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学史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言
古希腊文学,重点:荷马史诗,希腊悲剧,柏拉图《对话录》,亚里士多德《诗学》,他们是欧洲文学传统中最根本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中世纪欧洲文学,重点,法国。

法兰西文学吸收了日耳曼民族文学和凯尔特民族文学的精华。

《罗兰之歌》亚瑟王的故事《玫瑰传奇》《列那狐传奇》
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重点《神曲》
文艺复兴:英国代表,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诗歌。

法国拉伯雷《巨人传》反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和教育改革要求,西班牙《堂吉诃德》最早的一部欧洲现代小说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文学,法:雨果,德:莱辛,歌德,席勒,英:华兹华斯,拜伦,雪莱,
欧洲近代史的积极意义,斯本格勒(Oswald Spengler)《西方的衰落》西方历史分为三个时期:一、古代,阿波罗精神(the Apollonian Soul),二、中世纪,“东方贤人精神”(the Magian Soul),三、近代,“浮士德精神”(the Faustain Soul)。

歌德晚年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融合在一起,是他以前欧洲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

欧洲文学传统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第一章,古希腊文学
第一节,概述
欧洲古代文学主要指公元前9世纪到前1世纪产生在欧洲本土上的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是希罗。

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是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二是埃及、亚细亚文化。

上古文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前30-12世纪),即爱琴文化
前30世纪后期,克里特岛进入青铜时代,前16世纪中叶全盛,线形文字A,前14世纪毁灭,火山地震
迈锡尼,前20世纪中叶,亚该亚人所创,他们与前20南迁,征服土著,线形文字B,前12-11世纪,北方多里安人(多利斯人)南下摧毁之。

前11-8世纪,荷马时代/英雄时代,欧洲上古文化从此让位于古希腊文化
第二节,希腊神话
两部分:神的故事,英雄传说
神的故事: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天上的改朝换代、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动。

万物都是神的身影,万事取决于神的意志。

古希腊人常在神话中嘲笑神的邪恶,指责神的不公正。

荷马史诗:“神给可怜的人以恐惧和痛苦,神自己则幸福而无忧地生活着。


英雄传说:对于远古的历史、社会生活和人与自然做斗争等事件的回忆。

英雄传说以不同的家族为中心形成了许多系统:赫拉克勒斯的12件大功,忒修斯的为民除害,伊阿宋取金羊毛,特洛伊战争等。

神话中包括一部分关于生产知识的传说。

神话是古希腊文学的土壤,此后的诗歌、悲剧等都以神话和英雄传说为题材。

第三节,荷马史诗
荷马年代无定论,约前10至前8、9之间。

荷马是盲人的说法相当流行,因为古希腊卖唱者“行吟诗人”多半是盲人。

两个时期:口头流传时期,文字流传时期。

史诗最初形成在前12-9前后,前6世纪,僭主庇西特拉图命人用文字记录下来,前3-2世纪,由亚历山德里亚学者编订,每部各分
为20卷。

产生过程:小歌说,核心说,统一说
小歌说:荷马史诗是由若干各自成篇的“小歌”连缀而成,并非荷马个人成果。

[德]
沃尔夫:荷马史诗中有若干前后矛盾、重复之处,很像是若干民间口头创作的短歌集合体。

核心说:承认荷马史诗的基础很可能由若干短诗构成,但又进一步指出荷马及其门徒并未停留在这一基础之上,而是由此将短篇有机地建构,加工成长篇巨制。

集体创作+和人修改补充。

统一说:荷马的两部史诗具有统一的艺术结构,只可能出自一人手笔。

因此作者就是荷马。

《伊利亚特》较早,24卷,15693行,背景:阿喀琉斯父母婚礼,不和女神厄里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弗洛狄忒,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海伦,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十万大军战舰千艘,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帕里斯之弟,战争第十年,阿喀琉斯拒绝参战,是为楔子,讲述51天。

帕忒洛克罗斯,普里阿摩斯(老国王),葬礼。

《奥德赛》波塞冬,第十年,斯刻里亚岛,艾菲克斯人,阿尔喀诺俄斯,忘忧果之乡,独眼巨人库克罗普斯,爱奥里亚,风神之袋,变猪女巫岛,冥界,塞壬妖女岛,太阳神岛,神女卡吕浦索,奥吉吉亚岛,七年,宙斯雅典娜等天神,四天造小船,斯刻里亚岛,求婚者,佩涅洛佩。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美德,讴歌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许多英雄人物同时是劳动能手,劳动不是卑贱之事。

