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基础知识参考文本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95ea8e50508763230121211.png)
第二节
(四 )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
火灾衰减阶段
CD段:室内可燃物大都被烧尽,火灾燃烧速度减 慢,温度下降,燃烧向着自行熄灭的方向发展。一般把 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温度最高值的80%时,作为猛烈燃烧 阶段与衰减阶段的分界线。该阶段虽然有燃烧停止,但
在较长时间火场的余热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的高温,大约
200℃ ~300℃ 。
3、燃烧体
第四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1、不燃烧体
不燃烧体(也称非燃烧体)是指用不燃材料做成 的建筑构件。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
下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如砖墙体、钢筋混凝土
梁或楼板、钢屋架等构件。
第四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2. 难燃烧体
难燃烧体是指用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可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
为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在建造时应从防火、控火、耐火、 探火、灭火等各方面预先采取相应的消防技术措施。
防火:主要在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构造、建筑构件材料选取等环节破 坏燃烧或爆炸条件。 控火:在建筑物内部划分防火分区,将火控制在局部范围内,阻止火热 蔓延扩大。 耐火:要求建筑物应有一定的耐火等级,保证在火灾高温的持续作用 下,建筑主要构件在一定时间内不破坏,不传播火灾,避免建筑 结构失效或发生倒塌。
系统、灭火器是很有必要的。
此阶段是人员疏散的最佳时期。
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
(二)火灾成长发展阶段
AB段: 火灾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室内温度不断升高。
热对流和热辐射显著增强。若发生火灾的房间温度达到一
定值(B点)时,整个房间都充满了火焰,房间内所有可
燃物表面都卷入火灾之中,燃烧很猛烈。 一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间状 态称为轰燃,轰燃具有突发性,轰燃的出现,标志着火灾 从成长期进入猛烈燃烧阶段。即火灾发展到不可控制的程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范本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c6a55c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c.png)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范本一、介绍建筑火灾是一种严重的安全威胁,它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导致人员伤亡。
因此,了解建筑防火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防火的相关概念、原则以及常见的防火措施。
二、建筑防火概念建筑防火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防火措施,使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减少火势蔓延、延缓火焰蔓延速度,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三、建筑防火原则1. 防火分区原则:建筑物应根据功能和火灾风险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
每个防火分区应设有防火墙或防火门,以阻止火势扩散。
2. 防火隔离原则:不同功能的建筑区域应通过防火墙或防火门进行隔离,以阻止火灾蔓延。
3. 防火封闭原则:建筑物应设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封闭措施,以减少火灾蔓延速度。
4. 防火疏散原则:建筑物应设有足够数量和合适位置的疏散通道和出口,以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5. 防火分区原则:建筑物的不同区域应根据火灾风险划分为不同防火分区,并配备相应的防火措施。
四、建筑防火措施1. 防火墙:防火墙是指在建筑物内设置的能够有效隔离火势的墙体。
它应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能够承受一定时间的火灾冲击。
2. 防火门:防火门是指用于及时封闭火灾区域、阻止火势蔓延的门。
它应具备防火性能良好、耐火时间长的特点。
3. 防火窗:防火窗是指能够有效阻止火势蔓延、保护室内人员安全的窗户。
它应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和耐火时间。
4. 防火涂装:防火涂装是指在建筑物内部使用防火涂料进行涂装,以提高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
5. 灭火系统:建筑物应配备合适的灭火系统,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或发出警报。
6. 建筑材料选择:在建筑设计和装修过程中,应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如防火板、防火涂料等。
七、火灾逃生要点1. 保持镇静:一旦发生火灾,保持冷静和镇定非常重要。
切勿惊慌失措,以免影响逃生。
2. 毛巾湿润:在逃生过程中,用湿润的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雾吸入引起中毒。
建筑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建筑消防安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b17a6e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0.png)
在火灾现场,应迅速组织人员疏散逃生,遵循“低姿势、湿毛巾、走楼梯”的原则。
疏散逃生
火灾现场的扑救
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
灭火器保养
定期检查灭火器压力是否正常,确认瓶体是否有损坏,及时更换失效的灭火器。
消防栓保养
保持消防栓清洁,检查水压是否正常,确保消防栓阀门、水带、水枪等部件完好无损。
火灾自动报防安全基础知识
建筑火灾与防火措施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筑消防设施与器材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火灾现场的扑救和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建筑火灾隐患排查与整改
contents
目录
建筑火灾与防火措施
01
电气设备老化、短路或违规使用,如私拉乱接电线等,是引发建筑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
人员疏散困难
建筑内人员众多,且疏散设施可能不足,导致人员疏散困难。
建筑火灾的特点
加强建筑使用者的防火意识培养,提高他们对火灾危害的认识。
增强防火意识
规范施工和使用
配备消防设施
规范建筑物的施工和使用,确保建筑材料符合国家防火标准。
为建筑物配备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扑灭。
建筑火灾隐患排查与整改
06
VS
建筑火灾隐患主要分为显性隐患和隐性隐患两大类。其中,显性隐患包括火源、可燃物、助燃剂等;隐性隐患则包括建筑物结构、建筑材料、设备设施等。
排查方法
对于建筑火灾隐患的排查,可以采用常规检查、专项检查和重点检查等多种方法。其中,常规检查是指对建筑物的常规部位进行巡查;专项检查是指针对某一类火灾隐患进行的专门检查;重点检查则是指对存在较大火灾风险的重点部位进行的检查。
建筑火灾隐患的整改措施和要求
建筑防火基础常识
![建筑防火基础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6e44dfefab069dc5022018b.png)
建筑防火基础常识消防工作是人们同火灾进行斗争的一项专门工作,它的任务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和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国家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和预防火灾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灭火的义务。
《消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就是要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预防”和“扑救”有机地结合起来。
