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公共关系浅析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公共关系浅析

作者:杨蕾

【摘要】政府公共关系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地方政府在进行政府公关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塑造地方政府形象至关重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地方政府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地方政府公共关系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字】地方政府;公共关系;政府形象

一、地方政府公关理论基础

(一)理论背景简介

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政府公共关系,市场经济的确立要求政府克服官僚模式,通过立法、沟通等行为来进行社会治理,塑造高效、廉洁、务实、创新的政府新形象,这一切都需要发挥地方政府公共关系的重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公共关系是20世纪初伴随着商品经济、政治民主化和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最初主要应用于企业等盈利性部门。但随着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服务、沟通和双赢”等理念深入人心,使得政府这种特殊的公共主体迫切需要运用公共关系的理念去开展公共管理活动。

(二)政府公共关系含义

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作为行为主体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以特定的经济、政治条件和环境为依托,建立在没有权力强制、平等和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沟通、劝说教育等软性方法,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关系,以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一种传播活动。

二、地方政府公共关系存在的问题

政府公共关系在发展阶段,有着优良的自身传统,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关系理论及实践却急需科学化、规范化,地方政府在公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沟通传播中存在障碍

沟通传播是公共关系的一个基本要素,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组织与公众之间进行传播和沟通的过程。由于传统的命令式、服从式行政方式根深蒂固,政府在与公众进行沟通时,仍然习惯性的采

取单向沟通方式与公众进行交流。其次,政府公共关系传播透明度不高,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来源于政府的透明和高效。最后,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由于不具有公共关系的基本知识和应有的传播技巧,缺乏交流沟通、调解关系、化解矛盾的能力。

(2)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上存在缺陷

首先,缺乏对政府公共关系的正确认识,政府机构设置中没有相对独立的公共关系部门。其次,政府官员公共关系意识淡薄。虽然在现行体制中,有不少机构承担着政府公关的职能,但至今在机构设置中仍然没有一个独立的公关机构。最后,由于各个部门定位不同,归口管理不同,职能交叉,职责不明等问题,使得政府开展的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没有系统的规划,呈现出零散盲目的特点。

(3)政府公关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现状并不理想,从知识结构看,我国现有的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真正具备政府公共关系方面系统知识的为数不多,多数都是以某些管理科学知识为政府公共关系的知识框架,在从事政府公共关系的活动中,往往局限于搞单纯的说教,不能深入具体化,知识结构显得有些陈旧老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