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灵山卫古城概念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总体规划
4.1 设计主题诠释 4.2 规划总平 4.3 总平索引 4.4 土地利用 4.5 规划结构 4.6 功能分区 4.7 业态布局 4.8 旅游分析 4.9 交通分析 4.10绿地景观系统 4.11 建筑高度 4.12 建筑容量 4.13 配套设施分布 4.14 建筑风格

1.1 1.2 1.3 1.4 1.5 1.6
二、相关研究
2.1 宏观背景研究 2.1.1上位规划研究 2.1.2 项目区位 2.1.3 交通 2.1.4 文化产业 2.2 发展机遇 2.3 文化研究 2.4 案例研究
三、总体构思
3.1 项目定位 3.1.1规划定位 3.1.2策划定位 3.2 规划构思 3.2.1 功能构思 3.2.2 功能分区 3.2.3 空间发展构思 3.3 规划原则 3.4 项目愿景
五军都督府 中央六部 都督府
左、右、中、 前、后5个千 户所
布 政 司
指挥使司
留 守 司
行 都 司
都 司 卫

5600人
卫 卫
守 御 千 户 所
直 隶 州

1120人 112人
千户所 百户所 总旗 小旗 守 御 百 户 所 千 户 所
守 御 千 户 所
护 卫
军 民 司
群 牧 司
仪 卫 司
军 民 千 户 所
洪武13年

萌芽 阶段
卫所制度 完全确立
卫所制度 衰败
• 15世纪后期,日本诸侯混战,一大批溃兵败将成了失掉军职的“武士浪人”,他们伙同牟利无门的商人,形 成一股侵害中国沿海的邪恶势力,因为日本古称“倭奴国”,所以被称为“倭寇”。 • 明洪武元年(1368)正月,明太祖采纳刘基“立军卫法”的建议,正式创立卫所制。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 )定天下卫所,计有17个都司,1个留守司,329个卫,65个守卫千户所。全国共有180余万军队。
明初1364年,开始设置卫所
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兴筑土城以备倭 明永乐二年,郭崇二次重修 弘治元年,赵鹤令檄指挥使张某再次重修


雍正十二年裁灵山卫
灵山卫古城池
一 卫城解读 空间布局
1.2 山东卫所
明初,仅登州一府所设卫、千户所, 占明代山东沿海卫所的64%。 自元代以来,灵山卫的海防出现危 机,倭寇经常来骚扰。明初,诏令天下 设立卫所,跨县设所,连府设卫。洪武 五年,鉴于今胶南沿海倭患频繁,调指 挥佥事朱兴筑灵山卫城,并从内地迁民 圈占屯守,共建立军屯三十个,军兵五 千六百人。 灵山卫辖有前、后、左三所。前 所即夏河寨备御千户所,建有城池; 后所即胶州守御千户所,附于胶州城; 左所在卫城内。
灵山岛
0 0 0
民国初归胶澳商埠管辖。之后卫地归属 几经变化,1946年胶南县建立,灵山卫归 胶南至今。
一 卫城解读 卫城历史

