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赏析
优秀的设计美学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
![优秀的设计美学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9c48a35fbfc77da269b1d2.png)
优秀的设计美学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谈设计美学与创意产品设计的关系一、引言中国的工业设计史从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萌芽,早期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用于生存使用,石器的制作时已经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的标准化,人类对于设计的概念也由此萌发。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于物质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而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产品的性能与形状也随着发生系列的改变。
时代的变迁使产品设计的内涵更加多元化也具有更多的创意与含义。
二、创意产品设计与设计美学的概念创意(Creat):创意是神秘的。
古往今来,学者们对创意的认识不同,所做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赖声川先生说:创意是看到新的可能,再将这些可能性结合成作品的过程。
创意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处处可见的,大到威武宏伟的高楼大厦,小到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品;一包纸巾、一根牙签、一把遮阳伞等。
创意让我们在使用产品时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
产品(Product):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等我们生活在一个被产品设计包围的世界,穿的衣服,住的房子,使用的生活、工作用品无一不是产品在我们眼前的呈现。
设计(Design):从词源的角度考察,“设”意味着“创造”,“计”意味着“安排”。
因此设计的基本概念是:人为了实现意图的创造性活动。
它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人的目的性,二是活动的创造性。
设计从人类发展的伊始就已经开始了它前进的步伐,几千年的岁月斗转星移,朝代更替,人们的思想也开始发生转变,设计跟随着人们的思维改变而发生变化。
并更加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21世纪新时代新发展。
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亦或是设计界,都随着人们对生活的诉求不同而作出了相应的改变以求生存与发展。
埃及金字塔赏析(建筑美学)
![埃及金字塔赏析(建筑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53da110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f.png)
埃及金字塔赏析(建筑美学)埃及金字塔是百年来最神秘的建筑之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千年来对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文明发展的深刻反映。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它代表了古代人类的建筑和工程学技能,在世界文化遗产之列。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美学进行剖析和赏析。
第一,金字塔的构造埃及金字塔建筑美学的独特性来源于其构造。
金字塔又称“王墓”,是为法老建造的陵墓,也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金字塔的构造有两个部分:底座和金字塔本身。
底座是由数十万块重达数吨的石块堆砌而成,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矩形底座。
在底座上,金字塔的主要部分被建造起来。
金字塔呈四面锥形,由数十万块石头构成,高度可达数十米至数百米。
金字塔内部有各种房间和门道,穿越其中的通道充满了神秘和神秘感。
埃及金字塔建筑美学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其封顶。
古代埃及人在金字塔顶端设置了一个特殊的石顶,来表彰法老们的王权和神权。
这个石顶也被称为“金字塔之顶”,是一种特殊的石材,形状光滑而有神秘感,最终形成了钟形。
这种钟形形状的顶部是一个几何上的完美圆形,对于古埃及人来说,这是追求完美、纪念王权和神祇力量的象征。
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美学还表现在金字塔立面的设计上。
金字塔的立面有三个部分:进口、斜坡和主体。
进口部分是一个大的门道,由两个平行的石头门柱支撑,用来引领死者到达金字塔。
坡道是金字塔的一个斜坡面,是连接进口和主体的部分。
主体部分包括金字塔所有的墙面和角落,从远处看它们与天空相连形成一个连续的三角形。
总的来说,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美学体现在其统一和协调的设计,金字塔立面上清晰的轮廓和几何形状,以及独特的封顶。
它们为古埃及人的文化遗产和人类的文化遗产留下了永恒的标志。
斜拉桥的美学赏析
![斜拉桥的美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0a24c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3.png)
斜拉桥的美学赏析
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的桥梁设计,其特点是主要承重结构由斜拉索来支撑。
斜拉桥的美学赏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线条简洁流畅:斜拉桥的设计注重线条的简洁性和流畅性。
斜拉索在桥梁上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曲线,与桥面和桥塔的结构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动感十足的造型。
整个桥梁呈现出线条简单而流畅的美感。
2. 结构稳定坚固:斜拉桥的斜拉索是通过对桥塔的牢固支撑来承载桥面上的荷载。
这种结构使得斜拉桥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能够跨越较长的距离。
这种简洁而坚固的结构造型给人一种宏伟和稳定的美感。
3. 光影效果丰富:由于斜拉桥的结构特点,桥面上会出现复杂的光影效果。
阳光透过斜拉索的空隙,在桥面上形成迷人的光影变化。
这种光影效果给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感觉,增加了桥梁的美学价值。
4. 全景视觉体验:斜拉桥常常位于风景优美的地区,比如河流、湖泊或海洋旁边。
从斜拉桥上眺望,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色。
斜拉桥的设计考虑到了游览者的观景需求,在桥面上设置了观景平台或观景窗,使人们能够全方位地欣赏周围的美景。
总的来说,斜拉桥以其简洁流畅的线条、稳定坚固的结构、丰富多样的光影效果和壮丽的全景视觉体验,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交通工具,更是一种城市景观和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生活中印象深刻的美学设计案例
![生活中印象深刻的美学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9e7dc7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d.png)
生活中印象深刻的美学设计案例
案例一:
客厅LIVING ROOM
原木地板与深灰色墙板、水波纹不锈钢形成对比,营造出了一种谦逊之美,朴素静寂。
在这一方小天地里,总是能忘却身后的世界,阳光顺着落地窗倾洒下来,硬朗的空间也瞬间温柔。
内心的自由、包容、尺寸感、美感,一切都刚刚好。
案例二:
餐厅DINING ROOM
黑色的墙面、柜体,不同的材质肌理形成有节奏的韵律感。
