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基本成像序列

合集下载

飞利浦磁共振序列介绍

飞利浦磁共振序列介绍

飞利浦磁共振序列介绍
飞利浦磁共振(MRI)设备采用多种序列来生成高质量的图像,这些序列基于不同的物理原理和参数设置,以满足各种临床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飞利浦磁共振序列的介绍:T1加权序列(T1WI):这是最基本的磁共振序列之一,主要反映组织的纵向弛豫时间。

T1WI图像通常用于显示解剖结构和组织对比,如脑白质和灰质、肌肉和脂肪等。

T2加权序列(T2WI):该序列主要反映组织的横向弛豫时间,对于显示组织中的水分和病变非常敏感。

T2WI图像通常用于检测病变、炎症和水肿等。

质子密度加权序列(PDWI):该序列同时考虑了组织的T1和T2弛豫时间,主要反映组织的质子密度。

PDWI图像对于显示软组织的细节和病变有一定帮助。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该序列通过抑制自由水的信号,使病变区域与周围组织产生高对比度,常用于检测脑部的白质病变,如多发性硬化、脑缺血等。

梯度回波序列(GRE):该序列采用梯度磁场产生回波信号,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常用于血管成像和某些特殊检查。

稳态自由进动序列(SSFP):该序列产生稳定的图像,对于心脏、血管等快速运动的器官和组织成像效果较好。

以上是飞利浦磁共振设备常用的一些序列介绍,不同的序列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检查需求选择合适的序列进行扫描。

MRI基本成像序列

MRI基本成像序列

EPI对硬件要求高:
梯度强度大、切换快、开关速度快 (100ms内开关128次、甚至256次)
梯度快速开关引起的振动强烈,减振措 施
磁场均匀度高,延长T2*,保证足够SNR
磁化准备序列
激励脉冲前施加磁化准备脉冲 激励脉冲前使机体拥有特定宏观净磁化
状态 目的:增加组织对比,抑制特定的组织
长,病灶信号逐渐相对增强(较背景)
TSE/FSE序列
每个回波有不同的相位编码梯度GPE 不同TE的信号充填于同一K空间 不同TE的MR信号用于一组图像 图像的TE为有效TE,即充填于K空间中心的
MR回波的TE,也就是决定图像权重的TE 选择不同的TR、有效TE可获得T1WI、
加 硬件要求高,梯度场高,切换率高,一
般需达到128次或256次切换/100ms 可单次激发成像,也可分多次激发成像,
后者时间长,信噪比提高 单次激发成像的,TR“无限长”
SE-EPI时序图,连续相位编码
SE-EPI时序图,间断相位编码
EPI的K空间充填
EPI特点
成像速度极快,可冻结生理运动,100200ms内就能采集完成一幅图像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微出血灶等
稳态梯度回波
不使用扰相梯度破坏横向磁化矢量 使用相位重聚梯度 几次射频脉冲后,纵向M及横向M均达
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 一般要求显示的组织有长T2,且TR短
<T2*,否则,难以形成稳态
FISP(FFE、GRASSE)时序图 稳态自由进动
稳态平衡形成的机制
TE为负值
所以PSIF实际上是自旋回波成像,T2WI,使 用很短的TR即可获得重T2WI。
使用长TR>>T2的话,将不能采集到信号

