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反证法》示范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2.2《反证法》教学设计
2.2.2 反证法(陈昌杰)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用反证法证明简单问题的推理技能,进一步培养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习目标(1)理解反证法的概念(2)体会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及反证法证题的步骤(3)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3.学习重点对反证法的概念和三个步骤的理解与掌握.4.学习难点理解“反证法”证明得出“矛盾的所在”即矛盾依据.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学习过程】1.预习任务任务1预习教材P42—P43,思考:什么是反证法?你以前学过反证法吗?任务2反证法证明问题的步骤是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2.预习自测1.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要把下列哪些作为条件使用()①结论相反的判断,即假设②原命题的条件③公理、定理、定义等④原结论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答案:C【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命题的否定,反证法】由反证法的定义可知应选C.2.如果两个实数之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A.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B.两个都是正数C.两个都是非负数D.至少有一个是正数答案:D3.已知a+b+c>0,ab+bc+ca>0,abc>0,用反证法求证a>0,b>0,c>0时的假设为()A.a<0,b<0,c>0B.a≤0,b>0,c>0C.a,b,c不全是正数D.abc<0答案:C4.否定“至多有两个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一个解B.有两个解C.至少有两个解D.至少有三个解答案:D(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著名的“道旁苦李”的故事:王戎小时候,爱和小朋友在路上玩耍.一天,他们发现路边的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小朋友一哄而上,去摘李子,独有王戎没动.等到小朋友摘了李子一尝,原来是苦的.他们都问王戎:“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不苦的话,早被路人摘光了,而这棵树上却结满了李子,所以李子一定是苦的.”王戎的论述运用了什么推理思想?王戎的推理方法是:假设李子不苦,则因树在“道”边,李子早就被别人采摘而没有了,这与。
人教版选修1-2第二章2.2.2反证法课件
司马懿见此情景,心中疑虑:“诸葛亮
一生精明过人,谨慎有余,从不冒险,
今天如此这般,城内恐怕必有伏兵,有
意诱我入城,绝不能中计也。”
数学中常见实例分析:
1.a 0, b 0, a b 1, 求证:a, b中至少有
1
一个不大于 .
2
2.a, b, c不全为零,a b c 0, 求证:a, b, c
只有一个根.
点评:“有且只有”包含了“有根”和“只有这个
根”两层意思.由于a≠0,因此方程至少有一
个根= .从正面较难说明为什么只有这个
根.故我们采用反证法.
试一试
求证:在一个三角形中,
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
于60°.
A
B
C
证明:假设结论不成立,即:
<
<
<
∠A___ 60°, ∠B ___ 60°,
(1)a是实数。
(2)a大于2。
a小于或等于2
a不是实数
(3)a小于2。
(4)至少有2个
a大于或等于2
最多有1个
(5)最多有一个
(6)两条直线平行。
至少有两个
两直线不平行
巩固新知
2、用反证法证明“若a2≠ b2,则a ≠ b”
的第一步是 假设a=b 。
巩固新知
3、用反证法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没有两个相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定义
假设原命题 不成立 ,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
假设错误
盾,因此说明________,从而证明了
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原命题成立,
反证法常见的矛盾类型
反证法教案高中数学
反证法教案高中数学
一、教学内容:反证法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反证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能够灵活运用反证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反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2. 如何正确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
四、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五、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反证法的兴趣,引出反证法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反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以及在数学证明中的应用方法。
3. 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通过反证法进行证明。
4. 拓展:提供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反证法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反证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题,并写出解题思路;
2. 查找一些实际问题,尝试用反证法进行证明。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灵活运用反证法,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1-2:《反证法》教案-新版
2.2.2 反证法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用反证法证明简单问题的推理技能,进一步培养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习目标(1)理解反证法的概念(2)体会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及反证法证题的步骤(3)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3.学习重点对反证法的概念和三个步骤的理解与掌握.4.学习难点理解“反证法”证明得出“矛盾的所在”即矛盾依据.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学习过程】1.预习任务任务1预习教材P42—P43,思考:什么是反证法?你以前学过反证法吗?任务2反证法证明问题的步骤是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2.预习自测1.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要把下列哪些作为条件使用()①结论相反的判断,即假设②原命题的条件③公理、定理、定义等④原结论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答案:C【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命题的否定,反证法】由反证法的定义可知应选C.2.如果两个实数之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A.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B.两个都是正数C.两个都是非负数D.至少有一个是正数答案:D3.已知a+b+c>0,ab+bc+ca>0,abc>0,用反证法求证a>0,b>0,c>0时的假设为()A.a<0,b<0,c>0B.a≤0,b>0,c>0C.a,b,c不全是正数D.abc<0答案:C4.否定“至多有两个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一个解B.有两个解C.至少有两个解D.至少有三个解答案:D(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著名的“道旁苦李”的故事:王戎小时候,爱和小朋友在路上玩耍.一天,他们发现路边的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小朋友一哄而上,去摘李子,独有王戎没动.等到小朋友摘了李子一尝,原来是苦的.他们都问王戎:“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不苦的话,早被路人摘光了,而这棵树上却结满了李子,所以李子一定是苦的.”王戎的论述运用了什么推理思想?王戎的推理方法是:假设李子不苦,则因树在“道”边,李子早就被别人采摘而没有了,这与“多李”产生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李为苦李.2.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反证法的概念●活动一1.什么是反证法?引例: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已知:∠A,∠B,∠C是△ABC的内角.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60°.∆的三个内角∠A,∠B,∠C都小于60°,证明:假设ABC则有∠A <60°,∠B < 60°,∠C <60°,∠A+∠B+∠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相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所求证的结论成立.先假设结论的反面是正确的,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推出与公理、已证的定理、定义或已知条件相矛盾,说明假设不成立,从而得到原结论正确.这种证明方法就是——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反证法也称归谬法●活动二1.常用词语的反义词从上面的引例可以看出: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都是得到一系列矛盾结果,会出现一些反义词,因此,同学们要注意常见词语的反义词,你知道哪些反义词呢?下面是一些常见反义词:问题探究二反证法的证题的基本步骤●活动一反证法的证明过程从前面的引例中你可以总结出反证法证明问题有哪些步骤?反证法的证明过程:否定结论——推出矛盾——肯定结论,即分三个步骤:反设—归谬—存真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归谬——从假设出发,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得出矛盾;存真——由矛盾结果,断定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结论成立.●活动二归谬矛盾的方法思考一下,归谬矛盾的方法有哪些?归谬矛盾主要有以下方法:(1)与已知条件矛盾.(2)与假设矛盾或自相矛盾.(3)与已有公理、定理、定义、事实矛盾.●活动三反证法证明问题的适用范围同学们知道用反证法证明问题的范围有哪些吗?是不是所有的问题反证法都适用?反证法证明问题的适用范围(1)否定性命题;(2)限定式命题;(3)无穷性命题;(4)逆命题;(5)某些存在性命题;(6)全称肯定性命题;(7)一些不等量命题的证明;(8)基本命题;(9)结论以“至多……”“至或少……”的形式出现的命题等.问题探究三反证法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活动一用反证法证明否(肯)定式命题例1 设函数f(x)=ax2+bx+c(a≠0)中,a,b,c均为整数,且f(0),f(1)均为奇数.