岩板打造的餐桌台面,带有一种天然的凹凸触感,掌心轻抚,似是提醒人用心感知当下。
与自然材质的每一次接触,都更加丰富了居住的细节体验。
案例三:
女儿房BEDROOM
在完成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师更注重去营造一个安稳、丰富、舒适的情感空间,为居住者带来宁静安然的体验。
床头浅灰色墙布,深灰色的皮革床靠背,精致又舒适。
浅粉色的单人沙发与白纱帘诠释了这个空间的少女气息,倚光而读,时光的宁静便刻在
了书本里,空间随居住者而成长,却带来一种恒久的安全感。
案例四:
主卧BEDROOM
黑灰色作为空间主色调,明亮干净,营造出充满阳刚气质的卧室氛围,柔软舒适的皮质床头,为空间带来一丝跳跃,设计师尽量将材质、色彩简化,用简洁精致的软装将实用与美观做到了完美的平衡。
舍弃繁复,向往简约的生活成为当代人的主张,它代表着一种舒适低欲望的居所心境。
没有了形式的束缚,人反而在空间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让一切回归居住者本身。
设计美学靳埭强作品赏析
![设计美学靳埭强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4e5fdb2f60ddccdb38a012.png)
设计美学靳埭强作品赏析作品赏析,设计美学20XX年设计美学――靳埭强设计作品赏析作品赏析,设计美学靳埭强ABOUT HE靳埭强1942年生于广东省番禺靳埭强,男,1942年生于广东省番禺。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
裁缝出身,在夜校学习平面设计。
1957年定居于香港,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攻读设计课程。
1967年,他投身平面设计工作,1976年创办设计公司。
1979年,他成为首位入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设计师,1993年被杂志《IDEA》选为世界平面设计师百杰之一。
作品赏析,设计美学获奖经历:靳埭强曾在各种竞赛中,获奖数百项;其中包括数十项纽约创作历年展优异奖;于1991 及1994 年亚洲广告奖之最佳企业形象设计;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创作展金奖;多项美国纽约CLIO 大奖总决赛状;日本字体设计年刊之最佳作品;纽约水银金奖;多项美国《传递艺术》奖;波兰第1届国际电脑艺术双年展冠军。
生于广东省番禺靳埭强1942年在香港,靳氏于1979 年成为首位入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设计师;1984 年更是唯一的设计师给颁赠市政局设计大奖;又于1991 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之设计师年奖,1992 年被选为90 年代风云男士之一;1998 年再获杰出成就奖。
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
作品赏析,设计美学获奖经历: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
1999 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的杰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
靳埭强1942年生于广东省番禺靳埭强特别强调设计师的专业精神,他认为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适合产品的设计。
靳埭强是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创作总监,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是香港一流的设计公司,为无数企业进行过包装设计。
20XX年,靳埭强荣获“全球杰出华人奖”。
作品赏析,设计美学设计特点: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
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靳埭强1942年生于广东省番禺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
中式建筑美学赏析
![中式建筑美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bed0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a.png)
中式建筑美学赏析摘要:一、中式建筑美学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式建筑美学的主要特点1.布局对称2.注重线条与比例3.强调天人合一4.运用传统材料与工艺5.装饰艺术丰富多样三、中式建筑美学的应用案例四、现代中式建筑美学的创新与发展五、如何将中式建筑美学融入日常生活正文:一、中式建筑美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式建筑美学,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起源于中国古代。
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使其形成了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魅力。
从古至今,中式建筑美学影响着我国建筑设计与施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式建筑美学的主要特点1.布局对称中式建筑讲究布局对称,这既体现在建筑本身的结构上,也表现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中。
对称的布局给人以稳重、和谐的美感,体现了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注重线条与比例中式建筑美学注重线条与比例的协调。
例如,木质结构的梁柱、斗拱等部件,以及建筑外观的线条,都讲究流畅、自然。
这种美学观念使得中式建筑在视觉效果上具有很高的和谐性。
3.强调天人合一中式建筑美学强调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会充分考虑地形、水系、植被等因素,力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4.运用传统材料与工艺中式建筑大量采用传统材料,如木材、砖石等,以及独特的工艺技术,如榫卯结构、雕刻等。
这些材料和工艺技术的运用,使得中式建筑在美观的同时,兼具实用性和耐久性。
5.装饰艺术丰富多样中式建筑的装饰艺术丰富多彩,包括绘画、雕刻、贴金、彩绘等。
这些装饰技艺为建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
三、中式建筑美学的应用案例故宫、颐和园、苏州园林等,都是中式建筑美学的典型代表。
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以及中式建筑美学的独特魅力。
四、现代中式建筑美学的创新与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式建筑美学不断创新与发展。
许多建筑师在传承传统美学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富有创意的现代中式建筑。
如世博园的中国馆、鸟巢等,都是现代中式建筑美学的成功典范。
工业建筑美学案例赏析
![工业建筑美学案例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40df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e.png)
工业建筑美学案例赏析工业建筑美学,是指那些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其设计和风格呈现出的独特美感。
在现代城市中,工业建筑已成为城市风貌的一部分,其独特的外观和结构给城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赏析工业建筑美学。
首先,我们来看看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
这座建筑最初是一个发电厂,后来经过改造成为了美术馆。
其外观设计简洁大方,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展现出了典型的工业风格。
建筑内部的空间也非常宽敞,采光良好,使得美术馆内的艺术品得以最佳展示。
泰特现代美术馆的设计充分展现了工业建筑的美学特点,简约、实用、大气。
其次,我们来看看纽约的高线公园。
这个项目是将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了一个城市公园,其设计灵感来自于工业建筑的遗产。
