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全部复习

合集下载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配套课件:3.1.1 水的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配套课件:3.1.1 水的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

因水的电离正向是吸热的,故升高温度, KW增大;温度不变,
KW不变。故B、D正确。
【警示钟】
该题容易错选A。原因在于错误地认为加入氨水后水的电离平 衡逆向移动,所以溶液中[OH-]降低。而实际上水的电离平 衡逆向移动的原因是因为氨水电离出的OH-抑制了水的电离, [OH-]是增大的。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一同”“五不同”
一、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特别提醒】(1)水的电离平衡遵循化学平衡的一般规律,归
纳为:
﹒﹒﹒ ﹒﹒﹒﹒ ﹒﹒﹒﹒
(2)KW的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溶液。
(3)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和H+的浓度都是相等的。
﹒﹒﹒﹒﹒
【典例1】(双选)(2012·塘沽高二检测)25 ℃时,水的电离达
(2)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 ①一元弱酸和弱碱直接写一步电离,如
”连接。
CH3COOH
NH3·H2O
CH3COO-+H+,
NH4++OH-。
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主要进行第一步电离,第二步电离较第 一步更微弱,如 H2CO3 HCO3Fe(OH)3 H++HCO3- (主), H++CO32- (次)。 Fe3++3OH-。
③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书写电离方程式时一步写出,如
3.强、弱酸酸式盐的电离 (1)强酸酸式盐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与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不相 同。 如NaHSO4 ====Na++H++SO42- (水溶液中),
W
吸热 的可逆过程,故温度升高,K _____ 增大 。 ②水的电离是_____ W 温度 的影响,与[H+]、[OH-]的变 ③水的离子积常数只受_____ 化无关。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配套课件:1.3.1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化学电源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配套课件:1.3.1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化学电源

①酸性锌锰干电池
+ 2NH 4 + 2e ====2NH3+H2 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式:Zn+2NH4Cl====ZnCl2+2NH3+ H2 ②碱性锌锰干电池
--2e-====ZnO+H O 2 负极:Zn+2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n(OH) +2OHMnO +2H O+2e 2 2 2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Cu2+与Zn仍会反应。
2.形成原电池可加快反应速率。( √ ) 分析:形成原电池后,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转移到正极发生, 加快了反应速率。
3.原电池中外电路电子流动的方向是由正极流向负极,溶液中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 ) 分析:负极失电子,电子沿导线流向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
动。
4.所有化学反应的化学能均能直接转换成电能。( × ) 分析:只有放出能量的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才有可 能转换成电能。 5.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铜片是阳极,铜片上有气 泡产生。( × ) 分析:原电池中电极为正、负极,而电解池中电极为阴、阳 极,铜片为原电池的正极。
5.依据电极反应的现象判断
负极:溶解或减轻的一极 正极:增重或生成气体的一极
【特别提醒】依据电极材料判断电极时,一看电极材料的活 泼性,二看电解质溶液的情况。如:镁-铝,氢氧化钠溶液构 成的原电池,由于常温下铝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镁不 发生反应,故铝为负极,镁为正极。
【典例1】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溶液中, 一组插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则在两个原 电池中正极分别为( A.铝片、铝片 ) B.铜片、铝片

