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使用十大误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
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重整旗鼓”指“失 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此误 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4.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 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 辆摩托车。 (误将褒义词作贬义 词用)
1.贬词褒用的成语:始作俑者 煊赫一时 舞文弄墨 党同伐异 急功近利 虎视眈 眈 死心塌地 罄竹难书 移天易日 翻 云覆雨 一团和气 顶礼膜拜 长篇大论 衣冠楚楚 道貌岸然 彻头彻尾 推波助 澜 半斤八两 处心积虑 粉墨登场 沆 瀣一气 金科玉律 满城风雨 色厉内荏 为所欲为 无所不为 受宠若惊 数典 忘祖 亦步亦趋 以邻为壑 振振有辞 蛛丝马迹 洗心革面 买椟还珠 觊觎 之心 一唱一和 欲盖弥彰 弹冠相庆 趋之若骛 无独有偶 无所事事 兴师动众
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 高山仰止。(2005年浙江卷)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仰 止,指仰望、向往。成语的意思是指 高尚的道德使人仰望,而此题中将 “高山仰止”误解为“面对书山,停 止不前”,因而犯了“望文生义”的 错误。
容易望文生义的盲点成语集锦
第一组(17个) 抱残守缺 河东狮吼 惨淡经营 代人捉刀 耿耿于怀 万人空巷 一念之差
10.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杜绝正事
不干,见人就侃侃而谈的工作作风。 (“侃侃而谈”意思是说话有根有据, 从容不迫。用于褒义)
11.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恶极的犯
罪分子被执行枪决,群众拍手叫好, 认为他们死得其所。(“死得其所”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 不能用于犯罪分子) 12.胡荼任身居高位,不思进取, 反而贪污受贿,最终撤职罢官,落 得个功成身退的下场。(“功成身 退”指功业建成后引身而退,是褒 义词,不能用在贪官身上。)
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
不能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 见。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 之度外)”。 振聋发聩:比喻用文学语言唤醒糊 涂的人。不能理解为“声音很大 (震耳欲聋)”。
(二)色彩失当
成语从感情上色彩上可分为褒义、
中性、贬义三类,在使用过程中, 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 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成语的语体色彩如同词语一样,包
括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书面语体 有包括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科技 语体。如: 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 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 斤八两,各有千秋(在书面语体风 格的句中用口头语成语“半斤八 两”,语体色彩不妥)
5.老王一句话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
空谷足音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 声)”。 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不 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区别“不 负众望”。 形影相吊:形容孤单,既没有同伴, 也没有同情者。不能理解为“彼此关 系好,常相伴(形影不离)”。
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
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 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 工作者。(07年全国卷Ⅰ) 解析: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 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从感情 色彩看,该句是陈述事实的中性语 境,而“蠢蠢欲动”是一个贬义词, 明显错误。根据语境,应该使用 “跃跃欲试”。
坐拥百城
师出无名/师出有名 明日黄花 侧目而视 振聋发聩 分庭抗礼 计日程功 不可收拾 五风十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抱残守缺 :形容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师出有名/师出无名:出兵有/没有正当的理由。 河东狮吼 :妇人妒悍,大发雌威。 明日黄花:形容过时的事物。 惨淡经营:多形容苦心规划或苦心经营。褒义词。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 代人捉刀 :帮别人写文章。 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记。不能理解为 “对人怀恨在心”。 万人空巷: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坐拥百城 :比喻藏书极为丰富。“丈夫拥书百 卷,何假南面百城。”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7.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
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含糊、吞吞 吐吐) 8.在学习上也是这样,要善于动脑 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师心自用”意思是固执己见,自 以为是)
在成语运用中,褒词贬用的情况也是有
的。这一类型在高考题中还没有出现过, 要当作重点复习。 9.班里出现了不良现象要及时制止,等 到蔚然成风后再治理就困难多了。 10.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杜绝正事 不干,见人就侃侃而谈的工作作风。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 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 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
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而 该句在使用的过程中,只择取了成 语中“首”的意思,抛开了“受到 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使之 与语境中“要解决”之意相悖。
“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
2.褒词贬用的成语: 殚精竭虑 不刊之论 文不加点 叹为观 止 破釜沉舟 屡试不爽 光怪陆离 苦 心孤诣 口若悬河 细大不捐 惨淡经营 目无全牛 龙凤呈祥 彪炳史册 雨后春 笋 无微不至 毁家纾难 深思熟虑 虚怀若 谷 同心同德 大有作为 胸无城府
3.下列成语属褒义,不能贬用: 神机妙算 名不虚传 别出机杼 拭目以待 惨淡经营 苦心孤诣 重整旗鼓 洋洋大观 有头有脸 叹为观止 有口无心 4.下列成语属贬义,不能褒用: 满城风雨 形形色色 半斤八两 无所不为 明哲保身 忘乎所以 高谈阔论 始作俑者 巧言令色 好为人师 巧舌如簧 一团和气 衣冠楚楚 无独有偶 振振有词 咄咄逼人 别有用心 费尽心机 等量齐观 长此以往 评头品足
曾几何时 不忍卒读
感同身受
不足为训 差强人意
不以为然 目无全牛 雅俗共赏 求全责备
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不能理
解为“不知什么时候”。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 意(多含轻视之意)。不能理解为 “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 悲。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 手。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 性”。
