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学院自动控制原理总复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解得
n=5, ζ=0.5
tp 0.73秒 2 d n 1
tr 0.486秒 d 3 ts 1.2秒 n
% e
1 2
100% 16.3%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提出改善系统稳定 的措施是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任务之一。
B(s)
t→∞
第六节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系统的稳态误差 可表示为: A N N — 输入信号的阶次 S essr=lim S· k s→0 1+ υ S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n≥m 的一般表达式: 对应于υ为0,1, υ— 积分环节个数 m 2的系统,分别称 kΠ ( τ S+1) i K— 开环增益 i= 为 0 型、 I型和II型 G(s)H(s)= 1 n-υ T SυΠ (T S+1) j 时间常数 系统。 j=1 j τ
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主要性能 指标有 性能指标 求取如下
c(t)
σ% 1
ess
0
tr t
p
ts
t
第三节 二阶系统性能分析
1. 上升时间tr
根据定义有 π-β π β ω t r ζ tr = e 得: ωd n =ωn 1-ζ2 Sin( ω t + β )=1 c(tr)=1d r 1-ζ2 2 1ζ -1 其中 ω β =tg -ζ nt r e Sin(ω ζ 即 dtr+β)=0 2 1-ζ 则 Sin(ωdtr+β)=0 ωdtr+β=0,π,2π…
sin(ωdc(t β )) -1 1-ζ2ω e tg( -ζ ωntp dtp+p ω t + β )=tg β sin( ω t + β ) [ζ n d p d p = = 2 即 ωt dt 1ζ ζ cos( + β ) d p π -ζ ωntp π tp+β)]=0 =d ωd ω ω ωdtp = 0,π,2π…+ωde tp=cos( n 1-ζ2
n
第三节 二阶系统性能分析
5. 稳态误差ess
根据稳态误差的定义和终值定理有
ess= lim e(t) = lim SE(s)
t→∞
s→0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稳态误差: 2 ωn 1 G(s)H(s)= R(s)= ζ ωn ) S(S+2 S R(s) ess= lim S =0 s→0 1+G(s)H(s)
G(S)
c(t)
输出
第三节 传递函数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及其 动态响应
一般可将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看 作由若干个典型环节所组成。研究和掌握 这些典型环节的特性将有助于对系统性能 的了解。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动态结构图
动态结构图是系统数学模型的另 一种形式,它表示出系统中各变量之 间的数学关系及信号的传递过程。
(3) 与 标 准 形 式 比 较 C(s) R(s)
n
2 2 s 2 n s n 2 n 1 10
n 10K
2
解 得 K 1.32
0.263
例
已知图中Tm=0.2,K=5,求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指标。
R(s)
(- )
K s(Tm s 1)
C(s)
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化简
第四节 动态结构图
根据信号的流向,将各方框依次连 接起来,即得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例 2-3 设一RC电路如图所示。画出系统 取拉氏变换: 即 的动态结构图。 U ( s ) – U ( s ) r c Ur(由图可见,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一般由四 s) = RI(s) + Uc(s) = I (s ) R R 种基本符号构成:信号线、综合点、方框和 解: I(s初始微分方程组: ) = CSUc(s) +U (s) = I(s) · 1 + c 引出点。 CS i C 用方框表示各变量间关系 ur uc u = Ri+ uc rr I(s) I(s) Uc(s) Uc(s) U (s) 1 1 1 duc _ R CS CS i= c dt RC电路
第一节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1)上升时间tr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c(t)
σ% 1
(2) 峰值时间t p
(3) 超调量σ%
c(tp)-c(∞) σ %= c(∞)
100% 0
ess
(4) 调节时间t s p 上升时间: 输出响应从零开始第一次上 超调量:输出响应超出稳态值的最大偏 系统输出响应由零开始,第 峰值时间: 系统期望值与实际输出的 系统输出响应达到并保持在稳态值的 (5) 稳态误差 e ss 升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 离量占稳态值的百分比。 一次到达峰值所需时间。 最终稳态值之间的差值。 ±5%(或±2% )误差范围内,所需时间。
给定值 被控量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一节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第三节 传递函数 第四节 动态结构图
第五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求取
系统的结构图 输入
r(t)
R(S) C(S) 输出拉氏 输入拉氏 变换 变换 传递函数的定义: 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 出量拉氏变换与系统输入 C(s) G(s) = R(s) 量拉氏变换之比。
i
系统输入的一般 表达式为: A R(s)= N S
第四章 根轨迹分析法
第四章 根轨迹分析法
第一节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性能
第四章 根轨迹分析法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当系统的某个参数变化时,特征方程 的根随之在 S平面上移动,系统的性能也 跟着变化。研究S 平面上根的位置随参数 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系统性能的关系是根轨 迹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一、系统稳定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二、劳斯稳定判据
第六节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稳态误差 及误差系数
设 D(s)=0 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 根据终值定理得: D(s) C(s) R(s) E(s) essr=lim er(t)=lim s· Er+ (s)
t→∞ _
G1(s) s→0
G2(s)
R(s) =lim s· H(s) s →0 1+G(s)H(s) 系统误差: R(s)作用时 e(t)=r(t)-b(t) 期望值与实际值的差值。 系统给定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不仅与 R(s) R(s) Er(s)= = 系统的输入有关,还与系统的结构有关。 1+G 1+G(s)H(s) ess=lim e(t) 稳态误差: 进入稳态后的误差值。 1(s)G2(s)H(s)
例2 已 知 某 控 制 系 统 方 框 如 图图 所 示 ,要 求 该 系 统 的 单 位 阶跃响应 c(t)具 有 超 调 量 p 16.3%和 峰值时间 t p 1 秒, 试 确 定 前 置 放 大 器 的益 增 K及 内 反 馈 系 数 之 值.