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同步练习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同步练习答案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基础知识1.人们把能够发生 叫做活化分子,同时把 称做活化能;2.我们用ΔH 表示 ,其单位常用 ;放热反应的ΔH 为 填正或负值;3.能表示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 ;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C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D .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只表示分子的个数B .热化学方程式中只需标明生成物的状态C .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D .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3.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 l +O 2 g = SO 2 g ΔH =-mol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Ss+O 2 g = SO 2 g ,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molB .S g +O 2 g = SO 2 g ,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molC .1mol SO 2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mol 硫和1mol 氧气的键能之和D .1mol SO 2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mol 硫和1mol 氧气的键能之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焓变是指1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 .当反应放热时ΔH >0,反应吸热时ΔH <0C .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质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 为“—”5.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放热最少的是 A .2A l + B l = 2C g ΔH 1 B .2A g + B g = 2C g ΔH 2 C .2A g + B g = 2C l ΔH 3 D .2A l + B l = 2C l ΔH 46.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A .分子个数 B .原子个数 C .物质的质量 D .物质的量 7.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将32g 硫分别在纯氧中和空气中完全燃烧,令前者热效应为ΔH 1,后者热效应为ΔH 2, 则关于ΔH 1和ΔH 2的相对大小正确的是 A .ΔH 1=ΔH 2 B .ΔH 1>ΔH 2 C .ΔH 1<ΔH 2 D .无法判断9.已知在1×105Pa,298 K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 2O g = H 2 g +21O 2 g ΔH = +242 kJ/mol B .2H 2 g + O 2 g = 2H 2O l ΔH =-484 kJ/molC .H 2 g + 21O 2 g = H 2O g ΔH =-242 kJ/mol D .2H 2 g + O 2 g = 2H 2O g ΔH =+484 kJ/mol 10.有如下三个反应方程式 H 2g +21O 2g =H 2Og ΔH =a kJ/molH 2g +21O 2g =H 2O l ΔH =b kJ/mol2H 2g +O 2g =2H 2O l ΔH =c kJ/mol 关于它们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a 、b 、c 均为正值 C .a =b D .2b =c11.含NaOH 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 .NaOHaq +HClaq =NaClaq +H 2Ol ;ΔH =+molB .NaOHaq +HClaq =NaClaq +H 2Ol ;ΔH =-molC .NaOHaq +HClaq =NaClaq +H 2Ol ;ΔH =+molD .NaOHaq +HClaq =NaClaq +H 2Ol ;ΔH =-mol 12.已知方程式2H 2g +O 2g =2H 2Ol ΔH 1=-mol,则关于方程式2H 2Ol =2H 2g +O 2g ; ΔH 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 .该反应的ΔH 2大于零C .该反应ΔH 2=-molD .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13.断裂以下的物质需要能量最多的是 A .HCl B .HBr C .HI D .HAt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实现H 2→H+H 的变化,要放出能量 B .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要吸收能量 C .金刚石在一定条件变成石墨要吸收能量 D .CaO 和水反应过程中焓变大于015.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像是;;23 molNO 2气体溶于水生成HNO 3和NO 气体,放出138kJ 热量 ;17.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 2H 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液态肼和 H 2O 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 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H 2Ol =H 2Og ΔH =+44kJ/mol;则16g 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BCD A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 18.用L 盐酸与L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 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 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如果用L 盐酸与L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 3·H 2O 代替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9.已知:H 2 g + 21O 2 g = H 2O g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 、b 、c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a : ;b : ; c : ; 2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 ΔH 0填“>”“<”或“=”;能力提升20.由金红石TiO 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TiO 2→TiCl 4 Ti 已知①Cs+O 2g =CO 2g ΔH =― kJ/mol ②2COg+O 2g =2CO 2gΔH =―566 kJ/mol ③TiO 2s+2Cl 2g =TiCl 4g+O 2g ΔH =+141kJ/mol 则TiO 2s+2Cl 2g + Cs =TiCl 4g+ 2COg 的ΔH = ;反应TiCl 4+2Mg =2MgCl 2+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cb 反应过程2H 2g+O 2gH 2g+1/2 O 2g能量H 2O gaMg−−−→−︒Al,C 800温度计硬纸板碎纸条是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基础知识1.反应热可分为多种,如: 、 、 等;,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 ,通常可利用 由实验测得;2.能源就是 ,它包括化石燃料 、 、 、 、 、 等;能源是 和 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和 ;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H 2SO 4和1mol BaOH 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B .在25℃、101 kPa,1mol S 和2mol S 的燃烧热相等C .CO 是不稳定的化合物,它能继续和O 2反应生成稳定的CO 2,所以CO 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01kPa 时,1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的是 A .C 6H 12O 6s+6O 2g = 6CO 2g+6H 2Ol ΔH =―a kJ /molB .CH 3CH 2OHl+21O 2g = CH 3CHOl+H 2Ol ΔH =―b kJ /mol C .2COg+ O 2g =CO 2g ΔH =―c kJ /molD .NH 3g+45O 2g = NOg+46H 2Og ΔH =―d kJ /mol3.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A .碳和二氧化碳B .1mol 碳和3mol 碳C .3mol 乙炔和1mol 苯D .淀粉和纤维素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 能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A .2CO g + O 2 g = 2CO 2 g ΔH = ―556 kJ/molB .CH 4 g + 2O 2 g = CO 2 g + 2H 2O l ΔH = —890kJ/molC .2H 2 g +O 2 g = 2H 2Ol ΔH =― kJ/molD .H 2 g + Cl 2 g = 2HCl g ΔH =― kJ/mol5.燃烧热与反应热的关系是 A .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类型 B .当一个反应是燃烧反应时,该燃烧反应的反应热就是燃烧热C .燃烧热不属与反应热,反应热是在25℃、101 kPa 下测定的,而燃烧反应的温度要高D .反应热有正负之分,燃烧热全部是正值6.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O 的燃烧热为283 kJ/mol,CH 4的燃烧热为890 kJ/mol,由1 mol CO 和3 mol 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A .2912 kJ B .2953 kJ C.3236kJD .3867 kJ7.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8.25℃、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 kJ/mol 、 kJ/molkJ/mol 、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s+错误!O 2g =COg ΔH =― kJ/mol B .2H 2g+O 2g =2H 2Ol ΔH = + kJ/mol C .CH 4g+2O 2g =CO 2g+2H 2Og ΔH = ― kJ/mol D .C 6H 12O 6s +6O 2g =6CO 2g+6H 2Ol ΔH =―2800 kJ/mol9. g 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 3-NH —NH -CH 3完全燃烧,放出50 kJ 热量,二甲基肼的燃烧热为 A .1000 kJ/mol B .1500 kJ/molC .2000 kJ/molD .3000 kJ/mol10.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H 2g+O 2g = 2H 2O1 ΔH =― kJ/molB .2H 2g+ O 2g = 2H 2O1 ΔH =+ kJ /molC .2H 2g+O 2g = 2H 2Og ΔH =― kJ/molD .H 2g+错误!O 2g = H 2O1 ΔH =― kJ/mol 11.下列能源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是 A .太阳能 B .潮汐能 C .电池产生的电能D .风能1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 H 2g+21O 2g =H 2Ol ΔH =―285kJ/mol ② H 2g+21O 2g =H 2Og ΔH =―mol ③ Cs+21O 2g =COg ΔH =― kJ/mol ④ Cs+ O 2g =CO 2g ΔH =― kJ/mol回答下列各问: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2C 的燃烧热为 ;3燃烧10g H 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4CO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3.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1 mol 水蒸气,放出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若1g 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则反应H 2g +21O 2g =H 2O l 的ΔH = 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 kJ/mol;14.硝化甘油C 3H 5N 3O 9,无色液体分解时产物为N 2、CO 2、O 2和液态水,它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已知20℃时,硝化甘油分解放出的热量为154kJ,则每生成1mol 气体伴随放出的热量为 kJ; 能力提升15.CO 、CH 4、均为常见的可燃气体;1等体积的CO 和CH 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2已知在101 kPa 时,CO 的燃烧热为283 kJ/mol;相同条件下,若2 molCH 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mol CO 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倍,CH 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120℃、101 kPa 下,a mL 由CO 和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b mLO 2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压强; ①若混合气体与O 2恰好完全反应,产生b mLCO 2,则混合气体中CH 4的体积分数为 保留2位小数; ②若燃烧后气体体积缩小了4a mL,则a 与b 关系的数学表示是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基础知识1840年,瑞士化学家盖斯通过大量实验证明, ,其反应热是 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 有关,而与反应的 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巩固练习1.