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病致贫的情况多有发生,致使本来就不富足的一些农、牧民生 活更加贫困。直接影响当地的经济建设。据估算,每年全国因布 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逾100亿元。
布病对人的危害
人感染布病后非常痛苦、疼痛难忍,布鲁氏菌可侵犯全身的各 个脏器,造成器质性病变或功能障碍,由于布病反复发作,严 重危害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若急性期得不到及时、有效、彻
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神志清 醒,甚至自觉尚好,但体温下 降时自觉症状增多,并加剧。 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 为布病所特有。
主要症状
多汗多汗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
为甚。特别是晚上增多。出汗相当严重,多与发热相
伴,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被褥,使
患者感到紧张、烦燥,甚至影响睡眠。大量出汗可以
布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几十种,布病是公认的危害最为严重的人畜共患传 染病之一,因此其流行危害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农、牧业和公共卫生 事业落后的重要标志。布病流行会严重制约畜牧业整个产业链的健康
发展——影响从上游的养殖到下游产品的流通和消费。
家畜患布病常常出现流产、不孕、空怀、繁殖成活率降低,使牲畜 头数明显减少,产肉、产奶量下降,直接影响着包括乳、肉及其制品,
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二、经消化道感染
人主要是通过食物或饮水,在完全不与病畜接触的的情况下由 于食用布鲁氏菌污染的食物或饮水经口感染的例子很多。有的
人喜喝生奶,吃生乳制品(白油),生拌肉或生肝,吃未熟的肉
(手把肉)或者手不洁拿吃食物,布鲁氏菌经口腔、食道粘膜 进人机体。
病畜流产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草场、水源,是牲畜消化道 感染的重要原因。
60分钟 15-30分钟 7-19分钟 6分钟 5-14分钟
湿热100℃
干热60-70℃ 干热80℃ 干热90℃ 干热100℃
1-4分钟 60-75分钟 40-59分钟 30-39分钟 7-9分钟
布鲁氏菌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
表二 常用化学因子对布鲁氏菌作用的比较
药品名称 浓度(%) 布鲁氏菌生存时间
布鲁氏菌病预防知识培训
布鲁氏菌病的概念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 共患传染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中华人民 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将布病列为二类疫病。是世界动物 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 布鲁氏
菌还被国外列为生物战剂之一。
布鲁氏菌在不同介质中生存时间
生存时间 5天-4个月 21-72天 4天-5个月以上 30-80天 2天-18个月 25-67天 14-47天 60天-10个月 介质名称 土壤 粪 畜舍及周围 皮毛 酸乳 腌肉 干燥胎膜 生存时间 4天-4个月 8天-4个月 4天-5个月以上 45天-4个月 2天-1个月 20-45天 4个月
热型 波状热 例数 115 307 112 93 63 3 31 构成比(%) 15.78 42.11 15.36 12.78 9.33 0.41 4.25
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之前,波状热 是典型的热型。波与波之间短者 3-5天,长者数周。近年来波状 热型已较少见。
低热
不规则热 间歇热 驰张热 稽留热 无热
炎、血栓性脉管炎、动脉瘤及主动脉炎等。
心脏:特异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主要侵犯主动脉瓣,较少 侵犯二尖瓣。
肝、脾:布鲁氏菌性肝炎(浆液性→增殖-肉芽肿性→ 硬变性炎症), 网状内皮和淋巴增生引起脾脏肿大。
各系统病理变化
骨髓:坏死、营养不良和纤维化。 肺:病灶性卡他性肺炎,肉芽肿(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 化的细胞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肉芽肿的本质是迟发超敏反应所致的炎症), 泌尿生殖系统:间质性肾炎、弥漫性肾小球肾炎。睾丸炎、附 睾炎、子宫内膜炎、卵巢炎和输卵管炎等。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脑膜炎、脑炎、脊髓膜炎、脊髓炎等; 周围神经:腰骶后根和坐骨神经损害显著。 运动器官:骨、关节、肌肉、韧带均可受累,关节炎、关节周 围炎、滑囊炎和腱鞘炎。
