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艺试题与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掺入为0称硅酸盐水泥Ⅰ型,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掺入不超过5%称硅酸盐水泥Ⅱ型。
2.安定性:硬化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3.熟料粉化:熟料冷却速度慢,在小于5000C时β-C2S会转变γ-C2S,发生体积膨胀,使熟料颗粒膨胀成细粉。
4.熟料的SM:表示熟料中的SiO2与Ai2O3和Fe2O3之比。
5. 烧结围:烧结所需最少液相量的温度与开始结大块时的温度之差。
7.理论热耗:烧制1Kg熟料,无任何物料和热量损失所需的热量。
8.废品:凡水泥的安定性,初凝结时间,MgO,SO3任一项不合格。
9.抗渗性:抵抗有害介质渗透的能力。
10.不合格品:除初凝时间,安定性,SO3,MgO不合格外,其它指标任一项不合格。
11.火山灰质混合材:以Si2O、Ai2O3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原料,磨成细粉和水后不硬化但与气性石灰加水混合后,能在空气中硬化和水中继续硬化。
12.熟料的KH:生成C3S,C2S需CaO与理上全部SiO2生成C3S需CaO之比。
13.化学减缩:硬化中总体积减少。
14. 急凝:纯熟料磨细拌水,很快出现不可逆的固化,同时放出大量水化热。
15.抗冻性:抵抗冻融循环的能力。
16.矿渣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17.游离氧化钙:未与酸性氧化物化合的CaO。
18.硅酸盐水泥熟料:由适当成份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烧结物。
19.石灰质原料:凡以CaCO3为主要成份的原料,统称石灰质原料。
20.原料预均化:在存取料的过程中,采取特殊堆取料方式,使成分波动减小的过程。
21.碱——集料反应:水泥中的碱(NaO,K2O)与砼集料中的活性物质反应,生成碱硅酸盐膨胀。
导致砼开裂。
23.水化程度:一定时间,已水化的量与完全水化之比。
24.假凝:水泥加水后几分钟即出现的固化。
发热量不大,经剧烈搅拌,水泥浆又可恢复塑性,并达到正常凝结。
对强度无影响,但影响施工。
25.熟料热耗:等于理论热耗+损失的热耗。
二、判断正误(正确:填A,错误:填B,每题1分)
2.急冷对提高熟料质量有好处,所以应延长熟料在冷却带的时间。
( B )
3.烧成温度偏低,可能会使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增多。
( A )
4.入窑生料分解率越高越好。
( B )
5.影响矿渣活性的因素有化学成分和玻璃体的含量。
( A )
6.铝率越大,窑液相的粘度越小。
( B )
7.GB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0%。
( B )
8.石膏是缓凝剂,石膏的掺量越多,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
( B )
9.若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合格,则该水泥为不合格水泥。
( B )
10.硅酸盐矿物主要指C3A、C4AF。
( B )
11 .强度等级为32.5的水泥,表示其28d抗折强度的最小值为32.5MPa。
( B )
12. 熟料的冷却以急冷为好。
( A )
13.水泥中掺的混合材料越多,其早期强度越高。
( B )
14.熟料的热耗表示生产1kg熟料所消耗的热量。
( A )
15.熟料KH值越高,一般熟料强度较高,所以实际生产中KH越高越好。
( B )
17.熟料率值要稳定,KH控制波动围为±0.015,合格率不得低于80%。
( A )
19.加强磨通风,可将磨微粉及时排出,减少过粉磨现象,粉磨效率提高。
( A )
21.生产早强型硅酸盐水泥,希望C3S和C3A含量多些。
( A )
22.水泥中的C3A和C4AF的作用是促进C3S形成。
( B )
23.熟料在煅烧中由于慢冷造成C3S分解出f-CaO。
( A )
24.熟料中的SO3较多会导致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
( B )
25.熟料的SM的作用是控制C3S与C2S的相对含量。
( B )
26.熟料的IM越高C3A越多,液相粘度越高。
( A )
27.生产水泥的粘土质原料,主要为熟料提供SiO2,其次提供Al2O3和少量Fe2O3。
( A )
28.石灰质原料为熟料提供CaO,所以CaO含量越高好。
( B )
29.生产熟料的原料可用,白云石,粘土,铁粉。
( B )
30.原料预均化可保证原料成份均匀。
( B )
31.80kg石灰石和15kg粘土及5kg铁粉,能生产100kg熟料。
( B )
32.用无灰份燃料生产熟料,灼烧生料+煤灰=熟料。
( B )
33.熟料的烧结温度围等于1300-1450℃-1300℃。
( A )
34.熟料在煅烧中的固相反应是吸热反应。
( B )
