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精)

合集下载

宁波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能胜任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生产、管理、科研和教学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化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

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主要水产经济动植物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商品鱼养成、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4.掌握主要水产经济动植物的营养、饲料及其开发利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具备水产资源和养殖环境调查及渔业规划统计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了解水产养殖、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7.获得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初步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生物化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疾病学、遗传与育种2.主要课程:甲壳动物学、贝类学、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营养学、遗传与育种、普通生态学、水化学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年制,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符合宁波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授予相关规定者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通识教育平台课程42学分,其中必修32学分,选修不少于10学分。

学科大类教育平台30学分,其中必修24学分,跨学科选修6学分。

专业教育平台38学分,其中必修23.5学分,选修不少于14.5学分。

专业方向模块42学分,其中综合生产实习(一)2学分、综合生产实习(二)14学分(包括野外标本采集2学分、和顶岗生产实习12)、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13学分。

必修课程31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1学分。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801)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801)

水产养殖(090801)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与培养目标水产养殖是水产学主要的二级学科之一,重点研究水产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存规律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是水产养殖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学科。

水产养殖以近代生物学为基础,它的发展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动物蛋白质,改善了人类食物结构,满足了人口日益增长对水产品的需求,同时还促进了食品、医药、化工、印染等多行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因此,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它与国计民生有着密切关系。

该学科的发展融合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从苗种繁育到成体养殖的人工控制程度日益提高,生产向着健康、无公害的绿色养殖方向发展。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水产教学、科研、生产技术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年轻一代;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水产事业建设服务。

2.掌握水产养殖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了解本门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动态,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3.掌握至少1门外国语,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书刊和撰写专业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水产养殖是以数学、化学、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研究水产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存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内在联系等的水产养殖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学科。

水产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水产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水产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具备水产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参与和组织水产科
学研究的能力。

2.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和完成水产科
学研究项目。

3.具备跨学科综合研究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
段解决实际问题。

4.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科研团队和水产相关
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带头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培养内容
1.学术课程培养:学生需修读并通过一定数量的学术课程,涵盖水产
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研究方向。

其中包括水产生物学、渔业资源学、水产资源利用学、水产养殖学、水产保护与修复学、水产养殖工程学等学
科课程。

2.实践锻炼:学生需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实验研究、实习等方式进行
实践锻炼,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
会议、论文发表等途径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3.学术研究: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研究,选择导
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性研究,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需要具备独立思
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一定范围内做出独立性的研究成果。

三、培养模式
1.导师指导+科研指导: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和一名科研指导教师,导师负责学生学术生涯规划和学科发展指导,科研指导教师负责具体研究
项目的指导和学术指导。

学生通过与导师和科研指导教师的密切合作,获
得专业知识和研究技能。

××专业培养方案 -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专业培养方案 -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水产养殖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养殖科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系统地掌握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病害防治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水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与推广、渔业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渔业生产与管理、水生动植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水产科学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及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水产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治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备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技能,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等人工育苗、育种和集约化养殖、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等生产技术。

4.具备渔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了解水产科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及自然科学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

5.熟悉国家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水产品贸易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及国际惯例与规则。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所属学科类1.学科门类:农学(09)。

2.学科类:水产(0907)。

*核心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动物生理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遗传学、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

*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鱼类学。

研究型课程:水产动物生理学、鱼类增养殖学、水生生物学。

讨论型课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病害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贝类养殖学。

*计划学制:3~6年最低毕业学分: 168+4授予学位:农学学士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50+2学分(1)思想政治类 14+2学分3001010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1) 全年3001010102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春夏30010101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春夏30010101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3 秋冬30010101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2(2) 春夏3001010106 贵州省情 1 全年 T300120101 形势与政策 +2 春夏(2)军事体育类 9学分3302110001 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 2(1) 秋冬3002010301 体育1 1 秋冬3002010302 体育2 2 春夏3002010303 体育3 2 秋冬3002010304 体育4 2 春夏(3)外语类 14学分0502010201 大学英语(一) 3(1) 秋冬0502010202 大学英语(二) 4(1) 春夏0502010203 大学英语(三) 4(1) 秋冬0502010204 大学英语(四) 3(1) 春夏注:学生也可选择修读已开出的其他语种课程。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水产学专业名称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水产学专业名称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水产学专业名称水产养殖学专业代码090801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06 年 7月 12日订正日期:2006年 11月9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称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内容、特点与意义( 博导注明 ) 本方向主要进行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及基因资源的保护、挖掘与利用研究。

要点研究内容包含:长江上游名优鱼类的遗传多样性1 水生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与种质判定、原种保留;优秀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转基因系统的成立与生物工程育种;经济鱼类生殖、生长及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以及模式生物斑马鱼分子发育生物学研究等。