公园内保留了原有的铁路轨道和结构,同时在其上方种植了大量的植被,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绿地。
高线公园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工业建筑的原有结构,将其转化为了一个现代城市的绿色休闲空间,展现出了工业建筑美学的新意义。
再来看看上海的M50创意园区。
这个园区是将一座废弃的纺织厂改造成了一个艺术创意园区,其建筑外观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格,同时在内部进行了现代化的装修和设计。
园区内有大量的画廊、工作室和创意企业,成为了上海当代艺术和设计的重要聚集地。
M50创意园区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工业建筑的原有结构和空间,打造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创意空间。
最后,我们来看看柏林的波茨坦广场。
这个项目是将一片废弃的工业遗址改造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中心,其建筑设计充分展现了工业建筑的美学特点。
广场上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建筑,并在其周围建设了现代化的商业和办公建筑。
波茨坦广场的设计将工业遗址与现代化建筑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城市空间。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建筑美学在现代城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工业建筑不仅是城市的历史遗产,更是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
其独特的外观和结构,以及丰富的空间内涵,给城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优秀的设计作品及评析
![优秀的设计作品及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4d84a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0.png)
优秀的设计作品及评析哎呀,说到优秀的设计作品,真的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话题啊!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设计,无论是手机的外观、咖啡店的装潢,还是那些时尚的广告海报,真的都有它们独特的魅力。
设计不仅仅是好看那么简单,更是一种传递情感和故事的方式。
想想看,当你走进一家咖啡店,墙上那些色彩斑斓的画作,简直就像是在跟你聊天,邀请你在这里放松心情。
是吧?设计的力量,真是无处不在。
你知道吗?有些设计作品在当时可能会被人忽视,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成为经典。
就像苹果的产品,谁能想到,最初的iPhone被很多人质疑,大家都说那设计太简单了。
但你看看,现在的手机设计几乎都在模仿它,简洁、流畅,果然是吸引人的关键。
这里面的道理,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简约不简单,才是设计的真谛!我觉得,设计就是要能打动人心,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忍不住想要多看几眼。
再说说那些非常特别的作品,比如一些建筑设计。
你有没有见过那些充满未来感的建筑?有的像是从外太空飞来的,有的则像是大自然的延伸。
记得有一次去旅行,看到一座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阳光一照,整个建筑就像是镶嵌了无数颗闪闪发光的宝石,走近了能看到里面的生活,简直就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这种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外观,更要让人觉得舒服,能和周围环境和谐共存。
说白了,就是要让人在这座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啊!有些设计师就像魔术师一样,把一些看似普通的东西变得有趣。
比如,一张简单的椅子,设计师可能会在上面加上一些小巧思,让它不仅好坐,还能折叠,甚至变成一个小桌子。
嘿,真是够聪明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设计的灵感,可能是一片落叶,也可能是一个小孩的玩具。
用心去观察,才会发现那些设计的细节,每个作品背后都有故事。
说到这里,忍不住想起一个很有趣的设计理念,那就是“人性化设计”。
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想要让用户用得更舒服。
比如说,手机的按键布局,有些设计师会考虑到人的手型,按起来特别顺手,真的是考虑得周到极了。
鸭池河大桥美学赏析
![鸭池河大桥美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ca29c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3.png)
鸭池河大桥美学赏析鸭池河大桥是中国贵州省境内一座连接贵阳市与黔西市的过江通道,位于鸭池河水道之上,是贵黔高速公路的关键性工程。
该桥的建筑美学特色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桥体造型、结构设计、自然与人文元素的融合等。
以下是对鸭池河大桥建筑美学的赏析。
首先,从桥体造型来看,鸭池河大桥采用了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以直线和流畅的曲线为主,展现出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感。
桥面宽度达到双向四车道,并配备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保证了交通的顺畅。
同时,桥梁的跨度达到了1450米,使得整个桥体显得气势恢宏。
在色彩上,桥梁主体采用了灰色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
其次,结构设计方面,鸭池河大桥采用了斜拉桥形式,主塔为“A”字形,具有很高的结构稳定性。
斜拉桥是一种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桥梁,相对于传统的梁式桥,斜拉桥具有更大的跨越能力,且结构轻盈、造型美观。
在鸭池河大桥的设计中,斜拉索的布置合理、美观,不仅提升了桥梁的承载能力,也增加了桥面的宽度。
此外,桥梁的细节设计也非常到位,如防撞护栏、排水系统等都经过精心考虑,体现了对行人和车辆安全的关注。
最后,自然与人文元素的融合也是鸭池河大桥美学的重要体现。
鸭池河大桥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合理的选址和布局,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在施工过程中,还采取了多种生态保护措施,如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使得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此外,桥梁的设计还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
例如,在桥面和桥塔上布置了具有贵州特色的浮雕和装饰,展现了贵州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这种人文元素的加入,使得鸭池河大桥不仅是一座交通建筑,更是一座文化艺术品。
在夜晚时分,鸭池河大桥的灯光照明系统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合理的灯光布置和色彩搭配,桥梁在夜幕下显得更加璀璨夺目。
灯光不仅增加了桥梁的美观度,也为夜晚行驶的车辆提供了充足的照明。
同时,灯光设计还考虑了节能环保的因素,采用高效节能的LED 灯具,既实现了美观效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元素有哪些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元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768c8b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0.png)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元素有哪些建筑,作为人类生活与活动的重要场所,不仅仅是功能性的结构体,更是一门艺术,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
