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 相处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相处之道(复习资料)
第一节亲子之爱
1、什么是家?它有什么作用?
答:(1)家不是仅仅由房屋、家具等构成的物理空间,主要是指彼此关怀的亲人以及温馨幸福的亲情。
(2)作用:①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不仅为我们提供物质保障、安全保障、教育保障,更重要的是,家是我们情感的寄托,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②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感受着家庭带来的温暖和幸福,在家的呵护中健康成长。
家蕴含着甜蜜、温馨、幸福,充满了爱的味道。
2、我们为什么要悦纳自己家庭?(或: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家庭?)
答:因为:①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不仅为我们提供物质保障、安全保障、教育保障,更重要的是,家是我们情感的寄托,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②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感受着家庭带来的温暖和幸福,在家的呵护中健康成长。
家蕴含着甜蜜、温馨、幸福,充满了爱的味道。
③家是我们生来就有的,我们不能选择,无论我们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我们都要热爱自己的家。
3、怎样正确认识家庭矛盾(隔阂)?
答:家虽然充满着甜蜜和温馨,但有时也免不了遭遇痛苦和烦恼,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家庭中的一些矛盾也常常与我们有关,特别是进入中学以后,随着我们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亲子之间难免产生沟通障碍,出现隔阂,这是家庭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
4、亲子之间矛盾有什么危害?
答:亲子之间矛盾或隔阂的出现,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也会使父母忧心忡忡,影响家庭的团结和睦。
5、亲子之间矛盾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或:为什么会出现亲子矛盾的?)我们应该怎样正
确对待家庭矛盾?
答:(1)亲子之间出现摩擦或矛盾,有多方面的原因:年龄的差距,成长环境的不同,人生阅历的差别,思想观念上的“代沟”,等。
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来消除的。
(2)我们都应该正视亲子矛盾,学会与父母相处、沟通,积极化解亲子矛盾,以自己的行动促进家庭和谐,创造幸福美满的家庭。
6、怎样实现亲子和谐?
答:(1)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
(2)我们要学会向父母表达。
(3)学会必要的让步和道歉。
7、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母?
答:(1)理解父母的期望。
(2)理解父母的关爱。
(3)理解父母承受的压力。
8、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办?
答: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一方面要理解父母的苦心,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因此,要善于用恰当的语言向父母表达,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实现与父母的良好沟通。
9、我们应该怎样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见解?
答:﹙1﹚注意场合。
﹙2﹚讲究方式。
﹙3﹚掌握分寸。
﹙4﹚就事论事。
10、怎样向父母让步?
答:﹙1﹚在非原则问题上,可以适当让步,有利于矛盾的消除和问题的解决,增进家庭和睦;﹙2﹚在琐事上不要固执己见,学会接受、欣赏、肯定父母的观点;﹙3﹚在激烈争吵时,即便是父母的不是,也可以“得理也让人”,暂时平息争吵,待双方冷静下来再慢慢谈。
11、经营一个理想的家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要投注精神和热情,经营家庭的活动,创造新的气氛。
﹙2﹚找时间在一起工作、
游戏、吃饭和闲聊。
﹙3﹚经常保持欣赏的态度看家人,会激励更多自爱和自治,如果一味说教,反而造成诸多隔阂和疏离。
﹙4﹚家庭沟通在于肯花时间闲聊,其间能发现家人需要你支持、安慰和分享的心事。
﹙5﹚家庭要有良好的精神寄托,促进爱心、责任和对生命的真爱。
﹙6﹚家庭有了任何危机,都要彼此携手,共渡难关,而不是推诿和指责。
12、什么是家庭美德?它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答:﹙1﹚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2﹚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13、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答:﹙1﹚孝敬父母是全人类共同崇尚的美德,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在当代社会,每个人都应具备这样的道德品质,遵守相应的法律规定﹙孝敬父母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3﹚对父母的孝敬是每个子女都应该做到的,也是能够做到的,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14、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答:﹙1﹚体贴父母的辛劳。
﹙2﹚关心父母的健康。
﹙3﹚了解父母的心意。
﹙4﹚听取父母的教诲。
﹙5﹚分担父母的忧虑。
﹙6﹚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第二节师生之情
1、老师﹙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答:﹙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2﹚老师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教师的工作虽然琐碎、繁忙,但对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怎样实现师生和谐?