求证:f(x)=0无整数根.【知识点:函数的零点,命题的否定,反证法;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详解:假设f(x)=0有整数根n,则an2+bn+c=0(n∈Z).而f(0),f(1)均为奇数,即c 为奇数,a+b为偶数,则an2+bn=-c为奇数,即n(an+b)为奇数.∴n,an+b均为奇数.又a+b为偶数,∴an-a为奇数,即a(n-1)为奇数,∴n-1为奇数,这与n为奇数矛盾.∴f(x)=0无整数根.点拔:(1)此题为否定形式的命题,直接证明很困难,可选用反证法.证题的关键是根据f(0),f(1)均为奇数,分析出a,b,c的奇偶情况,并应用.(2)对某些结论为肯定形式或者否定形式的命题的证明,从正面突破较困难时,可用反证法.通过反设将肯定命题转化为否定命题或将否定命题转化为肯定命题,然后用转化后的命题作为条件进行推理,推出矛盾,从而达到证题的目的.●活动二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例2 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连续不断开,f(a)<0,f(b)>0,且f(x)在[a,b]上单调递增,求证:f(x)在(a,b)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知识点:函数的零点,函数的单调性,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详解:由于f(x)在[a,b]上的图象连续不断开,且f(a)<0,f(b)>0,即f(a)·f(b)<0,所以f (x )在(a ,b )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设零点为m ,则f (m )=0,假设f (x )在(a ,b )内还存在另一个零点n ,且n ≠m .,使f (n )=0,若n >m ,则f (n )>f (m ),即0>0,矛盾;若n <m ,则f (n )<f (m ),即0<0,矛盾.因此假设不正确,即f (x )在(a ,b )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点拔:证明“有且只有一个”的问题,需要证明两个命题,即存在性和唯一性.当证明结论以“有且只有”、“只有一个”、“唯一存在”等形式出现的命题时,由于反设结论易于导出矛盾,所以用反证法证其唯一性就较简单明了.●活动三 用反证法证明“至多、至少”问题例3 已知x ,y >0,且x +y >2.求证:1+x y ,1+y x 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知识点: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详解: 假设1+x y ,1+y x 都不小于2,即1+x y ≥2,1+y x ≥2.∵x >0,y >0,∴1+x ≥2y,1+y ≥2x .∴2+x +y ≥2(x +y ).即x +y ≤2,这与已知x +y >2矛盾.∴1+x y ,1+y x 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点拔:反设是反证法的基础,为了正确地作出反设,掌握一些常用的互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 个/至多有(n 一1)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唯一/至少有两个等.例4 设二次函数2()f x x px q =++,求证:(1),(2),(3)f f f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2. 【知识点:不等式的性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 详解:假设(1),(2),(3)f f f 都小于12,则 .2)3()2(2)1(<++f f f (1)另一方面,由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有2)39()24(2)1()3()2(2)1()3()2(2)1(=+++++-++=+-≥++q p q p q p f f f f f f (2)(1)、(2)两式的结果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原来的结论正确.点拔:诸如本例中的问题,当要证明几个代数式中,至少有一个满足某个不等式时,通常采用反证法进行.议一议:一般来说,利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的第三步所称的矛盾结果,通常是指所推出的结果与已知公理、定义、定理或已知条件、已证不等式,以及与临时假定矛盾等各种情况.试根据上述两例,讨论寻找矛盾的手段、方法有什么特点?●活动四利用反证法证题时,假设错误而致误例5 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非零实数.求证:三个方程ax2+2bx+c=0,bx2+2cx+a =0,cx2+2ax+b=0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错解】假设三个方程都没有两个相异实根,则Δ1=4b2-4ac<0,Δ2=4c2-4ab<0,Δ3=4a2-4bc<0,相加有a2-2ab+b2+b2-2bc+c2+c2-2ac+a2<0,即(a-b)2+(b-c)2+(c-a)2<0,此不等式不能成立,所以假设不成立,即三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知识点:方程的根,反证法】【错因分析】上面解法的错误在于认为“方程没有两个相异实根就有Δ<0”,事实上,方程没有两个相异实根时Δ≤0.【正解】假设三个方程都没有两个相异实根,则Δ1=4b2-4ac≤0,Δ2=4c2-4ab≤0,Δ3=4a2-4bc≤0.相加有a2-2ab+b2+b2-2bc+c2+c2-2ac+a2≤0,即(a-b)2+(b-c)2+(c-a)2≤0,(*)由题意a,b,c互不相等,所以(*)式不能成立.所以假设不成立,即三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点拔:用反证法证题要把握三点:(1)必须先否定结论,对于结论的反面出现的多种可能,要逐一论证,缺少任何一种可能,证明都是不全面的.(2)反证法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且必须根据这一条件进行论证,否则,仅否定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论证,就不是反证法.(3)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与已知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矛盾,但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3.课堂总结【知识梳理】(1)反证法:假设原命题的反面正确,根据已知条件及公理、定理、定义,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导出矛盾.从而说明假设不正确,得出原命题正确.(2)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方法,在证明否定性命题、唯一性命题和存在性命题时运用反证法比较简便.(3)反证法的基本步骤是:①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原结论的反面为真;②归谬——从反设和已知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矛盾的结果;③存真——由矛盾结果,断定反设不真,从而肯定结论成立.【难点突破】用反证法证题时,应注意的事项:(1)周密考察原命题结论的否定事项,防止否定不当或有所遗漏.(2)推理过程必须完整,否则不能说明命题的真伪性.(3)在推理过程中,要充分使用已知条件,否则推不出矛盾,或者不能断定推出的结果是错误的.(4)反设是反证法的基础,为了正确地作出反设,掌握一些常用的互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个/至多有(n一1)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唯一/至少有两个.(5)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理必须严谨.导出的矛盾有如下几种类型: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公式矛盾;与反设矛盾;自相矛盾.4.随堂检测1.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b,那么3a>3b”的假设内容应是()A.3a=3bB.3a<3bC.3a≤3bD.3a≥3b答案:C【知识点:不等式的性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大于”的对立面为“小于等于”,故应假设“3a ≤3b ”.2.否定“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外角都至少有两个钝角”时正确的说法为( )A .存在一个三角形,其外角最多有一个钝角B .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外角都没有两个钝角C .没有一个三角形的外角有两个钝角D .存在一个三角形,其外角有两个钝角答案:A【知识点:三角形的性质,命题的否定,反证法】原命题的否定为:存在一个三角形,其外角最多有一个钝角.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 、b 是实数,且|a -1|+|b -1|=0,则a =b =1时,应作的假设是________.答案:a ≠1或b ≠1.【知识点:命题的否定,反证法】∵“a =b =1”的否定为“a ≠1或b ≠1”,故应填a ≠1或b ≠1.4.证明方程2x =3有且仅有一个实根.【知识点: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证明:∵2x =3,∴x =32,∴方程2x =3至少有一个实根.设x 1,x 2是方程2x =3的两个不同实根,则⎩⎨⎧2x 1=3, ①2x 2=3, ② 由①-②得2(x 1-x 2)=0,∴x 1=x 2,这与x 1≠x 2矛盾.故假设不正确,从而方程2x =3有且仅有一个实根.三、智能提升★基础型 自主突破1.(2013·海口高二检测)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应假设( )A .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B .三个内角都大于60°C .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 .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答案:B三个内角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即有一个、两个或三个不大于60°,其反设为都大于60°,故B正确.2.实数a,b,c不全为0等价于()A.a,b,c均不为0B.a,b,c中至多有一个为0C.a,b,c中至少有一个为0D.a,b,c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答案:D【知识点:命题的否定,反证法】实数a,b,c不全为0,即a,b,c至少有一个不为0,故应选D.3.(1)已知p3+q3=2,求证p+q≤2.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p+q≥2.(2)已知a,b∈R,|a|+|b|<1,求证方程x2+ax+b=0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方程有一根x1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即假设|x1|≥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1)与(2)的假设都错误B.(1)与(2)的假设都正确C.(1)的假设正确;(2)的假设错误D.(1)的假设错误;(2)的假设正确答案:D【知识点:命题的否定,反证法】(1)的假设应为p+q>2;(2)的假设正确.答案是D4.下列命题不适合用反证法证明的是()A.同一平面内,分别与两条相交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必相交B.两个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D.已知x,y∈R,且x+y>2,求证:x,y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答案:C【知识点:命题的否定,反证法】A中命题条件较少,不易正面证明;B中命题是否定性命题,其反设是显而易见的定理;D 中命题是至少性命题,其结论包含两种情况,而反设只有一种情况,适合用反证法证明.5.