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工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如图1所示,该工件形状简单对称,为轴对称拉深件,在圆周方向上的变形是均匀的,属普通冲压件。
模具加工也比较容易。
试制定该工件的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图1 圆筒拉深件图2 拉深件的三维图2.工件材料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分析(1)材料分析工件的材料为08钢,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优质沸腾钢,强度、硬度低,冷变形塑性很好,可深冲压加工,焊接性好。
成分偏析倾向大,时效敏感性大,故冷加工时应采用消除应力热处理或水韧处理,防止冷加工断裂。
08钢的主要机械性能如下:σ(兆帕) 280-390抗拉强度bσ(兆帕) 180屈服强度s抗剪强度(兆帕) 220-310延伸率δ 32%(2)结构分析工件为一窄凸缘筒形件,结构简单,圆角半径为r=7,厚度为t=0.5mm,满足筒形拉深件底部圆角半径大于一倍料厚的要求,因此,零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3)精度分析工件上尺寸均为未注公差尺寸,普通拉深即可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经上述分析,产品的材料性能符合冷冲压加工要求。
在零件工艺性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其工艺路线如下:零件的生产包括落料、拉深(需计算确定拉深次数)、修边(采用机械加工)等工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考虑工序的复合,经比较决定采用落料与第一次拉深复合。
二、工件的拉深工艺分析及计算1.毛坯尺寸计算(1)计算原则相似原则:拉深前坯料的形状与拉深件断面形状相似;等面积原则:拉深前坯料面积与拉深件面积相等。
(2)计算方法由以上原则可知,旋转体拉深件采用圆形毛坯,其直径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计算。
计算坯料尺寸时,先将拉深件划分为若干便于计算的简单几何体,分别求出其面积后相加,得拉深件总面积A。
图3 拉深件的坯料计算如图3所示,筒形件坯料尺寸,将圆筒件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面积分别为:(3)确定零件修边余量由于板料的各向异性和模具间隙不均等因素的影响,拉深后零件的边缘不整齐,甚至出现耳子,需在拉伸后进行修边。
冲压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模具081姓名:严超学号:20082400511047指导老师:龙吟2010年7月目录一原始材料数据二工艺分析三分析塑件的工艺性四确定最佳工艺方案五工艺计算六模具总体结构七选择压力机型号八模具设计九冲压工艺文件十参考资料1.原始材料图12. 工艺分析该工艺只有冲裁工序,从尺寸精度来看,未注公差,可视为IT14级,都在冲压件的经济精度范围内。
由于零件尺寸小,位置公差按最大尺寸的尺寸公差(IT14级为0.52mm)的1/2确定,为0.26mm。
从结构、尺寸来看,零件各部尺寸均较小,需校核槽宽和槽深,中心孔—槽边距。
参照冲裁件公益性的生产纲领:大批量生产,槽宽3mm>1.5t,计算得槽深8mm<5×3mm,孔边距4.75mm>1.5t,因而该零件各部结构、尺寸是满足冲裁件工艺要求的。
但冲裁间隙小,模具零件刚性差,模具设计过程中要予以充分考虑。
3.确定最佳工艺方案(1)列出全部单工序。
该零件的冲压只有冲孔和落料两道工序。
(2)冲压顺序安排。
根据该工件的材料厚度、尺寸大小和生产纲领,显然宜用调料毛坯在级进模或复合膜上生产,因此其冲压工序安排应是先冲孔,后落料,或用复合膜同时冲孔落料,(3)工序组合。
既然只适合用级进模或复合膜生产,可行的工序组合只能有下面两种:1)级进模生产:冲孔和落料两步。
2)复合膜生产:同时冲孔和落料。
检查凸凹模壁厚,最小处为2.5mm,大于材料厚度的1.5倍且大于1.4mm,所以正、倒装式皆行.4.确定最佳工艺方案以上两个方案在工艺上局可行,但考虑到零件很小,又是大批量,所以选择倒装复合膜生产。
排样图如下。
图25.工艺计算(1)计算条料规格和材料利用率。
根据上图所示的排样图,条料毛坯尺寸为B=33mm,一个进距的材料利用率η为η=(nA)/(bh)×100%式中A——冲裁件面积(包括小孔)(mm2)n——一个进距内的冲裁数目b——条料宽度(mm)h——进距(mm)则η=3.14×15^2/(32×33)×100%=66.3%(2)计算冲压力。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正式).