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整体。
无数事实证明,只要人们思想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火灾多数是可以预防的。
作为我们从业人员应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得本部门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危险性、懂得自查整改一般的的火灾隐患;“四会”即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扑救初期火灾。
消防工作中“隐患险遇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消除隐患问题的关键是防范,防范的核心在于责任,同时对于消防安全工作我们要持的态度是:“宁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建筑基本常识基本情况介绍:一、建筑物的分类所谓建筑物,即供人们居住、学习、工作、生活及进行文化、社会活动的房屋。
建筑物一般按下列方式分类:1、按使用性质分为,民用建筑(居住和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厂房和库房);2、按建筑层数和高度分为,单层、多层等建筑和高层建筑。
其中,多层建筑指2~9层的居住建筑和2层以上的且高度不超过24m的建筑(或已超过24米但为单层),高层民用建筑指10层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m 且为2层以上的公共建筑,高层工业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超过24m的2层及以上的厂房、库房。
3、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建筑,习惯上称做超高层建筑。
二、建筑火灾的起因(一)、建筑火灾的起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六类:1、生产、生活用火不慎;2、违反生产安全制度,违反安全操作规程;3、电器设备设计、安装、使用维护不当;4、自然、雷击、静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5、人为纵火;6、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材料选用不当。
建筑防火、灭火等基础知识
![建筑防火、灭火等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92a17a0f524ccbff121843d.png)
第一篇建筑防火基础知识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火灾与燃烧一、火灾的危害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是人类从野蛮进化到文明的重要标志。
但火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健康和智慧,从而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火又是一种具有很大破坏性的多发性的灾害,随着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火用电的不断增多,由于人们用火用电管理不慎、或者设备故障、或者放火等原因而不断产生火灾,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以下列出近年的一些重大特大火灾案例:1994年12月8日下午,新疆克拉玛依市、新疆石油管理局为迎接自治区教委工作检查,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由克拉玛依市教委组织现场文艺汇报演出,由于光柱灯烤燃纱幕而引起火灾,当时七个安全出口仅有一个打开,造成325人死亡、130人受伤、经济损失211万元,其中280多名中小学生死亡。
1994年11月27日下午1时30分,辽宁省阜新市面积200多平方米的艺苑歌舞厅营业时由于一17岁男青年点烟后将燃烧的报纸随手扔到沙发座下,造成特大火灾,死亡233人、烧伤20人。
1995年12月8日晚21时40分,广东省广州市装修豪华的“广涛阁芬兰浴”大楼发生火灾,烧死18人,经济损失145万元。
1993年8月12日22时左右,北京十大商厦的隆福大厦发生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49万元,34人受伤。
1998年5月5日下午5时35分,北京玉泉营环岛家具城由于电铃线圈过热引起大火,造成经济损失近亿元。
1991年5月30日凌晨3时30分,广东东莞兴业制衣厂工人乱扔的烟头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造成死亡72人、伤47人、直接经济损失190万元的特大火灾,这是一起典型的三合一厂房火灾事故。
1987年3月15日凌晨2时39分,我国最大的麻纺企业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伤82人、直接经济损失650万元。
1989年3月5日下午3时许,西安煤气公司液化气发生泄露着火,引起储罐爆炸,造成44人伤亡(其中死亡11人,消防人员7人、液化气站工作人员4人)1989年8月12日上午9时55分,山东省黄岛油库雷击引起火灾,火灾中发生喷溅、爆炸,造成死亡19人(消防官兵14人、油库职工5人),伤78人(消防官兵66人、油库职工11人),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防火范本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防火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90749e9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5.png)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防火范本在建筑工地上,消防安全和防火意识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工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并制定相应的防火计划。
本文将介绍一份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防火范本,详细说明其中的各项要求和措施。
一、工地规划和设计1. 工地布局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道路宽度和通行能力应满足消防车辆的需要。
2. 工地内建筑物的布置要合理,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满足法律要求。
3. 工地应设置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并保持畅通。
二、消防设备和器材1. 工地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工地应设置消防水池或水泵房,保证供水充足。
3. 工地必须配备适当数量和种类的消防器材操作人员,并进行培训。
三、火灾风险评估与控制1. 工地应定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2. 工地内禁止存放易燃物品和易爆物品,严禁在工地内进行明火作业。
3. 工地内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电线电缆要进行绝缘处理。
四、人员培训和演练1. 工地应定期组织消防演习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 工地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3. 工地应设置消防宣传栏或展板,宣传消防知识和防火常识。
五、现场巡查和监控1. 工地应设立专职的消防安全部门,并定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工地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全天候对工地进行监控。
3. 工地应配备专业消防安全人员,随时应对突发火灾事故进行处理。
六、消防安全责任制1. 工地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
2. 工地应分工明确,明确消防安全人员的责任和职责。
3. 工地内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七、突发火灾应急处置1. 工地应编制详细的突发火灾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 工地内要设置应急疏散标识,并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3. 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并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知识内容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知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49342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17.png)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知识内容随着城市的扩展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地安全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其中,消防安全是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工地消防安全风险。