荷马史诗把人的命运归于神的意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的斗争常常是神的斗争的缩影。

荷马史诗极为生动丰富地展现了古希腊英雄们的战斗生活及种种历史场面。

反映了政治军事制度,反映经济生活、社会生活,阶级、私有制和奴隶劳动制。

为父系家长制社会提供了丰富例证。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人生活的百科全书,体现了古希腊人对天文、地理、历史、宗教、社会、哲学、艺术、神话一切知识。

荷马史诗不做价值判断,是一种对人本身的歌颂。

人物形象主次分明,详略有度,褒贬客观,毁誉得当,栩栩如生。

阿喀琉斯,两次发怒。

“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
赫克托耳,成熟的悲剧英雄:1.预知特洛伊及其整个民族、家庭的毁灭,依然肩负大任,抗争命运。

2.富于正义感,却为了民族利益违心地义不容辞地战斗。

强烈的责任感和
刚柔相济的善良人性。

奥德修斯,荷马史诗及整个欧洲文学的中心形象。

聪明的领导者,劳动能手,勇敢的战士,受人爱戴的奴隶主,好丈夫。

荷马史诗的结构:重点突出,繁简分明。

开场颇具匠心(《伊利亚特》以矛盾开场,有戏剧性)。

细节描写方面非常出色。

语言艺术为人称道(善用比喻,不用连接词的排比,固定形容词绰号,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交相辉映)。

缺点:失实描写,文风枝蔓,渲染过重,陈词滥调(古典作品难以避免的现象)。

第四节:古希腊诗歌和伊索寓言
赫希俄德,前8末7初,祖籍小亚细亚,荷马之后第一为伟大的诗人。

教谕诗《农作与时日》《神谱》。

与其前辈大相异趣,但还是属于传统派。

《农作与时日》828行,六音步诗行。

弟弟珀耳塞斯。

具有史诗的体裁,可以看做道
德格言集和农业历书。

两种竞争:自食其力勤劳刻苦/奸诈或暴力。

劝告弟弟做事要公正,不要从事充斥于市场和法庭的那种竞争。

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盗天火,潘多拉打开装满邪恶的罐子,诸神本和凡人同根。

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在道德上不断堕落的历史,黄金白银青铜黑铁。

古希腊文学中第一个动物寓言:鹰教训夜莺不要愚蠢地和强者竞争。

全诗以相
当篇幅咏唱农夫的年历,较详细记载了种种宗教祭日和从事不同工作时的黄道吉日。

《农作与时日》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后来成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农事诗》范本。

古希腊抒情诗:双行体诗,讽刺诗,琴歌,牧歌。

琴歌分为独唱琴歌、合唱琴歌。

双行体(芦管诗体)抒情诗中最早的诗体。

最早的诗人,卡里诺斯(前7上半叶,以弗利所人)。

最擅长者,西摩尼得斯(前6中叶-前5中叶)。

前7下半叶的提耳泰俄斯(政治)、明涅尔摩斯(爱情)、梭伦(前640-558)
讽刺诗,源于民间的口头嘲讽。

阿尔喀罗科斯,最著名,尖锐有力。

前6世纪之后,讽刺诗一蹶不振,逐渐衰落。

琴歌,龟壳琴伴奏。

独唱琴歌,各节音步节奏相同。

合唱:首节次节末节。

独唱琴歌著名诗人:萨福(女),阿尔凯奥斯,阿那克里翁
萨福(前612-?),莱斯博斯岛,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女诗人,在民主派反对贵族的
政治斗争中曾被迫流亡国外,后来在故乡办音乐学校,教授音乐、诗歌。

九卷诗,两卷比较完整。

大都描写爱情,词句艳丽无比,情调感伤,感情真挚。

《致阿克纳托里亚》。

同性恋。

1703诗作于罗马、君士坦丁堡公开焚毁,罪名是有伤风化。

诗国女荷马,柏拉图称之为“名列第十的缪斯”。

因失恋而跳岩自杀。

阿尔凯奥斯(前620?-570?)莱斯博斯岛,米蒂利尼城贵族,萨福之友,卷入政治
斗争,被放逐,戎马一生。

作品多为应酬答和诗、政治诗、战争诗、饮酒诗、情诗。

饮酒诗最具体色,最有名,称“轮唱体”,后成为一种固定的诗体。

其诗总体上洋溢着乐观的战斗精神和年轻人的朝气,不时流露出忧国忧民,缅怀故土的情思。

行文流畅,自然优雅,音调和谐,他和萨福使古希腊抒情诗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阿那克里翁(前550?-465?)忒俄斯岛,声名不佳。