江苏省自学考试《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题目力调节杠杆的级进模冲压设计学生姓名准考证号指导老师成绩评定南京工程学院二〇一三年十月目录前言 .............................................................................................................................................................................. - 3 -1.绪论................................................................................................................................................................................. - 4 -1.1课题设计简介及意义.................................................................................................................................... - 4 -1.2 冲压工艺分类 ................................................................................................................................................ - 4 -1.3国内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5 -2.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 8 -2.1分析冲压件工艺性 ........................................................................................................................................ - 8 -2.2.拟定冲压工艺方案 ....................................................................................................................................... - 9 -3.冲裁模工艺计算及设计.......................................................................................................................................... - 10 -3.1 冲裁尺寸计算 .............................................................................................................................................. - 10 -3.2 冲裁工艺力计算.......................................................................................................................................... - 12 -3.3模具刃口尺寸计算 ...................................................................................................................................... - 14 -4.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 .............................................................................................................................................. - 16 -4.1 凸凹模结构设计.......................................................................................................................................... - 16 -4.2 凹模固定板................................................................................................................................................... - 17 -4.3凸模固定板.................................................................................................................................................... - 18 -4.4 卸料板 ............................................................................................................................................................ - 18 -4.5定位零件设计................................................................................................................................................ - 19 -4.6 卸料橡胶的设计.......................................................................................................................................... - 19 -4.7其他结构设计................................................................................................................................................ - 20 -4.8冲压设备的选择........................................................................................................................................... - 20 -5. 设计并绘制装配总图............................................................................................................................................ - 22 -7.主要参考资料 ............................................................................................................................................................ - 24 -8.附件 ............................................................................................................................................................................ - 25 -前言力调节杠杆冲压工艺及冲压模具设计,通过对冲压件的全面分析和有关冲压工艺的资料阅读,了解有关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况,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冲压工序的模具,使用标准的模架,使用UG三维绘图软件绘制模具三维图,对冲压机构进行工艺分析。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doc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导言本文档是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的详细说明书,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冲压模具的设计原理、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内容,以及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和评估标准。