35.熟料冷却速度慢,C2S易粉化出f-CaO 。
( B )
36.熟料的KH的作用是控制C3S与C2S的相对含量。
( A )
37. P.I水泥的组成材料包括熟料和石灰石或矿渣和石膏。
( B )
38.由生料烧至1300-1450-1300℃,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烧结物称酸盐水泥熟料。
( B )
39. 通用水泥中掺加石膏的作用是改善性能,调节强度等级,提高产量。
(B )
40. 导致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熟料中的fCaO、MgO、SO3 。
( B )
41 GB175-99规定水泥安定性试验合格,P.O中的MgO可放宽到6% 。
( B )
42.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CaO含量在62-65%。
( B )
43.生产低热水泥,选择C3S,C4AF和C3A应多一些。
( B )
44.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3S的含量一般在50%左右。
( A )
45.回转窑煅烧熟料所需时间大约为10-20分钟。
( B )
46.煅烧熟料时,排风机的主要作用是加速烧结反应。
( B )
47.用天然气作燃料煅烧熟料,灼烧生料=熟料。
( A )
48.生产水泥熟料,当粘土质原料的硅率大于3.5,需加硅质校正原料。
( B )
49. 密封好的散装水泥的存放期不超过3个月。
( A )
50原料预均化的目的是降低原料成份的波动。
( A )
51.矿渣水泥国标规定SO3≤3.5%。
( B )
52.高铝水泥熟料磨细就是高铝水泥。
( A )
53.水泥水化放出的水化热是有害的。
( B )
54.国标规定:通用水泥的初凝时间都相同。
( A )
55.提高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的措施之一是改善水泥的粉磨方式。
( A )
56.慢冷矿渣的外观形态为块状。
( A )
57.高铝水泥不得与硅酸盐水泥混合使用。
( A )
58.高铝水泥耐高温性好。
( A )
59.生料的TCaCO3的测定结果:实质上是指生料中的Cao和MgO。
( A )
60.硅酸盐水泥开始是在含碱的Ca(OH)2和CaSo4溶液中进行的。
( B )
61.火山灰水泥中,国标规定火山灰质混合材掺量小于40% 。
( B )
62.影响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fCaO,方美石。
( B )
64.回转窑可分五个煅烧区间,立窑只能分三个煅烧区间。
( B )
65.灼烧生料是不含煤灰的熟料。
( A )
66.粉磨系统可分为开路和闭路粉磨系统。
( A )
67.KH=0.667硅酸盐矿物为C2S, C3A, C4AF。
( B )
68.水泥细度越细水泥强度越高。
( B )
69.一般袋装水泥的存放期≤3个月。
( B )
70.挂窑皮的目的在于延长耐火砖的寿命。
(A )
71.MgO在水泥硬化后才体积膨胀,造成建筑物破坏,所以在水泥原料中完全是有害无益的。
( B )73.一个正确的配料方案应满足①得到所需矿物的熟料②配成的生料与煅烧制度相适应。
( B)
75.因闭路磨比开路磨粉磨效率高,所以开路磨改闭路磨可增产。
( A )
76.影响水泥早期强度的矿物主要是C3S的含量。
( A )
77.石膏的加入改变了熟料中熔剂矿物的水化过程及速度。
(A )
78.回转窑的操作手段主要指风、煤、料、窑速的调节。
(A )
79.一般袋装水泥存放期不宜超过3个月。
( A )
80强度等级为32.5的水泥,其28天抗压强度最低值为32.5MPa。
(A )
81.铝率越大,窑液相的粘度越小。
( B )
82.GB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0%。
( A )
83.初凝时间不合格的水泥为不合格品。
(B )
84.水泥是一种气硬性胶凝材料。
( B )
85.硅酸盐矿物主要指C3A、C4AF。
( B )
86.强度等级为32.5的水泥,表示其28d抗折强度的最小值为32.5MPa。
( B )
87.熟料的冷却以急冷为好。
( A )
88.石膏的掺量越多,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
( B )
89.硬化水泥浆体又称水泥石。
(A )
90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为废品。
( A )
91水泥中掺的混合材料越多,其早期强度越高。
( B )
92.IM较高时,物料烧结围变窄。
(B )
93.熟料中fcao水化后,会使体积增加约1倍。
( A )
94.窑气流运动方法为强制通风。
( A )
95.熟料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配料。
( B )
96.物料在窑均为吸热反应。
( B )
三. 填空题(每题2分)
1.袋装水泥的存放出期为(≤3月)。
2.提高水泥粉磨产质量最有效的措施是(降低入磨物料粒度)。
3.既能作为生产熟料的原料,又能作掺入水泥中混合材料有(石灰石,矿渣,粉煤灰等)。