传世六卷诗,歌唱醇酒、爱情,被后世模仿,称“阿那克里翁体”
合唱琴歌题材较为广泛:颂神歌、日神颂、酒神颂、酒歌、少女歌、婚歌、葬歌、赞美歌和胜利歌(颂扬竞技活动中胜利者)
品达罗斯(前518-前442/438),17卷,4卷胜利歌(共计45首诗)。

早期成名作《皮托竞技胜利者颂》第10首(前498)。

品达罗斯的诗富丽堂皇,辞藻华丽,形式完美,影
响后世。

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被奉为“崇高的诗歌”的典范,影响弥尔顿、歌德等人。

牧歌主要兴盛于亚历山德里亚时期。

史诗体、双行体。

忒奥克里托斯,最有名。

前3
世纪上半期的比翁、中期的摩斯科斯曾模仿过。

《伊索寓言》前6上半叶伊索所作,现在的伊索寓言是前4-公元2世纪收集整理的,其中2世纪古希腊作家巴布里乌斯用格律诗改写120余则伊索寓言很有名。

动物寓言,短小生动。

狮子与老鼠,狐狸与仙鹤,兔子与乌龟,狐狸和葡萄,披着羊皮的狼,牧羊人和狼。

第五节古希腊戏剧
公元前5世纪初,希波战争胜利,战后雅典控制提洛海上同盟,古希腊文学迎来黄金时代。

前5世纪登峰造极,前4世纪衰落。

古希腊悲剧,狄奥尼索斯,山羊之歌。

古希腊悲剧的变化:首先,在演出形式方面,古希腊悲剧脱胎于民间歌舞,因此最初的歌舞气氛特别浓厚,尤其是合唱歌队,在悲剧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次,演出者的角色作用变化。

最初酒神颂歌队提问,作者口占作答。

前534年,特斯庇斯首次采用一个演员与歌队对话,并使他轮流扮演几个角色。

“戏剧之父”。

古希腊悲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反映的事件和情调都很严肃。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的命运的恐惧,由此使
感情得到净化(宣泄陶冶升华)。

严格地说,希腊戏剧所产生的悲剧效果不是悲,二十一中具有人生哲理意义的困惑与恐惧之情,一种对戏剧中人物遭受苦难的深刻同情。

命运变幻
莫测、报应屡试不爽,神秘主义因素。

布局简单、人物精炼、性格鲜明、语言质朴、风格
雅致,诗人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

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

第一个采用故事连贯的“三
联剧”,有内在联系又独立成篇,唯一流传的三联剧《俄瑞斯忒斯》(血亲复仇代之以法律)。

使用具有异域风格和恐怖的服装和面具,创造舞台效果。

“悲剧之父”。

七部传世之作:
《俄瑞斯忒斯》三联剧《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女神》,《乞援人》(血亲通婚制的瓦解),《波斯人》(反应希波战争,现存其唯一以现实为题材的悲剧),《七将攻忒拜》(内容与形式高度完美结合,第一演员第二演员合唱队的关系显出一种必然性的命运关系,古希腊悲
剧中唯一做此种艺术处理的剧本),《(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影响最大,主题崇高,风格雄伟庄严)。

他是古希腊悲剧的真正创始者。

增加了第二演员,戏剧性增强。

歌队的重要地位:一推动情节发展,二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抒情气氛。

诗句庄严、雄浑,夸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比喻奇特,偶尔堆砌。

直到19世纪才受到广泛重视。

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雅典奴隶民主国家全盛时期。

“生前完满,身后无憾。


肯定民主,反对僭主。

120-130部剧作,仅流传7部。

《埃阿斯》《安提涅戈》《俄狄浦斯王》《厄勒克特拉》《特刺喀斯少女》《菲罗克特忒斯》《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俄狄浦斯王》《安提涅戈》两部最有名,前者高超的结构技巧。

“命运悲剧”继埃斯库罗斯之后,彻底把合唱颂歌变成戏剧,侧重写人而非写神,个性遭遇,对照手法,性格鲜明,安排情节,演
员增至3人。

结构复杂、严密、自然,布局紧凑、完美。

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成
为思想的社会背景。

欧里庇得斯(前485-前406)雅典奴隶主民主国家危机时期。

三大悲剧作家中反映现
实生活最真实最具体的一位。

信奉民主,晚年反对战争,反对雅典对联邦的暴政。

80-90
部戏剧,18部流传下来:《伊翁》《海伦》《赫卡柏》《美狄亚》《圆目巨人》《阿尔刻提斯》《希波吕托斯》《俄瑞斯忒斯》《厄勒克特拉》《安德洛玛克》《酒神的伴侣》《请愿的妇女》《腓尼基妇女》《特洛伊妇女》《疯狂的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的儿女》《伊菲格涅亚在
陶里斯》《伊菲格涅亚在奥利斯》。

