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 课件 楚辞与屈原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屈原与楚辞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屈原与楚辞PPT课件

2021/4/8
5
屈原的作品
• 今人比较一致的看法大体是:《离骚》、《天 问》、《九章》是屈原自作,《九歌》是屈原根 据楚国民间祭神歌曲加工润色而成。《招魂》一 篇,《史记》明确说它是屈原的作品。现代的楚 辞研究者多认为《远游》、《卜居》、《渔父》 三篇非屈原所作。
• 可以确定为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 《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 共23篇。
2021/4/8
6
“楚辞”名称源流
•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这个名称西汉时始出现, “楚辞”一名,最 早见于武帝时《史记·酷吏列传》:“(朱)买臣 以‘楚辞’与(严)助俱幸侍中,为太中大夫, 用事。”专指先秦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 成帝时,刘向编集屈、宋等人的作品,又把西汉 贾谊等人的骚体辞章收纳,命名“《楚辞》”。至 东汉王逸加入自己的一篇作品,并为全书作注, 名为《楚辞章句》,流传至今。
• 《招魂》的艺术特色
• 《招魂》可能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有较高 的艺术成就,其主要特色有二:

一、结构精密。例如写“巫阳下招”,这样结构
精严,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铺叙渲染的表现方式,对
后来的汉赋的影响甚巨。
• 二、长于铺排描摹。例如它写四方的可怖,罗列 众多可怕的事物,还描绘出它们可怕的形象。想象夸 张,新奇怪异,描摹事物,穷形尽相。
2021/4/8
11
• 2.创作时间 : • 可能作于屈原流放江南之时,顷襄王初年。 • 3.精神价值: • 屈原峻洁的人格;美政思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追
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嫉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 《离骚》的思想内容。 • 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 屈原洞察诸侯争霸的形势,提出了他的“美政”理

屈原与楚辞教学课件

屈原与楚辞教学课件

(2)、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继《诗经》之后,《离骚》中大量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比喻象征手 法,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如以求女象征追求“美政”,以“美人”比喻 君王,把君臣关系比作夫妻关系,以众女妒美喻群小嫉贤,(众 女嫉余之娥眉兮),以规矩,绳墨喻国家法度,以香兰恶草比喻 真善美和假恶丑两种不同的品质,构成一种象征,使人透过兰草 的气息联想到政治斗争的内容和人物的性格品质,加深对作品思 想内容的理解,同时使作品绚烂多彩,产生出一种寄托幽远,耐 人寻味的意境,这一手法开创了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香草美人寄 情言志的传统。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论《离骚》说:“逸 响伟辞,卓绝一世。…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 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其影响后来之文章, 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这段话对《离骚》思想艺术的
卓越成就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高度评价是很准确的。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一、《九歌》:巫祭文化
1、《九歌》的篇目(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河 伯、山鬼、大司命、少司命、东君、国殇、礼魂)
第三,诗中多处流露出屡受挫折产生的悲愤情绪和决死之辞,如“虽九死其犹来悔”,“伏清白的死直今”、“宁溘死以流亡兮”、“吾将从彭威之所居”
种种情形写和被,逐又江南有后,战痛感马政坏伤国残危而、自己擂难近击君侧战的心鼓情的是相侧合的面。 烘托;既有尸横原野、身首分离的
2、楚辞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2、天香问草》逼美中人提真:出象的的征一和现百意七实境十多主个问义题写,对照当时,一些又关于有自然敌现军象的若臆说云提出、了怀天疑,怼表神现了怒不肯的迷信浪盲目漫从的主态义度;夸张,尽管 李第白五一 节生描楚傲辞岸写的,流与不变向与抒权屈贵情原折的腰前地,位却后深各深敬有佩屈侧原之重为人,,他但在浓《江烈上吟的》中爱说:国“屈主平词义赋悬激日月情,楚始王终台榭充空山溢丘。于字里行间。

