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农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农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

我国绝大部分青少年生活在农村,而当前日益严重的农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

一些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农村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情况出现增多趋势。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的新现象,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或为生计而忙于奔波,无暇照顾子女生活和平时的活动,由于对孩子疏于管教,往往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另外,农村学生由于受不良消费习惯的影响或交友不慎走上歧途的较多。

2、结伙作案的增多。

学生在学校容易形成“小团体”,拉帮结伙,容易相互影响,其中一人有犯罪意识,就可能形成共同作案,也容易得逞,且作案前很多也有策划、分工。

农村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就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社会上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灵的冲击、腐蚀是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严重化的主要社会根源。

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而不稳定的时期。

黄赌毒或其它不良现象在社会上蔓延,使学生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念和心理需求,盲目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不安于学校条件差和家庭生活苦的现状,这些利欲转化为潜在的消极因素,成为违法犯罪意念的“恶性肿瘤”。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

所以,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家庭结构失调、不正确的家教使学生形成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

所以,家庭的不良因素也是导致学生违法犯罪的又一个原因。

如:保护过度的溺爱型、外出做工的放任型、不良影响的粗暴型等几种家庭教育类型都容易引发不良后果。

三、学校因素
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严重化,学校教育不力、管理不严是又一原因。

近年来,学校在对学生法制教育上作了很多努力,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具体表现在:
1、缺乏具有现场氛围的法制教育,部分学校存在注重文化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的现象。

目前,农村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条件还有欠缺,一般学校把考试成绩作为评选先进班级、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把升学率作为硬任务,思想教育是
软任务。

因而,工作中不能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

2、有的教师育人方法单一、粗暴,未能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缺少心理疏导的措施和方法。

四、学生自身因素
认知能力低、自控能力差是学生犯罪的内因。

学生的特点是: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易于冲动。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面临转型,表现为自我意识的加强、情绪上不稳定、易于冲动、自控能力差,因而一旦遇到外界的不良诱因,很容易走入岐途。

再加上有的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一切以个人喜怒好恶为中心,以江湖义气为重,结果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个未成年人出现了偏差,就会影响他的人生。

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要有效防范,创造良好社会氛围,使农村在校学生得以健康成长。

一、向农民开展法制宣传,使农民家长自觉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
l、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农民父母对子女教养认知水平偏低,所以应加大农村法制宣传力度,不要走过场,而要多宣传依法维权的手段及方法,培养农民家长的法制意识。

2、家长要注重孩子的交友的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地预防和矫治,但切莫采用暴力手段解决,而要多想办法与孩子交流沟通,以便及早发现情况,即使有“苗头”,也可以完全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

3、村委会要关注、关心“留守儿童”。

据不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讲:父母外出打工,他们有过被遗弃的感觉,有困难、困惑不知向谁倾诉。

建议农村中外出打工的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回家看望孩子(或想办法把孩子带到打工地的学校就读),加强与子女感情的交流,共青团成员、村妇女主任、村治保主任可组织成立学生学习小组,召集村里的“留守儿童”参加,相互间进行生活帮助及感情交流。

二、学校应采用多种方式教育陶冶学生的德行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要加强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放在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位子。

1、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善育人方法,多奖励美德。

教师要善于以身作则,通过个人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多进行逆境、挫折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自己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任何时侯都不要
超越人的“伦理底线”,要有战胜挫折的勇气与信心,以此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格。

2、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意识。

教育学生当自己遭遇不法侵害时,要及时向家长、教师汇报,要放宽心胸,有事不要深藏在心里,要说出来,要学会去跟别人沟通,不要逞一时之能,而要增强自我防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3、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思维发展、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心理困惑最大时期。

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甚至误入歧途。

学校要针对性的建立心理咨询室,设心理辅导教师,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发现与矫治。

也可引导学生上专业心理辅导网站。

三、采用多种措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1、在法律保障方面,进一步完善对青少年各项权利的保护力度,保障青少年的受教育的权利,减少农民教育负担,减轻学业负担,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了一定的生活补助,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力度。

2、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一个惩诫教育制度,对个别品行不端、性质恶劣、屡教不改的学生,应给予一定的、适当的惩诫教育(不是体罚),没有惩诫的教育应该是一种不完善的、残缺的教育。

3、要进一步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有关部门要严格管理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经营场所,取缔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黑网吧”;推广一批内容健康的网站,净化青少年网上空间。

公安机关可在学校附近设治安值勤室或报警点,加强校园周边的巡逻。

四、加强和改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拓宽农村青年就业渠道
要加强农村网站建设,用丰富健康的内容吸引学生,增强对社会的服务和对青少年的职业教育功能;创造条件,建适合农村生存发展的新型农村职教学校,允许农村学生在中学阶段自由转学到职教学校,不收或少收学费;可举办各种中短期技能培训班,也可利用假期让农村学生学会一门谋生的技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最终改善农村整体经济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