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河北唐山曹妃甸教师招聘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河北省唐山曹妃甸教师招聘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化学》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答案】C。解析:A.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等“低碳”出行方式,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正确;B.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可改善环境质量,故B正确;C.用廉价煤炭,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可导致C、S等氧化物的排放,导致环境污染,故C错误;D.对燃煤进行脱硫,可减少酸雨,故D正确;故选C。

2.【答案】A。解析:A.乙醇分子含一个羟基官能团,碳碳原子中间形成单键,分子的结构式:

,故A正确;B.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

错误;C.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形成的化学键是:氧原子和氢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氧原子和氧原子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错误;D.乙烯分

子式C2H4,最简式CH2,故D错误;故选A。

3.【答案】C。解析:A.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N A个二氧化碳分子即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大于22.4L,故B错误;C.1.06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而碳酸钠中含2个钠离子,故0.01mol 碳酸钠中含0.02N A个钠离子,故C正确;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个数无法计算,故D 错误;故选C。

4.【答案】D。解析: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故A错误;B.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Cu2+=Cu(OH)2↓+H2↑+2Na+,故B错误;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的离子反应为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故C错误;D.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4H2O+2NO↑,遵循电子、电荷守恒,故D 正确;故选D。

5.【答案】D。解析:A.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5价,所以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B.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降为+2价,所以若1mol NF3被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 A,故B错误;C.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5价,若生成0.4mol HNO3,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4mol×(5-3)=0.8mol,故C错误;D.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5价,所以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正确;故选D。

6.【答案】C。解析:A.可以把H写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证明H有一定的金属性,故A正确;

B.H与Na、K等碱金属元素同属于第IA族,证明H可能与Na、K等碱金属元素类似具有金属性,故B正确;

C.金属无阴离子,H存在H-离子不能证明H具有金属性,故C错误;

D.金属与非金属反应,金属显正价,H与非金属反应,产物中H通常显正价,说明H可能具有金属性,故D正确;故选C。

7.【答案】B。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Na+、Cl-、CO32-,不含SO42-,不能确定是否含

K+,A.该混合物可能是K2CO3和NaCl,因不能确定是否含K+,故A不选;B.由分析出的离子可知该混合物可能是Na2CO3和KCl,故B选;C.不含SO42-,则不可能含Na2SO4,故C不选;D.不能确定是否含K+,可能为Na2CO3和NaCl,故D不选;故选B。

8.【答案】C。解析:A.钠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能够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两个反应中钠元素化合价均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滴加水由氢氧化钠与氢气生成,氯气可以与钠反应、与水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与氢气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氧元素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有氧参加,但是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D.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水中氢被还原,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氢被氧化,故D不选;故选C。

9.【答案】D。解析:A.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程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即使二氧化硫与三价铁离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退去,因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酸性高锰酸钾,即使二氧化硫与三价铁离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使其溶液褪色,所以不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亚铁离子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生成Fe3[Fe(CN)6]2↓(蓝色沉淀),则可证明溶液中存在二价铁离子,说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D。

10.【答案】A。解析:A.HCl和CO2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可形成喷泉,故A正确;B.CO不溶于水,且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则不能形成喷泉,故B错误;C.氧气不溶于水,且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则不能形成喷泉,故C错误;D.NO不溶于水,且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不能形成喷泉,故D错误;故选A。

11.【答案】D。解析:Q、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由X、Y、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X为Na元素、Y为Al元素、Q为碳元素元素.W、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者处于同族,Z 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令W的核电荷数为a,则Z的核电荷数为2a,故a+8=2a,解得a=8,故W 为O元素、Z为S元素。A.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O>S,即W>Z,故A正确;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Na>Al>S,即X>Y>Z,故B正确;

C.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故碱性:X>Y,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稳定性H2O>CH4,故D错误;故选D。

12.【答案】C。解析:△H=360kJ/mol×4+436kJ/mol×2-176kJ/mol×2-431kJ/mol×4=+236kJ/mol。故选C。

13.【答案】D。解析: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各组分的浓度变大,浓度越大反应速率发越快,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故选D。

14.【答案】A。解析: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则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1mol N2和3mol H2的总能量高于2mol NH3的总能量,故B错误;C.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则达到反应最大限度时生成氨气小于2mol,故C错误;D.平衡时百分含量不变,不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