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总资本的运行.doc

合集下载

第六章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第一节个别资本再生产1. 再生产——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任何一种社会的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 简单再生产——企业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只能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消费)3. 扩大再生产——企业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生产+消费)4. 资本存量——一定时期内已投入企业运营的资本。

5. 资本保值——投入资本在营运过程中,通过对其耗费的部分及时足额补偿.......的不断进行。

............,来维持简单再生产6. 资本增值——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改善资源配置、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不断增加新的积累......,以实现扩大再生产。

8. 外延扩大再生产——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领先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

9. 内涵扩大再生产——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

10.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其大小取决于积累率和剩余价值的绝对量。

11.12. ★资本积累的内涵和必要性(为什么要进行资本积累?)这主要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决定的。

第一,资本具有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必须扩大资本总额,进行资本积累。

第二,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投资者不断进行资本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只有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才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生产、销售方面占有优势,从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

否则,企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第六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学习资料

第六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学习资料
2.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价值的运动,而且 包括剩余价值的流通。个别资本运动,只包括用于追加资 本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而社会资本运动由于包括个人消费, 所以包括了全部剩余价值的运动。
(二)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
既然社会资本的运动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生活消费, 因此考察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以社会总的商品资本即社会总 产品为出发点。
总生产资料的供给 = 总生产资料的需求
3.派生实现条件2:II(c + v + m)=I(v + m)+II(v + m)
总消费资料的供给 = 总消费资料的需求
实现条件说明:社会资本运动过程中两大部类的内在 联系和必须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或者说,在生产资料的 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保持恰当的 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2.在价值形态上分为三个部分:c + v + m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社 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和m三部分构成,是马克思再生产理 论中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每个部类包括了若干生产部门,每个部门又包括了若干企业)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一、简单再生产的基本交换关系
(一)核心问题
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运动,核心问题就是要 考察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也就是社会总 产品的补偿问题。
(二)社会总产品的补偿
1、价值补偿——卖出去(生产的商品) 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全部商品的 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 可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
两个前提条件:
1. 要有多余的生产资料 I( c + v + m)> I c + II c I(v + m)>II c

第六章资本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第六章资本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 形式
1
2
目录
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周转
3 4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01
资本的循环
研究的前提条件
第一,这里研究的是单个资本循环。 第二,这里研究的是产业资本循环。
第三,这里研究的是以货币资本循环为代表的资本的循环。 第四,单个资本的循环主要是考察资本形态的变化,以及 在资本形态变化中的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非劳动时间则包括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停
工时间和生产资料的储存时间。
非劳动时间
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是指某些产品在生 产过程中,需要独立地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理变化的时间。
停工时间主要是指机器设备在正常检修或工人夜间休息时而 停止发挥作用的时间。
生产资料的储存时间是指生产资料虽已进入生产领域,但还
第四,货币资本循环没有表现出个人消费。
总之,货币资本循环是最能够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特 征的产业资本的一般形态,但同时它也是产业资本循环 中最片面的表现形式,似乎G自身能生出更多的货币。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马克思指出:“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 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但是,它之所以能够成为这种统一,只是由于资本的每个不
“只有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才成为一 个划时代的剥削方式,这种剥削方式 在它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劳动过程的 组织和技术的巨大成就,使社会的整 个经济结构发生变革,并且不可比拟 地超越了以前一切时期” ——马克思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售卖阶段。商品资本转 变成货币资本。
经过商品的销售,既收回资本家预付的货币资本价值,又 实现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 • 公式,G′表示已经增殖了的货币资本:

(马工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六章 参考答案

(马工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六章 参考答案

第六章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个别资本指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作用的单个企业的资本。

2.社会资本指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又叫社会总资本。

3.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4.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形式上得到补偿。

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全部收回。

实物补偿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人、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5.经济危机又称“经济恐慌“,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

生产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6.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人、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7.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全部收回。

8.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即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追加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来扩大生产规模,在扩大再生产时没有生产技术变化,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9.固定资本的更新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由于磨损或其他原因而用新的物质形式来更新。

