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前言 (2)
一、半封建半殖民制度下的祭祀牺牲者 (2)
二、半封建半殖民制度下的维护者和追随者 (5)
三、半封建半殖民制度下的破坏者和反抗者 (6)
四、半封建半殖民制度下的进步知识分子 (8)
结语 (8)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 xxx 指导教师 xxx
(xx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湛江 xxxxx)
摘要: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是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

他的作品中描述的知识分子形象具有好几种典型: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半封建半殖民制度下的进步清醒者。

小说中的每一类知识分子都代表着一类人的精神状态与命运,有的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制度下知识分子的悲惨遭遇;有的揭露了充当封建卫士的虚伪冷漠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小说中对他们的塑造都具有强烈的现实讽刺性以及巨大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虚伪;懦弱
On the Image of Intellectuals in Lu Xun's Novels
Xxxxxxxxx
Business School, xxxxxxx Normal University, xxxxxxxx, xxxxxx China
Abstract:Mr. Lu Xun's novel creation of great artistic value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Described his work with several typical image of intellectuals: the victim and the victim of the feudal system; defenders and followers of the feudal system; saboteurs and rebels of the feudal system; sober progress under the feudal semi-colonial system persons. Each class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novel represents a person's mental state and the fate of some tragedy reflects the feudal semi-colonial system intellectuals; some expose the the hypocritical indifference intellectuals act as a feudal guards image. Lu Xun's novels on their shape has a strong practical irony and great historical value.
Key words: Lu Xun; Fiction; intellectuals; hypocrisy; cowardice
前言
鲁迅在谈他的小说创作历程时,说到他是“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为
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人生。

”①出于此目的,他的作品无论是在创作手法使用上、人物塑造上、主题的开掘的深度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尤其是他的以知识分子为素材的小说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同时提出:“我们所追求的美术家,是能够引路的先觉。

”②而文学家何尝不是如此。

鲁迅在揭露上层社会的黑暗堕落和表现下层社会的悲惨遭遇的过程中,事实上也是在探索着民族解放的道路,他是一个伟大的、执着的探索者。

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常分作三类:半封建半殖民制度下的牺牲者、维护者、叛逆者。

小说中塑造知识分子的作品有《药》、《风波》、《孔乙已》、《白光》、《肥皂》、《高老夫子》、《在酒楼上》、《狂人日记》、《头发的故事》等。

在这些小说中所塑造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生活和结局很不一样。

他们的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在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不在少数。

而塑造的封建卫士类的上层知识分子又是十分的骄横、虚伪及自私冷漠的。

小说对于真正的积极进取的知识分子塑造还是能够让人看到黑暗中的一线亮光,给失望者重拾希望。

小说中处处都是显示着对现实不满,对黑暗社会制度的抨击,通过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来唤醒一些人,给自己一些鼓舞。

这些都是在当今社会中有着很现实的意义的。

半封建半殖民制度下的祭祀牺牲者
《孔乙己》中的封建制度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是酸腐、无能、令人气愤而又可怜的知识分子。

他们一生穷困潦倒,一辈子受“八股取士”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

小说中的孔乙已,一方面懒惰酸腐,一方面又孤独清高,宁愿靠抄书和偷窃来苟且生存,越不愿意做一个劳动人民。

他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最后被丁打折了腿,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白光》中的陈士成这个连续十六次参加科举考试,场场落选,然而他的官场梦始终没有停止,以致在一次次的失败过后,导致了心理扭曲!他的一生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以至精神完全失常,在财富梦幻的引诱下淹死在河里。

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读到孔、陈这两个人,很自然的,你会想起《儒林外史》中的周进和范进!孔乙己、陈士成和周进、范进这四个人的生活遭遇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周进的哭撞号板;范进的满头白发进考场而全家饿肚子三日等等,他们的遭遇比起孔、陈二人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范、周二人的命运结局不起孔、陈却是有着天壤之别。

周进和范进二人经历重重苦难最终实现了“大器晚成”,走上仕途之路。

而孔乙己、陈士成却是一直在嘲笑和压迫中麻木的走向了死亡。

这两个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目的都是讽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制度。

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成功与否,他们都一样的令人觉得悲哀,一样的令人反省。

两者的小说创作,在对封建科举的批判上都是相同性质的,然而在评判的力度和批判思想的彻底性上,当数鲁迅先生为上者,在启发世人方面,也是孔、陈的命运更加让人醒悟、更值得思考。

《孔乙己》的孔乙己,在当时的社会中,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多余人,他的一生注定是悲剧的。

小说是通过第一人称的酒店小伙计对于孔乙己的观感讲述了这篇故事的。

到咸亨酒店喝酒的主顾,历来分两个等级,“靠柜外站着”,买一碗酒喝的,是那些“傍午傍晚散了工”的“短衣帮”,能“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的坐喝”的,“只有穿长衫的”主顾。