4.确定硅酸盐水泥中的石膏掺量时首先应考虑(C3A的含量)。
5.熟料煅烧时液相粘度的大小与(IM )有关。
6.预分解窑的预热器系统的传热方式为(料气混合传热,料气分离传热)。
7.研究熟料矿物特性的目的是(了解矿物特性与水泥特性的关系,设计配料方案,开发新品种水泥)。
8.要得到熟料四种矿物,需要用(熟率值料)控制氧化之间的相对含量。
9.熟料中C3S的水化特性:(早强高,后强高,凝结正常)。
11.降低熟料中f-CaO 的主要措施有(原料选择,配料合理,生料细度均齐成份均匀, 锻烧正常)。
12.熟料SM在煅烧中的作用(控制液相量)。
13.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控制三个率值的围可在(KH:0.87-0.96,SM:1.7-2.5, IM:0.9-1.7 )。
14.石灰质原料中的有害杂质(石英,燧石,白云石,不均匀夹杂的粘土)。
15.生料中卸提升循环磨系统中有(两个分离器,次粉磨,次烘干 )。
16.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入窑生料的细度要求(80um筛余:8-12%,200um筛余:<1-1.5% )。
17.生料中R2O、cl-、SO3在煅烧中产生挥发与凝聚循环,会导致(预分解窑预热器系统结皮、堵塞,回转窑分解带结硫碱圈,熟料质量降低)。
18.生产熟料、选择设计配料方案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水泥品种及等级,原燃料品质、工厂具体条件等)。
19.CaCo3的分解过程包括(两个传热,两个扩散,一个化学反应)。
20.熟料热耗与熟料理论热耗的关系是(熟料热耗=熟料理论热耗+物料损失和热量损失的热量)。
21.GB1344-99规定:( P。
S )水泥中SO ≤4%……。
22.硅酸盐熟料的矿物有( C3S,C2S,C3A,C4AF ),其中硅酸盐矿物有(C3S,C2S ),溶剂矿物有( C3A,C4AF ) 。
23.通用水泥包括( P.I,P.II, P.O, P.P, P.S, P.F, P.C, P.L )七种。
24.根据水泥品种、原燃料品质、工厂具体条件等,选择矿物组成或率值,由此计算(原燃料配比)称生料配料。
25.硅酸盐水泥细度国标要求( S>300M2/Kg )。
26.(凡以CaCO3为主要成份的原料)叫石灰质原料。
27.物料的均化效果用( S进/S出=H )表示。
28.生料气力均化系统分(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
29.生料在煅烧过程中发生物化反应,吸热最多的是( CaCO3分解)反应。
30.C3S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适当的液相量和粘度)。
31.熟料冷却速度慢,( C3A和MgO )结晶粗大数量多。
32.生料在煅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有(干燥,脱水,分解,固相反应,烧结,冷却)。
33.硅酸盐水泥中石膏的作用主要是(調节凝结时间)。
34.通用水泥中掺加混合材的作用是( 改善水泥性能,調节强度等级,提高水泥产量 )。
35.表示溶剂矿物之间的关系的率值为( IM )。
36.凝结的SM的作用是控制( C3S+C2S与C3A+C4AF )的相对含量。
37.熟料中的(Al2O3+SiO)越多,液相粘度越高。
38.(熟料中f-CaO,MgO,水泥中SO3 )太多会导致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
39.熟料IM在煅烧中的作用(控制液相粘度越)。
40.粘土质原料,主要为熟料提供(SiO2+Ai2O3 )。
41.P.I的组成材料有(熟料和石膏)。
42.熟料:是由适当成份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烧结物。
43.通用水泥中掺加混合材的作用是(改善性能,调节强度等级,提高产量)。
44.导致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熟料中fCaO和方镁石,水泥SO3太多)。
45.GB175-99规定:(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P.O中的MgO可放宽到6%。
46.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CaO含量在( 62—67% )。
47.生产( P.S或早强)水泥,选择矿物:C3S C3A应多一些。
48.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3S的含量一般在(50% )左右。
49.熟料的C3A的特性中(水化热)最大。
50.当熟料KH=1时,则熟料矿物组成为( C3S,C3A,C4AF )。
51.生产水泥熟料,当粘土质原料的硅率小于2.7,一般需加(硅质校正原料)。
52.既能作为生产熟料又能作为水泥的混合材的有(石灰石、矿渣、粉煤灰)。
54.原料预均化的原理是(平铺直取)。
55.根据水泥品种,原燃料品质和具体生产条件选择(熟料矿物组成或率值)计算原燃料的配比,称为生料配料。