MRI基本成像序列

MRI基本成像序列
图像的横向及纵向比较 磁敏感伪影少,因为180脉冲 成像时间长是其最大的缺陷,尤其是
T2WI 射频吸收率(SAR)高
MRI基本成像序列
T1时间测量:序列的各项参数不变,仅 改变TR时间,不同的TR时间显示的不 同T1权重,测量FID信号变化,通过计 算得出组织T1时间。所用的TR越多, 测量越准确。常用部分饱和序列。
自旋回波:通过180°再聚焦脉冲使得 自旋重新聚焦而获得的回波信号
至少需要两个射频脉冲,一个90°激励 脉冲,一个或多个 180°再聚焦脉冲
激励脉冲可以是小余90°的 例外:刺激回波,不需要180°再聚焦
脉冲,仅仅通过多个90°脉冲获得,也 是自旋回波
MRI基本成像序列
自旋回波(spin echo)时序图
MRI基本成像序列
SE形成机制
MRI基本成像序列
MRI基本成像序列
T2衰减:TE时间后SE回波的最大幅度 与FID信号最大幅度相比的衰减
SE回波信号:较FID信号小,因为T2衰 减
SE回波衰减速度:失相位,T2*衰减 SE回波信号的优势,稳定、可靠。 因为90度脉冲关闭后,FID消失很快,
为后面的回波因T2衰减信号降低 脂肪在TSE序列图像比SE序列信号强,在
T2WI尤其明显 磁敏感伪影甚至比SE序列还要少
MRI基本成像序列
ssh-TSE,HASTE
序列:TSE,进行128次180度脉冲 获得128个回波,充填K空间128步相位线
(一半K空间) 利用K空间对称的特点,使用半傅立叶技术,
长,病灶信号逐渐相对增强(较背景)
MRI基本成像序列
TSE/FSE序列
MRI基本成像序列
每个回波有不同的相位编码梯度GPE 不同TE的信号充填于同一K空间 不同TE的MR信号用于一组图像 图像的TE为有效TE,即充填于K空间中心的

MRI成像原理及序列概述PPT课件

MRI成像原理及序列概述PPT课件
MRI成像原理及序列概 述
放射科 王岩
1
MRI的来源与发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核磁共振)是一种核物理现象, 1946年Bloch与Purcell报道了这种 现象,并应用于波谱学。1973年 Lauterbur发表了MRI技术,应用 于医学领域。 广泛使用较晚,原因:太慢
2
磁共振: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处在外界静磁 场中,并用一个适当频率的射频电磁波 来激励这些原子核,从而使原子核产生 共振,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的过程。
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共振原理探测人体内 不同部位的信号,并形成图像。
3
影像诊断方式对比
普通X线:主要以形态学变化来诊断疾病 CT:以形态学和密度差异来诊断疾病 MRI:以形态学、多种信号差异、密度 差异来诊断
32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加权分类 T2WI(城里人花样繁多) T1WI(乡下人稳重可靠) PDWI(城乡结合部忽视)
11
化妆品
附加功能 Fsat、STIR、探针技术、水抑制 这些都是用来化妆的,不论如何,人还 是那个人 乱花渐欲迷人眼 提纲挈领,把握关键
12
我院使用的诊断序列:
常规序列
T2WI:SE序列T2加权成像 T1WI:SE序列T1加权成像 FLAIR序列: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MRA:血管成像 EPI-T2*WI:FE序列为基础的T2加权序列
13
选用序列
T1-FLAIR:质子密度加权为基础的水抑制 DWI:弥散加权成像 PWI:灌注成像(超急性脑梗塞专用) 重T2 水成像:显示第七八对颅神经及脑室水 成像 脂肪抑制序列(STIR、 FatSat)
14
没有购买及安装的序列

磁共振各序列

磁共振各序列

磁共振不同序列的原理与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用于医学领域。

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梯度磁场和射频脉冲与人体内的水分子进行相互作用,通过检测信号来获取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各种序列的选择对于获得准确的图像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磁共振序列及其原理和临床应用。

1. T1加权图像T1加权图像是一种基本的磁共振成像序列,常用于显示组织的解剖结构。

T1加权图像主要利用不同组织中的原子核自旋松弛时间的差异来实现图像对比的调节。

在T1加权图像中,脂肪信号较高,水信号较低。

这种序列在显示解剖结构清晰、脑脊液与囊性病灶显示良好方面具有优势。

临床应用上,T1加权图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位置、体积和浸润程度,对于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2. T2加权图像T2加权图像是另一种常用的磁共振成像序列,可用于显示组织的水分含量和水分子热运动。

T2加权图像中,水信号较高,脂肪信号较低。

相比于T1加权图像,T2加权图像对于肿瘤、炎症和水肿等病变的显示更为敏感。

临床上,T2加权图像常用于检测和评估炎症损伤、水肿、水样囊肿等疾病。

此外,T2加权图像还对于评估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颅内结构及脊柱椎管疾病等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3. 弥散加权图像弥散加权图像是一种显示组织内部微小结构及水分子弥散状况的序列。

