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军 以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
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
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本文将探讨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几个方面:翻译基础课程、翻译实践课程、翻译理论课程、翻译技能提升课程以及翻译语言课程。
一、翻译基础课程翻译基础课程是翻译专业学习的基础。
其中包含的课程有翻译概论、翻译理论、译者的语言和知识、汉英翻译基础、英汉翻译基础等。
这些课程通过系统地介绍翻译的定义、特点和过程等,使学生对翻译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讲授译者的语言和知识,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为后续的翻译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汉英翻译基础和英汉翻译基础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课程,主要包括翻译常识、翻译技巧、翻译方法和翻译实践等,学生应该在这些课程中掌握翻译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二、翻译实践课程翻译实践课程是翻译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性课程,包括汉英翻译实践、英汉翻译实践、口译和笔译等。
实践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提高其翻译能力和实践经验。
汉英翻译实践和英汉翻译实践是在汉语、英语之间进行的相对简单的翻译实践,该课程列出一系列的翻译素材,帮助学生完成翻译任务并提供相应的反馈;口译和笔译则分别是翻译专业的口译和笔译实践,要求学生在同声传译或笔译的实践中获得更多实际的经验和技能。
三、翻译理论课程翻译理论课程是在前面的基础课程之后,深入探讨翻译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课程。
也可称为翻译研究、翻译批评、文化翻译等。
其中包括比较翻译、功能翻译、语篇翻译、审美翻译、文化翻译等。
这些课程通过对不同的翻译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深层次地讲解翻译的本质、目的和涵义,让学生在理解翻译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翻译方法,并对翻译实践进行更为深入地反思。
四、翻译技能提升课程翻译技能提升课程是针对翻译专业学生在前几个阶段基础和实践课程获得的技能和知识不足而必需加以补充和提升的专业课程。
包括笔译技巧、口译技巧、同声传译、机器翻译、CAT工具和项目管理等。
这些课程深入探讨和讲解不同的翻译技巧、工具和管理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翻译中更加高效地运用它们。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2210101 [课程性质]限选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总学时]32学时。
其中理论 32 学时、实践 0 学时。
[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后续课程:无(二)课程介绍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翻译和鉴赏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学的感悟、欣赏和热爱。
课程主要以文学作品翻译实践为主,适当兼顾文学翻译理论教学。
通过大量文学作品欣赏与翻译练习,使学生掌握文学翻译的各种技巧,打下扎实的笔译基本功,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学的交流。
本课程旨在让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了解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之间的差异,掌握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重大事件、主要思想、经典翻译标准、近现代著名翻译家以及代表翻译作品,按照小说、诗歌、文言作品、散文、剧本、通俗文学作品等类别,让学生熟悉不同文学体裁的翻译方法,如异化、归化等,提升他们对文学翻译的感性与理性认识,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从事简单文学语篇英汉互译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翻译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开设的选修课,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
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文学作品鉴赏与翻译训练,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翻译文学作品的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热爱,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较为系统的文学翻译基本理论,为文学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使理论和实践达到统一。
本课程的学习将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翻译能力,熟练地在英汉两种语言间进行文学作品的互译,并达到较高的翻译质量,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和汉语水平以及其他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第一、基本掌握文学翻译英译汉以及汉译英的理论并且进行一定的训练与实践。
文军翻译研究综述——基于CNKI期刊文献
古代佛经翻译时期的翻译批评,并指出和强调了其 对当代翻译批评的启示和借鉴作用[9]。文军教授还
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策 从中看到了当代中国建立自己独特的翻译批评体系
略也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移。翻译的作品 能够借鉴的地方,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由原先的外译汉居多变为国内作品外译不断增加,
文军教授这一策略自 2004 年提出之后并没有搁 置,而是一直在研究和实践中,在部分高校实行之 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这一教学策略充分考虑到 了教学中的实践性,使得课程不再拘泥于理论,而 是将理论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以培养能力为中心, 再根据不同高校的特点开设专业性偏强的翻译课程, 如农业大学增加农学方面的翻译课程[3],这样能够 培养出实践性强的人才,也更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 需要。
教学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面对教育环境 新的变化有必要从课程角度来强化翻译教学及研究。 他分析了翻译课程的价值与功能,认为“课程作为连 接教与学的中介,它必须考虑到作为课程接受主体的 学生的需要,必须考虑学生学习课程之后,在多大程 度上能满足社会的需要”[1]。文军教授在分析了我 国现有翻译课程模式[2]之后发现,我国现有翻译课 程模式中没有把翻译主体,即学生以及学生能力的发 展放在中心位置,但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译者的翻译 能力对翻译的结果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文军教授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以发展能力 为中心的翻译课程的教学策略。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文学翻译》是英语翻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该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文学文体的特殊性,特别注意其与其它应用型文体的区别,具备各种文学体裁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并对文学翻译艺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并分别介绍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语体及英译所应注意的问题和措施;帮助学生培养翻译目的意识。