对政治现实的怀疑否定。

《特洛伊妇女》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侵略战争后果的作品。

海神:“你们这凡间的人真是愚蠢,你们毁了别人的都城,神的庙宇和死者安眠的坟墓,你们种下了荒凉,日后收获的也就是毁灭啊!”欧里庇得斯
另一主题是家庭问题,主要是妇女问题。

18个剧本中,12个一妇女为主要人物,其中以《特洛伊妇女》《美狄亚》《希波吕托斯》妇女形象塑造最成功。

美狄亚:“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子算是最不幸的。

”《美狄亚》动人的悲剧,情节集中,美狄亚
具有典型化特征。

接受了诡辩派的怀疑主义,攻击神,描写的不是英雄而是现实的人。


使悲剧接近了生活。

创作手法两大贡献:写实手法和心理分析。

歌队失去重要性。

有的悲
剧大团圆结局,有的甚至带有浪漫情调与闹剧气氛。

不大注重戏剧结构,有两点遭到指责:1.“开场白”有一个剧中人先说明剧情2.往往用“解救天神”来解决临近剧终的矛盾。

第二章,古罗马文学
第一节,概述
王政时期,前753-前510。

共和时期,前510-前27。

屋大维执政,前27-14。

罗马和
平时期,前27-193。

公元2世纪,早期基督教流传。

395,罗马分裂。

746,西罗马灭亡。

前3世纪,安德罗尼库斯(前280-前204)希腊俘虏奴隶,将《奥德赛》译成拉丁文,成为第一个罗马诗人,并编译了希腊悲、喜剧。

恩尼乌斯(前239-前169),也改编希腊戏剧。

共和国中期,米南德式引人发笑的讽刺世俗的轻松戏剧发达起来。

代表作家普劳图斯,泰伦斯,反映罗马现实,墨守希腊陈规。

共和国末期(西塞罗时期)。

加图首开演说文创作先河,西塞罗把古代雄辩术推到高峰,凯撒散文。

诗人有卢克莱修、卡图鲁斯。

屋大维时期,“麦凯纳斯文学集团”,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李维(前59-前17),
大散文家。

奥古斯都时期,缺乏前一时期的哲学探索精神和政治辩论热情,文学风格不及
前一时期遒劲豪放,单技巧却更趋成熟。

共和国末期与屋大维时期合称古罗马文学黄金时代。

屋大维死后二百年为白银时代。

宫廷趣味日趋浓重,2世纪前半叶达到高潮。

悲剧作家塞内加,寓言诗人菲德鲁斯,讽刺
诗人马希尔、朱文纳尔,传记文学家塔西佗、普鲁塔克,希腊语散文家琉善。

文艺理论作
品《论崇高》作者相传为朗吉努斯。

帝国末期文学创作进一步衰落。

著名宗教作家基洛尼姆斯(340-420)、奥古斯丁等。

帝国东迁后,形成拜占庭文化,混合希腊传统、基督教和亚洲文化。

教会排挤世俗文化,4世纪焚毁亚历山德里亚图书馆。

第二节古罗马戏剧
“黄金时代”成绩寥寥,“白银时代”有所发展。

早期喜剧:普劳图斯、泰伦斯,晚期悲剧:塞内加。

普劳图斯(提图斯·玛丘斯·普劳图斯,前254-前184),语言俏皮,风格粗犷。

用序幕、尾声解释题材来源、作者情况等,用对话表现手法代替了古希腊的歌队,接近近代喜剧。

《吹牛的军人》《孪生兄弟》(莎士比亚《错误的喜剧》取材于此)《俘虏》《一坛金子》(莫里哀《悭吝人》取材于此)《商人》《驴》《蝗虫》。

泰伦斯(普布留斯·泰伦提乌斯·阿非尔,前190-前159)生于迦太基的奴隶六部喜
剧《婆母》《两兄弟》《佛尔缪》《安德洛斯的妇女》《自责者》《阉奴》,前三部占有重要位置。

