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景三维GIS数字公路的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
GIS在道路交通中的应用PPT课件
![GIS在道路交通中的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3e93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a.png)
• 数字地形分析:GIS提供了构造数字高程模型及其有关地形 分析的功能模块,包括坡度、坡向、地标粗糙度、山谷线等, 为地学研究、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基础型数据。
• 空间集合分析:空间集合分析是按照两个逻辑子集给定的条 件进行布尔逻辑运算。
5 产品制作与显示
GIS产品:是指由系统处理和分析、产生具有新的概念和内容,
(4) 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遥感(RS)技术在道路交通中的 集成应用研究还几乎为零,研制开发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集成系 统尚属起步。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 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 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 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它是现代交通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 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GIS必须在应用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应用, 互为补充,并以此带动计算机及其它高新技术的发展。
4
3 数据处理和变换 • 数据变换:是指对数据从一种数学状态转换为另一种数学状 态,包括投影变换、辐射纠正、比例尺缩放等。 • 数据重构:是指对数据从一种几何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几何形 态,包括数据拼接、数据压缩、结构转换等。 • 数据抽取:是指对数据从全集合到子集的条件抽取,包括类 型选择、窗口提取、布尔提取、空间内插等。
10
2 GIS在道路运输组织中的应用
智能运输系统(ITS)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交通管理系统,它将和交通 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一道成为未来十年交通领域快速发展的新 技术。基于GIS-T、GPS的ITS,将能够为道路用户提供实时动态交通 信息服务,改善出行方式;也能够为道路管理者提供控制信息,大大提 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这三种技术如何有效的集成还处在研 究之中,但无疑这将是GIS的又一重大应用领域,一但研究成功并得到 应用,它必会给道路交通的管理带来历史性的改变。
智慧高速公路三维可视化运维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高速公路三维可视化运维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f5d9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1.png)
03
利用GIS技术,实现高 速公路的地理位置信息 与三维模型的融合
04
采用实时数据采集技术, 实现高速公路的实时数 据监控与展示
05
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实 现高速公路的运营数据 分析与预测
06
采用智能决策技术,实 现高速公路的智能运维 与管理
01
02
03
04
视频监控:实时 监控高速公路路 况,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利用GIS、BIM等技术,构建高速公路的 三维模型
04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高速公路的运 行状态,实现三维可视化运维管理
实时监控: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 备,实时监控高速公路的交通状况、 设施状况等
智能分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
预警机制:根据分析结果,提前发出 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采取措施, 降低事故发生率
数据分析:利用大 数据技术对采集到 的数据进行深度分 析,挖掘潜在规律 和关联关系
决策支持:根据数 据分析结果,为高 速公路运营管理提 供决策支持,包括 优化交通调度、制 定应急预案等
持续优化:根据实 际运行情况,不断 优化数据分析模型 和决策支持策略, 提高系统智能化水 平
01
需求分析:了解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需 求,明确系统建设目标
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 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 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数 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 高速公路的运行状况, 为运维决策提供依据。
01
利用激光扫描、摄影测量等技术,获取高 速公路及周边环境的三维数据
03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高速公路的三维 可视化展示
02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三维实景模型在道路上的应用
![三维实景模型在道路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36a44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0.png)
三维实景模型在道路上的应用
三维实景模型在道路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有助于解决很多道路相关的问题,如规划道路路线、编制交通规划、检测道路形态等。
一、规划路线:三维实景模型可以有助于用户规划最优的路线,帮助用户及时定位目的地,缩短行驶时间和节约用户的行程等。
二、交通规划:三维实景模型可以有助于在道路上推进交通规划,如制定严格的交通规则,确保道路安全,预防交通拥堵,有效管理道路拥堵等。
三、道路检测:三维实景模型可以帮助用户检测道路的形态,如剖面图、衔接度、坡度、斜率等,有助于识别道路安全隐患,及时实施维修改善等工作,确保道路安全。
四、桥梁规划:三维实景模型可以帮助用户规划桥梁的位置,缩短桥梁的建设时间,节省投资开支。
总之,三维实景模型在道路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有效解决道路相关的问题,提高道路安全性及易用性。
多源数据融合构建实景三维模型科技项目实施方案
![多源数据融合构建实景三维模型科技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f2e2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f.png)
多源数据融合构建实景三维模型科技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概述:实施方案旨在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构建实景三维模型科技项目。
该项目将利用航拍影像、卫星图像、地面激光扫描数据等多种数据源,通过融合处理和建模技术,生成高精度、真实性强的实景三维模型,可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智慧交通等领域。
一、项目需求分析:1.1 数据需求分析:首先,分析需要使用的数据源,如航拍影像、卫星图像和地面激光扫描数据。
其次,对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准备高质量的数据集进行模型构建。
1.2 模型要求分析:根据项目需求,确定模型的精度要求、真实性要求和应用场景要求。
例如,需要高精度的地形模型、建筑物模型和道路模型等。
二、技术方案设计:2.1 数据处理方案:根据不同数据源的特点和要求,设计数据融合处理流程。
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配准和数据融合等步骤。
例如,根据航拍影像和卫星图像的配准关系,进行像素级别的配准,然后使用地面激光扫描数据进行高程配准。
2.2 模型构建方案:根据模型要求,设计模型构建流程。
包括模型提取、模型重建和模型融合等步骤。
例如,根据影像和激光扫描数据,利用影像解译和点云配准技术提取地面特征、建筑物特征和道路特征,然后重建成三维模型。