56.生料配料的目的:是为烧制优质,低耗的熟料而提供(适当成份的生料)。
57.生料细度(平均细度),即80um筛筛余应控制在( 8-12%)。
58.若增加熟料成份中( SiO2和Ai2O3 )含量,煅烧时液相粘度增大。
59.生料在窑煅烧时加强排风,可加速( CaCO3 )分解。
60.生料在煅烧中发生的物化反应,放热反应有(固相反应和冷却)。
61.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希望矿物( C3A,C3S )含量适当多些。
62.国标规定:(凡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63.为了确保水泥熟料的安定性,应控制f-CaO的含量,一般回转窑熟料控制在(1.5%)以下,立窑熟料控制在(3.0%)以下。
64.生料在煅烧过程中要经过(自由水蒸发、黏土矿物脱水、碳酸盐分解、固相反应、熟料烧成、熟料冷却)等六大过程,其中吸热最多的是(碳酸盐分解)。
65.窑外分解技术通常是指在悬浮预热器与回转窑之间增设一个( 分解炉 ),在其中加入( 50-60% )的燃料,使生料粉基本上(分解)以后入窑,使窑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68.标准煤的低热值为(700kcal/kg,相当于29260kj/kg)。
71.水泥生产工艺可简述为两(磨一烧) 。
72.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的核心是(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
74.各级预热器控制参数主要是_(温度)和(压力)。
76.新型干法回转窑通常分为_(过渡)带、(烧成)带和(冷却)带。
77.水泥熟料的三率值是( KH )、( SM )。
84.水泥石由(水化产物及未水化的熟料;孔隙中的水和空气)组成。
85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有(矿渣)、(粉煤灰)、(火山灰)。
86.表示均化设施均化效果的参数是(均化效果-H )。
87.矿渣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 P.S ),磨普通水泥时,若掺非活性混合材料其最大掺量为( 10% )。
88.影响水泥安定性的因素有( 游离氧化钙;三氧化硫;氧化镁 )。
89.熔剂矿物指( C3A )和( C4AF ),决定熟料强度的主要是( C3S,C2S )矿物。
90.硅酸盐水泥熟料四种主要矿物中,28d,强度最高的是( C3S );水化速度最快的是( C3A );水化热最大的是( C3A )。
91.硅酸三钙的水化产物有( C-S-H ),( Ca(OH)2 )。
92.影响矿渣活性的主要因素有( 化学成分 );( 玻璃体数量和性能 )。
93.硅酸盐水泥熟料四种主要矿物是( C3S, C2S, C3A, C4AF, )
94.矿渣硅酸盐水泥国标对凝结时间的规定是初凝(不早于45分钟 ),终凝(不迟于390分钟)。
95.熟料的质量控制项目包括(常规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检验;游离氧化钙;容积密度;岩相结构)。
96.熟料冷却的速度慢,熟料中硅酸二钙会发生(晶型转变),使熟料强度(降低)。
97.原料预均化的主要目的是(减小成分的波动),生料均化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生料成分的均匀性)。
98.水泥熟料形成各个阶段中吸热量最多的是(碳酸钙分解),微吸热的是(熟料烧成)。
99.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有(石灰)质原料和(粘土)质原料。
100.石灰质原料主要提供的成分是(CaO),粘土质原料主要提供的成分是(SiO2)和(Ai2O3)。
101.石灰石中主要限制的成分是(燧石和石英,白云石),粘土质原料主要限制的成分是(含砂量)。
102.影响碳酸盐分解速度的因素有(温度);(二氧化碳分压);(生料细度);(生料分散程度);(石灰石种类和物理性质)。
103.(石灰饱和系数)是指熟料中全部氧化硅生成硅酸钙所需的氧化钙含量与全部氧化硅生成硅酸三钙所需氧化钙最大含量的比值。
以KH表示。
也表示熟料中氧化硅被氧化钙饱和形成硅酸三钙的程度。
104.各物料间凡是以固相形式进行的反应称为(固相反应)。
105.水泥生料在煅烧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原料脱水、分解、各氧化物固相反应,通过液相C2S和CaO 反应生成C3S,温度降低,液相凝相凝固形成熟料,此过程为(烧成过程)。
106.(A矿)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是硅酸三钙中含有少量的其它氧化物的固熔体。
107在熟料中没有被吸收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钙称为(游离氧化钙),记作f- CaO。
108.(熟料的单位热耗)指生产每千克熟料消耗的热量。
109(硅率)表示水泥熟料中氧化硅含量与氧化铝、氧化铁之和的质量比,也表示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熔剂矿物的比例。
