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赤脚医生先进事迹-精选模板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事迹材料(14篇)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事迹材料(14篇)最美乡村医生个人事迹材料【篇1】詹__,男,现年68岁,__镇__村村级卫生室医生,19__年行医至今已有50年。
作为一名“赤脚医生”,行医这么多年来,詹__把每个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不论白天黑夜、风霜雪雨、寒暑春秋,总是随叫随到,他的足迹遍及周边的村村落落,遍及乡间的沟沟坎坎。
在卫生室仅五十平米的房子里,诊疗室、药房虽然简陋却一应俱全。
桌上破旧的本子里,简单地记载着乡亲们来诊所看病欠下的医药费,每一笔都述说着詹__对乡亲们的拳拳深情。
医患情深前些年村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很多人都看不起病。
但在詹__这儿,“先看病后交钱”、“有钱没钱都给治”早就成了惯例。
“有条件乡亲们自然会还,不还,是还没条件还。
”我小心翼翼翻看着泛黄的小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一笔一笔账单,这些账单虽不能开口说话,但是每张账单的背后无一不是詹医生对乡亲们的仁爱恤悯之心。
提起这些,詹__轻描淡写地告诉我:“我的生活条件比他们稍好点,能帮一点是一点。
”詹__家虽不富裕,但他从来没有向乡亲们催过帐,即便是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
50年来欠款越积越多有些欠款甚至都成了死账,账本弄丢了他也不在意。
坚守村医岗位五十年,在詹__的心里,乡亲们的生命健康高于天,对乡亲们的感情重如山。
谈起詹医生,乡亲们有太多的言语、太深的情感。
林冬秋,__村村民,父亲林__自19__年患肺心病至20__年离世,期间长达20年的时间里都是詹医生在照应。
“父亲一犯病,就喘不上气,无法呼吸,詹医生随叫随到,不分日夜,不分春秋。
詹医生态度好、医德高、技术过硬,收费却很少,有些家庭条件不好的人来看病,他几乎都不收费。
只要是他看过病的病人,没有不说他好的。
”风雨坚守忙忙碌碌大半辈子,常年劳累使得詹__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20__年,詹__开始感觉到喉咙有些不舒服,也没太在意,后来越来越严重,在上海确诊罹患喉癌,这个消息对于他和他的家人来说,沉重至极。
【事迹材料】赤脚医生救死扶伤为乡亲先进事迹
三一文库()/工作报告/事迹材料〔赤脚医生救死扶伤为乡亲先进事迹〕【画面】经过一段乡间小路,车子停在肥西县花岗镇过岗村卫生站门前。
夏日明亮的阳光中,56岁的站长陈尚学正在门口等候。
一方小小的院落、一片郁郁的绿色,卫生站的干净整洁和家一般的亲切让人惊喜。
【记忆】我1971年初中毕业后,做过民办教师,当过会计,1975年,经推荐参加“乡村医生培训班”后,成为一名“赤脚医生”。
但那时,生产队的一间简陋小屋就是医疗室,村医收入也较低,工资主要靠村里补贴。
“合作医疗制度”虽为农民看病提供了一定保障,村民每次看病,每人只需付5分钱的处方费,但因资金总量有限,“生大病”仍是大家最怕的事儿。
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我自己开了个诊所。
托改革开放的福,老百姓经济生活条件普遍提高,我的诊所也不断“升级”,房子、冰箱等很快都置办齐全了。
好的诊疗条件给大家看病提供了方便,附近三四个村子的乡亲看病几乎全找我,每天都是早晨5点开诊,晚上披星戴月回家。
1999年,肥西推行农村卫生改革,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大家一致推举我做过岗村卫生站站长。
尽管这一改革让之前“单干”的乡村医生收入锐减,但大家在了解了党的农村卫生政策后,最终愉快地走到一起,共同为家乡人民服务。
近XX年来,卫生站从未出现过一例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始终保持24小时有人值班。
如今,农民看病又有了“新农合”,不但大病、小病都能报,“家门口”的即时报销方式更是大大方便了老百姓。
同甘共苦撑起心中大爱【画面】病人的询问使采访不时被打断,药怎么个吃法、日常注意哪些事项、饮食如何调整……陈尚学总是微笑着一一耐心嘱咐。
一言、一行都能透出他与病人间令人感动的彼此信任。
【记忆】早些年,农民普遍家庭经济困难。
因为心里始终装着乡亲、装着病人,经营自己的诊所时,我就常上门免费为“五保户”、孤寡老人看病,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农户,除减免医疗费用,还对他们赊账,也从不催债。
但每次我到村里出诊,善良的乡亲们也会用一杯水、一顿便饭来表达他们的感情。
乡村医生三八红旗手先进事迹材料12
乡村医生三八红旗手先进事迹材料12
XX,男,19xx年4月出生,XX乡村医生。
古稀之年的村医。
XX二十来岁开始学习中医,在19xx年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赤脚医生,从此,风里来雨里去为当地老百姓看病,不管白天黑夜随喊随到,父老乡亲都叫他“方便人”。
20世纪90年代前都是插双季稻,在农忙季节,钩端螺旋体病毒是常见病。
一年,钩端螺旋体大流行,他既要搞好双抢,又要出诊,有时还要把高热钩端螺旋体病人送入公社医院,在多重工作的压力下,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改为民服务本色。
新冠肺炎暴发于春节期间,人口流动性大,且在外务工人员返乡的较多。
74岁已是古稀之年的他临危受命,不顾天寒地冻,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到返乡人员家去登记和测量体温,因年纪较大不能开车或骑摩托车,只能靠步行,有时脚痛得夜不能寐,但他总是能扎实完成每一项工作。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精选7篇).doc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精选7篇)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篇1】我是一名乡村医生。
为周围的乡亲们作预防保健,治病疗伤工作。
我拖着重度残疾的双腿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我不平凡的人生。
我服务于社会,不仅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相反我的人生却是那样的精彩。
1975年,一场萧瑟的秋雨后,我不幸患上小儿麻痹后遗症,从此就再没有站起来走过一步路。
