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关联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TF-F4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摘要:灰色关联分析法被广泛运用在各种农作物的农艺性状的研究上。现在小麦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之一,如何对小麦各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评价显得至关重要。采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判分析法,对2015年试验品种小麦TF-F4的群体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小麦的株高、穗高、小穗数、穗粒数等农艺性状都可能与产量性状有关。计算出灰色关联度对试验品种小麦TF-F4评价的关联度值,并且把关联度值与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确实极度相关,所以认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试验品种小麦TF-F4的产量性状能够进行很好的评价。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小麦;产量性状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raits about population yield of
Wheat TF-F4
Abstract: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is widely used for agronomic traits in the study of the various crops. Wheat now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major food and how to evaluate the yield characters of varieties wheat is ing the gray relation analysis, the yield-related traits of wheat varieties TF-F4 test groups on 2015 year were analyzed. We found that plant height, ear height, spikelets of wheat grain number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are likely related with yield traits. Correlation value of wheat varieties TF-F4 is calculated by Gray Correlation , and connect correlation to yield characters to analysis concerned. The results proves having highly correlation, and it is good using the method of the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yield characters the wheat varieties TF-F4 Keywords:The gray correlation degree;wheat;Yield Characters
前言
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得知,小麦已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的20%以上,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和战略储备粮品种,在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小麦生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小麦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是仅次于水稻和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因此,小麦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对于作物性状的改进和提高,一直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1]。作物的许多产量性状和经济性状,如株高、产量、品质等,都属于复杂的数量性状[2]。它们由多基因控制,在分离后代中呈现连续的表型变异。其中产量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连续变异的,受环境影响较大的数量性状[3]。因此,研究小麦早代产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对小麦育种工作中选配亲本、取舍组合和探讨杂种各性状的适宜选择世代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重视小麦育种工作,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小麦播种面积在2133.3~3066.7万hm2之间变化,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比例从1949年的19.57%逐渐上升到2010年的22.07%,其中1991年达到27.55%[4]。产量占粮食总产的比例从1949年的12.20%逐渐上升到2010年的21.07%。在2001年(含)以前,小麦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从2002年开始其播种面积略少于玉米,居第三位。小麦面积波动较大,从1949年的2133.3万hm2上升到1991年的3066.7万hm2,到2004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下滑,接近新中国初期的水平。近几年,在国家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激励下,依靠科技进步和行政推动,我国小麦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随着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小麦产量必然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2001年山东省科技厅率先在全国启动了“超级小麦育种技术研究”项目[5],在山东和全国都引起了很大反响,与此同时,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河南省兰考种业等单位也先后开展超级小麦育种研究[6]。2005年,我国开始小麦培育计划,把囤粮于科技作为提高粮食产量、降低成本,提高我国小麦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7~10]。这些重大课题的实施,对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这样的意义[11]。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小麦育种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全国出现了许多超高产纪录,如河南省陟阳县0.172hm2高产攻关田单产9137.9kg/hm2[12]。山东省桓台县2160×104 hm2小麦已连续3年突破7150 kg/hm2大关,龙口市1.16hm2超高产地块创造了10609.7kg/hm2的高产纪录[13]。山东省兖州市在2005-2008年连续四年,经山东省科技厅、农业厅组织专家测产验收,超高产攻关田最高单产分别11034.9kg/hm2、10911.45kg/hm2、10840.5kg/hm2和11060.7kg/hm2[14]。因此,进一步开发小麦新品种的增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小麦总产的安全有效供给,是小麦育种和生产的重要任务。
目前,在对农作物新品种(系)的优劣评价时,只是对试验结果的产量进行方差分析、新复极差测验及稳定性分析,而忽略了与品种有重要关系的生育期、穗粒数、千粒重、容重、抗病性、抗倒伏等性状,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品种(系)的综合评价[15]。灰色关联度理论1982年由邓聚龙教授提出[16],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一种分析方法,近年来在农作物的新品种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近二十多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科普文章、科技期刊、学术著作和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会议上有着灰色系统理论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与辉煌成果,而其中在有关于灰色关联度的应用方面的成果更是数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