弥散加权图像通过测量水分子在组织中的扩散来提供不同的对比。

在该序列中,组织中的限制性扩散产生低信号,而自由扩散则产生高信号。

临床上,弥散加权图像常用于脑部和肝脏的评估。

特别是在脑卒中早期诊断、定位和判断卒中灶的大小、肝脏病变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4. 动态对比增强序列动态对比增强序列是一种通过注射对比剂并连续扫描来观察组织对比剂的分布和动力学变化情况的序列。

动态对比增强序列可以帮助医生区分不同病变类型、评估血供和血管情况。

磁共振基本序列及应用

磁共振基本序列及应用

磁共振基本序列及应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利用磁共振现象对人体进行成像的无创检查技术。

它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检测多种疾病,包括肿瘤、脑血管疾病、骨科疾病等。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人体内的原子核(大多是氢核)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作用下的共振现象,生成图像。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序列主要有横断面(T1加权和T2加权)、矢状面和冠状面。

不同的序列在成像原理、参数设置和图像显示方面有所区别,适用于不同部位和病变的检查。

T1加权序列是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序列之一,它通过特定的参数设置使得脂肪组织呈现高信号(白色),而水和其他组织呈现低信号(黑色)。

常用的脉冲序列有快速梯度回波(Fast Gradient Echo,FGE)和推迟梯度回波(Turbo Spin Echo,TSE)等。

T1加权序列适用于显示解剖结构,如脑灰质、白质和脑脊液。

T2加权序列是磁共振成像中另一个重要的基本序列,与T1加权序列相比,它在信号强度上相反。

T2加权成像使脑脊液和脑灰质呈现高信号,而脂肪和骨骼呈现低信号。

常用的脉冲序列有常规普通脉冲(T2WI)和涡旋涡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等。

T2加权序列适用于显示病变和水肿等病理改变。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序列,如增强扫描序列和弥散加权序列。

增强扫描序列通过给患者注射对比剂,在血管和病变中增加信号强度,用于观察血管供应情况和病变的强化情况。

弥散加权序列通过测量水分子在磁场中的扩散情况,对组织的微观结构和组织改变进行观察。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中有广泛应用。

首先,在神经科学领域,磁共振成像可以用于诊断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等疾病,并能提供脑部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其次,在骨科领域,磁共振成像可以用于检查关节、骨骼和软组织等,如关节退行性变、软组织肿瘤等。

再次,在心脏领域,磁共振成像可以用于观察心脏构造和心功能,并且对心肌炎、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检查有高度准确性。

磁共振基本序列 及 不同厂家磁共振常用序列

磁共振基本序列 及 不同厂家磁共振常用序列
24
(6)自旋回波序列族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成像质量和速度的不同要求,又发展了许多以SE为 基础的扫描脉冲序列,形成了所谓的自旋回波序列族(spin echo sequence family)。
按照序列产生回波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单回波SE序列、双回波SE 序列 和多回波SE序列(CPMG序列,由Meiboom和Gill对Carr-Purcel法改
如图所示回波链长度为 3 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900 1800
1800
1800
900
RF
echo1
echo2
echo3
echo
Gpe
2020/3/4
TR
图.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ETL=3)
12
b. 回波间隔时间
回波间隔时间(ETS,echo train spacing)是指快 速自旋回波序列回波链中相邻两个回波之间的时间 间隔。ETS决定序列回波时间的长短,因而关系到 图像对比度。
b. 回波时间
回波时间(TE,echo time)是指从第一个RF脉冲到回波 信
号产生所需要的时间。在多回波序列中,RF脉冲至第一个 回波信号出现的时间称为TE1,至第二个回波信号的时间叫 做TE2。以此类推。TE和TR共同决定图像的对比度。
c.反转时间
在反转恢复脉冲序列中,1800反转脉冲与900激励脉冲之间 的
MRI of the Brain - Axial
T1 Contrast TE = 14 ms TR = 400 ms
3/4/2020
T2 Contrast TE = 100 ms TR = 1500 ms
16
Proton Density TE = 14 ms TR = 1500 ms