贫寒的家境,苦闷、彷徨、无助甚至绝望伴随我度过了本该是无忧无虑,从满天真与童趣的童年。
也许是命不当绝,上天虽然没有给我一双健全的腿脚,却赐予了我能吃苦耐劳而又自强不息的好父母,我们真情无私的呵护,不向苦难低头的可贵品质,还有那些好心村民对我的真诚鼓励和开导,使我逐步走出了生命的低谷,特别是看书学习,驱走了我心中久积不散的阴霾,感受到阳光的明亮和灿烂。
一九八六年的夏天,我开始尝试着自学。
家里有《小人书》和一本撕的没有部首的《新华字典》。
我就把《小人书》上的字一页一页的翻字典查找,找到后把拼音标到《小人书》字的旁边,然后一遍一遍的去读。
不到半年我就认识一千多字。
之后,我借来旧课本开始按照课本学习。
这就是我自学的开始,从aoe开始念起,从一笔一划开始写起,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算起。
学习使我过于单调无聊的生活中有了乐趣,当然这背后要付出比常人成倍的努力和辛劳。
学习更给我打开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提供了对生存和生命进行深刻思考的营养,特别是我知道了许多残疾人的人生经历,贝多芬、保尔、张海迪,他们也是残疾之躯,处境也非常艰难,但是他们没有因为身带残疾就失去对生活的勇气,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迷茫不振,没有逃避现实,而是勇敢地直面人生,昂起头,挺起胸,自立自强,向命运挑战,向不幸抗争,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深深触动着我,感染着我,并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逐渐内化为我的人生信条:虽然身患残疾,但也要奋发努力,争取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不成为社会包袱、不成为家庭拖累的人。
张海迪不是说读书可以给人带来生活和战胜困难的力量吗?那么小小的我就要为了自身“站起”、改变命运而刻苦学习。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_共10篇.doc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_共10篇范文一:最美乡村医生事迹材料小野菊在这个季节,开满了田埂开满了山坡。
满眼秋黄、、、、、、我边走边想谁是我们乡镇的最美乡村医生呢?一个身影出现在了我脑海---晓关沙水田张玉珍。
张玉珍,女,1962年出生,高中文化,1988嫁在沙水田落户成了当地一名村医。
那时还叫赤脚医生。
80年代末,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还没有进行系统化管理。
她们既要负责当地居民的看病,也要肩负接生,还有基层卫生预防和围产期保健。
那时他们的待遇也很差,每月只有9块钱的补助。
有的村医都放弃了,张医生没有,默默无闻的坚持在村医的岗位上。
无论天晴下雨还是冰雪交加,她都是有求必应,随叫随到,被她救治过的病人无计其数。
但有一位患者张医生能记忆犹新,患者对张医生更是没齿难忘。
那是2003年的冬天,沙水田5组,有位叫肖玉珍的孕妇。
36岁第2胎,张医生多次为其做孕期体检,并告诉孕妇属于高危孕妇,预产期到了要到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
肖玉珍没有听从张医生的安排。
也许是农村的落后和封建传统思想所迷糊,硬是临产了家属才去找张医生。
当时已经是凌晨3点多,张医生穿起衣服拎起药箱就直奔肖玉珍家。
到了病人家中,张医生发现是难产。
范文二: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篇一: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1锦屏县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默默无闻做奉献村民爱戴好村医——记锦屏县固本乡乡村医生姜荣显姜荣显,男,苗族,贵州省锦屏县人,1964年7月生。
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文化,执业助理医师,计生专干,1993年至今担任固本乡美乐村卫生员,22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各族人民的健康。
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受到乡主管部门的表彰。
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90年刚毕业,姜荣显就在美乐村卫生室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
赤脚医生行医看病小故事
赤脚医生行医看病小故事在过去的农村,有这么一群特殊的医生,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们为“赤脚医生”。
我老家就有一位这样的赤脚医生,大家都叫他李叔。
李叔是个热心肠的人,他没上过什么特别高级的医学院校,就是跟着村里以前的老中医学了些本事。
可别小瞧他,在我们那一片,他可是大家健康的守护神呢。
记得有一回,村里的张大婶突然半夜肚子疼得厉害。
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去镇上的医院得走好长一段路呢。
张大婶的男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咋办。
这时候,有人就跑去叫李叔了。
李叔一听,二话没说,背起药箱就往张大婶家跑。
到了那儿,李叔也不慌,他先让张大婶躺好,然后仔细地问她吃了啥,啥时候开始疼的。
张大婶疼得满头大汗,说话都不利索,李叔就耐心地听着,一边听一边点头。
李叔给张大婶把了脉,又按了按她的肚子,然后笑着说:“婶子,没啥大事儿,就是吃坏肚子了。
”说完,就从药箱里拿出几包药,让张大婶吃下去。
过了一会儿,张大婶的肚子就没那么疼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李叔还不放心,又在张大婶家坐了好一会儿,直到确定她没啥大问题了,才离开。
还有一次,村里的小孩子调皮,在山上玩的时候不小心摔破了腿。
那孩子哭着被抱到李叔这儿的时候,腿上都是血。
李叔一边哄着孩子,一边轻轻地清洗伤口。
那孩子疼得直叫唤,李叔就说:“乖孩子,叔轻点,一会儿就不疼了。
”他小心翼翼地给孩子上药,包扎。
孩子的父母在旁边特别感激,一个劲儿地说:“李叔,多亏有你啊。
”李叔摆摆手说:“这算啥,小孩子调皮,以后可得看紧点。
”李叔给人看病,有时候收点药钱,有时候家里穷的,他就直接不要钱了。
他常说:“都是一个村儿的,互相照应是应该的。