皮、毛、医药等在内的民生需求。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和民间致富乃
至国际贸易及旅游事业,
布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Biblioteka Baidu
有关资料表明:绵羊患布病后流产率57.7%,牛患布病流产率为 30.2%。我国过去畜间布病严重时,每年损失于流产牛犊5-6万头, 因空怀、流产等原因每年少生幼畜105-140万头。
近年来,随着人畜疫情持续回升,经济损失更为严重,全区各地
病原学
布鲁氏菌属(Brucella) 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即: 羊种布鲁氏菌(Br melitensis) 1、2、3型 牛种布鲁氏菌(Br abortus) 1、2、3、4、5、6、7、9型 猪种布鲁氏菌(Br suis) 1、2、3、4、5型 沙漠森林野鼠种布鲁氏菌(Br neotomae) 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Br ovis)
感染过程
感染过程的形成及临床表现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布鲁氏菌侵入途径、菌量、菌型、毒力和人体的生理状 态。 感染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淋巴源性迁徙阶段 菌血症阶段 多发性病灶形成阶段 慢性布病阶段 慢性纤维化阶段
布病发病示意图
布鲁氏菌
消化道 皮肤粘膜 呼吸道
淋巴液
局部淋巴结
导致虚脱。
•主要症状
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此表现,乏力的程度轻重不一。
轻者虽可从事般性工作,但容易疲劳,而且不易消除;严
重者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慢性期患者的乏力症状比较突出,甚至成为就诊的主要原 因。 常被称为“懒汉病”、“爬床病”。
主要症状
头疼为急性期常见症状之一。常伴有头痛,个别头疼剧烈者
石碳酸 新洁尔灭 来苏儿 来苏儿 漂白粉 过锰酸钾 福尔马林 氢氧化钾 肥皂水
1-2 0.1 2 3 0.2-2.5 0.1-0.2 0.2 2 2
1-5分钟 30秒 1-3分钟 1分钟以内 2分钟以内 7-15分钟 20分钟以上 3分钟 20分钟以上
布鲁氏菌的抵抗力
表三
介质名称 水 尘埃 尿 衣服 鲜牛乳 奶酪 冻肉 培养基
常伴有脑膜刺激症状、 。当大脑皮层功能降低时,往住反应迟 钝,记忆力减退。部分病例可有眼眶内疼痛和眼球胀痛等。
慢性患者在疲乏无力的同时,也经常诉说头疼头痛。
•主要症状
骨关节肌肉等疼痛表现为多发性、游走性全身肌肉和大关节 痛。急、慢性布病患者都可以发生骨关节与肌肉疼痛。
急性期呈游走性,主要在大关节,疼痛剧烈。常使患者辗转呻吟 ,甚至用一般的镇痛剂无法缓解。疼痛的性质可如锥刺痒或为顽
固性钝痛。
慢性期局限于某一部位,以骶、髂、膝、肩、肘、踝等处常见, 常因劳累或气候变化而加重。由于肌腱变硬和挛缩,常使四肢关 节强直,变形,甚至照成终身残疾、无法恢复。
主要症状
神经痛:多因神经干和神经根受累所致
神经根痛多发生于病后2-3日,以腰骶神经根受侵居 多,患者觉腰部及俩下肢剧痛。 神经干病变多发生于肋间神经、坐骨神经。肋间神 经受累时,患者自觉剧烈胸痛,随呼吸而加剧。 坐骨神经受累时,两下肢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如 脑膜受到侵犯时可有剧烈的头疼脑膜刺激症状
场合:
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处理病畜难产、流产及正常产; 检查牲畜; 饲养放牧人员; 接触病畜的尿、粪,如清扫羊圈、牛舍; 屠宰病畜、剥皮、切肉、分离内脏; 剪羊毛或从事皮毛加工; 挤奶或加工病畜乳制品; 采集病畜、患者的血液和病理材料; 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水、土、草料、棚圈、 工具用品等; 从事布鲁氏菌实验操作及制备布鲁氏菌苗、抗原、抗血清等生物制剂 等。
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三、经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常见于吸入沾有小于5个微米(气溶胶颗粒大于5个 微米则被鼻腔和上呼吸道阻留)的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
。多见于皮毛加工业,布鲁氏菌实验室研究工作及菌苗的制作
过程(气溶胶)。
但在布病疫区,以上三种传播途径往往同时存在,很难截然分 清是通过哪一个环节感染的。 。
感染量少、毒力弱 机体抵抗力强
布鲁氏菌在淋 巴结内局限
感染量大、毒力强
机体抵抗力弱 血行播散(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
急性期
多发性病灶形成
隐性感染
迁延性病灶
慢性期
病灶外播散
治 疗
痊愈
残余变态(消散、纤维化)
各系统病理变化