这些美学元素的巧妙运用,赋予了建筑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让它们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同时,也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触动。
比例与尺度是建筑设计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美学元素之一。
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其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应当是协调且宜人的。
比如,建筑的整体高度与宽度、门窗的大小与墙面的比例、柱子的粗细与间距等,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考量。
如果比例失调,可能会导致建筑看起来要么过于笨重,要么过于纤细,失去了平衡感和稳定性。
尺度则关乎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的大小、内部空间的尺寸应当符合人的身体尺度和活动需求,让人在其中感到舒适和自在。
对称与均衡也是常见的美学元素。
对称的建筑往往给人一种庄严肃穆、整齐有序的感觉,像许多古老的宫殿、庙宇都采用了对称的设计形式。
而均衡则相对更加灵活,它不要求完全的对称,而是通过不同部分的体量、形状、色彩等的巧妙搭配,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这种平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给建筑带来更多的变化和活力。
色彩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色彩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和感受,不同的颜色可以赋予建筑不同的性格和氛围。
比如,暖色调如红色、橙色等常常给人以热情、活力的感觉,常用于商业建筑或公共空间,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则让人感到宁静、沉稳,适用于住宅或医院等需要安静氛围的场所。
此外,色彩的搭配也非常重要,协调的色彩组合可以使建筑更加和谐美观,而对比强烈的色彩则可以突出建筑的某些特点或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材质也是建筑美学中不可忽视的元素。
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质感、光泽和纹理,如石材的坚固厚重、木材的温暖自然、玻璃的透明光洁等。
合理选择和运用材质,可以丰富建筑的表现力,增加其质感和触感上的魅力。
同时,材质的组合和对比也能够创造出丰富的视觉层次。
光影是建筑设计中一种极具魅力的美学元素。
拱桥美学赏析
![拱桥美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969beefab069dc51220109.png)
拱桥美学赏析摘要:文章主要是从美学的角度对拱桥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具体不同类型的拱桥形式,作者做了分析探讨,对拱桥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拱轴线、拱肋、实腹拱桥梁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几种。
相比其他桥型,拱桥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景观桥梁设计中被经常采用。
以下分别对拱桥的几种结构形式的美学特征进行解读。
一、拱桥的总体美学特点拱桥天生是美丽的,它的美在于优美的主拱曲线孕育着强大的力量,产生着一跃而过的力动感与跨越感,加上柔美拱曲线与直线形的梁柱、杆结合,呈现出刚柔并济、韵律优美的绰约风姿。
以1种或几种建筑要素连续重复的排列可形成连续的韵律。
桥梁自身是连续结构,故韵律的连续性是基本的,无论整体或局部,空间或外观,单体或群体,只要在建筑构图上运用节奏韵律的各种构图手法,均可获得多样统一、和谐优美、情趣生动的美感。
不论是圆曲线、抛物线、悬链线的拱,都有规则的曲率变化,因此拱桥是富有韵律的桥型。
拱曲线是柔性的,桥面板是直线型的;但拱桥轴线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曲线,不似千丝万缕,拱轴线是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连续多跨拱桥的动感变化,加之其强劲的力度感,优美的曲线造型,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
二、每种拱式结构美学解析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桥梁体系,是一种推力结构。
多采用圆曲线、抛物线、广义或狭义悬链线为拱肋的曲线造型。
近年来拱桥的造型设计已突破过去传统的结构和模式,新的结构造型为优美的拱桥又增光添色,拓宽了应用前景。
①实腹拱桥古代的砖石拱桥多半是实腹拱,即拱背两侧有拱墙,内部填实,上铺桥面。
拱圈的厚薄取决于拱上填筑的高度。
填筑越薄,拱圈亦可减薄,更为轻巧。
石拱桥的古代实例在东、西方都有。
首批建造成可识别样式的拱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的波斯。
罗马人最早使用半圆形拱,这种拱形易于适应不同的要求。
中国的平圆拱(圆形较小的片段)在中国水乡多为三孔或更多的孔数(一般以奇数孔)的拱桥,中孔最大,拱顶极薄,边孔随坡递减,拱一般多做半圆或略大于半圆。
从设计美学角度看设计作品
![从设计美学角度看设计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24eac4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3.png)
从设计美学角度看设计作品设计美学是指在设计作品中追求美感的原则和规律。
它强调设计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整体的协调和细节的精致,通过色彩、形状、结构、材质等要素的搭配和运用,以达到视觉上的美学效果。
从设计美学角度看设计作品,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色彩和色彩搭配是设计美学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颜色可以带来对情感和情绪的诱发和共鸣,因此在设计作品中,正确的色彩搭配可以传递出一种和谐、舒适和吸引人的感觉。
例如,在室内设计中,冷色调的色彩可以营造出清爽、冷静的氛围,而暖色调的色彩则能产生温暖、舒适的感觉。
色彩的对比和协调也是设计美学的重要体现,只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使用的数量,就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其次,形状和结构也是在设计美学中需要重视的要素之一、形状和结构的选择和运用,能够影响人们的感知和认知。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结构安排和形状造型可以使建筑物更加具有美感和艺术性。
例如,流线型的形状可以给人一种动感和流动的感觉,而对称性和比例感强的结构可以使整个设计作品更加稳定和和谐。
在产品设计中,形状和结构的合理搭配可以提升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喜爱。
另外,材质和质感也是设计美学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材质的选择和质感的呈现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设计作品的感觉和评价。
例如,使用质感良好的材质可以给人一种高端、舒适的感觉,而采用特殊的材质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同时,材质的组合和运用也需要符合整体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以达到一种协调和统一的效果。
此外,细节的处理和精致程度也是设计美学的重要表现。
一个设计作品的细节处理可以直接体现出设计师的用心和专业水平。
通过对细节的精细塑造和处理,可以使整个设计作品更加完善和精致。