磁共振常用序列解读 -回复

磁共振常用序列解读 -回复

磁共振常用序列解读-回复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创性的成像技术,通过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创建人体内部的高分辨率图像。

MRI可以提供关于人体组织结构、功能和代谢的详细信息,对于临床诊断、病理评估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在MRI中,常常使用一系列的成像序列来获取特定信息。

本文将回答关于磁共振常用序列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对每个序列的特点和应用进行详细解读。

1. 什么是磁共振序列?磁共振序列是在MRI扫描中选择不同参数和设置的一种方式。

通过改变磁场、脉冲序列、梯度和其他参数,可以调整磁共振图像的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从而提供不同方面的信息。

2. 常用的磁共振序列有哪些?在MRI中,常用的序列包括T1加权序列、T2加权序列、T2*加权序列、扩散加权序列和增强序列等。

3. T1加权序列的特点和应用是什么?T1加权序列对显著含有脂肪的组织具有高信号强度,而对水和其他液体则显示低信号。

因此,T1加权图像能够提供关于组织的解剖结构信息,例如灰质和白质的分布、器官的形状和大小等。

此外,T1加权序列还可用于评估肿瘤、中风和心脏等疾病。

4. T2加权序列的特点和应用是什么?与T1加权序列相反,T2加权序列对水和其他液体组织具有高信号强度,而对含脂肪的组织显示低信号。

因此,T2加权图像能够提供关于炎症、水肿和脑出血等液体积聚的信息。

此外,T2加权序列还可用于评估肌肉、骨骼和关节等器官和组织。

5. T2*加权序列的特点和应用是什么?T2*加权序列对含有铁元素的物质具有高信号强度,例如血液中的血红素。

因此,T2*加权图像对于检测血管畸形、血管瘤和缺血性病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T2*加权序列还可用于评估肝脏和心脏等器官。

6. 扩散加权序列的特点和应用是什么?扩散加权序列通过测量水分子在组织中的自由扩散来提供信息。

不同组织中的水分子扩散速率不同,因此扩散加权图像可以用于显示组织的结构、血管的形态和肿瘤的发展。

此外,扩散加权序列还可以评估脑卒中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磁共振扫描各部位基本序列解释

磁共振扫描各部位基本序列解释

磁共振扫描各部位基本序列解释【知识文章】标题:磁共振扫描各部位基本序列解释导语: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利用强磁场和电磁波产生的共振信号,对人体内部进行成像。

在临床上,磁共振成像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部位的诊疗中。

本文将从头到尾逐个介绍磁共振扫描中各部位的基本序列,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并应用于实际诊疗中。

1. 大脑(Brain)1.1 T1加权像(T1-Weighted Image)T1加权像是一种用于显示解剖结构的基本序列。

在T1加权像中,脑脊液呈黑色,脑灰质呈深灰色,脑白质呈浅灰色,这使得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脑的解剖结构。

1.2 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e)T2加权像则重点显示组织的水分含量,对于检测异常信号(例如水肿)非常敏感。

在T2加权像中,脑脊液呈白色,脑灰质呈中灰色,脑白质呈深灰色。

T2加权像能够更好地反映脑部异常情况。

2. 胸部(Chest)2.1 胸腔(Thorax)在胸腔的磁共振扫描中,常用的基本序列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增强扫描。

通过这些序列,我们能够全面了解胸腔内部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异常情况。

2.2 心脏(Heart)对于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脏异常,我们采用特殊的心脏序列。

其中,心脏T1加权像能够提供心脏的解剖结构,而心脏功能扫描则可以评估心脏腔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3. 腹部(Abdomen)3.1 肝脏(Liver)肝脏磁共振扫描的基本序列主要有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增强扫描。

借助这些序列,我们能够评估肝脏的解剖结构、肿瘤的位置、大小、性质等,并对肝脏功能进行全面评价。

3.2 胰腺(Pancreas)胰腺磁共振扫描通常采用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增强扫描。

