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与转归,从而认识疾病的本质,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根据国家教委制订的中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门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病理学基本知识,将患病机体的器官、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与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对患病机体的病理变化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同时适当联系祖国医学的有关理论,为学习临床医学、促进中西医结合、以及今后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的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主要讲述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常见的基本病理过程。

各论主要讲述心血管、呼吸、消化和泌尿系统发病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以及各种常见疾病的病理改变。

病理学的教学过程包括理论讲授和实验(动物实验、大体标本、切片标本、幻灯及录像等),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将病理学的理论知识与病理学实验及临床相关知识密切联系。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实排
绪言0.5学时
目的要求
【了解】了解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
1.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病理学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

3. 病理学的基本内容。

4.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5.病理学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第一章疾病概论 1.5学时
目的要求
【熟悉】熟悉病因的分类
【了解】了解疾病的概念和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学内容
1.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病理过程及病理状态。

2.病因学概论:病因(包括原因和条件)及其分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营养因素、免疫因素、遗传及先天性因素、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3.发病学概论: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4.疾病的经过与转归:康复、死亡。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3学时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各种变性、坏死和凋亡的概念及变性、坏死的病变特点。

【熟悉】熟悉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和肉芽组织的概念和特点。

【了解】了解创伤愈合和骨折愈合。

教学内容
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2.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变性(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粘液样变性及病理性钙化),坏死(包括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坏疽及固缩坏死)。

凋亡(凋亡的概念及形态特点)。

3.损伤的修复:再生,肉芽组织,创伤愈合,骨折愈合。

4.指导性自学:损伤的发生机制,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病变特点及结局。

【了解】了解动脉性充血及出血的特点。

教学内容
1.局部充血:动脉性充血及静脉性充血(淤血)。

2.局部贫血(缺血)。

3.出血:破裂性出血及漏出性出血。

4.血栓形成: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结局及后果。

5.栓塞: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等)及后果。

6.梗死:贫血性梗死及出血性梗死。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四章炎症 4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炎症的概念,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各类炎症的特点。

【熟悉】熟悉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炎症的临床表现及结局。

【了解】了解炎症的原因。

教学内容
1.炎症的概念和炎症的原因。

2.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血管现象及血液成分渗出)(附:炎症介质),增生。

3.炎症的类型: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包括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

卡他性炎,增生性炎(非特异性增生性炎及特异性增生性炎)。

4.炎症的临床表现(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炎症的结局。

第五章肿瘤 4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的组织结构及异型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熟悉】熟悉肿瘤的命名原则,常见恶性肿瘤的特点。

【了解】了解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
1.肿瘤的概念。

2.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3肿瘤的基本特征: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组织异型性和细胞异型性),代谢特点。

4.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5.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6.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7.常见肿瘤举例:①上皮组织肿瘤:上皮组织良性肿瘤,上皮组织恶性肿瘤,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②间叶组织肿瘤:间叶组织良性肿瘤,间叶组织恶性肿瘤【附】癌与肉瘤的区别;③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④其他组织肿瘤
8.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第七章水肿 1学时
目的要求
【熟悉】熟悉水肿的概念及发病机理。

【了解】了解水肿的类型及其特点,水肿的特征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
1.水肿的概念。

2.水肿的发病机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淋巴回流受阻)及机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3.水肿类型及重要器官水肿(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肺水肿及脑水肿)。

4.水肿的特征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九章缺氧 2学时
目的要求
【熟悉】熟悉缺氧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了解】了解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教学内容
1.缺氧的概念。

2.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3.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各系统及组织细胞的代偿性反应及缺氧性损伤。

4.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第十章发热 1学时
目的要求
【熟悉】熟悉发热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了解】了解发热时机体的变化
教学内容
1.发热的概念。

2.发热的原因和机理:发热激活物及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及其作用方式。

3.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及体温下降期。

4.发热时机体的代谢与功能变化:物质代谢改变及各系统(心血管、呼吸、消化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变化。

