了生长的空间。
通过增加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城市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得以增加。
这不仅有益于维持生态平衡,还能够增加居民的生活乐趣。
最后,城市绿化能够改善水资源管理。
绿色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减少地表径流,从而减缓洪水的发生,并增加城市地下水的蓄水量。
此外,绿地也可以作为雨水收集的场所,进行雨水存储和利用,减轻城市水资源的压力。
二、城市绿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城市绿化不仅对生态系统产生着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对城市环境质量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城市绿化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绿色环境可以带来宜人的视觉享受,使人们感到放松和舒适。
研究表明,居住在绿化较好的社区的居民更开心、更满意,并且健康状况较好。
因此,增加城市绿化可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其次,城市绿化可以降低噪音污染。
绿地和植物能够吸收和减轻噪音,减少城市交通、工业和建筑等噪音对人体的影响。
城市绿化生态效益与环境质量
![城市绿化生态效益与环境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9642ef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f.png)
城市绿化生态效益与环境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之一就是环境质量的下降。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绿化成为一种重要举措。
城市绿化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为人们提供各种生态效益。
本文就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及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城市绿化是指在城市内增加植物覆盖的行为,包括公园、绿地、绿化带等绿化空间的建设和管理。
城市绿化具有丰富多样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绿化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释放氧气,有效净化空气。
研究表明,合理的城市绿化可以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 调节气候城市绿化可以调节城市的气温和湿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树木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可以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提供清凉的遮阳效果。
此外,绿化带还能够阻挡风沙,减少风力,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
3. 保护水资源城市绿化能够减少雨水径流速率,提高雨水渗透能力,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绿化带、水系和湖泊等水体能够有效净化雨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
同时,城市绿化还可以增加水分蒸发量,降低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4. 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绿化为各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源,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增加。
公园和绿地中的花草树木吸引了各种鸟类、昆虫等生物的栖息和繁衍,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促进了生物之间的平衡和相互依存。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绿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城市绿化可以显著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具有积极的影响。
1. 改善居住环境城市绿化给人们提供了休闲、游玩、锻炼的场所,丰富了居住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绿地和公园提供了绿荫和凉爽的环境,成为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场所。
同时,城市绿化还能够减少噪音和粉尘的扩散,提供一个相对安静和清洁的居住环境。
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生态效益论文
![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生态效益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30d7dc3186bceb18e8bb05.png)
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结果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出现了恶化,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森林的覆盖率是一个好方法。
本文主要是对绿化效益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园林工程绿化生态效益的方案。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绿化工程;养护管理1 当前城市现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化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整个生命之网的一部分,在这个生命网中,植物和大地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植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的给人类和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
目前我国各地市已经加强道路、广场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但是不可盲目乐观,与党和国家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我们用科学的态度,专业的观点去分析,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2 园林绿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性2.1 保护生态环境,减轻污染。
2.1.1 绿色植物能吸碳制氧。
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汽车尾气和工业燃料释放出来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其他其他有害气体都需要植物来吸收。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等人类所排放的废气,然后释放了氧气,从而净化了空气。
2.1.2 绿色植物能吸滞粉尘。
树木能阻挡和过滤粉尘,是天然的吸尘器。
林木树冠茂密,具有减低风速的作用,当含尘量很大的气流通过树林时,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携带的颗粒较大的粉尘迅速下降。
另外有些树的树叶表面粗糙,有绒毛或者能够分泌油脂或黏液,能吸收空气中的大量飘尘,经过树林的气流含尘量会大大降低。
2.1.3 绿色植物能杀死细菌。
据调查,闹市区空气的细菌,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
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杀菌素,杀死由粉尘带来的各种病原菌。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2019年文档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2019年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b357f36227916888586d71e.png)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在人类沾沾自喜时,日益涌现的环境问题向人类敲响警钟,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面临新的考验。
尤其是近20年来,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
把环境问题微缩到城市化加剧这个具体的表象上,城市化的过程导致城市景观破碎化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急剧的改变,引起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发生变化,很多城市不能充分发挥人类居住、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功能。
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主要体现游憩观赏价值,基于当前的时代,优秀的城市绿地系统除了游憩观赏价值应该兼具营造、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才能从整体而言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三大效益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生态效益引起了相关学者持续的关注度。
我国对城市同林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研究内容多限于污染对植物的危害和抗污染树种的选择。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直到90年代期间,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的研究发展不大。
直至大城市布局结构新理论的诞生以及景观生态学的蓬勃发展,城市同林绿地系统有了新的内涵,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也有了新的思路。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诠释城市绿地系统的话,它是指城市中类型各异、规模各异的公共同林绿地所组成的生态系统。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集中体现了其生态效益:减弱风力,降低风速;减少粉尘的污染;对城市气温的良性调节作用;对水分的良性调节作用;减少径流,增加土壤含水量,土壤中的大部分水分又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返回大气,进一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改善空气质量;减弱噪声;降低有毒气体的浓度,净化大气等。