已知H 2Og =H 2O l ΔH 1=―Q 1 kJ/mol C 2H 5OHg =C 2H 5OH l ΔH 2=―Q 2 kJ/mol C 2H 5OHg + 3O 2g =2CO 2g + 3H 2Og ΔH 3=―Q 3 kJ/mol若使23g 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Q 1+Q 2+Q 3kJ B .Q 1+Q 2+Q 3kJ C .+Q 2+Q 3kJ D .-Q 2+Q 3kJ 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 +21O 2g =ZnOs ΔH 2=― kJ/mol Hgl +21O 2g =HgOs ΔH 2=― kJ/mol 由此可知Zns + HgOs =ZnOs +Hgl ΔH 3 ,其中ΔH 3的值是 A .― kJ/molB .―molC .― kJ/molD .― kJ/mol3.已知CH 4g+2O 2g =CO 2g+2H 2Ol ΔH =―Q 11,2H 2g+O 2g = 2H 2Og ΔH =―Q 222H 2g+O 2g = 2H 2Ol ΔH =―Q 33;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 : 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物气体112L 标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 .4 Q 1+ Q 3B .4 Q 1+ Q 2C .4 Q 1+ Q 3D .4 Q 1+2 Q 24.在一定条件下,CO 和CH 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g + O 2 g = 2CO 2 g ; ΔH =―566 kJ/mol CH 4 g + 2O 2 g = CO 2 g + 2H 2Ol ; ΔH =―890 kJ/mol 由1molCO 和3molCH 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你 A .2912kJ B .2953kJ C .3236kJ D .3867kJ 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2O 2g SO 3g ΔH =―/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A . B .小于 C .小于 D .大于6.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40 kJ/mol,当它氧化生成1g 水时放出的热量是A .B .C .D .7.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Cs +O 2g =CO 2g ΔH =―mol2H 2g +O 2g =2H 2Og ΔH =―mol现有炭粉和H 2组成的悬浮气共,使其在O 2中完全燃烧,共放出的热量,则炭粉与H 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 B .1︰2 C .2︰3 D .3︰28.已知在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 2H 4为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这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又知:N 2g +2O 2g =2NO 2g ΔH =+molN 2H 4g +O 2g =N 2g +2H 2Og ΔH =-534kJ/mol 则肼与NO 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 .N 2H 4g +NO 2g =23N 2g +2H 2Og ΔH =+mol B .N 2H 4g +NO 2g =23N 2g +2H 2Og ΔH =-mol C .N 2H 4g +NO 2g =23N 2g +2H 2Ol ΔH =+molD .N 2H 4g +NO 2g =23N 2g +2H 2Ol ΔH =-mol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KNO 3s = 2KNO 2s +O 2g ΔH =+58kJ/mol Cs +O 2g = CO 2g ΔH =-94kJ/mol为提供分解1molKNO 3所需的能量,理论上需完全燃烧碳 A .58/94molB .58/94×2 mol C.58×2/94molD .94×2/58mol10.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 3OHg +H 2Og =CO 2g +3H 2g ΔH =+ kJ/mol②CH 3OHg +21O 2g =CO 2g +2H 2g ΔH =-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H 3OH 的燃烧热为 kJ/mol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CH 3OHl +1/2O 2g =CO 2g +2H 2g 的ΔH >- kJ/mol11.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 2O 3s+3COg =2Fes+3CO 2g ΔH =―/mol 3Fe 2O 3s+ COg =2Fe 3O 4s+ CO 2g ΔH =―/molFe 3O 4s+COg =3FeOs+CO 2g ΔH = +/mol写出CO 气体还原FeO 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 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1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 水蒸气放热,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若1g 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则反应H 2g +21O 2g = H 2Ol CO 2g+3H 2g能量 反应过程CH 3OHg +H 2Og 反应物的 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ΔH的ΔH = kJ/mol ;氢气的燃烧热为 kJ/mol ;13.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反应热,但可测出甲烷,石墨,氢气燃烧的反应热: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1=-molC 石墨+ O 2g= CO 2g ΔH 2=―393.5kJ/mol H 2g+21O 2g=H 2Ol ΔH 3=― kJ/mol ,则由石墨生成甲烷的反应热: C 石墨+ 2H 2g= CH 4g ΔH 4= ;能力提升14.已知H 2g 、C 2H 4g 和C 2H 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 kJ/mol、― kJ/mol 和― kJ/mol,则由C 2H 4g 和H 2Ol 反应生成C 2H 5OHl 的ΔH 为 A .― kJ/mol B .+ kJ/mol C .―330 kJ/molD .+330 kJ/mol15.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s、白+2HClaq =SnCl 2aq +H 2g ΔH 1②Sns、灰+2HClaq =SnCl 2aq +H 2g ΔH 2 ③Sns、灰Sns 、白 ΔH 3=+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ΔH 1>ΔH 2 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 .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16.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 4+5O 2=P 4O 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 别为:P —P a kJ/mol 、P —O b kJ/mol 、P=O c kJ/mol 、O=O d kJ/mol;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 ,其中正确的是 A .6a +5d -4c -12b kJ/mol B .4c +12b -6a -5d kJ/mol C .4c +12b -4a -5d kJ/molD .4a +5d -4c -12b kJ/mol17.为了提高煤热效率,同时减少煤燃烧时的环境污染,一般先将煤转化为洁净的燃料;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主要化学反应为:C+H 2O =CO+H 2,Cs 、COg 、H 2g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 O 2g= CO 2g ΔH 1=―393.5 kJ/mol H 2g+21O 2g=H 2Og ΔH 2=― kJ/mol COg +21O 2 g = CO 2 g ΔH 3=-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得下列循环图 试回答:1根据以上数据,请你写出Cs 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 2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1molCOg 和1molH 2g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molCg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填“多”或“少”; 3请你判断ΔH 1、ΔH 2、ΔH 3、ΔH 4之间的关系式 ; 4甲同学据此认为:“煤炭燃烧时加少量水,可以是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乙同学据此认为:“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直接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样多;”仅从能量观点看,甲、乙两同学观点正确的是 ,出现错误观点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C 2.D 3.D 4.D 5.A 6.D 7.B 8.B 9.AC 10.D 11.D 12.B 13.A 14.B 15.A 16.C 石墨,s+ 2H 2Og = CO 2g + 2H 2 g ΔH =+ kJ 3NO 2g + 2H 2Og = 2HNO 3aq + NOg ΔH =-138kJ17.1N 2H 4l+2H 2O 2l = N 2g +4H 2Og ΔH =- KJ/mol 2 3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18.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 2O 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偏小19.1代表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代表生成新键放出的能量 代表反应热2放热 < 20.—80 kJ/mol 防止高温下MgTi 与空气中的O 2或CO 2、N 2作用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1.B 2.A 3.B 4.B 5.A 6.B 7.B 8.D 9.C 10.D 11.C12.1 ①②③④;2 kJ /mol ;31425 kJ ;4COg+21O 2g =CO 2g ΔH =―mol; 13.H 2 g +21O 2 g =H 2O g ΔH =― kJ/mol 或2H 2 g + O 2 g =2 H 2O g ΔH =―mol ― ―Cs+H 2Og + O 2g−−→−∆1H COg + H 2Og ΔHCOg + O 2g +H 2g −−→−∆2H COg + H 2Og 21O 2gΔHP 4 P 4O 1014.4C3H5N3O9= 6N2↑+12CO2↑+ O2↑+ 10H2O .11 : 4 2CH4g+2O2g=CO2g+2H2Ol ΔH=― kJ/mol 3① ② b ≥45a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D 2.D 3.A 4.B 5.C 6.A 7.A 8.B 9.B 10.D11.COg+FeOs=Fes+CO2g ΔH=―/mol 12.H2g + 1/2O2g=H2Og;ΔH=-mol –13.– kJ/mol 14.A 15.D 16.A17.1Cs+H2Og=COg+H2g ΔH=/mol 2多3ΔH 1=ΔH 2+ΔH 3+ΔH 4 4乙甲同学忽略了煤与水蒸气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同步练习----第二章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基础知识1.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来表示,即: ,浓度的单位一般为 ,时间可以根据反应的快慢用、或表示;2.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测定的,包括能够直接观察的某些性质,如和 ,也包括必须依靠科学仪器才能测量的性质,如、、、等;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产物本身有较明显的颜色时,人们常利用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的速度;巩固练习1.现有反应4NH3+5O2=4NO+6H2O,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3、v O2、v NO、v H2O、表示,其关系正确的是A.4v NH3=5O2B.4 v NH3=5 v H2O C.4O2=5 v NO D.4 v NH3=5 v NO2.在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 A + n B p C;t秒末,A减少了1 mol,B减少了 mol,C 增加了 mol;则m∶ n∶ p应为 A.4∶5∶2B.2∶5∶4 C.1∶3∶2 D.3∶2∶13.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氨分解反应:2NH3N2+3H2;已知NH3起始浓度是mol/L,4s末为mol/L,若用NH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的速率,则v NH3应为A.0. 04 mol/L·s B.0. 4 mol/L·s C.1. 6 mol/L·s D.0.8 mol/L·s4.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mol/L·s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mol/L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越明显5.反应m A+n B p C,若v A=a mol/L·s 则用单位时间内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是A.m/pa mol/L·s B.pa/m mol/L·s C.ma/p mol/L·s D.mp/a mol/L·s 6.在10L 密闭容器里发生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反应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则此反应的速率v X可表示为 A.v NH3=mol/L·s B.v O2=mol/L·sC.v NO=mol/L·s D.v H2O=mol/L·s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减少了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 Yg Zg8.把气体和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时间/s10物质的量/molXYZ3Xg+Yg n Zg+2Wg;5min 末生成,若测知以Z 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L· min,则n 的值为A.4B .3C .2D .19.