从第五学期至第八学期,学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其中任一学期选修该课程。
建议学生在学习完《翻译基础》课后学习该课程。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该课程是一门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通过与其它应用型文体的对比,展现汉语与英语各主要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并提出英汉互译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文学作品名家名译的英汉对比分析以及同一作品的几种译文的对比分析,运用有关翻译理论进行探讨,从宏观和微观的层次上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翻译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学体裁的翻译能力和提高学生对各种文学作品翻译的鉴赏能力,从而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理解,更好地运用各种翻译理论与技巧指导文学翻译实践。
作业要求: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使得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翻译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该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汉语与英语各主要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比较及翻译策略。
该课程的教学难点是了解各主要文学体裁的特点及翻译实践中所应采取的具体策略。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该课程是《翻译基础》课的有机补充和深化,与翻译专业其它有关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密切相关。
五、学时与学分:学时:18学时。
学分:1学分。
六、教学内容:第一章文学翻译理论概述本章主要教学内容:简要介绍文学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梳理一些最主要、最有影响的文学翻译理论和原则。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最主要、最有影响的文学翻译理论和原则。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使用一些具体鲜明的翻译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学说和学派的研究成果。
《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解读
《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是一份指导翻译专业本科教学的文件,主要用于规范和指导翻译专业本科教育的内容、目标、要求和方法。
下面是对《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的解读:1.内容与目标:该指南确定了翻译专业本科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理论,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广泛的专业知识、熟练的翻译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优秀翻译人才。
2.课程设置:指南规定了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
包括语言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等。
语言基础课程包括外语听说读写、语言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涵盖口译、笔译、翻译理论、专业知识等;选修课程则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3.教学方法:指南明确了翻译专业本科教学的方法。
强调教师的示范与引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实践与训练。
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模拟翻译、文化沟通等多种形式,旨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4.实践环节:指南强调翻译专业本科教育的实践环节。
包括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真实翻译项目,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加深对翻译工作的理解,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质量评估:指南提出了对翻译专业本科教育质量的评估要求。
包括教学评估、学生评估、教师评估、毕业论文评阅等。
通过定期评估和监控,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改进。
《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对于规范和促进翻译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机构和教师可以参照该指南,科学设置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加优秀的翻译专业人才。
同时,学生也可以依据指南了解翻译专业的学习方向和要求,并规划自己在该领域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_翻译课程模式研究_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_评介
5翻译课程模式研究)))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6评介刘 萍1王小川2(1.中国航空器材研究所,北京 100000;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083)摘 要:5翻译课程模式研究)))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6一书对我国翻译课程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现存几种翻译课程模式的特点及不足之处;进而从翻译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这四个方面对翻译课程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同时提出了构建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课程这一模式。
作者采用了文献分析、理论分析、调查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以科学的方法,新鲜的视角为翻译课程研究提供了另一个思维模式,对于我国的翻译课程的发展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理论;课程;模式Abstract: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approaches of transl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has show n the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y w hich areexpl ained clearly i n On the S tu dy of Tra nslation Cu rriculu m M odels )T ranslation -Competence Or iented Cu rriculu m M odel .In addition ,the transl a -tion curriculum has been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rriculum objective,selection ,i 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At the same time,with scien -tific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and theory analysis,questionnaire an d interview,the Translation -Competence Oriented Curricul um M odel is de -veloped gradually;providing a new approach for the translati on curricul um studies,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 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translation -competence;translation theory;curriculum;model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7)02-0063-025翻译课程模式研究)))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6(文军著)由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出版。