2.3 软件工具选择:选择合适的软件工具来实现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
例如,使用ArcGIS、ENVI、Photoscan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
三、实施计划安排:3.1 数据采集和准备:根据需求,进行航拍影像、卫星图像和地面激光扫描数据的采集和准备。
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3.2 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按照技术方案设计的流程,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
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配准、数据融合、模型提取、模型重建和模型融合等步骤。
3.3 模型验证和评估:对生成的实景三维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评估其精度和真实性,确保满足项目需求。
3.4 模型应用和展示:将生成的实景三维模型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智慧交通等领域,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三维GIS支持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
![三维GIS支持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97bda5caaedd3383c4d3dc.png)
三维GIS支持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三维GIS环境下进行路线设计的特点,研究了基于三维环境进行路线设计的流程,提出了三维GIS环境中公路路线平纵横一体化设计的可行方法。
将三维GIS支持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应用于公路路线设计,能彻底改变公路路线设计平纵横相互隔离的传统方法,为设计出线形协调、景观优美、安全和谐的公路路线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三维GIS;公路路线设计;平纵横一体化设计道路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管理养护均是以其空间几何形状为中心,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包含大量的几何数据和相关属性数据,道路工程的这种特性为GIS发挥自身特点服务于道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以GIS提供的三维可视化平台为基础,充分发挥GIS的数据管理功能和强大的分析功能,综合管理道路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相关数据,使GIS服务于道路工程建设全过程是道路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GIS应用领域随技术发展的自然拓展。
在道路勘测设计过程中收集和测量的各种数据均是以地球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为中心,这些信息可以在三维GIS中以可视化的方式方便地管理。
GIS是以应用导向的空间信息技术,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支持是GIS的高水平应用,基于三库(图形矢量库、影像栅格库和DEM格网库)一体化的实时3D可视化技术发展势头很猛,已能在PC机上实现在GIS环境下的三维建筑物室外室内漫游、信息查询、空间分析、剖面分析和阴影分析等(李德仁,2002)。
三维GIS的相关技术完全可以用于公路工程的三维可视化,管理道路勘测设计相关信息,为公路设计提供逼真的实时可视化三维环境。
公路路线设计要综合考虑路线在交通网中的地位及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考虑路线长度、工程造价、施工运营条件、人口分布、原有路网、沿线景点建筑等各方面的因素。
显然目前的各类公路CAD系统难以满足路线设计时对上述各因素的考虑,它们在路线的平、纵、横设计等方面具有突出贡献,但是空间分析功能不足。
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三维实景建模技术应用
![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三维实景建模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789fc6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d.png)
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三维实景建模技术应用摘要:城市三维实景建模是一项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技术,通过整合卫星遥感数据、航空摄影数据、激光雷达测量数据等多种数据源,以及使用计算机视觉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创建出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的城市模型。
这项技术在城市规划、虚拟现实、智能交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此,以下对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三维实景建模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源数据融合;城市三维实景;建模技术应用引言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三维实景建模技术的应用使我们能够以高精度和逼真度展现城市的模样,为城市规划、可视化决策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支持。
通过综合应用遥感数据、地面测量数据和影像处理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构建出完整的城市三维模型,为各行业提供更全面、直观的地理空间信息。
1多源数据融合在城市三维实景建模中的重要性多源数据融合在城市三维实景建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多源数据融合在城市三维实景建模中的重要性的几点说明:1.数据完整性与可靠性:城市三维实景建模需要融合多个数据来源,如卫星影像、航空摄影、激光扫描等,通过整合这些数据可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城市信息。
不同数据源的融合能够填补其各自的缺陷,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空间分辨率和精度:不同数据源具有不同的空间分辨率和精度。
例如,卫星遥感数据具有广覆盖的优势,而激光雷达测量数据具有较高的空间精度。
将这些数据源进行融合,可以兼顾数据的广度与深度,得到更精细、真实的城市三维模型。
3.实景真实性与立体感:通过融合多源数据,可以保留和还原城市实地的真实特征,提供更具立体感的城市模型。
卫星影像提供了城市的布局和远景景观,而激光扫描数据则提供了建筑物的精细结构和地形地貌的高程信息。
多源数据融合能够呈现出更加逼真的城市实景。
4.多维信息融合:城市三维实景建模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建筑物和地貌,还需要考虑其他要素如树木、交通设施等的准确性。
arcgis解决交通问题案例
![arcgis解决交通问题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76a0bc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8.png)
arcgis解决交通问题案例ArcGIS是一款广泛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用于解决各种交通问题。
以下是一个详细具体的案例,说明如何使用ArcGIS 解决交通问题:案例:某城市存在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希望通过GIS技术来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步骤如下:1.数据收集:首先,收集相关的交通数据,包括道路网络图、交通流量数据、交通事故数据、人口分布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从政府部门、公共机构或商业公司获取。
2.数据预处理: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格式转换、坐标系统统一等。
这些工作可以使用ArcGIS的转换工具来完成。
3.建立GIS数据库: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导入到ArcGIS中,建立GIS数据库。
在数据库中,可以对数据进行组织、查询和分析。
4.交通网络分析:使用ArcGIS的交通网络分析工具,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建模和分析。