”他的药箱就像个百宝箱,虽然没有大医院那些先进的设备和药,但是那些常见的头疼脑热、跌打损伤啥的,他都能治。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赤脚医生就像星星点点的小火苗,给乡亲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他们虽然没有华丽的白大褂,没有那些高深的医学理论,但他们有的是对乡亲们的真心,有的是实实在在为大家解决病痛的本事。
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精选8篇).doc
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精选8篇)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1__,男,1977年3月出生,__村乡村医生。
10多年来扎根农村基层,用爱和坚守呵护全村百姓健康,身残志坚传递医者大爱,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身残志坚,创新建立了“流动村医室”。
高马二溪村是一个遍僻的小山村,全村人口1890多人,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居多,村民缺医少药是常事。
应对现实困境加之自我腿脚不便,__特别理解病人的痛苦。
千方百计自筹资金几万元配备了一辆新车,将村民常用药和医疗器械装入车内,专门用于日常巡诊和上门治疗,随叫随到,实实在在方便了村民,村民乐哈哈的称为家门口的村医室。
"流动村医室"还免费为村民取送快递,邮件,顺路时常常搭乘村民,全方位便民服务。
不服输,能做事,任劳任怨。
作为村医,他心里有一本民情日记。
一是为全村1600余人参加医保建档立卡。
二是对全村100多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建立了隨访制度。
三是对124名贫困户实行重点走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送医送药上门。
全村谁患病,谁需要定期上门检查了如指掌。
双休日基本无休,坚宇村卫生室,流动村医室,农户家三点一线巡诊治疗,把党的温暖送入农户。
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2__,男,1945年12月出生,__村乡村医生。
安化一中毕业后随伯父学草药、推拿、针灸治病。
上世纪70年代,大队经济困难,无钱采购药材,他靠一把锄头挖草药为群众治病,病号仅交五分钱的挂号费,就能免费吃药。
当时,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他走门串户进行预防。
特别是群众对预防的作用认识不够,拒绝打预防针时,他就苦口婆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七八十年代,国民经济困难,上级无法调配防暑解毒药物,一到双抢大暑季节,他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天天上山挖草药,洗净煎好后,送到各个生产队的田间地头,让正在劳作的人民服用。
在五十年的行医历程中,他从不怕跑断腿,不怕磨破嘴,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吹雨打,他都坚信人命关天,职责重如泰山,鞠躬尽瘁。
个人简历范文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李春燕的事迹坚守在贵州深山,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脚医生李春燕事迹介绍:李春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
三年前李春燕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
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道是啥原因。
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有了初步的医疗保障。
李春燕,严格地讲不能称作医生,只能叫做‘卫生员’,因为她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它待遇。
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
李春燕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
2004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
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
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
”李春燕于是没有离开。
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解说词:——她是一位医生,虽然她从来没有机会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医生的前面还要加上赤脚这两个字;她是一名医生,但是不像很多医生那样,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个月也许能收入600多块钱,但是买药以及买相关的一些东西却要花出900多块钱,亏空300多,欠债也就越来越多;她是一名医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医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对她更加需要,这该是一名怎样的医生?颁奖词: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赤脚医生李春燕的事迹坚守在贵州深山,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脚医生李春燕事迹介绍:李春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
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实用11篇).doc
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实用11篇)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篇1】宋__到__村工作已经十几年了,他扎根乡村,多年如一日,凭着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得各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好评。