例如,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对细节的打磨和处理,如纽扣的选择、线条的处理、衣物的剪裁等,可以使服装更加有质感和品味。
在室内设计中,对小件陈设物的搭配和摆放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细节处理,只有注重细节,才能使整个设计作品更具美感和品质。
“造字工房”字体设计的美学赏析
![“造字工房”字体设计的美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202cdc3169a4517623a373.png)
“ p ”” 的一
式&
“ 造字工 ” 的 字 计为
例,不同字体的留白大小不同,字心高低 一定区别,
在某
度
,字 计的本质就是不断地调整字体的比例关系。
主观 ,
的审美之本是“理”&“造字工房”中
字
,而 一 字
了 不同的 “ 意 ”& % 是一 5\可
的感觉,像是一个
的小姑娘;(图2. 1 $
僅字工房
; 2.1
字改头
,成为耳目一新的视觉形
\]性, 字的 性 可
为
字本1的造型 理, 如 画的变 计,
的造型 计,
字的 ?做增加
画的 理,
字具 个性 别性,
字在商业中要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里,如全世界最强大 的可
口可 牌的 ,设计的中 字 目,尤如一条四 ,具
独特性和 感,同 字具有视觉风格&在字 计后,因
的造型可
的* rB ,S%-&
示 了 z 的 ! ;L 的<
鸟,奔腾不息的黄河!璀璨耀眼的红日,绚丽飞扬的文化纽带以及
通向光明的文化品牌创新发展之路等设计元素&选取传统文化的精
独一无 的特性! 传递 23的
&
象征性从现代时尚的角度来诠释城市的文化及品牌的内涵!进
稍做分析&
字 计的 wST* 合, nX4~swts
学 _&
2 Q xy(&,
字最早 &. 为“
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 不达米亚 字”, 2l " 了 造型 ' dV
强的象 字,古埃及在字
了三种著名的字体:象
, 书,通 &公3世
论设计美学中的“三美”
![论设计美学中的“三美”](https://img.taocdn.com/s3/m/0c51a71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2.png)
论设计美学中的“三美”当我们谈论设计美学时,经常会提到“三美”,即美丽、美好和优雅。
这三个概念在设计中密不可分,下面将分别对其进行阐述。
美丽是设计美学的基础,它主要的是视觉效果和感官享受。
在设计中,美丽可以通过外观、色彩、线条、材质等方面来体现。
例如,一个精美的首饰设计,除了其功能外,我们首先的是它的视觉效果,如颜色、光泽、形状等。
美丽也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个人的审美观念和喜好。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喜好,以便创作出更符合用户审美的作品。
美好是一种主观感受,它在设计美学中与美丽密不可分。
美好强调的是一种体验上的愉悦和感动,如一个座椅设计,除了外观美观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其功能性和舒适度。
一个好的座椅设计应该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的感受,让人们在坐下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放松和愉悦。
美好也需要设计人员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以便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体验。
优雅是一种理性选择,它强调的是设计元素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在设计中,优雅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流线型的外观、和谐的色彩搭配等方面来体现。
例如,一个钟表设计,除了其指示时间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外观和整体设计的优雅。
优雅需要设计人员对作品的整体效果有很好的把握,使得每个元素都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美丽、美好和优雅是设计美学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它们相互、相辅相成。
美丽是设计的视觉呈现,美好是用户的体验感受,而优雅则是设计的整体和谐。
在设计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三个方面,以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的作品。
我们也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真正地体现出设计美学的价值。
许渊冲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教授,他提出的“三美论”在翻译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
这个理论主张在翻译中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原作的美感,包括形式美、意态美和神韵美。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许渊冲的“三美论”在《诗词选》英译本中的体现。
美学赏析
![美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e93ab3fd0a79563c1e7236.png)
马岩松主持创作的加拿大多伦多的梦露大厦(图2-36)采用了扭转式的建筑造型,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高层建筑的造型模式,其构思源自于穿旗袍的女人。
该建筑的动态来源于不均衡、不稳定构图模式。
这里的扭转和曲线导致动态性的产生。
他自己解释说,这座大厦采用扭转形式不单单是出于造型创新的目的,而是希望以这种柔和而有动态的形象区别于周围城市环境中现代主义建筑的单调和乏味,体现一种人文的关怀。
在这里对人性化的关注促进了扭转形式在建筑创作当中的应用。
2.3.2.2 韵律美韵律是指以相同或相似的构成单元做规律性的逐次出现时所获得的效果。
节奏的原则的主要特征,就是要创造要素之间的单纯的秩序和理性的美感,它很容易被察觉辨认,一目了然,在知觉中不会产生对抗。
而韵律美是以单元的重复而创造出各种以重复为特征的美的形式,其中包括连续韵律美、渐变韵律美、起伏韵律美和交错韵律美[6]。
扭转形式是由构图元素有规律的旋转渐变而成,由于其自身构成规律的特性使它对于建筑形式的以上四种典型韵律美有着非常典型的表现。
由Hebert Bayer 于1973年设计- 27 –梦露大厦(TheAbsohiteTower)是马岩松于2006年于加拿大密西加沙市的住宅设计,并获得了当年的国际竞赛一等奖。
梦露大厦的设计在建筑空间上模拟了一种女性柔美的曲线,每层都予以相应程度的旋转来实现建筑整体的曲线,并使得内部空间可以对应不同高度的景观平台。
设计师说梦露大厦的设计其实是在实现密西沙加城的一个―梦想‖—即在建筑住宅中寻找自己的性格和定位,马岩松在对梦露大厦的设计解释中这样说:―一心梦想着变成大都市,而有可能反思自己地域的独特性,考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回应日益膨胀的城市需求。
‖因此他们在整体空间的设计否定了现代主义的简化原则,而是选取了多元地更能接近当代社会和生活的多样化的有机形态。
梦露大厦的建筑空间可以理解为对自然和环境的反应和强调,两座相互晾望的高塔建筑都采取了连续的环绕式的水平阳台,使得整体空间―一气呵成‖气势柔美而又坚韧。
侘寂风案例赏析
![侘寂风案例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34830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7.png)
侘寂风案例赏析侘寂风是一种源自日本的设计风格,强调简约、朴素、自然和不完美之美。
它的核心理念是追求内在的美,通过简单的材料、自然的色彩和独特的手工艺,展现出一种淡泊、静谧的情感。
以下是对侘寂风案例的赏析,以展示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设计原则:1. 茶道具:侘寂风的茶道具注重手工制作和自然材料的使用,如竹、陶瓷等。
这些茶道具以其朴素、自然的外观,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
2. 庭院设计:侘寂风的庭院设计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如石头、苔藓、枯木等。