将物质的量均为物质A 、B 混合于5L 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B2C,在反应过程中C 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右图所示:1T 0对应的反应速率v 正 v 逆用“=”、“>”或“<”表示,下同; 2此反应的正反应为 热;填“放”或“吸”3X 、Y 两点A 物质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Y X ;4温度T <T 0时,C%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5若Y 点的C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则参加反应的A 物质的量为 mol ;若Y 点时所消耗时间为2min,则B 物质的反应速率为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基础知识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 ;2.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 ; 3.对于气体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减小容器容积相当于 ,反应速率 ,减小压强增大容器容积相当于 ,反应速率 ;4.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 ;5.升高温度,一方面通过提高温度使分子获得更高能量, 的百分数提高;另一个是因为含较高能量的分子间的 也随之提高;这两方面都使分子间的 的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因此也增大;6.催化剂能使发生反应所需的 降低,使反应体系中含有的 提高,从而使提高,反应速率增大;巩固练习1.下列方法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 .增加某一组分的浓度 B .增体系的大压强C .升高体系的温度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2.设反应C +CO 2 2CO 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 1,N 2+3H 2 2NH 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 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 1、v 2的变化情况为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 1增大,v 2减小 D . v 1减小,v 2增大 3.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 + H 2Og= COg + H 2g,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增加C 的量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 2,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的体积变大4.能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但不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B .增大气体压强C .升温D .使用催化剂5.Na 2S 2O 3溶液跟稀H 2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H S SO SO Na SO H O S Na 224242322+↓++=+;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中最先变浑浊的是 6.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 2A .全部B .①②⑤C .②D .②③反应反 应 物H 2O温度 Na 2S 2O 3 H 2SO 4 V℃v mLc molL -1v mLc molL -1mLA 10 5 10 5B 10 5 5 10C 30 5 5 10 D305510Y X C%T/℃T 07.100 mL 6 mol/L H 2SO 4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 .硫酸钠固体 B .水 C .硫酸钾溶液D .硫酸铵固体8.NO 和CO 都是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反应生成N 2和CO 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A .使用催化剂并不能改变反应速率B .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 .降低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D .降温可以加快反应速率9.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A .2SO 2+O 22SO 3B .CO+H 2OgCO 2+H 2C .CO 2+H 2OH 2CD .H ++OH-H 2O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化分子碰撞即发生化学反应 B .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碰撞次数C .某一反应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是个定值D .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1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 .对该反应体系加热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 .滴加少量的CuSO 4溶液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12.反应3Fes+4H 2O====Fe 3O 4s+4H 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试回答:1增加Fe 的量,其正反应速率 填变快、不变、变慢,以下相同; 2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3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 2使体系压强增大,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 4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 13.1将等质量的Zn 粉分别投入a :10 ml /L HCl 和b :10 ml /L 醋酸中;①若Zn 不足量,则反应速率a b 填>=或<= ②若Zn 过量,产生H 2的量a b 填>=或<= 2将等质量Zn 粉分别投入pH =1体积均为10 mL 的a :盐酸 b :醋酸中 ①若Zn 不足量,则反应速率a b 填>=或<= ②若Zn 过量,产生H 2的量a b 填>=或<=14.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放入盛有一定浓度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H 2的生成速率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t 1~t 2段速率变化的原因是 ,t 2~t 3是 ;能力提升15.“碘钟”实验中,3I -+S 2O -28=I -3+2SO -24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 -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 来度量,t 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① ② ③ ④ ⑤ c I -/mol·L -c S 2O -28/mol·L -t /st 2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 ;2显色时间t 2=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 2的范围为 填字母A . < B . ~ C . > D . 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16.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金属 质量/g 金属状态c H 2SO 4/mol·L -1V H 2SO 4/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丝 50 20 34 500 2粉末50203550t 132v3 丝 50 20 36 2504 丝 50 20 35 200 5 粉末 50 20 36 25 6 丝 50 20 35 1257 丝 50 35 50 508 丝 50 20 34 100 9丝50204440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17.硼氢化钠NaBH 4不能与水共存,也不能与酸共存;1将NaBH 4投入水中,可生成偏硼酸钠NaBO 2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一反应的实质是 ; 2将NaBH 4放入强酸溶液中,其反应速率比跟水反应 ,其理由是 ;18.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 -3+3HSO -3=3SO -4+3H ++ Cl —,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受H +浓度的影响,如图是用ClO -3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的图像;1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的原因是 ; 2纵坐标为v Cl —的vt 曲线与上图中曲线 填“能”或“不能”完全重合;第三节 化学平衡基础知识1.在一定条件下,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时,,这时的状态也就是在给定条件下,反应达到了“限度”;对于可逆反应体系,我们称之为 状态; 2.如果 ,平衡就向着方向移动,这就是着名的勒夏特列原理;3.催化剂能够 ,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 4.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 = ;K 只受影响,与 无关;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2.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 5g PCl 3g +Cl 2g ΔH > 0,达到平衡后,下列情况使PCl 5分解率降低的是 A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氩气 B .体积不变,对体系加热C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氯气 D .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COg +NO 2g CO 2g +NOgΔH <0的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A .变深B .变浅C .不变D .无法判断12tv ClO -34.在一不可变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2NO + O2ΔH 0达到平衡后,升温,混合气体的不变A.密度B.颜色C.压强 D. 总物质的量5.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L、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L、O2为LB.SO2为L C.SO2、SO3均为L D.SO3为L6.氙气和氟气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达到平衡:Xeg+2F2g XeF 4g ΔH=-218kJ/mol;下列变化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升高温度B.减压C.加压D.适当降温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氯水中有下列平衡Cl2+H2O HCl + HCl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2HIg 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 ΔH <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8.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9.现有反应Xg+Yg 2Zg,ΔH<0;右图表示从反应开始到t1s时达到平衡,在t2s时由于条件变化使平衡破坏,到t3 s时又达平衡;则在图中t2 s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增大了X或Y的浓度 B.增大压强C.增大Z的浓度D.升高温度10.接触法制硫酸通常在400~500℃、常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用SO2与过量的O2反应生成SO3;2SO2g+O2g 2SO3g ;ΔH < 0;在上述条件下,SO2的转化率约为90%;但是部分发达国家采用高压条件生成SO3,采取加压措施的目的是A.发达国家电能过量,以此消耗大量能源 B.高压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SO2的转化率C.加压可使SO2全部转化为SO3,消除SO2对空气的污染D.高压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11.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 2NOg + O2gΔH>0,达到平衡;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12.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容器的体积13.可逆反应A+Bs C达到平衡后,无论加压或降温,B的转化率都增大,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固体,C为气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A、C均为气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14.一定温度下,将4molPCl3和2molCl2充入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PCl3+Cl2 PCl5 ,各物质均为气态;达平衡后,PCl5为;若此时再移走2molPCl3和1molCl2 ,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PCl5的物质的量为A.B. C.<x<D.<15.某温度下,将2mo1A和3mo1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g+Bg Cg+Dg,5min 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 ,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 A.a=1 B.a =2 C.B的转化率为40 % D.B的转化率为60 %16.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ZX或Y0 t1t2t3tZy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课标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计算2、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要点精讲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表示。