这些序列能够清晰显示胰腺的解剖结构,评估胰腺的血供情况以及检测胰腺疾病。

4. 骨骼(Skeletal)4.1 骨髓(Bone Marrow)骨髓的磁共振扫描常采用T1加权像和STIR序列。

磁共振序列解读

磁共振序列解读

磁共振序列解读磁共振序列是指在核磁共振成像(MRI)中使用的一组特定的脉冲序列和参数。

这些序列决定了MRI图像的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磁共振序列及其解读:1. T1加权序列:T1加权序列使用长TR(重复时间)和短TE(回波时间),以强调组织的长T1弛豫时间,如脂肪和液体。

在T1加权图像中,脂肪呈现为亮信号,而水和其他组织则呈现为暗信号。

这种序列适用于解剖学结构的显示。

2. T2加权序列:T2加权序列使用短TR和长TE,以强调组织的长T2弛豫时间,如液体和炎症区域。

在T2加权图像中,水和炎症区域呈现为亮信号,而脂肪和其他组织则呈现为暗信号。

这种序列有助于检测病变、水肿和炎症。

3. T2星状序列:T2星状序列是一种特殊的T2加权序列,通过使用长TE和梯度回波(GRE)得到。

它可以显示磁敏感性伪影,如金属植入物周围的信号失真。

在T2星状图像中,金属植入物周围的区域呈现为黑色信号,而其他组织则呈现为亮信号。

4. 脂肪抑制序列:脂肪抑制序列通常用于抑制脂肪信号,以提高对其他组织的对比度。

常见的脂肪抑制序列包括脂肪饱和和化学抑制。

这些序列对于检测病变中的液体或增强剂非常有用。

5. 弥散加权序列:弥散加权序列用于评估水分子在组织中的自由扩散程度。

通过使用多个不同的梯度方向和强度,可以获得弥散加权图像。

这些图像可用于评估脑卒中、肿瘤和白质疾病。

总之,磁共振序列是通过使用不同的脉冲序列和参数,以及特定的图像处理技术,来产生MRI图像的方法。

每种序列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解释方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疾病。

磁共振常用序列解读

磁共振常用序列解读

磁共振常用序列解读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在MRI中,不同的序列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以便医生更好地诊断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磁共振序列及其解读:1.T1加权成像(T1WI):这种序列对组织的T1弛豫时间敏感。

在T1WI上,脂肪和骨髓质通常显示为高信号,而骨皮质和空气则显示为低信号。

2.T2加权成像(T2WI):这种序列对组织的T2弛豫时间敏感。

在T2WI上,骨髓质通常显示为高信号,而脂肪则显示为低信号。

3.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这种序列对组织中氢质子的密度敏感。

在PDWI上,脂肪和骨髓质通常显示为高信号,而水和蛋白质则显示为低信号。

4.流体动力学成像(FHI):这种序列可以检测组织中流动的液体,例如血液或脑脊液。

在FHI上,流动的液体显示为高信号,而静止的液体则显示为低信号。

5.扩散加权成像(DWI):这种序列可以检测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情况。

在DWI上,水分子的扩散情况可以反映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状态。

6.灌注加权成像(PWI):这种序列可以检测组织中的血流灌注情况。

在PWI上,血流灌注的情况可以反映组织的代谢和功能状态。

7.增强成像(CEI):这种序列通常在注射造影剂后进行,以便更好地观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状态。

在CEI上,增强的组织通常显示为高信号。

以上是磁共振成像中常见的序列类型,每种序列都有其独特的成像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序列来获取所需的信息。

磁共振常规检查序列

磁共振常规检查序列

一、颅脑磁共振检查技术1\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DWI,矢状面的T1WI,颅脑外伤患者加做T2 Flair序列。

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

一、眼部磁共振检查技术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相宜的快速序列,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扫描T1WI,或沿检查侧视神经走向设定斜状面T1WI。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如脂肪抑制技术等二、肝脏磁共振检查技术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T1WI。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或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

部分病例可可根据需要增强后延迟扫描,延迟时间通常为5-30分钟三、肾脏磁共振检查技术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T1WI。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四、前列腺检查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以前列腺为中心常规行横断面、矢状面T1WI、T2WI,了解前列腺肿瘤侵犯者可行冠状面T2WI。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

五、盆腔磁共振检查技术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矢状面T1WI和T2WI。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六、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2WI,冠状面屏气重T2WI脂肪抑制序列。

