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 心理急救(的理论)不认为(灾难事件的) 生还者有严重的心智健康发育和恢复的障 碍。
认知行为等均会受到影响。
6
情绪改变
• 麻木,否认,愤怒,悲伤 • 焦虑,害怕,易激惹 • 内疚,责难,噩梦,感到被遗弃,孤立 • 抑郁
7
(二)认知
• 记忆问题 • 定向问题 • 注意力不集中 • 思考与理解问题 • 不能不想灾难事件 • 计算、决策困难
8
(三)躯体症状
• 对于部分不善于表达情感、长期压抑情感 的人,可能不能及时觉察到自我的心理变 化,反而躯体不适成为创伤后的唯一症状。
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率快、血压高、丧失食欲 等。(个人尚未获得安全感) 4、分离症状:情绪麻木平淡或缺乏情绪反应;人格 解体/现实解体;针对性的遗忘等。(自我保护机 制)
12
(常见精神问题)
• ASD • PTSD • 焦虑 • 抑郁 • 物质依赖(如酒、药物等) • 自杀
13
急性应激反应(ASD)
• 时间:在强烈精神刺激之后几分钟至几小 时内就出现症状,一般持续1-2天,多数在 一周内消失,最长不超过一个月。
• 主要表现:情绪、行为、认知、躯体等。
14
既往研究
• ASD患病率:6-8% • 受灾程度重、但灾后得到救援和支持较好
的,发生率低;受灾相对较轻、支持较差 的,发生率高。 • 暴力事件目击者:33%
24
四、社会大众
• 间接通过媒体接受到灾难讯息的民众,感 到人生无常、丧失生活信心,出现与受灾 人员类似的悲伤恐惧情绪。
• 或者原本心理比较脆弱,患有抑郁症等疾 病的个人,则会出现病情加重。
注意:根据灾难心理卫生理论,每一位见证 灾难的人,心理上均会被灾难影响。
25
心理急救
• 什么是心理急救? • 心理急救的对象。 • 谁来实施心理急救? • 何时应使用心理急救? • 在何地使用心理急救? • 心理急救的优点。 • 心理急救的基本目标。 • 实施心理急救细节。
等方面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 的诊断标准; (3)当事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 应对或应对无效。
3
危机干预
• 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 到立刻缓解盒持久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 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 预防将来心理障碍的发生。
4
常见心wenku.baidu.com应激表现
5
(一)情绪
• 情绪能够最快反应出个体的心理状态 • 遭受创伤后,首先出问题的就是情绪。 • 在情绪异常的情况下,其他心理活动,如
• 儿童: 行为问题: 不服管教、顶撞逃学/胆小、过于温顺。
• 成人: 丧失信心,难以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11
(五)其他表现
1、对创伤的反复体验:反复不由自主回忆创伤事件, 或者经常梦到灾难事件。(闯入体验)
2、逃避反应:不敢接触与创伤有关的刺激或情境。 3、高度的警觉性:易被惊吓、入睡困难或容易惊醒。
18
严重心理创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和诊 断可以是变化的
• 急性应激反应 • 创伤后应激反应 • 几个月后又出现抑郁 • 多年后进食障碍或酒依赖或药物依赖
19
创伤后哪些人易出现心理问题?
20
一、幸存者
亲历了创伤后的幸存者往往有强烈罪恶感。 对于独自活下来感到自责内疚,甚至出现拒 食、自杀等行为。
9
常见躯体症状
• 心跳加快 • 血压升高 • 胃部不适、恶心、腹泻 • 出汗或寒战 • 肌肉抽搐、肌肉酸痛 • 头痛 • 耳朵发闷“听觉丧失” • 疲乏 • 月经周期紊乱 • 性欲改变 • 皮疹、过敏、烧灼感
10
(四)人格改变
• 若创伤未得到及时心理干预,心理问题可 能固定下来,逐渐对个体人格造成影响。
注:丧失亲人的幸存者,尤其是丧失孩子、 配偶的幸存者。
21
二、救援人员
• 救援过程中受伤:救援伙伴的伤亡,对整 体救援队伍是强烈的心理打击。
• 目睹灾难现场:由于亲眼目睹受灾现场的 惨状,救援人员会有恐惧、惊吓、悲伤的 反应。
• 救援任务的成效:由于条件有限,当救援 工作未达预期效果时,救援人员会感到强 烈失望或觉得个人没有价值。
15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 在创伤性事件后6个月内发病,也有的在1 年以内甚至数年内发病。
• 急性应激反应如果持续超过1个月,也成为 PTSD。持续时间在4周以上,多数长达数 月,少数长达数年甚至终生。
• 据统计,有半数病例在3个月内完全恢复, 多数在1年内恢复,少数持续多年不愈,或 者转变为持久的人格障碍。
26
(一)什么是心理急救?