命题“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答案:三角形中最少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知识点:三角形的性质,命题的否定,反证法】“最多”的反面是“最少”,故本题的否定是:三角形中最少有两个内角是直角.能力型 师生共研1.设a ,b ,c ∈(-∞,0),则三数a +1b ,c +1a ,b +1c 中( )A .都不大于-2B .都不小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答案:C【知识点:基本不等式,命题的否定,反证法】假设都大于-2,则1116a b c b c a+++++>-,又()112a a a a ⎡⎤+=--+≤-=-⎢⎥-⎣⎦,同理12b b +≤-,12c c +≤-, 故1116a b c b c a+++++≤-,矛盾.即a +1b ,c +1a ,b +1c 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所以答案C .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 2+b 2=0,则a ,b 全为0(a 、b 为实数)”,其反设为________. 答案:a 、b 不全为0【知识点:命题的否定,反证法】“a 、b 全为0”即“a =0且b =0”,因此它的反设为“a ≠0或b ≠0,3.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有三个步骤:①∠A +∠B +∠C =90°+90°+∠C >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矛盾,故假设错误. ②所以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③假设△ABC 中有两个直角,不妨设∠A =90°,∠B =90°.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答案:③①②【知识点:三角形的性质,命题的否定,反证法】4.甲乙丙三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做了一件好事,这时候老师问他们三人,是谁做的?甲说:"丙做的.”丙说:“不是我做的.”乙也说:“不是我做的.”如果知道他们三个人中,有两人说了假话,有一人说真话,你能判断出是谁做的吗?【知识点:推理与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解:每人讲的话中都有一句真话,一句假话.乙说:“我没有做这件事,丙也没有做这件事.”说明乙丙两人中有一人做了这件事,甲一定没做而甲说:“我没有做这件事,乙也没有做这件事.”前一句是真的,后一句一定是假的.所以,是乙做的这件好事!5.用反证法证明:无论m 取何值,关于x 的方程x 2-5x +m =0与2x 2+x +6-m =0至少有一个有实数根.【知识点:推理与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解:假设存在实数m ,使得这两个方程都没有实数根,则⎩⎨⎧ Δ1=25-4m <0,Δ2=1-8(6-m )<0,解得⎩⎪⎨⎪⎧ m >254,m <478,无解.与假设存在实数m 矛盾.故无论m 取何值,两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6.已知a +b +c >0,ab +bc +ca >0,abc >0,求证:a >0,b >0,c >0.【知识点:不等式的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证明: 假设a <0,由abc >0得bc <0,由a +b +c >0,得b +c >-a >0,于是ab +bc +ca =a (b +c )+bc <0,这与已知矛盾.又若a =0,则abc =0,与abc >0矛盾,故a >0,同理可证b >0,c >0.探究型 多维突破1.若x ,y ,z 均为实数,且a =x 2-2y +π2,b =y 2-2z +π3,c =z 2-2x +π6,则a ,b ,c 中是否至少有一个大于0?请说明理由.【知识点:推理与证明,实数非负性,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解:假设a ,b ,c 都不大于0,即a ≤0,b ≤0,c ≤0,则a +b +c ≤0.而a +b +c =x 2-2y +π2+y 2-2z +π3+z 2-2x +π6=(x -1)2+(y -1)2+(z -1)2+π-3,因为π-3>0,且无论x ,y ,z 为何实数,(x -1)2+(y -1)2+(z -1)2≥0,所以a +b +c >0.这与假设a +b +c ≤0矛盾.因此,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2.如下图所示,已知两个正方形ABCD和DCEF不在同一平面内,M,N分别为AB,DF的中点.(1)若CD=2,平面ABCD⊥平面DCEF,求MN的长;(2)用反证法证明:直线ME与BN是两条异面直线.【知识点: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异面直线,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解:(1)如图,取CD的中点G,连接MG,NG,∵ABCD,DCEF为正方形,且边长为2,∴MG⊥CD,MG=2,NG=2.∵平面ABCD⊥平面DCEF,∴MG⊥平面DCEF.∴MG⊥GN.∴MN=MG2+GN2=6.(2)证明假设直线ME与BN共面,则AB⊂平面MBEN,且平面MBEN∩平面DCEF=EN.由已知,两正方形ABCD和DCEF不共面,故AB⊄平面DCEF.又AB∥CD,∴AB∥平面DCEF,∴EN∥AB,又AB∥CD∥EF.∴EF∥NE,这与EF∩EN=E矛盾,故假设不成立.∴ME与BN不共面,它们是异面直线.(四)自助餐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b∈N,ab可以被7整除,则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7整除”,其假设正确的是()A.a,b都能被7整除B.a,b都不能被7整除C.a不能被7整除D.a,b中有一个不能被7整除答案:B【知识点:推理与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所以选B.2.有下列叙述:①“a>b”的反面是“a<b”;②“x=y”的反面是“x>y或x<y”;③“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的反面是“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④“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钝角”的反面是“三角形的内角中没有钝角”,其中正确的叙述有()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B【知识点:推理与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①错,应为a≤b.②对.③错,应为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或三角形的边上.④错,应为三角形的内角中有2个或3个钝角.即选B.3.设正实数a,b,c满足a+b+c=1,则a,b,c中至少有一个数不小于()A.1 3B.1 2C.3 4D.2 5答案:A【知识点:推理与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假设a,b,c中至少有一个数不小于x的反命题成立,即假设a,b,c都小于x,即a<x,b<x,c<x,∴a+b+c<3x.∵a+b+c=1,∴3x>1.∴x>13,若取x=13就会产生矛盾.故选A.4.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B.四面体的三组对棱都是异面直线C.闭区间[a,b]上的单调函数f(x)至多有一个零点D.设a、b∈Z,若a、b中至少有一个为奇数,则a+b是奇数答案:D【知识点:推理与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a+b为奇数⇔a、b中有一个为奇数,另一个为偶数,故D错误.因此选D.5.已知α∩β=l,a⊂α,b⊂β,若a,b为异面直线,则()A.a,b都与l相交B.a,b中至少有一条与l相交C.a,b中至多有一条与l相交D.a,b都不与l相交答案:B【知识点:推理与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逐一从假设选项成立入手分析,易得B是正确选项,故选B.6.以下各数不能构成等差数列的是()A.3,4,5B.2,3, 5C.3,6,9D.2,2, 2答案:B【知识点:推理与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假设2,3,5成等差数列,则23=2+5,即12=7+210,此等式不成立,故2,3,5不成等差数列.7.“任何三角形的外角都至少有两个钝角”的否定应是________.答案:存在一个三角形,其外角最多有一个钝角【知识点:命题的否定,反证法】“存在一个三角形,其外角最多有一个钝角”.“任何三角形”的否定是“存在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的否定是“最多有一个”.8.设二次函数f(x)=ax2+bx+c(a≠0)中,a、b、c均为整数,且f(0),f(1)均为奇数.求证:f(x)=0无整数根.【知识点:函数的奇偶性,推理与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证明设f(x)=0有一个整数根k,则ak2+bk=-c.①又∵f(0)=c,f(1)=a+b+c均为奇数,∴a+b为偶数,当k为偶数时,显然与①式矛盾;当k为奇数时,设k=2n+1(n∈Z),则ak2+bk=(2n+1)·(2na+a+b)为偶数,也与①式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方程f(x)=0无整数根.9.如图,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a,直线b⊂α,直线c⊂β,b∩a=A,c∥a.求证:b与c是异面直线.【知识点:线面平行,线线平行,推理与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证明:证明:假设b,c不是异面直线,则①b∥c;②b∩c=B.①若b∥c,∵a∥c,∴a∥b,与a∩b=A矛盾,∴b∥c不成立.②若b∩c=B,∵c⊂β,∴B∈β.又A∈β,A∈b,∴b⊂β.又b⊂α,∴α∩β=b.又α∩β=a,∴a与b重合.这与a∩b=A矛盾.∴b∩c=B不成立.∴b与c是异面直线.10.若下列方程:x2+4ax-4a+3=0,x2+(a-1)x+a2=0,x2+2ax-2a=0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知识点:判别式,不等式组的解法,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解:设三个方程均无实根,则有⎩⎨⎧ Δ1=16a 2-4(-4a +3)<0,Δ2=(a -1)2-4a 2<0,Δ3=4a 2-4(-2a )<0,解得⎩⎪⎨⎪⎧ -32<a <12,a <-1,或a >13,-2<a <0,所以-32<a <-1. 所以当a ≥-1,或a ≤-32时,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11.已知函数f (x )=x 22x -2,如果数列{a n }满足a 1=4,a n +1=f (a n ),求证:当n ≥2时,恒有a n <3成立.【知识点:推理与证明,命题的否定,反证法】证明:法一(直接证法) 由a n +1=f (a n )得a n +1=a 2n 2a n -2, ∴1a n +1=-2a 2n +2a n =-2⎝ ⎛⎭⎪⎫1a n -122+12≤12, ∴a n +1<0或a n +1≥2;(1)若a n +1<0,则a n +1<0<3,∴结论“当n ≥2时,恒有a n <3”成立;(2)若a n +1≥2,则当n ≥2时,有a n +1-a n =a 2n 2a n -2-a n =-a 2n +2a n 2(a n -1)=-a n (a n -2)2(a n -1)≤0, ∴a n +1≤a n ,即数列{a n }在n ≥2时单调递减;由a 2=a 212a 1-2=168-2=83<3, 可知a n ≤a 2<3,在n ≥2时成立.综上,由(1)、(2)知:当n ≥2时,恒有a n <3成立.法二:(用反证法) 假设a n ≥3(n ≥2),则由已知得a n +1=f (a n )=a 2n 2a n -2, ∴当n ≥2时,a n +1a n=a n 2a n -2=12·⎝ ⎛⎭⎪⎫1+1a n -1≤12⎝ ⎛⎭⎪⎫1+12=34<1,(∵a n -1≥3-1), 又易证a n >0,∴当n ≥2时,a n +1<a n ,∴当n >2时,a n <a n -1<…<a 2;而当n =2时,a 2=a 212a 1-2=168-2=83<3,∴当n ≥2时,a n <3;这与假设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当n≥2时,恒有a n<3成立.