可以计算出不同路段的通行时间、流量等指标,以及分析交通瓶颈和拥堵区域。
5.路径规划:基于交通网络模型,可以进行路径规划分析。
例如,可以为出行者提供最优路径选择,或者为物流配送提供高效运输路线。
6.交通需求预测:结合历史数据和未来发展计划,使用ArcGIS的预测分析工具,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和趋势。
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和政策。
7.可视化展示:使用ArcGIS的可视化功能,将分析结果以地图、图表等形式展示出来。
这有助于决策者直观地了解交通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8.决策支持:基于分析结果和预测数据,为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提出改善交通状况的建议措施、制定交通规划和政策等。
通过以上步骤,ArcGIS可以有效地帮助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和方法,如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基于GIS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规划
![基于GIS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d03cfd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8.png)
基于GIS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速公路的建设已成为现代化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交通拥堵、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等自然因素,以及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等人文因素。
因此,一套科学合理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GIS技术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一、 GIS技术在高速公路规划中的应用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缩写,是以地图为基础,将地理信息与非空间数据相结合形成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在高速公路规划中,GIS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道路选择、路径分析、环境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首先,GIS可以对城市与道路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城市地图及高速公路网络的数据库。
这可以帮助规划师了解到各种因素所处的位置、特点、聚集程度等,从而为路网的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GIS可以进行路径分析,帮助规划师选择高速公路的路径,从而达到最优化的地域覆盖及交通连接。
同时,GIS还可以对各种交通工具的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路况分析,帮助规划师更准确地选择高速公路路径。
最后,GIS也可以进行环境评估,分析建设高速公路后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
通过GIS技术,规划师可以预测公路建设后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水质变化、生态系统破坏等,以便在设计阶段进行有效的决策。
二、基于GIS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规划案例下面以广东省为例,介绍一下基于GIS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规划。
广东是中国南方经济中心之一,也是道路交通网络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
然而,光有发达的道路交通网络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疏导人流、物流,广东省建设了“两纵六横”高速公路网络,通过与其它交通工具的联合解决容易拥堵、出现交通事故等难题。
首先,广东省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规划研究,确定了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方向、范围。
针对不同的区域,制定了不同的路网建设方案,使高速公路尽可能地覆盖广东省各个城市。
其次,广东省通过GIS技术,对高速公路建设的补充影响进行了环境评估。
公路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化技术及应用研究
![公路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化技术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a124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4.png)
Open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交通技术, 2023, 12(2), 153-159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ojtt https:///10.12677/ojtt.2023.122018公路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化技术及应用研究李 阳1,黄建鑫2,王维锋21徐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江苏 徐州 2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收稿日期:2023年2月23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24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31日摘要开展三维数字化研究是推动公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文章结合公路行业实际业务需求,对比分析BIM 建模、车载激光雷达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等三种公路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化技术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设计三维数字化应用系统总体框架,开发数据服务、三维可视化、资产管理、统计分析、智能巡查、路面病害管理等功能模块,支撑公路行业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智慧公路,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三维,资产管理Research on 3D Digitiz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Highway InfrastructureYang Li 1, Jianxin Huang 2, Weifeng Wang 21Xuzhou Highway Development Center, Xuzhou Jiangsu2College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Received: Feb. 23rd , 2023; accepted: Mar. 24th , 2023; published: Mar. 31st, 2023AbstractThe study of 3D digitiz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way. Based on the actual business needs of the highway industry,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scope of three 3D digitization technologies for highway infrastructure, such as BIM modeling, vehicle-mounted Lidar scanning, and UAV tilt photography. Then,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3D digitization application system was proposed. Finally, the functional