1.1 灵山卫历史
洪武年间,调指挥佥事筑灵山卫城。朱兴修建的城周为三 里,围墙高为二丈五尺、厚一丈二尺五,东西南北各有城门, 护城河深为二丈五尺,宽二丈。 第二次于永乐二年,指挥佥事郭崇大兴土木,城池周长扩 建为五里,外色为青砖,四门加城门楼,增铺所十余所。 第三次于弘治元年,分巡副使赵鹤令檄指挥使张某再次重 修,四方设门,东曰朝阳,西曰阅武,南曰镇海,北曰承恩。 经过三次营建,卫城日臻完善。 雍正十二年,裁并灵山卫,归入胶州。 清代海防较明代有了较大发展,灵山卫仍是重要戍城,增 添了唐岛口和古镇口两处炮城,但兵备已大减。废除世袭官兵, 改设卫守备,为七品官。雍正十二年(公元一七三四年),裁 撤灵山卫,归并胶州、诸城。之后,灵山卫和古镇口改设千总 汛地,防御地位仍然非常重要。
靖海卫
威海卫
成山卫
雄崖所
宁津所
一 卫城解读 卫所缘起
1.3 卫所研究
发展历程
洪武3年
发于元末,盛于明,止于清
• 明朝建立之初,倭寇对明朝东南地区频频进行骚 扰。洪武初年,“倭奴数掠海上,寇山东、直隶、浙 东、福建沿海郡邑。”在山东沿海,“倭兵数寇海滨, 生离人妻子,损伤物命”。“诸贼强豪着……纠岛倭 入寇”。张士诚、方国珍等部残余势力不断骚扰,其 余党多逃亡海上,勾结倭寇,在沿海地区“焚居民, 掠货财,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闽、浙、东粤, 滨海 之区,无岁不被其害。”
一 卫城解读
1.3 卫所研究
卫所体系: 卫所的设置,根据地理形势和军事冲缓而定。一般来说,系一郡的设所,连郡的设卫。洪武七年
(1374)重定兵卫之政时,以5600人为一卫,下分前、后、左、右、中5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又由10个百户所 组成。百户所是明朝军队的基层编制,共112人,设2个总旗,10个小旗,进行日常管理和军事训练。卫指挥最高 为指挥使,正三品,其次为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为正四品。正千户为正五品,副千户为从五品,百户为 正六品。在卫衙内还设有镇抚,为从五品,经历为从七品。
灵山卫
“外包以砖,四门加楼,周近六里, 门四,南北长约760-800米,东西长 约700米。街为十字,均齐方正,形 若棋盘,复建了城隍庙。”
城墙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 高8.5-9.6米,底宽5.7-7米,顶宽 4.3-4.6米。内城呈正方形,南北长 825.5米,东西长803.7米,全高10.1 米。
一 卫城解读 卫城要素
1.4 卫城构成
护城河
• •
城门 城墙
仓湾
承恩门
• 十字大街 • 官署:卫署、仓廒房、学 宫、驻防千 总署、演武场 • 街衢 • 坊表 • 坛庙 • 墩铺
迎鹤桥
通济桥
阅 武 门
朝 阳 门
南池
镇海门
长卫桥
一 卫城解读 城隍庙文化
1.5 卫城文化
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演衍的 地方守护神。城隍,起源于古代 的水(隍)庸(城)的祭祀,“城” 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 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成城是 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
卫所特征
• 经历设卫、筑城、兴盛、裁减发展阶段 • 寓兵于农,军士屯田制度。屯操、城守、运粮、番易,仿唐府兵遗意。 • 军士为外地移民,涌现苏、陈、王、宋、金、宗、焦、毕、薛等显姓望族。 • 世袭制。军士世袭,与其家属另立军籍,是为军户,全家迁至指定的卫所世世代代为军,军户不由地方管理 而是直属朝廷,由五军都督府管辖,不得随意脱籍。 • 地域上分沿边卫所、沿海卫所、内地卫所、在内卫所四类;重镇型、交通型、海岸型等。
源 起
城隍神:保佑本地百姓和地方的 社会稳定,监督当地官员和百姓 行为,惩恶扬善,弥补国家权力 空缺。用神的力量监督人的行为 和控制行动,对社会的稳定起积 极作用。
发 展
城隍庙
南北朝
唐宋
宋元
明初
清朝
大殿
上海开埠以前的城隍庙
60年前的湖边
现在的湖边
20世纪80年代郑 州城隍庙戏楼
20世纪80年代郑州城隍 20世纪80年代郑州城隍 庙二门与戏楼 庙戏楼残毁情况
一 卫城解读 渔家文化
1.5
卫城文化
渔家文化活动成为长海旅游新亮点。灵山卫街道位于胶南市东部,北倚小珠山,与黄岛区辛安街道毗连;南濒黄 海,灵山岛上渔家村落风情别致,或居于崖边,或位于海畔,或半藏于山涧。 渔家文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海洋渔文化
海草房文化
玛祖文化
一 卫城解读
1.6 卫城现状
文物保护单位:进士府、城隍庙、银杏树
山东都司
诸 城 所
胶 州 所
东 平 所
肥 城 所
滕 县 所
鳌 山 卫
济 南 卫
青 州 左 卫
宁 海 卫
平 山 卫
莱 州 卫
济 宁 卫
登 州 卫
安 东 卫
灵 山 卫
大 嵩 卫
威 海 卫
成 山 卫
靖 海 卫
临 清 卫
东 昌 卫
任 城 卫
兖 州 护 卫
嘉靖十八年(1532)后 山东都司卫所统辖结构图
雄 崖 所
青 岛 灵 山 卫 古 城
概 念 规 划 汇
四 总体规划

灵山 ·明卫 滨海·逸城
黄靖联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工作方法
经济条件
优势资源
初识灵山卫
感性认识
区位交通 文化特色
挖掘灵山卫
潜质条件
科学研究
发展空间 战略定位 产品设计
设计灵山卫
理性设计
概念规划
CONTENTS
一、卫城解读
1.1 1.2 1.3 1.4 1.5 1.6 灵山卫历史 山东卫所 卫所研究 卫城构成 卫所文化 卫城现状



