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 第七章 创造过程与创造性思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3.马斯洛对“创造性”的层次划分 (1)原发创造性 (2)继发创造性 (二)我们对创造性思维分类的基本思考 1.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形态 (1)原发创造性思维 (2)继发创造性思维
二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分类
• 继发创造性思维:主题自觉知的意识心理 控制下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 • 2.创造过程中通常出现的是继发创造性思维, 原发创造性思维则往往是继发创造性思维 的延伸和发展。 • 3.无论原发、抑或继发创造性思维,都是以 非逻辑形式得到表达的思维,而并不存在 逻辑思维的创造性问题。
• 2.费邦的“创造过程七阶段模式” • (1)期望(2)准备(3)操纵(4)孕育 (5)暗示(6)顿悟(7)校正 • 3.帕内斯的“五阶段模式” • (1)寻求事实(2)寻求问题(3)寻求想 法(4)寻求解法(5)寻求实现
第二节 创造过程运演机制研究
• 创造过程的作用:创造过程论乃是全面、 深入研究创造性思维的理论前提 • 一 关于创造过程经验模式的可靠性和有效 性问题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及其 规律性问题
•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 意识心理
无意识心理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概念界定与分类
•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概念的界定
• 主要从科学技术创造的视角,讨论创造性思维 概念界定的问题。
• (一)基于“三要点”分析的创造性思维概念 界定 • 1.三要点:始于发现合适问题,合理解决的创 造过程,乃是在创造主体的意识与无意识两种 心理状态或心理能力驱动下,通过逻辑与非逻 辑两种思维形式的协作互补而完成的思维过程。
一
西方哲学史上的创造性思维过 程论
条件: 存在一些具有不同本理论前提的认 识论研究之中。 (一)古希腊及近代西方哲学 1.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认识的途径 2.弗朗西斯· 培根对创造过程的程序划分 (1)准备阶段 (2)观察和实验 (3)归纳
一
西方哲学史上的创造性思维过 程论
• 3.笛卡尔过分重视理性认识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 及其规律性问题
• 2.认识主体发现“合适问题”,在于主体心 里活动机制或心理能力的问题。 • 3.格式塔心理学的韦特海姆所提出诸如“自 上而下”的观点和方法等对“发现问题” 具有启发性。 • 4.吉尔福特把这一问题归为因素分析理论框 架中,在测验研究的方法论指导下,对 “问题敏感性”进行普遍意义的考察
• 创造过程经验模式的描述可靠性和有效性, 需要经过严密和充分的科学验证才能得出 明确的结论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及其 规律性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运演过程呈现规律性的条件: 三个要点 (一)要点1:创造过程始于合适问题的发现, 终于问题的合理解决 1.创造性思维过程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合理解决” 是完成这一过程的标志。
• • • • • • • • (二)沃勒斯望尽天涯路 发现问题 (2)消得人憔悴 酝酿或潜伏 (3)回头暮见 明朗期 2.雷维兹的“创造过程四阶段模式” (1)准备期 (2)酝酿期 (3)灵感其 (4)完善期
二 著名科学家的自我体验分析
第七章 创造过程与创造性思维
李明远
总论
• • • • 创造性思维问题: 1.思维主体 2.思维活动 3.思维成效
• 本章侧重在创造性思维主体进行讨论,通 过创造性思维过程、思维概念、思维分类 等问题进行讨论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过程论
• 1.维特海默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将创造性思维看成一种情景结构转化的 动力学过程。 • 2.创造过程与创造性思维一定程度上乃是同 意的。 • 3.从创造主体的视角来考察创造性思维及其 过程,无疑主要适宜于个体创造力的研究 范围。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概念的界定
• 2.创造性思维:即是创造主题通过意识与无意 识的交替作用和辩证统一过程而突然产生新观 念的思维。
• • • • (二)关于创造性思维概念界定的合理性 1.两个基本条件: (1)作为一般思维都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2)进一步反映出显示创造性思维本身所特 有的、区别于一般性思维的根本特点。