宋__医生深知在乡村行医,必须医疗技术全面。
他知道,单凭自己在学校学的那些西医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看病的需求。
因此,在繁忙之余,他除了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外,还常刻苦自学中医.针灸推拿等,很快成了多面手的乡村医生。
__村八组的饶忠香和余立锦先后因腰椎和颈椎骨折而致高位截瘫,在市内大医院手术后,专家说他们能站起来的希望非常渺茫,回家后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宋__医生不辞劳苦,每天上门去为他们治疗。
他查阅大量针灸书刊.古典医籍,运用中西医结合,内服中药,头针.体针结合穴位注射,配合推拿综合治疗。
几个月后两伤者都奇迹般的下地走路,还能象从前一样劳动。
他们感激的逢人便说:”如果不是宋医生,我可能这一辈子要瘫痪了”。
五保老人钟立德八十多岁了,前年因咳嗽.咳血,宋医生为其检查后怀疑”肺癌”,联系队长带其到市内医院进一步检查,经CT检查果然是”肺癌”,而且还是晚期。
队长把他交给宋__为其安慰性治疗,宋__积极地给予对症治疗,并不断的给予病人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有时钟立德不能到卫生室来,宋__去他家中为其输液送中药。
在宋医生的悉心治疗和鼓励下,钟立德顽强的和癌魔做斗争。
如今钟立德仍坚强的活着,而和他同时诊断为”肺癌”的另一患者已经死去快一年了。
治疗活着的生命是医生的职责,给临终病人以人性的关爱也同样是医生的使命,这是宋__医生的职业信仰。
因此有不少濒死患者还要其家属找宋医生为其瞧病,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都尽快赶到。
老病号刘隆根肝癌晚期,临终前由于疼痛而痛苦挣扎,已经休息了的宋__医生接到电话,立即跑到刘隆根家,当他赶到时,刘隆根还在悸动.抽搐。
宋__医生轻轻的抚摩他因疼痛而扭曲的面容,合上他半闭的双眼,象催眠一个幼小的婴儿,刘隆根安详的离开了人世,他的仪容是那么祥和,没有丝毫痛苦的表情,象熟睡了似的。
以下都是赤脚医生队伍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
以下都是赤脚医生队伍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赤脚医生是中国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队伍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些优秀典型。
一、章天宏:深入贫困山区治疗疟疾的“行走医生”章天宏是湖南一名赤脚医生,他先后在延安、四川等地进行过马拉松式治疗疟疾,坚持7个月,行程5000公里,为当地居民免费诊疗,并进行宣传教育。
在行动中,他发现当地居民对疟疾的认识非常低,忽视药物用量和规律,他就在不断向当地居民普及相关知识。
二、许万锋:不放弃,搭积木式解决家庭医生难题许万锋是江西一名赤脚家庭医生,他的服务对象是当地的特困家庭。
他为每户家庭满4人(含4人)的特殊困难家庭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为家庭成员提供健康咨询与保健知识。
他所服务的16户特殊困难家庭,在两年的服务过程中,全年为并发症患者解决了16例并发症,确保了这些病患得到了合理的治疗。
三、张永洪:黑龙江赤脚医生的“黑马”张永洪是一名来自黑龙江省五常市的赤脚医生,2008年入行,优秀的工作表现获得了上级表彰。
张永洪在工作中始终不懈努力,一年中经手患者达5000多人。
他因每天行驶的路程超过10公里,购买药品费用过高,造成经济困扰。
但是,他不想降低标准,维持自己的原则,坚守赤脚医生的崇高职业品德。
四、张培宇:湖南赤脚医生的“骄傲”张培宇是湖南一名赤脚医生,但这并不妨碍他自己在职业上的成就。
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知识知识,并组织了一些科普普及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工作中,他更是不断创新,完善药品知识和诊断技巧,给患者提供高效的服务。
在黄冈考核中,张培宇的考核成绩是全市赤脚医生第一名。
赤脚医生在推进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优秀典型的出现,更是为这项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希望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医疗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优秀乡村医生主要事迹汇总五篇
优秀乡村医生主要事迹汇总五篇优秀乡村医生主要事迹 1__,女,19__年1月出生,中__员,__村乡村医生。
扎根基层,兢兢业业。
19__年,她放弃民办教师的身份,随其父亲学医,当起了一名赤脚医生。
毫无医学基础的她,凭借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对村民群众的守护之心,先后从事过预防保健工作、接生员工作、计生专干工作。
她说既然选择了,就绝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和组织的期望。
曾被评选为两届县__,现届镇__。
情系乡村,无私奉献。
30年来,她的足迹遍及双桥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巷道。
村民有慢性病行走不便的,一旦病情发作,就请她出诊,她从不厌烦,每次都及时赶到,为病人进行治疗,一次诊疗时间可能长达几个小时,有时候还需等到深夜,直到病人病情稳定,她才放心回家。
有些病人为了感激她,给她送去鸡蛋或土菜,她总是婉言谢绝。
优秀乡村医生主要事迹 2基__,女,19__年11月13日出生,__族,大学文化程度,籍贯__人,于2024年7月份新疆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
于2024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芦草沟乡卫生院内科医师。
具体事迹:某某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工作,实实在在做人,点滴奉献,始终高举各民族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最前列。
诚实的人品、务实的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2024年被授予“优秀工作人员”。
