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中国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 人教新课标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赤 壁赤
曹操 20多万大军
刘备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之壁

前之 的 形战
曹 操 刘备
刘备 孙刘联军
幻灯片
Hale Waihona Puke 5万军队势刘备
孙 权 孙权
赤壁 之 战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翦伯赞
袁绍

渡官
袁绍
白马
之渡

延津
前之
的战

曹操

曹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
3-4

万 军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 2.赤壁之战
• (1)播放《赤壁之战》录象;(2)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 (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3)学生表演自编小剧本“三顾茅庐”和 “隆中对”;(4)学生分组讨论教材105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孙 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因,然后由老师来完善;(5)教师展示戏曲 舞台上的曹操扮相,让学生试着评价曹操,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 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四、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 进行导学,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等教学方法, 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五、说学法
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 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 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 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A)
活动与探究(一) 活动与探究 一
京剧舞台上 的曹操是个 白脸奸臣,历 白脸奸臣 历 史上真实的 曹操又是什 么样的呢?谈 么样的呢 谈 谈你的认识! 谈你的认识
京剧脸谱 曹操
“我们讲到曹操,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操的真正方法。 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 其实曹操是 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 雄。” —— 鲁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赤 壁 之 战
骄 曹操 骄傲轻敌 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人和战术地利
三.三国鼎立
1.形成原因: 1.形成原因: 形成原因 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轻 易南下,孙权在江东的势 易南下 孙权在江东的势 力得到巩固,刘备有了新 力得到巩固 刘备有了新 的地盘站稳了脚,三方形 的地盘站稳了脚 三方形 成了一种平衡局面. 成了一种平衡局面
5.结果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结果: 结果 6: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影响: 影响
古人说孙刘联军能在赤壁大 败曹军,是老天安排的 是老天安排的.因为 败曹军 是老天安排的 因为 那时曹军中疾疫流行,那天晚 那时曹军中疾疫流行 那天晚 上恰好又刮东风,这都是老天 上恰好又刮东风 这都是老天 的意思呀! 的意思呀 你怎么看呢?那晚恰好又刮 你怎么看呢 那晚恰好又刮 东风是怎么回事? 东风是怎么回事
比一比: 比一比 你能从 史书中 这些数 据里看 出什么 呢?还 还 能想到 什么? 什么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蜀 吴
103万 28万 52.3万 443万 94万 230万 60万 10.2万 23万
魏实力最强,蜀实力最弱 魏实力最强 蜀实力最弱. 蜀实力最弱 三国鼎立局面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 步统一的过渡阶段. 步统一的过渡阶段

(人教版)[初一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史《三国鼎立》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初一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史《三国鼎立》教学PPT课件

天下形势示意图
看图说话
曹 二十万
赤壁之战 208年
刘 刘
以少胜多
刘刘 刘
曹军
赤壁 之战
五万 孙孙、刘
联军
官渡之战打了胜仗的曹操 为什么会在赤壁之战中败在孙 刘联军手里?
(从孙刘联合、曹军弱点、指挥者 的态度、计策等方面思考。)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二、快速抢答(第二关)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曹操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句话有没有 错误?为什么?
4、221年蜀国的建立者是诸葛亮,对吗?
5、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三、请你畅所欲言(第三关)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一操个的很曹真有操正本于方事年22法的六0年。人十正…,六月…至岁病其少。逝实是,曹一终操个是英 雄。”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 立的示意图。
国 建立 都 名 时间 城
建 立 者

22 0年
洛 阳
曹 丕

22 1年
成 都
刘 备

22 2年
建 业
孙 权
三国鼎立
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孙权222年
蜀吴
联想记忆法 •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
—— 鲁迅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

军东 阀汉 混末
孙权
赤壁之战 ( 208年)
联合抗曹

战年

刘备
从统一的东汉到分裂的三国,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练习: 基础题
拓展题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 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2、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 到达 夷洲
识图:
A的建立者是
——杜甫
1、诗中的“老臣”指谁?
诸葛亮
2、这位“老臣”辅佐了哪 两位皇帝?
刘备和刘禅
动动手
请你设计一个三国鼎立图。
曹丕

220年洛阳
刘备 蜀
221年成都
吴 孙权
222年建业
学史今用
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 洲(今台湾)有什么意义?
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图示小结
官渡之战(200年)
曹操 (统一北方) 魏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曹操和孙刘联军
曹操失败
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 键
议一议
官渡大战中,曹操以少 胜多,事隔八年,为什么在 赤壁大战中,兵强马壮的曹 操却失败了呢?
主要原因:第一、曹军来自北方,
不习水战;第二、曹操的骄傲自满情 绪;第三、孙刘联军采用正确的战术。
最根本原因: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
曹丕
B的都城在
成都
C的国号是

A
B C
评一评
曹操
诸葛亮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8课《三国鼎立》(新人教版).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8课《三国鼎立》(新人教版).ppt


袁绍
208 年 荆州 三国鼎立 洛阳 刘备
5分钟预习导航

1曹操崛起 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济上辟荒屯田,实力增强。 用人方面采纳谋士建议,善于用人
2.官渡之战 曹操实力不断壮大,袁绍势力最大时间:200年,结果曹操胜,
袁绍败。特点:以少胜多。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 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想要 统一南北 。时间: 208 年交战双方曹操和 孙
黄巾起义

184年,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在黄河南北发动了农民大起义。黄巾军只战斗了 9个月 就失败了。在平定起义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若干个大小军阀,割据一方。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公孙瓒
袁绍
曹操
张绣 刘璋 刘表
袁术
孙策
一、知识目标:
1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
2
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本史实及三国经济的发展。 、 能 力 目 标 : 1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等 2 能正确分析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
你喜欢哪个人物(曹操、孙权、刘 备)?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老师的观点是:

应该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重视利用各个条件如自然条件等;

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
官 渡 之 战
袁 绍
公元200年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官渡
乌巢

两万多人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
1、时间: 200年 2、交战双方 曹—袁 3、影响: 曹统一北方
10万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课件 新人教版
头是 青 几 诸白 风观 相一 古 都 空非 山 度 上发 看 逢壶 今 付
成依夕 渔 秋 浊多笑 败旧阳 樵 月 酒少谈 转在红 江 春 喜事中
这是以下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二、赤壁之战 三、三国鼎立局 面的形成
一 、官渡之战
在东汉末年,呈现在你眼中的是怎样的景 象?
千古风流人物。
小乔初嫁了,
故垒西边,
雄姿英发。
人道是,
羽扇纶巾,
三国周郎赤壁。
谈笑间,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樯橹灰飞烟灭。
卷起千堆雪。
故国神游,
江山如画,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一时多少豪杰。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刘备 221年
曹丕 220年
成都


洛阳
建业
孙权 222年

三国恢复和发展经济
组织士兵耕田,实行屯田制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二、 赤壁之战
时间 地点 交战 兵力对比 结果 双方
意义
二、 赤壁之战
时间 地点 交战 兵力对比 结果 双方
意义
曹操
208 赤壁
孙刘 联军
20万 5万
孙刘联 军以少 奠定了三国 胜多, 鼎立的基础 曹操战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袁绍
刘璋
曹操
刘表
袁术
一、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交战 兵力对比 结果 双方
意义
一、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交战 兵力对比 结果 双方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课件 新人教版
4、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还不 成熟。(根本原因)
板书设计一: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作用
袁绍
官渡 200年
之战
曹操
10余万 3-4万
曹操 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 定了基础
赤壁 208年 之战
曹操 20多万
孙权刘 备
5万
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的形 成奠定了基础
骄兵必败
念奴骄·赤壁怀古(节选)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东坡)
三国鼎立的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魏 220
洛阳 曹丕
蜀 221
成都 刘备
建业
吴 222 (南京) 孙权
建立者
曹丕220 年
刘备221 年
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建业
应用与测评 : 知能训练
200年
袁 绍
曹操
10余万 3-4万
曹操 为曹操统一北方
奠定了基础
以少胜多
思考: 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
绍?
曹操:(1)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用人才
(2)经济: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3)军事:战术得当(火烧乌巢)
袁绍:
骄傲轻敌,不能听取正确意见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统。一北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成都
洛阳 建业(南 京)
孙权222 年
蜀吴
时光穿
梭机魏蜀吴三国为了生存发展,
都大力发展经济, 请你简单说一说各国是如何发展的?

用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三国鼎立》 人教新课标版0PPT课件

用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三国鼎立》 人教新课标版0PPT课件
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 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
雄。”
—— 鲁迅
32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具有
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 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 但我们认
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 曹操是一 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联想记忆法
•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 • “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
(22)饼(0)”。 • 公元221年,刘备建蜀,定都于成都, • “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药
(1)” • 公元222年,孙权建吴,定都于建业, • “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
(222)”。
16
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赤 壁
孙权——巩固江南
三方都不 具备统一

全国的条

刘备——巩固与发展

17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三、三国
鼎立局面
的形成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229 年,孙权称 帝
用人:采纳谋士建议,善于用人
• 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5
请记住
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 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 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


袁绍

曹操
一 北

曹操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1)思想上,顺应民心。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பைடு நூலகம் 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 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历史史实。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填写表格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比较、探究能力。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通过学生对历史人物曹操的分析评价,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 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让学生领悟到战争的胜败取决于许多因素。 (2)曹操统一北方有利于生产发展;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局部 的安定有利于各国的发展,为全国完成统一准备了条件,走向统一
是历史的必然。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刘璋
曹操
刘表
袁术
袁绍

公元200年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曹魏重视
兴修水利
蜀 锦 行 销 三 国
三国 的治 理与 开发
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曾到达夷洲
东 袁绍 汉 末 年 官渡 军 之战 阀 割 据 曹操
曹操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立蜀

轻 松 闯 关
一、 选择题 第一关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C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
名功 成盖 八三 阵分 图国 。, 杜 甫
看图说话
曹 二十万 刘

赤壁之战 208年
作用: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 成的基础
以少胜多
刘刘 刘
曹军
赤壁 之战
孙孙、刘
联军
五万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作用
孙刘联军胜利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乌巢
官渡

曹操
以少胜多
三四 万人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作用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 胜 分析官渡之战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重用人才.
袁绍 败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天下形势示意图
诸葛亮
5、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第三关)
曹操 历真阴粉细在白史的险白眉脸色上就疑脸长谱象的是诈目中征曹一的。,操个奸 臣阴吗险?疑诈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操曹的操真于正2方20法年。正…月…病其逝实,曹终操是 一个很有本年事六的十人六,岁至。少是一个英 雄。”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6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D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4、三国时,以今天南京作为都城是
( D) A、东汉 B、魏 C、蜀 D、吴
5、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
到达夷州即 今天的( B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6、 三国时,为开发我国西南地区做出 重大贡献的是( C )
A、曹操
B、曹丕
C、诸葛亮 D、孙权Fra bibliotek二、快速抢答(第二关)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曹操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句话有没有 错误?为什么?
4、221年蜀国的建立者是诸葛亮,对吗?
--骄傲轻敌
奖励农耕
孙、刘
袁绍
天时
骄傲轻敌,听不 人少力弱 地利
进正确意见
人和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 鲁迅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5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赤壁之战曹操 为什么失败?
分析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胜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 败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 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官渡之战 曹操
赤壁之战 曹操
政治:挟天子以
令诸侯招贤纳士 兵多将广
经济:实行屯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