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小鸟的家》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鸟的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发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能力目标:
1、在绘画、制作"小鸟的家"的艺术活动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工具材料,充满情感地进行艺术表现。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2、让学生运用各种不同材料制作小鸟的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对自行获取知识后的成功产生探求兴趣。
教学重点:
1、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各种各样小鸟家的图片,各种各样小鸟的图片。
2、到有关的网站上可以查找到更多的小鸟图片、小鸟家的图片。
3、推荐资源。
教学阶段:
创设情绪情景阶段:
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用各种材料给小鸟建新家产生探求兴趣。
组织形式:集中观看。
评价方法:师生互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欣赏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小鸟)
大家想想这只小鸟的家应该在什么地方?(森林里)
小鸟想让我们和它一起到森林里去看一看,看看它的家好吗?(好)
2、放课件、放音乐:
二、自主探究阶段:
目标:让学生观察制作小鸟的家所须的材料,即制作方法,在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能力。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进行。
评价方法:师生互评、小组互评。
第一步:谈话、学生设计。
第二步:出示实物、分析。
三、展示交流:
目标: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小鸟家的制作步骤。
在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组织形式:分组进行。
评价方法:师生互评、小组互评。
过程:
学生讲述制作步骤:每组一名学生说一说你们组研究出的制作过程?
生:材料:画、橡皮泥捏、剪纸、碎纸帖、撕纸添画。
制作方法:
1、橡皮泥捏:先捏出树再小鸟的窝。
2、剪纸:先剪出树再剪出小鸟的窝。
3、碎纸帖:先用铅笔画出草图,再涂上胶水,最后撒上碎纸片。
4、撕纸添画:先用铅笔在纸上画出草图,再用手掐撕的方法,最后贴。
四、评价:
目标: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得到拓展,了解除了我们今天看见的这样材料可以做以外还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制作。
评价方法: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1、过程:
(1)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上☆☆、☆表示满意、不满意,请每个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粘贴上去,做出相应的评价。
(2)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想飞进哪个家,为什么?
2、提问:
(1)你认为自己的作品可以做哪些改进?你还能用哪些物品进行制作?
(2)学了这课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小鸟的家》教案
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准备各种各样的的材料制作成的"小鸟的家"的示范作品。
2、制作材料:橡皮泥、各种颜色的彩纸、旧挂历纸、旧布、碎纸、剪刀、胶水等。
3、电脑、电视机、实物投影仪。
(二)学生准备:
制作材料:橡皮泥、各种颜色的彩纸、旧挂历纸、旧布、碎纸、剪刀、胶水等。
学习实施方案:
学习内容:给小鸟设计一个漂亮的家。
组织形式:分组制作、课件、教师指导。
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外延。
评价方法:小组互评、生生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情景导入
伴随一阵轻快的乐曲声,屏幕上出现了大片苍翠的森林,镜头渐渐地拉近一棵棵大树,不知不觉间,传来了一阵阵小鸟欢快的呜叫声。
镜头在大树繁茂的枝叶中穿行,一个个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鸟窝出现在眼前,这是小鸟的家呀,鸟妈妈和鸟娃娃们有的在唱歌,有的在游戏,有的在捉虫……他们幸福地生活着,充满了甜蜜和温馨。
这时,一只快乐的小鸟被定格在屏幕上。
(二)知识插入
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张小鸟结构图,简单讲解小鸟的基本形体结构。
头(眼睛、嘴)、身体、翅膀、尾巴。
(三)情景转折
突然,教室里的灯光全暗了(事先拉好窗帘),屏幕上夜色深沉,小鸟躺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一阵阵隆隆声由远处传来,小鸟惊醒了,问妈妈:“什么声音?”鸟妈妈:“是雷声,不要怕,快睡吧。
”可怕的隆隆声由远而近,小鸟睡不着,惊恐地睁大眼睛。
鸟妈妈打开窗子向外看
去,一只猫头鹰飞过来了,大声地叫着:“不好啦,不好啦,我们的家园被一群怪物摧毁了。
”镜头中出现了一个个被砍伐的树桩,机器声、电锯声、喊叫声嘈杂混乱。
几只小鸟惊恐地飞起来,画面乱作一团。
一阵雷声过后,四周一片死寂,(学生们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远处传来一声声小鸟的呜叫,叫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凄凉。
一只小鸟一会儿飞向东,一会儿飞向西寻找着自己的家园,最后累极了,疲惫地落在一棵树桩上,一滴泪水从它的大眼睛里落下来,渐渐地形成了一行字:小鸟的家?
二、开展活动:
(一)意在给孩子们提个醒,帮小鸟找家固然重要,保护好小鸟的家园更重要。
《小鸟找家》是从小鸟贪玩、迷路找不到家了,请小朋友想办法帮小鸟找家这一层面,开发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爱心。
(二)《小鸟的家》是从环保这一大的主题切人的,设计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声形兼备的特点,用视觉的冲击和听觉的震撼,紧紧抓住孩子们的心,使他们感同身受,小鸟快乐,他们高兴,小鸟悲哀,他们难过。
随着镜头的转换和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孩子们感受到了土地沙化的恐惧,重新体会生活在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的环境里的美好。
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对于孩子来说比较沉重,他们不理解,砍掉一棵树小鸟怎么就没有家了呢?这也正是本课设计时列为重点环保教育的主题。
(三)利用“生态平衡图”的直观性来帮助学生理解森林的作用,使他们渐渐地明白一个道理:要想生活得幸福快乐,必须保护好环境,从小做起。
从爱护每一棵小树做起。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操。
《小鸟的家》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绘画、制作“小鸟的家”的艺术活动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工具、材料、充满感情地进行艺术表现。
2、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教学重点
通过绘制“小鸟的家”学习如何将画面处理得丰富、具有美感。
教学难点
结合自然现状,充满想象和创造力地安排画面。
教具准备
CAI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1)提供观察材料,引发思考:
这只小鸟怎么了?
2、谈话引课题
有谁愿意和老师一块儿帮助小鸟回到自己的家?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
2、小鸟的家在哪里?让我们跟着小鸟一快儿去找他的家,好吗?
提供材料,找到小鸟的家。
设问:小鸟的家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出示学生作品)小鸟没有了家,和小鸟生活在一起的其它小动物也没有了家,(出示影片)人类乱砍乱伐、动物们纷纷逃走、森林渐渐消失、洪水、沙尘暴,最后连我们人类都无法生存下去。
面对这样的环境,假如你是那只小鸟,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学生回答。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用什么办法来补救?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三、学生作画
那么小鸟和小动物们它们喜欢在什么环境里安家呢?(为画面处理得丰富、具有美感作铺垫。
)
学生回答。
同学们,你们现在一定很想替小鸟和其它小动物安排一个家,可是怎么做呢?(出示作画讲解)现在就把你们的想法表现在画纸上,好吗?
四、教师巡视
对出现的问题,老师及时纠正。
五、展示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对满意的作品投票)学生谈自己作品的绘画意图。
六、表演
我们现在帮小鸟和其它小动物重建了家园。
(出示图片)森林又恢复了生气,动物们开起了狂欢会,让我们戴上头饰跟着音乐一起唱歌、跳舞好吗?(出示音乐)学生和老师带头饰边唱边跳。
七、小结本课
现在我们的心情和小动物们一样都非常地激动,如果让你来替小动物们说一句它们现在最想说的话,你会说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大家都来保护环境,让地球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