二、单项选择1.①2.④3.④4.④5.②6.①7.③8.③9.③10.③11.②12.④13.③14.②15.①16.④17.①三、多项选择1.③④2.①③3.①②4.②④5.①②③6.①③⑤ 7.①②④ 8.①②③④ 9.②③④⑤10.③⑤ 11.①②③④ 12.①②③⑤ 13.①②③⑤14.①④⑤四、填空题1.个别资本2.社会总商品资本3.社会总产品 4.剩余价值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5.前提6.C m v =+I )(7.)()/(C C x m v v ∆+=+∆+I8.生产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9.固定资本更新10.生产社会化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11.危机 萧条 复苏 高涨12.商业危机 产业危机 信用危机五、简答题1.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和实物形式上得到补偿的问题。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思考题
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试述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并尝试用 此理论分析最近的经济危机。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主讲:毛孟凯
主讲:毛孟凯
3、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Ⅰ(v+△v+m/x)=Ⅱc+△c,这是社会资本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②Ⅰ(c+v+m)=Ⅰ(c+△c)+Ⅱ(c+△c) ③Ⅱ(c+v+m)=
Ⅰ(v+△v+m/x)+Ⅱ(v+△v+m/x)
主讲:毛孟凯
第四节: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规律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必须依赖于消费资料 生产增长的原理。
第三节: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前提条件
①Ⅰ(c+v+m)>Ⅰc+Ⅱc ; ②Ⅱ(c+v+m)>Ⅰ(v+m/x)+Ⅱ(V+m/x) 2、扩大再生产的进行 假定两大部类的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为: Ⅰ: 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Ⅱ: 1500c + 750v + 750m = 3000
二、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 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 1)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 政府状态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增长的趋势同劳动人民购买力 相对缩小的矛盾。

三、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更新 四、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危机 五、经济危机的表现 主讲:毛孟凯 六、应对措施
主讲:毛孟凯
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Ⅰ(v+m)=Ⅱc,这个条件表明,第一部 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 向第一部类提供的生活资料,二者在价值上 必须相等。这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最基 本实现条件。 ②Ⅰ(c+v+m)=Ⅰc+Ⅱc,这个条件表明, 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同两大部类对 生产资料的需求相等。 ③Ⅱ(c+v+m)=Ⅰ(v+m)+Ⅱ(v+m), 这个条件表明,第二部类生产的生活资料, 应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生活资料的需 主讲:毛孟凯 求相等。

第六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

第六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

• 经济含义:
• 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该与两大部类 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平衡。
• (3)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 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 Ⅱ(V+m)+Ⅰ(V+m)=ⅡC +Ⅱ(V+m) • • Ⅱ(C+V+m)=Ⅰ(V+m)+Ⅱ(V+m) • 经济含义: • 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应该与两大部类工人和 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平衡。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到第I部类购买 生产资料
•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工人 到第 II部 类购 买消 费资 料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C G G V m
资本家到第II部 类购买消费资料
C G 积累基金,追加 到哪聘请工 V 人?工人到 预付资本 C 哪购买更多 的消费资料 G G m V m 消费基金,购买 消费品 x
Pm G W P W G A
• 社会资本(生产、生活消费资本)运动公 式
社会资本运 动的出发点 是社会总产 品(总商品 资本)
Pm G W P W G A g w
生产资料及 相应资本的 运动 消费资料及普通货 币的运动
四、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 (3)社会总资本运动,即互相交错、互为 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 • 为什么个别资本运动是相互交错、互为条 件的呢? • 因为一个企业的购买行为必然是另一个企 业的销售行为。
• • • •
二、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差异 (1)共同点: 目的相同:运动的目的都是价值增殖; 流程相同:都要经过资本循环的三阶段(购买阶 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和相应采取三种职能 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 过程相同: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第六章资本循环和周转案例