庭院中的景观布置简洁而富有意境,能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3. 家具:侘寂风的家具以简单、质朴为主,通常使用木材和天然纤维制成,保留了原始材料的纹理和质感。
这些家具追求自然的美感,给人一种舒适、宁静的感觉。
4. 花艺:侘寂风的花艺注重利用自然材料和简单的器皿,如花瓶、花盆等。
花艺作品追求自然、不完美的美感,强调花朵的自然状态和花杆的曲线,展现出一种生命的美丽。
5. 茶室:侘寂风的茶室以简约、朴素的设计风格为主,注重营造出宁静、静谧的氛围。
茶室内的摆设通常使用简单的家具和自然材料,如竹子、榻榻米等,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6. 餐具:侘寂风的餐具注重手工制作和原始材料的使用,如陶瓷、石器等。
餐具的设计简约而朴素,强调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自然的美感。
7. 纺织品:侘寂风的纺织品通常使用天然纤维和简单的纹理,如麻布、棉线等。
纺织品的设计追求简单、朴素的美感,给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觉。
8. 灯具:侘寂风的灯具以简约、自然的设计风格为主,如竹编灯、纸灯等。
这些灯具通过柔和的光线和简单的形态,营造出一种宁静、温暖的氛围。
9. 书房设计:侘寂风的书房设计注重简洁、朴素的风格,通常使用木材和自然材料制作书桌、书架等家具。
书房中的摆设以书籍和文房四宝为主,营造出一种静谧、思考的氛围。
10. 音乐:侘寂风的音乐以简约、自然的风格为主,强调自然乐器和人声的和谐。
音乐作品追求简单、朴素的美感,给人一种宁静、舒缓的感觉。
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赏析
![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3836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1.png)
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赏析平面设计是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它通过各种图形、文字、色彩和版式的组合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营造氛围。
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不仅能够准确地传达信息,还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赏析一些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
一、色彩的运用色彩是平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反应,营造不同的氛围。
在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往往是恰到好处的。
例如,某品牌饮料的平面广告中,采用了鲜艳的红色和黄色作为主色调,营造出一种活力和热情的氛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二、字体的选择字体是平面设计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直接影响信息的传达和观众的感受。
在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中,字体的选择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例如,某时尚杂志的封面设计中,采用了现代感十足的字体,突出了杂志的时尚感和前沿性。
三、图形的创意图形是平面设计中最具创意性的元素之一,它能够通过形象的表现方式传达信息、表达情感。
在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中,图形的创意往往是令人惊叹的。
例如,某环保组织的宣传海报中,采用了一个由废旧物品组成的地球图形,突出了环保的主题,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四、版式的布局版式是平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通过合理的布局突出重点、引导观众的视线。
在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中,版式的布局往往是严谨而富有创意的。
例如,某旅游网站的页面设计中,采用了清晰明了的版式布局,突出了旅游信息和图片的重点,让用户在浏览网页时更加轻松愉悦。
五、主题的突出主题是平面设计中最为核心的元素之一,它能够体现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在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中,主题的突出往往是十分明确的。
例如,某慈善机构的宣传海报中,采用了孤儿和志愿者的图片,突出了慈善的主题和意义,让观众感受到慈善的力量和温暖。
六、文化元素的融入文化元素是平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体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
在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文化元素的融入往往是自然而然的。
佐藤大作品设计美学赏析文案
![佐藤大作品设计美学赏析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747a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4.png)
佐藤大作品设计美学分析——以“Skelton”餐具系列为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餐具一直以来被视作生活所必需的“器具”之一广受设计大师们的重视,因而也得到了足够的关注度和设计精力投入,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大量的国内外设计师们以人体工学、艺术形式、实用性等多种角度为出发点,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餐具”产品的无数次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
本文将以日本著名设计师佐藤大的“Skelton”餐具系列设计为切入点,从设计美学的角度分析其中的艺术性和参考价值。
引言“Skelton”餐具系列自问世以来颇受设计界关注,无论是基于结构美学、形式美学、功能美学还是材质美学方面它都展现了不可或缺的价值,如果说传统餐具更多的是倾向于以“实用”为主的保守风设计,那么佐藤大的“Skelton”系列就是打破常规的功用价值与美学结合的探索,是实现人-器-环境合一的尝试。
一、“Skelton”餐具系列创作溯源及背景概述佐藤大(Oki Sato)于1977年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2018年前后他以Nendo工作室的名义为比利时品牌Valerie Objects设计了“Skelton”餐具系列。
“Skelton”译为骨架,展现了佐藤大将这个系列中的餐具们比作X光片中的骨架的巧思,并暗喻了其设计的核心理念——雕刻与力量。
这里的“力量”特指赋予汤匙、刀叉、茶匙等餐具以站立的力量,让餐具得以悬挂储存。
这套餐具的设计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手与端部的联结应用了极为独特的“扭结”形态。
尽管这个“扭结”为他的设计带来了颇多实用性、耐用性方面的争议,但不得不承认这个设计是极富美学价值的。
二、设计理念解读一直以来“极简主义”都是Nendo的主要设计理念,它认为设计的保留功能之一即为降低材料消耗、高效利用资源,因此“Skelton”系列餐具更多的应用了“扭结”做连接方式,以物理气相沉积(PVD)涂层做保护。
三、设计美学分析(一)材质美学“Skelton”系列餐具主要应用不锈钢材质作为设计产品的主要材质,通过雕刻、打磨及物理气相沉积涂层等手段赋予设计品本身以哑光或磨砂质感,区别于传统精抛光处理的高亮度不锈钢餐具,它以“拉丝”、曲线等手法模糊产品表面,既保留亮度又增加质感。
前沿设计赏析
![前沿设计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b4f40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8.png)
前沿设计赏析在这个充满创意与变革的时代,前沿设计无疑成为了引领潮流的重要力量。
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设计世界,赏析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前沿设计作品。