R(s)
K
10 s ( s 1)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五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研究控制系统的性能,主要的传 递函数为:
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二、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三、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
第五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闭环控制 系统的典型 结构:
R(s) E(s) E(s)
_ G1(s)
D(s) +
C(s)
s
解 : (1) 由 已 知 p 和t p 计 算 出 二 阶 系 统 参 数及 n 由 p e 得 又 得 / 1 2 100% 16.3%
0.5 tp n 1 2 n 3.63 rad/s
(2) 求 闭 环 传 递 函 数 ,并化成标准形式 C(s) R(s) 10K 2 s (1 10 ) s 10K 2
Pk Δk Σ k=1
n
Δ
Li第— 各回路传递函数之和。 Σ— Pk回路传递函数: k 条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 Li Lj — 两两互不相接触回路的传 Σ 回路内前向通道和反馈 通道传递 △k — 将△中与第 k 条前向通道相接触 递函数乘积之和。 函数的乘积。 的回路所在项去掉之后的剩余部 Li— Lj 特征式 Lz — 所有三个互不相接触回路 Σ △ 分,称为余子式。 的传递函数乘积之和。 Δ=1–Σ Lii L Ljj L Lzz + · ΣL · · Σ Lii +Σ Σ Li Lj –Σ
G( s ) K 解: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 s) 1 G( s ) s(Tm s 1) K 2 K / Tm n 2 • 化为标准形式 ( s) 2 2 s s / Tm K / Tm s 2n s n
• 即有
n2=K/Tm=25 , 2n=1/Tm=5
1-ζ2
-ζ π/
1-ζ2
1-ζ
sin+β
c(tp)=1+e
-ζ π/
1-ζ2
第三节 二阶系统性能分析
4. 调节时间ts
求取调节时间可用近似公式: 3 ts =3T= ζ ω ζ<0.68 (±5%误差带) n 4 ts =4T= ζ ω ζ<0.76 (±2%误差带) n 当ζ大于上述值时,可用近似公式计算: 1 6.45ζ-1.7 ts = ω
第三节 二阶系统性能分析
3. 超调量σ% c(t π )-c(∞)
c(tp)-1 将公式代入 tp= pωd 100% 100% = σ%= 1 c(∞) -ζ ωntp e / 1c(t)=1- -ζ π sin( ζ2 ωdtp+β) 100% = e ζ2 1-
=1-
e
-ζ π/
1-ζ2
e sin(π+β) =1+ 2
概 述
第二章 数学模型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第四章 根轨迹法
第五章 频率特性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
第三节 对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
第一节 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
一、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示意图 在无人直接参与下,利用控制装操纵 受控对象 控制器 受控对象,使受控对象的被控量按给定信 号变化。 检测元件 控制装置 自动控制原理的主要任务: 自动控制系统 受控对象 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
H(s)
C(s) G2(s)
B(s)
开环传递函数: 系统反馈量与误差信号的比值 B(s) G k( s ) = = G1(s) G2(s) H (s) = G (s) H (s) E(s)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第一节 系统性能指标 第二节 一阶系统性能分析
第三节 二阶系统性能分析 第五节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第六节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tr t
ts
t
第三节 二阶系统性能分析
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C(s) ωn 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二阶系统。 Ф(s)= R(s) = 2 ω S +2ζ n S+ωn2 二阶系统的典型结构: ζ — 阻尼比 ω n —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
R(s)
2
_
ω 2n ξ ω n) S(S+2
C(s)
第三节 二阶系统性能分析
Uc(s)
第四节 动态结构图
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化简
系统的动态结构图直观地反映了系统 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将复杂的动 态结构图进行化简可求出传递函数。
1.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等效变换:被变换部分的输入量和输出量
之间的数学关系,在变换前后 保持不变。
第四节 动态结构图
2.梅逊公式
梅逊公式: Φ(s) =
一、根轨迹 二、根轨迹方程
第一节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根轨迹方程
返回
幅值方程R(s) C(s) m m 系统的闭环特征 设系统的结构如图 根轨迹方程为 G(s) ( s-z m Kr 方程式为 i) i =1 (s-zi) i =1 1 n =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n =1 或 ( s-z ) K i =1 i r (s-p K ) H(s) 1+G( s)H(s)=0 r (s-p ) j =-1 n j j =1 j =1 C(s) G(s) ( s-p ) j 相角方程 G(= s)H(s)=-1 即 R(s) j 根轨迹增益 =1 开环传递函数零点 1+G(s)H(s) n m m (s-zi ) ∑ (s-pi)=±(2k+1)π 可见,满足开环传递函数等于 -1 的 S ∑ j =1 i =1 Kr i =1 (s-zi) 即为闭环特征方程式的根。 G(s)H(s)= n K=(0,1,2…) 开环传递函数的 (s-pj) j =1 一般表达式为 根据根轨迹的基本特征和关键点,就 根轨迹方程又可分解为下述幅值方程 开环传递函数极点 能比较方便地近似绘制出根轨迹曲线。 和相角方程,即
第三节 二阶系统性能分析
源自文库
2. 峰值时间tp -ζ ω t t -ωne e ω sin( ωdtp+β)] 2 ζ cos( ω t + β ) [ nβ 1ζ c(t)=1Sin( ω t+ ) = 1-ζ2 d p d 2
n p
n
1-ζ =0 dc(tp) =0 则 根据定义有 -ζ ω n sin(ωdtp+β)=0 1-ζ2 cos(ωdtp+β) 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