modules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data services, 3D visualization, asset managem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in-telligent inspection and pavement disease management were developed. This study could support李阳等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highway industry.KeywordsSmart Highway, Highway Infrastructure, Digitalization, 3D, Asset Management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研究意义及现状分析我国正进入智慧公路建设时期,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要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利用新技术赋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加强既有交通基础设施提质升级,至2035年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率应达到90% [1]。
基于基础测绘实景三维场景数据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和应用的思考
![基于基础测绘实景三维场景数据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和应用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f8ac2e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f.png)
基于基础测绘实景三维场景数据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和应用的思考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相关测绘单位陆续在基础测绘项目生产中采用了无人机和三维激光扫描等新型测绘装备和技术,基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三维激光点云模型、移动测量全景影像等实景三维场景数据进行DOM、DEM、DLG等基础测绘数据生产的技术已逐渐成熟。
但基于新型测绘技术获取的真正射影像(TDOM)、数字表面模型(DSM)、倾斜摄影三维模型、三维激光点云模型、移动测量全景影像等多种基于实景三维方式表达的地理信息场景数据,如何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城市治理等相关领域,是目前国内地理信息行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对实景三维场景数据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实景三维场景数据的需求调研分析,探讨一些解决思路。
关键词:基础测绘;实景三维场景数据;应用思考一、传统测绘产品的应用场景及改进需求以传统4D产品为代表的基础测绘成果中,目前服务于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等相关领域的数字化基础测绘成果以数字线划图(DLG)和正射影像图(DOM)两种较为常用。
其中DLG数据成果格式主要以AutoCAD的dwg、ArcGIS的mdb或shp等为主;DOM数据成果格式主要以tif格式的正射影像为主;另外两种数据成果(即DEM和DRG)的实际应用场景较少。
DLG主要由包含平面投影坐标和高程信息的点、线、面、注记等要素组成。
依据《地形图图式》和相关地方数据标准中定义的专业符号、线型、注记等规则,可以基于二维场景描述建构筑物的坐落、交通水系的走向、植被地貌覆盖的范围、管线杆塔敷设与连接和各种地理名称的分布等平面信息,对于山地、丘陵等自然地形起伏和其他需要表示高低错落等三维信息的则采用等高线和高程点注记进行描述。
由于《地形图图式》在地形地貌的表述中包含了大量的图形语言和规则信息,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使许多非测绘专业的使用者很难完全理解DLG中各种符号、线型对应的真实含义。
为了满足近20年来城市精细化管理对地物要素代码分类细化的需求,并解决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大量空间交错、形态各异的建构筑物及各种新增的公共服务设施等如何在DLG上表示的问题,国家测绘管理部门组织对《地形图图式》进行了两次修编和完善,对应的DLG地物要素分类代码个数也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增加和细分。
无人机实景建模技术为公路项目建设“锦上添花”
![无人机实景建模技术为公路项目建设“锦上添花”](https://img.taocdn.com/s3/m/0ac1a759580216fc700afda1.png)
45Attention智慧建造|关注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采集信息,通过相关软件进行自动化建模,生成的实景模型具备可量测性,便于土石方量的计算。
具有空间信息特征,便于优化场地设计,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分析。
无人机实景建模技术为公路项目建设“锦上添花”文|黄镭随着科技发展及我国对智慧城市的推动,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日渐兴起,产业链不断成熟并带来了成本曲线的大幅下降。
无人机以其机动灵活及交互性强等特点,快速进入了工程建设领域。
BIM技术适应着信息化的发展、适应产业升级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解决复杂工程的常用技术手段。
基于无人机的实景建模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在解决实际生产难题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质增效作用明显。
以三淅高速灌河大桥工程为例,该项目位于三门峡市卢氏县,山区地形复杂,地形起伏大,平均落差为34m。
项目存在施工场地设计、道路运输困难,施工测设危险程度高及施工方案多变等难题。
为规避常规施工测量的风险,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及空间关系的分析,形象化表达施工效果,项目团队开展了基于无人机的46Attention关注|智慧建造实景建模技术在山区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在土石方量计算的应用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通过ContextCapture 软件处理,自动化建模,生成的实景模型具有三维编辑、修改,测量体积、面积、长度(精确到厘米级别的数据),获取测绘信息等功能。
对局部离散的土石方进行倾斜摄影建模,在Acute3D Viewer 软件中进行游览,鼠标点击操纵视图,选择测量工具,可以读取点坐标、两点之间距离、多段线包围面积以及多段线平面上的填挖方体积,如图1所示。
通过外业设置的控制点,对倾斜摄影生成的模型进行姿态纠正,模型精度控制在5cm ,提取土石方量,与常见的数字化土石方量进行对比,对比5种计算方法,选取各个计算结果求和,求得的平均值,进行相对精度的验算对比,无人机倾斜摄影法获取的计算结果满足要求。
建水(个旧)至元阳高速公路BIM+3DGIS技术集成应用
![建水(个旧)至元阳高速公路BIM+3DGIS技术集成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91b9b4a300a6c30d229fa7.png)
解决现场管理难题
桥隧比高
地质条件 复杂
施工组织 困难
管理对象复杂 协调难度大 控制动态性强
BIM+3DGIS技术集成应用
第三部分
BIM+3DGIS技术集成应用
应用架构
三维BIM 模型
GIS地理 信息模
型
集成 总体 模型
基于BIM+GIS的 建个元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模型云交付 平台
集成、存储、 交互、共享
平台化BIM+GIS集成应用 5 数据云交付
平台化BIM+GIS集成应用 5 数据云交付
平台化BIM+GIS集成应用 6 大屏展示与综合查询
支持查看构建属性、图层 支持通过模型快速发起业务流程 支持行车模拟
平台化BIM+GIS集成应用 6 大屏展示与综合查询
模拟驾驶
净空核查
涂装方案比选
应用效果及价值
第四部分
应用效果
1 技术效果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入选2018年度交通运输部重点科技项目清单 应邀参加交通运输部BIM技术应用研讨会
应用效果
2 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应用效果
3 社会效益
新华网
红河电视台、个旧电视台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官网
红河日报
推广应用价值
水利工程
市政道路
可广泛推广至长距离带状工程 助力电力行业企业转型升级
铁路工程 综合管廊
感谢聆听!