而孔乙己却是唯一站着喝酒的穿长衫的人。

这个有着“乱蓬蓬的花白胡子”,青色脸色,皱纹间又时常夹杂些伤痕的老人,虽然穿着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却显然不是“长衫主顾”的一类,而是属于“短衣帮”那一伙的。

在咸亨酒店里,他又是怎样一个“穿长衫的”可笑人物啊!他是那样贫穷而又颓唐,衰老而又迂腐,“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令人发笑。

据说他原来也读过书,可是他既无财产,又无靠山的家世,注定了他的终于没有进学的命运,而封建教育又把他变成一无所能,不爱劳动,好吃懒做的废料。

于是,愈过愈穷,一直弄到给人抄书,将要讨饭,以至偷窃……除了供人愚弄和嘲笑,别无生活价值。

可是,孔乙己潦倒穷困到这种程度,却还是舍不得脱掉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以显示自己读书人身份。

当人们故意问他:“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他还要“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而当人们问他“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却使孔乙已“显出颓唐不安模样的脸上笼上一层灰色”……③说明孔乙已的生活虽然已经濒临绝望的境地,却还迂执的沉溺在腐儒的自尊自大的幻梦里,死守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律条,而
冷酷的现实又极端残忍的嘲弄了他这种轻视劳动的腐朽观念,无情的把他逐出长衫的行列扔向短衣帮。

鲁迅在塑造孔乙己人物性格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刻画,一方面说他懒惰酸腐,一方面又表现他的纯真善良。

除了重点刻画他的懒惰酸腐之外,如“用指甲沾了酒教小伙计写字”,“分茴香豆给孩子吃”,定期归还酒钱等细节,确实是表现了孔乙己的善良和纯真。

但是作者写他的这方面细节并不是为了表扬,而是从另外一方面表现出这是一种变味的纯真与善良,是虚荣与卖弄的表现。

小说中“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

”这分明是迫于无奈而逃避现实,自我麻痹的做法而已。

总的来说,孔乙己作为当时社会的多余人,他生活在一个麻木而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

短衣帮也处在社会最底层,然而他们对豪强者充满敬畏,对不幸者又肆意嘲弄。

他们以看见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的样子为乐事。

惟利是图的掌柜只是惦记着孔乙己是否交清了酒钱,孔乙己不再来之后,他也只是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根本不关心孔乙己的命运。

还有那个始终没有出场的丁举人,只因为孔乙己偷了他家的东西便“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更是残忍狠毒。

作者最后写道孔乙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手慢慢走去”,以后“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了”,到了年关,到了第二年端午,到了中秋,再到年关,也“终于没有见,大概孔乙己的确死了。

”在这里,在这里,作者明白的表现出淡淡的哀愁和压抑着的悲愤,显然是在批判吃人的封建制度。

《白光》中塑造的陈士成与前者几乎是同样遭遇,是一个既上不去也下不来的年老书生。

虽然鲁迅在小说字面上没有刻意去贬低批判,但是在其充满讽刺的笔触下,完全刻画出一种与孔乙己大径相庭的境界,给人以别样的感受。

《白光》通篇没有过多对陈士成的生活环境进行描写,或者说,这是一幅直白但不乏精彩的白描。

鲁迅以他的独特视角开掘了陈士成富有个性特征的精神世界。

主人公陈士成像孔乙己一样,是一个倒霉透顶的,考了十六次也没有中举的老童生。

与孔乙己不同的是,他出身于没落的富贵人家。

陈府曾经有过它光荣的时期,“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

在陈士成的心中,他作为书香门第继承者,理应平步青云,功成名就。

但他居然会屡屡碰壁,这岂不是考官不识英才,有眼不识泰山。

没落世家的带给他的妄自尊大,给他的生活和精神上戴上了一个种对
功名利禄狂热追求的枷锁。

想着“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

”④多少次,这铺着锦绣前程的好梦,重现在陈士成的梦境里,但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失败,破灭了他的美梦。

空虚而颓唐,无时无刻在袭击着他的私塾生活。

越是失意,就越狂热,为功名利禄而燃烧起来的欲望就像兽性爆发,他发狂一般为了仕途功名而不断进考……但这毕竟是第十六次了,终于,失败的彻底的陈士成绝望了,失败把他引向那无稽的谣传,而幻象又把弄成疯狂的状态。

最后终于在不能自制的狂乱中,扑向闪烁着白光的湖水,投进了这个他亲手造的欲望之海。

这两部作品都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这两个人物的精神上的严重毒害与摧残,他们身上都散发着腐朽的封建文人学者的气息。