一、工地火灾的危害性及可能原因建筑工地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灾害,不仅会造成工人人身伤害甚至死亡,还会对工地项目造成严重损失,并延误工期。
火灾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1. 电气设备故障:电气线路老化、短路、过载等问题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2. 易燃材料的使用:建筑工地上常用的木材、油漆等易燃材料,如果没有妥善保管或使用不当,极易引发火灾。
3. 施工焊接操作不当:焊接作业产生的高温和明火是火灾的主要源头,如果焊接操作不严谨或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火灾风险将大大增加。
4. 违反操作规程:工地上存在的安全隐患、操作不规范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二、建筑工地常见的消防安全措施为了减少建筑工地火灾的发生,保障工人和财产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防安全措施:1. 安全出口设置:建筑工地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足够数量和容量的安全出口,并保持畅通,以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疏散。
2. 灭火器的配置:建筑工地应根据工地规模和危险性设置适量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性。
3. 消防设备的安装:工地上应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喷淋系统、烟雾探测器等,以便及早发现火灾并采取措施。
4. 建立应急疏散预案:工地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的疏散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确保工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序疏散。
三、工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为了提高工人的消防安全意识,建筑工地应定期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包括以下内容:1. 火灾发生时的应急措施:教育工人们在火灾发生时如何正确进行自救、施救以及报警等应急措施。
2.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提醒工人们在发现初期火灾时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扑灭火源。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范文(二篇)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26904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4.png)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范文建筑防火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防火措施,减少或消除火灾发生、蔓延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和影响。
防火措施可以从建筑的设计、建造和使用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建筑的耐火性能和逃生通道的畅通,以提高建筑的整体防火能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建筑防火的基础知识。
一、建筑防火标准与分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建筑防火分为不同的等级和分类。
建筑防火标准主要包括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
1.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是指建筑材料或构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耐受火灾侵袭的时间。
我国现行标准中规定的耐火等级包括Ⅰ、Ⅱ、Ⅲ、Ⅳ、Ⅴ和Ⅵ级。
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材料或构件在相应的时间内保持结构完整和稳定。
2. 防火分区防火分区是指根据建筑的用途和火灾风险,将建筑分为不同的区域,以限制火灾蔓延的范围。
根据国家标准,防火分区分为防火分区一、二、三级和非防火分区。
不同级别的防火分区要求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保持一定的防火能力,以延缓火势蔓延,增加逃生时间。
3. 防火分隔防火分隔是指根据防火要求,在建筑内部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门窗等构件,将建筑分隔成多个独立的防火区域。
防火分隔可以有效控制火灾蔓延的速度和范围,保障人员的安全撤离。
二、建筑防火设计与构造1. 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的结构设计应考虑耐火性能,采用具有一定耐火等级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墙体、屋面、楼梯、地板等构件的耐火性能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以提高建筑的整体耐火能力。
2. 防火门窗的设置防火门窗是建筑中重要的防火分隔构件,用于阻止火灾蔓延。
防火门窗应根据所在的防火分区和防火等级进行选择和设置,确保其具有相应的耐火性能和防火时间。
3. 防火隔墙的建造防火隔墙是指在建筑内部或建筑与建筑之间设置的具有一定耐火等级的墙体。
防火隔墙应采用具有耐火性能的材料进行建造,保证其在一定时间内能够阻止火势蔓延。
4. 防火幕墙的采用防火幕墙是一种新型的防火构造,通过安装在建筑外墙的幕墙系统上,能够在火灾发生时阻止火势蔓延,并为人员疏散提供通道。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基础范本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基础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c6cd9c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1.png)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基础范本一、引言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工作,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高层建筑防火措施1. 安全出口设置在高层建筑中,应根据建筑面积及人员数量合理设置安全出口,并确保出口通道畅通,便于人员疏散。
2. 防火分区设置高层建筑内部应按照功能和火灾危险性进行合理划分,设立防火墙或防火隔离带,以减小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3. 建筑材料的防火处理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应选用符合防火安全标准的建筑材料,并对建筑材料进行防火处理,以提高建筑的耐火性能。
4. 定期检查和维护高层建筑应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和维护,对于发现的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建筑的防火安全性能。
5. 消防设备配置高层建筑应根据建筑结构和火灾风险评估结果合理配置消防设备,如消防水源、消防栓等,以提供有效的灭火手段。
6. 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高层建筑的管理人员和居民应接受防火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三、高层建筑防火宣传1. 编制防火宣传资料针对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性,编制宣传资料,包括宣传海报、宣传册子等,向公众普及防火安全知识。
2. 开展防火安全讲座组织专家、消防员等开展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讲座,向居民传达防火安全知识,在意识上引导居民重视防火工作。
3. 制作宣传视频制作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宣传视频,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提高公众对于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认知度。