建水(个旧)至元阳高速公路BIM+3DGIS技术集成应用
2019年11月 西安
01 公司简介
目 02 应用背景 录 03 BIM+3DGIS技术集成应用
04 应用效果及价值
基于GIS的三维空间公路智能选线动态规划方法设计
![基于GIS的三维空间公路智能选线动态规划方法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fad7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8.png)
基于GIS的三维空间公路智能选线动态规划方法设计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公路规划过程中,确定最佳的公路线路是一个复杂的任务。
传统的公路选线方法主要基于二维平面,忽略了地理空间中的高程变化。
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IS的三维空间公路智能选线动态规划方法,以考虑地理空间中的高程变化。
1.方法介绍1.1数据收集和处理首先,需要收集和处理相关的地理数据,包括地形地貌、交通网络和土地利用情况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地形测量以及地面调查等方式获取。
然后,使用GIS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以生成全面而准确的地理数据库。
1.2路线规划模型在设计公路选线模型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交通需求、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规划的路线规划模型,以平衡不同目标之间的矛盾。
模型的目标包括最短路径、最小地质灾害风险、最小环境影响等。
1.3动态规划算法在路线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多个可能路径,并评估每条路径的适应性。
本文采用动态规划算法,以确定最佳路径。
动态规划方法可以通过递归求解每个路径段的最佳选择,并计算到达终点的最佳路径。
1.4三维空间选线传统的公路选线方法忽略了地理空间的高程变化。
然而,在真实世界中,地势和地貌在公路规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基于GIS技术,利用高程数据和地形分析工具,将公路选线扩展到三维空间。
在动态规划算法中,将高程变化考虑为一个附加的约束条件,以选择符合地理空间的最佳路径。
2.实施步骤2.1数据收集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地理数据,包括地形地貌、交通网络和土地利用情况等。
2.2数据预处理使用GI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坐标转换和拓扑关系建立等。
2.3路线规划模型设计设计基于多目标规划的路线规划模型,确定各个目标的权重和约束条件。
2.4动态规划算法实现建立动态规划算法模型,以递归方式求解每个路径段的最佳选择,并计算到达终点的最佳路径。
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
![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c7cd6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9.png)
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摘要: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高精度的地理数据采集和模型构建,三维可视化和沉浸式交互,多源数据集成和综合分析,以及动态更新和实时模拟等技术特点,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准确、全面的城市空间信息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探讨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以及它对城市规划过程的影响和价值。
关键词: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技术应用引言城市规划测绘是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城市空间的测量、绘制和分析,为规划者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
传统的城市规划测绘方法往往局限于二维地图和平面数据的展示,无法真实模拟城市的三维场景和空间关系。
随着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它为城市规划测绘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通过高精度的地理数据采集和模型构建,实现了真实感地理场景的模拟和交互,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更准确、全面的城市空间信息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重点探讨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以及它对城市规划过程的影响和价值。
1.城市规划测绘的重要性第一、城市规划测绘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测绘城市的地理、地貌、土地利用等信息,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住品质。
城市规划测绘可以帮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避免盲目扩张、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城市规划测绘对于城市管理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绘城市的道路、交通、设施、用地等信息,可以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城市规划测绘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城市管理政策和措施,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此外,城市规划测绘还能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支持,提升城市的安全性、便利性和可管理性。
12届信息化研讨会会议记录及心得体会
![12届信息化研讨会会议记录及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22d026dc77da26924c5b0b8.png)
第12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及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产品展示会)———会议记录及参会心得体会2010年3月24至26日,在公司领导的支持和安排下,我前往江西南昌,参加第12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及技术研讨会。
此次会议由中国公路学会、江西省交通运输厅主办,江西省公路学会协办,中国交通信息产业杂志社承办,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管理中心、江西省交通运输厅信息中心给予支持。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李居昌、副秘书长巨荣云,交通运输部公路局路网中心董雷宏高级工程师,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孙茂刚、江西省公路学会副理事长易宗发等出席大会开幕式。
此次大会主题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
大会共举办了高速公路信息化论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新技术论坛、高速公路计重收费论坛、高速公路综合技术与管理论坛、高速公路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论坛、高速公路视频监控发展论坛六个场次的研讨会,分别在两个相邻会场同时进行。
37场报告围绕行业关注的热点、难点话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会议同期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会。