• (二)德国古典哲学关于创造性思维过程 的观点 • 1.康德、费希特和谢林,认识此过程是感性 到理性的飞跃 • 2.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知性逻辑和感性逻 辑的互相依附和渗透。
一
西方哲学史上的创造性思维过 程论
• 哲学对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局限性:哲学是 具有普遍意义的,而创造性思维是以个体 思维过程为对象的。
• 3.基于“三要点”的创造性思维概念界定, 也标示出了创造性思维与再创造性思维之 间的根本区别 • (1)再造性思维:通过学习已有知识或经 验,或通过主体自身已有经验或记忆的迁 徙,便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 • (2)创造性思维:必须动用其自身的全部 积淀,包括意识经验和无意识潜能的充分 发挥。
二 著名科学家的自我体验分析
• 四阶段模式被称作“H-P模式”。 • (二)阿达玛的验证和发展 • 1.法国数学家阿达玛用自己的切身体验进一 步印证“H-P模式”,尤其热心于探讨创造 性思维的问题。 • 2主要作用 • (1)印证 (2)收集资料(3)分析和论证
三 心理学家的专门研究和现代发展
• • • • • 心理学的两个阶段: 1.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对 人的思维不予重视 2.格式塔心理学派 将思维变成研究对象 (一)沃勒斯的经典性研究 1.吸收科学家的经验总结,阐述创造过程分 阶段模式理论研究 • 2.研究方法:档案法、个案分析法
• 2.逻辑思维:借助于言语形式表达思维,也 叫言语思维。 • 非逻辑思维:纯属人们内心的心理活动。 • 3.创造性思维过程,正是有分化的对逻辑与 非逻辑这两种思维形式加以适当利用的最 成熟的表现,未完成此过程,这两者还存 在协作互补的关系。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及其 规律性问题
• • • • • • • 4.创造过程阶段划分模式: 准备 > 创新 >验证 准备阶段和验证阶段通过逻辑思维运行 创新阶段通过非逻辑思维运行 5思维形式和心理状态的区别和联系 (1)思维形式 指逻辑与非逻辑 (2)心理状态 意识与无意识二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概念的界定
• 2.基于“三要点”的创造性思维概念界定, 反映了作为思维现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特 征。 • (1)思维的六个主要特征:A概括性B间接 性C逻辑性D目的性和问题性E层次性F生产 性 • (2)思维与其他认知心理的根本区别: • 间接性、概括性和解题功能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概念的界定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及其 规律性问题
• (二)要点2:创造性过程始终存在意识与 无意识两种心理状态或心理能力的作用 • 1.沃斯勒认为在酝酿阶段思维处于无意识状 态或有意识的思考其他题目。 • 2.费邦模式在沃勒斯模式的“准备”阶段之 前加了“期望”作为第一阶段。 • 3.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认为人的心理 活动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及其 规律性问题
• 4.海纳特认为创造性思维过程是“紧张”与 “松弛”的交替作用,即意识与无意识的 心理状态的交替和循环。
(三)要点3:创造过程由逻辑与非逻辑两 种思想形式协作互补而完成。 1.逻辑学 符合逻辑的思维 心理学 不符合逻辑的思维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及其 规律性问题
二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分类
• (一)创造性思维分类的前提:如何确定 “创造性” • 1.在确定“创造性”的根据或指标的各种视 角中,正是强调心里动力机制或动力源泉、 也即所谓内驱力作用的视角,与解决上述 矛盾情况直接相关。 • 2.创造性,实质上仍然是无意识的心里的驱 动。
二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分类
二 著名科学家的自我体验分析
• 3.研究思路:将创问题的人格研究路线与认 识研究路线结合起来。 4.更明确了“四阶段模式” • (1)准备期 积累相关知识 • (2)酝酿或潜伏期 有意识思考设定的问 题 • (3)明朗期 有意识控制和暗示意识 • (4)验证期 有意识去按规则去执行
二 著名科学家的自我体验分析
二 著名科学家的自我体验分析
• 背景:真正做出具体描述合理性分析的, 最初是那些确曾有过重大科学发现,因而 具有强烈科学创造思维过程体验的著名科 学家。
• (一)关于“赫尔姆霍兹—彭加勒”模式 • 1.赫尔穆赫兹是历史上德国著名的大科学家
二 著名科学家的自我体验分析
• 提出创造活动的三个阶段: • (1)一直持续不断研究,直到不肯能进行下 去 • (2)一段时间的休息,然后继续恢复研究 • (3)一个突然意想不到的答案出现 • 2.彭加勒是著名的法国数学家 • 在充分承认赫尔姆霍兹的前三个阶段下,又补 充第四个阶段,即通过有意的努力证实所获得 的认识。
二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分类