某一物质A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式中——某物质A的浓度变化,常用单位为mol·L-1。

——某段时间间隔,常用单位为s,min,h。

υ——物质A的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是mol·L-1·s-1,mol·L-1·s-1等。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①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4)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①反应速率不取负值,用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都不取负值。

②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可能有不同的速率数值,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小贴士:①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②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

通常是通过增大该物质的表面积(如粉碎成细小颗粒、充分搅拌、振荡等)来加快反应速率。

③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篇一: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很全)化学选修4化学反映与原理章节知识点大全第一章化学反映与能量一、焓变反映热1.反映热:必然条件下,必然物质的量的反映物之间完全反映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映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缘故: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映。

(放热>吸热) △H 为“-”或△H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映。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映:①所有的燃烧反映②酸碱中和反映③大多数的化合反映④金属与酸的反映⑤生石灰和水反映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映: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映③以H二、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映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需标出能量转变。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需标明反映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别离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映方程式要指明反映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能够是整数,也能够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映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固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映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固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 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映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映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映其实质是H+和OH-反映,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因此它们参加中和反映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清单.doc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清单.doc

化学选修 4 化学反应与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 ( H) 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 2). 单位:kJ/mol3 .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 >吸热 )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 金属与酸的反应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晶体Ba(OH)·8H O与NH Cl②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22 4③以 H 2、CO、 C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 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 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 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 25 ℃, 101 kPa 时, 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 表示。