来自国内外百余家系统集成商、产品供应商参加了展览,展示内容涉及高速公路收费、通信、监控、供雷电防雷及综合技术等。
会场设置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
会议安排为期两天的时间,六个主题论坛,每天上午和下午在两个会场,分别同步召开不同主题的论坛研讨会,时间短,内容多,对我来说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基于自己的浅薄认识,有选择性的听取一些专家的专题汇报。
下面是整个会议期间的内容安排24日上午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论坛◆大会开幕式;◆2010年度全国十佳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系统集成商暨优秀设计单位颁奖;◆全国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新监控•新视界------新一代高速公路监控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现状与发展24日下午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新技术论坛◆浙江省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与复合卡的应用实践与思考;◆低碳、环保、安全的新能源电子标签;◆高速公路ETC项目的体会和建议;◆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新技术的应用于发展;◆部分重叠交错排列式卡机实战评价与行业影响;高速公路综合技术与管理论坛(上)◆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相邻省份高速公路互通机制的建立与应用;◆新概念数字车道控制器---即插即用型三网合一数字收费终端;◆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关键设备选型问题与思考;◆高速公路多业务传输平台的创建;25日上午高速公路计重收费技术论坛◆弯板式轴重秤应用研究;◆公路车辆称重设备防作弊应用研究;◆河南省公路车辆称重设备应用研究;◆福建省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梅特勒-托利多公路秤新产品新技术介绍;高速公路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论坛◆中威第三代V AR数字化光平台实现标清、高清混合联网监控;◆交通状态检测器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面向管理的高速公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意大利控制卡公司新产品发布;◆外场监控太阳能供电技术研究与实践;◆UTN综合业务光传输网---标准的综合业务光传输平台;◆高速公路UPS高可用性供电设计&集中管理解决方案探讨;25日下午高速公路中和技术与管理论坛(下)◆江西省交通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与应用;◆基于实景三维GIS数字公路的技术与应用;◆福建省数字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数字高速公路的现状与未来;◆公路路政管理的信息化与养护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践高速公路视频监控技术发展论坛◆H.264标准高速公路视频技术新时代;◆用标准化达到视频监控传输、叫唤和管理平台;◆山西省高速公路视频监控技术规范介绍---H.264产品硬件互通探讨;◆高速公路视频传输系统应用的现状及发展;◆高速公路综合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发展24日上午召开大会开幕式,会议主办方江西省交通厅领导做与会发言,介绍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设及信息化系统总体情况。
3S及其应用案例分析
![3S及其应用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aeb1c0d5bbfd0a7956736e.png)
土地资源管理1班张小燕10250811107 专业遥感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见图1-6)。
遥感技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气候气象观测预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环境质量监测、交通线路网络与旅游景点分布等方面.基于OrthoVista的遥感影像成图处理背景介绍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希腊文明时代,人类就开始使用地图,而与5000年的漫长历史相比,遥感影像成图的历史只不过是其百分之一。
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遥感影像,最初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所获取的均为航空遥感影像。
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这标志着航天遥感影像时代的开始。
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均具备获取信息的手段多、限制少、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等优点,但是在遥感影像的处理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难题。
其中,将同一区域的多景遥感影像进行镶嵌、拼接、匀色等成图处理依然是一个瓶颈。
本文基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研发的INPHO摄影测量系统软件的OrthoVista模块对诸多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进行了分析处理,初步实现了遥感影像的自动镶嵌成图工作。
OrthoVista概述OrthoVista通过调节匹配相邻影像的颜色和亮度进行测区范围的颜色平衡,将多景正射影像自动合并成一幅无缝、色彩平衡而且几何完善的正射镶嵌图,对于上万幅正射影像组成的大型测区也无需进行任何细分即可直接处理。
OrthoVista主要具备调节单景或多景影像色彩、亮度、饱和度及对比度;自动去除太阳在水域的反射;自动进行全局影像平衡;自动生成拼接线并自动羽化以及自动分幅输出等功能。
此外OrthoVista Seam Editor编辑器可以进行交互式镶嵌图编辑和手动拼接线的定义。
应用实例1、自动进行航空遥感影像航带间的镶嵌匀色如图所示,该区域由20张航空遥感影像组成,航带间有一定色差,尤其是水域比较明显(红色框内)。
基于GIS技术的公路建设规划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公路建设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0f41e6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0.png)
基于GIS技术的公路建设规划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规划成为了维持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公路建设规划中,GIS技术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GIS技术作为一种利用计算机科学和地图学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规划领域。
本文将分析GIS技术在公路建设规划中的应用,探讨其作用和对未来公路建设规划的意义。
一、GIS技术在公路建设规划中的应用GIS技术在公路建设规划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地理信息采集GIS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地图制作技术等手段采集并整合地理信息,例如公路线路、地形地貌、水路等等,从而为公路建设规划提供了深入的后盾数据。
2.空间分析GIS技术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统计分析功能等,对于规划区域内的经济、环境等因素进行详细研究,并据此制定科学的公路建设规划。
3.公路设计优化GIS技术可以根据建设实际需求对公路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为公路建设项目选择最优解决方法。