七、四肢骨骼、肌肉磁共振检查技术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 和脂肪抑制序列T2WI,矢状面T1WI 脉冲序列:TSE、GRE八、四肢关节磁共振检查技术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 ,矢状面或冠状面T1WI和T2WI。

磁共振各序列的时间。

磁共振各序列的时间。

磁共振各序列的时间。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产生身体内部图像的技术。

在MRI扫描过程中,不同的成像序列(protocols)被用于捕捉不同类型的组织和病理信息。

每种序列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参数,这些参数包括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和反转时间(TI),它们对成像质量和所需时间有直接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MRI序列及其大致时间范围:1. T1加权序列(T1WI)TR:短,约几百毫秒(ms)TE:短,通常小于20msT1加权成像对解剖细节的显示非常好,常用于评估大脑、脊髓和关节等的结构。

2. T2加权序列(T2WI)TR:长,通常超过2000msTE:长,通常在80-100ms左右T2加权成像能够很好地显示水分和其他液体,对于检测炎症、水肿和某些肿瘤非常有用。

3. FLAIR(流体衰减反转恢复)TR:非常长,通常超过5000msTE:中等至长,通常在100-150ms之间TI:中等,通常在1500-2500ms之间FLAIR序列特别适用于检测大脑的水肿和病变,如多发性硬化斑块。

4. DWI(扩散加权成像)TR:中等至长,通常在3000-5000ms之间TE:短至中等,通常在60-100ms之间DWI能够检测早期脑梗死和其他类型的组织扩散异常。

5. GRE(梯度回波)TR:短至中等,通常在400-800ms之间TE:非常短,可以小于10msGRE序列常用于检测出血和微小血管异常。

6. EPI(回波计划成像)TR:非常短,通常在2000-3000ms之间TE:非常短,通常小于50msEPI是功能MRI(fMRI)和DWI的基础,能够快速获取图像。

注意事项实际扫描时间还受到扫描区域大小、所需的空间分辨率、序列的具体参数设置以及机器的性能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厂家的MRI设备以及不同的软件版本可能会有不同的最优参数设置,因此上述时间仅供参考。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或技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诊断需求选择合适的序列和参数设置。

磁共振序列对照表

磁共振序列对照表

氢质子)在强磁场中磁化,梯度场给予空间定位后,射频脉冲激励特定进动频率的氢质子产生共振,接受激励的氢质子驰豫过程中释放能量,即磁共振信号,计算机将MR信号收集起来,按强度转换成黑白灰阶,按位置组成二维或三维的形态,最终组成MR图像。

二、磁共振T1与T2区别T1:1、脑脊液低信号2、白质高信号、灰质比白质信号低3、通过弛豫时间看T2:与T1相对应,1、脑脊液高信号2、白质低信号、灰质比白质信号高3、通过弛豫时间看,不过有的片子不提供T1压水:一般不做,就是质子成像,质子多的组织信号高。

T2压水:与T2对比,水明显变低,这可以通过白质灰质对比看。

T1强化:血管处及脉络丛信号明显增高。

1、T1观察解剖结构较好。

2、T2显示组织病变较好。

3、水为长T1长T2,脂肪为短T稍长T2。

4、长T1为黑色,短T1为白色。

5、长T2为白色,短T2为黑色。

6、水T1黑,T2白。

7、脂肪T1白,T2灰白。

8、T2对出血敏感,因水T2呈白色三、不同组织磁共振信号汇总脂肪、骨髓:不论在T1WI、T2WI和PDWI (质子加权像)图像上均呈高信号肌肉、肌腱、韧带:肌肉在T1WI、T2WI和PdWI上均呈中等强度信号(黑灰或灰色)。

肌腱和韧带组织含纤维成分较多,其质子密度低于肌肉,其信号强度较肌肉组织略低,该组织也有长T1和短T2,其MR信号为等信号或较低的信号。

骨骼、钙化:T1WI、T2WI和PDWI 图像上均呈信号缺如的无(低)信号区。

软骨:在T1、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不高,呈中低信号气体:在T1WI图像上呈低信号,T2WI图像上也成明显的低星号。