从工作到至今一直从事基层卫生工作,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一意为广大群众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受到市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二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严寒酷暑,从无怨言。
从医20多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耐心护理,让患者满意,也让家属放心。
医生模范人物个人事迹材料5篇
医生模范人物个人事迹材料5篇医生模范人物个人事迹材料精选篇1在河北省迁西县,有这样一位乡村医生,他默默扎根乡土,不分白天黑夜,不惧酷暑严寒,从医36年来累计接诊患者达20余万人次,出诊近3万次,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父老乡亲的健康之路,被群众誉为“三轮车上的流动医院”。
他就是迁西县半壁店村乡村医生赵振洋。
身残志弥坚:会治病、治好病是医生的“能”赵振洋出生于19_年,3岁时罹患小儿麻痹症,左腿终身残疾。
贫寒的家境和残疾的身体没有让他沉沦,反而铸就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强大的精神。
干不了农活儿,他就学习乐器,学习家电修理,学习养蜂技术。
他憋着一股劲:要和正常人生活得一样有尊严!终于,他凭着一股子钻劲儿和灵巧的双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但对他而言,身体的残疾始终是一个打不开的心结。
“自己的腿就这样了,但我可以让别人少受疾病的折磨。
”于是,他坚定了一个想法:我要成为一名医生,我要给别人健康!19_年,县里组织乡村医生培训,他第一个报名,并以优异成绩结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乡村医生。
这一年,他刚满18岁。
医道如海,浩瀚无涯。
赵振洋深知自己学历低、底子薄,他一边行医,一边刻苦自学,理论与实践的互补让他的医术突飞猛进。
他至今也无法忘记治好病人的那种感受:“太幸福了,真的好像喝了蜜一样。
我不是废人,我有我的能力。
”蹒跚行医路:第一时间帮患者解除病痛,这是医生的“仁”20_年,全县兴建集体产权村卫生室,赵振洋是第一批主动入驻的乡村医生。
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并且承担着繁重的公共卫生工作。
工作多了,收入少了,赵振洋依然无怨无悔。
作为最基层的医务工作者,没有上班和下班的区别,也没有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概念。
只要有需要,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会背起药箱匆匆出诊,因为他知道,在路的那一头,是需要治疗的身体,是需要安慰的心。
昼夜应诊、随叫随到,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可能只是劳累,但对于赵振洋来说,却是折磨和考验。
残疾的左腿无法负重,他只能左手拄拐棍、右手扶药箱、斜着身子一步步地往前挪;由于长年不均匀负重,他的腰椎严重变形,疼痛难忍,不能久坐,也不能久站,每次起身走路,都必须站在原地按一按、缓一缓 (36)年来,他记不清用断了多少根拐棍,也记不清多少次跌倒在出诊的路上。
惠民地区赤脚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惠民地区赤脚医生先进事迹材料赤脚医生是指在偏远地区或贫困地区自愿行医的医生,他们以最简单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没有鞋袜,赤脚为名。
他们致力于为贫困人群提供医疗救助,帮助那些由于无法前往城市看病而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的患者。
以下是一些关于赤脚医生的先进事迹材料:1. 出征山区:赤脚医生梁志辉在广西山区自发组织医疗队伍,徒步往返山区,为贫困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他每次出征都要赤脚行走十几公里,跋山涉水来到偏远村庄,尽力帮助那些因交通不便而无法就医的患者,为他们免费诊疗和发放药品。
2. 澄泥渡河:赤脚医生王文成长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神州镇澄泥村工作,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每逢雨季,澄泥村的河水暴涨,造成前往村庄的道路被淹,王文成就脱下鞋袜,沿着泥泞的河道,一步一脚印地穿过暴涨的河水,以确保能及时到达村庄,为居民提供紧急的医疗援助。
3. 边关行医:赤脚医生李晓敏在边疆城市宁夏中卫市隆德县自发组织医疗队,前往边远乡村为贫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他们每年利用休假时间到乡村进行义诊,因地势复杂,他们不得不在乡村之间徒步行走,而且常常需要穿越草场、山林、河流等险地,他们甚至要爬山梯,不畏艰辛,尽力把医疗服务带给最需要的人。
4. 疫情防控: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赤脚医生黄春花奔赴湖北孝感市,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当地病人提供医疗帮助。
她与其他赤脚医生共同开展病毒检测、隔离管理等工作,冒着极高感染风险,挑战困境,忙碌了数月之久。
她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敬佩。
这些先进事迹展示了赤脚医生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贫困地区患者的关爱,他们用行动证明了医者仁心的价值。
他们不仅是医生,更是人们心中的天使,用自己的力量为偏远地区的当地居民带去了医疗的希望和温暖。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优秀13篇).doc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优秀13篇)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篇1我叫xx,男,汉族,1971年8月出生,中专文化,xx县大庄镇王家河阳村村民,自1990年至今一直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27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心一意为广大群众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纠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并多次受到县卫计局的表彰。