第一章冲压模具概述1.1 冲压模具的定义1.2 冲压模具的分类1.2.1 单工位模具1.2.2 多工位模具1.2.3 复合模具1.3 冲压模具的基本组成部分1.3.1 上模1.3.2 下模1.3.3 引导装置1.3.4 顶针1.3.5 顶板1.4 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1.5 冲压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二章冲压模具设计流程2.1 产品设计分析2.2 模具设计准备2.2.1 工艺方案选择2.2.2 材料选择2.2.3 设计任务书编写2.3 模具零部件设计2.3.1 上模设计2.3.2 下模设计2.3.3 引导装置设计2.3.4 顶针设计2.3.5 顶板设计2.3.6 其他相关组件设计2.4 模具总体设计2.5 模具制造与加工2.6 模具调试与试产第三章冲压模具材料选择3.1 冲压模具材料性能要求3.2 常用模具材料3.2.1 工具钢3.2.2 合金工具钢3.2.3 超硬合金3.2.4 陶瓷材料3.2.5 复合材料3.3 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第四章冲压模具加工工艺4.1 冲压模具加工流程4.2 模具零部件加工4.2.1 零部件加工设备选择4.2.2 加工工艺规程确定4.2.3 加工工艺文件编制4.3 模具装配与试验4.3.1 模具装配前准备工作4.3.2 模具装配过程4.3.3 模具试验与调试4.4 模具维护与保养4.4.1 模具使用生命周期管理4.4.2 模具保养与维护方法4.4.3 模具故障排除与处理第五章课程设计要求与评估标准5.1 课程设计要求5.2 评估标准5.2.1 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估5.2.2 模具设计准确性评估5.2.3 模具加工工艺评估5.2.4 模具试验与调试评估5.2.5 学生报告书评估附件1.产品设计分析报告范本2.模具零部件设计图纸范本3.模具装配图范本4.模具加工工艺文件范本5.模具试验与调试记录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冲压模具:指用于冲压加工的模具,用于将板材等材料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的动 作过程:包括 送料、冲压、 卸料、回程等
步骤
冲压模具的设 计要点:考虑 模具的强度、 刚度、耐磨性、
热处理等
冲压模具的应 用领域:汽车、 家电、电子等
行业
模具强度和刚度校核
刚度校核:确保模具在冲压过 程中不会发生过大的弹性变形
校核方法:有限元分析、实 验测试等
强度校核:确保模具在冲压 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或变形
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类型: 根据冲压 工艺选择 合适的模 具类型
模具材料: 选择合适 的模具材 料,如钢、 铝等
模具尺寸: 根据冲压 件的尺寸 和精度要 求确定模 具尺寸
模具结构: 包括型腔、 型芯、模 架、导柱、 导套等部 件的设计 和布局
模具精度: 根据冲压 件的精度 要求确定 模具的精 度
模具寿命: 根据冲压 件的生产 数量和冲 压速度确 定模具的 寿命
感谢您的观看
伸等步骤
操作规程制定: 根据工艺流程
制定操作规程, 包括设备操作、
模具安装、材 料准备等
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操作安全, 包括设备安全、 模具安全、材
料安全等
质量控制规程: 确保产品质量, 包括尺寸精度、 表面质量、材
料性能等
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编制
设计图纸:包括模具结构图、零件图、装配图等 说明书编制:包括设计目的、设计原理、设计过程、设计结果等 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的格式要求: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的审核: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确保设计质量和准确性
工装选择: 根据冲压 工艺要求, 选择合适 的模具和 工装
模具设计: 考虑模具 的尺寸、 形状、材 料等因素
工装设计: 考虑工装 的尺寸、 形状、材 料等因素
冲压模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课设要求 (3)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1、生产批量 (4)2、材料 (4)3、技术要求 (4)4、形状、尺寸 (4)5、尺寸精度及粗糙度要求 (4)6、冲压加工的经济性分析 (4)三、零件工艺方案及模具的类型的确定 .. 4四、模具设计计算 (5)1、排样 (5)2、计算总压力 (6)3、确定压力中心 (7)4、冲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7)5、定位方式 (9)五、确定各主要零件的结构尺寸 (10)1、凹模的外形尺寸 (10)2、凸模的长度 (11)3、模座 (12)4、模柄 (12)5. 绘图 (13)六、总结及参考文献 (13)1、小结 (13)2、参考文献 (13)插槽片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设要求此次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如下工件名称:插槽片工件简图:如下图所示生产批量:中批量材料:45号钢材料厚度:3mm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生产批量工件要求中批量生产。
2、材料45为碳素结构钢,冲压性能良好,适合冲裁。
3、技术要求工件除了要求平直度,并且不允许冲裂外,其他的都没有严格要求。
4、形状、尺寸悬臂和凹槽的宽度大于料厚的1.5到2倍,并且圆角R>0.5t,避免了尖角,所以满足一般冲压工艺要求。
5、尺寸精度及粗糙度要求该零件并不是所有尺寸均为标注公差,只有有少部分标注了公差,对于没有标注的按10到14级精度计算,由于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且无粗糙度要求。
因此采用一般冲压模具即可。
不需采用精密冲裁。
6、冲压加工的经济性分析该零件外形对称,全部由直线和圆弧组成,形状简单。
无过长的悬臂和狭槽。
该零件是中批量生产,故采用冲压模具进行生产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
根据以上工件的特性,可知该工件冲裁性能良好,且一般冲裁即可满足要求。
三、零件工艺方案及模具的类型的确定经分析,此工件结构简单,工件的尺寸你精度要求不高,形状不复杂,但工件的产量较大,根据材料较厚的特点,卸料力较大,为保证较高的生产率,采用刚性卸料,挡料板定位,使用带料和漏料的冲裁模具结构形式为好。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零件简图:如右图所示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Q235材料厚度:1.5mm1. 冲压件工艺分析该工件只有切断和弯曲两个工序,材料Q235钢为软材料,在弯曲时应有一定的凸凹模间隙.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弯曲就能满足要求.2. 冲压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切断和弯曲两个工序,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案:方案一:先切断,后弯曲.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切断___弯曲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该工件大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几何形状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通过对上述方案的分析比较,该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3. 主要设计计算(1) 毛坯尺寸计算工件弯曲半径r>0.5t,故坯料展开尺寸公式为:L Z =L 直1+ L 直2 +L 直3 +L 弯1+ L 弯2查表3.4.1,当r/t=2.5,x=0.39.L 直1=14-r-t=14-4-1.5=8.5mm, L 直2=40-2t-2r=29mm,L 弯1=∏α/180(r+xt)=3.14×90(4+0.39×1.5)/180=7.1984mm, 故L Z =8.5+29+8.5+7.1984+7.1984=60.3968mm(2) 排样及相关计算采用直排,且无废料。
