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由于日常交际中的话语意义传达是灵活多变的,因而严格的“等值翻译”是不可企及的。本文把翻译活动看作是语用学的实践对象和练兵场。反而言之,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也可在翻译的花园里绽放。于是语用学介入英语翻译,为其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置语用学的等效理论和关联理论于翻译实践中,可以译出理想的佳作,成功地完成作者与读者和译者间的交流。【关键词】语用学;翻译;语用等效翻译理论;语用学关联理论一、语用学与翻译

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新兴起的一个领域,它是研究如何使用语言的一门学科,也就是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意义。翻译是译意,而语用学正是对话语意义的研究。把语用学引入翻译领域,就会给翻译带来新的活力,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翻译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的等效。

二、语用等效翻译理论

翻译等效论是翻译学本体理论之一,可以追朔到公元7世纪。伟大的中国翻译家玄奘提出翻译的指导原则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19世纪末,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开拓者严复更进一步明确了这个概念:“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经过古今中外众多翻译学家长期的探索、研究,其已得到充分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交流的加深,等效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日益受到关注,

因为等效论本身是翻译的一个目标和实践原则。而语用翻译是一种力求等效的新理论模式,也属于一种等效翻译理论,它强调语用下的翻译等效。换言之,译者是在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运用语用学原理指导自己的翻译达到最大程度的等效,从而显示出语用学与翻译的密切关系。语用学的翻译观主要探讨口头语言和艺术性语言的翻译,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语用学的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的顺利进行。

语用翻译等效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即通过对比两种语言来实现最大程度的等效翻译。这种翻译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但求保存原文内容。它和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相仿,即以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译文来再现原语内容,以实现等效。二是社交语用等效翻译。这种等效翻译则是从社交语用学的角度切入,是一种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双语服务的等效翻译。这类语用翻译可以通过多途径来实现等效。译者只需根据原作所提供的语境依从读者的文化习俗,在忠实原作内容的前提下将其转化为他们易于接受的译文而不必拘囿于原文的形式。

例一: every time i come back from a business trip it makes a new man.如果翻译成“重新做人”,就和原文意思大相径庭。原文含义是:跑完生意回家,疲劳消散,精神得到慰藉,从而感到自己“仿佛换了一个人”。因此该句可译为:我每到外头跑一趟生意回来,就叫我耳目一新,精神一爽。

这种翻译实在精湛,值得学习。

例二:“金利来”是一个中国男装品牌,它的英语译文是goldlion。因为在西方狮子象征着名流和高贵的身份。翻译成中文“金利来”而非“金狮”,是因为“狮”在粤语中和“尸”、“输”同音,有不吉利之嫌,而“金利来”可以使人联想到滚滚而来得财源,正符合中国人喜欢旺财的心理;英语译文是goldlion,又象征者高贵的名流身份。如此翻译,东西方的客源都会很旺,实为佳译!

因此,翻译时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本着等效的原则,但不拘泥于完全等效或等值,力求打造达意传神,恰如其分,明白畅达的译文。

三、翻译中关联理论的应用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强调了语境效果及推理模式;翻译是一个对语言进行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二者都是对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进行研究。关联理论把翻译看做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这就从根本上抓住了翻译的本质。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译文语篇的连贯性涉及译者及译文读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认知推理和心理消化,它产生于交际参与者对话语关联性的寻求。因此为了与最大关联相一致,译者有必要提供与译文读者最相关的语境假设,从而使译文读者能以最小处理努力来获得最大语境效果。

根据关联理论,语用等效翻译即强调译者首先要正确认知原文作

者的意图和识别源语的意图,然后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找

出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差异,正确评估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以及

考虑译文在译入语环境的可接受性等。译者若一味地照搬原文形象和表达方式,完全不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背景和差异,就会给读者带

来超负荷的阅读负担,导致读者对译文失去兴趣或者不理解,导致

交际失败。因此,从语用学关联理论的角度看,译文无论怎样处理,只要能传达原作的用意,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就是一种可行的译法。只要有理论的正确指导,翻译的技巧是可以灵活运用的。

例一: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说到:“请慢走!”很多时候被翻译为:please walk slowly. 实际上简单地译为:goodbye!或者 see you!反而更能让人感觉明白易懂。这是因为此译法已经把原句的语用含义表达出来了,达到了语用效果。

例二:我们在受益后经常向施益者说:“你辛苦了!”用严格的“等值翻译”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译文,于是我们可以根据语境,按照语用学的等效原则和关联理论,翻译成:all your efforts are highly appreciated. / good job, thanks. / thank you for your work!

可见,关联理论可以用于应对各种复杂的翻译现象,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使人们对翻译的本质有了彻底的认识,从而更有利于进一步对翻译开展科学合理有效的研究。

四、结束语

中外翻译学家对翻译标准提出了因人而异的见解,但是每一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离不开“信”。然而要做到两种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完全对等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人们使用语言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如何在此情况下把原语所传达的信息用译语表达出来,这是译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随着翻译学与语言学等多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特别是语用学最新研究成果对翻译学的渗透, 语用等效翻译理论和语用学关联理论成了译界的两大焦点。二者视译文的效度为翻译的首要标准,强调译文在实现与原文同样的交际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与原文语言、意义内容及风格等方面趋同。由于原文作者的认知与译者的认知之间存在着差异,而译者的认知也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读者的认知,因而,翻译中对原文的语言形式、意义内容及风格特点等的绝对忠实我们不可企及。译者的职责在于采用动态的阐释法把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以明确的方式再现给译文读者,从而适应读者的认知期待。只要译文取得了与原文同样的语用效果,译文就达到了翻译的效度。译文没有效度,也就无信度可言。总之,为保证译文的质量,作为译者我们必须追求一种建立在译文效度基础上的信度,这样才能较好地处理了译文的效度和信度之间的关系。

总之,语用等效理论和关联理论为翻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因此我们要在翻译中正确运用二者,使译文和原文尽可能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最大程度的信效对等,从而更好地进行忠实流畅,达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