屈原和楚辞

屈原和楚辞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六、屈原作品的思想性 (一)尖锐地批判了黑暗现实,热 情地讴歌了“美政”思想 (二)反复表达了同保守腐朽势 力斗争的决心 (三)表露了崇高炽热的爱国激情
(四).《天问》 天问》 全诗370句 全诗370句。 天问》是一首内容与写法都非常奇特的长诗。 天问” 问天” 《天问》是一首内容与写法都非常奇特的长诗。“天问”。即“问天”,指整个自 然界和人类社会。诗里一口气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涉及宇宙来源,上古历史, 然界和人类社会。诗里一口气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涉及宇宙来源,上古历史, 人生哲理,纵横开阖,气势磅礴, 人生哲理,纵横开阖,气势磅礴,体现了诗人思想的的博大和求真务实的学者气概
3.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1).诗人成功的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 (1).诗人成功的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 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 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并加以 丰富奇特的想象,编织幻想的境界, 丰富奇特的想象,编织幻想的境界, 为祖国、为理想不断的追求。 为祖国、为理想不断的追求。 (2).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2).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3).形成了错落参差 (3).形成了错落参差,灵活变化的 形成了错落参差, 新格式。 新格式。
四.屈原的“美政”: 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使楚国 国富民强,统一中国。 五.主要作品: 《离骚》、《九歌》、《天 离骚》 九歌》 问》、《九章》《远游》、 九章》《远游》 《卜居》、《渔父》、《拓之 卜居》 渔父》 鬼》等。
离骚》 (一).《离骚》 全诗373句 2490字 全诗373句,2490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长的 抒情诗。 抒情诗。 1.“《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 离骚》 犹离忧也。 史记 贾生列传》 贾生列传》) 2.《离骚》内容简析。 离骚》内容简析。 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 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基本内容是写诗人 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后,面对个人和国家厄运, 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后,面对个人和国家厄运, 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屈原与《楚辞》PPT

中国古代文学:屈原与《楚辞》PPT
• 西汉末年,刘向把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贾谊、 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等所作楚辞体以及自己 的?九叹?,辑成一书,取名?楚辞?。东汉王逸作? 楚辞章句?,并收入自己所作?九思?。 这是今本? 楚辞?的根本篇目。
• ?楚辞?目录: • 离骚经第一 • 九歌第二 • 天问第三 • 九章第四 • 远游第五 • 卜居第六 • 渔夫第七 • 九辩第八〔宋玉〕
人是淫邪小人。
• 决定楚国命运的楚王:昏庸糊涂。 • 他一度信任和重用诗人,最终却受了“党
人〞的蒙骗:
•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 〞
• “初既与余成言兮,懊悔遁而有他〞。 • ——导致诗人的失败和楚国的衰危。 • ——对此,诗人“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
灵修之数化。〞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我不想再上前者以遭受祸殃,我要退回故乡修理我 的旧衣。
(10)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我要把碧绿的荷叶裁成上衫,把洁白的荷花缀成下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没人知道我也就罢了,只要我的内心是真正地芬芳。
(11)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高而又高,要把项下的环佩增 得长而又长。
巫师戏龙图
B、经济条件较北方优越。
C、未形成北方严密的宗法 政治制度,个人受集体的 压抑较少,个体意识较强。
——一直到汉代,楚人多有 桀骜不驯的性格。
曾侯乙尊盘
D、艺术高度开展。
• 音乐:编钟,5个8度音,世界音乐奇迹。 • 艺术品——艳丽华美,奇幻飞动的表现形式。 • 注重审美愉悦性和剧烈动乱的情感。
• 峻洁人格、美政理想、爱 国情感和疾恶如仇的批判 精神、九死不悔的追求精 神在诗中水乳交融。