坯料尺寸为60.40mm ×16mm.查板材标准,选用 冲压力的计算落b b弯曲力:F自=6.6KBt2σb/r+t=2042.182 N σb=400MPaF校=AP=19600 N顶件力或压料力: FD =0.5 F自=1021.91 N压力机公称压力: F压=1.2 F校=23520 N(3)冲压工序力计算根据冲压工艺总力计算结果,并结合工件高度,初选开式固定台压力机JH21-25.(4)工作部分尺寸计算①凸模圆角半径: rT=4mm工作相对弯曲半径r/t较小,故凸模圆角半径rT等于工件的弯曲半径。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doc 21页)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doc 21页)课程设计说明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冲压模具设计课题:根据零件设计模具班级:模具0901指导老师:吴主任、刘老师学生姓名:王传品相关工艺与设计计算 (7)排样图的设计 (7)冲裁压力中心的确定 (10)刃口尺寸计算 (11)模具零件的设计与标准件的选用 (14)凹模 (14)凸模 (14)模架 (15)模柄 (15)凸模固定板 (15)卸料板 (16)垫板 (16)其它零件的设计 (16)后记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8)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具体步骤如下)【—】课题:根据零件设计一套模具。
(零件图如下)【二】对课题的认识和设计思维。
根据该顶的零件,对她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测绘,然后来确定设计的模具类型、结构等,还要对零件工艺分析和选择材料,接着对零件排样,算出加工中心和压力机型号。
计算出各零件的尺寸和型号,最后进行整套模具的绘制、标注。
【三】正文一.产品测绘。
1.对零件进行测绘和标注(如图):2.零件材料的选择:零件材料按要求选择Q235. t=2mm3.零件加工精度:零件的外形按IT12级,内形按IT11级加工,粗糙度为3.2.二.工艺分析此工件既有冲孔,又有落料两个工序。
材料为Q235,t=2mm 的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软态,带料,抗剪强度为338Mpa (表2—3),断面伸长率为23%,此材料具有较高的弹性和良好的塑性,其冲裁性能较好,工件结构中等复杂,工作的尺寸落料按IT12级,冲孔按IT11级计算,尺寸精度一般,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三.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1.基本工序性质和数量该工件包括冲孔,落料两个基本工序,可以有以下三个工艺方案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冲孔—落料级进冲压。
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三:采用冲孔—落料同时进行的复合模生产。
2.选择最佳工艺方案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需要两道工序,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效率低,且更重要的是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必然会增大误差,使工件精度,质量大打折扣,达不到所需的要求,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故而不选此方案。
冲裁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具设计的具体步骤
确定冲裁模的类型和尺寸 设计冲裁模的轮廓和结构 确定冲裁模的冲压力和冲压速度
设计冲裁模的模具材料和热处理工艺 设计冲裁模的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 设计冲裁模的模具寿命和维护保养方法
冲裁模的制造工艺
冲裁模的设计: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设计,包括尺寸、形状、材料等 冲裁模的制造:采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保证精度和效率 冲裁模的装配:将各个部件组装成完整的冲裁模 冲裁模的调试:在装配完成后进行调试,确保其性能和精度达到要求
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提高冲裁模的自动化 程度,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模具寿命的方法和途径
优化模具设计: 合理选择材料、 结构、尺寸等, 提高模具的强度 和耐磨性
提高加工精度: 采用先进的加工 技术和设备,提 高模具的加工精 度,减少误差
加强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清洗、 润滑模具,及时 发现并处理模具 的磨损和损坏
冲裁模的使用和维护
冲裁模的使用 步骤:安装、 调试、运行、
停机
冲裁模的维护 方法:定期检 查、清洁、润 滑、更换易损
件
冲裁模的安全 操作:遵守操 作规程,注意
安全防护
冲裁模的常见 故障及处理方 法:如卡模、 漏油、噪音等, 需及时处理, 确保生产安全
常见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法
冲裁模调试过程中, 如果出现模具损坏, 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冲裁模的用途和功能 收集冲裁模的设计要求和技术参数 确定冲裁模的材料和尺寸 准备冲裁模的设计图纸和工具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确定冲裁 模的设计 要求
设计冲裁 模的尺寸 和形状
确定冲裁 模的材料 和加工工 艺
设计冲裁 模的装配 和调试方 法
(完整word版)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前言 .................................................................... 1. 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2.1 结构与尺寸..........................................................3.2.2精度................................................................3.2.3材料................................................................3. 3工艺设计 .................................................................4..3.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计算 (4)3.2计算凹、凸模刃口尺寸 (5)3.2.1确定凸、凹模刃口尺寸的原则 (5)3.2.2确定加工方法 ................................................ 6.3.2.3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6)3.3计算冲压力与压力中心 (8)3.3.1冲压力的计算 ................................................ 8.3.3.2确定压力中心 (9)4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 9.4.1工作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9)4.2定位零件的设计 (13)4.3卸料与出件装置 (12)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1、设计名称:冲压件2、零件简图:42±0,129S6+I8I □03、基本参数:材料:45料厚:1mm 批量:大批量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关键词:模具;冲裁件;凹模;凸模;1 前言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模具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生产部门都越来越多地依靠模具来进行生产加工。
在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无论是大量生产,批量生产,还是产品试制阶段,也都越来越地依赖于模具。