但是,同样是悲剧,给读者的感受,却是完全不同的。

孔乙己的遭遇使人感到心灵上的痛楚和沉重,人们瞧不起他的同时但又忍不住要同情他;陈士成的遭遇仿佛一具腐烂恶臭的尸体,使人感到恶心和憎恶,避而远之。

在任何历史阶段,知识分子都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群体。

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利用科举制度,利用功名利禄诱使文人学者走上追逐功名富贵的不归路道路,成为他们统治人民的爪牙。

但是,绝大多数考不中的学者,却成为一无是处的废料,如果出身贫穷或家境破落,那机会就要终身穷困潦倒、落魄。

孔乙己和陈士成都很不幸的走在后一条路走而且走到生命的终点。

半封建半殖民制度下的维护者和追随者
鲁迅小说中塑造的第二类知识分子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

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

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肥皂》中的四铭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假道学。

他神气十足地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

他在街上被两个光棍对年轻女乞丐说的“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的猥亵话所挑动,邪念萌生,情不自禁地多次讲述“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

通过他老婆“简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和卜薇园的调侃戏谑及何道统的放荡大笑,把四铭内心的隐
秘揭露得淋漓尽致。

喜剧性的笑声,使这位伪君子无可逃遁地现出了原形,显得十分辛辣,犀利。

《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两个知识分子形象 ,与前一类不同 ,四铭和高尔础处于新思潮较盛行的都市,与闭塞保守的乡镇中的鲁四老爷们相比,他们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 , 既在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净,骨子里却是卑劣肮脏、腐败丑陋的灵魂。

他们在虚伪的“卫道”中遗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本我被道貌岸然的面具和男盗女娼的腹心给泯灭了。

《肥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讽刺小说之一,鲁迅把这一群“卫道”之徒的丑态揭露得含蓄而深刻。

四铭一面高嚷着:“学生也没有道德,社会也没有道德 , 再不想点法子来挽救,中国这才真个要亡了”,而另一方面却“不是骂十八九的女学生 , 就称赞十八九岁的女讨饭 , 都不是什么好心思”。

⑤小说写四铭、薇园、道统聚会的一场非常出色 , 四铭念念不忘那位“十八九岁的女讨饭” , 提出“孝女行”的征文诗题 , 薇园连忙说她不会做诗 , “要会做诗 , 然后有趣” , 他们哪里是要力挽社会颓风 ,只不过是拿一个“女讨饭”来寻开心,满足他们卑鄙下流的欲望罢了。

当他人沦为悲惨的乞丐时,四铭不同情受难者或谴责社会, 而是和那两个议论去买肥皂给“女讨饭”洗澡的光棍一样,在她的痛苦中寻找自己情欲的满足。

高尔础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心,还发着“中华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的宏论 ,但却是个不学无术,假充正经的伪君子,坐在牌桌上凑着“清一色”、看戏、喝酒、跟女人无一不作。

四铭和高尔础身上这种极端丑陋的负面人格正是封建文化的长期压抑、新思潮的强烈冲击所致 , 在他们的虚伪卑劣中 , 隐隐传出封建大厦的崩塌声。

半封建半殖民制度下的破坏者和反抗者
《狂人日记》里面的狂人,在小说开头讲的是患了“迫害狂”之类的人。

是描写一个“迫害狂”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把社会生活的深刻揭示和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巧妙地结合起来。

狂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疯话,但又都真实地揭露了生活的真象,从而显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据精神病研究的临床结
果表明,幻觉的内容不管怎样的离奇古怪,都是病人曾今体验过、感知过的事情,同样,妄想作为一种歪曲的观念,不管怎样荒唐可笑,也都是病人曾体验过、思考过与特定的社会——文化相互关联的概念和观念。

⑥它尖锐地指出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⑦各式各样的黑暗势力,不仅被个别地写出,而且是作为一个集团来表现的,是被彻底否定的一种社会势力,而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存在。

作品还揭露狼子村的农民被封建黑暗势力所毒害。

受害的农民也在帮凶同吃人,帮同大哥来对付狂人。

这些可怜的民众遭到知县绅士迫害时,并不善于反抗,然而在对付狂人时,表现的相当怕人,这么凶恶。

在黑暗的现实面前,狂人只能憧憬着未来,期望着未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从心底呐喊出了“救救孩子”强烈呼声。

《狂人日记》正是以其彻底反封建的战斗性,以其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文化思想界。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是属于失败的追求者,人到中年,已经丧失了昔日的理想和激情。

小说里写到了吕纬甫当时做的两件事情,一是给三岁死掉的小兄弟迁葬,二是给一个叫啊顺的女孩子送去两朵剪绒花!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努力寻求民族觉醒与解放之途的热血青年。