提高城市同林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即维持和改善城市同林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需要充分发挥城市同林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城市园林绿地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补偿作用,提高整个绿地系统物种的再生能力,发挥整体效益。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中景观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组成的一系列生态过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园林绿化的生态效应初论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城镇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城镇生态建设在缓解城镇环境压力方面将逐步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建立可持续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生态环境将成为人们的必然追求和选择。
本文从生态学与生态园林的内涵、生态效应和城镇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等多角度探讨了生态学原理在城镇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园林生态效应园林植物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镇生态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过渡,传统的造园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生态园林,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那么,如何将生态的内涵赋予到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去,以及如何构建绿地生态效应的城镇生态园林成为园林工作者的新挑战。
1 植物生态
1.1 植物生态学与城镇生态园林的内涵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研
究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
植物生态学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学四个部分。
植物生态学则是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之一。
其使命是利用植物生态学的原理,揭示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自然规律,以便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和保护环境,使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达到最好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
1.2 城镇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园林植物是城镇生
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态效应一直受到有关专业人员的重视。
园林植物具有维持城镇碳氧平衡、蒸腾吸热、净化空气、监测环境污染和降低城镇噪音等生态效应。
1.2.1 维持城镇碳氧平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在城镇低空范围内从总量上调节和改善城镇的碳氧平衡状况,改善地区的空气质量。
1.2.2 蒸腾吸热降低城镇气温植物通过蒸腾作用
消耗城镇中的辐射热,以及通过植物枝叶形成浓荫来阻挡太阳的直接辐射和来之路面和墙面等的放射热,产生降温增湿效应,对缓解城镇热岛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1.2.3 净化城镇空气经济的高速发展致使SO2、
HF 和Cl2等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
不同园林植物对SO2的
吸收、净化能力的大小与其形态、叶量、叶面积、气孔开度等有密切关系,即使生物量相同吸收硫的量也不同。
HF是常见的危害植物生长的污染物,各种植物对HF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
一般而言,敏感植物的容氟量低,抗性植物的容氟量高。
Cl2它是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之一,对植物的危害往往比SO2、HF 等更为严重。
Cl2对植物叶片组织有很强的杀伤力。
不同的植物对Cl2的敏感性相差很大,一般来说,常绿的比阔叶树抗性弱或敏感。
大量研究证明,植物可以起到滞尘作用。
不同的园林植物,由于各自叶面粗糙性、树冠结构、枝叶密度和叶面倾角的差异,导致它们滞留粉尘能力的差异。
一方面植物可以通过滞尘作用,减少附着于尘埃而悬浮于空气中的细菌数量。
另一方面园林植物的分泌物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植物分泌的气体挥发物中有大量的杀菌或抑菌物质占气体挥发物总量的30%~50%。
1.2.4 监测环境污染和降低城镇噪音植物群落周
边环境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植物群落,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植物群落中的各种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程度不同,人们可以据此来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
同样种植园林植物对降低噪音具有重要作用。
理论上讲40m宽的林带可使噪音减少10dB~15dB,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减少噪音8dB~10dB。
2 城镇生态园林植物的选择
提高城镇园林植物生态功能,一方面应尽可能地扩大城镇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合理利用园林植物的配植结构,提高现有绿地上的绿量。
由于城镇用地紧张,采用复层结构能够提高单位绿化面积上的绿量,从而使得园林植物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功能。
3 我国城镇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镇的标准与评估要求,目前城镇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中由于规划的指导性不足和研究力度不够而存在的一些问题。
专家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了我国城镇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得出以下几点:①整体上宏观失控是城镇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②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绿地面积不足的矛盾日益扩大。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常规情况下,30%~50%的绿化覆盖率才对生态平衡具有临界中高度的意义。
③城镇生态绿地分布不均且总体水平不高。
④在城镇总体规划中按传统的模式常常仅有绿地系统的规划,缺乏由生态学、经济学、美学等理论和原理指导的城镇生态园林系统的整体规划,往往忽略了城镇生态园林系统中各系统间的生态关系。
⑤建设资金不足制约了城镇绿化总体水平的提高。
⑥对城镇生态园林系统中各系统的认识限于传统园林范围之内。
仅仅停留在功能及美学意义上的景观布置,同时也忽略了各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生态位
以及种间的关系。
⑦对于单位绿地、居住区绿地等的绿化,一般只提绿地率指标,不同程度或完全忽视绿地斑块的相互生态关系及面与点线形成的生态关系,也缺乏对其跟踪调查与监督。
⑧对道路、滨河等线状绿地往往强调绿地率及功能性的遮荫及美感。
忽略线状绿地在城镇生态系统中特殊的生态地位。
⑨树种选择时以建设方及规划方的个人喜好为主,缺乏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考虑,对各类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组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
⑩内容过于贫乏
4 完善城镇生态园林建设的对策
针对我国城镇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以期对我国的城镇生态园林建设发挥作用。
①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城镇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镇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镇物种多样性以发挥城镇生态园林的生态效益。
②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生态园林绿化技术力求使人工设施与园林绿地融为一体。
一方面要保持绿色环境的自然特点,满足人类对自然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应考虑借助人工设施的建设,完善园林空间的功能属性。
因而,现代城镇园林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所做的方案实施后是否真正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③城镇生态园林建设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态学原理进行城镇生态园林的建设,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速度、生命周期等因素,以及绿地的性
质、土壤环境等综合的条件,优化城镇园林植物配置,使城镇园林植物群落保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洪法.我国大气污染及其对植物的影响.生态学报.1990.10(1):7~12.
[2]陈自新,苏雪痕,刘少宗.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2).中国园林.1998.14(2).51~54.
2.35~37.
[5]祁素萍,王兆骞,卢剑波.城市园林生态设计探讨.世界林业研究.2005.18(1).33~38.
[6]史丹,李春涛,唐菲,王艳等.论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安徽农业科学. 2006.34(24).650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