因此模具工业已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现代工业产品的品种发展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的发展和技术经济水平。
目前,模具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家企业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模具制造技术是随着现代工业建设而发展的。
在50年代以前,当国内需要少数模具,只有少数企事业可以仿制,主要依靠模具钳工凭着个人技艺制造一些间单的模具,如电话机听筒之类的模具。
50年代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随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发展,国外的模具技术书刊,模具设计手册,模具制造资料等逐渐介绍到我国,对指导和促进模具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自1959年起,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开始应用于模具生产,采用成形磨削方法加工凸模和电极,用电火花成型加工凹模,卸料板型孔,使模具制造水平又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随后,由于模具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模具技术的研究,模具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模具新材料的开发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时我国的模具工业开始形成,出现了一些模具专业厂。
近年来,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模具技术和模具工业的新发展,模具的品种。
精度和数量有了很大的发展,模具对工业产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模具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很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模具技术的基本理论,模具的设计与结构,模具制造加工技术,模具材料以及模具加工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实用性成果。
这个时期是模具技术发展最快最迅速的时期。
模具标准化工作是代表模具工业和模具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特种加工工艺设备的改进和提高,使模具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都大大提高。
模具新材料的应用,以及热处理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模具寿命大幅度地提高。
我国模具制造技术水平,从过去只能制造简单模具发展到可以制造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1、引言 (2)1.1零件设计任务 (4)1.2零件展开图 (4)2、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5)2.1工件材料 (5)2.2工件结构形状 (5)2.3工件的尺寸精度 (5)2.4确定工艺方案 (5)3、冲压模具总体设计 (6)3.1模具类型 (6)3.2操作与定位方式 (6)3.3卸料及出件方式 (6)4、冲压模具工艺及设计计算 (7)4.1排样设计及计算 (7)4.1.1零件展开尺寸计算 (7)4.1.2.各部分工作尺寸 (7)4.2设备选择 (9)5、结论 (10)6、致谢 (11)7、参考文献 (12)1、引言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实现;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也无法实现。
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与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大要素,只有他们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他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1)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及冲压设备完成加工的,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几十次,高速压力要每分钟达数百次甚至上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以得到一个冲压件。
(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及形状精度,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且模具寿命一般比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很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性。
(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硬度都较高。
(4)冲压一般没有切削碎屑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要加热设备,所以是一种节省材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
但是,冲压加工时模具一般具有专用性,又是一个复杂零件需要数套模具才能加工成形,且模具制造的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技术密集型产品。
所以,只有在冲压件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有点才能充分得到体现,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具总装图
11
主要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冲模设计速查手册》 ,洪慎章,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冯炳尧主编,上海技术出版社 《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 ,翁其金,机械工业出版社 《金属材料成型与模具》 ,葛正浩,化学工业出版社 《冲压模具设计手册》 ,冯朝兴,化学工业出版社 《冲模设计应用实例》 ,李华许发樾,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 《冲压与成型设备》 ,孙凤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具制造工艺学》 ,郭铁良,机械工业出版社
8 9
热处理 磨平面
按热处理工艺,淬火, 回火达到 60~64HRC 精磨上下平面
9
10
线切割
按图切割型孔达到尺 寸要求
11 12
钳工精修 检验
全面达到设计要求
9、模具的装配 根据正装复合模装配要点,选凹模作为装配基准件,先装上模,再装下模, 并调整间隙,试冲,返修。具体的情况见表五所示。
表五
序号 工序 工艺说明 1)装配前仔细检查各凸模形状及尺寸以及凹模形孔,是否 1 凹凸模预装 符合图纸要求尺寸精度,形状。 2)将各凸模分别与相应的凹模孔相配,检查其间隙是否加 工均匀。不适合的应重新修磨或更换。 2 凸模装配 以凹模孔定位,将各凸模分别压入凸模固定板的形孔中, 并牢固。 1)在上模座上划中心线,按中心线预装凹模、垫板、凸模 固定板 3 装配上模 2) 在上模座上, 用已经加工好的凹模分别确定其螺孔位置, 并分别钻孔、攻丝 3)将上模座、垫板、凸模固定板、凹模装在一起,并用螺 钉紧固,打入销钉 1)在凹模中放入 0.12mm 的纸片,然后将凸凹模与固定板 4 装配下模 组合装入凹模,将上模翻转 2)预装下模,划出与凸凹模固定板相应的螺孔、销孔位置 并钻铰螺孔、销孔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冲压工艺的介绍 (1)二、冲裁模介绍 (3)三、模具简介 (4)四、使用电脑软件绘图 (5)五、模具零件及其加工工艺 (6)六、模具装配图 (9)七、实验心得 (10)1.冲压工艺的介绍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工人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劳动量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工业生产中模具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被大量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来。