• 总论:原发创造性思维乃是有无意识心理 驱动或其作用下的思维,继发创造思维则 是意识心理创造性的表现,而在思维模式 上,他们则都是非逻辑的。
• 创造性思维乃是创造主体的意识与无意识 交替作用的结果,从完整意义的创造过程 来看,是合理的。
二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分类
• 继发创造性思维:主题自觉知的意识心理 控制下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 • 2.创造过程中通常出现的是继发创造性思维, 原发创造性思维则往往是继发创造性思维 的延伸和发展。 • 3.无论原发、抑或继发创造性思维,都是以 非逻辑形式得到表达的思维,而并不存在 逻辑思维的创造性问题。
• 2.费邦的“创造过程七阶段模式” • (1)期望(2)准备(3)操纵(4)孕育 (5)暗示(6)顿悟(7)校正 • 3.帕内斯的“五阶段模式” • (1)寻求事实(2)寻求问题(3)寻求想 法(4)寻求解法(5)寻求实现
第二节 创造过程运演机制研究
• 创造过程的作用:创造过程论乃是全面、 深入研究创造性思维的理论前提 • 一 关于创造过程经验模式的可靠性和有效 性问题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及其 规律性问题
•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 意识心理
无意识心理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概念界定与分类
•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概念的界定
• 主要从科学技术创造的视角,讨论创造性思维 概念界定的问题。
• (一)基于“三要点”分析的创造性思维概念 界定 • 1.三要点:始于发现合适问题,合理解决的创 造过程,乃是在创造主体的意识与无意识两种 心理状态或心理能力驱动下,通过逻辑与非逻 辑两种思维形式的协作互补而完成的思维过程。
一
西方哲学史上的创造性思维过 程论
条件: 存在一些具有不同本理论前提的认 识论研究之中。 (一)古希腊及近代西方哲学 1.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认识的途径 2.弗朗西斯· 培根对创造过程的程序划分 (1)准备阶段 (2)观察和实验 (3)归纳
一
西方哲学史上的创造性思维过 程论
• 3.笛卡尔过分重视理性认识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 及其规律性问题
• 2.认识主体发现“合适问题”,在于主体心 里活动机制或心理能力的问题。 • 3.格式塔心理学的韦特海姆所提出诸如“自 上而下”的观点和方法等对“发现问题” 具有启发性。 • 4.吉尔福特把这一问题归为因素分析理论框 架中,在测验研究的方法论指导下,对 “问题敏感性”进行普遍意义的考察
• 创造过程经验模式的描述可靠性和有效性, 需要经过严密和充分的科学验证才能得出 明确的结论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及其 规律性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运演过程呈现规律性的条件: 三个要点 (一)要点1:创造过程始于合适问题的发现, 终于问题的合理解决 1.创造性思维过程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合理解决” 是完成这一过程的标志。
• • • • • • • • (二)沃勒斯望尽天涯路 发现问题 (2)消得人憔悴 酝酿或潜伏 (3)回头暮见 明朗期 2.雷维兹的“创造过程四阶段模式” (1)准备期 (2)酝酿期 (3)灵感其 (4)完善期
二 著名科学家的自我体验分析
第七章 创造过程与创造性思维
李明远
总论
• • • • 创造性思维问题: 1.思维主体 2.思维活动 3.思维成效
• 本章侧重在创造性思维主体进行讨论,通 过创造性思维过程、思维概念、思维分类 等问题进行讨论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过程论
• 1.维特海默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将创造性思维看成一种情景结构转化的 动力学过程。 • 2.创造过程与创造性思维一定程度上乃是同 意的。 • 3.从创造主体的视角来考察创造性思维及其 过程,无疑主要适宜于个体创造力的研究 范围。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概念的界定
• 2.创造性思维:即是创造主题通过意识与无意 识的交替作用和辩证统一过程而突然产生新观 念的思维。
• • • • (二)关于创造性思维概念界定的合理性 1.两个基本条件: (1)作为一般思维都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2)进一步反映出显示创造性思维本身所特 有的、区别于一般性思维的根本特点。
• (二)德国古典哲学关于创造性思维过程 的观点 • 1.康德、费希特和谢林,认识此过程是感性 到理性的飞跃 • 2.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知性逻辑和感性逻 辑的互相依附和渗透。
一
西方哲学史上的创造性思维过 程论
• 哲学对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局限性:哲学是 具有普遍意义的,而创造性思维是以个体 思维过程为对象的。