四、高层建筑防火事故处理1. 报警与疏散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通过报警系统通知消防部门,并依靠预先设置的安全出口,组织居民进行有序疏散。
2. 火灾扑救在火灾发生初期,高层建筑的工作人员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但在火势过大时,应离开现场,等待消防部门的支援。
3. 远离烟雾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应尽量低姿态靠近地面,远离烟雾浓度较大的区域,以减少吸入有害物质的风险。
建筑消防安全知识资料
![建筑消防安全知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249c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6.png)
建筑消防安全知识资料建筑消防安全知识第一章:建筑消防基础知识1.1 建筑物分类和消防等级建筑物根据其用途和特点可分为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和特殊建筑等。
根据建筑物的火灾危险程度和安全要求,建筑消防等级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
不同等级有不同的防火设施和要求。
1.2 建筑物火灾的危害火灾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还可能导致大面积的火灾蔓延和环境污染。
火场气体和烟雾也会对人体造成中毒和窒息。
1.3 建筑物防火分区和疏散通道建筑物防火分区是为了将火灾限制在一定区域内,延缓火势蔓延。
疏散通道是为了确保人员安全地逃生。
防火分区和疏散通道的设置是建筑消防安全的基础。
1.4 建筑消防设施和设备建筑物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设备,包括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
这些设施和设备能帮助人们在火灾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
第二章:建筑火灾的预防与控制2.1 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的设立建筑物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方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快速逃生。
出口和通道要保持畅通,并且要标明疏散的方向和距离。
2.2 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的安全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是火灾的重要源头之一,必须合理布线和定期检查维护,避免电线老化、短路和电器故障引发火灾。
2.3 安全疏散预案和演练建筑物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预案要包括人员疏散的路径、组织和指挥的程序、逃生设施的使用方法等。
2.4 建筑火灾的报警和处理建筑物内部必须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并配备专业的消防人员进行火灾处理和灭火工作。
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要及时拨打报警电话,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
第三章:建筑消防安全管理3.1 建筑物消防安全责任和管理机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责任应由业主、管理人员和租户共同承担,设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个责任方的权责。
3.2 建筑物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和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8938f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1.png)
纳米技术是一种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科学技术,将其应用到建筑防火领域,可 以显著提高防火材料的性能。
智能消防系统的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在消防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消防报警系统中也开始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对火灾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提高了消防报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喷淋系统由喷头、管网、泵站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当发生火灾时,喷头破裂并喷 水灭火,同时启动泵站和控制系统进行增压供水。喷淋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不同场 所的火灾危险性,合理选择喷头类型和布置方式。
05
建筑灭火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消火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结词
消火栓系统是建筑灭火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由消防水源、 消防泵、管网和消火栓等组成。
评估标准
根据测试结果,对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防火要求,并 对其使用范围进行限制。
03
建筑构件的防火设计
防火墙与防火分隔
防火墙
防火墙是建筑内部的重要防火分隔,应设置在楼板或基础梁 等结构构件上,并应符合耐火极限的规定。
防火分隔
防火分隔是利用防火墙、楼板、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将建筑 空间分隔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以限制火灾蔓延。
建筑防火应对火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严 禁在建筑内使用明火等危险火源。
合理划分防火分区
设置消防设施
建筑防火应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将不同使用 功能的区域分隔开来,防止火灾蔓延。
建筑防火应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火灾 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 系统等,以便及时发现并扑灭火源。
02
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
详细描述
消火栓系统通常分为室内消火栓系统和室外消火栓系统,分 别用于建筑内部和建筑外部的灭火。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三篇)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ce606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6.png)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根据xx年新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编辑为了使大家清晰了解建筑防火基础知识的内涵,首先介绍一下建筑防火的基本原则:一、通过控制建筑耐火等级和保温、装修材料的耐火极限,提高建筑自身抵御火灾的能力;二、通过采用烟感、温感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广播、消防控制中心等对火情进行预警;三、通过采用自动喷水、水幕、气体灭火等灭火系统,对火灾实施自动扑救;四、通过采用防火墙、防火门窗等措施划分防火分区,将火灾危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五、通过设置安全通道、疏散楼梯、避难间等逃生通道将受灾人员迅速撤离火灾现场;六、通过设置消防车道、火灾扑救场地、消防电梯等供消防人员灭火和救援。
一、概念或定义(一)火灾。
所谓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灾害(例如:1烧荒过程中,对烧荒的范围和采草量的失控,蔓延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灾害;2使用马勺炸食品的过程中,由于离开时间过长而失去对油锅温度的控制,致使食品高温起火引燃排烟罩及周围可燃物扩大蔓延成灾)。
(二)火灾隐患。
所谓火灾隐患是指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
(三)防火。