三、数学视野边际分析法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同时形成了经济学的边际效用学派,代表人物有瓦尔拉(L.Walras)、杰文斯(W.S.Jevons)、戈森(H.H.Gossen)、门格尔(C.Menger)、埃奇沃思(F.Y.Edgeworth)、马歇尔(A.Marshall)、费希尔(I.Fisher)、克拉克(J.B.Clark)以及庞巴维克(E.von Bohm-Bawerk)等人.边际效用学派对边际概念作出了解释和定义,当时瓦尔拉斯把边际效用叫做稀缺性,杰文斯把它叫做最后效用,但不管叫法如何,说的都是微积分中的“导数”和“偏导数”.西方经济学中,边际分析方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分析方法.西方边际分析方法的起源可追溯到马尔萨斯.他在1814年曾指出微分法对经济分析所可能具有的用途.1824年,汤普逊(W.Thompson)首次将微分法运用于经济分析,研究政府的商品和劳务采购获得最大利益的条件.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J.Bentham)在其最大快乐和最小痛苦为人生追求目标的信条中,首次采用最大和最小术语,并且提出了边际效应递减的原理.边际分析法是把追加的支出和追加的收入相比较,二者相等时为临界点,也就是投入的资金所得到的利益与输出损失相等时的点.如果组织的目标是取得最大利润,那么当追加的收入和追加的支出相等时,这一目标就能达到.边际分析法的数学原理很简单.对于离散discrete情形,边际值marginal value为因变量变化量与自变量变化量的比值;对于连续continuous情形,边际值marginal value为因变量关于某自变量的导数值.所以边际的含义本身就是因变量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或者说是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改变量.在经济管理研究中,经常考虑的边际量有边际收入MR、边际成本MC、边际产量MP、边际利润MB等.。
2022年高中数学新人教版B版精品教案《人教版B高中数学选修1-2 2.2.2 反证法》
选修1-2反证法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单位长兴岛高级中学姓名邢立艳地址长兴岛高级中学116317选修1-2 反证法教学设计------正难那么反大连长兴岛高级中学邢立艳【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从故事情景所反映的哲理和逻辑中抽象归纳反证法的概念和证明步骤〔数学抽象〕;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运用反证法证明一些简单典型的题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证法对典型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主义思想【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理解反证法的概念;2、体会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及反证法证题的步骤;3、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
学习难点:灵活、适当的运用反证法证明问题,理解“反证法〞证明得出“矛盾的所在〞即矛盾依据〔与条件、假设、定义、公理、定理和事实等等〕。
【学法指导】通过自学和老师的范例讲解,采取启发式与探究式体会反证法的含义及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自己总结反证法证题的根本步骤,结合学生的思维开展不断的追问,使学生对问题本质的思考逐步深入。
法国数学家阿达玛曾说过:“反证法的证法在于说明,假设肯定定理的假设而否认其结论,就会导致矛盾〞这是对反证法精辟的概括所以反证法是以逻辑思维的根本规律和理论为依据的反证过程中的批判思想更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反证法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正是反证法教学所要教给学生的,应该具有的数学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与数学素养的很好教学时机。
【学习工具】t 希沃授课助手【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故事情景1:道旁苦李中国古代有一个叫王戎的小孩,在他7岁时,与小伙伴们外出游玩,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果子小伙伴们纷纷去摘取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有人问王戎为什么王戎答复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小伙伴摘取一个尝了一下果然是苦李。
王戎是怎样知道李子是苦的呢改编成数学命题:路边李子树上结满了熟透的李子。
2.2.反证法-人教A版选修1-2教案
2.2 反证法-人教A版选修1-2教案知识概述反证法是指通过假设所要证明的命题不成立,从而推导出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说明原来假设的命题是正确的一种证明方法。
在数学中,反证法常常被用来证明命题的唯一性和存在性。
教学目标1.了解反证法的概念和方法;2.学会使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唯一性和存在性;3.深入理解反证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反证法的概念和方法;2.掌握使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唯一性和存在性的技巧。
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可以通过设计引入反证法的常见情境,如小学数学中的奇数加偶数等于奇数而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引导学生思考在无法直接验证一个命题正确性的情况下,如何使用反证法证明。
讲解1.反证法的概念和方法反证法是通过假设所要证明的命题不成立,推导出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说明原来假设的命题是正确的一种证明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假设所要证明的命题不成立;•推导出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得出原来假设的命题是正确的。
2.使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唯一性和存在性反证法常被用来证明命题的唯一性和存在性。
在使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唯一性时,需要假设所要证明的命题不唯一,即存在至少两种不同的情况,然后通过推导得到自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所要证明的命题是唯一的。
在使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存在性时,需要假设所要证明的命题不存在,然后通过推导得到自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所要证明的命题是存在的。
案例演示演示使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唯一性和存在性的具体案例,可以选取一些小学数学中的常见题目,如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平面内不过同一点的平行线唯一等等。
实战演练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选取一些题目进行讨论和分析,设计不同情境,然后分别使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唯一性和存在性。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对反证法的理解。
课后作业1.自主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反证法的应用;2.在课后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反证法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十分重要。
(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1-2数学同步课件:2-2-2《反证法》
因为AB⊥平面α,AC⊥平面α,
a⊂α,所以AB⊥a,AC⊥a,在平面β内经过点A有两 条直线都和直线a垂直,这与平面几何中经过直线上一点只 能有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相矛盾.
(2)如图,点A在平面α外,假设经过点A至少有平面α
的两条垂线AB和AC(B、C为垂足)那么AB、AC是两条相交 直线,它们确定一个平面β,平面β和平面α相交于直线BC, 因为AB⊥平面α,AC⊥平面α,BC⊂α, ∴AB⊥BC,AC⊥BC
求证: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证明] 假设△ABC的三个内角A、B、C都小于60°, 即∠A<60°,∠B<60°,∠C<60°.
相加得∠A+∠B+∠C<180°.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矛盾,所以∠A、∠B、∠C都 小于60°的假定不能成立,从而,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一个内角不小于60°.
1 所以(1-a)a· (1-b)b· (1-c)c<64. 这与假设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 1 所以(1-a)b· (1-b)c· (1-c)a 不可能同时大于4.
[辨析]
1 结论中的三个数可能有一个数或两个数大于4,或
1 者三个数都大于4三种情况, 而其对立面只有一种情形, 即三个 1 数同时大于4, 采用反证法证明只需解决这一种情形即可. 假设 1 1 三个数的积大于64,事实上不大于64,出现矛盾,从而否定假 1-a+a 2 1 1 设,此外,本题中错把(1-a)· a≤( ) =4,(1-b)b≤4, 2 1-a+a 2 1 1 1 (1-c)c≤ 4写成(1-a)a<( ) = 4,(1-b)b<4,(1-c)c 2 1 <4.
1 所以(1-a)a· (1-b)b· (1-c)c≤64. 与假设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 1 所以(1-a)b,(1-b)c,(1-c)a 不可能同时大于4.
高中数学 2.2.2反证法教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1-2