气体均表现为黑色无信号区。

血流:快速流动的血液因其“流空效应”,在各种成像上均低(无)信号血管影;而缓慢或不规则的血流,如:湍流、旋流等,血管内信号增加且不均匀。

淋巴结:淋巴结组织的质子密度较高,且具有较长的T1和较短的T2弛豫特点。

根据信号强度公式,质子密度高,信号强度也高。

但在T1WI时,因其长T1特点,使其信号强度不高,呈中等信号;而在T2WI上,因其T2不长,使信号强度增加也不多,也呈中等信号。

磁共振常用序列解读 -回复

磁共振常用序列解读 -回复

磁共振常用序列解读-回复标题:磁共振常用序列解读:深入理解MRI引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原理的无创影像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研究和治疗过程中。

在磁共振成像中,不同的序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患者病情。

本文将逐步介绍磁共振常用序列的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MRI。

一、T1加权序列(T1-weighted sequence)T1加权序列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时间参数,使得信号灵敏度增加,提高组织对比度的序列。

在T1加权序列中,脑脊液(CSF)呈黑色,脂肪组织呈白色,灰质和白质呈灰色。

这种序列对于显示解剖结构和病变的边缘具有较好的效果。

二、T2加权序列(T2-weighted sequence)T2加权序列是通过改变时间参数,使得水分子信号强度增加,增强了组织对比度的序列。

在T2加权序列中,脑脊液(CSF)呈白色,脂肪组织呈黑色,灰质和白质呈灰色。

这种序列对于显示肿瘤、水肿和炎症等病变具有较好的效果。

三、弥散加权序列(Diffusion-weighted sequence)弥散加权序列是通过引入梯度强度来衡量水分子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进而反映组织内部微观结构的序列。

在弥散加权序列中,水分子的运动越受限制,信号越强,显示为高信号区域。

这种序列可用于评估脑梗死、颅内肿瘤和炎症的程度。

四、灌注加权序列(Perfusion-weighted sequence)灌注加权序列是通过监测对比剂在动脉和脑组织间的转运速率,显示脑灌注情况的序列。

根据对比剂的到达时间和对比剂浓度的动态变化,可以得到灌注参数,如平均灌注强度(mean transit time,MTT)和灌注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