所谓“防火”就是针对火灾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所采取的:一是积极的预防不发生火情;二是发生了火情后如何有效的灭火;三是火势发展成灾后,如何控制避免蔓延扩大,这三个方面措施入手开展的防火工作。
火灾案例:xx年1月2日,13是14分,哈尔滨道外区太古街727号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日杂仓库起火)发生火灾(后来形成火烧连营),火灾持续燃烧9小时时发生塌方,导致五名消防员在灭火中牺牲。
该建筑混凝土结构地上11层,1--3层是商场、4—11层为居民楼。
大火燃烧近20小时,燃烧面积1万平方米。
从这起火灾事故的全过程来看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典型的防火没搞好而发生了火情;二是灭火无效而发生了火势扩大;三是没有对火灾实施有效的控制而发生了蔓延,形成了火烧连营最后导致建筑因火灾发生倒塌,这是最完全失败的防火。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范本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bb144a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3.png)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范本建筑防火是建筑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关系到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性和逃生通道的畅通性。
以下为建筑防火的基础知识范本,共____字。
第一章:建筑防火概述(500字)1.1 建筑防火的意义和目标建筑防火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和减少建筑物发生火灾,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
其目标是提高建筑物的防火等级,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延长疏散时间,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1.2 建筑防火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和管理,预防火灾的发生。
(2)组织为先。
对建筑防火工作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确保防火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综合防护。
采取多重手段,综合防护建筑物的各个环节,确保安全。
(4)安全疏散。
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疏散,降低灾害事故的人员伤亡。
1.3 建筑防火的法律法规建筑防火工作涉及众多法律法规,如《建筑法》、《消防法》、《建筑防火条例》等。
建筑设计师应熟悉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设计满足防火要求。
第二章:火灾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分类(____字)2.1 火灾对建筑物的影响火灾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很大,主要包括:热量引起的结构变形,燃烧产物引起的毒烟和有害气体,火灾现场的破坏和残余,以及热辐射和火灾对周围建筑物的扩散等。
2.2 建筑防火等级的分类根据建筑防火等级,我国将建筑物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分别对应不同的防火要求和措施。
一类建筑要求最高,四类建筑要求最低。
2.3 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为了更好地防范火灾的蔓延,建筑物通常被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
主要包括:防火间距、防火墙、防火门、防火隔墙和防火楼梯。
2.4 燃烧性能分类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对防火起到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燃烧性能分类有不燃、难燃、可燃和易燃。
第三章:建筑防火设计要求(1500字)3.1 人员疏散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应合理设置疏散通道,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
疏散通道的数量、宽度和设置位置应符合相关规定。
建筑消防安全常识大全
![建筑消防安全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033423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9.png)
建筑消防安全常识大全一、引言建筑消防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公众对建筑消防安全的认识,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消防安全常识,以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火灾的原因及防范措施1. 火灾的原因火灾的主要原因包括电气设备故障、明火使用不当、火灾责任事故、人为失误等。
了解火灾的原因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2. 防范措施首先,要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其次,在使用明火时要格外小心,不要将明火留于无人看管的场所。
此外,火灾责任事故多发生在施工工地,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加强安全教育。
三、建筑消防设施和器材1. 建筑消防设施建筑消防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这些设施能够帮助人们在火灾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
2. 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了解这些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在需要时能够正确使用。
四、火灾逃生知识1. 预防火灾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我们应当保持家庭的清洁卫生,定期检查用电设备,避免使用劣质电线等。
2. 火灾逃生在火灾发生时,我们应冷静应对。
首先,要向家人发出警报,并迅速撤离现场。
在逃生过程中,避免乘坐电梯,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着疏散通道尽快撤离。
五、保护措施1. 安装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能够在初期探测到烟雾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及时逃生。
2. 定期检查火灾设施我们应该定期检查火灾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六、防火意识1. 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防火知识的认识,以及如何正确应对火灾的能力。
2. 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自我保护意识,向家人传授基本的防火知识,并制定火灾逃生计划。
七、总结建筑消防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通过了解火灾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建筑消防设施和器材、火灾逃生知识、保护措施以及防火意识的重要性,可以提高人们的火灾防范意识,从而减少火灾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建筑工地的防火安全培训资料
![建筑工地的防火安全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a369d3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2.png)
建筑工地的防火安全培训资料为了确保工地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大家的防火意识,加强建筑工地的防火安全管理,我们编写了这份防火安全培训资料。
请大家认真研究,并严格遵守防火安全规定。
一、防火安全知识1.1 防火意识1. 了解火灾的危害性,提高防火意识。
2. 遵守国家消防法律法规,自觉履行防火安全责任。
3. 加强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防火意识。
1.2 火灾原因1. 电线短路、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等。
2. 易燃易爆物品不规范存放。
3. 生活用火、施工用火失控。
1.3 火灾预防1.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防止短路、漏电等现象。