屈原与楚辞最全PPT

屈原与楚辞最全PPT
❖ A、《诗经句式加以重
叠而成,《诗经》的比兴手法也为楚辞所继承并发展。) ❖ 皮锡瑞:“《三百篇》后得风、雅之旨者,惟屈子楚辞”
(《经学通论》) ❖ B、在形式方面,楚辞也接受了战国时代纵横家铺叙辞采的
游说之风的浸染。 ❖ 无论从闳阔的篇章、汪洋恣肆的气势、自由灵活的句式,还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 楚以“蛮夷”自称,中原人也称之为“南蛮”、 “荆蛮”。楚文化除与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不 可分割的联系外,其变异性极为突出,无论在地理、 物产、风俗、民情、服饰、制度、语言、音乐等方 面,都呈现出强烈的地域色彩。
❖ 楚地风俗,民神不分,特别在宗教方面,“信巫鬼, 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
2、屈原的思想(主要是其政治思想)
❖ 屈原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其“美政”理想。具 体表现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离骚》)。
❖ 屈原美政理想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 如: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长太 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楚辞”的含义
2、“楚辞”产生的文化渊源
❖ (1)从楚辞的内容及艺术形式特色来看,它 与楚地的原始神话和信鬼祀神而崇奉巫风的 习俗(宗教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 (2)楚辞的产生与楚地的乐曲和民歌也有着 密切关系。
❖ 《论语·微子》所记《楚狂接舆歌》: ❖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
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顷襄王即位,以弟弟子兰为令尹, 对秦完全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将屈 原赶出朝廷,屈原开始了长期的江南 流放生活。
顷襄王二十一年春,秦将白起率 领大军攻破郢都。
《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 仲春而东迁。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 夏以流亡。”

屈原及楚辞简介课件

屈原及楚辞简介课件
2. 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 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 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 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 强的节奏感。
。“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 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 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 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 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 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 为“感叹字确乎是歌的核心与原动力”, 假如将“兮”字省去,将是一大损失,因 为“损失了的正是歌的意味儿”。
❖一图,李白(莫使金樽空对月 )
❖二图,屈原(一席白衣,面江 而立)
❖三图,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 人)
❖四图,杜甫(被玩坏的诗人)
#
杜 甫 很 忙
#
左徒
❖ 据《史记·屈原列传》载:“屈原者,…… 为怀王左徒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侯。”
❖ 大多数认为左徒官位在楚国是较高的,是楚国内政外 交的一个主要负责人,而且对屈原任左徒所担负的具 体任务也没有太大的争议。


施 行


屈 原 的 代 表 作
《离骚》
《问》
《九歌》
《远游》
《卜居》
《渔父》
屈原的历史地位
屈原是中国文学 史上第一位伟大 的爱国诗人。屈 原的出现,标志 着中国诗歌进入 了一个由集体歌 唱到个人独创的 新时代。
“楚辞”
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 样式,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 歌谣。它受着《诗经》的某些影 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 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到 战国中期,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 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才 形成一代文学样式。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先秦文学史-屈原与楚辞PPT

先秦文学史-屈原与楚辞PPT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屈原除了在郢都任职外,有两次飘零在外的 经历。 第 一次是汉北,这是在屈原遭到楚怀王疏远 之时,自己离开了郢都。 《九章· 抽思》云:“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次是在江南,历经长江、洞庭湖、湘水 等处,这是屈原遭顷襄王放逐之地。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积聚了深厚的悲 痛和思念之情,并通过诗歌表达出来。屈原 的大部分诗篇都是与漂泊生涯相关的。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这样,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屈原的作品共计 23篇,分别是《九歌》(11篇)、《九章》 (9篇)、 《离骚》、 《天问》、 《招魂》。 正是这23篇奠定了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 位。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二) 屈原作品解题 《九歌》
1.《九歌》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 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 从现存的《九歌》看来,它的民间文化色彩十分浓 郁,而屈原的个人身世、思想痕迹倒并不重,《九 歌》主要是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和中原的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楚国 贵族的政治理想、历史观念和价值取向,如 晋楚邲之战时,楚庄王就认为用兵的目的不 在于炫耀武功,而在于“禁暴”、“安民”, 在中原儒家思想如出一辙。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二)楚国巫文化对审美风气的 影响
《汉书· 地理志下》将楚国的文化概括为 “信巫鬼,重淫祀”。 巫风的蔓延,自朝廷到民间,无处不在。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上官大夫靳(jin4)尚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 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 于是“怒而疏屈平”。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褚斌杰《楚辞要论》认为“上官大夫” 应顿开读,“上官”、“靳尚”为两个 人。 姜亮夫《屈原赋校注》亦说:“明是两 人”。 此争议至今未成定论。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章屈原与楚辞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章屈原与楚辞PPT课件