§2.2.2 反证法1. 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2. 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重点:会用反证法证明问题;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难点: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知识链接】(预习教材P 52~ P 54,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直接证明的两种方法: 和 ;复习2: 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学习过程】※ 学习探究探究任务:反证法问题(1):将9个球分别染成红色或白色,那么无论怎样染,至少有5个球是同色的,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问题(2):三十六口缸,九条船来装,只准装单,不准装双,你说怎么装?新知:一般地,假设原命题 ,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 ,因此说明假设 ,从而证明了原命题 .这种证明方法叫 .试试:证明:5,3,2不可能成等差数列.反思:证明基本步骤: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 从假设出发,经推理论证得到矛盾 → 矛盾的原因是假设不成立,从而原命题的结论成立方法实质:反证法是利用互为逆否的命题具有等价性来进行证明的,即由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假,通过证明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的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真实.※ 典型例题例1 已知0a ≠,证明x 的方程ax b =有且只有一个根.变式:证明在ABC ∆中,若C ∠是直角,那么B ∠一定是锐角.小结:应用关键: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矛盾等).例2求证圆的两条不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变式:求证: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少于60︒.小结:反证法适用于证明“存在性,唯一性,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等字样的一些数学问题. ※ 动手试试练1. 如果12x >,那么2210x x +-≠.练2. ABC ∆的三边,,a b c 的倒数成等差数列,求证:90B <︒.【学习反思】※ 学习小结1. 反证法的步骤:①否定结论;②推理论证;③导出矛盾;④肯定结论.2. 反证法适用于证明“存在性,唯一性,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等字样的一些数学问题.※ 知识拓展空城计与反证法空城计相传三国时代,蜀国丞相兼军师诸葛亮屯兵阳平时派大将魏延领兵攻打魏国,只留下少数老弱军士守城,不料魏国大都督司马懿率大队兵马杀来,靠几个老弱士兵出城应战犹如鸡蛋碰石头,怎么办?诸葛亮冷静思考之后,传令大开城门,让老弱士兵在城门口洒扫道路,自己则登上城楼,摆好香案,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优雅, 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况,心中疑惑,他想诸葛亮一生精明过人,谨慎有余,今天如此这般与其一生表现矛盾,恐怕城内必有伏兵,故意诱我入城,决不能中计,于是急令退兵.诸葛亮正是利用司马懿这种心理上的矛盾,才以“不守城”来达到暂时“守住城”的目的,诸葛亮从问题(守住城)的反面(不守城)考虑,来解决用直接或正面方法(用少数老弱兵士去拼杀).).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反设正确的是( ).A .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2. 实数,,a b c 不全为0等价于为( ).A .,,a b c 均不为0B .,,a b c 中至多有一个为0C .,,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为0D .,,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3.设,,a b c 都是正数,则三个数111,,a b c b c a+++( ). A .都大于2 B.至少有一个大于2C.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D.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4.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自然数,,a b c 中恰有一个偶数”的反设为 .5. “4x >”是“240x x ->”的 条件.1. 已知,0x y >,且2x y +>.试证:11,xyy x ++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2.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2《二章 推理与证明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2.2 反证法》优质课教案_30
《反证法》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培养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 【学习重难点】重点:1、理解反证法的概念,2、体会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及反证法证题的步骤,3、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
难点:导出矛盾的过程的模式【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复习回顾证明方法中的综合法和分析法2、展示本节知识目标a.了解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b.识别反证法所适用的数学问题;c.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反设,归谬);4.会用反证法解决数学问题.3、提出疑问:将9个球分别染成红色或白色,那么无论怎样染,至少有5个球是同色的。
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4、自学课本第42,43页填写:(1)反证法的定义:假设原命题(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________ ,从而证明了,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2)反证法常见的矛盾类型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与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矛盾等.引申:(3)反证法解题的实质:否定结论,导出矛盾,从而证明原结论正确.(4)反证法的思维方法:正难则反(5)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a.假设命题的结论的反面是正确的;(反设)b.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逻辑推理,推出与矛盾;(归缪)c.由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结论)二、自学、合作探究通过查找课本,导学案等资料,各小组提出反证法涉及到的题,并对题型进行归类:宜用反证法证明的题型(1)以否定性判断作为结论的命题.(2)某些定理的逆命题.(3)以“至多”、“至少”或“不多于”等形式陈述的命题.(4)关于“唯一性”结论的命题.(5)解决整除性问题.(6)一些不等量命题的证明.(7)有些基本定理或某一知识体系的初始阶段.(8)涉及各种“无限”结论的命题等.准确地作出反设(即否定结论)是非常重要的。
反证法 学案——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修1-2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2 反证法课前准备:1、选修1-2、学案、练习本;2、清醒的头脑和干净整洁的桌面与必胜的决心;趣味导学妈妈常常因为家里谁做错了事情而大发雷霆,有一次,我和爸爸在客厅看电视,妈妈在厨房洗碗,突然,有盘子打碎了,当时一片寂静,我说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为什么呢?二、学习目标:(30s确认学习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反证法;2.能够利用反证法准确解答简单练习题;3.根据例题的讲解归纳反证法的证明步骤;二、自学指导:(30s阅读自学指导,明确学习任务及要求)4min认真阅读教材P42-P43,并完成下列任务:1.仔细阅读教材42页例7上方,理解反证法的定义,达到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述:思考:什么情况下考虑用“反证法”?2.阅读教材42页到43页,认真研究例7、例8归纳出反证法证明过程的特点,有疑问的地方用红色笔圈画出:思考:分析法的推导过程是什么?三、例题检测题组一(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1.已知三个正数a,b,c成等比数列,但不成等差数列,求证:c,ba,不成等差数列.2.设SA,SB是圆锥SO的两条母线,O是底面圆心,C是SB上的一点,求证:AC与平面SOB不垂直.能力提升:3.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239,2131+=+=S a .(1)求数列{}n a 的通项n a 与前n 项和n S .(2)设()*N n nS b n n ∈=,求证:数列{}n b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题组二 (用反证法证明“至多”“至少”等命题):1.已知a,b,c 是互不相等的非零实数,求证:由b ax cx y a cx bx y c bx ax y ++=++=++=2,2,2222确定的三条抛物线至少有一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已知x,y,z 均为实数,且6232,22222π,ππ+-=+-=+-=x z c z y b y x a ,求证:a,b,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能力提升:3.已知x,y,z 均大于0,求证:xz z y y x 4,4,4+++这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4.题组三(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1.已知函数()x fy=在区间[]b a,上的图像连续不间断,且()x f在[]b a,上单调,()()0af,求证:函数()x fy=在区间[]b a,上有且只有一f,0<>b个零点.2.求证: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能力提升:3.求证: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高一数学 2.2.2《反证法》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1-2)
§2.2.2反证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 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三、教学难点: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2、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
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我们会不自觉地使用反证法。
3、思考:桌面上有3枚正面朝上的硬币,每次用双手同时翻转2枚硬币,那么无论怎么翻转,都不能使硬币全部反面朝上。
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学生尝试用直接证明的方法解释。
采用反正法证明:假设经过若干次翻转可以使硬币全部反面向上,由于每枚硬币从正面朝上变为反面朝上都需要翻转奇数次,所以 3 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时,需要翻转 3 个奇数之和次,即要翻转奇数次.但由于每次用双手同时翻转 2 枚硬币, 3 枚硬币被翻转的次数只能是 2 的倍数,即偶数次.这个矛盾说明假设错误,原结论正确,即无论怎样翻转都不能使 3 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二)推进新课1、反证法的特点: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2、例题讲解:例1、已知直线,a b 和平面α,如果,a b αα⊄⊂,且||a b ,求证||a α。
证明:因为||a b ,所以经过直线a , b 确定一个平面β。