2. 规范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火源。
3. 严格控制火源,遵守用火规定。
二、防火设施及器材2.1 灭火器1. 了解灭火器的类型、性能及使用方法。
2. 熟悉灭火器的维护、检查和更换。
2.2 消防栓1. 了解消防栓的分布及使用方法。
2. 保证消防栓的正常运行,不得随意损坏。
2.3 火灾报警器1. 了解火灾报警器的安装、调试及使用方法。
2. 定期检查火灾报警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火灾应急预案1. 熟悉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自职责。
2. 发生火灾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初期灭火。
3. 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四、防火安全管理1. 建立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防火责任人。
2. 定期进行防火安全培训,提高员工防火技能。
3. 加强防火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违规处理1. 对违反防火安全规定的行为,严肃处理。
2. 造成火灾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希望大家认真研究这份培训资料,共同维护建筑工地的防火安全。
(培训资料结束)。
建筑消防安全知识资料大全
![建筑消防安全知识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eff66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2.png)
建筑消防安全知识资料大全建筑消防安全知识资料大全第一部分:建筑消防安全基础知识1. 建筑消防安全概述- 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建筑消防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2. 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和内容- 建筑消防安全责任制和组织架构- 建筑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3. 建筑消防设施和设备- 建筑消防设施和设备的种类和功能- 消防水源、消防水泵和水箱- 消防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消防通道和紧急疏散通道- 消防设备的检测和维护4. 建筑设计中的消防安全要求- 建筑布局和平面设计的消防要求- 建筑结构和防火分区的消防要求- 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消防要求- 建筑电气和照明系统的消防要求- 建筑排烟和通风系统的消防要求5. 建筑消防疏散和救援- 建筑疏散和逃生的原则和方法- 火灾扑救和逃生器械的使用技巧- 火灾现场的救援和伤员处理第二部分:建筑消防安全案例分析1. 商业建筑的火灾案例分析- 商场火灾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酒店火灾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娱乐场所火灾的主要原因和教训2. 居住建筑的火灾案例分析- 住宅楼火灾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建筑物外墙火灾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家庭火灾的主要原因和教训3. 建筑工地的火灾案例分析- 建筑工地火灾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建筑工地火灾的扑救和救援措施第三部分:建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1. 建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建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建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方法和途径2. 建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 火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日常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和防范方法- 火灾的逃生和自救技能- 消防设施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建筑消防安全常识和操作指南3. 建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工作组织- 宣传教育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宣传教育材料的制作和发放- 宣传教育活动的评估和总结结语:建筑消防安全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提高建筑消防安全意识,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7355d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7.png)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建筑防火是指对建筑物进行防火设计与防火规划,以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人员和财产免受火灾的侵害。
下面将介绍建筑防火的基础知识。
一、火灾的分类火灾可以分为实体火灾和火灾传播两种情况。
1. 实体火灾:指火源存在于物体内部,例如物品自燃、电器起火等。
2. 火灾传播:指火源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如火势蔓延、燃烧产物吸入等。
二、火灾的原因火灾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人为原因:主要包括火源未熄灭、电器设备使用不当、违规操作等。
2.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闪电、雷击、地震等。
3. 其他原因:主要包括氧气浓度过高或过低、易燃气体泄漏、化学反应等。
三、建筑防火的基本要求建筑防火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建筑结构防火:建筑的结构要具备一定的抗火性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持稳定,延长烟火蔓延的时间,为人员疏散争取时间。
2. 防火分区与防火隔离:建筑空间要按照功能和火灾危险程度进行分区,并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防火隔离措施,减少火势蔓延的范围。
3. 防火控制措施:建筑中应设置消火设施,如灭火器、灭火栓等,以及疏散通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和扑灭火灾。
4. 防火排烟系统:建筑中应设置排烟设施,保证烟气及时排出,并保持疏散通道的通畅,减少人员因吸入烟气而中毒的危险。
5. 防火主材料选择:建筑物的主要建材应选择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包括隔热、防护、隔音等功能,减少火灾蔓延和传播的风险。
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物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能够在火灾初期及时发现火源,提醒人员疏散和进行灭火。
四、防火安全的应对措施1. 灭火器的使用:了解常见的灭火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常见的灭火器有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2. 灭火器的摆放:灭火器应放置在易燃物靠近处,并且保持灭火器的完好性,定期检查和维护。
3. 灭火器的标识:室内灭火器要设置明显的标识牌,以便发生火灾时人员能够迅速找到。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e3697c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0.png)
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 的建筑防火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防火材料选择
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防火材料,并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其质量 合格。
施工队伍资质
从事建筑防火施工的队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建筑防火施工的关键环节
01
02
03
防火分隔
合理设置防火分隔,将建 筑物内部空间划分为不同 的防火区域,以限制火势 的蔓延。