本科生外文译文课程设计
本科生外文译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外文课文中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专业词汇、语法结构和文章组织。
2. 学生能够准确翻译外文课文,理解其深层含义,并能进行相关领域的知识拓展。
3. 学生能够对外文课文进行批判性阅读,分析文章的论证方式和逻辑结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翻译技巧,对外文课文进行准确、流畅的翻译。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外文课文进行深入分析,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增强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学生能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外文译文的学习,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外文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特点:本科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但翻译技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外文课文翻译基本技巧: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等方面的翻译方法,以及翻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2. 外文课文分析与解读:对教材中的精选文章进行深度剖析,理解文章的论证方式、逻辑结构和作者观点。
3. 批判性阅读与思考:培养学生对外文课文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文章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通过对比分析中外文化差异,提高学生在实际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周:外文课文翻译基本技巧介绍与练习。
第二周:分析教材第一章文章,进行翻译实践和讨论。
基于需求分析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设置研究--以海南某省属高校为例
基于需求分析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设置研究--以海南某省属高
校为例
聂文杰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课题组以某海南省属高校为例,对其英语(翻译)专业的47名毕业生进行访谈,结果发现:1)毕业生对翻译专业课课程目标的设置满意度较高;2)在课程内容方面,毕业生对高年级阶段的翻译专业课程满意度较低,主要表现在口笔译实践课时过少,教授的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差距较远、与本地文化联系不紧密等方面。
文章据此探讨了如何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翻译课程设置的动态化调整。
【总页数】2页(P74-74,80)
【作者】聂文杰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三亚5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
【相关文献】
1.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研究——以海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J], 史康;欧阳琨
2.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研究——以浙江某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 徐青庆
3.基于市场需求的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课程设置探析——以北京C学院为例 [J], 滕飞;王新刚;范玲
4.基于需求分析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设置研究——以海南某省属高校为例 [J], 聂文杰
5.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研究——以闽南理工学院为例 [J], 鄢俊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翻译硕士_MTI_课程设置研究_文军
2009年7月第30卷第4期外语教学Fore i gn Language E du cati onJ u l y.2009V o.l30No.4翻译硕士(MT I)课程设置研究文军,穆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学院北京10019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广东广州510420)摘要:通过对国内八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的调查,本文分析了翻译硕士课程设置的特点,并通过与国外两所高校翻译硕士课程设置的对比,提出了国内翻译硕士课程设置尚需加强的方面。
关键词:翻译硕士;课程设置;必修课;选修课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44(2009)04-0092-04Abstrac t:A ccordi ng to the i nvesti ga ti on into e i ghtM T I progra m s i n China,t h i s paper ana l y zes t he d i sti ngu ishi ng features o f the ir course offer i ng.A fter a com par i son w ith t w o M T I progra m s abroad,this paper pu ts for w ard s uggesti ons on how the M T I prog ram s i n Ch i na need to i m prove.K ey word s:M T I;course o ffer i ng;required courses;se l ec tive courses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硕士0专业学位,使之成为继MBA等后的第十八种专业学位。
同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开始了在全国高校中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设置的试点工作,后共批准15家单位试点,这些试点单位已开始招收第一届翻译硕士。
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实证性研究——基于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有声思维调查
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实证性研究——基于英语专业大学生
的有声思维调查
文军;殷玲
【期刊名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3)004
【摘要】本文运用有声思维法,选取20名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对于翻译策略的运用情况.研究发现包括:受试在英译汉过程中使用最多的2种策略为"监控目标语文本的准确性"和"自我修改";而在汉译英过程中使用最多的5种策略是:"接受内在的解决办法""发现问题""汉英词典查询""直觉判断"和"释义源语文本".翻译策略使用的多少与受试对源语和目的语的掌握程度及在翻译培训中获得的翻译经验有关.