第十一章应激与疾病 2学时
目的要求
【熟悉】熟悉应激的概念、分期,应激反应的发生机制。

【了解】了解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应激与疾病。

教学内容
1.概述:应激的概念,应激原。

2.应激反应的发生机制: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热休克蛋白、急性期反应蛋白)。

3.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

4.应激与疾病:应激与躯体疾病、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
第十二章休克 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休克的概念,休克的分期及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熟悉】熟悉微循环变化的发病机制。

【了解】了解休克的原因及分类,休克时机体的变化。

教学内容
1.休克的概念。

2.休克的原因和分类:失血失液性休克、创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

3.休克的分期及发病机制: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休克的分期(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衰竭期)。

4.休克时机体的病理变化: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细胞的代谢变化和结构损害,各器官心、肾、肺等)功能的改变。

多器官功能衰竭。

第十五章心血管系统病理 6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风湿病的概念和病理变化,心力衰竭的概念和发病机制。

【熟悉】熟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瓣膜病,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了解】了解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主要的功能代谢变化。

教学内容
1.动脉粥样硬化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病变,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2.高血压病:良性高血压病及恶性高血压病的病变和后果,病因和发病机制。

3.风湿病:病因和发病机理,基本病变,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外膜炎,慢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风湿性关节炎及皮肤、脑的病变。

【附】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简介。

4.心力衰竭:概念,原因,诱因和分类,发病机制,代偿反应,心力衰竭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第十六章呼吸系统病理 6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肺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呼吸衰竭的概念。

【熟悉】熟悉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结局及并发症。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了解】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间质性肺炎、呼吸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的功能代谢变化。

教学内容
1.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3.肺炎:概念,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及并发症。

间质性肺炎简介。

4.呼吸系统常见恶性肿瘤:鼻咽癌、肺癌。

3.呼吸衰竭:概念,病因和发病机理(肺通气功能障碍,弥散障碍,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变化(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呼吸、循环及脑、肾、胃肠道的变化)。

第十七章消化系统病理 6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消化性溃疡的病理变化,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肝硬化的概念、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肝性脑病的概念。

【熟悉】熟悉消化性溃疡的结局和并发症,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

【了解】了解慢性胃炎的病理变化,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教学内容
1.慢性胃炎(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

2.溃疡病:病理变化,结局及并发症,病因和发病机理。

3.病毒性肝炎: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病变,临床病理类型(急性普通型、慢性普通型、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

4.肝硬变: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后果及结局。

5.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

6.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谢及功能变化。

肝性脑病的概念,分类,发病机理(氨中毒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氨基酸代谢失衡说),诱发因素。

第十八章泌尿及生殖系统病理 6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各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掌握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熟悉】熟悉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肾盂肾炎的概念、感染途径及病理变化,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过程及功能代谢变化,
【了解】了解尿毒症的概念,生殖系统常见疾病。

教学内容
1.肾小球肾炎:病因及发病机理,基本病变,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2.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

3. 肾功能衰竭:①急性肾功能衰竭:概念,病因及分类,发病机理,功能及代谢变化;②慢性肾功能衰竭:概念,病因,发病过程,发病机制,功能及代谢变化;③尿毒症:概念,发病机制,各系统的功能代谢变化。

4. 生殖系统常见疾病(指导性自学)。

第十九章常见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2学时目的要求
【掌握】熟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

【熟悉】了解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糖尿病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教学内容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因、传播途径与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和并发症。

2.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因、传播途径与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和并发症。

3.糖尿病的类型、病因及病变。

4.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变特点。

第二十章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5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结核病的病理变化。

【熟悉】熟悉其他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病理变化。

教学内容
1.结核病:病因,发病机理,基本病变及转归。

原发性肺结核病及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和结局。

【附】肺外器官结核病: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泌尿生殖系统结核、骨关节结核。

2.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血吸虫病、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及结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