通常用字n或SM表示。
110.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与少量校正原料经破碎后,按一定比例配合,磨细,并调配为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生料,此过程称为(生料制备过程)。
111.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112.物料在加热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分开始出现液相的温度称为(最低共熔温度)。
113.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114.根据水泥品种与具体的生产条件,确定所用原料的配合比,称为(配料)。
118.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散料或纤维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
119.凡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的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
120.单位容积所具有的质量称为熟料的(立升重),所称量熟料的粒径一般为5mm~15mm。
121.提高水泥的细度,水泥易于水化和发挥(强度)。
123.(水泥比表面积)高,早期强度发挥得好;水泥比表面积。
124.水泥比表面积)低,早期强度发挥得不好,后期强度还可以正常。
125.物料的(易粉性)是表示物料本身被粉碎的难易程度的一种物理性质。
126.物料(易粉性系数)越大,物料越容易粉磨,磨机产量越高。
127.物料(易粉性系数)越低,物料难以粉磨,磨机产量就越低。
128.C3S含量高的熟料比C2S含量高的熟料易磨性(高)。
129.快冷熟料的易磨性(高于)慢冷熟料的易磨性。
130.入磨物料水分大,通风(不良)时,易造成(粘附)、(堵塞)饱磨等现象。
131.生料均化的目的是(入窑生料的化学成分均匀稳定)。
132.生料的质量包括(生料的化学成分)、(生料细度)、(生料综合水分)。
133.水泥磨温过高,易使(石膏脱水)。
134.经过固相反应生成的熟料矿物有C2S、C3A 、(C4AF)。
135.熟料冷却过程的冷却制度为(快速冷却)。
137.熟料煅烧温度的围是(1300 ~ 1450 ~ 1300 ℃)。
138.回转窑气体流动的方向为(从窑头向窑尾)。
139预分解系统中窑划分为三个带,即(过渡带)烧成带、冷却带高)。
141.配料时硅酸率越高液相量(低)。
142.熟料冷却过程中,在1250时如果慢冷会导致(C3S分解)。
143.水泥生产铁质校正质料中的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大于(40%)。
144.用于水泥生产的石灰质料中氧化钙的含量大于(48%)。
145水泥厂常用的复合矿化剂是(萤石和石膏)。
146.硅酸盐水泥熟料煅烧时的液相量为(20-30%)。
148.均化效果是指(进料与出料中某成分的标准偏差的比)。
150.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应小于(5.0%)。
151.铝质校正原料中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应大于(30%)。
152.制造水泥熟料的原料有(石灰石.粘土质原料及校正原料)
153.国家标准规定矿渣水泥的凝结时间为(初凝不早于45mim,终凝不迟于10h)。
154.正常熟料中C3S含量高,则熟料的易磨性(好)。
155.水泥磨温度高时,易使生产出的水泥产生的假凝,其现象原因是(石膏脱水)。
156产品的细度要求越高,磨机的产量越(低)。
四.单项选择(每题2分)
8.国标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A )。
A.45分钟
B.55分钟
C.60分钟
9.影响熟料安定性的是(A )。
A.一次游离氧化钙
B.二次游离氧化钙
11.生料石灰饱和系数高,会使( A )。
A.料难烧
B.料好烧
C.熟料游离氧化钙低
D.窑结圈
12.二次风温越高,则( A )。
A.烧成温度越高
B.窑尾温度越低
C.熟料冷却越差
D.出窑熟料温度越高
17.粉磨水泥时,掺的混合材料为:矿渣28%,石灰石5%,则这种水泥为( C )。
A.矿渣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复合硅酸盐水泥
18.目前用预分解窑生产水泥时,如果设有原料的预均化设施,则生料的均化多采用( A )。
A.连续式气力均化库
B.间歇式气力均化库
C.预均化堆场
21.矿渣水泥SO3的允许含量比硅酸盐水泥( C )。
A.相同
B.低
C. 高
22.矿渣水泥与强度等级相同的硅酸盐水泥相比,其早期强度( C )。
A.高
B. 相同
C.低
23.水泥产生假凝的主要原因是( C )。
A.铝酸三钙的含量过高
B.石膏的掺入量太少
C.磨水泥时石膏脱水
26.生料的平均细度常用(B)表示。