这样可以避免工程浪费和不必要的错误,同时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4.交通管理GIS技术可以结合附属设施如监测设备等,对公路交通实时管理,从而提高道路通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以上的应用是GIS技术在公路建设规划中的常见应用,并且都十分有用。
因此,在公路建设规划的过程中,GIS技术的应用取得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GIS技术在公路建设规划中的作用GIS技术在公路建设规划中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提高建设质量GIS技术能够完善公路建设规划数据,从而确定最佳建设路线。
这样可以避免犯错并保证建设质量,同时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能够协调建设团队的沟通协作,达到高效的建设。
2.提高效率GIS技术能够快速采集、整合地理信息数据,并进行数字化的分析,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手工绘制地图数据的繁琐过程。
这样不仅提高了建设决策的速度,还加快了工程进程。
3.维护环境生态平衡GIS技术不仅提高了公路建设质量和效率,还能够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BIM+GIS在高速公路智慧建造中的关键技术
![BIM+GIS在高速公路智慧建造中的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c35bce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9.png)
BIM+GIS在高速公路智慧建造中的关键技术摘要:BIM技术因其自身的协同性、可模拟性以及可视化优势,能够补足传统项目管理存在的短板,成为新一代项目管理模式。
本文将运用BIM技术打造一体化管理平台,达到项目管理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更易维、更安全、更节能、更畅通的高速公路。
关键词:GIS,BIM技术,智能化管理,高速公路一、 BIM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研究价值BIM 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行业内看作一次新变革。
BIM技术的核心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而且它的数据库是实时更新的,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扩充。
BIM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项目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平台。
因此,通过 BIM 所建立的三维数据模型,可以在施工管理中避免工期延长、成本增加、质量不过关的问题。
这样让公路项目建设中整体管理有着明显的提升,大大降低了因为外部因素而导致的各种风险。
一体化平台的搭建如图所示:将前端的多种设备接入分布式智能控制器,控制器将数据通过工业级物联网基站传输到一体化管理平台,通过对数据的处理进行BIM建模,实现项目的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二、BIM技术在工程中的研究价值如下:推动项目的进度与创新。
传统的施工图纸在设计阶段通常以CAD二维图纸的形式呈现,具体道路结构以及工程量的统计在复核、校审阶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只有在整个施工图交底后,施工人员才能依照图纸施工,遇到需要修改图纸的地方,由施工方将问题告知建设单位,再由建设单位向设计院提出施工图纸的修改意见,这就会影响项目施工的进度,基于BIM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在项目的初期,项目多方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都可以参与到其中,为项目出谋划策。
加快进度的同时还能碰撞出新的创新点。
三、BIM+GIS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融合问题BIM应贯穿于整个工程的设计、施工、运维,它是一个数字化的管理和协作过程。
GIS记录各种具有空间属性的地理环境信息,实现空间分析、对地理资源的监控和合理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实景三维GIS数字公路的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更新时间:2010-05-06详细说明一、引言在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传统的日常道路运行中,我们的养护、维护、路政、救援、应急指挥等管控作业流程通常需要通过收集各级管理、养护和现场反馈大量的运行情况,然后看设计文件、统计报表、图纸、照片来了解、分析、决策。
然而,由于这些传统的管控作业往往会由于资料量大、不全、不准、难找,十分困难、低效;即便找到了,这些传统的资料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数据枯燥、图形抽象、信息孤立而难以关联,以至严重影响我们的道路运营和养护管理水平,在道路应急救援、抢险的时候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这样的问题在几条高速公路的运行管理中已经明显的产生了。
随着“7918”规划的实施,这几年我们很多省已经形成了几百、上千公里的路网,一些大省更是将形成3千到5千公里的路网,当高速公路形成网络后这个问题必将更加严重。
一种采用高清数字摄影摄像+陀螺仪+GPS三种技术组合的移动式道路实景信息采集技术,即所谓基于MMS技术的实景三维GIS的应用,必将彻底改变这种状态。
当我们采用了基于MMS技术的实景三维GIS系统以后,你可以将每一公里道路、每个立交、隧道、桥梁、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边坡、涵洞、上跨下穿管线,乃至任何你要关注和管理的构造物、设备都采集到你的路段、路网GIS数据库以后,你不用挪动一步路,你所管控的任何对象分分秒秒之间将以实景视频的方式展示在你的面前!你可能不信,上千公里高速公路要采集这么多的基于GIS的构造物、设备信息,需要多大的数据库支撑?需要多少时间采集?你可能怀疑,如此庞大的GIS数据库,调用某个信息需要多少时间?一个这样的公路网GIS数据库能同时支持多少用户?使用是否方便?本文将在下面的篇章里用数据和案例告诉你。
二、 GIS技术与公路管理的关系截至2009年底,我国建成的高速公路已经达到6.5万公里左右。
公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点多、线长、网状、面广。
一个省、一个地区直到一个国家,都会有一个庞大的公路网,这些公路网必然是由许许多多道路、桥涵、隧道、边坡、绿化、立交、收费站、监控站、配电房、服务区、停车区等等各种设施和构造物串联形成的,它们以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空间位置但又相互密切相关地、互为依靠地分布在我们广大的地理范围内。
在长期的公路运营中,交通拥堵与事故、自然和气象灾害是我们永远要面对困难和矛盾,而这些事件、事故、灾害也同样分布在我们公路网所在的广大的地理范围内。
这一切告诉我们,对于公路的运营、养护、管理,必须要掌握和了解与公路设施和构造物密切相关的地理环境,以及现代科技对地理环境进行标识和管理的GIS技术,而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GIS系统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化公路管理的重要课题。
2.1 GIS与高速公路管理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何谓“GIS”?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基于位置的信息”。
地球上任何一样物件,只要存在,就一定会有一个它存在的位置,也就会有一个它对应的GIS坐标。
对于我们管理的高速公路的各种构造物和设施,或称为物件,它也必然会有一个对应的GIS坐标。
在我们传统的公路管理中,在没有建立GIS数据库的情况下,或者说我们如果脱离了GIS的坐标管理我们的公路时,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统计报表、图纸、照片、影像资料。
但是,我们无法清晰地、一目了然地看到我们整个路网(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形成路网以后)各种构造物和设施的布局,无法看清楚这些构造物、设施之间的地理关系和与地理位置相关的功能关联性。
