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路视野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郑 磊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摘要】如今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探讨的时代主题之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凸现了它的当代价值,受到学界的热情关注,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出发,联系当代实践,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性质、内容与当代意义作进一步探析,以抛砖引玉,共同推进该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历史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和科学论断。我们可以发现将人的解放和发展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联系起来考察,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讲的世界历史形成的两个条件即“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正是人获得解放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两个条件,因此,可以说,人的解放与发展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相一致的,世界历史的进程本质上是个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的过程。生产力与交往越是普遍发展,世界历史就越是世界历史化。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内在机制,共产主义之所以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也是因为只有依赖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才能实现,除此以外的方式都只能得到共产主义的外壳,而缺乏共产主义的实质内涵。通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这样理解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原意的,而当代全球化的事实又证明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深刻预见和把握,证明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逻辑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一致性。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世界历史前提的考察,不是从观念与精神出发,而是从现实的物质商业的历史出发,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基本过程即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系统反思了这一过程及其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了世界现代化的基本规律。第一,生产方式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规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一切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此外,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系统的世界现代化理论,它深刻揭示了世界现代化的实质、动力、过程特征及其基本规律,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始终是用实践观的思维方式看问题,关注现实的人的能动创造性在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和解放。

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当代意义

在世界掀起全球化浪潮的时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凸现了自己的当代意义。在理论的层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人们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提供了一种合理的思路,即建构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哲学。在实践的层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乃至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世界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各国在世界市场里是相互依赖、互通有无的,孤立封闭是发展不起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外开放,在改革开放中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

其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与趋势的深刻揭示,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出,全球化的远景是共产主义,它以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以现实的个人的解放为世界历史的基本尺度与最终的价值目标。这就直接启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过程中,应始终将人的现代化摆在首要地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四、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要正确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科学发展观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且第一要义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认为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再次,要坚持人在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依靠人,发展为了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一种丰富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新的世纪中非但不会过时,反而会随着人类实践内涵的丰富而展现出更大的生命力。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走向21世纪,实践观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一个时代焦点。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不断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1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简介:郑磊(1982.04—),女,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2015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立项名单: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国道路实践性研究(编号:15KSD03)。

· 8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