他敢于拔掉神像的胡子,为民族的前途与别人争辩的面红耳赤。

但是到了中年以后,他开始变得“敷敷衍衍”,变得极其颓废消沉。

他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去教“之曰诗云”这类他年青是反对抵触的东西。

他受过民主和科学教育,但也作出历经艰苦回到故乡给死去已久的小兄弟迁葬,在看到旧坟中没有任何痕迹时,依然让工人把原坟墓所在处的泥土装到新的棺材中安葬。

他做这些“等于什么事也没有作”的事。

从这看出,吕纬甫的变化除了他本身的原因外,社会客观条件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么?作品里写着吕纬甫是消沉颓废的,但是他仍然很清醒,他“深知道自己之讨厌,连自己也讨厌”,这说明他内心是极其的痛苦和矛盾。

作品还写到他回故乡时做的另一件事,他特意买了剪绒花送给过去一直想戴花的顺姑,但是顺姑病死了,他只好托人把花送给顺姑的妹妹。

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他昔日的同情心尚未泯灭,更重要的是在暗示着读者,作为知识分子一员的吕纬甫和贫贱女性顺姑的命运实际上是相仿的,不同的是顺姑被迫了这个世界,而吕纬甫则还在这个世界里苟延残喘着着活下去。


纬甫一些看来显得颓废消沉的话,表现了对现实的不平和不满。

“你看我们那时候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这句话容易被人忽略,其实它是解开吕纬甫思想性格的重要线索,作者通过吕纬甫的生活变化历程,对社会的黑暗面给予无情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等。

他们既受过封建教育的熏陶,又具有现代的意识,受过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曾经在不同程度上对封建势力作过斗争。

但是,这种反叛的精神都比较脆弱,缺少韧性,最终还是被封建黑暗势力击垮、粉碎。

鲁迅笔下的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

鲁迅希望大家通过他们人生悲剧,看到他们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使用颠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叙述了中国从前的色调:高远的夜空,朦胧的月光,看似淳朴的故乡、以及“吃人”的人的神情……鲁迅以其独特的视角描写,叙述了旧中国儿女的凄楚和绝望,又以大胆的笔触,道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哀伤。

半封建半殖民制度下的进步知识分子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面对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他们有苦闷、有彷徨,甚至也有敢于自我解剖,并流露出对苦难深重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鲁迅小说中“我”的形象,其实既是鲁迅先生对自己的解剖,也是探索知识分子出路的艺术表现。

以“我”作为作品的主要形象加以描写的,在鲁迅的作品中并不多见,而《一件小事》却正是通过“我”—一个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来表现主题的。

“我”的心理活动贯穿了全文。

开始,“我”见到老女人倒地时无动于衷,料定她是“装腔作势”,怪车夫“多事”,“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事”,这是“我”的利己思想的表现。

当看清了车夫的高尚行为之后,“我”的灵魂深处发生了巨大的震动,“突然感到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车夫的形象刹时高大了,“须仰视才见”,这表明“我”认识到自己灵魂的渺小,下了车,“我”没有思索地“抓了一大把银元”让巡警转交给车夫后,“我”也并未因此而心安理得,而是怀着“怕敢想到我自己”的苦痛心情,进一步进行反省,感到悔恨、自责,
认识到自己无权裁判车夫。

上述这些心理描写,有力表现了“我”在思想感情上的巨大变化,生动地表现了“我”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他们已经意识到封建传统思想的荒谬性,有反封建思想的主观愿望,以先觉者的身份大力宣扬西方的科学、自由、民主、人性解放等思想观念,与坚如磐石的传统社会奋力抗争,担负起唤醒民众,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

结语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所处的时代,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尚未广泛开展,现实还没有提供给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结合的广阔舞台。

但是,历史毕竞指出了和工农群众结合的方向,少数先进的知分子也开始意识并努力地在实际行动中加以贯彻,他们都有一个跳出个人小天地,投入社会的大熔炉去的问题。

鲁迅深刻的揭示了知识分子个人奋斗道路在当时黑暗社会是难以走通的,即使取得了暂时的某些胜利,最后失败的命运仍然是难免的。

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问题,离开了整个社会的解放上不能解决。

的确,小说表现的客观意义说明知识分子如果孤军奋战必然遭到失败,必须正视不足去克服自身的缺点,只有和工农大众解放的解放斗争以及全社会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南腔北调集[M].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0.
[2]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三[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3] 鲁迅.呐喊[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4]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 鲁迅.鲁迅全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6] 韦丙海.封建社会的叛逆者[N].德州师专学报,1996.
[7] 鲁迅.呐喊[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8]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8.
[9] 陈明树.鲁迅小说论稿[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10]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D].河北.河北教育
出版社2000.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