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

内部控制评价能够有效保证内部控制系统运行效果,使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所在,并加强对这些薄弱环节的控制,是内部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当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为审计服务,不论是评价内容还是评价目标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为了使内部控制评价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必须改进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

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指内部控制制度整体运行应遵循和达到的目标,一般包括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三个方面。

(一)完整性。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方面是指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制定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是指企业应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自始至终的控制。

(二)合理性。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同样也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实用性,二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时的经济性。

(三)有效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一方面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能有相抵触的地方;另一方面是指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整、合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并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评价这三个方面的标准是相互联系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其完整性与合理性为基础,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则以其有效性为目的。可见,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内部控制评价三个标准中的核心。

二、内部控制评价思路

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可分为四个步骤进行:(1)对具体指标给予评价。按照各具体评价指标在企业中的执行情况,分别给出具体的评价分值。(2)将具体指标的实际得分加总,取其平均值作为各项目得分。(3)确定指标权重。本文采用德而菲专家评判法确定指标的权重。该方法能够让专家充分自由地发表个人观点,分析人员与专家相互沟通、交流意见。在进行专家调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专家的意见进行处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4)考察每一部分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确定其权数,结合具体得分,得出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得分,参照得分与内部控制评价等级表得出评价结果。

三、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选取

我国上市公司一般都已建立较为完整、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拟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构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评价模型,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我国内部控制急需在内部环境、风险控制、信息与沟通、监控四方面进行改进,因此,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包括以下四大类评价指标:

(一)内部环境评价指标。内部控制环境评价是从企业内部控制建立条件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环境的评价可以从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文化、激励制度几方面进行。

(二)风险控制评价指标。风险控制评价应改变传统评价模式,重点关注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控制风险的建议和方法。由于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不同,分解出的关键控制点也会有所不同,本文未列出具体的风险控制评价指标。

(三)信息与沟通指标。评价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方面的指标主要有:信息取得充分程度、信息传导顺畅程度、信息处理及时准确程度。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沟通方面的指标包括:员工的意见是否得到充分反映、管理者对员工意见的获取和采纳程度。

(四)监控指标。在监控控制方面,主要从预算控制和内部审计两方面来评价。预算控制方面的评价指标有:是否设立预算委员会、预算是否由股东会或代表股东权益的相应机构批准、总经理对预算修改的权利、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考核制度。内部审计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内部审计机构是否对董事会负责、高管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四、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采取具体指标分档打分与各部分、项目权重分配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一)确定单项指标得分。本文所述指标有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种。定性指标在评判时分为是非型和渐进型两种。是非型指指标评价结果只有“是”或“否”两种情况,而渐进型指标评价结果分为几个层次,如独立董事作用的大小属于渐进型指标。

按照指标执行情况,渐进型指标得分分为四档,第一档是执行情况较好,指标得分是在80分~100分之间;第二档是执行情况一般,指标得分在60分~80分之间;第三档是执行情况较差,指标得分低于60分;第四档是未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得分为0。

对于是非型指标,若回答“是”则属于第一档或第二档,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最终得分;若回答“否”,则属于第三或第四档,具体分值也依情况而定。(二)确定项目得分。将各单项指标Xij的最后得分汇总后归类于各项目下,各类指标的平均值就是其项目值。

(三)确定综合得分。首先,请m位专家对n个指标进行定性排序,得到指标Xikj,Xikj表示第k位专家把i指标排在第j名次上。然后,计算指标Xi的排序名次总和,即bi=∑Xikj(i=1,2,…,n),式中bi为指标X的名次总和。显然b越小,指标Xi越重要。第三,计算专家协调系数。n个指标排序名次的算术平均值为:M=(1/n)∑bi。指标Xi名次总和与全部指标名次的算术平均值之差为:Ci=bi-M(i=1,2,…,n)。如果专家对指标排名不存在相同名次,协调系数d=12/m2(n3-n)∑Ci2;如果专家对指标排名存在相同名次,协调系数d=12/(m2(n2-n)-m∑Tk)∑Ci2。式中,Tk=∑(t3-

t2);H为专家k排序中相同排序的组数;t1为L组中相同名次的个数。第四,协调程度检验。协调程度检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事先给出协调系数的精度δ,将计算得到的协调系数d与δ进行比较,当dδ时,则通过检验;另一种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协调程度的统计显著性检验。第五,按对B1由小到大进行排序。当min{Bk}=B1时,则指标X1排在第一名次上,记为X1(1);当max{Bk}-B,时,则指标X,排在第m名次上,记为X1(m);其余指标按B1的小、大排在第2到第m-1名次上,从而可以得到序列{Xi(I)}。{X1(I)}表示指标x排在第I名次上。在定性排序序列{X1(I)}的基础上,应用隶属度计算公式W1(I)=ln(q-I)/ln(q-1)(i=1,2,…,m)进行定量化处理。式中,I为指标x1排序变量,I∈[1,2,…,j,j+1],Wi(I)为X1(I)的定量转化对应值,j为最大顺序号(即j=m),j+l为想象中的最后一个顺序号,q为转换残数量。假设指标集X={X1,X2,…,X},若己知专家组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