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状况及防制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疑似疫情,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 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并确认后, 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发现疑似疫情,畜主应限制动物移动;对疑似患病动物应 立即隔离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开展 实验室诊断确诊后,对患病动物全部扑杀。病畜的同群畜 实施隔离 患病动物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乳、乳制品等进 行无害化处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追踪;对同群动 物进行检测。对患病动物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严格进 行消毒
布鲁氏菌病诊断4
• 布鲁氏菌的形态学特点 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或短杆状、边缘稍凸或 直,末端钝圆,初次分离时多呈球状、球杆 状或卵圆形,传代培养后渐呈短小杆状,无 鞭毛,不形成芽胞
人布氏杆菌病的预防
饲养人员每年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 患有布病的应调离岗位,及时治疗。 接羔 人员和疫苗免疫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戴 好手套、口罩,处理完毕后使用消毒液清 洗手、衣服及可能被污染的部位 布病实验室研究人员要在生物安全柜、P3 实验室严格按着相关的SOP程序进行
人布氏杆菌病的治疗2
抗菌治疗:急性期要以抗菌治疗为主 常用抗生素有链霉素、四环素族药物、磺胺类及三甲氧苄 氨嘧啶(TMP) ,另外利福平、氨苄青霉素也可试用 通常采用: 链霉素加四环素族药物; TMP加磺胺类药或加四环素族药 利福平为脂溶性,可透过细胞壁,抗菌谱较广,值得试用 为了减少复发,上述方案的疗程均需3~6 周,且可交替 使用上述方案2~3 个疗程。疗程间歇5~7 天
布鲁氏菌病诊断2
病原学诊断 显微镜检查 采集流产胎衣、绒毛膜水肿液、肝、 脾、淋巴结、胎儿胃内容物等组织, 制成抹片,用柯兹罗夫斯基染色法染 色,镜检,布鲁氏菌为红色球杆状小 杆菌,而其它菌为蓝色
布鲁氏菌病诊断3
细菌分离培养 新鲜病料可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然后进 行菌落特征检查和单价特异性抗血清凝集 试验。为使防治措施有更好的针对性,还 需做种型鉴定 如病料被污染或含菌极少时,可将病料用 生理盐水稀释5~10倍,健康豚鼠腹腔内注 射0.1~0.3mL/只。如果病料腐败时,可接 种于豚鼠的股内侧皮下。接种后4~8周, 将豚鼠扑杀,从肝、脾分离培养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 及防治方法
刘晓松 研究员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兽医所 2011、10 简阳
布鲁氏菌病
定义: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 的一种全世界广泛分布的人兽共患慢性细菌性传 染病, 严重威胁着人和多种动物的生命健康 分型:1970年,在国际细菌命名会上将布鲁氏菌 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分别是: 1、羊布鲁氏菌(B.melitensis) 2、牛布鲁氏菌(B.abortus) 3、猪布鲁氏菌(B.suis) 4、绵羊布鲁氏菌(B.ovis) 5、犬布鲁氏菌(B.canis) 6、沙林鼠布鲁氏菌(B.neotomae)
布鲁氏菌的传播特点
人感染布病主要为羊种布鲁氏菌 人感染布病主要呈散发性发病。而动物 可集中发病 动物传播方式很多,经皮肤、粘膜、呼 吸道、消化道均可感染
布鲁氏菌病诊断1
血清学诊断 诊断方法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 试管凝集试验(SAT) 全乳环状试验(MRT) 补体结合试验(CFT)
2000
1500
1000 475 336 512 302 133 156 274 249 37 29 183 43 38 102 85 21 73 10 7 65 36 31
500
343 160
0
锡林郭勒盟 乌兰察布市 呼伦贝尔市 齐齐哈尔市 黑河市 佳木斯市 大同市 晋中市 忻州市 张家口市 承德市 邯郸市 榆林市 延安市 渭南市 松原市 白城市 长春市 锦州市 葫芦岛市 抚顺市 巴音郭楞 阿勒泰地区 塔城地区 菏泽市 东营市 济宁市 洛阳市 驻马店市 南阳市
我国布病疫情流行的地区
内蒙古、新疆、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 山西、山东、河南、广西,浙江省也出现了 近 20年首发病例
2008年全国人间布病普查 居前六位的省
内蒙古 山西 黑龙江 河北 吉林 陕西
近5年全国布病发病人数统计(单位:人)
疫情的分布及程度
2006年布病病例前10位省(区)居前3位的市(州、盟) 3000 2610 2500 1951 1818 1711 1788 1692
动物布病临床表现
动物布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生殖道,一 般情况下,不表现明显的全身性疾病 雌性动物,没有预兆流产是最普遍的表现 公畜,最普遍的症状是单侧或双侧附睾炎和 睾丸炎。公畜生殖道的感染导致生育降低或 不育 感染猪型布鲁氏菌的人和动物可能发展为关 节炎,尤其在肢体的大关节或腰部脊椎。腰 部脊椎的损伤导致组织坏死、瘫痪
动物布病预防
加强检疫,引种时检疫,引入后隔离 观察一个月,确认健康后方能合群 羊定期预防注射,疫苗有布鲁氏菌牛 19号弱毒菌苗、冻干布鲁氏菌羊5号弱 毒菌苗;或猪2号弱毒苗,免疫期1年 严格消毒,对病畜污染的圈舍、运动 场、饲槽等消毒;乳汁煮沸消毒;粪 便发酵处理 用健康公畜的精液人工授精或配种。 淘汰阳性母畜
预防布病注意事项