第六章资本循环和周转案例
(1)资本的增殖性。这是资本区别于一般商 品和货币的根本特征。 (2)资本的运动性。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 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 中才可能增值。 (3)资本的返还性。在作出投资决策时,资 本家所有者往往要把预期的资本增值率高低和投资 回收期的长短综合起来考虑。 (4)资本的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 存的特点。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售卖阶段 (G资本发 (P资本发挥 (W资本发挥 挥职能作用) 职能作用) 职能作用)
3、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产业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为 了实现资本的不断增殖,产业资本循环必须反复地 进行。其循环运动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G— W…P…Wˊ一Gˊ· G--W…P…Wˊ一Gˊ……
货币资本循环
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复归点的循环
G — W … P … W´ — G´
特点:清楚表明资本生产目的是赚 钱,但掩盖了 m 的真正来源
生产资本的循环
以生产资本为出发点和复归点的循环 P

W´ — G´• G — W

P
特点: 清楚表明 m 来源于产, 但掩盖了资本生产的目的。
商品资本循环
(1)投资对像是高技术、新兴产业或项目。 (2)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 不满足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3)在投资的同时也往往参加与管理或提供辅导、 咨询等服务。参与管理或提供服务的目的是降低投 资的风险性。 (4)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一般是在 投资成功并获高利后回收资本,再转向其它风险投 资项目。而非将资本持续留于某一企业或最终被动 退出。
3、资本集中与资本积聚的关系
①联系:两者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 并且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 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 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 更大的增值能力,促进资本积聚并推动资本积 聚。 积聚为集中创造条件

第 六 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 六 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
(1)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2)考察社会资本运动之所以要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是因为社会资本运行既包括生产消费,又包括个人生活消费,只有社会总产品才既包括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括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c+v+m三部分构成和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如下:
Ⅰ 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2、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补偿问题,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个方面。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过程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是指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如何买进再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资料,包括资本家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及资本家与工人都需要的消费资料。
Ⅱ 2000c + 500 v + 500m= 3000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通过三个方面的交换实现的:
(1)I4OOOc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
(2)Ⅱ(50Ov+500m)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
(3)I(50Ov+50Om)和Ⅱ2000c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
三、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

第6章 社会总资本的运行(习题及答案)

第6章  社会总资本的运行(习题及答案)

第6章社会总资本的运行一、单选题1.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的基本公式是:AA。

I(v +mx+△v)=II(c+△c) B.I(v+m)=II cC.II(c+m—mx)〉I(v+mx)D。

I(c+v+m)=II c+I c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A。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B.两大部类的平衡关系C。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D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BA.生产绝对过剩B.生产相对过剩C.产品供过于求的危机D。

资金不足的危机4.经济危机的根源是:BA.“有效需求”不足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产销脱节D。

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失调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AA.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D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绝对过剩C。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7.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BA.萧条B.危机C.复苏D。

高涨二、多选题1.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态上分为:ABA。

生产资料B。

消费资料 C.发展资料D。

享受资料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BCA.I(v+m)<II c B。

I(v+m)>II cC.II(c+m—mx)〉I(v+mx)D。

II(c+v)>I(v+m)3.在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公式I(v+m)=II c中,其中的II c:ACA。

其实物形式是消费资料 B.其实物形式是生产资料C.是与第I部类交换实现的D.是与第II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4.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ABCA.I(v+m)=II c B。

I(c+v+m)=I c+II cC。

II(c+v+m)=I(v+m)+II(v+m)D。

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第四节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四节 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二、社会总产品及其构成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A 价值:c+v+m B 实物: Ⅰ生产资料和Ⅱ生活资料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第四节 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经济危机
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若干年发生 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第四节 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现象。这种 过剩指的是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 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是过剩的。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二、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假定图示
1、Ⅰ:(m-m/x)`=50% c:v=4:1 假 定 2、Ⅱ:根据Ⅰ确定c, c:v不变 3、m`=100%
图 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 750v+7 50m =3000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第六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六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六章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社会总产品: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从实物形态上看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构成。