皮肤:特异性肉芽肿,出血,结缔组织层的纤维裂解, 水肿。 淋巴结:充血、浆液性渗出;增生性肉芽肿 血管系统:主要侵犯小动脉、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血管内膜
•主要症状
底的治疗,会反复发作转为慢性,留下后遗症导致终身残疾,
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当前我区布病疫情已经再度成 为我国特别是重点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
布鲁氏菌的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
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0.3-2.5微米之间,初 次分离时多呈球状,球杆状和卵圆形。该 菌传代培养后渐呈短小杆状,菌体无鞭毛, 不形成芽胞,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荚膜。 布鲁氏菌可被所有的碱性 染料所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 吉姆萨呈紫红色。 布鲁氏菌培养的最大特点 是生长缓慢,营养要求高,需 要各种氨基酸、生物素、镁、 铁、钙等离子。可在弱酸或弱 碱性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适 宜PH值为6.6-7.4,适宜温度为 34-37℃。
布病的发病机理
布病的发病过程与布鲁氏菌在细胞内寄生特点密切相关。 发病过程比较复杂,细菌、毒素(内毒素)、变态反应三种 因素不同程度地参与布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布鲁氏菌的毒力及致病力
毒力是病原体致病力的总称。包括侵袭力、毒素和抗宿主的防御
机制的生存能力。
布鲁氏菌不同种型的菌株具有不同的毒力,甚至同种型的不同菌株, 其毒力大小也有差异。
世界概况
畜间疫情(184个国家) 世界上约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绵山羊有布病流行,主要集中于 非洲和南美洲等,有101个国家和地区有牛布病流行,主要集中
于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东南亚及欧洲南部等。有33个国家
和地区的猪有布病流行,主要集中于美洲、非洲北部和欧洲。 世界上畜间布病是以牛种布鲁氏菌感染牛为主,占家畜布病的 1/2以上。
布鲁氏菌对物理因子的抵抗力
直射日光数分钟,最长4小时,散射日光7-8天,直射紫外线5-20分 钟,斜射紫外线10-30分钟。布鲁氏菌对热非常敏感,尤其对湿热 敏感。 表一 不同温度对布鲁氏菌的影响
温度 布氏杆菌生存时间 温度 布氏杆菌生存时间
湿热55℃ 湿热60℃ 湿热70℃ 湿热80℃ 湿热90℃
羊、牛、猪种布鲁氏菌各生物型的某些菌株多为强毒株。犬种布鲁氏菌 具有一定的毒力,野外和实验室均可侵入致病。绵羊附睾种和沙漠森林 野鼠种布鲁氏菌毒力较低。
羊种、牛种、猪种和犬种布鲁氏菌都能感染人;绵羊附睾种和沙漠森林 野鼠种布鲁氏菌尚无感染人发病的报道。
流行病学
储存宿主与传染源: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和体征
潜伏期:一般为l~3周,平均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1 年。 发病和前驱期症状:有急有缓。 起病缓慢者前驱期症状类似重感冒。经口感染者常见颈部 淋巴结肿大。
起病急剧者一般没有前驱期症状。
主要症状
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 常伴有寒战等症状,可见于各期 患者。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 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 晚上。
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
牛、猪、犬、鹿、马等。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 及乳类含有大量细菌,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布鲁氏菌可以经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新的机
体感染:
一、 经皮肤粘膜接触感染
布鲁氏菌可通过粘膜、眼结膜及损伤的皮肤侵入人体,有报道 毒力强的羊种菌可以通过微小的伤痕或完整的皮肤侵入人体。 这种感染常见于与病畜接触的畜牧兽医、饲养放牧的人员、布 病专业工作者和畜产品加工业等职业人群中,通常发生于下列
犬种布鲁氏菌(Br canis)
世界概况
人间疫情(16个国家) 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据调查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有170个国家报 告有人畜布病疫情发生。人间发病率波动范围较大,曾超过1/10