.
16
4、《离骚》思想内容 :
(一)表达诗人的“美政”理想和对黑暗政治、奸佞小人 的抨击。“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固 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 容以为度。”
(二)表达诗人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爱国感情和忠君思想 。 “岂余心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三)表现诗人坚持正义、理想和节操,反对奸邪,宁死 不屈的斗争精神。 “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 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 心之可惩!”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
.
22
(5)释“离骚”为楚曲“劳商”,意与“牢骚”同。
.
12
2、《离骚》的写作年代:
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 研究者的观点也不尽相同, 司马迁认为作于怀王“怒而 疏屈平”之后,此时屈原虽 遭谗被疏,尚未离开朝廷, 与作品的内容相符。
.
13
3、《离骚》的“忠怨”之情与爱国精神:
全诗在结构上可分两大部分: 开篇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部分, 主要写现实中的抒情主人公与周围 环境的冲突,后部分以虚幻的神话 世界来表现主人公对理想的追求与 内心的矛盾。
的现象,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全
诗发问的大致次序是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
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
.
19
二、屈原的短篇抒情诗:《九章》
《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 情诗的总称,包括《惜诵》、 《涉江》、《哀郢》、《抽 思》、《怀沙》、《思美人》、 《惜往日》、《橘颂》、《悲 回风》等9篇作品。“九章” 之名大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屈原作品时所加上的。
.
8
(1)前期:屈原因“博闻强志,明于 治乱,娴于辞令”而受到楚怀王的信任 与重用,“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 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在他 任职期间,楚国在内政外交方面都取得 成就。在内政方面,屈原可能继续推行 悼王时期吴起的变法改革,主张“举贤 授能”,外交上联齐以抗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辞形制特色: 楚辞形制特色: 1、“兮”字的运用。除《天问》、《卜居》 、 字的运用。 天问》 卜居》 远游》 楚辞作品均用“ 《远游》外,楚辞作品均用“兮”字。 2、特殊的句式。楚辞句式有六言与五言两种 、特殊的句式。 不计语气词“ ),节奏分别为 节奏分别为“ (不计语气词“兮”),节奏分别为“三 三二” 前者主要见于《离骚》 三”和“三二”。前者主要见于《离骚》 《九章》,后者主要见于《九歌》。句法 九章》 后者主要见于《九歌》 参差、韵散结合。 参差、韵散结合。
楚辞: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 楚辞: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 语言、名物创作的诗赋。 语言、名物创作的诗赋。
楚地范围:长江、汉水流域, 楚地范围:长江、汉水流域,相当于 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一带。 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一带。 楚文化的特殊性:楚地在地理、物产、 楚文化的特殊性:楚地在地理、物产、 风俗、民情、制度、语言、 风俗、民情、制度、语言、音乐诸方 面都与中原不同。 面都与中原不同。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论《离骚》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论《离骚 》 说:“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较之于 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 《 诗 》 , 则其言甚长 , 其思甚幻 , 其文甚丽 , 其旨甚明, 其影响后来之文章, 其旨甚明 , ……其影响后来之文章 , 乃甚或 其影响后来之文章 在三百篇以上。 在三百篇以上。”
《湘夫人》、《山鬼》细腻的情感描写 湘夫人》 山鬼》