这种序列可以用于评估脑血管疾病和肿瘤血供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序列
T1WI 短TR 300-500 T2WI 长TR>2000 PDWI 长TR>2000
短TE 10-20 长TE>80 短TE 10-20
MR信号:与TR、PD成正比,与TE成反 比
扫描时间:常规SE序列、单层面时
T= TR * NPE(相位编码数)* NSA(采集 次数)*层面数
MR信号以T2*方式衰减,因为磁场不均匀 无法去除
激励脉冲可使用90度,或小于90度, 为节省时间,一般使用小于90度
梯度回波序列分为扰相梯度回波、稳态梯 度回波两类,因为横向M处理不同
扰相梯度回波
在下一次射频脉冲前,使用梯度脉冲破 坏残余的横向M,即使用扰相梯度
在TR固定时,由于TR<T1,多次射频 脉冲激励后,纵向M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长,病灶信号逐渐相对增强(较背景)
TSE/FSE序列
每个回波有不同的相位编码梯度GPE 不同TE的信号充填于同一K空间 不同TE的MR信号用于一组图像 图像的TE为有效TE,即充填于K空间中心的
MR回波的TE,也就是决定图像权重的TE 选择不同的TR、有效TE可获得T1WI、
信号 单幅图像扫描时间不变,总的扫描时间大幅
降低 最多可扫描的层面:TR/TE TSE时,T因子(回波链长)增加,最多可扫
描层数降低
多层面技术示意图
梯度回波(FFE、GRE)
不使用180°再聚焦脉冲
通过使用梯度使自旋质子失相位,然后第 二个梯度(方向相反)使质子重新聚相位, 从而获得的回波
通过插值,单次激发重建出一幅完整的图像 速度明显提高,一般扫描1层仅需1-2秒,可
屏气。不能屏气时呼吸运动伪影也不明显 图像SNR相对较差,为提高SNR,也可使用多
次激发及K空间节段充填技术。 常用于水成像,及快速T2WI
多层面技术
在SE、TSE、GRE等序列,由于TR远比TE长 为节省等待时间,采用多层面相继激发采集
PDWI、T2WI 后面的回波信号逐渐降低,因为T2弛豫
TSE的K空间充填
SE和TSE的K空间充填
TSE/FSE序列特点
极大降低扫描时间,减少运动伪影可能 扫描时间 = TR * NSA * NPE/Echo train
length*层数 可单次激发产生一幅图像,也可多次激发 K空间节段充填 基本保持了SE序列的特点,信噪比稍差,因
T2*WI:长TR(>500),长TE>30,小翻 转角<10
注意:翻转角
扰相GRE特点
由于不使用180反转脉冲,磁场不均匀不能消 除,MR信号以T2*衰减
于T1及质子密度(PD)的不同 T2WI:长TR、长TE,信号对比主要源
于T2及质子密度(PD)的不同 PDWI:长TR、短TE,信号对比主要源
于质子密度(PD)的不同
怎样的TR、TE算长、算短呢? 不同的序列是不同的
短TR、短TE——T1WI 长TR、长TE——T2WI 长TR、短TE—— PDWI 为什么?
CE-FFE T1、GRE、FLASH 扰相梯度回波时序图
梯度回波特点
由于不使用180反转脉冲,磁场不均匀 不能消除,MR信号以T2*衰减
使用<90激励脉冲,TR、TE相对SE序 列设置不同对比权重
T1WI:短TR(<150),短TE<10,大翻 转角>30
为后面的回波因T2衰减信号降低 脂肪在TSE序列图像比SE序列信号强,在
T2WI尤其明显 磁敏感伪影甚至比SE序列还要少
ssh-TSE,HASTE
序列:TSE,进行128次180度脉冲 获得128个回波,充填K空间128步相位线
(一半K空间) 利用K空间对称的特点,使用半傅立叶技术,
SE序列特点
是最基本的成像序列 图像信噪比高,图像稳定性高,有利于
图像的横向及纵向比较 磁敏感伪影少,因为180脉冲 成像时间长是其最大的缺陷,尤其是
T2WI 射频吸收率(SAR)高
T1时间测量:序列的各项参数不变,仅 改变TR时间,不同的TR时间显示的不 同T1权重,测量FID信号变化,通过计 算得出组织T1时间。所用的TR越多, 测量越准确。常用部分饱和序列。
MRI基本脉冲序列
MR信号对比来源于组织固有对比
质子密度 T1 T2 T2* 弥散 流动 磁化传递
扫描序列
不同的射频脉冲、不同的梯度、在时间 上的不同组合
目的:突出表现组织的固有特性,如T1、 T2、弥散、流动等
自旋回波(spin echo)SE
自旋回波:通过180°再聚焦脉冲使得 自旋重新聚焦而获得的回波信号
T2时间测量:序列的各项参数不变,仅 改变TE时间,不同的TE时间显示的不 同T2权重,测量SE信号变化,通过计算 得出组织T2时间。所用的TE越多,测 量越准确。常用SE序列。
SE双回波、多回波序列
不同回波信号充填不同K空间 一个扫描序列可重建出两组或多组图像
不同TE的图像,如PDWI、T2WI 后面的回波信号逐渐降低,因为T2弛豫 一般都使用长TR 血管瘤“灯亮征”,多回波时,随TE延
SE回波信号:较FID信号小,因为T2衰 减
SE回波衰减速度:失相位,T2*衰减
SE回波信号的优势,稳定、可靠。
因为90度脉冲关闭后,FID消失很快, 马上采集则因为脉冲的干扰,信号基线 很不稳定。这就是很少利用FID信号的 原因

SE序列的加权图像
通过设置不同的TR、TE T1WI:短TR、短TE,信号对比主要源
至少需要两个射频脉冲,一个90°激励 脉冲,一个或多个 180°再聚焦脉冲
激励脉冲可以是小余90°的 例外:刺激回波,不需要180°再聚焦
脉冲,仅仅通过多个90°脉冲获得,也 是自旋回波
自旋回波(spin echo)时序图
SE形成机制
T2衰减:TE时间后SE回波的最大幅度 与FID信号最大幅度相比的衰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