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
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
4、2009年10月,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发 生学生踩踏事故:8名学生死亡,27名学生受伤, 其中7人重伤
5、2009年12月,湖南省湘乡市一私立学 校育才中学发生踩踏事故:8人罹难,26 人受伤。
6、2011年11月,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 发生踩踏事故:6人重伤,34人为轻伤。
……….
成953人死亡,
815人受伤。
踩踏事件遇难者的鞋子堆满路边。一句 谎言,一次虚惊,一项阴谋酿成人间悲 剧。
二、国内踩踏事故
1、2004年2月5 日,北京市密云 县在举办迎春灯 展过程中,由于 领导和管理责任 不落实,导致云 虹桥(亦称彩虹 桥)上拥挤、踩 踏,造成37人死 亡、37人受伤的 特大伤亡事故。
据现场目击者称,事发现场 至少有数万观众,最开始是 因为拥堵。
“出事的彩虹桥确实太陡了 太窄了,一个拱形的铁桥, 坡度特别大,根本受不了那 么多人来挤。
因为桥只有三四米宽,大群人 从桥西口出来的时候,有一人 先摔倒了,后面的人拥上,一 个踩一个,秩序就开始混乱。
有的被踩下,伤亡惨重。
返回
出 现 混 乱 局 面 后 怎 么 办
?
1、拥挤人群中的自我保护动作
2、不慎倒地 时的自我保护 动作
若在逃生的途中被推 倒在地,失去平衡的 话,要设法靠近墙壁, 身体蜷成球状,面向 墙壁,双手紧扣置于 颈后,这样手指、背 部和双腿可能受伤, 但保护了最脆弱的部 位。 ,
衷心祝福大家 平安、快乐!
死亡人员大部分都 是倒在地上, 胸部受到挤压,造成胸闷窒息, 停止呼吸。现场尸体以女性、 小孩为多。
2、2007年11月10日,家乐福重庆沙坪坝店发生一起因争
抢特价促销食用油而造成的踩踏事故,导致3人死亡、31 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
沙坪坝家乐福暂时闭场,但仍有不少市民等待在入口处。吴海东摄。
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
相拥挤跑跑跳跳、互相推搡 不起哄,不在楼梯扶手上滑行。 人潮密集处恶作剧,如故意堵塞出口或大声喧
哗、传播令人恐慌的消息
特别是在升旗、课间操、夜自修下课期间最易 发生拥挤踩踏
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后如何急救和 处理?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 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 跑,以免摔倒。
堆的学生相继跌落至一楼至二楼
的休息平台上,因挤压造成不同
程度受伤。
返回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一私立学校 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造成8人罹难, 26人受伤。
这一惨剧发生在育才中学学生7日21时10分晚自习下课 之际,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一学生跌倒,骤然引发拥 挤。
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
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 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 “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 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
2005年10月18日9时30分,位于
新疆阿克苏市的农一师第二中学
附小发生一起学生集体踩踏事故,
最终造成13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
伤,其中1名二年级女生在送到
医院,经抢救无效后身亡。据了
解,当时学生们正急着从教室前
往操场参加升旗仪式,这时教学
楼一楼至二楼左侧楼道拐角1.5
米左右长的楼梯扶手被挤倒,没
有护栏后,正在楼梯上拥挤成一
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
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高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高一(21)班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一、国外踩踏事故:
写踩 照踏
事 故 真 实
1、2010年11月23日金边踩踏事件已造成349
人死亡
2、2010年7月25日 德国音乐节踩踏事件场面
音乐节 踩踏事 件死亡 人数上
升至 19人
3、2005年8月31 日上午伊拉克首都 巴格达一座桥梁上 发生灾难性踩踏事 件,起因是当时突 然有人谎称有自杀 式炸弹袭击,桥上 数千人顿时一片混 乱,踩踏事件共造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 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 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2010年11月29日12时许,位于新疆阿 克苏市杭州大道的阿克苏第五小学发 生踩踏事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 厅应急办16时40分透露,截至目前, 阿克苏第五小学踩踏事故中住院人数 为41人,其中6人受重伤。
楼梯扶手被挤歪
据了解,当时正是课间操时间, 学生从楼上蜂拥而下,前面的学生摔 倒后引起踩踏,楼梯扶手被挤歪,造 成孩子被挤伤或摔伤。
此次踩踏事故中共有123名学生入 院检查,目前41名住院学生中有1人 因脏器严重受损病危,有6人重伤, 另有34人为轻伤。
这是为什 么呢??
主要是因为人们的 安全意识淡薄与安 全知识有限。不能 自救与互救。
踩踏事故逃生自救全攻略
一、社会生活 二、学校生活
一、社会生活
每逢佳节,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庆 祝,比如庙会、灯会、游园会等,人流同时聚 集到有限的活动区域内,出现“人山人海”的 拥挤局面不可避免。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
另外,许多人也都会利用节假休息时间和朋友 相约到酒吧、饭馆聚会,在热闹的气氛中增进 感情。
因此,这些场所的人流可能会是平时的好几倍, 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为确保人身安全,在参加集会类活动之前应先 了解活动的日程安排,尽可能在非高峰时间段 参加活动。
二、学校生活
在走廊、楼道里踢球、追逐打闹、攀爬翻越; 拐角处和进出教室时吵闹拥挤,发生碰撞。 上下楼梯没靠右行,不讲秩序、一拥而上、互
1、 2005年10月,新疆阿克苏市农一师第二中学附 小发生踩踏事故:13名小学生受伤,其中1名身亡
2、2006年11月,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因学生系鞋 带引发一起踩踏事件,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 伤
3、2007年8月,云南曲靖市马龙县一所小学发生 踩踏事件:17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其中2名学 生伤势比较严重。
会员免费下载 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如果旁边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 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 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 住双脚。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 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 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
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
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 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
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