冲压模具的自动送料技术也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冲压模具可以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工人负担,具有重要的技术进步意义和经济价值。
冲压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合称锻压。
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经过冲压制成成品。
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
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特点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
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
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窝、凸台等。
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
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单工位或多工位的)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
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
分类冲压主要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
分离工序也称冲裁,其目的是使冲压件沿一定轮廓线从板料上分离,同时保证分离断面的质量要求。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个冲压模具课程,以满足学生对于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需求。
本课程设计说明书将详细介绍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
二、课程目标1、了解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掌握冲压模具的各种设计方法和技巧;3、熟悉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流程;4、能够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课程内容1、冲压模具概述1.1 冲压模具的定义和分类1.2 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1.3 冲压模具的应用领域2、冲压模具设计基础2.1 零件设计和材料选择2.2 冲压件的材料性能与工艺2.3 冲压模具的设计要求3、冲压模具设计方法3.1 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3.2 冲压模具的工艺设计3.3 冲压模具的热处理与表面处理4、冲压模具制造工艺4.1 冲压模具的基础加工4.2 冲压模具的装配与调试4.3 冲压模具的运行与维护5、冲压模具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5.1 冲压模具的新材料与新工艺5.2 冲压模具的智能化与自动化5.3 冲压模具的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和团队项目等。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能。
五、评估方式学生的评估将综合考虑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和项目成果等因素。
具体评估方式包括个人报告、课堂测试、作业评定、实践考核等。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1、冲压模具设计案例集2、冲压模具制造流程图3、冲压模具材料选择表4、冲压模具装配调试图纸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冲压模具:工业生产中用于冲裁、成形等加工操作的专用工具。
2、创新能力:指个体或群体在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时所展现的创造性思维和行动能力。
3、团队合作意识:指个体在团队合作中能够主动思考、承担责任、协调合作,以实现团队共同目标的意识和能力。
冲裁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冲裁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冲裁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概述1.1 项目背景\t本课程设计旨在教授学生冲裁模(冲压模具)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2 设计目标\t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t- 掌握冲裁模(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t- 熟悉冲裁模(冲压模具)的设计流程和工艺要求;\t- 具备冲裁模(冲压模具)的设计、制造和调试能力;\t- 能够分析和解决冲裁模(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t-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3 参考标准\t冲裁模(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以下标准:\t- GB/T 14350-2009《冲压模具设计总则》;\t- GB/T 15717-1995《冲话模组替换法令》;\t- GB/T 14335-2013《有铆接模具技术条件一千险规范》。
二、课程设计内容2.1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t2.1.1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定义\t2.1.2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分类\t2.1.3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主要部件2.2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t2.2.1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基本工作原理\t2.2.2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动力传递方式\t2.2.3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动作循环及顺序2.3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设计流程\t2.3.1 冲裁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t2.3.2 冲裁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t2.3.3 冲裁模(冲压模具)设计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2.4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t2.4.1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材料选择\t2.4.2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加工工艺\t2.4.3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热处理工艺2.5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调试与试模\t2.5.1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调试过程\t2.5.2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试模方法\t2.5.3 冲裁模(冲压模具)的调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三、附件\t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t1.