因为a α⊄,而a β⊂,所以 α与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因为b α⊂,且b β⊂, 所以b αβ=.下面用反证法证明直线a 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假设直线a 与平面α有公共点P ,则P b αβ∈=,即点P 是直线 a 与b 的公共点,这与||a b 矛盾.所以 ||a α.例2、求证:2不是有理数 分析:直接证明一个数是无理数比较困难,我们采用反证法.假设2不是无理数,那么它就是有理数.我们知道,任一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形如m n(,m n 互质, *,m Z n N ∈∈”的形式.下面我们看看能否由此推出矛盾. 证明:假设2不是无理数,那么它就是有理数.于是,存在互质的正整数,m n m n=,从而有m =, 因此,222m n =,所以 m 为偶数.于是可设2m k = ( k 是正整数),从而有2242k n =,即所以n 也为偶数.这与 m , n 互质矛盾! 由上述矛盾可知假设错误,从而2是无理数.注:正是2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在有理数之外,还有一类数与 1 是不可公度的,这就是无理数;从而引发了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大大推动了数学前进的步伐。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第一章1.1反证法教案2
反证法[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反证法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用反证法的一般步骤;学会用反证法证明一些典型问题.[教学过程]一、引入古希腊哲学家是怎样觉察到自己的脸给涂黑了的?答:为了方便,用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科学家,并不妨设甲已发觉自己的脸给涂黑了.那么甲这样想:“我们三个人都可以认为自己的脸没被涂黑,如果我的脸没被涂黑,那么乙能看到(当然对于丙也是一样),乙既然看到了我的脸没给涂黑,同时他又认为他的脸也没给涂黑,那么乙就应该对丙的发笑而感到奇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甲、乙的脸都是干净的),丙是没有可笑的理由了.然而现在的事实是乙对丙的发笑并不感到奇怪,可见乙是在认为丙在笑我.由此可知,我的脸也给涂黑了.这里应着重指出的是,甲并没有直接看到自己的脸是否给涂黑了,他是根据乙、丙两人的表情进行分析、思考,而说明了自己的脸给涂黑了.简单地说,甲是通过说明脸被涂黑了的反面—没被涂黑是错误的,从而觉察了自己的脸被涂黑了.因此这是一种间接的证明方法.显然这种证明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像这样,为了说明某一个结论是正确的,但不从正面直接说明,而是通过说明它的反面是错误的,从而断定它本身是正确的方法,就叫做“反证法“.我们证明数学命题,一般多用直接证法[就是直接从命题的题设(已知部分)出发,经过推理,推出命题的结论(求证部分)正确] .但有时用直接证法不易实现,则可采用间接证法,如反证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我们把上述问题变成数学上的叙述.二、学习、讲解新课⒈什么是反证法?要证明某一结论A是正确的,但不直接证明,而是先去证明A的反面(非A)是错误的,从而断定A是正确的. 即反证法就是通过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导出矛盾来达到肯定命题的结论,完成命题的论证的一种数学证明方法.例如,在上述例子中,要证明的结论是“甲的脸也给涂黑了”.在证明这个结论时,是先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甲的脸没被涂黑”,然后根据乙对丙的笑不感到奇怪这个事实(本来由“甲的脸没被涂黑”应推出“乙对丙的笑应感到奇怪”),推导出这个与结论相反的假设不能成立,从而肯定了原来的结论成立.关于反证法,实际上我们在初中学习平行线时,就早已遇到过了.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我们学过了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下面我们用反证法来证明它的一个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已知:如图,AB∥EF,CD∥EF,求证:AB∥CD.证明:假设AB不平行于CD,则AB与CD就要交于一点,设交点为P.∵AB∥EF,CD∥EF,于是经过点P就将有两条直线AB和CD都与EF平行,根据平行公理,这是不可能的.∴AB与CD 不能相交,只能平行.以上例子说明,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数学中,都经常应用反证法.而且在某些情形下它还是一种比较简捷的证明方法.⒉反证法的主要步骤仔细分析上述问题不难看出,运用反证法时,其主要步骤可以概括为:否定—推理—否定—肯定,四个步骤,即⑴否定结论—假设命题的结论不对,即肯定结论的反面成立;⑵推出矛盾—由结论的反面(称为“暂时假设”)出发,通过一系列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矛盾;⑶否定假设—由正确推理导出了矛盾,说明“暂时假设”不对;为什么根据这个矛盾就可以断定原来的假设错了呢?因为在人们的思维中,有这样一个规律:在同一时间内,对于同一个对象的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可能都是对的,无论如何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如一个说今天是星期一,另一个说今天是星期二,显然这两个说法不可能都对,至少有一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对同一天来说不可能又是星期一,又是星期二.这个规律在逻辑学中叫做矛盾律.⑷肯定结论—由于否定结论是不对的,于是肯定结论成立.为什么由否定结论是不对的,便可肯定结论成立呢?这是因为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还要遵守这样一个规律:如果一种思想肯定某种东西,而另一种思想却断然否定这同一种东西,那么在这两种思想中必然有一种是正确的,而另一种是错误的,即若肯定是对的,那么否定就是错误的;若否定是正确的,那么肯定就是错误的.在这肯定与否定之间不会再有第三种解决的办法.如关于同一个时间,一个说现在是12点正,另一个说不,不是12点正,那么或者第一种说法是对的,或者第二种说法是对的;又如,这张纸是白的,不,这张纸不是白的,那么或者纸是白的对,或者纸不是白的对,不可能有第三种解答.这个规律在逻辑学中叫做排中律.在上述四步中,关键是第二步,即“由‘暂时假设’推出矛盾”,怎样导出矛盾?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推出与定义、公理、定理相矛盾的结论;②推出与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论;③推出与“暂时假设”相矛盾的结论;④在证明过程中,推出自相矛盾的结论.⒊例题巩固,反馈矫正例1(P 32例3)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b>0,那么b a >. 证明:假设a 不大于b ,则或者a <b ,或者a =b .∵a>0,b>0,∴a <b ⇒a a <b a 与a b <b b ⇒ab a <与b ab <⇒a<b ;a =b ⇒a=b.这些都同已知条件a>b>0矛盾,∴b a >.例2(P 32例4)用反证法证明:圆的两条不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已知:如图,在⊙O 中,弦AB 、CD 交于P ,且AB 、CD 不是直径.求证:弦AB 、CD 不被P 平分.分析:假设弦AB、CD被P平分,连结OP后,可推出AB、CD都与OP垂直,则出现矛盾.证明:假设弦AB、CD被P平分,由于P点一定不是圆心O,连结OP,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有OP⊥AB,OP⊥CD,即过点P有两条直线与OP都垂直,这与垂线性质矛盾. ∴弦AB、CD不被P平分.练习:1,2.练习:课本P33提示:1.设b2-4ac≤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或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得出矛盾.2.设∠B≥900,则∠C+∠B≥1800,得出矛盾.三、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反证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四个步骤.它的四个步骤实则是两大阶段,前三步是第一阶段,它是以矛盾律为依据,采用了一种特殊方法—先假设论题A的反面为真,然后进行推理,推出一个与已知的事实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说明A的反面是谬误的;于是进入第二阶段,它是根据排中律说明,既然A的反面是谬误的,那么论题A就一定是正确的,至此,论题得证.四、布置作业(一)复习:课本内容,熟悉巩固反证法的原理和步骤.(二)书面:课本P习题1.7:5.33-34补充题:⒈若a2能被2整除,a是整数,求证:a也能被2整除.⒉试证: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提示:5.已知∆ABC中,AB≠AC,设∠B=∠C,则AB=AC,得出矛盾.补充题:⒈假设a不能被2整除,则a必为奇数,故可令a=2m+1(m为整数),由此得a2=(2m+1)2=4m2+4m+1=4m(m+1)+1,此结果表明a2是奇数,这与题中的已知条件(a2能被2整除)相矛盾,∴a能被2整除.⒉分析:所谓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是说这两个命题同真、同假.即有一个为真,二者都真;有一个为假,二者都假.因此,这个题要分以下四种情况来证明.①已知:命题“若有A,则有B”为真.求证:它的逆否命题“若无B,则无A”也真.证明:假设“若无B,则无A”是假的,那么,‘若无B,则有A’就是真的,又已知‘若有A,则有B’,∴得‘若无B,则有A,若有A,则又有B’,即若无B,则又有B.这是一个同时无B又有B的自相矛盾的结果,∴命题“若无B,则无A”也真的.②同理可证:如果“若无B,则无A”为真,那么“若有A,则有B”也真.(请自己完成)③已知:命题“若有A,则有B”为假.求证:它的逆否命题“若无B,则无A”也假.证明:假设“若无B,则无A”是真的,那么,由②知‘若有A,则有B’也是真的,这个结果与已知条件“若有A,则有B”为假相矛盾,∴命题“若无B,则无A”是假的.④同理可证:如果“若无B,则无A”为假,那么“若有A,则有B”也假.综上所述,此题证毕.(三)思考题:求证:世界上至少有两个人的头发根数相等.答:这一命题若用直接证法,就应该把全世界许多人的头发数一数,然后进行比较,当然这是很难做到的.于是我们考虑用反证法.假设世界上任何两个人的头发根数都不相等,那么我们可以按照头发根数将人编号:秃顶的编为0号,一根头发的编为1号,两根头发的编为2号,“三毛”编为3号……由于全世界的人口已超过50亿,所以一定有人的编号大于50亿,假定中国的李四就是其中的一个人.但根据常识,人的头皮(能长头发的部位)的面积小于103cm2,并且每平方厘米的头发根数都小于103 103=106,即任何人的编号都应小于106,而106这个数远远小于50亿,这就与李四的编号大于50亿矛盾,所以“世界上至少有两个人的头发根数相等”成立.(四)预习:课本1.8.日常生活中使用反证法的例子:甲说:“刚才没有下大雨.”乙说:“何以见得?”甲说:“如果下过大雨,地上就要很湿,现在你看地上并不湿,可见刚才没有下过大雨.”这个例子中,要证明的结论是“刚才没有下过大雨”.在证明这个结论时,是先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如果刚才下过大雨”,然后根据地上不湿的实际情况,推导出这个与结论相反的假设不能成立,从而肯定了原来的结论成立.。
高中数学选修1-2《反证法》
小伙伴摘取一个尝了一下果然是苦李.
王戎是怎样知道李子是苦的呢?他运用了怎样的推理 方法?
假设李子不是苦的,即李子是甜的, 那么这长在人来人往的大路边的李子会不会被过 路人摘去解渴呢? 那么,树上的李子还会这么多吗?
这与事实矛盾吗?说 明李子是甜的这个假设 是错的还是对的?
分析:所谓至少有一个,就是不可能没有,要证
“至少有一个”只要证明它的反面“两个都”不 成立即可.
注:“至少”、“至多” 型命题常用反证法
例5 求证:2 是无理数。
证:假设 2是有理数,
则存在互质的整数m,n使得 2 = m , n
∴ m = 2n ∴ m2 = 2n2
∴ m2是偶数,从而m必是偶数,故设m = 2k(k∈N)
复习
1 、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证法: 综合法 分析法。
2、这两种证法的推证过程和特点:
综合法 已知条件
……
分析法 结论
……
…… 结论
…… 已知条件
由因导果 执果索因
3、在实际解题时,如何应用这两种证法:
通常用分析法寻求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书写过程
路边苦李
王戎7岁时,与小伙 伴们外出游玩,看到 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 果子.小伙伴们纷纷 去摘取果子,只有王 戎站在原地不动.