万的国家有:希腊、意大利、美国、阿根廷、阿拉伯、老挝、黎
巴嫩、匈牙利、伊朗、爱尔兰、北爱尔兰、西班牙、叙利亚、马 耳他、原苏联和葡萄牙。
布病对人的危害
人感染布病后非常痛苦、疼痛难忍,布鲁氏菌可侵犯全身的各 个脏器,造成器质性病变或功能障碍,由于布病反复发作,严 重危害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若急性期得不到及时、有效、彻
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神志清 醒,甚至自觉尚好,但体温下 降时自觉症状增多,并加剧。 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 为布病所特有。
主要症状
多汗多汗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
为甚。特别是晚上增多。出汗相当严重,多与发热相
伴,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被褥,使
患者感到紧张、烦燥,甚至影响睡眠。大量出汗可以
布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几十种,布病是公认的危害最为严重的人畜共患传 染病之一,因此其流行危害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农、牧业和公共卫生 事业落后的重要标志。布病流行会严重制约畜牧业整个产业链的健康
发展——影响从上游的养殖到下游产品的流通和消费。
家畜患布病常常出现流产、不孕、空怀、繁殖成活率降低,使牲畜 头数明显减少,产肉、产奶量下降,直接影响着包括乳、肉及其制品,
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二、经消化道感染
人主要是通过食物或饮水,在完全不与病畜接触的的情况下由 于食用布鲁氏菌污染的食物或饮水经口感染的例子很多。有的
人喜喝生奶,吃生乳制品(白油),生拌肉或生肝,吃未熟的肉
(手把肉)或者手不洁拿吃食物,布鲁氏菌经口腔、食道粘膜 进人机体。
病畜流产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草场、水源,是牲畜消化道 感染的重要原因。
60分钟 15-30分钟 7-19分钟 6分钟 5-14分钟
湿热100℃
干热60-70℃ 干热80℃ 干热90℃ 干热100℃
1-4分钟 60-75分钟 40-59分钟 30-39分钟 7-9分钟
布鲁氏菌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
表二 常用化学因子对布鲁氏菌作用的比较
药品名称 浓度(%) 布鲁氏菌生存时间
布鲁氏菌病预防知识培训
布鲁氏菌病的概念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 共患传染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中华人民 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将布病列为二类疫病。是世界动物 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 布鲁氏
菌还被国外列为生物战剂之一。
布鲁氏菌在不同介质中生存时间
生存时间 5天-4个月 21-72天 4天-5个月以上 30-80天 2天-18个月 25-67天 14-47天 60天-10个月 介质名称 土壤 粪 畜舍及周围 皮毛 酸乳 腌肉 干燥胎膜 生存时间 4天-4个月 8天-4个月 4天-5个月以上 45天-4个月 2天-1个月 20-45天 4个月
热型 波状热 例数 115 307 112 93 63 3 31 构成比(%) 15.78 42.11 15.36 12.78 9.33 0.41 4.25
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之前,波状热 是典型的热型。波与波之间短者 3-5天,长者数周。近年来波状 热型已较少见。
低热
不规则热 间歇热 驰张热 稽留热 无热
炎、血栓性脉管炎、动脉瘤及主动脉炎等。
心脏:特异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主要侵犯主动脉瓣,较少 侵犯二尖瓣。
肝、脾:布鲁氏菌性肝炎(浆液性→增殖-肉芽肿性→ 硬变性炎症), 网状内皮和淋巴增生引起脾脏肿大。
各系统病理变化
骨髓:坏死、营养不良和纤维化。 肺:病灶性卡他性肺炎,肉芽肿(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 化的细胞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肉芽肿的本质是迟发超敏反应所致的炎症), 泌尿生殖系统:间质性肾炎、弥漫性肾小球肾炎。睾丸炎、附 睾炎、子宫内膜炎、卵巢炎和输卵管炎等。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脑膜炎、脑炎、脊髓膜炎、脊髓炎等; 周围神经:腰骶后根和坐骨神经损害显著。 运动器官:骨、关节、肌肉、韧带均可受累,关节炎、关节周 围炎、滑囊炎和腱鞘炎。
皮、毛、医药等在内的民生需求。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和民间致富乃