• 心理急救是由经验引导的帮助小孩、青年、 成人和家庭克服灾难和恐怖主义(引起地 心理恐 慌)的标准手段。(换句话来说), 心理急救是设计用来减轻灾难事件所带来 的痛苦而增强短期和长 期功能性适应能力 的方法。
27
• 心理急救有以下四点原则和技巧: • 1、与相关科学研究结论一致性 • 2、在实地场合的实用性 • 3、根据年龄和发育设计的合理性 • 4、按照文化背景诠释的灵活性
16
PTSD
• 终身患病率约为8% • 女性:10%,男性:5% • 儿童青少年是灾难的脆弱人群,发生率可
高达30-50%。
17
病程与预后
• 30%完全恢复 • 40%轻微症状 • 20%持续存在中度症状 • 10%不愈/恶化
◇早期以闯入为主,其后回避为主 ◇达到缓解的时间中位数为至少3年 ◇1/3病人的PTSD 病程超过10年
22
注意:
• 可急性发作,也可延迟发作。 • 人员:
武警官兵、志愿者、媒体工作者、医务 救援者及当地公务员群体。
23
三、罹难者家属
• 情绪一般表现为三种: 悲伤、愤怒、自责
• 注意愤怒:当亲人获救的希望落空,悲伤 可能转化为愤怒,指向救援人员或政府, 有时出现不理智行为。
• 需要: (1)理解愤怒是创伤后情绪的一种发泄方式。 (2)及时帮助他们用合理途径宣泄转化愤怒
心理危机干预
临床心理科 林冬梅
1
概念
• 危机:个体遭遇重大创伤性事件后,身心 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导致心理失衡,出现 一系列心理问题。这种失衡状态便成为危 机。
• 危机事件:突然发生,无力应对的生活事 件(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及个人事件)。
2
• 确定危机需要符合下列三项: (1)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 (2)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i行为
• 心理急救(的理论)不认为(灾难事件的) 生还者有严重的心智健康发育和恢复的障 碍。
认知行为等均会受到影响。
6
情绪改变
• 麻木,否认,愤怒,悲伤 • 焦虑,害怕,易激惹 • 内疚,责难,噩梦,感到被遗弃,孤立 • 抑郁
7
(二)认知
• 记忆问题 • 定向问题 • 注意力不集中 • 思考与理解问题 • 不能不想灾难事件 • 计算、决策困难
8
(三)躯体症状
• 对于部分不善于表达情感、长期压抑情感 的人,可能不能及时觉察到自我的心理变 化,反而躯体不适成为创伤后的唯一症状。
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率快、血压高、丧失食欲 等。(个人尚未获得安全感) 4、分离症状:情绪麻木平淡或缺乏情绪反应;人格 解体/现实解体;针对性的遗忘等。(自我保护机 制)
12
(常见精神问题)
• ASD • PTSD • 焦虑 • 抑郁 • 物质依赖(如酒、药物等) • 自杀
13
急性应激反应(ASD)
• 时间:在强烈精神刺激之后几分钟至几小 时内就出现症状,一般持续1-2天,多数在 一周内消失,最长不超过一个月。
• 主要表现:情绪、行为、认知、躯体等。
14
既往研究
• ASD患病率:6-8% • 受灾程度重、但灾后得到救援和支持较好
的,发生率低;受灾相对较轻、支持较差 的,发生率高。 • 暴力事件目击者:33%
24
四、社会大众
• 间接通过媒体接受到灾难讯息的民众,感 到人生无常、丧失生活信心,出现与受灾 人员类似的悲伤恐惧情绪。
• 或者原本心理比较脆弱,患有抑郁症等疾 病的个人,则会出现病情加重。
注意:根据灾难心理卫生理论,每一位见证 灾难的人,心理上均会被灾难影响。
25
心理急救
• 什么是心理急救? • 心理急救的对象。 • 谁来实施心理急救? • 何时应使用心理急救? • 在何地使用心理急救? • 心理急救的优点。 • 心理急救的基本目标。 • 实施心理急救细节。
等方面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 的诊断标准; (3)当事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 应对或应对无效。
3
危机干预
• 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 到立刻缓解盒持久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 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 预防将来心理障碍的发生。
4
常见心wenku.baidu.com应激表现
5
(一)情绪
• 情绪能够最快反应出个体的心理状态 • 遭受创伤后,首先出问题的就是情绪。 • 在情绪异常的情况下,其他心理活动,如
• 儿童: 行为问题: 不服管教、顶撞逃学/胆小、过于温顺。
• 成人: 丧失信心,难以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11
(五)其他表现
1、对创伤的反复体验:反复不由自主回忆创伤事件, 或者经常梦到灾难事件。(闯入体验)
2、逃避反应:不敢接触与创伤有关的刺激或情境。 3、高度的警觉性:易被惊吓、入睡困难或容易惊醒。
18
严重心理创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和诊 断可以是变化的
• 急性应激反应 • 创伤后应激反应 • 几个月后又出现抑郁 • 多年后进食障碍或酒依赖或药物依赖
19
创伤后哪些人易出现心理问题?