冲裁模(冲压模具)设计图纸1份;\t2.冲裁模(冲压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图1份;\t3.冲裁模(冲压模具)热处理工艺参数表1份;\t4.冲裁模(冲压模具)调试记录表格1份。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要求 (3)(二)零件工艺性分析 (3)(三)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4)(四)零件工艺计算1.冲裁件的排样设计与计算 (4)2.设计冲压力和压力中心 (5)3.设备选择 (5)(五)模具设计1.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5)2.凹凸模刃口尺寸计算 (6)(六)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1.凹模设计 (7)2.卸料板的设计 (8)3.固定板的设计 (8)4.垫板的设计 (8)5.卸料装置中弹性元件的设计 (8)6.凸模设计 (9)7.凸凹模设计 (10)8.选择紧固件和定位零件 (10)9.选择模架及其它安装零件 (10)10.模柄的设计 (10)11.压力机的确定 (10)(七)参考文献 (11)(一)设计要求工件为前支架,材料为30钢,……………………(二) 零件工艺性分析:1.结构与尺寸分析:………………2.材料分析:30号钢为碳素结构钢,冲压性能良好,适合冲裁。
3.精度分析:参考书本P15,得出未标注公差,按IT10~14级精度计算,由于精度要求 ………………(三)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落料冲孔件,工序数较少可采用落料-冲孔复合模冲压以提高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且生产效率高。
送料方式选手动送料,卸料方式选弹性卸料(四)零件工艺计算1、排样设计与计算(1)、分析零件形状,并考虑到定位方便,采用单行直排; (2)、.搭边值确定:查书本P23表2-9,a=3mm b=2.5mm (3)、条料宽度和导板间距的计算:①定位采用挡料销定位,无侧压装置,板料采用斜刃剪床裁剪 …………………… ②导板间距mm Z B A 02.102.104.382.02.38--=+=+=2.设计冲压力和压力中心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3.设备选择根据总的冲压力,选择压力机型号为J23-40(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标称压力 滑块行程 行程次数 最大闭合高度 闭合高度调节量 滑块中心到机身距离 工作台尺寸 前后 左右、工作台孔尺寸 模柄孔尺寸 直径 深度(五)模具设计1.模具结构选择落料—冲孔复合模可以采用正装和倒装两种形式。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指导说明书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指导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冲压模具课程的设计提供详细的指导说明。
冲压模具是冲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合理的课程设计对于培养有高水平的冲压模具设计师至关重要。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冲压模具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理解模具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和工艺设计。
•能够使用相应的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和分析。
•能够应用冲压模具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3.1 冲压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冲压工艺简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模具设计的分类和要求3.2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流程•冷冲压模具设计流程•热冲压模具设计流程•模具设计中的工艺分析3.3 冲压模具设计软件应用•AutoCAD在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应用•Pro/ENGINEER在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模具设计软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3.4 模具制造工艺及材料选择•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模具加工中常用的材料•模具表面处理技术4.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础概念和理论框架。
•实践演练:通过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应用冲压模具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辅助设计:引入专业的模具设计软件,提供学生在模具设计过程中的实践机会和技能培养。
•群体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5. 评估与考核本课程的评估与考核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课堂小测与作业:用于检测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设计项目: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具体的冲压模具设计项目,并进行评估与点评。
•阶段性考试:在课程进行的不同阶段进行考试,检测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作品展示与答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答辩,评估其综合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机械工程学部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工程学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题目垫圈冲压模的设计任务起止日期:2012 年10 月 1 日至2012 年11 月10 日止学生姓名:龙新军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902 指导老师:周军何雅槐雷吉平日期:系主任:日期:审查学部主任:日期:批准1.第1章……………………………………………………….设计任务2.第2章…………………………………………………………工艺分析3.第3章……………………………………………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4.第4章……………………………………………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5.第5章……………………………………………………工艺尺寸计算6.第6章………………………………………………模具总体结构设计7.第7章………………………………………………主要零部件的设计8.第8章……………………………………………………模柄的选择9.第9章…………………………………………………模具总装图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垫圈冲压模具设计1.题目:某工件上的垫圈1.原始数据:数据如下图所示,材料20,厚度t=1.2,内径d=8, 外径D=12,20万件是批量生产2.工艺分析此工件既有冲孔,材料为20钢,t=1.2,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简单,仅有一个Φ=8的孔和一个Φ=12的孔,此工件满足冲裁的加工要求,孔与孔,孔工件边缘之间的最小厚度大于8mm。
工件的尺寸落料按IT11级,冲孔按IT10计算,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3.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方案种类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工序,有以下三种方案: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采用单工序生产。