医者父母心,对群众热情,关心,耐心听取病人讲述病情,分析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时时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上班严肃认真,谨慎用药,严格执行操作常规,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不管严寒酷暑,白天黑夜,下雨下雪,群众随叫随到,无怨无悔。
闲暇之时,我会思考这样没日没夜,图的是什么,图的不是高额回报,图的不是政治地位,而是作为一名乡村医生的医德。
20XX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本村村民王某在家突然晕倒,呕吐,言语困难,他的家人给我打电话,我立即起床赶到他家,根据他的情况以及高血压病史,初步判断是脑血栓,随后立即拿掉他的枕头,将头部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的顺畅,将口中的呕吐物清理干净,同时赶紧联系车辆,将其送到医院救治,经过医院的救治,病人脱离了危险,出院后,我来到他家中,对其普及脑血栓相关知识并帮助他康复训练,患者家人十分感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初期,村民对于新生事物不了解,造成村委筹资工作进展缓慢,为了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我冲锋在前,积极耐心的向广大村民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村民了解后纷纷前去参合,短短时间内就让本村的参合率提高到95%以上,更好的解决了农民看病贵的问题。
随着国家医改的实施,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而且承担着辖区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为辖区内2228名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管理了264名老年人,每年协助卫生院对他们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管理高血压262人、糖尿病83人,每季度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提供用药情况指导;定期对辖区居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配合防疫科开展预防接种查漏补种工作;配合妇保儿保科调查摸底孕产妇、0-6岁儿童信息;配合疾控中心宣传各种传染病知识,使我村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走在全镇前列。
乡村医生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精选17篇)
乡村医生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精选17篇)乡村医生先进个人先进事迹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事迹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
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村医生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精选1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医生先进个人先进事迹1王森鑫,男,33岁,汉族,是河南项城王明口镇苗庄村一名乡村医生。
十几年来,王森鑫在行医生涯中,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以真情真爱为老百姓服务,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乡村好医生的颂歌。
扎根农村,矢志乡医终不悔。
“我是农民,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农村,离不开我的乡邻,我要一辈子扎根乡村,尽我的力,尽我的心,为村民看好病,守护村民的健康”。
王森鑫常说这句话,也是他热爱本职工作,不畏条件艰苦,扎根农村,为家乡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的无悔追求。
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最基层的乡村医生,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长年累月,救死扶伤,无怨无悔。
为了改善治病条件,他千方百计建设村卫生室.在条件十分艰苦,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建成了在全市一流的村卫生室,面积达到了400多平方米,成为周口市示范村卫生室,实现了“村民小伤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一些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实现了就地治疗。
爱岗敬业,心系患者显真情。
王森鑫医生爱岗敬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业以来,他一直坚持边理论学习,边临床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顺利地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证书。
医疗技术日益提高,受到乡亲的信赖,吸引了周口、界首等地的患者慕名前来求诊。
尤其是情牵患者、心系病人,倾尽全力服务村民的感人事迹,在王森鑫的行医生涯中多次发生,被人们津津乐道。
大家都夸王森鑫是个“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王森鑫心里时刻装着村民的疾苦,无论风霜雨雪,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老幼贫富,总是随喊随到,不讲价钱、不提条件,有钱看病,无钱也看病。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通用11篇).doc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通用11篇)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精选篇1石水生:贴钱贴药暖民心石水生,宿松县五里乡黎冲村乡村医生。
