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堂高三周练试卷讲评谈谈让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一堂高三周练试卷讲评谈谈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作者:————————————————————————————————日期:

2

从一堂高三周练试卷讲评谈谈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海南华侨中学 古其远

本周三,我认真听了我校高三资深数学教师黎必锋老师示范的一堂文科周练试卷讲评课。应该说,这是一节相当成功的示范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堂课恰当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充分体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我们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下面,我从什么是“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角度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些个人观点,不足之处尚求大家指正!

所谓“参与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那么影响数学参与式教学的因素有哪些呢?

第一,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如果老师创设的问题与布置的作业大多数是回忆、描述事实,或一味纯粹模仿性的,那么这样的问题是很能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真正的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才能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黎必锋老师的这堂课在这方面做得相当成功!当中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第3题:“把函数

2

45y x x =++的图象按向量a r 平移后得到2y x =,则a =r ( )”。黎老师针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将问题作了如下分析:222245(2)11y x x x y x y x =++=++→=+→=,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好的理解解决此题的过程。另外,黎老师也从理解何为按向量移作了图解说明,让学生明白所谓按向量平移,实质上就是x 轴方向的水平移动和y 轴方向的上下移动。

第二,教师设计的问题,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设计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以有效的反馈,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教师的介入行为应该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完整,则一定要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如果学生回答不周、不足甚至错误,则要引导其找错并加以改正,或指导学生弄清楚回答的根据和理由,通过再思考修正先前的回答;或要求学生补充或修正他人的回答。而不能受所谓教学时间或教学任务的限制,放弃这类包袱或简化对这类问题的解决。进行好这样的反馈活动,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评价、判断和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重新梳理和调整知识结构,有助于他们有效地建构知识。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黎老师做得还是比较好

的,但在这方面我觉得做得还可以更好些。比如: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选择题第7题:“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与CD 交于点F .若,AC a BD b ==u u u r r u u u r r

则AF =u u u r

( )”的时候,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都短了些。另外,老师引导的痕迹重了些。黎老

师一上来就引导学生从AEB FED ∆∆:的角度突破,然后直接引导学生抓ADF ∆,按AF AD DF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考虑而获得此题的突破。这是一个相对优化的思路,我以为绝大多数的学生不见得有这样的思维水平和层次。老师如果想引导学生达到这个思维层次,不妨先设计两个相对较底的层次,先引导学生达到这两个层次,而后再上升到最先的层次。层次一:1124AE AO OE a 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r

,再利用AEB FED ∆∆:和点A 、E、F 三点共线,由421333

AF AE a b ==+u u u r u u u r r r

。层次二:利用点A 、E、F 三点共线和点D F C 、、三点共线,建立二元方程组获得解决。具体操作如下:

1111()2424AF xAE x a b xa xb ==+=+u u u r u u u r r r r r ;1122

AF AD DF a b yD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r u u u r 1111111()()()22222222y a b y a b a y =++-=++-r r r r r 。11,1222y x x y ∴=+=+,4313x y ⎧=⎪⎪∴⎨⎪=⎪⎩

AF ∴=u u u r 2133

a b +r r

。通过上述引导后再进一步提炼出前述黎老师的最优化解法,我认为学生就能够比较好的理解这样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另外,也从多角度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

第三,长期以来,我们教师的教学习惯了“满堂灌”的模式,学生不知不觉成了知识的容器,在课堂里,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无情地失去了。学生只能靠背诵数学的结论和公式,盲目地机械地去进行模仿式的“解题训练”,在茫茫的题海中漫游。对数学问题,根本不可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更不可能有创新的思维。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进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呢?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目标意识,以目标指导教学

让学生明确目标,这是强调师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其共同为达标而努力的重要步骤。为此,在进行“参与式”教学模式时,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发挥目标导向的功能。

1、教前诊断。了解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必备铺垫或有关的“双基”情况,并吸收学生的意见,使全体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

2、展示目标。进行定向学习。让学生一上课就明白这节课该学什么,学习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与教师默契配合,成功达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