本方向主要从事渔业资源检查评估和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要点研究内容包含: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资源变2 渔业资源与水产增养殖动规律,水产动植物繁育理论与技术、经济鱼类的移养驯化和人工生殖、无公害化水产养殖、天然水域生态渔业、设备渔业、水产集约化养殖、养殖新品种的引进与开发等。

本方向主要从事水产动物的营养机理和饲料配制研究。

要点研究内容包含:水产动3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物营养生理、营养需求与代谢、营养与质量、营养与免疫、营养与环境以及重要经济水产动物人工全价配合饲料的配方和加工。

本方向主要以长江上游渔业水域生态与环境为研究对象。

要点研究内容包含:渔业4 渔业生态与环境生产对天然水域环境质量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和机理,受损水体的生态修复,渔业环境质量评论。

本方向主要从事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研5 水产动物医学究。

要点研究内容包含:水产动物病原诊疗、无公害鱼药的开发及药理药效学,水产动物病害的免疫防治及机理等研究。

二、培育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培育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培育拥有扎实的水产养殖专业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认识本学科的进展与动向,能独立剖析和解决本学科内存在的理论与实质问题;较为娴熟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身心健康;拥有创新精神的;可以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有关管理部门等的教课、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中起到骨干作用的水产科学高级特意人材。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标代码:090601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和水产行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疾病诊断与防治、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科研教学、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要求学生掌握鱼类学和水生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以及水域环境生态学、鱼类增养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疾病诊断与防治、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生物学等与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能;2. 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生生物疾病诊断与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在各种水体进行养殖和现代渔业生产的基本技能;3. 掌握水产养殖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繁殖育种、饲料加工等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掌握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的基本知识;4.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水生生物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渔政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5.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具备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6. 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良好的沟通交流、较好的组织领导、团队协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主干学科:生物学、水产学、环境学。

四、主干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生理学、水域环境生态学、鱼类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学、水产动物疾病学、鱼类增养殖学等。

水产养殖专业培养计划(精)

水产养殖专业培养计划(精)

水产养殖专业培养计划专业代码:090701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1.德育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科学世界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遵纪守法,具有奉献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2.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等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理化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2)掌握水生经济动物的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以及水化学、水生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调查方法。

(3)掌握水产经济动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及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贝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5)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

(6)初步掌握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

(7)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初步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科学技术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8)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初步了解水产行业贸易的相关知识。

(9)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水产养殖专业培养计划(精)

水产养殖专业培养计划(精)

水产养殖专业培养计划专业代码:090701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1.德育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科学世界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遵纪守法,具有奉献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2。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等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理化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的基础.(2)掌握水生经济动物的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以及水化学、水生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调查方法。

(3)掌握水产经济动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及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贝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5)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

(6)初步掌握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

(7)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初步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科学技术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8)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初步了解水产行业贸易的相关知识。

(9)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水产养殖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系统掌握水产养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学术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2.具备创新科研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相关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3.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创新意识,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4.具备较高的科学道德水平和职业道德意识,遵守学术规范,负责实验室工作和科研项目;5.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合作,开展交流与合作项目;6.具备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撰写高水平专业论文并进行学术报告。

二、培养步骤和课程设置1.学术基础课程阶段: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学生将学习水产养殖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水产养殖学概论、水产动物学、水产植物学、水产病理学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水产养殖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

2.专业课程阶段:在第二和第三个学期,学生将学习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包括水产养殖学进展、水产养殖管理学、水产养殖系统工程学、水产养殖技术与方法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水产养殖学的前沿动态和研究方法。

3.科研导向课程阶段:第四个学期将主要开展科研导向的课程,包括科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科研论文写作与发表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同时,学生将开始着手自己的硕士研究课题,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研究。

4.硕士论文阶段:在培养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将集中进行硕士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完成一篇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研究论文,并在学术答辩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科研能力。

三、科研训练和实践1.科研项目参与:学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将参与导师或实验室的科研项目,了解科研流程和方法,并通过实际参与科研项目,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2.实验室实训:学生将进行一定量的实验室实训,学习和掌握水产养殖学中的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水产养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水产养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产养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保证培养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根据教育部学位委员会文件《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参考意见》、《关于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所学科组成、发展方向及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守纪律、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服从分配,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硕士研究生应在水产养殖学学科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初步了解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国内外动态和发展方向;至少经历一项研究工作全过程的训练及野外工作实践;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并能撰写论文摘要,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3.根据我所科学研究野外工作时间长,体能消耗量大的特点,组织研究生积极参加单位和研究生部举办的各项集体活动。

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培养研究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使毕业研究生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水产养殖学主要研究水体经济动植物的养殖过程及其与之相关的基础生物学,包括水生生物学、水域环境学、渔业生态、水产增养殖、生理生态、病理与免疫、渔业环境保护、鱼类遗传育种、鱼类营养与饲料方面的理论和应用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水产养殖历史最长也是鱼产量最大的国家,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5世纪已有《养鱼经》问世,历史悠久。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水产养殖学研究的综合研究机构,在淡水养殖领域综合实力最强,为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水生生物研究所从建所起一直从事与水产养殖有关的研究工作,目前拥有淡水生态学研究中心、鱼类生物学及渔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中心。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也挂靠我所。

