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车站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安全风险的分析研究及对策参考文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车站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安全风险的分析研究及对策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对车站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安全风险的分析研究及对策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车站接发列车工作是列车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

列车按运行图安全正点运行、保证铁路畅通的关键环节。

接发列车工作是车站,特别是中间站的重要任务之一。由

于参加接发列车工作的人员多,作业环节复杂,接发列车

工作中的任何疏忽或差错,都可能造成列车晚点或行车事

故,不仅影响其他列车,甚至影响全局运输。

XX局XX直属站处于XX干线XX段,目前管辖XX个

车间、中间站,车站管辖里程XX公里。全站现有接发列车

作业人员近XX余人,各车站联锁方式均为ZPW-2000型

计算机联锁。在其所辖区段内普速线采用四显示,双线双

向自动闭塞(反向自动站间闭塞)、高速线针对动车组列

车运行采用CTCS-3调度集中CTC控制系统。由于管辖范围内点多线长、作业频繁,列车运行密度大,种类多,因此,提高接发列车作业人员对突发性行车设备故障和施工影响行车设备使用时的作业处理能力,对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十分重要,也是基层职工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存在的问题

接发列车作业人员在严格按照标准程序作业的基础上,对影响行车设备正常使用时的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XX站近两年来由于施工影响和突发性设备故障导致非正常行车作业事件在100件以上,这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同时也对车站行车人员在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考验。

实例分析

1、设备故障影响造成非正常接发列车

20xx年X月X日,XX站下行XXXX次Ⅰ道通过后,10#道岔岔区位置遗留白光带,随后10/12#道岔定位无表示。车站值班员办理K75次列车人工引导进站1道通过时(10/12#道岔为I、Ⅱ道正线间渡线联动道岔,控制台单锁),未进行人工现场加锁。当XX次列车通过时,信号工区人员还在不停地操动试验上行正线道岔(刚换完转辙机),把关人员看到后,及时予以制止,防止了信号人员误操作道岔,造成单锁道岔中途转换。这是接发列车作业人员缺乏实际经验,未严格按照上海铁路局《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标准(Q/BT 194-1996)程序》作业。

2、设备安装、改造、更新、检修施工,影响设备正常使用,造成非正常接发列车

20xx年X月X日,XX站电务联锁试验施工,全站信、联、闭停用(基本闭塞法停用,改按电话闭塞行车)。在联锁试验时,车站准备XXXXX次列车接车进路,由于值班

员错误地认为集中道岔可以单锁,就不必用钩锁器现场就地加锁道岔,没有考虑全站信号设备停用,也未按施工安全措施中规定的“进路道岔人工加锁”要求进行非正常作业,给列车运行安全带来隐患。

3、由于接发车人员误动或错误操纵设备,造成非正常接发列车

20xx年X月X日,CTCS-3级区段XX站Ⅱ道正线动车组列车限速80KM/H,列车调度员拟定限速调度命令利用车站列控中心将限速命令信息下发,车站值班员没有对限速命令中的限速位置进行校核,签收后便在车务终端设置系统里进行下达,而限速命令中的限速位置错误的填写为下行I道正线,后经把关人员及时纠正,防止了险情的发生。

二、原因分析

车站值班员在处理常见的突发性轨道区段出现红光带

或道岔失去表示这类故障时,首先认为是轨道电路故障,而忽略派人员去现场检查是否确有机车车辆占用。车站作业人员办理非正常行车作业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有:①作业人员心理素质不稳定,实际操作时出现混乱;②车站值班员与助理值班员、施工把关人员之间互控性差;③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中关键的“进路准备”环节把关不严;④未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正确使用行车凭证;⑤行车设备出现故障时,值班员未先派人到现场检查线路和道岔状态,再通知电务或工务部门,不深入了解现场实际;⑥行车设备检查登记不规范、不全面,造成故障判断不准确、影响范围不清楚。

四、提高非正常情况处置能力的措施

虽然非正常接发列车的表现多样,成因复杂,但如果能够摸清规律,对症下药,根据车站处理非正常作业遇到的普遍问题,进一步提高车站接发列车人员的业务素质及

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接发列车人员在非正常作业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夯实和确保行车安全。

1、强化基础管理,规范制度建设

管理是前提,基础是保证。在非正常应急处置管理过程中,坚持开展“一日一点评,一案一分析”制度。一是实施“一日一点评”制度。通过每日8:30的音频交班会,对管内前一日设备故障等所有应急处置具体情况,由专业科室逐一进行点评分析,并与具体涉及的车间(站)对话,就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分析,点评不足,引导其他车间(站)共同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步完善。二是实施“一案一分析”制度。在“一日一点评”的基础上,对典型应急处置案例通过“应急处置分析评估通报”进行重点分析,从专业管理的角度,总结好的做法,分析存在的不足,并对此类应急处置需重点关注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