(1)表达思念之情 表达思念之情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 人》) 思公子兮徒离忧。 《山鬼》 思公子兮徒离忧。(《山鬼》) (2)对恋人的等待 对恋人的等待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湘夫人》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湘夫人》)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山鬼》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山鬼》)
屈原
屈 原 ( 约 前 339 - 前 278 名平,字灵均。 年 ),名平 ,字灵均。 战国时楚国丹阳人( 战国时楚国丹阳人(今 湖北秭归) 湖北秭归),为楚王室 支裔。 支裔。
屈原贾生列传》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 甚任之。 甚任之。”
1、多山川河泽,物产丰富。《文心雕龙·物 、多山川河泽,物产丰富。 文心雕龙 物 色篇》 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 色篇》:“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 略语则阕,详说则繁。 略语则阕,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监 之情者, 《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 乎?” 2、巫风盛行: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 、巫风盛行: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 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王逸《楚辞章句》 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王逸《楚辞章句》 楚辞特点: 、想象力丰富, 、语言华美, 楚辞特点:1、想象力丰富,2、语言华美, 3、更具浪漫色彩 、
离骚
解题 1、遭遇忧愁。司马迁:“离骚者,犹离忧 、遭遇忧愁。司马迁: 离骚者, 班固: 犹遭也; 忧也。 也”,班固:“离,犹遭也;骚,忧也。” 离:罹 2、离别的忧愁。王逸《楚辞章句》:“离, 、离别的忧愁。王逸《楚辞章句》 别也; 愁也。 别也;骚,愁也。” 离:离别 楚辞中多解作“ 前种说法更可信。 楚辞中多解作“罹”,前种说法更可信。
九歌
概说: 概说:共11篇,闻一多认为,首尾两章《东 篇 闻一多认为,首尾两章《 皇太一》 礼魂》分别为迎神、送神曲, 皇太一》、《礼魂》分别为迎神、送神曲, 中间九章为娱神曲,故称九歌。 中间九章为娱神曲,故称九歌。 创作特征:流传于楚地的祭歌, 创作特征:流传于楚地的祭歌,祭祀神祗所 。(文学史 文学史P116-117) 用。(文学史 )
离骚艺术成就
1、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 2、体式:杂言的开拓,增大了诗歌的表现内 、体式:杂言的开拓, 容 3、意象的开拓 、 落英、坠露、秋兰、木兰、宿莽、江离、 落英、坠露、秋兰、木兰、宿莽、江离、 辟芷 4、语言的创新 、
4、语言的创新 语言的创新 双声叠韵词: 双声叠韵词: 灵均、驰骋、纯粹、贪婪、陆离、逍遥、偃蹇、 灵均、驰骋、纯粹、贪婪、陆离、逍遥、偃蹇、 翱翔、犹豫、 翱翔、犹豫、骄傲 重言: 重言: 謇謇、冉冉、忽忽、菲菲、申申、 謇謇、冉冉、忽忽、菲菲、申申、总总 对偶: 对偶: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前望舒使先驱兮,後飞廉使奔属。 前望舒使先驱兮,後飞廉使奔属。
屈 子 行 吟 图
屈原的思想
1、忠君爱国。主张修明法度,选 、忠君爱国。主张修明法度, 贤任能,联齐抗秦,振兴楚国。 贤任能,联齐抗秦,振兴楚国。 2、自我期许。出身高贵、品行高 、自我期许。出身高贵、 以香草自比, 洁,以香草自比,不与世俗同流 合污。 合污。
屈原的作品
据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据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共25篇: 篇 《离骚》 、《天问》、 《远游》、《卜居》、《渔父》 离骚》 天问》 远游》 卜居》 渔父》 九歌》 《九歌》 (11篇: 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篇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 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九章》(9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 九章》 篇 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 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 惜往日、桔颂、悲回风)