在救援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 、物力、财力等,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06
建筑防火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宣 传
建筑防火知识的普及途径与方法
政府机构推广
通过政府机构、消防部门等官方渠道,向公 众普及建筑防火知识。
社会组织参与
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等参与建筑防火 知识的普及工作。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 宣传建筑防火知识。
02
建筑防火设计原理
建筑防火设计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
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 性。
生命安全优先
在火灾发生时,应优先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
财产保护
在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财 产损失。
建筑防火设计的关键要素
01
建筑结构
选择耐火、不易燃烧的材料,并 合理设计建筑结构,以阻止火势 蔓延。
定期检查
对建筑防火材料与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 其完好有效。
维修保养
对损坏或失效的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其 正常工作。
更换更新
对老化或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与设备进行更换 更新,确保其防火性能。
培训教育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其防火意识 和操作技能。
消防设施操作员 建筑防火基本知识全考点
![消防设施操作员 建筑防火基本知识全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3de6c5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3.png)
消防设施操作员建筑防火基本知识全考点【建筑防火基本知识】一、建(构)筑物分类二、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三、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四、建筑的耐火等级五、建筑的防火和防烟分区六、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七、安全疏散八、建筑内外装修防火基本要求一、建(构)筑物分类1.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供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以及从事生产和各种文化、社会活动的房屋称为“建筑物〃。
为了工程技术需要而设置,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则称为“构筑物”。
2.建筑一般由基础、墙(柱)、楼板层、地坪、楼梯、屋顶和门窗七大部分组成。
地坪是底层房间与土层相接触的部分,它承受底层房间内的荷载。
3.建筑分类按按使用性质分类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建筑分类按建筑高度分类可以分为:单、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
4.单、多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或大于24m的单层)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商业服务网点是指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2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Irf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5.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其他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例口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二类。
建筑高度大于100m 的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6.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2的建筑。
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的1/3,且不大于1/2的建筑。
7.按建筑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可以分为:木结构建筑,砖木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竖向:砖墙/砖柱,水平: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做柱、梁、楼板及屋顶),钢结构建筑(钢材),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混结构)建筑,其他结构建筑。
8.按建筑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传力方式及使用的材料分类,建筑可分为:砌体结构建筑、框架结构建筑、剪力墙结构建筑、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建筑、板柱一剪力墙结构建筑、框架一支撑结构建筑框架、特种结构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建筑防火基础知识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根据20xx年新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编辑为了使大家清晰了解建筑防火基础知识的内涵,首先介绍一下建筑防火的基本原则:一、通过控制建筑耐火等级和保温、装修材料的耐火极限,提高建筑自身抵御火灾的能力;二、通过采用烟感、温感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广播、消防控制中心等对火情进行预警;三、通过采用自动喷水、水幕、气体灭火等灭火系统,对火灾实施自动扑救;四、通过采用防火墙、防火门窗等措施划分防火分区,将火灾危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五、通过设置安全通道、疏散楼梯、避难间等逃生通道将受灾人员迅速撤离火灾现场;六、通过设置消防车道、火灾扑救场地、消防电梯等供消防人员灭火和救援。
一、概念或定义(一)火灾。
所谓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灾害(例如:1烧荒过程中,对烧荒的范围和采草量的失控,蔓延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灾害;2使用马勺炸食品的过程中,由于离开时间过长而失去对油锅温度的控制,致使食品高温起火引燃排烟罩及周围可燃物扩大蔓延成灾)。
(二)火灾隐患。
所谓火灾隐患是指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
(三)防火。
所谓“防火”就是针对火灾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所采取的:一是积极的预防不发生火情;二是发生了火情后如何有效的灭火;三是火势发展成灾后,如何控制避免蔓延扩大,这三个方面措施入手开展的防火工作。
火灾案例:20xx年1月2日,13是14分,哈尔滨道外区太古街727号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日杂仓库起火)发生火灾(后来形成火烧连营),火灾持续燃烧9小时时发生塌方,导致五名消防员在灭火中牺牲。
该建筑混凝土结构地上11层,1--3层是商场、4—11层为居民楼。
大火燃烧近20小时,燃烧面积1万平方米。
从这起火灾事故的全过程来看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典型的防火没搞好而发生了火情;二是灭火无效而发生了火势扩大;三是没有对火灾实施有效的控制而发生了蔓延,形成了火烧连营最后导致建筑因火灾发生倒塌,这是最完全失败的防火。
因此,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
二、建筑的平面布置(一)建筑的平面布置应结合建筑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使用功能和安全疏散等因素合理布置,通过对建筑物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分隔,防止火灾和烟气在建筑内部蔓延扩大,确保火灾时的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使得:1在建筑内部某部位着火时,能限制火灾和烟气通过建筑内部和外部蔓延,并为人员疏散、消防人员救援灭火提供保护;2减少火对邻近(上下、水平空间)分割区域的辐射和烟气的影响;3消防人员能方便进行救援和灭火活动;4能防止对人员和贵重设备造成影响和危害;(二)防火分区。