※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 101 kPa② 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 1 molkJ/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H<0 ,单位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 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 和OH- 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 O(l)2 H=- 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点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区别特别注意: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①一切燃烧反应;②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铝热反应;⑤大多数化合反应(但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N2+O2=2NO,CO2+C=2CO等均为吸热反应)。

3、常见的吸热反应①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②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③等也是吸热反应;④水解反应考点2:反应热计算的依据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根据键能计算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①盖斯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知相关反应的反应热。

②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等数学运算,对应ΔH也进行“+”“-”等数学计算。

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ΔH|。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表达式:___________ 。

其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图图中: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3,反应热为E1-E2。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平衡与化学平衡常量1.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2.热力学因素对平衡的影响3.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因素4.化学反应的矛盾特性5.化学平衡常量的计算6.平衡常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7.实际化学系统中的平衡常量二、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氧化还原反应的历史3.原子价与氧化数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极反应5.电势差和标准电势6.氧化还原反应的热力学和电化学特性7.氧化还原反应的工业应用三、酸碱理论及其应用1.传统酸碱理论2.布朗斯特德酸碱理论3.酸碱反应的热力学特性4.强酸强碱与弱酸弱碱的电离度5.酸碱滴定的应用6.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四、配位化学1.配位化学的概念2.配合物的形成与稳定性3.配位场理论4.五大分子组成的配合物5.配合物的应用五、有机材料和化学反应原理1.有机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烃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方法3.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4.醇、酚和醛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5.酮、酸、酯和羧酸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6.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六、基因工程1.基因的概念2.遗传密码的概念3.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原理4.基因克隆技术的应用5.基因工程在医学、农业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七、无机化学中的材料科学1.玻璃2.电子材料3.电池材料4.金属材料5.生物材料八、化学热力学1.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第一定律2.内能、焓和熵的概念3.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函数的应用4.吉布斯自由能和化学平衡的关系5.广义力学的概念及应用。

以上是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促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进一步研究和深入理解。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知识点分类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知识点分类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知识点分类总结一、知识概述《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知识点》①基本定义: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主要涉及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相关知识。

像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就是说有些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比如醋酸,它在水中不完全电离。

盐类的水解平衡就是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平衡,例如氯化铵水解使溶液显酸性。

沉淀溶解平衡就是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里各离子浓度幂之积是一个常数。

②重要程度:这一章节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

它是对之前化学知识关于溶液体系的深入研究,在解释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物质的溶解性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在整个化学反应原理体系中起着承接前后知识的关键作用。

③前置知识:需要先掌握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对于开率、转化率等有所了解;还应熟悉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基础概念;以及水的离子积等基础知识。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在水处理中,通过调节pH控制水中某些金属离子的沉淀溶解平衡,防止金属离子污染。

在工业上,理解盐类水解在某些化工过程中调整溶液酸碱度。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部分内容处于化学反应原理板块的重要位置,连接着化学平衡理论与电解质溶液相关知识,是理解溶液中反应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

②关联知识: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等知识点紧密联系。

比如化学平衡中的勒夏特列原理同样适用于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③重难点分析:- 重难点之一是理解各种平衡常数的意义和计算。

例如电离常数能够反映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

要正确理解这些常数表达式中各离子浓度的含义以及它们与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 盐类水解原理也是难点。

不同盐的水解情况复杂,像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的水解结果都不同。

- 掌握这些平衡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重点。

比如在分析土壤酸碱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时,就涉及盐类水解的知识。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非常重要,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中。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选修4知识点汇总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 (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H 为“-”或△H<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为“+”或△H>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 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例:CH4 (g) + 2O2 (g) = CO2 (g) + 2H2O (l) ΔH=-890.3 kJ/mol三、燃烧热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25℃,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C→CO2,S→SO2,H→H2O,只能在氧气中燃烧。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常考选择: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汇总一、化学反应与能量。

1. 焓变、反应热。

焓(H)是个啥呢?就像是化学反应能量的一种“账本”。

焓变(ΔH)就是反应前后这个“账本”的差值。

反应热呢,大多数时候就等于焓变。

如果ΔH < 0,那这个反应就是放热反应,就像你冬天抱着个暖手宝,暖手宝在放热给你。

要是ΔH>0,这就是个吸热反应,就好比你要加热冰块让它融化,得给它热量。

计算反应热有个好帮手叫盖斯定律。

就好比你从A地到C地,可以直接走,也可以先到B地再到C地,不管你咋走,总能量变化是一样的。

盖斯定律就是说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热的总值是不变的。

你可以通过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计算那些不好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

2. 燃烧热和中和热。

燃烧热是指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比如说,1 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就是碳的燃烧热。

这里要注意是1 mol 哦,而且得是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东西,像碳就不能只生成一氧化碳。

中和热呢,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大概是 57.3 kJ/mol。

不过要是弱酸或者弱碱参加反应,因为它们电离还要吸收热量,所以中和热的数值就会比 57.3 kJ/mol小一些。

3.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就像是化学反应的能量版说明书。

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时候,首先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因为状态不同,能量也不一样。

就像水,液态水和气态水能量就不同。

然后呢,要写上反应热ΔH,并且要注意单位是kJ/mol。

如果反应逆向进行,反应热的数值不变,符号相反,就像你把一个放热反应倒过来做,那就变成吸热反应了。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就是看这个反应进行得快还是慢。

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者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就像你看一个水池放水,单位时间里水减少的量就可以表示放水的速度。

它的计算公式是v = Δc/Δt。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配套课件:1.阶段复习课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配套课件:1.阶段复习课