【总页数】6页(P75-80)
【作者】文军;殷玲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1;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科学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基于有声思维法翻译策略的实证研究 [J], 曾景婷;顾丽娟;叶沅沅
2.焦虑与笔译策略内在关联实证性研究——基于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有声思维调查
[J], 翟秋兰;王冉;王华
3.广州旅游宣传资料中文化专有项英译策略研究——基于粤籍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有声思维调查 [J], 翟秋兰;王丽娟
4.职业译者和非职业译者翻译策略个案定性比较研究--基于有声思维法、回顾法和追溯法 [J], 陶然
5.英汉翻译教学中评价作用的实证性研究——基于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J], 张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市场需求的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课程设置探析
基于市场需求的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课程设置探析【关键词】市场需求;翻译方向;课程设置1 我国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发展情况由于传统观念认为会外语就等于会翻译,使得合格专业的翻译人才极度匮乏。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培养专门的翻译人才变得紧迫而有意义。
2006年,教育部把“翻译”列为“目录外专业”,批准本科翻译专业首批试点学校——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
而在此前,我国已有高校意识到英语专业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早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外国语大学就已经成立了高级翻译学院,培养专门的翻译人才。
还有的院校在英语专业设立翻译方向,如湖北大学在2003年就开设了英语专业翻译方向。
2006年翻译专业的设置则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翻译人才的培养,促使更多的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翻译方向。
2 北京c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发展情况北京c学院自2007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生,招生层次为三类本科,生源全部来自北京。
鉴于对翻译人才的英语基础普遍要求较高的实际情况,本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从2010年开始招收二类本科生,生源主要来自北京、湖南、贵州等不同地区。
虽然招收学生的总体层次有所提高,但从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和教师近年来的教学反馈来看,本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生源总体质量一般,英语能力差距较大,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2007年,在原英语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制定了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课程。
从2008级开始,已对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课程进行了多次调整和修改,但并未就此开展过任何调研活动。
那么原定的课程能否与市场需求接轨?是否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基于此,我们对翻译市场目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本校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原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3 调研结果分析本次调研共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网络搜集了30家翻译公司的招聘要求;二是,对本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2011届和2012届的87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文学翻译课程设计方案
文学翻译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包括翻译标准、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
2. 学生能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识别并准确翻译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汇和表达。
3. 学生能掌握一定量的文学词汇和表达方式,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进行文学翻译的能力,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文学作品。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比较和评价,提高自己的文学翻译水平,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翻译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文学翻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2. 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尊重原作者和作品,遵循诚信原则,提高职业道德。
3. 学生通过文学翻译的学习,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学翻译基本功。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播中外优秀文化,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模块:1. 文学翻译基本理论:包括翻译标准、翻译过程、翻译策略等,参考教材相关章节,使学生了解文学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翻译:分析中西方文化背景,重点讲解文化负载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翻译,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文学词汇和表达方式:教授一定量的文学词汇和表达方式,结合教材实例,帮助学生丰富词汇量,提高翻译质量。
4. 翻译技巧与实践:讲解常用的文学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对等翻译等,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指导学生进行翻译实践。