上海海洋大学090800水产学

上海海洋大学090800水产学

1
0111225 鱼类倍性育种技术
1
0111229 贝类 MAS 育种实验
2
16
2
3
32
2
3
24
2
3
16
2
3
16
2
3
16
2
3
16
2
3
16
2
3
32
2
3
导师实验课
课程编号
0010002 0010003 0810021 0010001 0810005 0810022 0810023
公共选修课
学 课程名称

九、文献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及文献检索途径
1. 主要经典著作、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序号
著作或期刊名称
作者或出版者
1
鱼类增养殖学
王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
鱼类育种学
楼允东.中国农业出版社.
3
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
刘健康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4
中国池塘养鱼学
张扬宗,谭玉钧等.中国农业出版社.
5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 学期 阶
备注
0111214 基因与基因组学
2
32
1
1
0111215 实验生态学
1.5
24
1
2
0111216 免疫组织化学
1
16
1
2
0111221 水产动物病理学
2
32
1
1
0111223 营养生态学
1
16
1
2
0111224 珍珠养殖学

水产养殖人才培养方案(江苏农牧)(精)

水产养殖人才培养方案(江苏农牧)(精)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高职)一、专业说明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水产养殖生产、服务等行业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掌握养殖水体水质检测与调控、鱼类人工繁殖、(鱼、虾、蟹等)水产动物苗种培育和成体养殖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水产动物养殖技术服务、涉渔产品营销等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一)知识结构表1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知识结构分析表(二)技术技能表2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分析表(三)素质结构表3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素质结构分析表四、职业面向主要就业单位:水产养殖企业、水产饲料渔药生产与销售企业、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企业和机构等,也可自主创业。

可从事的初始岗位:经过三年时间培养,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岗位包括水产动物饲养、水产饲料渔药营销与技术服务等。

发展岗位:本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一线连续工作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的进一步锻炼,可以从初始岗位可以升迁到发展岗位。

发展岗位主要包括水产养殖车间主任、水产养殖企业生产部经理、饲料渔药企业技术服务部或营销部经理或地区经理等、水产企业负责人等。

五、职业证书要求根据国家技术职业就业准入制度的有关规定,要求本专业学生取得与就业岗位对接中级以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中的1种,1个职业资格证书记3学分。

具体资格证书要求见表4。

表4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六、课程体系(一)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通过对水产养殖行业企业、用人单位调研和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归纳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然后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一览表(二)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设置根据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总结,形成专业学习领域,具体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设置如表6。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801)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科研、水产养殖生产和技术推广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风正派,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应具有水产养殖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对于本领域的经典著作有比较系统的阅读和掌握;熟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及方法论基础,并能够合理运用;思维严谨,逻辑严密,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第一学年主要进行课程学习,后两个学年主要进行学位课题研究、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

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专业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 22学分,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5学分。

具体实施办法按《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办法》执行。

三、研究方向水产养殖是以数学、化学、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研究水产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存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内在联系等的水产养殖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学科。

本专业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1.水产动物育种与增养殖本方向主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在群体、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研究我国重要水产动物资源种质特性,建立种质鉴定标准和资源保护技术方法。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鱼类遗传性状改良、种质创新,为渔业生产提供优良养殖新品种;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各类水域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构建科学的养殖容量及生物学能量的可持续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0801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水产养殖学专业高级专门科技人才。

要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所从事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技术工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研究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
三、培养方式
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相结合
四、研究方向
01、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与种质资源学
02、水产动物繁殖与发育生物学
03、水产增养殖学见附表
五、课程设置
见课程设置表
六、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不少于200天。

协助导师教学工作,给本科生独立讲授所学专业相关课程20学时以内。

独立完成学位论文1篇。

七、答辨及学位授予
完成规定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习,修满27—30学分,通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附:培养方案修改说明
1、本方案根据学校关于修改《贵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进行修改。

2、培养目标按原培养目标不变。

3、培养年限由原来的3年改为2~3年,其目的主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工作,缩短1年培养的时间,减少人才培养成本。

4、增加培养方式(采取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相结合)。

5、课程设置中非学位课全部统一改为36学时,2学分。

并按学校要求修改培养环节,分为:(1)协助教师进行本科生教学,讲授课程20学时以上,参加教师科研1项以上(1学分);(2)每学期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4次以上(1学分)。

(3)第2学年开始两周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1学分)(4)第5学期公开作学术报告1次(1学分)(5)参加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或专业实践总计10天以上(1学分)(6)毕业前须在省级或省级以上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附:水产养殖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一览表
54学时3学分,非学位课程36学时2学分。

全部课程必须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如学位专业课作为非学位课,则学时不得超过36学分2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