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绪论、水电-201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 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二、健康(5%)
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state of complete wellbeing ) ,即: 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精神状态。
三、亚健康(75%) 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 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 向疾病的状态。
理论内容
总论 基本病理过程 系统病理生理学
总论: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 的普遍规律和机制。
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 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系统病理生理学:重要系统、器官出现的 常见而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机制。
动物模型的制备:
Ø整体动物模型 Ø离体器官模型 Ø细胞模型
一、发展简史
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倡导实验 病理学,即病理生理学的前身。
1879年俄国喀山大学最早出现独立的病理生理学科
20世纪50年代,我国诞生病理生理学科
1985年成立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1993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国 际病理生理学会。 2010年建立病理生理学网站
物理性因素致病特点 Ø 只发挥疾病的始动作用 Ø 潜伏期一般较短或没有 Ø 无器官组织选择性
◆ 化学因素 包括强酸、强碱、化学毒物以及动植物毒
性物质等。
白毒伞
化学性因素致病特点 Ø 选择性(CCl4-肝;鎳、铬-肾;CO-血红蛋白) Ø 全程作用 Ø 和毒物及机体均相关 Ø 潜伏期短(慢性中毒除外)
应激
抗氧化
自由基
2.因果交替
外伤大出血
Baidu Nhomakorabea
心排出量↓ 回心血量↓
血压↓↓
微循环淤血
交感神经兴奋↑
毛细血管开放
微血管收缩
组织缺血缺氧
揭示疾病发展的方向和主导环节
3.局部和整体
•颅内感染 •败血症
内眦静脉 上唇静脉 下唇静脉 面前静脉
危险三角区 疖
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
糖尿病 疖、痈
尿毒症
主要任务:揭示生命的本质,为建立有效的疾病 诊疗和预防策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对象:疾病(患病机体) 重点:功能与代谢变化及其机制
地位
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边缘 学科;又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
基础医学
桥梁课程 病理生理学
临床医学
学好病生,半个医生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和未来趋势
躯体性: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心理性:烦躁易怒,失眠焦虑 社会性:关系不稳定,心理距
离变大,孤独感强
健康
亚健康
疾病
第二节 病因学
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科学。 一、病因 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一)生物性因素 ❖ 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 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 ❖ 致病作用主要与病原体致病力强弱与侵 入宿主机体的数量、侵袭力、毒力以及它 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有关。
病理生理学(第8版)
总课时:46学时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总评成绩:理论成绩×30%+实验成绩×70%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任务及特点
学科性质
生 理 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 学
研究对象不同
研究角度不同
正常机体 患病机体 功能代谢 形 态
任务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改变的 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学习方法: 提倡自主学习
Ø掌握重点内容 Ø体会课程特点 Ø追踪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Ø重视实验课 Ø重视临床实践和社会调查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疾病的相关概念
一、疾病(20%)
Ø唯心主义观点: ghosts and monsters Ø通俗的观点:不舒服 Ø古印度医学: 气、胆、痰三种体液的失衡 Ø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心脏的血液、肝脏的黄胆 汁、脾脏的黑胆汁和脑中的黏液失衡 Ø中医学观点: 阴阳五行的失调 Ø目前比较公认的概念:
血脂、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第三节 发病学 研究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稳态的破坏
机体代偿
代偿不足
疾病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 损伤与抗损伤 ❖ 因果交替 ❖ 局部和整体
毒物
1.损伤与抗损伤
解毒
感染
免疫
屏障
是推动疾病发展的
基本动力;决定疾病的
发展方向和结局。
修复
创伤
凝血
出血
应激原
肾性骨病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1. 神经机制 2. 体液机制 3. 组织细胞机制 4. 分子机制
1.神经机制 病因直接损害神经系统或通过神经反射引起
◆ 过敏反应(支气管哮喘、荨麻疹)
◆ 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性红斑狼疮、免疫性 不孕)
◆ 免疫缺陷病(HIV)
(七)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疾病、变态人格、身心疾病↑
紧张的工作
情 绪


不良人际关系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营养不良 结核病; ➢居住条件 ➢过度疲劳
➢ 诱因加强病因作用、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 危险因素与某个疾病明显相关(如:高血压、高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和未来趋势
二、未来趋势
n 病理生理学的内容要更多的体现新医学模式 对医务工作者知识广博与深厚、能力和素质方 面的特殊要求,注重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 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中的作用
n 重视和追踪疾病谱
n 进一步加强与临床结合,掌握临床对相关疾 病的相关进展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三)营养因素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
营养不良
营养过剩
(四)遗传因素 ◆基因突变—>分子病
例如:血友病(Ⅷ缺失,凝血障碍)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病 例如:两性畸形
(五)先天性因素 指妊娠期能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有害因素
唇裂
无脑儿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愚型等
(六)免疫因素 在某些机体中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发生异常强 烈的反应,从而导致组织、细胞的损伤和生理 功能障碍
作用于机体时的特点:
Ø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如乙肝病毒)
Ø病原体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 (如鸡瘟病毒对人无治病性)
Ø病原体作用于机体,既改变了机体,也改变了病 原体(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二)理化因素
◆ 物理性因素
温度 气压 电流 电离辐射 机械力
冻伤、烧伤、中暑 潜水员病(沉箱病、减压病) 电击伤 放射伤 外伤、骨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