则ax1 = b,ax2 = b ∴ ax1 = ax2 ∴ ax1 - ax2 = 0 ∴a(x1 - x2)= 0 ∵ x1 ≠ x2,x1 - x2 ≠ 0 ∴a = 0 与已知a ≠ 0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结论成立。
例4:已知x>0,y>0,x+y>2,
求证: 1 x ,1 y 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 yx
高中数学选修1-2教案:2.2.2第三课时反证法
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空中的鸟!当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空中的雁!当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教学设计】课标版选修1-2《反证法》教学设计
课标版选修1-2<《反证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教科2003课标版选修1-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二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二课时的内容——反证法。
推理与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反证法是继前面学习完推理知识后的证明方法中的一种间接证明问题的基本方法,它弥补了直接证明的不足,完善了证明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从而完善解题过程中正反面结合的思维习惯.二、学情分析:反证法的逻辑规则并不复杂,但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却让学生感到困难,原因如下:反证法主要是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训练和发展都是不充分的;其次反证法中的假设部分涉及命题的否定知识,学生在学习那部分的知识时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再有就是本班学生的基础并不是太好,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理解反证法的概念,掌握反证法证题的步骤;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证法的学习,体会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之间的辩证关系;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证法的学习,培养审慎思维的习惯,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
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发现中学习,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4.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注重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抽象等数学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反证法的证明步骤,体会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考过程及特点,学会建立起使用反证法的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反证法中的“假设”内在含义及作用;理解反证法中的矛盾推导。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例1 王戎的《路边苦李》小故事情景引入新课。
(让学生对比王戎和其他小朋友的方法,得出有时候间接证明要比直接证明的方式好一些,从而引出间接证明——反证法)引例2:将9个球分别染成红色或白色,那么无论怎样染,至少有5个球是同色的,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引例3:A、B、C三个人,A说B撒谎,B说C撒谎,C说A、B都撒谎。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二-人教选修1-2学案设计 反证法
2.2.2 反证法问题导学一、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活动与探究1已知f(x)=a x+21xx-+(a>1),证明方程f(x)=0没有负根.迁移与应用设a,b,c,d∈R,且ad-bc=1,求证:a2+b2+c2+d2+ab+cd≠1.当要证的结论中含有“不”“不是”“不可能”“不存在”等词语的命题,此类问题的反面比较具体,适于应用反证法.例如证明直线异面,可以先假设它们共面,再把假设作为已知条件推导出矛盾.二、用反证法证明“至多”“至少”问题活动与探究2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那么方程f(x)=0在区间[a,b]上至多有一个实根.迁移与应用若x>0,y>0,且x+y>2,求证:1yx+与1xy+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1)结论若是“都是”“都不是”“至多”“至少”形式的不等式或直接从正面入手难以寻觅突破口的问题,宜考虑使用反证法.(2)要想得到与原命题相反的判断,必先弄清原命题的含义,即原命题包含哪几个结论(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然后避开问题给的条件考虑可能得到的各种结论,从这些结论中把原命题所含的结论剔除,就得到原命题的相反判断.三、用反证法证明“唯一”问题活动与探究3已知直线m与直线a和b分别交于A,B且a∥b,求证:过a,b,m有且只有一个平面.迁移与应用过平面α内的一点A 作直线a ,使得a ⊥α,求证:直线a 是唯一的.1.当证明结论是以“有且只有”“只有一个”“唯一存在”等形式出现的命题时,由于反设结论易于推出矛盾,所以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就非常简单明了.2.用反证法证题时,一定要处理好推出矛盾这一步骤,因为反证法的核心就是从求证结论的反面出发,导出矛盾的结果,因此如何导出矛盾,就成了关键所在,对于证题步骤,绝不可死记,而要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再灵活运用.答案: 课前·预习导学 【预习导引】1.(1)间接证明 (2)不成立 原命题成立 (3)已知条件 假设 定义、定理、公理、事实预习交流 证明:假设a 不是偶数,则a 一定是奇数.设a =2n +1(n 是整数),则a 2=(2n +1)2=4n 2+4n +1,因为4(n 2+n )是偶数,所以4(n 2+n )+1是奇数,即a 2为奇数,这与已知a 2是偶数相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a 也是偶数.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活动与探究1 思路分析:证明:假设x 0是f (x )=0的负根, 则x 0<0且x 0≠-1且0xa =-x 0-2x 0+1,由0<0xa <1,得0<-x 0-2x 0+1<1,解得12<x 0<2,这与x 0<0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方程f (x )=0没有负根.迁移与应用 证明:假设a 2+b 2+c 2+d 2+ab +cd =1.因为ad -bc =1,所以a 2+b 2+c 2+d 2+ab +cd +bc -ad =0,即(a +b )2+(c +d )2+(a -d )2+(b +c )2=0,所以a +b =0,c +d =0,a -d =0,b +c =0,则a =b =c =d =0,这与已知条件ad -bc =1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a 2+b 2+c 2+d 2+ab +cd ≠1.活动与探究2 思路分析:结论中含有词语“至多”,宜采用反证法,注意“至多有一个”的否定是“至少有两个”.证明:假设方程f (x )=0在区间[a ,b ]上至少有两个实根,设α,β为其中的两个实根. 因为α≠β,不妨设α<β,又因为函数f (x )在[a ,b ]上是增函数, 所以f (α)<f (β).这与假设f (α)=0=f (β)矛盾,所以方程f (x )=0在区间[a ,b ]上至多有一个实根.迁移与应用 证明:假设1+y x 与1+x y 都大于等于2,即1+y x ≥2,1+xy ≥2.因为x >0,y >0,所以1+y ≥2x ①,1+x ≥2y ②.①+②得2+x +y ≥2x +2y ,所以x +y ≤2,这与已知条件x +y >2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所以1+y x 与1+xy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活动与探究3 思路分析:首先证明过a ,b ,m 有一个平面α,再假设过a ,b ,m 还存在平面β异于α,从而得出矛盾,结论得证.证明:∵a ∥b ,∴过a ,b 有一个平面α. 又m a =A ,m b =B , ∴A a ,B b ,∴A α,B α.又A m ,B m ,∴mα.即过a ,b ,m 有一个平面α.假设过a ,b ,m 还有一个平面β异于平面α. 则aα,bα,aβ,bβ,这与a ∥b ,过a ,b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相矛盾.因此,过a ,b ,m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迁移与应用 证明:假设这样的直线不唯一,则过点A 至少还有一条直线b ,使得b ⊥α. ∵直线a ,b 是相交直线, ∴直线a ,b 可以确定一个平面β. 设α和β相交于过点A 的直线c . ∵a ⊥α,cα,∴a ⊥c .同理可得b ⊥c .这样在平面β内,过点A 就有两条直线垂直于c ,这与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只能作一条该直线的垂线矛盾,故假设错误, 从而这样的直线a 是唯一的. 当堂检测1.实数a ,b ,c 不全为0是指( ). A .a ,b ,c 均不为0 B .a ,b ,c 至少有一个为0 C .a ,b ,c 至多有一个为0 D .a ,b ,c 至少有一个不为0答案:D 解析:“a ,b ,c 不全为0”是“a =0,b =0,c =0”的否定,因此应为a ,b ,c 至少有一个不为0.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a >b 33a b ( ).A 3a 3b 成立B 3a 3b 成立C 3a 3b 3a 3b 成立D 3a 3b 3a 3b 成立 答案:C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假设正确的是().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B.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C.假设三内角至少有一个大于60°D.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答案:B解析:三个内角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即有一个、两个或三个不大于60°,其反设为都大于60°,故B正确.4.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有三个步骤:①∠A+∠B+∠C=90°+90°+∠C>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矛盾,故假设错误;②所以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③假设△ABC中有两个直角,不妨设∠A=90°,∠B=90°.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答案:③①②5.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①“a>b”的反面是“a<b”;②“x=y”的反面是“x>y或x<y”;③“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的反面是“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④“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的反面是“三角形没有钝角”.答案:②解析:①不正确.“a>b”的反面是“a≤b”;②正确;③不正确,原命题的反面漏掉了“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边上”;④不正确,原命题的反面为“最少有两个钝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反证法教材分析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是数学证明的两类基本方法,直接证明的两种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反证法,可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以前我们的证明所采用的方法均为直接证明法,由已知到结论,顺理成章.而对于间接证明的反证法,许多同学难以走出直接证明的局限,从而不能深刻或正确地理解反证法思想.其实,反证法作为证明方法的一种,有时起着直接证明法不可替代的作用.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明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两则故事入手,体会反证法的威力,领会反证法的含义.(2)引导学生掌握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操作、推理等探索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渗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反证法的概念;(2)体会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及掌握反证法证明的步骤;(3)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难点:理解“反证法”证明如何得出“矛盾的所在”.