然而,对公路网各种构造物和设施布局的地理信息的掌握,绝对是路网运营、养护、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的重要要素。
比如,路网中交通量最大、收费额最小、通行最堵分别在路网的什么位置,它和周边道路结构有何关系、周边的工业、运输、物流、贸易、旅游状态如何、区域的交通量、出行特点、车辆类别有什么特点;又比如,路网中养护频率最高、养护费用最多的路段、构造物分布在什么位置,该区域的道路状态、结构特点、气象条件、交通量、车辆类别如何;再比如,当一个隧道发生火灾时,我们的应急预案必须立即找到离火灾点最近并可用的各种消防资源,如:消防队、灭火器材、抢险队、医疗、救援通道、逃生通道、车辆撤离通道、情报板,等等。
以上应用无一可以离开GIS数据库。
2.2 GIS与公路管理结缘的漫长道路其实GIS早在15年前已经在我们的公路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中得到了一些应用。
由于公路管理的分散性和大空间跨度性,空间地理信息成为链接公路运营管理服务包括收费、通信、监控系统及各业务系统如养护、路政、资产管理系统的信息基础设施,采用各种先进科技、提高公路管理水平,实现公路可视化、信息化综合管理,已经成为公路基础设施养护与建设的紧迫要求。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陆续将地理信息技术引入到公路信息化管理,在公路建设、路政执法和资产管理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美国联邦公路局将GPS、GIS及多媒体视频等技术应用到公路资产管理,可以迅速的定位查看损坏的公路资产视频,保证了道路的安全性[4]。
新西兰ROMDAS集成GPS和Video,用GPS中心线实现了可视化的公路管理[5]。
但是,在我们国内的具体应用中,由于公路系统内包括运营、路政、养护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有各自的信息系统,彼此之间的数据也是由各自部门维护。
因为采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和交换格式,导致无法整合到统一的地理数据平台上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不能有效实现业务数据共享,从而使得各个部门之间难以实现高效协同,决策者难以通过统一的数据展示平台及时全面地掌控整体的公路运营状态。
而早期的GIS应用一般采用传统的二维地图显示方位信息,不能显示详细的环境信息(山体、边坡的形态等),而对于分布在狭长的地表公路,穿越高山峡谷等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三维的环境构造的信息和数据是十分重要的。
一旦雪灾、地震、滑坡、水灾等自然灾害不期而至时,需要通过历史的和实时的环境信息对比为决策指挥提供依据,而这些却正是二维地图数据无法实现的。
另外,在二维地图上,所有的公路设施都是以平面投影的符号来表达的,不但不够直观,有时还会导致判读的困难,例如:当一个杆上有几个标志时,就只能以变通方式表示,需要有一定识图经验的人才能读懂。
二维地图上,也无法全面表示立面目标之间准确的相对关系,诸如桥梁上的标志或广告牌与桥梁之间的相对关系,电线与路牌之间的相对关系等等。
这样就不能通过信息系统对立面设施进行查询、观察和分析。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GIS技术在公路领域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3D动画技术的发展,为了让非GIS专业人员在广大领域更方便的使用GIS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3D动画技术开始与GIS技术结合,出现了三维仿真GIS的应用,较好地克服了一般业务、管理人员利用GIS技术的困难。
但是,由于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3D动画技术建立三维GIS数据库的信息采集和制作困难、周期长、成本高,此项应用仍然大面积、多领域推广应用。
基于MMS技术的实景三维GIS的应用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这种革命性的GIS应用技术的实现,如同当年由于基于窗口图形的Windowsd操作系统的应用,使得亿万非计算机专业的人们,终于摆脱了基于计算机命令的复杂的DOS 操作系统的束缚,非常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处理他们自己的事务。
以至今天无论老人还是小孩只要使用一个鼠标,就可以在计算机荧屏上点一下他选择的某一个图标,就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了。
实景三维GIS技术的应用将使各种非GIS专业的业务、管理、领导人员在日常管理中不再唯一地依靠抽象的图纸、枯燥的数据、孤立的图像来分析判断运营、养护、应急救援面临的各种复杂的相关矛盾或冲突,他们可以借助实景三维GIS数据库,快速浏览事件现场的实景GIS视频(通常只需分秒之间),清楚地了解前后左右道路结构状态(包括构造物的实际几何数据)、相邻交通结构之间的功能关系及通行能力;通过监控系统、收费系统掌握实时的交通信息和气象信息,从而可以准确、有效地提出具体的处置决策。
有了实景三维GIS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期待,GIS的应用一定会更多、更方便地应用到我们各行各业的工作、管理乃至我们的生活中来。
三、实景三维GIS的核心技术事实上,基于传统二维地图的GIS空间分析是不完整的,因为它只能实现宏观的、浓缩的、概略的统计和分析,一旦我们要对细部环境信息和数据进行查询、观察和分析,则无法得到足够的数据支持。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数据源和数据管理手段来满足公路部门在路政、养护、应急和出行服务等方面对于详细环境信息和数据的需要。
实景三维GIS技术和基于MMS技术的移动采集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3.1 实景三维GIS传统GIS的使用者常常感到困惑,分辨率越来越高的航片和卫片可以让人越来越清晰地鸟瞰地球,然而一旦到了地面,能够看到的只有抽象的二维地图或是为模拟空间绘制的虚拟3D仿真图,无法让人全面了解环境。
现有的行业GIS主要基于符号化的二维地图构造,只能实现数据的平面图形显示。
随着近年来测绘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实景三维的地理信息系统已突破原有技术瓶颈,现已成为国际GIS应用的热点,也代表着未来GIS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实景三维GIS是在二维GIS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连续的实景三维影像,并通过开放的软件(真图(TrueMap)地理数据平台)与基于GIS的行业应用进行无缝集成,从而给用户提供了具有丰富环境信息和立面信息的实景可视化环境,有效的支持了管理和决策等高级应用,真可谓“千里高速,尽收眼底”!由于公路部门的管理对象90%与地理位置有关,地理数据对于公路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常规的公路管理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地理数据主要是简单的二维矢量图,所有的公路设施都是以平面投影的符号来表达的,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判读的困难,例如:当一个立杆上有几个标志牌时,就只能变通方式表示,需要有一定识图经验的人才能读懂。
二维地图上,也无法全面表示立面目标之间准确的相对关系,诸如桥梁上的标志或广告牌与桥梁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跨线电缆与路牌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等等。
这样就不能通过信息系统对立面设施进行查询、观察和分析。
实景三维GIS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能够为公路的管养提供丰富的基础地理空间的实景视频信息。
3.2 MMS移动采集系统移动道路信息采集系统是在机动车上装配GPS(全球定位系统)、 CCD(视频系统)、航位推算系统(陀螺仪)等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在车辆以80-100公里/小时行进之中,快速采集道路及道路两旁地物的空间位置数据和属性数据,并同步存储在车载计算机中,经专门软件编辑处理后,最终形成各种地理信息。
平均每公里道路采集并在后台处理完成后的数据量约100兆/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