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绿色金融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绿色金融发展
作者:孙若颍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31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只注重发展生产,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污染问题屡屡出现,对此情况,中央高度重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金融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绿色信贷快速发展,绿色证券慢慢兴起,绿色保险逐步推广,碳金融开始建立。虽然绿色金融在我国取得很大发展,但是仍有不足,绿色金融政策与法律制度体系存在欠缺,监管不到位,缺乏统一有效的绿色金融项目认定标准,各个主体执行力度不同。为此,建议加快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紧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法律法规,加强实施绿色金融项目监管,加大绿色金融发展考核力度。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碳金融
中图分类号:F851.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18)31-0112-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过去只注重发展生产,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雾霾、固体废弃物、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屡屡出现,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制约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摆上了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GDP”的理念。我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成为“十三五”时期指导我国各项工作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金融可以引导实体经济的资金流向,通过环境约束减少实体经济中高污染企业和部门,增加低能耗、低排放的企业和部门。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那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绿色金融是什么呢?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是怎样的?未来发展我们又有哪些建议?
二、绿色金融的定义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获得初步发展,一些有关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的政策相继出台。2016年8月31日,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的指导意见》,将绿色金融定义为“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三、我国绿色金融的主要发展现状
1.绿色信贷快速发展
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方式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提供融资支持、遏制两高型产业扩张的业务实践[1]。2007年7月,原国家环保总局、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2012年银监会印发《绿色信贷指引》[2],2014年银监会引发《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又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3]。在這些政策推动下,我国绿色信贷快速发展,其中21家主要商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2017年7月底所发放的绿色信贷余额总额超过了8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例超过了8%,规模和比重都在快速提高。
2.绿色证券兴起
(1)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是募集资金专项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的一类债券[4]。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针对银行之间交易的绿色金融债券;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为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颁布了相关文件。近些年来,我国的绿色债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7年年底,绿色债券(包括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的余额为4333.7亿元,占全世界所有绿色债券市场总额的30%以上。
(2)节能环保类股票。
近年来,虽然绿色环保类企业上市的比例在逐步提高,但是绿色环保类企业占上市公司总量的比例依旧偏低,截至2018年8月15日,A股市场中,节能环保类股票只有171只,仅占A股市场股票总数(3652)的4.68%。
3.绿色保险逐步推进
2007年起,我国开始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工作,2015年后则加强了试点工作。2016年全年,全国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1.44万家次,累记投保费用达到2.84亿元,保险公司共提供风险保障金263.73亿元[5]。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规模很小,仅占保险业整体规模(3万亿元)的万分之一都不到,远远低于美国(美国每年40亿美元),存在着市场份额小、投保企业有限、参与积极性低、覆盖面不足等现实问题[4]。
4.碳金融供给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碳排放问题,每年贡献了全球大约1/3左右的碳减排量。我国政府不仅发布了明确的减排目标,还开启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随着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和重庆等地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不再仅仅依靠行政手段进行减排,正式走向了通过市场化手段减排的道路。
四、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绿色金融政策与法律制度体系存在欠缺
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的时间不长,尽管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两部法规政策,但绿色金融仍然缺少统一有效的法律政策保障,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总体来看,中央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并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然而绿色金融的发展仍然需要更加宏观的而且充分的法律政策体系。
2.监管不到位
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无权也无法对企业的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有些企业利用这一漏洞,假借绿色产业的名义,在金融机构那里的贷款但是不用于绿色产业。另外有些“两高一剩”企业,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之后,防治污染排放的意愿有所下降,从而会降低自身的排污监测管理力度,导致保险公司面临道德风险问题。由于目前技术、标准等原因,评估企业的经营是否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以及测量企业经营的业务中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比例都是很困难的,所以无法判定银行的绿色信贷是否符合要求,从而难以对绿色信贷的发放进行应有的监管。
3.缺乏统一有效的绿色金融项目认定标准
体系良好的绿色金融实施标准体系是绿色金融有效推进的基础,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绿色金融项目认定标准,一方面会导致真正的绿色项目无法立项,另外一方面会导致一些“假绿色”项目立项。因而明确如何遴选、认定、推荐以及追踪绿色项目,防止以绿色项目名义从事非绿色活动外,都需要制定一套统一的认定标准。
4.各个主体执行力度不同
各个主体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发点不一样,执行力度不一样。地方政府的政绩导向,使得其与中央政府之间动力不一样,为了GDP的增长,地方对中央业已颁布的有关法律文件执行力度不佳;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不履行,生产中,只顾经济效益,不注重环境保护,生产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与此同时,金融部门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分工不明确,各个监管主体的责任存在交叉,从而导致政策的执行不到位。
五、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建议
1.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