从1970年起一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诊断患者80万人次,无一起医疗事故发生。
1998年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20XX年获宿松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XX年获安徽省优秀乡村医生称号,20XX年10月被评为“宿松好人”,多次被评为乡村优秀党员。
1970年经群众推荐和领导批准,石水生当上了一名赤脚医生。
1983年,他顺利通过了全省统一考试,获得乡村医生证书;20XX年获中专文凭;20XX年获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这些平凡的履历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和培训的石水生来说,其间布满着艰辛的努力。
黎冲村有18个村民小组,30多个自然村,3400多人口。
全村群众新病老病,石水生心中都有一本账。
2002年村民石先和突患脑溢血,两个多月不能说话。
石水生每天背着药箱到他家为他治疗,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病人完全恢复健康。
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
石水生从不为金钱所动,在治病过程中,贴钱贴药贴时间是常有的事,始终把解决病人痛苦放在心上。
50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过来(或来人报信),立即上门诊治。
诊治时,有时忙到深夜,等病人病情稳定了才离开,碰到疑难杂症,他就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院治疗,并陪病人一同前往,直到病人转危为安,才放心回家。
近年来,石水生又为实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继续努力着,为做村民满意的乡村医生不停奔忙,尽己所能保障一方百姓的健康。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精选篇2彭林,男,44岁,大专文化,村医,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镇高粱村人。
自1998年担任高粱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以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当地农民群众的健康。
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村医先进事迹简介(5篇)
优秀村医先进事迹简介(通用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吧,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
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村医先进事迹简介(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村医先进事迹简介1田径,男,39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毕业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系印江自治县缠溪镇方家岭村人。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医生这个职业是光荣而崇高的,不仅是能以肉体上解除人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给人安慰,所以选择了这个职业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所在的村卫生室辖区服务四个行政村,共服务3000人口,能爱岗敬业,扎根在农村最基层卫生服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药,药品价格,收费标准公示上墙,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让群众花小钱,就能放心就医。
医者父母心,对群众热情,关心,耐心听取病人描述病情和痛苦。
分析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时时急病人这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上班时严肃认真,细致诊查每一例病人,谨慎用药,严格执行操作常规,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下雨还是下雪,上班时还是下班时,随叫随到,无怨无悔言。
有时一晚能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上觉,有时刚端上饭碗,吃了一口饭,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初一,也没轻闲过,更谈不上平时节假日,曾有人问,这么没日没夜,图的是什么,即没有高的收入,也没有政治地位,回答的是凭一个人的良心,一个医生的道德。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典期间早出晚归,整天排查从疫区回归人员,为他们早晚测一次体温,不畏惧随时被感染的可能为辖区内儿童检查手足口病,做好散区儿童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防控h1n1流感,做到发现疫情及时上报,认真筛查辖区内出国回归人员,做好登记,严密防控h1n1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优秀村医事迹材料(精选5篇)
优秀村医事迹材料优秀村医事迹材料优秀村医事迹材料(精选5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
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村医事迹材料(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秀村医事迹材料130日,杭州市卫生系统举行王妙芳先进事迹报告会。