被污染的畜舍、运动场、饲槽、水槽等用10%石灰 乳或5%热火碱水严格消毒;病畜分泌物、排泄物等 应做无害化处理或消毒深埋

兽医、病畜管理人员、接羔员、屠宰加工人员,要 严守卫生防护制度,特别在产仔季节更要注意 最好在从事这些工作前1个月进行预防接种,且需 年年进行

布病疫情报告与处理
布病控制标准
控制标准 连续2年以上具备以下3项条件: 对未免疫或免疫18个月后的动物,牧区抽检3000份血清 以上,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抽检1000份血清以上,用试管 凝集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进行检测。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 羊、鹿0.5%以下,牛1%以下,猪2%以下。 补体结合试 验阳性率:各种动物阳性率均在0.5%以下 抽检羊、牛、猪流产物样品共200份以上(流产物数量不 足时,补检正常产胎盘、乳汁、阴道分泌物或屠宰畜脾 脏),检不出布鲁氏菌 患病动物均已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布病感染途径
布鲁氏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泌尿 生殖道,以及损伤或未损伤的皮肤等多种 途径传播,通过接触、吸入、食入带菌的 物质而引起感染 布鲁氏菌优先定居于怀孕动物的生殖道, 妊娠子宫尿囊内的液体因子,能够刺激布 鲁氏菌的生长。随后感染扩散到胎儿,引 起流产
人布病临床表现
人的布病主要是一种网状内皮系统疾病。 可能出现一种温和的淋巴结病,脾肿大和 肝肿大。在发病后的2 ~3周,开始出现 症状。临床症状是非特异的,并且包括间 歇性发热和盗汗,寒战,疲劳、肌肉和关 节痛、背痛,精神抑郁、失眠。感染的特 异性临床表现包括关节炎、骨髓炎和心内 膜炎
布鲁氏菌病概况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法定 传染病,我国将布病列为二类传染病。进
入21世纪,我国疫情强势走高,每年的报 告发病人数逐年上升,由全部37种报告传 染病的第17位升至2006年的第10位
世界布病疫情简述
1860年,Morson对布病做了系统地描述, 1887年Bruce首次从因布病死亡的士兵脾中 分离到布鲁氏菌,至今已有近150年历史目 前,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70多个 国家和地区有人、畜布病的存在和流行
人布氏杆菌病的治疗1
治疗 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 休息。急性期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除上厕所外,一般不 宜下床活动;间歇期可在室内活动,也不宜过多 饮食。应增加营养,给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并给足够水分及电解质 避免感冒。每日温水擦浴并更换内衣 高热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温,持续不退者也可用退热剂;中 毒症状重、睾丸肿痛者可用皮质激素;关节痛严重者可用 5%~10%硫酸镁湿敷;头痛失眠者用阿斯匹林、苯巴比 妥等 医护人员应安慰病人,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以树立信心
内具有逃避巨噬 细胞杀伤作用能力。其可在巨噬细胞 内的吞噬体迅速酸化使布鲁氏菌在其 内存活和复制,因此巨噬细胞内的吞 噬体对布鲁氏菌有保护作用,最终使 布鲁氏菌达到一定数量而向其他宿主 细胞扩散
布鲁氏菌病的致病性
布鲁氏菌可以经过破溃或完整的皮肤侵入人体,同 样它可以经过眼结膜、消化道粘膜、阴道及生殖器 粘膜侵入机体。但不同菌种对不同动物的致病力不 同 羊的布病主要由羊种和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引起, 但亦存在牛种菌转移到羊和猪,致使羊、猪感染的 报导,也有羊种菌转移到牛体的报导 各种布鲁氏菌对人均有致病性,致病性依次为羊种 菌最强,猪种菌次之,牛种菌最弱
我国布病疫情情况
在我国31个省市和地区中有25个省市和地区有 布病存在和流行 近年,随着牛羊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布病感染 又出现增加的趋势。2008年,卫生部统计全国 共报告发病27767例,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疫情报告统计全国新发报告37104例 布病病人,超过了2008年报告数的33.63%,至 此布病新发病人报告数已连续17年增加,发病 率已经是1992年的140倍
布病的传播因子1
流产物:60%的细菌是从流产物中分离 乳及其制品:污染奶含菌可达 100 ~5000个菌/ml,可造成城镇居民布 病上升 内脏和肉:以肝、脾为主,尤其是脾脏, 可感染屠宰及食品加工人员
布病的传播因子2
皮毛:制革工,毛纺厂职工,选毛工 感染机率最大 布病病人的乳汁,脓汁,尿,阴道分 泌物及精液:可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感染 其它:污染的尘、土、水等
布病净化标准
净化标准 连续3年以上具备以下3项条件: 羊血清学检查阳性率在0.1%以下、猪在 0.3%以下;牛、鹿0.2%以下 抽检羊、牛、猪等动物样品材料检不出布 鲁氏菌 患病动物全部扑杀,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衷心祝愿畜牧 工作者平安健康!
内蒙 黑龙江 山西 河北 陕西 吉林 辽宁 新疆 山东 河南
动物布病情况
• 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兽医部门检出 的布病阳性牲畜数量也逐年增加,2005年 全国共报告畜间布病疫点351个,2006年 全国报告畜间布病疫点已达1178个
布鲁氏菌胞内生存机制1
布鲁氏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 当布鲁氏 菌与细胞接触时,细菌可以通过受体分子 进入细胞。布鲁氏菌在细胞内首先定位 于早期吞噬体,然后在胞内改变其运输方 向,最终抵达其胞内复制部位内质网,开 始大量复制。这种复制既不影响细胞的 基本功能,也不诱导细胞的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