方案二: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采用落料-冲孔同时进行的复合模生产方案的比较各方案的特点及比较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生产率低,而且两道工序必然会增大误差,使工件精度,质量都相应降低,难以满足需要。
方案二:级进模是一种多工位效率高的加工方法,但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加工难度高。
方案三:只需一套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能满足,模具轮廓尺寸小,制造成本也不高,因此采用此方案。
4.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正装式复合成形后工件留在下模,需向上推出工件,取件不便,倒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上模,故采用倒装式复合模。
5.工艺尺寸计算一.排样设计a. 排法方法的确定,根据工件的形状,采用有废料和少废料的排样方法。
此工件采用直对排法。
b.确定搭边值,查[1]表2-15,取最小搭边值,工件间1a =0.8,侧面a=1.0。
为方便计算和考虑成形,取11 a .0样图如下图:c.确定条料步距 步距:13mm ,宽度:40mm 。
d.条料的利用率%215.65%1004013632=⨯⨯⨯⨯==πη总工S S 二.冲裁力的计算查[1]表9-1取20碳素结构钢抗拉强度Mpa b 400=σ,由冲裁力F 的一般按下式计算b KLt F σ=,K 是材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取K=1.3冲周边长度计算 mm D d L 4.188)812(14.33)(3=+⨯⨯=+⨯=ππ KN N N F 5616.1176.1175614002.14.1883.1==⨯⨯⨯=卸料力X F 计算X F =F K X ,查[1]表2-17,得=X K 0.05,则KN F K F X X 8781.55616.11705.0=⨯==推件力T F 计算由F nK F T T =,查[1]表2-17,得055.0=T K ,已知n=3则KN F T 3977.195616.117055.03=⨯⨯=顶件力D F 计算F K F D D =,查[1]表2-1706.0=D K则KN F K F D D 0537.75616.11706.0=⨯==压力机公称压力确定KN F F F T Z 9593.1363977.195616.117=+=+=根据以上结果,查[1]表9-9,冲压设备拟定J23-25冲裁压力中心的确定冲裁圆弧线段计算,压力中心的位置见下图按b RS a a R y /)/()sin 180(==π, 得各段圆弧的坐标值分别为(7,7),(7,20),(7,33),把图形的轮廓线分成3部分,计算各部分长度321,,L L L ,即计算轮廓的周长,由冲压模压力中心坐标值),(00y x 公式:73777............3213322110=++=+++++++=n n n L L L L x L x L x L x L x 20333207............3213322110=++=++++++++=n n n L L L L y L y L y L y L y刃口尺寸的计算加工方法的确定:制件为一简单的垫圈,结合工件和模具制造宜采用分开加工方法。
查[2]表3-2知间隙极限尺寸 16.0min =Z ,19.0max =Zmm Z Z 03.016.019.0min max =-=- ,查[2]表3-16得凸.凹模制造偏差为 ,020.0=p σ 020.0=d σ,落料部分公差03.004.0>=+d p σσ, 调整为 :012.0)(4.0min max =-=Z Z p σ ,018.0)(6.0min max =-=Z Z d σ 冲孔部分 :由于基本尺寸小于18,查[2]表3-16,,020.0=p σ020.0=d σ,调整为:012.0)(4.0min max =-=Z Z p σ, 018.0)(6.0min max =-=Z Z d σ,由落料IT11级,查[3]表3-1,得mm um 110.01101==∆,冲孔IT10级,得mm um 058.0582==∆,由此查[2]表3-15,75.0=x ,得落料凸.凹模制造公差计算出相应尺寸:018.00018.0001max 9175.11)11.075.012()(+++-=⨯-=∆=d x D D d δ0012.00012.00min 7575.11)16.09175.11()(---=-=-=p Z D D d p δ冲孔凸.凹尺寸制造公差计算:0012.00012.002min 0435.8)058.075.08()(---=⨯+=∆+=p x d d p δ018.00018.000min 0615.8)16.00435.8()(+++=+=+=d Z d d p d δ卸料装置的设计:由t=1.2mm, KN F X 8781.5=,选定4个弹簧,每个弹簧的压力为 KN n F F X 4695.1/0=≥,查[1]表9-3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初选弹簧规格为d=6,D=30,600=h ,1.13=j h ,1700=j h ,t=7.8,n=7。
d 为材料直径,D 为弹簧大径,j F 为工作极限负荷,0h 为自由高度,j h 为工作极限负荷下变形量,n 为有效圈数,t 为节距。
弹簧总压缩量为 mm nh F F H j j x 471.6=⨯=∆6.模具总体结构设计此模具类型为复合模 定位方式的选择:此套模具采用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弹簧弹顶的活动挡料销来定步距。
出件方式:该模具采用刚性出件方式较方便。
采用推件块,利用模具开模力推出工件,因此刚性装置是最佳选择。
导柱,导套位置确定:该套模具用普通常用滑动导柱,导套。
7.主要零部件的设计a.工作部件产结构设计1.落料凹模凹模采用整体凹模,安排凹模在模架上的位置时,依据压力中心的数据,尽量使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重合。
轮廓尺寸按[1]第2章公式(2-24)和公式(2-25)计算凹模厚度:mm kb H 04.51242.0=⨯== 查[1]表2-22得k=0.42,显然不合理,参考[2]表3-18选择直刃口高度为8mm ,一般凹模厚度不得小于15mm ,因此H=15mm 。
凹模壁厚:mm H C 5.22155.12-5.1=⨯==)(,取C=23mm 凹模宽度:mm c b B 86232402=⨯+=+=,b 表示的是送料方向 凹模长度:mm L 5823212=⨯+=因此凹模轮廓尺寸为86mm ×58mm ×23mm2.冲孔凸模根据图样,工件有只有1个孔,因此只需设计1支凸模,为了方便固定,采用阶梯式,长度为L=凹模+固定板+t=23+30+1.2=54.2mm3.凸凹模采用倒装复合模,计算如下:mm h t h h H TA 2.66152.1302021=+++=+++=,式中,1h 为卸料板厚度,取20mm ;2h 为凸凹模固定板厚度,取为30mm ,t 为材料的厚度,h 为卸料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安全高度,参考[2]3-27式下,一般为h=15-20mm 。
b.定位零件的设计设置一个Φ6活动挡料销,两个Φ6的活动导料销。
挡料销和导料销下面分别采用压缩弹簧,开模时,弹簧恢复弹力把挡料销顶起,使其工作。
1. 卸料板设计卸料板周界尺寸与凹模周界尺寸相同,厚度为20mm ,材料为45钢,淬火硬度为40-45HRC 。
C .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该模具采用后侧导柱窄形模架,参考[1]表9-47,以凹周界尺寸为依据,选择如下结果:导柱:d(mm)×L (mm )分别为Φ32×160,Φ32×190。
(GB/T 2861.1) 导套:d(mm)×L(mm)×D(mm)分别为Φ32×105×43,Φ32×105×43,(GB/T2861.6)上模座板厚度上H 取为40mm ,下模座板厚度下H 取为50mm ,上垫板厚度垫H 取为10mm ,则该模具的闭合高度闭H 为:mm h H L H H H H 7.2187.1-2.662.54105040=++++=-++++=垫下上闭式中 L ——凸模高度,mmH ——凸凹模高度,mmH ——凸模冲裁后进入凸凹模的深度,mm查该套模具的闭合高度小于所选压力机J23-25最大封闭高度270mm ,因此该压力机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8.模柄的选择根据模具总体结构图和模具结构,参考[1]表9-43(GB2862.3-1981),选择基本尺寸d=40,D=85,h=18,H=789.模具总装图模具上模部分主要由上模座.垫板.冲孔凸模.冲孔凸模固定板.凹模板等组成,下模由下模座.固定板.卸料板等组成。
出件是由打杆.推板.连接推杆等组成,利用开模力取出工件.卸料是在开模时,弹簧恢复弹力,推动卸料板向上运动,推出条料,在这中间冲的废料由漏料孔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