下列句中的成语在感情色彩上都存在着一 定的错误,请指出来。 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 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 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 鹜。 3.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 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4.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 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
受恩惠一样。不能理解为“共鸣”。 雅俗共赏: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 欣赏,不能理解为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 低。 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 法则。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不 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差强人意:指勉强能使人满意。不能 理解为“太差劲”。
不刊之论 噤若寒蝉 对簿公堂 马革裹尸
文不加点 具体而微 目光如炬 久假不归
不刊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 的文章”。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不能理解为“写 文章不加标点”。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 声”。 具体而微: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不能理解为“事物具 体而细小”。
成语的十大误用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 有一定的典故来历,加之有些成语中 某个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 成了成语理解和使用上的困难,如果 不仔细辨析,不追根溯源,一瞥而过, 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曲解成语的错 误。
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
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 ,保证 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07年全国卷Ⅱ) 解析:“等量齐观”遇出自清代周中 孚《郑堂札记》“若李沧溟者,诸体少 完善,惟七绝差胜,只堪与谢四溟之 五律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 量;齐,同样。意思是对事物的态度 或看法应该是同等看待,一样衡量。 此处应该用“异彩纷呈”。
冒三丈,气冲霄汉。 6.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 生会主席,全班同学无不弹冠相庆。 7.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 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8.在学习上也是这样,要善于动脑筋, 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5.老王一句话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
冒三丈,气冲霄汉。(“气冲霄汉” 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用于此 既感情色彩不当,又不分轻重) 6.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 生会主席,全班同学无不弹冠相庆。 (“弹冠相庆”原意指弹掉帽子上的灰 尘,互相庆贺。现用于贬义,指坏人 得势而庆贺)
积累: 当务之急 妄自菲薄 生灵涂炭 难言之隐 潜移默化 不虞之誉 相形见绌 漫山遍野 记忆犹新
忍俊不禁 自惭形秽 贻笑大方 情同手足 一览无余 哀鸿遍野 通宵达旦 孑然一身
口若悬河 三令五申 遍体鳞伤 蔚然成风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不能理解
为“告上法庭”。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不能理解 为“目光炯炯有神”。 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 气概。不能理解为“因生活贫困,人 死后下葬后很可怜”。 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不 能理解为“长期休假在外不回家”。
登堂入室 不孚众望 形影相吊 望其项背 置若罔闻 振聋发聩
下列句中的成语在感情色彩上都存在着一 定的错误,请指出来。 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 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 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2.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 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 鹜。(“趋之若鹜”是指“许多人追逐坏 东西”,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
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 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 觉排队。(07年全国卷Ⅱ) 解析:后人合成为“凤毛麟角”,是 指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 而稀少的人或物。这里用“凤毛麟角” 来形容“不自觉者”,显然把感情色 彩搞错了。
1.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 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2005年北京春招 卷) 2.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战,巧舌如簧,精彩 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2005 年江苏卷)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 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选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 意思,是贬义词,句1误当褒义词用。 巧舌如簧:形容假话说得很动听,多用于言论, 含贬义,不能用来赞美选手们的辩论技巧,句2 误当褒义词用。
11.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恶极的犯
罪分子被执行枪决,群众拍手叫好, 认为他们死得其所。 12.胡荼任身居高位,不思进取, 反而贪污受贿,最终撤职罢官,落 得个功成身退的下场。
9.班里出现了不良现象要及时制止,
等到蔚然成风后再治理就困难多了。 (“蔚然成风”形容美好事物逐渐发 展、盛行,形成风气。用于褒义)
(三)词意重复
成语一般精练警策,使用得当,可
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 意成语和句子中语义的比较对照, 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意义与句子语 义的重复。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引外来词时,追 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 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 涂炭。 句中“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的意思, 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的“让人” 重复。句④中“生灵涂炭”的“生灵”是 “百姓”之意,与前面的“人民”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