20
一、幸存者
亲历了创伤后的幸存者往往有强烈罪恶感。 对于独自活下来感到自责内疚,甚至出现拒 食、自杀等行为。
9
常见躯体症状
• 心跳加快 • 血压升高 • 胃部不适、恶心、腹泻 • 出汗或寒战 • 肌肉抽搐、肌肉酸痛 • 头痛 • 耳朵发闷“听觉丧失” • 疲乏 • 月经周期紊乱 • 性欲改变 • 皮疹、过敏、烧灼感
10
(四)人格改变
• 若创伤未得到及时心理干预,心理问题可 能固定下来,逐渐对个体人格造成影响。
注:丧失亲人的幸存者,尤其是丧失孩子、 配偶的幸存者。
21
二、救援人员
• 救援过程中受伤:救援伙伴的伤亡,对整 体救援队伍是强烈的心理打击。
• 目睹灾难现场:由于亲眼目睹受灾现场的 惨状,救援人员会有恐惧、惊吓、悲伤的 反应。
• 救援任务的成效:由于条件有限,当救援 工作未达预期效果时,救援人员会感到强 烈失望或觉得个人没有价值。
15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 在创伤性事件后6个月内发病,也有的在1 年以内甚至数年内发病。
• 急性应激反应如果持续超过1个月,也成为 PTSD。持续时间在4周以上,多数长达数 月,少数长达数年甚至终生。
• 据统计,有半数病例在3个月内完全恢复, 多数在1年内恢复,少数持续多年不愈,或 者转变为持久的人格障碍。
26
(一)什么是心理急救?
• 心理急救是由经验引导的帮助小孩、青年、 成人和家庭克服灾难和恐怖主义(引起地 心理恐 慌)的标准手段。(换句话来说), 心理急救是设计用来减轻灾难事件所带来 的痛苦而增强短期和长 期功能性适应能力 的方法。
27
• 心理急救有以下四点原则和技巧: • 1、与相关科学研究结论一致性 • 2、在实地场合的实用性 • 3、根据年龄和发育设计的合理性 • 4、按照文化背景诠释的灵活性
16
PTSD
• 终身患病率约为8% • 女性:10%,男性:5% • 儿童青少年是灾难的脆弱人群,发生率可
高达30-50%。
17
病程与预后
• 30%完全恢复 • 40%轻微症状 • 20%持续存在中度症状 • 10%不愈/恶化
◇早期以闯入为主,其后回避为主 ◇达到缓解的时间中位数为至少3年 ◇1/3病人的PTSD 病程超过10年
22
注意:
• 可急性发作,也可延迟发作。 • 人员:
武警官兵、志愿者、媒体工作者、医务 救援者及当地公务员群体。
23
三、罹难者家属
• 情绪一般表现为三种: 悲伤、愤怒、自责
• 注意愤怒:当亲人获救的希望落空,悲伤 可能转化为愤怒,指向救援人员或政府, 有时出现不理智行为。
• 需要: (1)理解愤怒是创伤后情绪的一种发泄方式。 (2)及时帮助他们用合理途径宣泄转化愤怒
心理危机干预
临床心理科 林冬梅
1
概念
• 危机:个体遭遇重大创伤性事件后,身心 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导致心理失衡,出现 一系列心理问题。这种失衡状态便成为危 机。
• 危机事件:突然发生,无力应对的生活事 件(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及个人事件)。
2
• 确定危机需要符合下列三项: (1)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 (2)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i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