至国际贸易及旅游事业,
布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Biblioteka Baidu
有关资料表明:绵羊患布病后流产率57.7%,牛患布病流产率为 30.2%。我国过去畜间布病严重时,每年损失于流产牛犊5-6万头, 因空怀、流产等原因每年少生幼畜105-140万头。
近年来,随着人畜疫情持续回升,经济损失更为严重,全区各地
病原学
布鲁氏菌属(Brucella) 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即: 羊种布鲁氏菌(Br melitensis) 1、2、3型 牛种布鲁氏菌(Br abortus) 1、2、3、4、5、6、7、9型 猪种布鲁氏菌(Br suis) 1、2、3、4、5型 沙漠森林野鼠种布鲁氏菌(Br neotomae) 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Br ovis)
感染过程
感染过程的形成及临床表现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布鲁氏菌侵入途径、菌量、菌型、毒力和人体的生理状 态。 感染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淋巴源性迁徙阶段 菌血症阶段 多发性病灶形成阶段 慢性布病阶段 慢性纤维化阶段
布病发病示意图
布鲁氏菌
消化道 皮肤粘膜 呼吸道
淋巴液
局部淋巴结
导致虚脱。
•主要症状
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此表现,乏力的程度轻重不一。
轻者虽可从事般性工作,但容易疲劳,而且不易消除;严
重者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慢性期患者的乏力症状比较突出,甚至成为就诊的主要原 因。 常被称为“懒汉病”、“爬床病”。
主要症状
头疼为急性期常见症状之一。常伴有头痛,个别头疼剧烈者
石碳酸 新洁尔灭 来苏儿 来苏儿 漂白粉 过锰酸钾 福尔马林 氢氧化钾 肥皂水
1-2 0.1 2 3 0.2-2.5 0.1-0.2 0.2 2 2
1-5分钟 30秒 1-3分钟 1分钟以内 2分钟以内 7-15分钟 20分钟以上 3分钟 20分钟以上
布鲁氏菌的抵抗力
表三
介质名称 水 尘埃 尿 衣服 鲜牛乳 奶酪 冻肉 培养基
常伴有脑膜刺激症状、 。当大脑皮层功能降低时,往住反应迟 钝,记忆力减退。部分病例可有眼眶内疼痛和眼球胀痛等。
慢性患者在疲乏无力的同时,也经常诉说头疼头痛。
•主要症状
骨关节肌肉等疼痛表现为多发性、游走性全身肌肉和大关节 痛。急、慢性布病患者都可以发生骨关节与肌肉疼痛。
急性期呈游走性,主要在大关节,疼痛剧烈。常使患者辗转呻吟 ,甚至用一般的镇痛剂无法缓解。疼痛的性质可如锥刺痒或为顽
固性钝痛。
慢性期局限于某一部位,以骶、髂、膝、肩、肘、踝等处常见, 常因劳累或气候变化而加重。由于肌腱变硬和挛缩,常使四肢关 节强直,变形,甚至照成终身残疾、无法恢复。
主要症状
神经痛:多因神经干和神经根受累所致
神经根痛多发生于病后2-3日,以腰骶神经根受侵居 多,患者觉腰部及俩下肢剧痛。 神经干病变多发生于肋间神经、坐骨神经。肋间神 经受累时,患者自觉剧烈胸痛,随呼吸而加剧。 坐骨神经受累时,两下肢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如 脑膜受到侵犯时可有剧烈的头疼脑膜刺激症状
场合:
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处理病畜难产、流产及正常产; 检查牲畜; 饲养放牧人员; 接触病畜的尿、粪,如清扫羊圈、牛舍; 屠宰病畜、剥皮、切肉、分离内脏; 剪羊毛或从事皮毛加工; 挤奶或加工病畜乳制品; 采集病畜、患者的血液和病理材料; 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水、土、草料、棚圈、 工具用品等; 从事布鲁氏菌实验操作及制备布鲁氏菌苗、抗原、抗血清等生物制剂 等。
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三、经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常见于吸入沾有小于5个微米(气溶胶颗粒大于5个 微米则被鼻腔和上呼吸道阻留)的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
。多见于皮毛加工业,布鲁氏菌实验室研究工作及菌苗的制作
过程(气溶胶)。
但在布病疫区,以上三种传播途径往往同时存在,很难截然分 清是通过哪一个环节感染的。 。
感染量少、毒力弱 机体抵抗力强
布鲁氏菌在淋 巴结内局限
感染量大、毒力强
机体抵抗力弱 血行播散(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
急性期
多发性病灶形成
隐性感染
迁延性病灶
慢性期
病灶外播散
治 疗
痊愈
残余变态(消散、纤维化)
各系统病理变化
皮肤:特异性肉芽肿,出血,结缔组织层的纤维裂解, 水肿。 淋巴结:充血、浆液性渗出;增生性肉芽肿 血管系统:主要侵犯小动脉、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血管内膜