50人 10人
守 御 百 户 所 千 户 所

守 御 千 户 所
守 御 百 户 所
千 户 所
守 御 千 户 所
千 户 所


一 卫城解读 卫城比较
wk.baidu.com辽宁·兴城
1.4 卫城构成
烟台·奇山所
据《登州府志》记载:奇山守御千 户所城,“砖城,周二里,高二丈 二尺,阔二丈。门四,楼铺十六。 池阔三丈五尺,深一丈。”
0 0 0
春秋初期,莒国迁都于莒,安阳邑旋即 属莱国。齐公灭莱后,该地归齐国,设安 陵邑; 宋金时期,灵山卫为海上军事要塞,战 争连绵不断; 元代,灵山卫附近海域是重要的海上漕 运通道。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魏国公徐 达调指挥佥事朱兴从内地迁民筑城屯守以 备倭寇; 清光绪二十四年《胶澳租界条约》, "……将胶澳之口,南北两面,租与德 国……”沦为德国胶澳租界。
清康熙丙辰科(1676年)进士王请试的府第。进士府第的大部分房屋已拆除,仅存西北角的一处二进院落,南北长28.7米 ,东西长27米,占地面积775平方米。大门面西,面广三间,是原府第的西北角门。迎大门立砖砌影壁,绕过影壁是一排十间坐 北朝南正房。房屋小式硬山建筑,高5米余,南北宽4.5米,飞椽出檐,石基清水砖墙,石灰抹缝,木板门,直棂窗。后院存房 屋四间,建筑结构与前院相同。现在,房屋青灰小板瓦换为机制瓦,木棂窗被玻璃窗代替,其它尚保存原貌。2002年12月17日 公布为胶南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卫城隍庙是青岛胶南市唯一保留下来的城隍庙,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今年7月份起,灵山卫政府筹资修复,维修后 的主殿青砖青瓦,木窗铜门。主殿门前的两棵白果树已经有600多岁了,树径达到1米。 其它保留建筑 主要包括灵山卫小学、王进士府、城隍庙、医 院及新建居住区等。 王进士府
浮 山 所
金 山 所
奇 山 所
王 徐 寨 所
福 山 所
石 旧 寨 所
夏 河 寨 所
大 山 所
百 尺 崖 所
寻 山 后 所
宁 津 所
海 阳 所
濮 州 所
一 卫城解读
1.2 山东卫所
奇山所
洪武二年 四 五 九 十年 三十一年
胶东卫所空间布局及现状
洪武(公元1328-1398) 正统(公元1427-1464) 成化(公元1447-1487) 嘉靖(公元1507-1561)
1951年西安城隍庙
一 卫城解读 兵家文化
1.5
卫城文化
齐鲁文化是中国古老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仅诞生了博大恢弘的孔孟儒学,而且孕育了绚丽夺目的兵学文化 ,涌现出了姜太公、管仲、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等众多著名的兵家。宋代官修《武经七书》,作为兵家 的必读经典,其中《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等四部兵书的作者,都出自齐鲁大地。 齐鲁兵家的基本特征,要者有五: 其一,爱好和平。战争与和平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政治范畴。 其二,人本特征。中国文化在整体上呈现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格外强调人的意义。 其三,多元文化性。齐鲁兵家文化之所以深邃而博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多元文化特征。 其四,务实特征。齐鲁兵家无不以追求事业成功为己任,而他们事业成功的历程,也就是务实、拼博的人生经历 。齐鲁兵家务实,首先表现在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使自然条件为我所用。 其五,辩证思维特色。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起源于西周,到春秋时期,朴素辩证法有了长足的发展。 卫所制”是明代最主要的军事制度。卫所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兵营组织,卫所军户是世居一地的,并代代相 传,基本上不再变动。“卫所制”规定军队士兵的主要来源为“籍选”,即从世袭的军户籍中抽丁而来,每户派 一人为正丁去卫所服兵役。 由于当时军户的主要义务是壮劳力出丁当兵,其家庭生活负担沉重,为 保障生活,稳定军心,故政府多分给房屋、田地,有固定的口粮,并免除 户丁徭役。而且正丁服役于卫所,必须携带家属,以安定生活并生儿育女。 因此,军户的社会地位相对比较高。为了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军丁在卫 所中轮流戊守、屯田。战争时期,则临时充军从征调发;和平年代,则归 还卫所耕地种田。屯田耕作收获所得用来供给军户的生活和正军之所需。

灵山卫历史 山东卫所 卫所研究 卫城构成 卫所文化 卫城现状


一 卫城解读 历史得名
1.1 灵山卫历史
“灵山,在卫城南海中……”卫以山得名。 历史上灵山卫与天津卫、威海卫、安东卫并列为“北方四大卫”; 与靖山卫、安东卫、威海卫、天津卫、金山卫等并称“海防八大卫”;
早在四、五千年前,灵山卫一带就有人 类生息繁衍; 西周时期,灵山卫一带先为安国所有, 后属莒国。莒国在此设安阳邑,为莒国 “五阳”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