从价值形态上看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

2.社会资本运动的特点(1)不但包括预付的资本价值实现过程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2)不但包括个人消费而且包括生产消费(3)不但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一般商品流通3.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指的是实物补偿(能够满足所有需求),价值补偿(能够卖出全部产品)(2)实物补偿:在实物形态上补偿那些已经在生产和生活中消耗掉的物质资料的过程(3)价值补偿:在价值形态上补偿资本家垫付的资本价值(4)由于我们假设生产过程没有任何困难和问题,因此,如果全部的社会总产品都能顺利完成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即意味着社会资本在购买和销售这两个流通环节也没有困难和问题,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运动自然就能顺利进行了4.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理论前提(1)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在价值上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三部分组成的,在实物形态上按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2)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5.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及过程(1)基本条件:I(v+m)=II(c) 即: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应该与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2)派生条件:I(c+m+v)=II(c)+I(c) 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II(c+m+v)=I(v+m)+II(v+m) 即:第二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适应(3)实现过程a)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第一部类不变资本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b)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第二部类中v+m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c)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使得I(v+m)和II(c)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过程(1)基本条件:I(v+deltav+m/x)=II(c+deltac) 即:第一部类原有及追加的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以及资本家剩余价值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应该与两大部类原有及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2)派生条件:I(c+m+v)=II(c+deltac)+I(c+deltac) 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原有及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II(c+m+v)=I(v+m/x+deltav)+II(v+m/x+deltav) 即:第二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原有及追加的消费资料的需求以及两大部类资本家的消费需求相适应(3)实现过程a)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第一部类原有及追加的不变资本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b)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II(v+m/x+ )的实物替换及价值补偿得以实现c)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使得I(v+m/x+ )和II(c+ )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1.社会总资本的运动(1)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每个企业的资本都是独立发挥作用和实现剩余价值的。

这些独立经营、发挥着资本职能的资本叫做单个资本或个别资本。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达的分工协作体系中,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市场,互相提供需求和供给,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资本的总和构成社会资本或者是社会总资本。

(2)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资本的总和构成社会资本或者说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2.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所生产的全部物质生产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也就是社会商品资本的总和。

考察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

因为社会总产品,包括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式分为c、v、m,按物质形式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3.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品不断实现以及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断得到补偿的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

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的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过程消耗的预付的不可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且还要获得剩余价值,以便继续预付资本进行生产。

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出售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资料。

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正常进行的前提,实物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正常进行的关键。

如果消耗掉的预付资本价值不能收回,或者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不能买到新的事物加以补偿和替换,社会再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就会发生中断和萎缩。

(二)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2]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c+v+m三部分构成,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它指明了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途径和规律。

[财务管控资本管控]社会总资本的运行

[财务管控资本管控]社会总资本的运行

{财务管理资本管理}第六章社会总资本的运行第六章社会总资本的运行在分析单个资本流通过程基础上,本章考察个别资本的总和,即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从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条件中,来描述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过程,从而揭示资本主义运行的内在矛盾和这些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

第一节社会总资本的构成一、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区别(一)个别资本的涵义及其影响1、个别资本是以一定产权形式存在并分属于不同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的资本,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2、存在方式:以一定产权形式独资或联合形成完整的企业资产。

3、个别资本的行为方式及其影响:(1)个别资本的投资、生产、运行及管理在市场上是由其经营者独立决策,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市场主体的活动和行为。

(2)任何个别资本的运行都会与其他个别资本发生联系,因为整个生产和交易的市场都是在分工条件下由千百万个个别资本相互的联系构成的有机体。

个别资本的行为方式是理性的、自主地、自觉的。

(二)社会资本的涵义1、社会资本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所组成的总和。

或者叫社会总资本。

2、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的不同:虽然个别资本运行行为是理性的、自主的、有计划;但由此构成社会资本的运行则是自发的、自然的、无计划的。

3、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比较: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一)社会总产品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2、关系: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关键环节;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是以社会总产品作为出发点。

3、社会总产品作为研究社会总资本的核心问题的理由:(1)它既包括各种能够作为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进入资本流通的生产资料;(2)又包括各种能够进入一般商品流通,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

(二)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实现问题。

1、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用于补偿再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取得剩余价值,即实现价值补偿。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基本实现条件
Ⅰ(V+M)=ⅡC 表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 存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 派生实现条件
Ⅰ(C+V+M)= Ⅰ C+ⅡC 表明:Ⅰ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 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Ⅱ (C+V+M)= Ⅰ(V+M) +Ⅱ(V+M) 表明: Ⅱ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 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3、从方法上:符合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 分析方法和认识问题规律。
(三)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假定生产周期为一年,社会在一年内生产的商品总 价值为9000,其中 c=6000,v=1500,剩余价值率 为100%。社会总产品在两大部类的分布情况可用图 式表示:

Ⅰ 4000c + 1000v+1000m =6000(生产资料)
Ⅰ 4400c + 1100v + 1100m = 6600
Ⅱ 1600c + 800v + 800m = 3200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得以实现。
基本条件:Ⅰ(v+Δv+m/x) =Ⅱ(c+Δc)
基本条件:Ⅰ(v+Δv+m/x) =Ⅱ(c+Δc)
即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 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投资者 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这三者之和必须 等于第二部类投资者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 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2、为了能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 m:个人消费 m/x; 用于积累 m-m/x Ⅱ (c+v+m) >Ⅰ(v+m/x) + Ⅱ(v+m/x)
即: Ⅱ [c+(m-m/x)] >Ⅰ(v+m/x) Ⅱ提供给Ⅰ的消费资料,必须在满足Ⅰ原有工人和资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你看啊,社会总资本就好像是一个大机器,各个零部件都得好好配合,才能顺畅地运转起来。

生产和流通就是这个大机器的重要环节,就像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环一样,缺了哪一个都不行。

生产呢,就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从吃的穿的到用的玩的。

这就好比是厨师做菜,得有食材、有工具、有厨艺,才能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企业就是这些大厨,它们用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种调料,烹制出各种产品。

那流通呢,就是把这些产品送到需要它们的人手里。

这就像快递员送包裹一样,得快、得准、得安全。

没有流通,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只能堆在仓库里,那可就浪费啦!再生产呢,就是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

就像跑步一样,一圈又一圈,不停地跑下去。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

你想想看,如果生产和流通脱节了,会怎么样?那可就乱套啦!就像你想吃蛋糕,结果蛋糕店做了一堆蛋糕却送不出来,你急得不行却吃不到,多郁闷啊!或者反过来,你想买东西,结果商店里啥都没有,那不就傻眼啦?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就是要让生产和流通协调起来,让资本、劳动力、商品等各种要素都能合理地流动起来。

这就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要制定好政策,引导资本的投向;企业要提高效率,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支持优质的企业。

咱老百姓的生活也和这个紧密相关啊!你买东西的时候,不就是在参与流通吗?你工作的时候,不就是在为生产做贡献吗?所以说,这个规律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呢!咱再想想,要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不顺畅,那会怎么样?工作不好找啦,东西不好买啦,经济发展不起来啦!那可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所以啊,我们都得重视这个规律,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总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就像是我们生活的隐形翅膀,带着我们飞向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要好好了解它,利用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哦!。

二节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条件教学文案

二节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条件教学文案

规模不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不变(投入);产量和产
值不变(产出)。
➢ 考察社会 总资本再 生产实现 的假定条 件:
1.只存在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集团; 2.不变资本周转时间为一年;全部资本一次性耗费 3.市场供求平衡;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4.封闭经济,不存在对外贸易; 5.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6.剩余价值率为100%.
表明:Ⅱ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 保持平衡
一、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
➢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规律性:
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之间、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生 产资料生产与生产消费之间、消费资料生产与生活消费 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都必 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社会生产和社会生 活才能得以正常进行。这正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所揭示 的基本内容。
m1 1.Ⅰ内部交换
2.Ⅱ内部的交换
Ⅱ: c2
v2
m2 3.ⅠⅡ之间交换
一、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
例如: 1.Ⅰ内部交换:Ⅰ4000c(生产资料)本部类各企业之间交换实现 2.Ⅱ内部的交换:Ⅱ500v+500m(消费资料),通过Ⅱ内部各企业 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实现 3.ⅠⅡ之间交换:Ⅰ1000v+1000m ,Ⅱ2000c 两大部类间交换实现 Ⅰ:4000c + 1000v+1000m =6000
Ⅱ:2000c + 500v+ 500m =3000
实现条件: Ⅰ1000v+1000m =Ⅱ2000c
一、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
➢ 基本实现条件: Ⅰ(v + m) = Ⅱc
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 需要消费资料进行补偿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的运行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的运行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
1.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因为社会总产品再生产和流通的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售出,即实现价值补偿,使全部预付资 本价值和剩余价值都能得到实现,换回相应的货币,才能重新购 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开始新一轮再生产过程; 二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耗费掉的(包括需要追加的)全部生产资 料和工人资本家需要补偿的全部生活资料,必须能从社会总产品 的购买中,得到物质补偿,新的生产才能开始。 上述两种形式的补偿,是交错进行、互相制约的过程。 2.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要求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 双重构成上保持一定比例。



