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_齐小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9No.4
2012年4月
第9卷第4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Apr.2012教育部于2001年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正式启动了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们习惯上把这次课程改革称为新课程改革。

这一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众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对于高等师范院校而言,就是要求其课程结构体系更加合理并得以进一步的优化。

作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我们基于新课改的要求提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

一、“平台+模式”的概念
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导致了学科知识之间的分裂,特别是在中国这样按照三级学科划分专业的情况下,课程的狭窄性和课程知识的分裂都更为严重。

在课程实施的时候,我们需要把课程的形式结构和课程的实质结构结合起来以一种比较完善的结构方式进行实施。

[1]P77-79在新课改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环境下,课程结构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

课程结构优化是指学校课程中各种课程类型的比例及其组织、排列、配合的形式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大学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它包括课程内部构成的改造和各构成要素间关系的改造。

[2]P38-42
历史学专业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根本目
标,科学合理地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平台+模式”的课程结构体系,即: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三个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全院任选课构成选修课“模块”。

(一)课程平台是在课程类型基础上的学科知识的科学整合,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教育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

1.公共基础课程平台是全体学生必须修读的通识教育
类课程,即公共基础课,旨在提供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培养基本能力,是高等师范院校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

这类课程和专业虽然没有直接联系,但它们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所必需的课程。

公共课包括公共外语、体育、政治理论课等。

2.教育基础课平台。

是集中体现师范院校特点的课程,
是为学生将来当教师做职业准备的,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等。

3.专业基础平台是同一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的,是从事
某一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外语、实践性教学。

专业必修课是集中体现本专业特点的中心课程。

这部分课程是为学生将来从事的教学做专业准备的。

实践性教学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的综合实践课,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做职业技能准备,它包括教育参观、教育调查、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

(二)模块包括专业选修课模块和跨学科选修课模块,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进一步培养学生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特别是担任学科教育的能力。

(三)长治学院历史学专业积极适应这一趋势,改造原有课程体系,实行“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框架如下

二、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的原则
在构建课程结构体系中,一要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共同提高;二要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地方社会紧密联系,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三要体现共性发展目标与个性发展要求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四要体现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注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

(一)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扬特色、高素质、强能
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
齐小艳
(长治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山西长治04600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普及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不断推进,如何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大学课程结构已成为当务
之急。

许多大学建立了“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建立课程平台和专业知识模块,实现课程结构体系的真正优
化。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结构;平台+模块;优化
182··
力”的要求,科学构造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学生能在历史与未来的联系中考察研究现实的问题,具有思考、创新理论和现实文化建设的潜力和知识、技能结构。

我们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重点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形成以历史学为基础,以民俗学、文化史为主要方向的具有地方特色专业。

(二)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体现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的兼容,有利于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和相应的课程系列模块,有利于学生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三)立足地方文化背景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设置了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选修课程。

作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必须立足地方,以服务于地方社会为目标,具有较强的地方性。

鉴于这一特点,历史学专业积极建立了上党文化研究所,在课程结构中开设了“山西史”、“晋国史”、“山西旅游文化”等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课程。

(四)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开展对师范教育专业学生“三笔字”和普通话等技能培训,学生试讲训练制度化,训练学生的讲课技巧。

指导学生进行民间历史文献、民间风俗资料的搜集与调查。

建立多个实习基地,每年组织学生赴北京、西安等地考察。

三、优化“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
(一)进一步修订历史学专业的教学计划
先进的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应尽力实现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和整体优化,并贯穿于课程设置的各个层面,使课程体系的框架结构、课程系列的构成、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环环相扣。

历史学专业调整了各类课程的比重,适当压缩基础课,压缩总学分,,开设了一系列的选修课,将必修课总学分由原来的180多学分缩减为166学分,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提供足够的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目标。

(二)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平台的设置,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加强基础课程的建设,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势与政策等思想道德素质类课程;体育和军训等身体素质类课程和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基本知识与能力素质类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健康的体魄及其使用计算机和外语交际的能力,并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教学搭建好基础课程平台。

(三)整合教育理论课程建设,提高学生教育理念
加强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是师范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

教育理论素养是中小学教师所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有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从而能在教育实践中能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定。

鉴于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师范专业应该更注重教育理论课与中小学教育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开设了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教材法等教育基础课程。

(四)优化历史学专业课程,稳固学生基础知识
加强历史学专业课程的建设,通过核心专业的引领,形成专业领域高地,构建地方高校的专业特色。

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应以提供一系列核心课程为基础,打造专业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稳固学生历史学专业课程基础。

此外,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需要结合地方性和综合性的两大特点,兼顾专业内其他课程的开设,采取课程综合化和优化的方式拓宽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必须具有地方性和综合性的特征,需要融合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

(五)多渠道开展实践课程,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类课程包括教育见习、实习、参观学习、毕业论文的撰写等内容。

切实加大教育实习的比重,并且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建立合理的功能性联系,采用两者交替进行的循环培养模式,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以便让师范生获得并丰富课堂经验,更深入地思考和体验,帮助他们真正领会各种教学技巧和策略,让他们初步掌握教育和教学能力。

最后集中安排的教育实习,使他们把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能力和问题与小学的实际情况作比较,通过实践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六)多角度设置专业选修课方向,增大选修课比例,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改变过去单一学科课程的局面,活动课程被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同时,综合课程也将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

知识综合化带来了人们的整体知识观,主张在大学课程指导思想方面,摒弃以往对普遍教育和专业教育非此即彼的割裂性认识,而以整体知识观来统整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追求大学本科课程和大学教育的完整性,强调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之间平衡,强调整体结构与个性选择的结合,倡导主动和实践性学习。

[3]P170
总之,师范院校课程结构改革要抓住为21世纪培养合格师资这一关键,注意专业知识与社会应用知识的连接,注重传统教学内容与现代教学内容的平衡,寻求教师职业与社会生活的契合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培养单一型的师范人才变为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贤均,陆步诗,李新社.大学课程结构优化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
究,2009,(5):77-79.
[2]郭晓明.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与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J].教育理论
与实践,2001,(5):38-42.
[3]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7.170.
18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