=679 kJ·mol-1-862
kJ·mol-1=-183 kJ·mol-1。
2.盖斯定律法
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焓变的计算已经成了高考的新热点。在具体 的应用过程中,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就能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1)写:写出目标方程式(题目中要书写的热化学方程式),配平。 (2)倒:为了将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标方程式,可将方程式颠倒过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注意测定条件:绝大多数Δ H是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
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2)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 “s”,溶液用“aq”。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标“↑”和“↓”。 (3)注意Δ H的符号:若为放热反应,Δ H为“-”;若为吸热反 应,Δ H为“+”。 (4)注意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为 分数或小数;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数值可以同时增大或减小相同 的倍数。
2.工作原理
3.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 阴极:2H++2e-====H2↑ (2)铜的电解精炼。 阳极:Fe-2e-====Fe2+ Zn-2e-====Zn2+ 阳极:2Cl--2e-====Cl2↑
电解 总反应式:2NaCl+2H2O ====
2NaOH+H2↑+Cl2↑
Ni-2e-====Ni2+
反应热的比较与计算 1.利用化学键计算 Δ 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 的能量 例如:对于H2与Cl2燃烧生成HCl的反应,H2(g)+Cl2(g)==== 2HCl(g),断裂旧键吸收的总能量为679 kJ·mol-1,新键形成 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为862 kJ·mol-1,故该反应的反应热Δ H

高中选修四化学知识点

高中选修四化学知识点

高中选修四化学知识点高中选修课程是学生们在高中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

其中,选修四化学是一个很有趣的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学习与理解化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高中选修四化学的知识点。

1.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以碳为基础的化学领域,研究碳与碳之间、碳与氢、氧、氮、硫等元素之间的化学结合及其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涵盖了生活中几乎所有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内容,比如烷烃、醇、酚、酮、醛、酸、酯、胺等。

2.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等方面的化学领域,它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分析化学的主要分类包含: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而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时,学生们需要了解很多有关度量和计算的概念,例如摩尔浓度、质量分析、色谱法、光度法等等。

3.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的物理学分支。

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电化学、表面化学和材料化学等。

在学习物理化学时,学生需要理解相关的理论概念和实验方法,例如化学动力学中的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热力学能量和热力学反应等。

4.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研究生命体系中化学反应的过程,涵盖了生命体系中的分子和细胞的化学结构。

学习生物化学需要学生掌握很多化学理论,例如化学反应机制、酶的催化机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调节等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生物体系中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如清楚的了解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代谢通路等。

总而言之,高中选修四化学包含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这四个学科是化学领域中的最基本的学科,掌握他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并在以后资深化学中有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发展路径。

通过学习这些重要知识点,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化学领域的概念和理论需要,而且可以理解其实际应用,为学生日后的职业前景打下牢固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详细经典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详细经典版)

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章节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形成。

其中旧键断裂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会释放能量。

(2)化学反应的特征: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和电能等,通常主要表现为热能的变化。

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会存在热量变化,即要么吸热要么放热。

反应热可以分为(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符号:△H.单位:kJ/mol ,即:恒压下:焓变=反应热,都可用ΔH表示,单位都是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表示的时候“-”,“kJ/mol”不能省略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表示的时候“+”,“kJ/mol”不能省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判断方法①能量图像左图反应物总能量大于产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右图为反应物总能量低于产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注意:a.图中可以得知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b.一定是所有物质的能量之和,而不是某一个物质的能量高于产物或者低于产物的能量②通过键能的计算△H也可以利用计算△H来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重要考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重要考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重要考点)总结!一、原电池(一)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二)组成条件:1. 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2. 电解质溶液3. 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三)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四)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总反应式:Zn+2H+=Zn2++H2↑(五)正、负极的判断:1. 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 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3. 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4. 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5. 根据实验现象:(1)溶解的一极为负极(2)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二、化学电池(一)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二)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三)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1. 一次电池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2. 二次电池(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放电:负极(铅):Pb-2e- =PbSO4↓正极(氧化铅):PbO2+4H++2e- =PbSO4↓+2H2O充电:阴极:PbSO4+2H2O-2e- =PbO2+4H+阳极:PbSO4+2e- =Pb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PbO2+Pb+2H2SO4 ⇋2PbSO4↓+2H2O(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3. 燃料电池(1)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2)电极反应:一般燃料电池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烧产物相同,可根据燃烧反应写出总的电池反应,但不注明反应的条件。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配套课件:2.阶段复习课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配套课件:2.阶段复习课

四、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分子结构或原子结构)所决定的。
2.外因(次要因素) (1)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v(正)急剧增大,v(逆)也逐渐增大。 ②减小反应物浓度,v(正)急剧减小,v(逆)逐渐减小。 (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故反应速率与其加入量多少 无关)
③mol·L-1·s-1或mol·L-1·min-1 ④放热
c0 A [A]
⑥左 ⑦[A] ⑧吸热 ⑨减小 ⑩右 ⑪ c A 100% m n [ B] 0 ⑫增大 ⑬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提示:A~⑤,B~①,C~⑦,D~②,E~⑪,F~⑧,G~④,H~⑩,I~⑥,J~⑨,K~⑫, L~③,M~⑬,N~⑫,O~⑫,P~⑫,Q~⑫ 。
(5)“变”——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原来的化学平衡也可能发生 相应的变化。
2.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勒·夏特列原理 (1)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浓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
都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温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 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 平衡常数实现的。
也有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五、化学平衡常数 1.表达式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其中
m、n、p、q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 数。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公
p q [ C ] [ D ] 式可以表示为 K 。 m n [A] [B]
(1)各物质的浓度一定是平衡时的浓度,而不是其他时刻的。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与练习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与练习

第一部分 电离平衡考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1、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以把化合物分为和 。

根据电解质在 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 和 。

弱电解质 电离为离子,还有未电离的分子存在。

水也是 。

考点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1.电离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 电离成 的速率和 重新结合成 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①弱:只有 才会存在电离平衡;②动:电离平衡是 平衡;③等:v 电离 v 结合(填﹥、=或﹤);④定:条件一定 与 的浓度一定;⑤变:条件改变, 破坏,发生移动。

3.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① 内因: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② 外因:主要是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

a.温度:升温使电离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因为 是吸热过程。

b.浓度: 浓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 方向移动。

反馈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等体积的0.5mol·L -1的盐酸、0.5mol·L -1CH 3COOH 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电能力:相同 C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前者大于后者B 、导电能力:前者大于后者 D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前者大于后者2、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 、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全部以离子的形态存在D、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差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4、在0.lmol•L-1醋酸溶液中存在:CH 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的pH减小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浓度减小5、将体积都为10mL、pH值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amL和b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值均为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原子或 自由离子