站在贵族立场,认为穷人不干坏事是因为没钱,富人有钱,所以免不了要干荒唐事,
应该原谅。

塞内加(鲁齐乌斯·安奈乌斯·塞内加,前4-65),罗马最重要的悲剧家。

做过一任
元老,公元41年因为同情共和理想被流放科西嘉岛八年,期间致力于斯多葛派哲学(劝导人们用内心的宁静克服生活中的痛苦)研究,表现了帝国时期罗马贵族的柔弱与悲观。


作品充满了悲怆的绝望情绪和令人畏惧的恐怖场面,作者注重表现人物内心的痛苦,常常
采用鬼魂和巫术渲染悲剧气氛。

塞内加的剧作不仅诗的格律严格,而且模仿一些希腊剧,
把剧情的时间限制在24小时之内,把地点限制在一个地方。

影响了后来英法古典戏剧家倡导的“三一律”。

《变瓜记》《特洛伊妇女》(诗体写成,不分幕,宣扬斯多葛派哲学,女人
们虽然命运悲惨,但却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第三节古罗马散文
后三头: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

古罗马散文发源于加图(前234-前149)的演说文,繁荣于黄金时代。

西塞罗(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前106-前43)主张元老派的“贤人政治”,恢
复共和政体。

哲学上的折中主义,综合希腊田园学派、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并加
以通俗化,对希腊哲学在欧非亚的传播做出贡献。

主要成就是演说词和书信。

900封信,
58篇演说词(法庭演说、政治演说)。

其演说注重材料程式组织,句法考究,词汇丰富,
段落对称,音调铿锵,称为“西塞罗句法”。

善于通过设问、驳对等手段调动感情,增加说服力和鼓动力。

演说主要是打动听众情绪而非诉诸理性判断。

西塞罗使拉丁散文达到极高
艺术水平,确立了拉丁文“准确、流畅、清新、雄浑”的原则,成为欧洲散文的楷模。

凯撒:“你的功绩高于军事将领,扩大知识领域比之于扩大罗马帝国的版图,在意义上更为
可贵。


凯撒(盖尤斯·裘里斯·凯撒,前102?-前44)《高卢战记》七卷《内战记》三卷。

凝练简洁朴实无华,是与西塞罗判然有别的另一种拉丁文散文典范。

琉善(鲁齐阿努斯,125-200)约80篇,希腊语,《诸神的对话》《死者的对话》《伯列格林努斯之死》《一个真实的故事》。

讽刺宗教、哲学流派、希腊诸神。

欧洲古代文学最后一位重要作家。

风格轻快,机智,引用古希腊,雕琢。

第四节,古罗马史诗
古罗马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诗歌。

卢克莱修(提图斯·卢克莱提乌斯·喀鲁斯,前99-前55)共和国末期。

《物性论》六卷,每卷千余行,1473年出土。

“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宇宙一切皆由原子构成,基本的唯物论观点。

史诗,哲理诗。

词语新颖,比喻生动,规模宏大,风格崇高。

维吉尔(普布留斯·维吉留斯·马罗,前70-前19)“麦凯纳斯文学集团”。

30多岁《牧歌》一举成名,打开了通往奥古斯都周围上层社会的大门。

前26左右,受奥古斯都建议,为罗马创作史诗。

《农事诗》。

《埃涅阿斯纪》最后杰作,12卷,近万行,成于诗人最后的11年。

歌颂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和罗马的光荣,埃涅阿斯的儿子尤鲁斯是凯撒和屋大维的祖先,确定新统治者出身“神统”,“遵命文学”。

从《埃涅阿斯纪》开始,欧洲文学出现了所谓爱情与责任相冲突的主题。

流露出哀伤的情绪,同情失败者。

模仿荷马史诗,但有不同:1.情调不同,前者乐观勇武蓬勃向上乃至凶狠,后者严肃哀婉悲天悯人乃至多愁善感;2.创作方式和形式特点,后者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六步音英雄体,流畅简练,音节响亮;3.前者注重英雄毛冒险本身,后者重在写英雄的使命感、责任感,是“遵命文学”典范;4.前者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个性显著,后者缺乏个性和生气。

5.语言特色,艺术手法,前者语言朴实,后者辞藻华丽,前者富戏剧性,有叙事技巧,后者平铺直叙,略显呆板,但首创运用梦幻、象征、暗示、讽刺等手法,重视心理刻画。

包罗万象,注重细节,修辞韵律,影响巨大。

《神曲》中地狱和炼狱的向导。

斯宾塞《仙后》弥尔顿《失乐园》模仿他。

伊泰利克斯(25-101)白银时代。

《布匿战争》17卷12000行,第二次布匿战争,拉丁文学中最长的史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