•主要症状
底的治疗,会反复发作转为慢性,留下后遗症导致终身残疾,
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当前我区布病疫情已经再度成 为我国特别是重点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
布鲁氏菌的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
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0.3-2.5微米之间,初 次分离时多呈球状,球杆状和卵圆形。该 菌传代培养后渐呈短小杆状,菌体无鞭毛, 不形成芽胞,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荚膜。 布鲁氏菌可被所有的碱性 染料所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 吉姆萨呈紫红色。 布鲁氏菌培养的最大特点 是生长缓慢,营养要求高,需 要各种氨基酸、生物素、镁、 铁、钙等离子。可在弱酸或弱 碱性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适 宜PH值为6.6-7.4,适宜温度为 34-37℃。
布病的发病机理
布病的发病过程与布鲁氏菌在细胞内寄生特点密切相关。 发病过程比较复杂,细菌、毒素(内毒素)、变态反应三种 因素不同程度地参与布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布鲁氏菌的毒力及致病力
毒力是病原体致病力的总称。包括侵袭力、毒素和抗宿主的防御
机制的生存能力。
布鲁氏菌不同种型的菌株具有不同的毒力,甚至同种型的不同菌株, 其毒力大小也有差异。
世界概况
畜间疫情(184个国家) 世界上约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绵山羊有布病流行,主要集中于 非洲和南美洲等,有101个国家和地区有牛布病流行,主要集中
于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东南亚及欧洲南部等。有33个国家
和地区的猪有布病流行,主要集中于美洲、非洲北部和欧洲。 世界上畜间布病是以牛种布鲁氏菌感染牛为主,占家畜布病的 1/2以上。
布鲁氏菌对物理因子的抵抗力
直射日光数分钟,最长4小时,散射日光7-8天,直射紫外线5-20分 钟,斜射紫外线10-30分钟。布鲁氏菌对热非常敏感,尤其对湿热 敏感。 表一 不同温度对布鲁氏菌的影响
温度 布氏杆菌生存时间 温度 布氏杆菌生存时间
湿热55℃ 湿热60℃ 湿热70℃ 湿热80℃ 湿热90℃
羊、牛、猪种布鲁氏菌各生物型的某些菌株多为强毒株。犬种布鲁氏菌 具有一定的毒力,野外和实验室均可侵入致病。绵羊附睾种和沙漠森林 野鼠种布鲁氏菌毒力较低。
羊种、牛种、猪种和犬种布鲁氏菌都能感染人;绵羊附睾种和沙漠森林 野鼠种布鲁氏菌尚无感染人发病的报道。
流行病学
储存宿主与传染源: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和体征
潜伏期:一般为l~3周,平均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1 年。 发病和前驱期症状:有急有缓。 起病缓慢者前驱期症状类似重感冒。经口感染者常见颈部 淋巴结肿大。
起病急剧者一般没有前驱期症状。
主要症状
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 常伴有寒战等症状,可见于各期 患者。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 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 晚上。
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
牛、猪、犬、鹿、马等。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 及乳类含有大量细菌,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布鲁氏菌可以经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新的机
体感染:
一、 经皮肤粘膜接触感染
布鲁氏菌可通过粘膜、眼结膜及损伤的皮肤侵入人体,有报道 毒力强的羊种菌可以通过微小的伤痕或完整的皮肤侵入人体。 这种感染常见于与病畜接触的畜牧兽医、饲养放牧的人员、布 病专业工作者和畜产品加工业等职业人群中,通常发生于下列
犬种布鲁氏菌(Br canis)
世界概况
人间疫情(16个国家) 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据调查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有170个国家报 告有人畜布病疫情发生。人间发病率波动范围较大,曾超过1/10
万的国家有:希腊、意大利、美国、阿根廷、阿拉伯、老挝、黎
巴嫩、匈牙利、伊朗、爱尔兰、北爱尔兰、西班牙、叙利亚、马 耳他、原苏联和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