答:﹙1﹚尊重老师。
﹙2﹚理解老师。
﹙3﹚用正确的心态面对老师的批评。
﹙4﹚学会与老师坦诚交流。
3、为什么要尊重老师?怎样尊重老师?
答:﹙1﹚尊重老师的原因:①尊重他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交往准则。
②尊重老师,是师生交往的起点,是作为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
﹙2﹚尊重老师应该做到:①尊重老师的人格。
②尊重、理解老师的劳动。
4、为什么师生之间会产生矛盾﹙隔阂﹚?
答:﹙1﹚由于师生角色的差异、地位的不同、看问题的立场和视角的分歧等,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有时也会产生一些隔阂。
﹙2﹚每个人在学校生活中难免受到老师的批评。
﹙3﹚在学校里,学生和老师朝夕相处,有时会产生一些误会,出现一些分歧。
5、师生之间产生的矛盾﹙隔阂﹚有什么影响?
答:﹙1﹚由于师生角色的差异、地位的不同、看问题的立场和视角的分歧等,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有时也会产生一些隔阂。
这些隔阂的存在会妨碍师生之间的交往。
﹙2﹚学生和老师在朝夕相处中产生的一些误会、出现一些分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留下“隐患”。
6、怎样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
答:﹙1﹚我们应虚心接受批评。
﹙2﹚我们应认真地进行反思。
﹙3﹚我们要制定整改方案。
7、当我们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办?
答:当我们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冷静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交流,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不能采取消极的态度与老师对抗。
8、怎样向老师提意见?
答:﹙1﹚把握时机。
﹙2﹚语气平和。
﹙3﹚坦诚相待。
﹙4﹚注意方式。
9、怎样关爱老师?
答:对于老师来说,学生在自己的培育下不断进步,是最大的心愿。
因此,我们应该关心老师,做到:﹙1﹚我们应给予老师关切的问候。
﹙2﹚我们应给予老师真诚的关心。
第三节朋友之谊
1、为什么生活需要友谊?
答:﹙1﹚进入中学,友谊成为我们特别渴求的一种心理需要,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2﹚真诚的友谊可以帮助我们排除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分享幸福与欢乐,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共渡难关、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我们彼此之间的友谊也同时得到了升华。
2、怎样寻找好朋友?
答:﹙1﹚善交益友。
﹙2﹚乐交需要你的朋友。
3、与益友交往有什么作用﹙好处﹚?
答:与益友交往,不仅能坦诚相待,彼此宽容,又能凭借其独特的见识及时指出自己品行、认识上的缺点、不足,对自己的学习、发展提出诚恳的劝告,帮助自己上进。
4、影响我们择友的两种心理效应是什么?
答:﹙1﹚光环效应。
﹙2﹚投射效应。
5、怎样才能使友谊长存?
答:﹙1﹚尊重维系友谊。
﹙2﹚交流创造友谊。
﹙3﹚用关爱传递友谊。
﹙4﹚以宽容维护友谊。
﹙5﹚要善于赞扬和鼓励。
6、怎样尊重朋友?
答:﹙1﹚要懂得维护对方的自尊心,不说伤害朋友自尊心的话,不做伤害朋友的事。
﹙2﹚需要彼此之间平等相待,适度把握交往原则,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
7、怎样向朋友表达自己的宽容?
答:﹙1﹚能对朋友不同的意见持宽容态度。
﹙2﹚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理解别人。
﹙3﹚能容纳朋友的长处和短处,不因朋友成功而心生妒忌,也不因朋友的缺点而歧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