1. 极简主义家居设计极简主义家居设计以简约、实用为核心,摒弃繁复的装饰,追求空间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在这样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师如何巧妙地运用线条、色彩和材质,打造出充满现代气息的生活空间。
例如,一款极简风格的沙发,线条流畅,造型简洁,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到宁静与舒适。
2. 未来感十足的概念车设计3. 融入自然元素的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前沿的绿色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巧妙地将自然元素融入建筑,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采用绿色植被覆盖屋顶和墙面,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这样的设计不仅美观,还能有效降低能耗,提高居住舒适度。
4. 创新互动的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沿的公共空间设计注重创新与互动。
设计师们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独特的艺术装置和智能互动设施,为市民打造出充满活力的休闲场所。
例如,一座集休闲、娱乐、运动于一体的城市公园,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放松身心的角落。
5. 跨界融合的时尚设计时尚设计领域,跨界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
设计师们将不同领域的元素相互融合,创造出独具个性的作品。
例如,一款将传统刺绣工艺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的服饰,既展现了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成为时尚界的一大亮点。
6. 智能家居的巧妙布局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
在前沿的智能家居设计中,设计师们注重空间的智能化布局,将科技与居住舒适度相结合。
例如,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家电的远程操控,让家庭生活更加便捷。
同时,智能家居的设计也更加注重个性化,根据业主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定制专属的智能生活解决方案。
7. 环保材料的创新应用环保材料的应用是前沿设计的一大亮点。
设计师们不断探索新型环保材料,将其融入各个设计领域。
大学设计美学作品鉴赏教案
![大学设计美学作品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236b6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c.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设计美学的概念、历史与发展。
2. 通过对设计美学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设计美学、现代设计美学以及国际设计美学的认知。
教学重点:1. 设计美学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2. 设计美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3. 中国传统设计美学、现代设计美学以及国际设计美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鉴赏方法分析设计美学作品。
2. 如何将设计美学作品与实际设计相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设计美学的概念、历史与发展。
2. 提出问题:什么是设计美学?设计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二、讲解设计美学作品鉴赏方法1. 从设计理念、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鉴赏。
2. 结合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3. 举例说明设计美学作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鉴赏作品1. 中国传统设计美学作品鉴赏:a. 以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为例,分析其构图、比例、意境等方面的特点。
b. 以明式家具为例,介绍其造型、结构、材质等方面的特点。
2. 现代设计美学作品鉴赏:a. 以德国设计师Dieter Rams的简约设计为例,分析其设计理念、造型特点。
b. 以苹果公司产品设计为例,介绍其简洁、实用、人性化的特点。
3. 国际设计美学作品鉴赏:a. 以日本无印良品为例,分析其简约、环保、实用的设计理念。
b. 以意大利设计师Gio Ponti的家具设计为例,介绍其创新、独特、精致的特点。
四、课堂讨论1. 比较中国传统设计美学、现代设计美学以及国际设计美学的异同。
2. 如何将设计美学作品与实际设计相结合。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回顾设计美学的概念、历史与发展。
2. 复习设计美学作品鉴赏方法。
二、案例分析1. 分析设计美学作品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广告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设计美学原理进行实际设计。
三、课堂实践1. 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有设计美学的产品或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美学赏析
姓名:佀曼曼学号:1012324025 班级:绘画油画(表现)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又为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在此基础上也对设计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对设计的审美需求也成为一种必然。
设计艺术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涉及更广的领域,不仅能更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对于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者暝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有更多的人接受了“设计”,认识到了“设计”,也更加需要“设计”。
关键词:创意文化审美
正文:
由于设计美学始终与哲学美学紧密相连,使得它不可能摆脱历史上的哲学观念对当代审美设计的影响。
可以说西方较长历史的哲学美学不仅为当代设计美学在学术上作了铺垫和支撑,而且使设计美学在走向科学及其新的物质层面上起到了内在的引导作用。
在西方纯粹哲学性质的美学探讨中,艺术始终成为研究的主体。
由于现代设计在发展中受到现代哲学、艺术学乃至心理学等
跨学科的影响,使得设计本身在文化的轨道上出现了多向度特征,其中.基于美学范畴的审美评判标准也变得难以确定。
因此,多元化、综合性以及后现代种种文化思潮的裂变因素在当代设计美学中也得到反映,成为设计美学鲜明的时代特征。
据此,关注西方哲学美学和设计美学的内在联系,将设计美学放到与哲学美学的历史时空中进行研究和阐释,更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哲学精神始终陪伴着设计美学这一新兴学科的成长。
作为新兴的美学学科,设计美学有其重要的学科意义,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由于西方工业化时代的进程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实现的,导致设计美学将其框架构建在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设计层面上;其次,设计美学将美学的核心放到人类设计活动中,用美的观念指导造物过程中的发现和发明,把一切与人类设计思维相关的造物现象概括于视野之内,以此解释造物与审美之间的内在关系,表现出现代机械生产带给现代设计美学在审美环境上的优越性;再次,设计美学的合目的性成为产生设计功能美的前提,手工时代的造物功能被定位在经验的视觉延伸上,而机器时代的造物功能表现在科学方法的分析、计算和实验之中;除此之外,设计美学的学科意义还体现在指导设计活动向审美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之中,领先对设计活动进行美学意义上的引导与表征。