5. 翻译作品分析与评价: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实践,指导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不同翻译版本,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翻译水平。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 文学翻译基本理论(2课时)2.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翻译(2课时)3. 文学词汇和表达方式(2课时)4. 翻译技巧与实践(4课时)5. 翻译作品分析与评价(2课时)本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学翻译知识,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博雅教育理念下的英语专业本科笔译课程设计研究——以上海兴伟学
博雅教育理念下的英语专业本科笔译课程设计研究——以上海兴伟学院课程《汉英笔译》为例作者:王誉晓来源:《校园英语》 2020年第37期文/王誉晓【摘要】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作为技能课如何在其中融入博雅教学理念?本文以上海兴伟学院的一门《汉英笔译》课程为例,从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定位为议论起点,结合博雅教育的定义及内涵,并以“以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为课程设计理论框架,对该校本课程进行需求分析、目标确定、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并通过前测与后测、问卷调查、参与性观察、分析学习日志等形式对课程进行量化和质性分析,其结果作为本门课程行动研究的初步成果,同时也可供其他“博雅式”或“非博雅式”翻译课堂参考。
【关键词】博雅院校;汉英笔译;课程设计研究【作者简介】王誉晓(1991.09-),女,汉族,湖北洪湖人,上海兴伟学院英语系,武昌首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口译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法。
【基金项目】2019年上海兴伟学院校本教学改革项目。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汉英笔译》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的一门核心课程一直被公认为是“听、说、读、写、译”里最后一项技能课。
课堂最流行的讲授方式是先简要介绍翻译理论,再讲翻译技巧,然后配有对应的练习材料用于学生巩固提高(文军,2004)。
这种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对翻译技能提升有一定帮助,但是其固定的教材、因循守旧的练习材料和唯一的参考答案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单一化了学习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武光军,2006)。
而新出台的《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也强调了“要打破这种以语言技能为训练的怪圈;以文学素养培养为主要抓手,打造英语类专业的人文情怀;既要重视英语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学习研究能力,又要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体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等的培养”(仲伟合,2015)。
这就对现行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设计提出了变革需求。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1.研读名著、名译,从中体悟翻译的方法和观念2.训练分析能力,培养艺术敏感度和鉴赏水平3.通过对比译本,提高评价能力和赏析能力4.通过翻译实践环节,提高翻译能力*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要求(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教学内容学时教学方式作业及要求基本要求考查方式课程内容介绍、散文翻译《谈读书》4讲授、讨论复习、预习《论美》、《醉翁亭记》了解课程赏析古典散文翻译课堂讨论散文原作译作对比赏析《论美》汉译、《醉翁亭记》英译4阅读、讲授、讨论翻译实践:《荷塘月色》英译预习《名利场》汉译、《红楼梦》英译赏析现代散文翻译陈述与讨论小说翻译《名利场》汉译、《红楼梦》英译4阅读、讲授、讨论预习《苔丝》汉译、《阿Q正传》英译赏析古典小说翻译陈述与讨论小说原作译作对比赏析《苔丝》汉译、《阿Q正传》英译4阅读、讲授、讨论翻译实践:《呼啸山庄》选段预习《咏水仙》汉译、《月下独酌》英译赏析现代小说翻译陈述与讨论诗歌翻译《咏水仙》汉译、《月下独酌》英译4阅读、讲授、讨论预习《驶向拜占庭》汉译、《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英译赏析古典诗歌翻译陈述与讨论诗歌原作译作对比赏析《驶向拜占庭》汉译、《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英译4阅读、讲授、讨论翻译实践:《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预习《哈姆雷特》、《俄狄浦斯王》汉译、《西厢记》英译赏析现代诗歌翻译陈述与讨论戏剧翻译《哈姆雷特》、《俄狄浦斯王》汉译、《西厢记》英译4阅读、讲授、讨论预习《玻璃动物园》汉译;《雷雨》英译赏析古典戏剧翻译陈述与讨论戏剧原作译作对比赏析《玻璃动物园》汉译;《雷雨》英译4阅读、讲授、讨论翻译实践:《等待戈多》赏析现代戏剧翻译陈述与讨论……*考核方式(Grading)(成绩构成)平时50%+大作业(50%)*教材或参考资料(Textbooks & Other Materials)王宏印编著,《中外文学经典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书号:ISBN978-7-04-018942-1崔永禄主编,《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书号:ISBN978-7-310-01484-2许渊冲著,《文学与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第1版,书号:ISBN978-7-301-27200-8其它(More)备注(Notes)备注说明:1.带*内容为必填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在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当注意的 几种关系:
语言能力与翻译能力培养的关系 翻译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培养的关系 职业型培养与பைடு நூலகம்术型培养的关系(翻译
硕士与学术型研究生)
6
谢谢!
7
以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专 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
文军 2009.4.18
1
1、翻译专业的兴起与发展 2、关于翻译能力的研究,国内外的研
究已持续十余年(如Christina Schäffner,2000,许建平,2000,邬姝 丽,2002;姜秋霞,2002;文军2004a, 2004b,2005;苗菊,2007,等)
体讲,理论性课程的比例过大,翻译专业本科 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 (2)实践型课程开设较为单一,需大力加强。 所谓的实践型课程,决不仅仅限于开设英译汉、 汉译英就万事大吉了,在涉及到学生实践性能 力培养时,实际上尚有许多值得考虑的问题。 比如,在现有课程中涉及IT能力培养、工具书 使用的几乎没有,而有关策略能力、自我评估 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专门的课程,或是在其他课 程中加以贯穿,都值得认真讨论。
2
3、翻译能力:构成框架
翻译能力
实践能力
理论能力
语言/文本能力
策略能力
自我评估能力
IT能力
工具书使用
翻译学科知识 相关学科知识 职业素养
3
4、本文的主要问题:以什么样的课 程来保证学生翻译能力的获得?
现有部分高校翻译专业课程设置:
4
5、现有课程设置中可以发现的问题: (1)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问题,总