《楚辞》独特的文学特征 楚辞》 1、想象力——楚辞最大特征 、想象力 楚辞最大特征
《离骚》中,什么灵氛,什么巫咸,什 离骚》 什么灵氛,什么巫咸, 么丰隆,望舒,蹇脩,飞廉,雷师, 么丰隆,望舒,蹇脩,飞廉,雷师,这 些鬼神,都拉来对面谈话,或指派差事。 些鬼神,都拉来对面谈话,或指派差事。 什么宓妃,什么有娀佚女, 什么宓妃,什么有娀佚女,什么有虞二 都和他商量爱情。凤皇, 姚,都和他商量爱情。凤皇,鸩,鸠, 鶗鴂,都听他使唤,或者和他答话。 鶗鴂,都听他使唤,或者和他答话。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 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 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赤壁赋》 苏轼《赤壁赋》
楚辞注本
《楚辞补注》:宋洪兴祖补注,先录王逸注(《楚 楚辞补注》 宋洪兴祖补注,先录王逸注( 辞章句》),又采取晋郭璞一派方法 又采取晋郭璞一派方法, 辞章句》),又采取晋郭璞一派方法,增加了许多 新奇的材料。 新奇的材料。 山带阁注楚辞》 清蒋骥注,中华书局版。 《山带阁注楚辞》:清蒋骥注,中华书局版。 楚辞校注》 闻一多校注,古籍出版社。 《楚辞校注》:闻一多校注,古籍出版社。综合前 人研究成果,有独到见解。 人研究成果,有独到见解。 楚辞注疏长编》 游国恩主编,中华书局。 《楚辞注疏长编》:游国恩主编,中华书局。这套 书共分《离骚纂义》 天问》 九歌》 书共分《离骚纂义》、《天问》、《九歌》、《九 招魂》五编。 章》、《招魂》五编。 楚辞选》 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楚辞 入门之善本。 入门之善本。
(3)失恋后复杂痛苦的心情 失恋后复杂痛苦的心情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 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湘夫人》 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湘夫人》) 君思我兮然疑作。 《山鬼》 君思我兮然疑作。(《山鬼》) (4)失恋后的自我安慰 失恋后的自我安慰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湘夫 人》)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鬼》) 《山鬼》
集评
《九歌》纯是性灵语。 九歌》纯是性灵语。 叙物以言情谓之赋,余谓《楚辞 九歌 九歌》 叙物以言情谓之赋,余谓《楚辞·九歌》最得 此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此诀。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正是写出‘目眇眇兮愁予’ 正是写出‘目眇眇兮愁予’来;‘荒忽兮远 观流水兮潺湲’ 正是写出‘ 望,观流水兮潺湲’,正是写出‘思公子兮 未敢言’来,俱有‘目击道存,不可容声’ 未敢言’ 俱有‘目击道存,不可容声’ 之意。 之意。” —— 刘熙载《艺概》 刘熙载《艺概》
香草美人手法
以美人喻君王: 以美人喻君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以美人自喻: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以美人自喻: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 善淫。 善淫。 自喻时,多以弃妇自况, (自喻时,多以弃妇自况,把君臣关系比作夫 妻关系。) 妻关系。)
香草: 香草· 黄伯思《翼骚序》谓:“屈、宋诸骚, 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 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 可谓之楚辞。 可谓之楚辞。若‘些’、‘只’、 ‘谇’(suì )、‘蹇’(jiǎn)、‘纷’、‘侘 、 、 傺’(chà chì)者,楚语也。悲壮顿挫,或 者 楚语也。悲壮顿挫, 韵或否者,楚声也。 韵或否者,楚声也。沅、湘、江、澧、修 门、夏首者,楚地也。兰、茝(chǎi)、荃、 夏首者,楚地也。 、 蘅者,楚物也” 药、蕙、若、芷、蘅者,楚物也”。 校定楚辞序》 (《东观余论 · 校定楚辞序》)
九歌的特点: 九歌的特点:
神灵形象的人格化 优美的意境 缠绵哀怨的情感
《湘君》、《湘夫人》 湘君》 湘夫人》
二篇采用《蒹葭》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 二篇采用《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 企慕情境”手法, “企慕情境”手法,表达思念而又不可得的 企幕之情。 企幕之情。 《湘君》:祭湘君的诗歌,描写湘夫人因思 湘君》 祭湘君的诗歌, 念湘君不可得见而产生的怨慕神伤。 念湘君不可得见而产生的怨慕神伤。 《湘夫人》:湘君等待湘夫人不可得见而产 湘夫人》 生的怨慕之情。 生的怨慕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