王妙芳也出席了报告会,她用百丈口音讲道:我做的是非常平常的事,社会各界却给了这么高的荣誉,真有点担当不起。
我今年60多了,但只要乡亲们需要我,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
市卫生局领导,局直属各单位、各区、县(市)卫生局(社发局)主要负责人、党办主任,职工代表,直管医院负责人共3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王妙芳是百丈镇仙岩村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40年来她坚守在一个小山村,用自己的技术和热情帮村民解除病痛。
她把病人当邻里、当朋友、当亲人,成了当地村民不可缺少的大好人。
7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王妙芳的事迹。
患者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被村民需要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王妙芳这种质朴的幸福观,引起了全区、全市甚至全省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报告会由区五院赵玲主讲,百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白洪斌和员工王刚领、王妙芳的儿子林峰、仙岩村村民李萍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描绘了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下属、同事、母亲和阿姨,讲述了一个个朴实感人的故事。
杭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滕建荣一见到王妙芳,就握着她的手连说“向你学习”,他说,你的先进事迹,事实上就是乡亲们对你的口碑,这是你的光荣,也是卫生系统的光荣,对此,你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他表示,下一步全市卫生系统将进一步加强对王妙芳事迹的学习和她这种朴素价值观的宣扬,学习她扎根基层、不计名利的高尚情怀,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的职业素养和情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从而鼓励鼓舞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投身医疗卫生的神圣事业。
崇贤街道掀起一股“王妙芳”热日前,崇贤街道党工委组织机关干部、村(社区)负责人、崇贤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一起参加王妙芳先进事迹报告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赤脚医生先进事迹
农村赤脚医生先进事迹
在村提起这个名字,几乎是无人不晓。
他是村里的赤脚医生,从医已有四十多年。
生于一九四六年,由于家庭条件艰苦,他并没有上过几年学。
虽然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他却有着一颗为民的心。
那时医疗条件相当差,尤其是在农村。
他看到村民生病往往只能听天由命,不禁萌发了从医的理想。
二十岁还不到的他就跟从老医生背起了药箱,走遍村的每一个角落,走进家家户户。
一年后,二十岁的他便开始了独立行医的人生。
后来,村在一九六九年成立了医疗站,他就开始坐诊,一直到现在。
不断学习,积极进取
医生虽然已经在乡村医生的位置上坐正,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学习,不断进步。
只有几年上学经历的他深知知识力量的重要性,有许多医疗知识和药名都因为自己读书少而不能认识和理解,所以他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分别取得了小学和初中的文凭。
在医疗知识学习上,他在七十年代就不断去盛泽医院学院学习实用技巧,不久就取得了从医资格,后来取得了乡村全科医生证书。
好学的他后来还学习了针灸和拔牙等技术,真正成为一名多面的全科医生。
在思想政治学习上,医生也没有落后,他积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在一九九三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直到现在,六十多岁的他还是会翻翻报纸,学习党的十七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四十年如一日,平凡中见证不平凡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医生四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默默无闻。
一个破旧的簸箕安静的躺在角落里,我不禁有些疑惑,该有个十几年了吧,旁边一位大妈露出笑容,“小伙子,你再猜猜!”,原来这个簸箕也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它就在角落里伴随医生度过行医的点点滴滴。
大妈说:“小伙子,张医生为我们一家三代都看过病。
”这个发自肺腑的感言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个人,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精神是多么不易,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多么值得学习。
救死扶伤,淡薄名利
要是半夜三更发病了,那该怎么办。
还好,有医生在。
医生往往会在半夜被人喊起,但是他从无怨言,救人就是我的职责,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是我的光荣。
有时,风大雨急,却不能阻止他的脚步;有时,刚才躺下,急促的敲门声也不能阻止他的脚步。
他为村的人民贡献了许多,却将前来答谢的村民拒之门外。
他别无所求,只为他救死扶伤的高尚理念。
多少年来,药贩子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对他的高额利诱,但是我们的医生从来没有动摇过,“我是一名医生,不是一名商人。
”
多少年来,医生已经深深的印入了村人民的心里。
“医生真是我们村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