建筑内一个区域着火时,其建筑内部设置的防火分隔设施,能够防止物质燃烧产生的热和烟通过楼板、楼梯间、管道井、门窗洞口等向相邻区域蔓延,从而有效地阻止火灾在建筑物内水平、竖直方向蔓延,避免发展成为整座建筑物的火灾。
因此,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高度和使用用途特征及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和其内部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等合理划分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是由防火分隔物形成,主要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挑帘和防火阀等。
防火分区的大小应与该建筑可接受的消防安全性能相一致,应根据建筑高度、层数、耐火等级来确定最大允许的防火分区面积。
其中,耐火等级为一、二级高度为大于24米的单层建筑和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其他公共建筑最大允许面积是2500平方米,一级耐火等级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最大允许面积是500平方米。
同时,建筑内应尽量减少相邻空间竖向或水平连通的开口,对不能封闭的连通口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防火分隔措施。
各分区之间的防火分隔措施应能保证在合理的火灾情况下不会导致蔓延出火源所在的防火分区。
三、建筑内部的安全疏散建筑应根据其建筑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出口、疏散出口、疏散门、疏散走道和楼梯等安全疏散设施,其设置的位置、数量、宽度以及形式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要求。
据考证当人群密度为1.5人/m2时,步行速度为1m/s;当人群密度为3.0人/m2时,步行速度为0.51m/s;当人群密度为3.0人/m2时以上时,步行速度几乎为0。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举行义务教育会议当时为了防止学生乱走,将馆内很多安全门锁闭,火灾时只有一个安全门开启,造成325人死亡。
20xx年6月16日北京蓝极速网吧(二楼120平方米)火灾造成24人死亡,只有一个出口且狭窄)。
1安全疏散。
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逃生设施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使用功能和用途、使用人数与建筑面积、高度、疏散距离、安全出口以及消防设施配置情况等因素,具有火灾时提供人员安全疏散和逃生的路径和疏散设施。
建筑内每个房间或每个防火分区或建筑的每个楼层应具有足够的疏散出口和疏散宽度,其疏散距离必须满足人员安全到达安全出口的要求。
2安全疏散设施。
主要是由室内通道、疏散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或避难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等组成,并应满足数量、宽度、距离的需求。
3安全疏散路线。
要便捷,便于寻找、辨别,应符合人们的习惯要求和人在火灾条件下心理状态及行动特点。
设计要做到步步安全,尽量不使疏散路线和扑救路线交叉,避免相互干扰,任一房间或部位一般都应有2个不同方向可供疏散,尽可能不布置袋行走道。
疏散设施保证火灾情况下的防火、防烟功能。
4疏散走道。
是指疏散时人员从房间内至房间门或者从房间门至疏散楼梯或外部出口的室内走道。
疏散走道的宽度应综合考虑所在区域的用途、疏散距离和疏散人数,且不应小于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的宽度,其高度在2米以下不能有突出物。
走道应直接通向安全出口,并应考虑有2个或多个不同方向,且走道上不应设置门槛、阶梯。
其顶棚或两侧应采用具有足够防火防烟功能和结构体。
坡道上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米的护栏并采取防滑措施,坡度不应大于1比10比例。
5安全疏散距离。
是指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间门(住户门)的距离和从房间门到安全出口的距离。
《规范》针对公共建筑、厂房、住宅建筑等不同场所都做了具体规定要求。
最大疏散距离应根据建筑耐火等级、楼梯间形式、疏散方式和场所火灾危险性确定。
其中:A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并且是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距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分别是:(1)幼儿园、托儿所、老年人建筑是25米;(2)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是25米;(3)一般性单(或多层)建筑和高层是40米;(4)其他类建筑《规范》各有自己的具体规定。
B位于代行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并且是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距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分别是:(1)幼儿园、托儿所、老年人建筑是20米;(2)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是9米;(3)一般单(或多层)建筑是22米;(4)一般性高层是20米;(5)其他类建筑《规范》各有自己的具体规定。
6疏散楼梯。
疏散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的形式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和使用方便的要求。
主要形式有一般室内楼梯、室外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四类。
其中:A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楼梯间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米;(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存室、垃圾道;(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B楼梯间的形式应根据建筑形式、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
其中,只可设置一部疏散楼梯的公共建筑是:(1)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3层及以下建筑,每层最大面积200平方米,第二、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2)耐火等级为三级的3层及以下建筑,每层最大面积200平方米,第二、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25人;(3)耐火等级为四级的2层及以下建筑,每层最大面积200平方米,第二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15人。
C 封闭楼梯间是阻挡烟气和火势进入的安全空间,是保障人员火灾情况下安全疏散的安全通道(常见的高层住宅内的楼梯间)。
建筑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下列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2)设置歌舞娱乐放映场所的建筑;(3)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4)六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5)关于封闭楼梯间设置《规范》有具体规定。
7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是指通往室外、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等安全地带的出口或门。
一般,人们从疏散出口出来,经过一段水平或阶梯疏散走道才能到达安全出口,进入安全出口后可视为到达安全地点。
安全出口的设置应根据建筑耐火等级、建筑层数面积、疏散距离等因素设置安全出口。
并结合建筑的空间合理组合,兼顾使用功能和安全性,使建筑物的人员能在接到火警信息后,在规定的最短时间内,全部疏散到室外或安全地带为原则考虑。
因此,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对保证人员和物资安全疏散极为重要,无论工业或民用建筑每个防火分区、每个楼层的安全出口数量一般均不少于两个。
除特殊规定外,建筑内每个楼层或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且安全出口总宽度应满足该楼层或防火分区全部疏散人数和时间的要求。
公共建筑、厂房、住宅的安全出口设置《规范》当中都有不同具体的规定。
其中,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设置应符合:(1)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2)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