由上式基本条件,可以派生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Ⅰ(c+△c)+Ⅱ(c+△c) (派生条件1) 第一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 资本之和。即: Ⅰ (4000c+400△c)+ Ⅱ (1500c+100△c)=6000
Ⅱ(c+v+m)= Ⅰ(v+mx+ △v) +Ⅱ(v+mx+ △v) (派生条件2) 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 的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即: (1000v+100△v+500mx)+(750v+50 △v)+600mx=3000 小结:两大部类互相制约、互为条件。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提供追加的 生产资料,规定着第二部类的扩大和积累率。同样,第二部类为第一 部类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制约着第一部类的积累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社会总资本的运行在分析单个资本流通过程基础上,本章考察个别资本的总和,即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从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条件中,来描述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过程,从而揭示资本主义运行的内在矛盾和这些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

第一节社会总资本的构成一、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区别(一)个别资本的涵义及其影响1、个别资本是以一定产权形式存在并分属于不同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的资本,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2、存在方式:以一定产权形式独资或联合形成完整的企业资产。

3、个别资本的行为方式及其影响:(1)个别资本的投资、生产、运行及管理在市场上是由其经营者独立决策,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市场主体的活动和行为。

(2)任何个别资本的运行都会与其他个别资本发生联系,因为整个生产和交易的市场都是在分工条件下由千百万个个别资本相互的联系构成的有机体。

个别资本的行为方式是理性的、自主地、自觉的。

(二)社会资本的涵义1、社会资本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所组成的总和。

或者叫社会总资本。

2、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的不同:虽然个别资本运行行为是理性的、自主的、有计划;但由此构成社会资本的运行则是自发的、自然的、无计划的。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一)社会总产品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2、关系: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关键环节;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是以社会总产品作为出发点。

3、社会总产品作为研究社会总资本的核心问题的理由:(1)它既包括各种能够作为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进入资本流通的生产资料;(2)又包括各种能够进入一般商品流通,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

(二)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实现问题。

1、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用于补偿再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取得剩余价值,即实现价值补偿。

2、转化为货币形式的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取得所需要的商品,即实现物质的补偿。

不变资本部分是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可变资本部分和剩余价值部分如何取得个人生活消费。

三、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为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及其所需要的条件,首先就要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情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生产的划分。

马克思从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从实物形式上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构成。

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类:第Ⅰ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第Ⅱ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用于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消费需要。

在两大部类中,每一个部类又包括许多不同的生产部门和企业。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由三部分构成:(1)生产上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c);(2)补偿预付可变资本价值(v);(3)剩余价值(m)。

其中c是转移过来的旧价值,v+m是雇佣劳动者的全部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以及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前提。

第二节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一、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规模在原有基础上的再生产。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没有资本积累。

(一)简单再生产和交换的三大要点根据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分为c、v、m,社会生产按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假定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是4000,可变资本为1000,剩余价值率是100%,剩余价值为1000,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是2000,可变资本是500,剩余价值率为100%,剩余价值是500。

全年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可以用下列图式表示:Ⅰ: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Ⅱ: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为使第二年能够按原来规模进行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全部产品必须经过交换,才能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两大部类社会产品各个部分之间的交换有如下三大方面:1、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

第Ⅰ部类的4000c,这部分产品的实物形态是生产资料。

在年初开始生产的时候,第Ⅰ部类预付价值4000c的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到年末结束生产时,全部被消耗掉,变成社会的现实产品。

在下年初社会生产再开始时,必须用本部类内部的产品(即4000c)进行补偿,具体办法是:4000c中的一小部分产品直接进入本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作为生产资料补偿消耗掉的那些同种不变资本要素。