E1

E2 量
E1
E2
反应物 反应热 生成物
反应过程
反应物
反应热 生成物
反应过程
思考:反应过程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有何关系?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表现 △H﹤0或△H为“—” △H﹥0或△H为“+” 行式
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变化 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大于反应物的总
能量
键能 生成物总键能大于 生成物总键能小
变化 反应物总键能
于反应物总键能
联系 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 反之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 定。
练习
例 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 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H=( +131.5)kJ/mol。
例子:课本P2
一、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 在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能量 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 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 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 基础。 二、反应热、焓变 反应热∶化学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热,
也称为“焓变” ,符号用 △H表示,单位常采用 KJ/mol。 (熵变△S)
自由原子或 自由子
C.1mol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和1molO2键能之 和
D.1molSO2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S和1molO2键能之 和
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
②S(s)+O2(g)====SO2(g);△H3
单位:mol/ ( L.min )、 mol/(L.s)
数学表达式: v= △C/△t
注意问题∶
(1)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 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 表示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内容:
其它条件不变,增加反应物浓度加快化学
反应速率。
原因:
反应物浓度增大
有效碰撞 次数增多
单位体积内活 化分子数增加
反应速率加快
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内容:
对于气体反应来说,增大压强相当于增大反 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原因: 增大压强
反应物浓度增大
有效碰撞 次数增多
单位体积内活 化分子数增加
反应速率加快
3 、 温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温反应速率增大,降温反应速率减小
例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
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
热为
-92KJ/,mo1lmol H2生成NH3的反
应热为
-30.6K。J/mol
注意问题∶
当△H为“-”或△H<O时,为放热反应; 当△H为“+”或△H>O时,为吸热反应。 要知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三、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述参加反应物质的
常见的吸热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
☆ Ba(OH)2·8H2O和NH4Cl ☆以碳(CO、H2)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CO2+C=2CO C+H2O=CO+H2
吸热过程:弱电解质的电离 水解
多数铵盐溶于水(如NH4NO3)、 三态变化(固到液到气)、旧键断裂等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 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 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 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 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 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 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 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在多少度,多 少千帕;如在常温(250c)、常压(101kpa) 下,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的条件;
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s), 液体(l),气体(g);不用↑和↓(因已注明 状态)。
整册知识复习
知识结构
化 反应热 焓变 学

1

与 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

盖斯定律
燃烧热
2
能源
化学反应热计算
焓变
3
燃料的使用 节约能源的意义 开发新能源
常见的放热反应: ☆燃烧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大多数化合反应 ☆铝热反应
放热过程:
浓硫酸稀释、NaOH固体溶于水、
三态变化(气到液到固)、新键形成等
3.要点:
Ⅰ、条件:稀溶液。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
Ⅱ、反应物: (强)酸与(强)碱。中和热不包括离 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 效应 Ⅲ、生成1mol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 H20,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 不在中和热之内
Ⅳ、放出的热量:57.3kJ/mol
A.-438.6 kJ/mol B.-241.8 kJ/mol
C.-285.8 kJ/mol D.无法确定
二、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 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 中和热的表示:
H+(aq)+OH-(aq)=H2O (1) △H=-57.3kJ/mol
原因:
温度升高
分子获得更 高的能量
活化分子 百分数提高
有效碰撞 次数提高
反应速率加快
4、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原因:
加入催化剂
活化分子百 分数提高
反应活化能 降低
有效碰撞 次数提高 反应速率加快
结论:向反应体系输入能量,都可以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原因:反应体系内活化分子数或活化 分子百分数提高,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 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 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的反应,当 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4、在方程式右端要注明△H为多少“+” 或“一”kJ/mol。
5、热化学方程式具有加和性,化学式前 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反应逆向 进行时,△H值不变,符号相反。
五、能源
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 阳光、风力、流水、潮汐及柴草等等。我国目前使 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能源∶太阳能,氢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 核能、生物质能、反物质能、可燃冰等。
6、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 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 无关。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四、 燃烧热∶25oC、101kPa时,
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 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 位为KJ/mol。如常温常压下,1mol甲烷 完全燃烧放出890.31KJ的热量,就是甲烷 的燃烧热∶
CH4(g)+2O2(g)= CO2(g)+2H2O(l) △H=-890.31KJ/mol
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
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
H2(g)+1/2O2(g)=H2O(I);
ΔH=-285.8 kJ/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C)
(4)NH3(aq)+ HCl(aq)=NH4Cl(aq) △H4=-52.3kJ/mol
(5)NH4Cl(s)+2H2O(l)= NH4Cl(aq) △H5=? 则第(5)个方程式中的反应热△H是________。
6.芒硝(Na2SO4•10H2O)是重要的化工 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芒硝可调节室
2.红磷(P)和白磷(P4)均为磷的同素异形体。已知:
P4 ( s ) + 5O2 ( g ) = P4O10 ( s ) △H = —2983.2 kJ/mol
P ( s ) + 5/4O2 ( g ) = 1/4P4O10 ( s ) △H = —738.5 kJ/mol
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本章知识复习
第二章知识结构

定量表
量 的
示方法 方

化学反应速率
本课程重心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熵判据
浓度、压强 影响化学反应 温度 速率的因素
催化剂
反应的可逆不可逆
化学平衡状态特点 化学平衡
影响因素及平衡 移动原理
化学平衡常数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 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表 示。在体积不变的反应器中,通常用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 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 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 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代数和。
1. 25℃、101 kPa时,完全燃烧0.5mol液态有机物,只生成
二氧化碳气体1.5mol和液态水2mol,放出热量1008.9kJ热量。 同温同压下,该有机物的蒸气密度是H2密度的30倍,写出该有 机物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C(固态)与适量H2O(气态) 反应,生
成CO(气态)和H2(气态),吸收131.3kJ的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