A.比表面积
B.0.08mm方孔筛筛余百分数
C.0.02mm方孔筛筛余百分数
27.某熟料中有C3S,无C2S,则其KH值可能( C )。
A.=0.667
B.<0.667
C.>1
28.以下哪些措施有利于C3S的形成( A )。
A.降低液相粘度
B.减少液相量
C.提供较多热量
29.普通配料的硅酸盐水泥熟料液相出现的温度大致是( C )。
A.900℃
B.1100℃
C.1280℃
D.1450℃
30.矿渣硅酸盐水泥的代号是( A )。
A.P·S
B.P·O
C.P·F
D.P·P
31.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液相量一般在( A )。
A.20%~30%
B.10%~20%
C.0%~40%
33.熟料慢冷,熟料矿物可能减少的有( A )。
A.C3S
B.β-C2S
C.C3A
D.γ-C2S
34.以下哪些措施有利于C3S的形成( B )。
A.提供较多热量
B.提高温度
C.提高液相粘度
35.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最高烧成温度是( C )。
A.1280℃
B.1300℃
C.1450℃
36.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早期强度比硅酸盐水泥的( B )。
A.高
B.低
C.一样
37.矿渣的活性激发剂主要有硫酸盐激发剂和碱性激发剂,其中硫酸盐激发剂主要指( C )。
A.熟料
B.石灰
C.石膏
40.二次?—CaO在( c )时易生成。
A.1300℃
B.1200℃
C. 1250℃
41. KH值过高,熟料( a )。
A.煅烧困难,保温时间长
B. C2S的含量高
C. 产量高
42.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 a )。
A.6.0%
B. 5.5%
C.5.0%
43.在普通干法中空回转窑,物料运动速度最快的带是( C )。
A.干燥带
B. 预烧带
C. 分解带
D. 烧成带
44.回转窑的窑皮形成位置在( B )。
A. 冷却带
B. 烧成带
C. 分解带
D. 固相反应
47.熟料形成过程中,固相反应的特点是( A )。
A. 放出热量
B.吸收热量
C. 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51.煤灰进入熟料中主要成份是:( B )。
A.CaO
B.SiO2
C.Fe2O3
52.C3A其晶形随冷却速度而异,一般快冷呈点滴状,慢冷呈矩形,又称( D )。
A.A矿
B.B矿
C.C矿
D.黑色中间相
53.水泥矿物的水化热大小是:( )。
A.C3A>C2S>C3S>C4AF
B.C3A>C3S>C4AF>C2S
C.C3A>C4AF>C3S>C2S
D.C3S>C3A>C4AF>C2S
56.不属于水泥厂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有:( a )。
A.铁粉
B.火山灰
C.粉煤灰
D.矿渣
57.不能在固相反应中形成的熟料矿物有:( b)。
A.C2S
B.C3S
C.C3A
D.C4AF
59.水泥熟料矿物中,水化速度最快的是( c )。
A.C2S
B.C3S
C.C3A
D.C4AF
61.水泥熟料急冷有的优点( a )。
A.物料更易磨
B.C2S晶型转变
C.C3S分解
D.保护窑体
62.下列哪些因素对熟料形成速度没有影响( d)。
A.率值
B.煅烧温度
C.原料种类
D.混合材种类
65.熟料的率值中能表示出CaO含量高低的参数是( A)。
A.KH
B.SM
C.p值
D.n值
69.生料中引起结皮、堵塞的有害成分包括:( D)。
A.Al2O3
B.SiO2
C.CaO
D.R2O
70.国家标准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加非活性混合材时,其掺加量不得超过( A )。
A.5% B.10% C.15%
71.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出厂后,( B )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为废品。
A.细度B.安定性C.终凝时间
72.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出厂后,( C )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为不合格品。
A.初凝时间B.安定性C.终凝时间
73.在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中,加水调和后,水化速度最快的是( C )。
A.C3S B.C2S C.C3A
74.在配料过程中,增大石灰石比例,水泥生料三个率值增大的是( A )。
A.KH B.SM C.IM
75.在硅酸盐水泥熟料干法煅烧过程中,耗热最大的阶段是( B )。
A.预热阶段B.分解阶段C.烧成阶段
78.袋装水泥的存放期为( B )。
A.不超过2个月
B.不超过3个月
C.小于4个月
79.提高水泥粉磨产质量最有效的措施是( A )。
A.降低熟料粒度,改善熟料易磨性
B.降低筒体T.