• 3.基于“三要点”的创造性思维概念界定, 也标示出了创造性思维与再创造性思维之 间的根本区别 • (1)再造性思维:通过学习已有知识或经 验,或通过主体自身已有经验或记忆的迁 徙,便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 • (2)创造性思维:必须动用其自身的全部 积淀,包括意识经验和无意识潜能的充分 发挥。
二 著名科学家的自我体验分析
• 四阶段模式被称作“H-P模式”。 • (二)阿达玛的验证和发展 • 1.法国数学家阿达玛用自己的切身体验进一 步印证“H-P模式”,尤其热心于探讨创造 性思维的问题。 • 2主要作用 • (1)印证 (2)收集资料(3)分析和论证
三 心理学家的专门研究和现代发展
• • • • • 心理学的两个阶段: 1.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对 人的思维不予重视 2.格式塔心理学派 将思维变成研究对象 (一)沃勒斯的经典性研究 1.吸收科学家的经验总结,阐述创造过程分 阶段模式理论研究 • 2.研究方法:档案法、个案分析法
• 2.逻辑思维:借助于言语形式表达思维,也 叫言语思维。 • 非逻辑思维:纯属人们内心的心理活动。 • 3.创造性思维过程,正是有分化的对逻辑与 非逻辑这两种思维形式加以适当利用的最 成熟的表现,未完成此过程,这两者还存 在协作互补的关系。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及其 规律性问题
• • • • • • • 4.创造过程阶段划分模式: 准备 > 创新 >验证 准备阶段和验证阶段通过逻辑思维运行 创新阶段通过非逻辑思维运行 5思维形式和心理状态的区别和联系 (1)思维形式 指逻辑与非逻辑 (2)心理状态 意识与无意识二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概念的界定
• 2.基于“三要点”的创造性思维概念界定, 反映了作为思维现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特 征。 • (1)思维的六个主要特征:A概括性B间接 性C逻辑性D目的性和问题性E层次性F生产 性 • (2)思维与其他认知心理的根本区别: • 间接性、概括性和解题功能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概念的界定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及其 规律性问题
• (二)要点2:创造性过程始终存在意识与 无意识两种心理状态或心理能力的作用 • 1.沃斯勒认为在酝酿阶段思维处于无意识状 态或有意识的思考其他题目。 • 2.费邦模式在沃勒斯模式的“准备”阶段之 前加了“期望”作为第一阶段。 • 3.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认为人的心理 活动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及其 规律性问题
• 4.海纳特认为创造性思维过程是“紧张”与 “松弛”的交替作用,即意识与无意识的 心理状态的交替和循环。
(三)要点3:创造过程由逻辑与非逻辑两 种思想形式协作互补而完成。 1.逻辑学 符合逻辑的思维 心理学 不符合逻辑的思维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及其 规律性问题
二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分类
• (一)创造性思维分类的前提:如何确定 “创造性” • 1.在确定“创造性”的根据或指标的各种视 角中,正是强调心里动力机制或动力源泉、 也即所谓内驱力作用的视角,与解决上述 矛盾情况直接相关。 • 2.创造性,实质上仍然是无意识的心里的驱 动。
二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分类
二 著名科学家的自我体验分析
• 3.研究思路:将创问题的人格研究路线与认 识研究路线结合起来。 4.更明确了“四阶段模式” • (1)准备期 积累相关知识 • (2)酝酿或潜伏期 有意识思考设定的问 题 • (3)明朗期 有意识控制和暗示意识 • (4)验证期 有意识去按规则去执行
二 著名科学家的自我体验分析
二 著名科学家的自我体验分析
• 背景:真正做出具体描述合理性分析的, 最初是那些确曾有过重大科学发现,因而 具有强烈科学创造思维过程体验的著名科 学家。
• (一)关于“赫尔姆霍兹—彭加勒”模式 • 1.赫尔穆赫兹是历史上德国著名的大科学家
二 著名科学家的自我体验分析
• 提出创造活动的三个阶段: • (1)一直持续不断研究,直到不肯能进行下 去 • (2)一段时间的休息,然后继续恢复研究 • (3)一个突然意想不到的答案出现 • 2.彭加勒是著名的法国数学家 • 在充分承认赫尔姆霍兹的前三个阶段下,又补 充第四个阶段,即通过有意的努力证实所获得 的认识。
二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分类
• 总论:原发创造性思维乃是有无意识心理 驱动或其作用下的思维,继发创造思维则 是意识心理创造性的表现,而在思维模式 上,他们则都是非逻辑的。
• 创造性思维乃是创造主体的意识与无意识 交替作用的结果,从完整意义的创造过程 来看,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