另一部分产品则要通过第Ⅰ部类内部各企业的资本家之间的交换来实现补偿。

2、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

第Ⅱ部类的500v和500m,从价值上看,是用来支付工人工资和作为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消费基金,它们将全部用于购买消费资料;从实物形式上看,它们是消费资料。

因此,第Ⅱ部类这部分产品,可以通过第Ⅱ部类内部工人和资本家购买本部类的各种消费品而得到实现。

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通过上面的两大交换,第Ⅰ部类还有余下的,用于补偿预付可变资本的1000v和代表剩余价值的1000m要进入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消费,但它们存在的实物形式确是生产资料,需要同第Ⅱ部类交换,而第Ⅱ部类用于补偿消耗掉的不变资本2000c应由生产资料来替换,但它们的实物形式还是消费资料,需要同第Ⅰ部类交换。

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结果,使第Ⅰ部类(1000v+1000m)的产品价值得以实现,并使工人和资本家得到了相等的生活资料。

这样,第Ⅰ部类的(1000v+1000m)和第Ⅱ部类的2000c的产品都得到了实现。

上述两大部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三大交换,可以用下面的图式表示:(①②③分别代表上述三个方面的交换关系):可见,在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下,如果撇开作为媒介的货币流通,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是通过上述三种基本交换关系进行的。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通过两大部类内部以及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的,为了使社会总产品全部实现补偿,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这种比例关系,就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应当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

Ⅰ(v+m)= Ⅱc这个实现条件反映两大部类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这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2、第Ⅰ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之和。

Ⅰ(c+v+m)= Ⅰc +Ⅱc这个条件说明生产资料的生产要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保持均衡。

这是从全社会生产资料供求角度考察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3、第Ⅱ部类全部产品价值,要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Ⅱ(c+v+m)= Ⅰ(v+m)+ Ⅱ(v+m)。

上述三个实现条件,第一个是基本的,其余两个是从第一个实现条件派生出来的,它们各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生产所必须遵循的客观比例。

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这里主要考察外延型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要将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以进行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在社会总产品中要有可供追加的生产资料以及为维持追加劳动力所必须追加的消费资料。

(一)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1、第Ⅰ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除了维持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简单再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以外,还要有一个余额。

这个余额用于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不变资本的需要。

因此,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Ⅱ部类不变资本价值。

这个条件用公式表示就是:Ⅰ(v+m)> Ⅱc2、第Ⅱ部类的全部产品,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资本家和原有工人的消费需求外,也必须有个余额。

这个余额用于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时追加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要。

这个条件,用公式表示就是:Ⅱ(c+m-m/x) >Ⅰ(v+m/x)3、为了给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的新资本,两大部类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不能全部用于生活消费,而必须从剩余价值中提取一部分用于积累。

因此,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可变资本加上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

这个条件,用公式表示就是:Ⅰ(v+m) +Ⅱ(v+m) > Ⅱ(c+v+m)以上三个条件互相制约、互为条件,只有这些条件同时具备,社会扩大再生产才成为可能。

(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些条件1、第Ⅰ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加追加的不变资本。

即Ⅰ(v+△v +m/x)= Ⅱ(c+△c)2、第Ⅰ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要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

即Ⅰ(c+v+m)= Ⅰ(c+△c)+Ⅱ(c+△c)3、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

即Ⅱ(c+v+m)= Ⅰ(v+△v+m/x)+ Ⅱ(v+△v+m/x) 同简单再生产一样,第一个条件是基本的,其它两个条件是派生的。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内在联系和主要比例关系,只有遵循这些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三、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往往是在技术进步,从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下进行的。

在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就会发生第Ⅰ部类生产比第Ⅱ部类生产增长得快的现象,即生产资料生产必须优先增长。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地增长,更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越快越好。

因为,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归根到底要依赖于或受制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资本主义再生产中充满着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使得社会资本再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

在经济危机到来时,一方面“过剩”的商品堆积如山,找不到销路;另一方面,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却买不起商品,过着贫困的生活。

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只是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对而言,超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显得过剩,决非同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而过剩,这种相对的生产过剩,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2、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经济方面具体表现为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的激化,就直接引发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和不可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