C.物料H2O为0
80.既能作为生产熟料的原料,又能作掺入水泥中混合材料有( A )。
A.石灰石
B.粘土
C.铁粉
81.确定硅酸盐水泥中的石膏掺入量时首先应考虑( A )。
A.熟料中C3A和R2O的含量
B.熟料中SO3含量
C.水泥中混合材掺入量
82. 熟料煅烧时液泪粘度的大小与( B )有关。
A.KH和SM
B.Al2O3和Fe2O3
C.SM和IM
85.要得到熟料四种矿物,需要用( A )控制熟料氧化之间的相对含量。
A.熟料的率值
B.KH
C.控制原料配比
86.熟料中C3S的特性:( A )。
A.水化速度较快,早强高,凝结正常,后强高
B.水化速度最快,故早强高
C.水化热较大,抗水性高
87.熟料的粉化是指( B )。
A.C3S(慢冷)→C2S+f-CaO
B.β_C2S(慢冷)→γ-C2S
C.C3A细晶细微
88.P.Ⅱ的组成材料有( A )。
A.熟料、石灰石或矿渣、石膏
B.熟料、混合材、石膏
C.熟料、石膏
89.由适当成份的生料烧至(B )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烧结物:称硅酸盐水泥熟料。
A.1300~1450℃
B.部份熔融
C.全部熔融
91.通用水泥中加石膏的作用是( A )。
A. 延长初凝时间;
B. 延长终凝时间;
C.延长凝结时间
92.矿渣水泥中规定SO3含量不超过()。
A.3%
B.3.5%
C.4.0%
93.熟料中的fCaO太多会导致( B )降低。
A.熟料中C3S
B.水泥安定性
C.水泥凝结时间
94.某厂生产一批P.O,出厂后经查初凝时间为2小时,这批水泥是( C )。
A.不合格品;
B.废品;
C.合格品
95.通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就是表示( A )强度值。
A.28天的抗压;
B.28天的抗折;
C.3天抗压
96.GB175-99规定: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P.O中的MgO可放宽到(B )。
A.5%;
B.6%;
C.3.5%
97.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CaO含量在( B )。
A.50~60%;
B.62~67%;
C.40~45%
98.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规定( A )。
A.80μm筛筛余量≤10%、
B.80μm筛筛余量=5-6%
C.80μm筛筛余量≤12%
99.熟料中矿物( A )早强高,凝结时间正常。
A. C3S;
B.C3A;
C.C4AF
100.熟料中的MgO以( C )存在是有害的。
A. 固熔体形式
B.玻璃体;
C.单独结晶
101.控制生料中的Fe 2O3作用是用来控制( C )的相对含量。
A.Al2O3与Fe 2O3间
B.CaO与Fe 2O3间;
C.C3A与C3AF间
102.熟料的KH控制的围在( A )。
A.0.87~0.96
B.0.82~0.94
C.0.667~1
103.当熟料KH=0.90时,则矿物组成为( A )。
A.C3S、C2S、C3A
B.C3S、C3A、C4AF;
C.C2S、C3A、C4AF
104.随着熟料的IM增加,( A )增高。
A.液相粘度
B.凝结时间
C.液相量和烧结围
105.凡以( B )为主要成份的原料,统称石灰质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