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事例一:诸葛亮的“空城计”与反证法: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屯兵阳平时,派大将魏延领兵去攻打魏国,只留下少数老弱军士守城,不料魏国大都督司马懿率大队兵马杀来,靠几个老弱军士出城应战,无异于以卵击石,怎么办?诸葛亮冷静思考之后,决定打开城门,让老弱军士在城门口洒扫道路,自己则登上城楼,摆好香案,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幽雅,司马懿见此情景,心中疑虑:“诸葛亮一生精明过人,谨慎有余,从不冒险,今天如此这般,城内恐怕必有伏兵,故意诱我入城,绝不能中计也.”于是急令退兵.这就是家喻户晓的“空城计”.提出问题:1.诸葛亮面临的问题是什么?2.从正面考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3.诸葛亮是如何考虑的?事例二:王戎小时候,爱和小朋友在路上玩耍.一天,他们发现路边的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小朋友一哄而上,去摘李子,独有王戎没动.等到小朋友们摘了李子一尝,原来是苦的!他们都问王戎:“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不苦的话,早被路人摘光了,而这树上却结满了李子,所以李子一定是苦的.”这就是著名的“道旁苦李”的故事.实质上王戎的论述,也正是运用了反证法.活动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可以让几位同学说说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活动成果:熟悉这个故事,却从没想到它其实是反证法的思想体现,很快得出结论:诸葛亮从问题(守住城)的反面(不守城)考虑,解决了用正面方法(用少数老弱军士去拼杀)很难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分析“空城计”与反证法的联系,通过这一妙用反证法的典范欣赏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学情预测:可能学生以前接触过,应该会很快回答出来.设计意图这个活生生的例子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反证法存在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提出问题:初中已学过反证法,什么叫做反证法?活动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注意与学生的交流. 活动成果: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学情预测:这个问题应该绝大多数能回答出来.设计意图回顾已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提出问题:将9个球分别染成红色或白色.那么无论怎样染,至少有5个球是同色的,请你证明这个结论.活动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活动成果:假设有某种染法使红色和白色球的个数都不超过4个,则球的总数应不超过4+4=8(个),这与球的总数是9矛盾.因此,无论怎样染,至少有5个球是同色的.学情预测:可能有的同学用直接证明的方法证明这个结论,则需要将各种染色方法具体列出,再对每种染色方法一一进行验证,然后得出结论,这样做比较麻烦.设计意图通过小例子体会反证法存在的价值,领会反证法证明问题的方法.理解新知提出问题:反证法的含义是什么?活动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总结.活动成果: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学情预测:可能表述不准确.设计意图了解反证法的数学含义.运用新知例1已知a ≠0,证明关于x 的方程ax =b 有且只有一个根.思路分析:由于a ≠0,因此方程至少有一个根x =b a,从正面较难说清为什么只有这个根.我们采用反证法,即证明如果不是一个根则会导致矛盾.证明:由于a ≠0,因此方程至少有一个根x =b a. 如果方程不止一个根,不妨设x 1,x 2是它的两个不同的根,即ax 1=b ,①ax 2=b.②①-②,得a(x1-x2)=0.因为x1≠x2,所以x1-x2≠0,所以应有a=0,这与已知矛盾,故假设错误.所以,当a≠0时,方程ax=b有且只有一个根.点评:通过本例题的交流,深刻领会反证法证明问题的方法,加深对反证法的理解.反证法证明的步骤是什么?(共分三步)(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2)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巩固练习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结论与条件同时否定,推出矛盾B.肯定条件,否定结论,推出矛盾C.将被否定的结论当条件,经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只与原题条件矛盾,才是反证法的正确运用D.将被否定的结论当条件,原题的条件不能当条件答案:B例2用反证法证明圆的两条不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已知:在⊙O中,弦AB、CD交于点P,且AB、CD不是直径.求证:弦AB、CD不被P平分.思路分析:反证法证明三步走.证明:假设弦AB、CD被P平分,连接OP,由平面几何知识可推出:OP⊥AB且OP⊥CD.又推出:在平面内过一点P有两条直线AB和CD同时与OP垂直,这与垂线性质矛盾,故原命题成立.点评:由上述两例题可看出:利用反证法证明时,关键是从假设结论的反面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相矛盾的结论,这是由假设所引起的,因此这个假设是不正确的,从而肯定了命题结论的正确性.反证法证明的关键是:第二步即从结论的反面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反证法引出的矛盾有以下几种情况:(1)与原题中的条件矛盾;(2)与定义、公理、定理、公式等矛盾;(3)与假设矛盾.巩固练习已知直线a,b和平面α,如果aα,b⊂α,且a∥b,求证:a∥α.证明:因为a∥b,所以经过直线a,b确定一个平面β.因为aα,而a⊂β,所以α与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因为b⊂α,且b⊂β,所以α∩β=b.下面用反证法证明直线a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假设直线a与平面α有公共点P,则P∈α∩β=b,即点P是直线a与b的公共点,这与a∥b矛盾.所以a∥α.变练演编p,q为实数,若p3+q3=2,试用反证法证明p+q≤2.思路分析:此题直接由条件推证p+q≤2是比较难的,因此用反证法证之.证明:假设p+q>2,(p+q)3=p3+3p2q+3pq2+q3>8.又∵p3+q3=2,∴代入上式,得3pq(p+q)>6,即pq(p+q)>2.①又由p3+q3=2,即(p+q)(p2-pq+q2)=2代入①得pq(p+q)>(p+q)(p2-pq+q2),(p-q)2<0.但这与(p-q)2≥0矛盾,∴假设p+q>2不成立.故p+q≤2.点评:反证法是一种证明题目的间接方法,在有些题目的证明中用反证法非常简洁,但并不是每一类题用反证法都恰到好处,那么,对于哪些题目适合用反证法呢?(1)从这些条件推出的结论很少或无法用已知条件进行直接证明的.(2)当问题中能用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定理很少,无法直接证明或证明无从下手的.(3)结论以否定的形式出现,无法引用定理来证明否定形式的结论.(4)对要证明的命题,已知它的逆命题是正确的.(5)要求所证明的命题适合某种条件的结论唯一存在.达标检测1.已知函数f(x)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方程f(x)=0()A.至多一个实根B.至少一个实根C.一个实根D.无实根2.已知α∩β=l,a⊂α,b⊂β,若a,b为异面直线,则()A.a,b都与l相交B.a,b中至少一条与l相交C.a,b中至多一条与l相交D.a,b都与l相交答案:1.A 2.B课堂小结在数学解题中经常使用反证法,牛顿曾经说过:“反证法是数学家最精锐的武器之一.”一般来讲,反证法常用来证明的题型有:命题的结论以“否定”“至少”或“至多”“唯一”“无限”形式出现的命题;或者否定结论更明显、具体、简单的命题;或者直接证明难以下手的命题,改变其思维方向,从结论入手进行反面思考,问题可能容易解决.反证法证明的基本步骤:1.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是正确的;(反设)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逻辑推理,推出与已知条件、公理、定义、定理、反设及明显的事实矛盾;(推缪)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结论)布置作业课本本节练习1、2.补充练习基础练习1.证明“在△ABC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钝角”,第一步应假设()A.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直角或钝角B.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直角或钝角C.三角形中没有直角或钝角D.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直角或钝角2.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有一个内角小于60°B.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C.有一个内角大于60°D.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3.“a<b”的反面应是()A.a≠b B.a>bC.a=b D.a=b或a>b4.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b”时,应假设()A.a不垂直于c B.a,b都不垂直于cC.a⊥b D.a与b相交答案:1.B 2.B 3.D 4.D拓展练习5.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b>0,那么a> b.6.在△ABC中,若∠C是直角,那么∠B一定是锐角.答案或提示:5.证明:假设a不大于b,则a<b或a= b.当a<b时,∵a>0,b>0,∴a<b a·a<b·a,a·b<b·b a<ab,ab <b a<b;当a=b时,a=b a=b.这些都同已知条件a>b>0矛盾,∴a> b.6.提示:显然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但直接证明是比较困难的,而用反证法就容易证明.请一同学证明.因∠B不是锐角有两种情况,即∠B为直角或钝角,必须对两种可能均加以否定,才能证明∠B一定是锐角.由此在运用反证法证明的命题中,如果命题结论的反面不止一个时,必须将结论所有反面的情况逐一驳证,才能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设计说明【设计思想】这节课理论性较强,一般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由经典历史故事引入.教学中注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相互交流中,感受到反证法存在的价值,对他们的思想、思维方式肯定会形成强烈的冲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这是做多少习题也换不来的成效.我想,这应该是数学的精髓吧!【设计意图】学生对反证法的认识,并不陌生,但是怎样引导学生体会反证法,会用反证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设计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开阔学生的思维,打破以往的常规,多角度思考问题.【设计特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对新知有所了解,结合学生熟知的具体的数学命题发现、归纳新知识,同时在应用新知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条理化,使自己的认知结构更合理.备课资料例1求证:2,3,5不可能成等差数列.思路分析:结论以否定的形式出现,无法引用定理来证明否定形式的结论,所以选用反证法.证明:假设成等差数列,则有23=5+2,平方整理,得12=7+210.移项再平方,得25=40,矛盾.所以假设错误.点评: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基本方法.在证明一个数学命题时,如果运用直接证明法比较困难时,可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反证法的基本思想:通过证明命题的否定是假命题,从而说明原命题是真命题.例2设SA、SB是圆锥SO的两条母线,O是底面圆心,C是SB上一点.求证:AC 与平面SOB不垂直.思路分析:结论是“不垂直”,呈“否定性”,考虑使用反证法,即假设“垂直”后再导出矛盾后,再肯定“不垂直”.证明:假设AC ⊥平面SOB ,∵直线SO 在平面SOB 内,∴AC ⊥SO.∵SO ⊥底面圆O ,∴SO ⊥AB.∴SO ⊥平面SAB.∴平面SAB ∥底面圆O.这显然出现矛盾,∴假设不成立,即AC 与平面SOB 不垂直.点评:否定性的问题常用反证法.例如证明异面直线,可以假设共面,再把假设作为已知条件推导出矛盾.例3若下列方程:x 2+4ax -4a +3=0,x 2+ax +a =0,x 2+2ax +2a =0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思路分析: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的反面情况仅有一种:三个方程均没有实根.先求出反面情况时a 的范围,所得范围的补集就是正面情况的答案.证明:设三个方程均无实根,则有⎩⎪⎨⎪⎧ Δ1=16a 2-4(3-4a )<0,Δ2=a 2-4a<0,Δ3=4a 2-8a<0,解得0<a<12. 所以当a ≥12或a ≤0时,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 点评:“至少”“至多”问题从反面考虑有可能使题目变得简单.本题还用到了“判别式法”“补集法”(全集R ),也可以从正面直接求解,即分别求出三个方程有实根时(Δ≥0)a 的取值范围,再将三个范围并起来,即求集合的并集.两种解法都要求对不等式解集的交、并、补概念和运算理解透彻.(设计者:赵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