具体而言,设计美学的学科特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用性。
西方美学与艺术理论从古希腊起一直到19世纪,始终是以哲学为主导,围绕抽象的哲学理论而展开的。
但哲学家本身并非艺术家,自己没有艺术创作经验,他们的理论很难指导艺术创作与欣赏。
19世纪后美学发展逐渐成熟,针对各部类的艺术与创作,逐渐发展出各领域的美学。
同样,在现代工业文明发生伊始,美学也开始关注现实应用中的问题,设计美学也就应运而生。
因此,强烈的现实应用性是设计美学的首要特征。
第二,审美性。
设计活动是一种基于现实应用基础上的艺术创造活动,因此与功能性相联系的是审美性特征。
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性首先体现为设计是一种美的“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
所以,设计美学所研究的艺术性内容,往往与视觉美学、造型艺术所研究的内容相似。
从具体应用角度看,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所以,这种视觉语言只有具备了艺术化的特征,才会体现出设计作为美的形式的特点。
因此,除了符合功能性的要求之外,审美性是现代设计必须重视的问题。
第三,技术性。
设计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现代工业技术的革命引起了设计理论和应用的产生。
技术因素不但是设计美学的基本因素以及设计的基础和依托,而且也决定了设计审美风格的形成。
工业文明的发展,使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艺生产,工艺美学也被现代设计美学取代。
工业时代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使功能主义成为基本的审美法则,简洁、
抽象、科学化的设计审美原则曾风靡一时。
可见,现代主义设计审美风格的形成,主要是现代技术影响的结果。
第四,创新性。
艺术创新和创造不但是审美的要求,更是现代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就是创新。
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将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将失去生命。
因人们的审美心理蕴含着求新、求异、求美的特征,所以就决定了设计必须做到求新、求异、求变。
所谓设计的创新,包含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良,也可以是完全的创新。
因此,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创造行为,设计美学研究的就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独创性是设计美学区别于其它学科门类的主要特征。
第五,市场性。
设计美学研究的依托是市场规律,市场竞争的法则造就了设计的审美趣味。
早期设计美学,功能主义的审美风格就是工业时代追求经济效益的结果,现代主义风格就是市场作用的显著结果。
市场的核心是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正是这种消费需求影响着消费者对设计风格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
所以,市场需求法则和市场规律是设计师创造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紧跟时代潮流,是对每一个设计师最起码的要求。
提到设计不得不提包豪斯(Bauhaus),作为一种设计体系在当年风靡整个世界。
固然,“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对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来说是一种冲击、一种进步,但在现代许多工业设计中,包豪斯的思想和美学趣味可以说整整影响一代人。
其中某些思想、观念对我国现代工业设计和技术美学仍然有启迪作用,特别是对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设计道路的方向的选择是有帮助的。
它的原则和概念对一切工业设计都是有影响作用的。
弗兰克·皮克(FrankPick)认为:“……必须制定一种压倒一切的科学原则和概念,来指导日用品的设计,象建筑方面那些指导房屋设计的原则那样。
”
包豪斯的主要思想是要求产品构体按标准化的形式进行生产。
与此同时,他又反对把它作为一种目的。
他认为这是一种迫切的先决条件。
他并对标准作一个定义:
“所谓标准,可以释义为,任何一种广泛应用的东西经过简化,融合了先前各种式样中的优点而成为一个切合实际的典型,这个融合过程首先必须剔除设计者们有个性的内容及其特殊的非必要的因素。
”
对于我国的技术设计,我认为也应把标准化作为现阶段一个主要的努力目标。
因为标准化的产品适合于社会化工业大生产,经济效果是巨大的。
我国人口多,市场幅度大,产品需求量大,标准化生产的产品在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一定的公共性。
再者,标准化对中央集权国家来说也是容易实现的,而且它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
至于标准化的美学思想,应该是“一个公认的标准,是比已综合进去的任何个别原型更为成熟更为肯定的范本,往往可以成为整个时期正式的共同标准。
”在社会默许多有创造欲的艺术家之前,有一个综合各家优点的范型,更适于推广和批量生产。
当然,包豪斯认为提倡标准化并不等于抹杀个性,“虽然每所房子和每所公寓都毫不含糊地会带上我们时代的印记。
但它们还会像我们所穿的衣服那样,有足够的余地可供设计者个人发挥其创作个性。
”他期望“最后结果应当是最大限度的标准化与最大限度的多样化的愉快协调的结合。
”作为一个大的时代标志,需要大量有个性的东西来补充它、丰富它,这样才使我们的生活不会觉得单调、平庸。
当代设计的主要内容仍是视觉艺术,相对而言,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理论思想首当其冲是美学思想。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思想史博大精深,其中当然也蕴含着深厚的美学思想。
但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特点是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社会学、美学等多学科思想杂蹂一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美学思想。
所谓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只是后人的总结和发展。
而对于西方设计思想而言,自产业革命后便逐步产生了相对独立的设计体系和完备的设计理论。
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并使之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一直是中国设计界关注的问题。
正确把握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发展脉络等问题,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总结出适合中国的设计形式和前进方向的重要内容。
而借鉴西方设计思想与完备的设计理论,并比较其特征的关联性,是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手段。
从审美意义上讲,古今中外的各个流派、各种思想观念,本质上并没有分歧与冲突。
正如生物学中的胚胎学一样,在其形成
原因上找出二者的异同,对于研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中的美学元素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和借鉴更多对于现代设计有利的元素,从而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产品。
参考文献:《设计美学》李砚祖
《艺术设计学》徐恒纯
《设计美学》邢庆华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